1、 咏物诗四首 优质公开课获奖教学设计(粤教版高二下册) 教学目标: 1、了解咏物诗借物抒情、托物言志的特点;理解四首咏物诗所言之志。 2、学习鉴赏咏物诗的步骤和技巧。 3、体会诗歌中包含的感情,体会“一枝一叶总关情”的生活感悟,并学习如何将自己的情感通过“一枝一叶”表达出来;尝试写一首咏物诗。 教学重点:了解咏物诗托物言志的手法。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这个世界真美好!这个世界给我们很多的美的感动!看着这姹紫嫣红的春天,时常感叹生命的绚丽;看着那辽远无际的蓝天,时常感叹宇宙的恒常;看到莲花,想起了纯洁的爱情;看到杨柳,感受到惜别的情意;看到黑幕中悬挂的一轮明月,不禁想起了一首诗“楚楚心皎洁
2、,盈盈清如晶。纤柔光似泉,斜移树影倾。”正所谓“一枝一叶总关情”,古代多少文人墨客借物抒情,借物述志,于咏物中寄情寓兴,赋予所爱之物以深意,于是形成了我国古典诗歌的一道靓丽的风景线咏物诗。今天,让我们一起来学习咏物诗,一起来感受“一枝一叶总关情”的意蕴。 二、推进新课: 1、关于咏物诗:自然界中的万物,大至山川河岳,小至花鸟虫鱼,都可以成为诗人描摹歌咏的对象。他们在细致描摹的同时,寄托自己的感情这就产生了咏物类诗歌。古人很喜欢咏物,仅全唐诗已存6021首。 1)概念:描写客观的“物”,细致刻划其外在形态或表现其内在精神品质,借以抒怀兴感,托物言志。 2)特点:托物言志在描摹事物以尽其妙的基础上
3、融入作者的感情,寄托作者的心志。 2、读懂咏物诗的方法: 1)写什么物,有什么特征。概括事物的特征(形态、色泽、所处环境、精神品格) 2)言什么志。体会所言之“志”(思想、感情、志向、愿望等) 3)有什么技巧。分析表达技巧(比喻、象征、拟人、对比、侧面烘托) 3、注意:1)物:托物言志常常借助于某物的一些特性,此“物”非“景”,咏物不是写景。借景抒情的“景”是指自然风景,而不是某种物品。2)“志”:可以指感情、志向、情操、爱好、愿望、要求等,借景抒情的“情”专指热爱、憎恶、赞美、快乐、悲伤等感情。 三、学习课文: (一)子规 1、作者及写作背景简介:顾况(725814),字逋翁,苏州(今属江苏
4、)人,唐肃宗至德二载(757)登进士第,曾为校书郎、著作佐郎,贞元初,因作诗嘲讽权贵,贬为饶州司户。曾至崂山受道箓,后传其隐居于茅山,自号华阳真人,有华阳集。顾况性诙谐,诗名较著。他重视文学的社会作用,认为诗歌“信无逃于声教,岂徒文采之丽耶?”其诗多以揭露现实黑暗为主,如囝、公子行。 2、子规凄凉哀伤的象征:古代神话中,蜀王杜宇(即望帝)因被迫让位给他的臣子,自己隐居山林,不幸国亡身死,死后魂化为鸟,暮春苦啼,以致口中流血。于是古诗中的杜鹃也就成为凄凉、哀伤的象征了。 3、基本解读:此诗借咏子规,抒发诗人对历代遭受苦难、蒙受冤屈而死之人的深深同情和对黑暗社会的不满。(主旨) 1)前二句“杜宇冤
5、亡积有时,年年啼血动人悲”说古蜀国国君杜宇冤死已经很久了,但他的魂魄所化的杜鹃鸟却长年啼叫,以致口中流血,令人闻而悲凄。“积”,指时间已过了很久。“啼血”,杜鹃的嘴是红色的,人多以其啼血所致。 2)后二句“若教恨魄皆能化,何树何山著子规?”对此一传说提出质疑:历代的冤魂多得很,如果这些冤魂都能如同杜宇那样化鸟鸣冤,那么这些冤魂所化之鸟到哪里去找那么多的山和树来栖身呢?“著”,附着,栖息。此二句翻出新意,以反诘语气,由鸟及人,由自然到社会的巧妙联想:历代冤魂何止亿万,而能得以显灵于人世的又有几多呢?如此看来,杜宇倒是其中之幸者。写历代冤魂之多,正是诗人对当时黑暗现实的不满。 4、小结:子规表面写
6、鸟,实际是由鸟及人,托子规以抒愤世之情,将人间的冤屈之多且无处消解的现实尽收笔端。想象奇特,寓意深刻:有同情,有讽刺、有无奈。此诗借咏子规,抒发诗人对历代遭受苦难、蒙受冤屈而死之人的同情和对黑暗社会的不满。 4、鉴赏要点:这首诗主题鲜明,托物言情,借写子规表达自己的愤世之情。俗中见奇,翻出新意。开篇写杜宇化鸟,不过是相当俗见的题材。但后二句以反诘语气发问,由鸟及人,暗示之意深刻。 (二)、葡萄 1、背景资料:诗人于贞元十九年(803)十二月被贬阳山县,当时张曙亦被贬至临武(今属湖南)。元和元年二人遇赦同赴江陵待命。诗人在旅舍中写下此诗与张曙共勉。原诗题为赠张十一旅舍三咏,这是其中之一。 2、葡
