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春九年级下册语文(人教)第三单元优质公开课获奖教学设计 谈生命 那树 地下森林断想 人生 9谈生命 知识与技能 1理解作者对生命本质的认识。 2体会本文中比喻修辞的巧妙运用。 过程与方法 1反复朗读课文,理解文章主旨。 2培养形象思维能力,激发联想和想象,感受文中的鲜活的形象,揣摩文中蕴含的哲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理解作者含蓄而深沉的感情,培养学生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重点 理解作者对生命本质的认识。 难点 品味文中优美的语言,感悟文中蕴含的哲理。 朗读法、品读法、延伸拓展法。 配乐朗读磁带、多媒体课件、冰心的相关资料。 2课时 生命,伟大而神秘、丰富而奇妙、朴素而美丽。生命,犹如一只万
2、花筒,它的形态和色彩变幻多端,面对这一瑰丽的世界,作为生命高级形式的“人”,我们必然会有说不尽、道不完的“生命话题”,观不尽、赏不完的“生命花朵”,弹不尽、唱不完的“生命曲调”。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欣赏一曲韵律悠远的生命咏叹调吧。 冰心(19001999年),原名谢婉莹,现代著名女作家。1900年10月5日生于一个北洋水师的军官家庭,福建长乐人。五四运动爆发时,满腔热情地投入青年爱国运动,并以写“问题小说”而引人注目,作品多涉及教育、男女平等、报国、婚姻家庭等问题。在此同时,还写了许多清新隽美的小诗,其诗集繁星春水是这一类作品的代表作。其文笔隽逸,艺术精巧。冰心最喜欢的文学形式还是散文,其散文立
3、意新颖,构思灵巧,独成一体,被当时读者誉为“冰心体”。冰心的主要作品有:小说散文合集超人往事,诗集繁星春水,散文集小桔灯寄小读者再寄小读者三寄小读者等。 本文原发表于京沪周刊1947年第1卷第27期,是一篇带有哲理寓意的“生命体验”散文。这位世纪老人在霞一文中提及:40年代初期,在重庆郊外歌乐山闲居时,看到英文读者文摘上一个使她惊心的句子:“愿你生命中有够多的云翳,来造成一个美丽的黄昏。”几十年以后,才体会到云彩更多,霞光才愈美丽。从云翳中外露的霞光,才是璀璨多彩的。生命也一样。 1.感知课文。 (1)听配乐朗读磁带,学生听读,注意正音,并勾画出自己喜欢的语句。 (2)选三位同学范读课文,每人
4、读一部分,其余同学评点。 教师评点:朗读时要注意语调的把握。感情激越处声音要响亮,情调应激昂;感情平静处要读得深沉些。 (3)学生放声读课文,力求声情并茂。 2.把握大意。 本文围绕生命谈了些什么内容? 这篇文章用“一江春水”和“一棵小树”为喻,形象地描述了生命的历程、揭示了生命的本质,表达了珍爱生命的思想感情和奋发向上的生活态度。 1.作者为什么把生命比作“水”,比作“树”?作者是怎样用形象化的语言加以描写的? 作者把抽象的事物,通过形象、贴切的比喻,使其具体化。生命水、树。 2.文章描写水和树时抓住了它们什么特点?试说说它们有着怎样的象征意义。 水的特点:水生命长河流淌的过程复杂、曲折、多
5、变。树的特点:树人生之树春秋四季发荣滋长、繁盛凋零。作者笔下的水和树与人的生命的规律是一致的:人生没有绝对的幸福与不幸,欢乐与痛苦,顺境与挫折,成功与失败,而是相伴而行,相生相成。 3.“生命是什么”与“生命像什么”只有一字之差,作者为什么对前者“不敢说”而对后者“能说”呢?根据文意说说你的理解。 “生命是什么”涉及生命本质的终极回答,而“生命像什么”是文学性的表述。作者借助通俗易懂的比喻作答,使行文更容易选择切入的角度,引出下文对生命过程的形象化描绘,便于抒发对生命的独特感受。 4.作者将生命比作“一江春水”和“一棵小树”并充分展开,请联系思路,分析作者这样写的用意。 ”一江春水”侧重阐明生
6、命的力量,“一棵小树”侧重揭示生命的价值。两个比喻的内涵相互补充,形象又完整地阐明了生命的过程和意义。 5.本文以一江春水东流入海,一棵小树长大到叶落归根来比喻一个人生命的全过程。分别说说一江春水的生命历程和一棵小树的生命历程阐述了怎样的人生过程。 本文以“一江春水的生命历程”和“一棵小树的生命历程”为喻,都是为形象地阐述人生是一个快乐而痛苦的过程。其中“一江春水的生命历程”着重突出曲折和大起大落的特点;“一棵小树的生命历程”则侧重表现这个过程的平静和温柔的特点。 6.最后一层在全文结构和表达主题方面起什么作用? 最后一层绾结全文,点明、深化主题。作者在这一层揭示生命的本质(由卑微、渺小到生长