7、萄原产西域,汉时有大宛国传入长安。蔓生木质,茎有卷须,能攀络他物,冬天落叶,初夏开花,秋天果熟,呈紫红色,味微酸,较甜。 3、基本解读:这首诗通过描绘葡萄生长之态,表达自己仕途困顿、渴望有人援引的心情。(主旨) 1)前二句“新茎未遍半犹枯,高架支离倒复扶”,写旅舍中的葡萄树经过人们的照顾后正待逢时生长之状。春夏之交,葡萄树上新的枝叶开始生长,但仍未完全复苏,尚有一半的茎条是干枯的。有人为其搭起了高高的架子,又将垂下的枝条扶上去。“支离”,指葡萄枝条杂乱的攀络状。 2)后二句“若欲满盘堆马乳,莫辞添竹引龙须”,诗人希望种葡萄之人能对这株葡萄多加培育、让它结出丰硕的果实。“添竹”,指在架子上多加竹
8、条,扩大修缮,将葡萄的枝蔓引好。“龙须”,比喻葡萄卷曲的藤蔓。 3)小结:春夏之交,葡萄树上新的枝叶开始生长,但仍未完全复苏,尚有一半的枝条是干枯的。有人为其搭起了高高的架子,又将垂下的枝条扶上去。前两句写葡萄枝叶开始生长,但一般还枯老不堪。正是诗人自身处境的写照。后两句说要想葡萄如马乳般硕大丰盈,结满整个架子,就应该多插竹枝,牵引藤蔓。意思是我们要想成就大事业,得需要有人奖掖扶持。 4、鉴赏要点:此诗咏物与言志融为一体。托物言志。表面写葡萄,实际是表达自己谪后的希冀。 (三)、赏牡丹 1、作者及写作背景简介: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洛阳(今属河南)人。贞元九年(793)登进士第,又登
9、博学宏词科,授太子校书,迁监察御史。曾与柳宗元等参加王叔文集团革新活动,失败后贬为朗州(今湖南常德)司马,后历任连州、夔州、和州刺史。入朝为礼部郎中,复出为苏州、汝州、同州刺史。又为太子宾客,分司东都,世称刘宾客。官终校检礼部尚书。刘禹锡与白居易齐名,自称之为“诗豪”,世称“刘白”。其诗简捷明快,风情俊爽,格律精切。仿民歌而作的竹枝词,在唐诗中别具一格,影响较大。 2、牡丹是我国特产,素有花王、百两金之贵称。唐人认为牡丹是“万万花中第一流”(徐夤牡丹花二首)。 3、基本解读:这是一首花王牡丹的赞歌。牡丹国色天香的独特魅力是诗人追求的一种理想的人格境界。 1)前二句“庭前芍药妖无格,池上芙蕖净少
10、情”先评赏芍药和芙蕖。芍药,花开艳丽,更早为人们所喜爱。诗经溱洧有句“赠之以芍药”,所以宋韩琦北第同赏芍药云:“郑诗已取相酬赠,未见诸经载牡丹。”但至唐,牡丹始贵,芍药地位渐不如牡丹,刘禹锡此诗也认为其格调不高,即“无格”。至于“芙蕖”,即荷花,自古以其高洁清静,或孤芳自赏,故刘此诗认为其“净少情”,即纯洁而寡情。 2)后二句“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正面写牡丹。“国色”,古代指一国中最美的女子以此比喻牡丹,写出牡丹姿色远远在其他诸花之上。“唯有”写出牡丹在诸花中独一无二的地位,“真”字加强语气。如此高度的评价,顺势引出末句,即写了时人对牡丹的痴狂般的观赏习俗,又反映了牡丹所具有的独特
11、魅力。唐中书舍人李正封咏牡丹名句“国色朝酣酒,天香夜染衣”,“国色天香”成了人们对牡丹的定评。 4、鉴赏要点: 1)烘托手法的运用。这首诗写了三种名花,褒贬得都极有分寸。写芍药“妖”,是写其艳丽、妩媚之态,并非贬意;写荷花“净”,是洁净之意,这些都是对这两种名花的赞誉之词;诗人并没有因为突出牡丹而将这二花写得一无是处。但为了突出牡丹,诗人还是将这二花不如牡丹之处(无格、少情)写出以烘托牡丹的高贵富丽,令人喜爱,这是侧面烘托的手法。 2)比喻、拟人手法的运用,使物性的花具有了人情味,全诗也就有了较强的艺术感染力。 (四)、小松 1、作者简介:杜荀鹤(846904),字彦之,号九华山人,池州石埭(
12、今安徽石台)人。大顺二年(891)登进士第,但时局危乱,未得官职便还旧山。天占元年(904),朱全忠奏其为翰林学士、主客员外郎,遇疾,旬日而卒。 2、松:树木中的英雄、勇士。数九寒天,百草枯萎,万木凋零,而它却苍翠凌云,顶风抗雪,泰然自若。然而凌云巨松是由刚出土的小松成长起来的。 3、基本解读:这首诗写小松幼时人们对其忽视和长大后人们对其称赞的不同态度,批判了世人目光短浅,暗含了诗人身世之慨。(主旨) 1)“自小刺头深草里”,写小松幼时生长在野草丛中,不为人注意。“刺头”即埋头,寓生机旺盛之意。 2)“而今渐觉出蓬蒿”,写小松逐渐长大后,人们才发觉其已高出周围的蓬蒿了。 3)“时人不识凌云木,
13、直待凌云始道高”。时人对小松忽略了,等到它高耸人云后才来称赞。这种称赞又有多大意义呢?只有世上有识材之人,对小松这样将来能“凌云”之木多加爱护、培育,这样才有意义。“凌云木”,指必将凌驾云端的松树。后一“凌云”指高高凌驾云端的状态。故诗人感叹:“时人”目光短浅,不会将小松看作栋梁之材,有多少小松由于“时人”的“不识”,被忽视掉啊! 4、鉴赏要点:此诗托物讽喻,借松写人,说理精当,寓意深长。 四、归纳咏物诗步骤和方法: 1、提炼所写物象描写特征的词语,分析物象的外在特征、环境特点。 2、挖掘物象内在品格和精神。 3、抓住物与“志”的契合点。 4、联系诗人自身经历和所处社会环境,揣摩诗人所托之情,
14、所言之志。 5、体会诗人手法的高妙。 12咏史诗三首 教学目标: 1、了解咏史诗的特点,学习鉴赏咏史诗的方法。2、学习本诗借景抒情的艺术手法。 3、了解诗人所处的背景,理解诗人对时代的反思和生不逢时的感慨。 4、引导学生关注古代历史,关注灿烂的中国文化。 教学重点:了解咏史诗的特点,学习鉴赏咏史诗的方法。 教学难点:1、鉴赏品味诗歌的语言,理解词语的妙用。2、掌握诗歌中双关手法。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咏史诗的知识点回顾: 1.什么叫咏史诗?咏史诗是诗人通过对史迹、史事的咏叹,抒发其内心复杂的情感的诗歌。 2.回顾我们学过的咏史诗词:诗歌:蜀相、华清宫绝句、题乌江亭 词:永遇乐.京口北固亭
15、怀古、念奴娇.赤壁怀古 3.总结这些咏史诗的共同特色:(1)“借他人酒杯,浇自己块垒”。(2)借助诗歌抒发历史兴亡之感、托古讽今、托古寄慨、评说历史事件和人物。 4.咏史诗的内容:1)对人或历史表达缅怀之情,或追慕古贤、渴望像古人那样建功立业。2)通过仰慕凭吊古人,感慨身世,表现生不逢时,怀才不遇的苦闷。3)对昔盛今衰的感叹,咏古实为伤今,讽喻社会现实。 5.由咏史诗的特色你认为鉴赏咏史诗要抓什么关键内容?(1)弄清史实写了什么史实?人?地?事?(2)体会意图诗人的观点是什么?从哪些词句表现出来?(3)领悟感情诗人写作的目的是什么?表达了什么情感?(4)有什么写作技巧? 二、学习课文 (一)、
16、长沙过贾谊宅(刘长卿) 1作者及写作背景简介:刘长卿(709一约780),字文房,河间(今属河北)人。天宝间登进士第,肃宗时为长洲(今属江苏)尉,摄海盐令,因事下狱,贬为潘州南巴尉(今广东电白)。后为转运使判官、淮西转运留后。被诬,贬睦州(今浙江建德)司马,迁随州刺史,死于任上。世称刘随州,有刘随州集。刘长卿的诗多写个人穷愁不遇,为大历诗风主要代表,与钱起并称“钱刘”。善写五律以“言长城”自负,宋范希文对床夜语说“李杜之后,五言当学刘长卿、郎士元”。此诗作于诗人被贬经过长沙之时。 2基本解读:这首诗写诗人经过长沙贾谊旧宅时的悲凉心情,抒发自己怀才不遇的愤懑情怀。(主旨) 1)首联“三年谪宦此栖
17、迟,万古惟留楚客悲”感慨贾谊悲凉的命运。“谪宦”,贬官生涯。“栖迟”,如鸟儿那样敛翅歇息。这里比喻贾谊惊惶不安、佗傺失意的谪宦生涯。三年谪宦生涯,换来的只是“万古”留悲,多么凄楚沉重的遭遇!以一“悲”字,定下全篇忧郁凄怆的基调,切合贾谊的一生,更能让人联想到刘长卿自己贬谪的悲苦命运。 2)颔联“秋草独寻人去后,寒林空见日斜时”,写贾谊故宅萧条冷落的景象。“秋草”、“寒林”、“人去”、“日斜”,均是令人伤感的意象,渲染了贾谊宅的环境凄清。如此凄清的环境,诗人还要去“独寻”,正是诗人与贾谊有共同悲苦命运而引发的共鸣。“寒林”和“日斜”,既是诗人眼前所见,也是贾谊当时的处境。“空见”,感慨如贾谊这样