7、、进化),点明快乐和痛苦是生命之歌的基本旋律。这是在前文对生命的现象作比喻性的描写之后得出的结论。 7.请同学们谈谈初读课文的感受,对课文进行美点寻踪。 教师总结:大家谈得都很好。本文情、景、理交融,是一篇难得的美文。下面我们将从意境、哲理、语言三方面欣赏本文的美。 8.赏析课文的意境美(美在形象,美在情感)。 (1)“美在形象”赏析。 话说“一江春水” 多媒体播放一江春水东流入海的动感画面,雪山、峭壁、巉岩、平原、斜阳草树、夹岸桃花、激电迅雷、新月晚霞、大海等画面依次出现,春水一路走来,奔流激荡。 学生齐读“生命像向东流的一江春水也不敢信来生”,结合画面,想象春水一路高歌的情形。 a请大家按
8、照原文的思路,试着用自己的话描述一下这个过程。 学生自由发言。教师提醒学生注意体现这个过程的欢乐和痛苦。 b品味相关词句,体味一江春水的特征,感受这个鲜活的形象。 四个“有时候”,体现流程的丰富多彩。 “聚集”“奔注”“冲倒”“挟卷”“奔腾”“回旋”等词体现了高昂激越的气势和不可阻挡的力量。 “快乐勇敢”“享受”“愤激”“心平气和”“快乐又羞怯”“心魂惊骇”“憩息睡眠”等词刻画了“春水”的性格、情怀。 话说“一棵小树” 多媒体显示一棵小树的成长历程:泥土中欠伸、破土而出、长出嫩叶、开出繁花、蜂蝶飘翔、小鸟欢唱、浓阴如盖、硕果累累、黄叶翻飞、叶落归根。 学生齐读“生命又像一棵小树也不敢信来生”。
9、 a请按照原文思路,用自己的话描述一下小树的生命历程。 学生自由发言。教师提醒学生注意体现时序(早春、春天、夏天、秋天、冬天),体现特有的平静和温柔。 b品味相关词句,感受一棵小树鲜活的形象。 小树生命历程中的几个连续的阶段代表了人的童年、青年、中年、老年、生命终结。 “聚集”、“欠伸”、“破壳”、“伸出”、“吟唱”、“跳舞”、“挣脱”、“挺直”、“抬头”等词体现了小树生命力量的冲动与奋进。 勇敢快乐、宁静怡悦体现了小树勃发的生机、恬淡从容的情怀。 (2)阐释“美在情感”。 教师提示: 在对形象的描摹过程中,寄寓出作者的情思。 在描写一江春水时充满激情,从“愤激”“怒吼”“奔腾”等词可以读出这
10、种感情来;继而面对种种境遇,心情是快乐的、平静的;最后描写春水到了大海,表达的心情是平静的,没有快乐,也没有悲哀。 描写一棵小树则不同,一开始充满喜悦、希望,继而是“宁静和怡悦”,最后冬天来临,叶落归根,则怀有超乎寻常的平静。 本文表达的感情是丰富多样的,但总的说来感情基调是积极乐观的。 请大家大声读课文,悉心体味作者的情感。 教师总结:作者将抽象的生命形象化、人格化,将生命的历程物象化,描绘出一幅幅优美、生动的图画,倾注了自己的满腔深情。让我们在充分感受意境美的同时,领悟、认识生命的本质。 上一节课我们欣赏了散文的形象美和情感美,下面我们接着走进作品,欣赏散文的哲理美。 1鉴赏哲理美品味关键
11、语句,理解其深层含意。 (1)她(大海)多么辽阔,多么伟大!多么光明,又多么黑暗! 句中的“大海”指生命的归宿。“光明”象征生命达到辉煌的顶点,“黑暗”指生命的终结。生命是一个客观的过程,“光明”与“黑暗”相辅相随。 (2)他消融了,归化了,说不上快乐,也没有悲哀! 生命是一种过程,应当从容镇定地面对死亡,显示了作者“生而何欢,死而何惧”的平常心。 (3)然而我不敢说来生,也不敢信来生。 作者一方面肯定生命可以再生,一方面又否定生命的“轮回”说,她冷静、客观、从容地面对生命,热爱生命,表现了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4)他会听见黄莺清吟,杜鹃啼血,也许还听见枭鸟的怪鸣。 人的一生会遇到快乐、悲哀
12、、嘲讽或者反对,快乐与痛苦相伴相随。 (5)在宇宙的大生命中,我们是多么卑微,多么渺小,而一滴一叶的活动生长合成了整个宇宙的进化运行。 虽然一个生命是卑微渺小的,但组成整个人类却可以创造历史、推动社会前进。表现出作者浩渺的思绪、宽广的胸襟。 (6)不是每一道江流都能入海,不流动的便成了死湖;不是每一粒种子都能成树,不生长的便成了空壳! 并不是每一个人都能成才,都能为人类作贡献,不努力、不拼搏,人就成了行尸走肉,失去了人生的意义。 (7)生命中不是永远快乐,也不是永远痛苦,快乐和痛苦是相辅相成的。 阐述生命中快乐与痛苦的辩证法,表明作者对生命规律的诠释、认识。 (8)在快乐中我们要感谢生命,在痛