18、治国贤才已再不可见,表达了诗人无可奈何的痛苦和怅惘心情。这两句还化用了贾谊鹏鸟赋中的句子:“庚子日斜兮,鹏集余舍”、“野鸟入室兮,主人将去”。贾谊在长沙时,看到古人认为不详的鹏鸟,深感自己之不幸。 3)颈联“汉文有道恩犹薄,湘水无情吊岂知”,以双关手法写出贾谊和自己多舛的命运。“有道”的中兴之主汉文帝尚不能重用才华横溢的贾谊,那么,昏聩无能的唐代宗,又怎能重用诗人自己呢?诗人被一贬再贬,沉沦落魂看起来也就是必然的了。这里一语双关,将暗讽的笔触对准当今皇上,巧妙含蓄。接下来,诗人究竟不能自释其然,面对逝者如斯的湘水,想到当年屈原在湘水失意自尽,屈原哪里知道百年后贾谊会到湘水边来凭吊他(贾谊写有吊
19、屈原赋);贾谊更想不到千年之后的刘长卿又会在萧瑟的秋风中来凭吊他的旧宅。千载知音难觅,又有谁能听到诗人呼告无处、痛苦难耐的心声呢? 4)尾联“寂寂江山摇落处,怜君何事到天涯”,诗人表面上是写对贾谊命运的感慨,实际上是对自己怀才不遇的愤懑之语。诗人在贾谊旧宅前久久徘徊,暮色沉沉,江山寂寥。秋风吹过,黄叶飘零。“君”既指贾谊,也指自己;“怜君”既是怜人,更是怜己。“何事”,为何,这是对昏庸统治者的质问,也是对自己与贾谊都被统治者不公正对待的控诉。 3鉴赏要点:这首诗怀古伤今,表面上写的是古人古事,实际上处处着眼于今人今事,字里行间透着诗人自我的行踪和心迹。 全诗景中寓情,情中见景,寄寓深刻,双关见
20、意。诗人在南巴时有诗新年作,与此诗意正相近:“乡心新岁切,天畔独潸然。老至居人下,春归在客先。岭猿同旦暮,江柳共风烟。已似长沙傅,从今又几年?” (二)、金铜仙人辞汉歌(李贺) 1作者及写作背景简介:李贺(789816),字长吉,陇西成纪(今甘肃秦安)人,居于河南福昌(今河南宜昌)昌谷。唐宗室郑王李亮裔孙。李贺少有诗名,元和初年,游历江南,后到东都洛阳,以诗谒韩愈,受到赞誉。元和五年,举河南府乡贡进士,但因为其父名晋肃,时议其应避父讳而不可参加进士考试。后为奉礼郎,郁郁不得志,以有病辞归故乡,抑郁而终,年仅二十七岁。李贺长于乐府,想象丰富奇特,色彩瑰丽,炼字凝句,惨淡经营,后人称为“长吉体”。
21、题材多写神仙鬼魅,好用“死”、“老”、“冷”等字,人称“鬼才”。今存昌谷集四卷、外集一卷(或名李贺歌诗编)。全唐诗编诗五卷。 2基本解读:这首诗以神奇的想象写金铜仙人辞别汉宫时的悲凉心情和对故主的留恋,抒发历史兴亡之感,寄寓了沉痛的家国之悲和身世之痛。(主旨)全诗可分为三个部分: 1)第一部分为前四句,即“茂陵刘郎秋风客,夜闻马嘶晓无迹。画栏桂树悬秋香,三十六宫土花碧”,感叹韶华易逝,人生难以长久。威风无比的汉武帝,也如秋风中的落叶一样,只留下虚幻的马嘶,拂晓时便消失得无影无踪。“秋风客”,即秋风中的过客。汉武帝曾作秋风辞:“秋风起兮白云飞,草木黄落兮雁南归。兰有秀兮菊有芳,怀佳人兮不能忘。泛
22、楼船兮济汾河,横中流兮扬素波。箫鼓鸣兮发棹歌,欢乐极兮哀情多。少壮几时兮奈老何!”直呼汉武帝为“刘郎”,表现出李贺傲兀不羁的性格特征。“夜闻”一句,承上启下,写出世事无常,生命短暂。“夜”和“晓”前后照应,显出时代更迭的倏忽。这既是对上面“秋风客”一词最好的诠释,也为下句写汉宫悲凉幽冷的环境气氛作了铺垫。汉武帝在世时,宫殿内外,热闹无比,如今却是物是人非,画栏内高大的桂树依旧花繁叶茂,香气袭人,三十六宫却早已空荡荡的,惨绿色的苔藓生满各处,荒凉冷落的面貌让人不忍目睹。 2)第二部分为中间四句,即“魏官牵车指千里,东关酸风射眸子。空将汉月出宫门,忆君清泪如铅水”,写金铜仙人初离汉宫时的凄婉之状。
23、铜人亲见了汉王朝由盛转衰的沧桑历史,而今又要被强行拆离汉宫,兴亡的感触和离别的情怀交织一起,复杂难言。“魏官”二句从客观上写铜人依依不舍的心情。“指千里”,言路途遥远。从长安到洛阳,迢迢千里,一路之上定是风餐露宿,困苦不堪。而此时往东而去,霜风凄紧,直射眼中,教人不仅眼为之“酸”,心更为之“酸”。这是铜人主观的感受,把当时秋风的凛冽、惨烈、尖利巧妙地描绘出来。“空将二句,从主体上抒写铜人当时的情感:在魏官的驱使下,作千里之行。伴随着铜人的唯有天上的明月。说为“汉月”,是一种怀旧的情绪,如王琦李长吉歌诗汇解所言:“因革之间,万象为之一变,而月体始终不变,仍似旧时,故称汉月。因铜人亲眼看到过大汉王
24、朝的繁荣昌盛的景象,亲身感受过汉武帝的爱抚,对于武帝、汉宫有着深厚的感情。如今要长别故地,远离故主,抚今追昔,不禁潸然泪下。 3)第三部分为后四句,即“衰兰送客咸阳道,天若有情天亦老!携盘独出月荒凉,渭城已远波声小”,写铜人出长安城后的情景。长安城外的道路上长满了泽兰。而肃杀的秋风,已把泽兰摧残得枯萎衰谢了。“兰”,古人称为幽兰,属幽静之物。兰之所以“衰”,不仅是秋风的摧残,更是其愁苦的情怀所致。以“衰兰”的愁衬托铜人的愁,这愁也正是诗人的愁,恰如其开愁歌中的句子:“秋风吹地百草干,华容碧影生晚寒。我生二十不得意,一心愁谢如枯兰。”凡是有情之物都会衰老的,苍天之上,日出月没,似乎终古不变,但假
25、若苍天有情的话,定会与有情之物一样衰老。“天若有情天亦老”,此句设想奇绝,想落天外,极为真切地烘托出了铜人(亦即诗人自己)艰难的处境和凄苦的情怀,感情炽烈执著,意境深沉博大,实为千古名句。最后两句更进一步地抒写铜人恨离伤别的情绪。尽管铜人不忍离去,却又不得不离去,时间的推移,故都也越来越远。诗人从铜人的听觉落笔,用“波声小”反衬铜人渐渐远去的背影。这既是波声邈远,也是前途漫漫。委婉而形象地写出了铜人“思悠悠,恨悠悠”的复杂心情,而这正是诗人自己遭受打击,仕途无望,被迫离开长安时的复杂而痛苦的心境。 3鉴赏要点: 语中含情,寄寓深刻。如风射眸子,知其酸楚;眼中流泪,忠君情怀;听觉细微,波声渐小等
26、,情思绵绵。实际上寄寓了诗人自己仕途无望,离开长安时的痛苦心声。 拟人手法的运用。写金铜仙人,把它写得如人一样有情有义,难舍汉宫,难舍故主,一片凄怆忠义柔肠。 全诗摹写铜人神态,正面和侧面交互着墨,使诗意开阖宕荡,摇曳多姿。抒写时始终围绕一“愁”字,于错杂中见整饬。如“魏官”二句从侧面写,“空将”二句则从正面写。诗人通过正面和侧面的描绘,成功地塑造出金铜仙人这样一个兼有人性和神性的独一无二的艺术形象,新奇生动。 比喻奇特。“泪如铅水”,不仅是正面抒写铜人对故主深厚感情,而且比喻奇妙非凡,绘声绘色。这是铜人“人性”的一面,涔涔的泪水,正是其对汉宫、故主的无限依恋之情。同时,“铅水”一词,又与铜人
27、“物性”的一面相吻合,构想新奇独特。 4小结:金铜仙人临别时的“潸然泪下”,表达的主要是亡国之恸。这其中隐含了年轻的李贺对历史兴亡之感伤。这首诗写于元和八年(813)年,距离唐王朝灭亡(907)尚有九十余年,但只要我们联系当时的历史现实就可理解李贺这一情感。安史之乱后,唐王朝一蹶不振。宪宗号称“中兴之主”,实际上他在位时,藩镇叛乱此起彼伏,西北边陲狼烟四起,国土沦丧,满目疮痍,民不聊生。这是时代大的环境;再看李贺自身,他虽贵为郑王李亮之后,但这是徒有虚名,家族早已没落。诗人急切地想建功立业,重振国威,同时也能光耀门楣。不料进京后处处碰壁,连应进士试都因父名而受人挤压,被迫含恨离开长安,仕途之路
28、断绝,这对诗人的打击之大可想而知。所以这首诗正是抒发了诗人的家国之痛和身世之悲的复杂情感的杰出名篇,也是诗人的代表作之一。 三、过陈琳墓(温庭筠) 1作者及写作背景简介:温庭筠(约812866),原名歧,字飞卿,太原祁(今山西祁县)人。才情敏捷,每次考试时,押官韵作诗赋,总是以双手四指交叉,很快成八韵,人称“温八叉”、“温八吟”。咸通七年(866)任国子助教,竞流落而终。工诗,与李商隐齐名,人称“温李”。擅长近体诗,怀古写景诸诗成就较高,闺情诗婉媚香艳,一如其词。为花间集中首要词人,后人尊为花间鼻祖。此诗作于懿宗咸通三年(862),这时诗人东游江淮一带。陈琳,字孔璋,广陵射阳(今江苏淮安东南)
29、人,东汉末文学家,建安七子之一。早年做过东汉末大将军何进的属官,向何进献计诛除宦官,不被采纳,逃奔冀州投奔袁绍,为袁绍起草讨曹操檄文,痛骂曹之父祖,声名大噪。曹操平定袁绍后,不计前嫌,任用其为司空军谋祭酒,管纪室,军国书檄,多出其手,很受重用。其墓在今江苏邳县。 2基本解读:这首诗怀古伤今,通过写诗人在陈琳墓前的幽思,抒发诗人怀才不遇、落魄潦倒的身世之悲。(主旨) 1)首联“曾于青史见遗文,今日飘蓬过古坟”,叙写自己对陈琳的景仰之情,而今日漂泊江湖路过陈琳的坟墓。“青史见遗文”,言陈琳文章的重要而宏大,于史书中常见其有关军国大事的文章,暗含对陈琳的尊崇和仰慕。第二句正面点题,“今日飘蓬”,透出
30、诗人的感慨和际遇密不可分。 2)颔联“词客有灵应识我,霸才无主始怜君”,是全篇寄寓之意所在。“词客”,指以文章名世的陈琳;“识”,这里是真正了解、相知的意思。这里所蕴含的感情是复杂难言的:既有对自己才华的自负,也有与陈琳虽隔数代但异代同心、惺惺相惜之意。这里是说诗人怀才不遇且知音难觅,只能向早已作声的前贤倾诉,这是多么寂寞悲凉的心境。“霸才”,犹言盖世超群的才华,应是诗人自指。陈琳遇到了曹操那样礼贤下士、豁达大度的主帅,应是“霸才有主”,而诗人恰好相反,接下来着一“怜”字,意为欣羡之意,正是水到渠成,二人处境多么之不同,其中有对比,有感慨,暗含自己生不逢时的不幸。 3)颈联“石麟埋没藏春草,铜
31、雀荒凉对暮云”,即景抒情。前句是墓前之景,下句是墓前的遥思。年深日久,陈琳墓前的石麟已深埋在萋萋的荒草之中。诗人对前贤的追思缅怀,正寓含着对当代才人难遇的惋惜、对小人横行之痛恨、对统治者任凭陈琳这样一代才子之墓荒芜的不满。由陈琳得遇曹操而联想到远在邺都的铜雀台,猜想当年是何等显赫的铜雀台如今也一定是独对黯淡的暮云了。这既是对曹操这位识才爱才惜才的明主的追思,也是对那个重才时代的向往。而“铜雀荒凉”正象征着一个重才时代的永远消逝,诗人对身处弃才毁才时代之憎恶也就尽在不言中了。 4)尾联,“莫怪临风倍惆怅,欲将书剑学从军”,抒发诗人无限惆怅之情。文章无用,怀才不遇,诗人欲弃文投军,但时代不同,投军
32、又能有什么遇合和机遇呢?无怪诗人临风惆怅,黯然神伤了。 3鉴赏要点:这首诗巧用对比,将诗人怀才不遇的满腹怨情尽情抒发出来。诗人和陈琳不同时代、不同际遇的对比,也就是诗人霸才无主和陈琳霸才有主的对比;陈琳青史垂名和自己书剑飘零的对比,写得文采斐然,寄托遥深。 三、作业:课后练习题。 第三单元 单元说明:本单元选取了柳永词二首,苏轼词二首,李清照词二首,辛弃疾词三首,登临词二首,言情词三首。这些词或豪放,或婉约,为我们展现了一个多姿多彩的艺术天地。 晏殊词风的明朗疏淡;苏轼词风的旷达豪迈;柳永词风的缠绵悱恻;秦观词风的情真意切;李清照词风的婉约凄切;辛弃疾词风的气势雄壮这些大家名作会让我们进入美妙
33、的鉴赏境界。 单元教学目标:1.了解词的有关知识,了解婉约词和豪放词不同的特点。 2.通过自己的鉴赏活动,加强对作家作品的感性认识,从而归纳出各个作家的风格。 3.鉴赏词人表情达意的手法,把握他们在词中表达的思想感情。 单元教学重点、难点:学习本单元要重点把握作品的抒情方法,把握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两种方式。作品中表现出的各自独特的格调,气势和趣味,进而鉴赏作品的不同风格。 单元学法指导 教学目标:要把握作品的不同风格,就要了解古代诗词中常见风格特点。 1.雄壮:雄浑指力的至大至刚,气的浑厚磅礴。2.豪迈:豪迈奔放,谓之豪迈。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关于宋词:宋词是中国古代文学皇冠上
34、光辉夺目的一颗巨钻,在古代文学的阆(lng)苑里,她是一块芬芳绚丽的园圃。她以姹紫嫣红、千姿百态的丰神,与唐诗争奇,与元曲斗妍,历来与唐诗并称双绝,都代表一代文学之胜。远从诗经、楚辞及汉魏六朝诗歌里汲取营养,又为后来的明清戏剧小说输送了有机成分。直到今天,她仍在陶冶着人们的情操,给我们带来很高的艺术享受。 二、宋词的发展脉络: 1、主要时期、风格、代表: 时期主要风格代表作家 唐、五代、北宋初年婉约艳丽温庭筠、李煜、晏殊 北宋中叶到南渡婉约、豪放并举苏轼、柳永、秦观、李清照 南宋前期壮怀高唱辛弃疾、陆游 南宋后期哀感低吟姜夔、张炎 2、词的兴起:词,是诗歌的一种,词起源于隋唐,当时“燕乐”兴起
35、,追求享乐的社会风气导致了以娱宾遣兴为目的的曲子词流行,吸引文人参与创作。先是流传于民间,大多数由民间不知名的人氏所写,所用的音乐,融合了古代的乐曲、民间的歌谣、以及外来的胡乐,为歌女、伎工传唱于歌楼酒肆之间,后来经由文人的指涉,以及唐宋时国家音乐机关如教坊。 李白的菩萨蛮忆秦娥二词被誉为“百代词曲之祖”。唐时张志和的渔歌子、白居易的忆江南是词中小令的杰作。后经温庭筠、李煜、冯延巳等发展,到宋代迎来词创作的高峰。 3、词的别称。因词是诗的变体,故又称“诗余”;因词“合乐可歌”,故又称“乐府”、“曲子词”;因此往往句子长短不齐,故又称“长短句”。 4、北宋前期的词坛:北宋前期的词坛,承续晚唐、五
36、代,以欧阳修、晏殊为首的文人代表在词中主要反映贵族士大夫闲适自得的生活及其流连光景,伤感时序的愁情。 5、词的发展脉络之衰弱:南宋灭亡以后,以文天祥、汪元量、刘辰翁为代表的遗民词人,用词篇表达爱国热情和战斗精神,显示了民族崇高的英雄气慨。进入元代,由于曲子盛行,作词的人不多。明代写词的人不少,但成就却不高。清代词坛出现一派中兴的景象,但是其中真正有价值的作品并不很多,其成就不仅远比不上两宋词,就是与同时期的诗歌相比,也要逊色很多。当代词人中只有毛泽东的词流传较广。 6、作品:宋词现存二万多首,是一个蕴藏极其丰富又独具特色的艺术宝库。宋词佳作如林,艺术风格多种多样。有的风流蕴藉,珠圆玉润;有的痛
37、快淋漓,酣畅恣肆;有的沉郁豪放,雄深雅健;有的清空骚雅,瘦硬峭拔但最主要的是婉约和豪放两种风格。婉约词多表现男欢女爱,离愁别恨,格调委婉含蓄,和谐优美,富于阴柔之美。柳永、李清照等人的作品这种特点比较显著。豪放词题材比较广泛,多抒怀言志,表现社会现实,关心国计民生,格调相对高昂,较多慷慨悲壮之音,颇具阳刚之美。苏轼、辛弃疾等人这类作品较多。 三、宋词的风格及流派: 宋词中婉约、豪放两种风格流派的灿烂存在,两者中词人又各有不同的个性特色,使词坛呈现双峰竞秀、万木争荣的气象。还应看到,两种风格既有区别的一面,也有互补的一面。上乘词作的风格即有偏胜,往往豪放而含蕴深婉,并非一味叫嚣,力竭声嘶;婉约而
38、清新流畅、隐有豪气潜转,不是半吞半吐,萎弱不振。辛弃疾沁园春云:“青山意气峥嵘,似为我归来妩媚生。”董士锡说秦观词云:“正以平易近人,故用力者终不能到。”(介存斋论词杂著引)冯煦六十一家词选.例言说:秦观、晏几道“谈语皆有味,浅语皆有致。”可见峥嵘生妩媚、平易清浅而深致永味,乃辛弃疾、秦观等豪放、婉约词的极诣。 1、关于婉约派:“诗庄词媚”,不仅指词在题材上以抒写男女恋情为主,更主要指词的风格。婉约是词的正宗。 1)“婉约”一词,最早见于先秦古籍国语.吴语的“故婉约其辞”,“婉”“约”两字都有“美”“曲”之意。分别言之:“婉”为柔美、婉曲。“约”的本义为缠束,引伸为精炼、隐约、微妙。“婉约”之
39、名颇能概括一大类词的特色。从晚唐五代到宋的温庭筠、冯延巳、晏殊、欧阳修、秦观、李清照等一系列词坛名家的词风虽不无差别、各擅胜场,大体上都可归诸婉约范畴。其内容主要写男欢女爱,离仇别恨,伤春悲秋,光景留连;其形式大都婉丽柔美,含蓄蕴藉,情景交融,声调和谐,富于阴柔之美。因之,形成一种观念,词就应是这个样子的。 宋人也有以婉约手法抒写爱国壮志、时代感慨的,如辛弃疾的摸鱼儿(更能消几番风雨)及宋未周密、张炎等一些词章。但其表现多用“比兴”象征手段,旨意朦胧,须读者去体味。婉约词自有其思想艺术价值,已见上文。然而有些词人把它作为凝固程式,不许逾越,以至所作千篇一律,或者过于追求曲折隐微以至令人费解,这
40、就走到创作的穷途了。 2)、代表人物:柳永秦观李清照周邦彦姜夔(ku) 2、关于豪放派 1)豪放派:打破词的狭隘的传统观念,开拓词的内容,提高词的意境,开创了一种新的豪放风格。词风转变。“豪放”一词其义自明。宋初李煜的“金剑已沉埋,壮气蒿莱”(浪淘沙),已见豪气。范仲淹渔家傲(塞下秋来风景异)也是“沉雄似张巡五言”。正式高举豪放旗帜的是苏轼。其答陈季常书云:“又惠新词,句句警拔,诗人之雄,非小词也。但豪放太过,恐造物者不容人如此快活。”这说明了他有意识地在当时盛行柔婉之风的词坛别开生面。 豪放之作在词坛振起雄风,注入词中强烈的爱国精神,唱出当时时代的最强音,颇具阳刚之美。然而可以看到,苏轼的审
41、美观念认为:“短长肥瘦各有态”,“淡妆浓抹总相宜”,“端庄杂流丽,风健含婀娜”。他是崇尚自由而不拘一格的。他提倡豪放是崇尚自由的一种表现,然也不拘泥于豪放一格。如所作蝶恋花(花褪残红青杏小),即为王士禛花草蒙拾称为“恐屯田(柳永)缘情绮靡未必能过。孰谓坡但解作大江东去耶?”有些豪放词的作者气度才力不足而虚张声势,徒事叫嚣,或堆砌过多典故,也流于偏失了。 2)代表人物:苏轼辛弃疾 四、宋词的词牌、格律等常识 1、词牌:每首词都按照一个固定格律写成,这个格律。词牌所定的格律包括句数、每句的字数、押韵、平仄等等,写作时须严格遵守,不得随意违背;也因此,我们平时不叫写词,叫填词;词往往分段,但不叫段,
42、叫“阙”或“片”。每首词皆有词牌,词牌即是一首词的旋律、曲谱,每一词牌都是一独立的曲子,词牌规定了词的总字数、分段、句数、每句字数、平仄与用韵,作词必须按词牌填写,不同的词牌格式不一样,唱法也不一样。 2、词牌产生的几种情况:沿用古代乐府诗题或乐曲名称;如六州歌头;取名人诗词句中几个字,如西江月;据某一历史人物或典故,如念奴娇;还有名家自制的词牌。 3、常见二十种词牌:定风波鹧鸪天蝶恋花渔家傲菩萨蛮虞美人满江红水龙吟临江仙水调歌头卜算子天仙子江城子浪淘沙雨霖铃八声甘州青玉案清平乐浣溪纱念奴娇 4、宋词的艺术手法: 1)、修辞手法的运用相当普遍。象比喻、夸张、拟人、设问、反问、对偶等都常见,另外
43、如互文和列锦(全部用名词或名词性短语,经过选择组合,巧妙地排列在一起,构成生动可感的图象,用以烘托气氛,创造意境,表达情感的一种修辞手法)是不太常见且理解起来有点困难的修辞手法。 2)、用典,是古诗词中常用的一种表现方法。 3)、优秀的词人,总是善于截取生活中最精彩、最生动活泼的片断,借助于生动的形象来表情达意。 5、词的结构与分类 1)前人按各词调的字数多少分别称之为“小令”、“中调”或“长调”。有的以58字以内为小令,59字到90字为中调,91字以上为长调;有的主张62字以内为小令,以外称“慢词”,都未成定论。 2)词调中除少数小令不分段称为“单调”外,大部分词调分成两段,甚至三段、四段,
44、分别称为“双调”“三叠”“四叠”。段的词学术语为“片”或“阕”。“片”即“遍”,指乐曲奏过一遍。“阕”原是乐终的意思。一首词的两段分别称上、下片或上、下阕。词虽分片,仍属一首。故上、下片的关系,须有分有合,有断有续,有承有起,句式也有同有异,而于过片(或换头)处尤见作者的匠心和功力。 3)大部分词的句式长短不齐,一首词内部长短变化极大。短的只有一字、两字句,长的达八字以至十字以上的长句,不同词牌的词文字长短相差也很大,最短的只有14字,最长的达240字。 4)作词一般是按照某种乐调曲拍之谱填制歌词。曲调的名称如菩萨蛮等叫做“词调”或“词牌”,按照词调作词称为“倚声”或“填词”。宋词唱法虽早已失
45、传,但读者当时的倚声或后来依谱所填的词,仍然可以从其字里行间感受到音乐节奏之美,或缠绵宛转,或闲雅幽远,或慷慨激昂,或沉郁顿挫,令人回肠荡气,别有一种感染力量。 5)词的格律自由,各个词调的句式的长短与句中词语的平仄是有规定的即“调有定格,句有定数,字有定声”,但同时也是有其自由的:首先,词有大量不同音律句式的调和体,作者可以在极为广泛的范围内选择符合创作需要的词调。再者,词调与体的变化和创造原是没有限制的。懂得音律的作者可以自己创调与变体。 7、词的有关术语: 大晟shng词:宋徽宗崇宁中,创立了大晟府,制作新乐,名曰大晟乐,并以周邦彦为提举,会集词人乐师,讨论古音古调,又增慢、引、近、犯等新的曲调。作者多依体格填词,世称大晟词。 令引近慢:唐宋杂曲(即词)的四种体制。令为令曲,即小令,每片四拍。“引”和“近”每片六拍,如有需要可增辅拍,辅拍通称为艳拍或花拍。慢即慢曲,每片八拍,也可用“艳拍”。引”“近”“慢”的拍子,有缓有急;不论节拍缓急,一字一声,不加重叠,字数也无定规。由于拍子多少不同,令词一般短小,引、近接近中调,慢词较长。但它们之间的区别,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