13、苦中我们也要感谢生命。 这一句话的意思是我们要学会享受痛苦、感谢痛苦。 2.怎样理解“愿你生命中有够多的云翳,来造成一个美丽的黄昏”这句话? 这是一句形象生动的话,在本文中的意思是:希望你的一生有丰富多样的经历,你才真正体验到人生的美好。或者说人生应该经历幸福和痛苦、快乐和悲哀,只有某种单一的经历是不够的。这里的“云翳”喻指丰富多样的经历、体验;“美丽的黄昏”喻指人到了老年,具有无限感慨又感到幸福和欣慰的景况。 3.全文的感情是怎样变化的?感情基调是什么? 本文表达的感情是丰富多样的,随着文章的展开,感情呈起伏变化状。文章描写一江春水时充满激情,从“愤激”“怒吼”“奔腾”等词可以读出这种感情来
14、;继而面对种种境遇,心情是快乐的、平静的;最后描写春水到了大海,表达的心情更是平静的,没有快乐,也没有悲哀。描写一棵小树则有很大的不同,一开始充满喜悦,充满希望,继而是“宁静和怡悦”,最后冬天来临,叶落归根,则怀有超乎寻常的平静,没有快乐,也没有悲哀。尽管全文的感情有起伏变化,但总的说来感情基调是积极乐观的,作者借此文宣示一种健康、进取的人生观。 4.作为一篇散文,本文所涉及的是一个很抽象的话题,作者是如何将它生动化、形象化的? (1)选择适宜的形式:描述“一江春水”“一棵小树”的行进和生长现象,生动形象,蕴藉含蓄,给人以审美的享受。(2)语言明朗灵动、含蓄隽永:描绘了两幅跨越时空的滚动条画,
15、贯穿其中的是作者对生命的感悟和礼赞。(3)写法上匠心独具。如使用间隔反复的手法:用“然而我不敢说来生,也不敢信来生”一语构成明线,两幅画终了,都用了“他消融了,归化了,说不上快乐,也没有悲哀!也许有一天,他”的形式,稍加变化的语句,既总结了本部分内容,又强调了生命最终回归自然的必然规律,使两幅画在内容上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5.作者对生命的本质有怎样的认识?谈谈你的理解。 示例:生命的本质和规律,在于蓬勃成长、奋勇前进,任何力量也无法阻碍它、压制它。 生命始而渺小、微弱,继而强健、壮大,终而归于消亡,其间幸福与痛苦、顺境与逆境相伴相随。 生命的道路是曲折的,要经历种种磨难,其间有痛苦也有幸福,
16、痛苦也是有意义的。 生命存在于运动之中,生命的过程是进取、斗争的过程。 个体生命是宇宙大生命的一分子,个体生命最终要回归宇宙大生命的母体之中。 生命的体验,始而新鲜,继而平静,最终归返大生命母体中则无欢喜也无悲哀。 6.教师总结:本文用充满哲理的语言,对生命过程进行了形象地描述,表现了作者对生命本质的认识。生命需要流动和生长,我们要享受快乐,但不回避生活中的痛苦和艰难。我们要感谢生命,不仅感谢快乐,也要感谢痛苦。我们要尊重生命,就得探寻生命的闪光点,向生命的顽强不屈敬礼。我们要珍惜生命,就得向生命致以礼赞,为生命全过程的每一刻喝彩。 第一层(第一句话):提示话题。这是全文的领起句,为下文做好铺
17、垫。 第二层(“生命像向东流也不敢信来生”):描写生命像“一江春水”的全部历程。 第三层(从“生命又像一棵小树”到“也不敢信来生”):描写了生命像一棵小树成长和衰亡的状况。 第四层(余下部分):总结上文,抒发感想,阐述作者对人生的感悟。 本文以“一江春水”和“一棵小树”为喻,揭示了生命由生长到壮大再到衰弱的过程和一般规律,以及生命中的苦痛与幸福相生相成的共同法则,表达了生命不息、奋斗不止的意志和豁达乐观的精神。 1.比喻修辞和象征手法的运用把抽象的事物具体化、形象化。 2.文中反复语句的运用即成为行文层次的标志,又有旋律回转、反复吟唱之感。 3.本文兼具感性化和理性化的特点。以前者而论,“一江
18、春水”、“一棵小树”是比喻性的说法,描述它们的行进和生长过程,生动形象、蕴藉含蓄,给人以美的享受。这是本文作为文学作品的显著特点。以后者而论,文章揭示了生命的一般规律、生命历程中的艰难与幸福的辩证法,以及幸福含义的多样性、丰富性,揭示了宇宙生命之间的关系及其相互作用,这些都是文章哲理意味、理性精神的表现。 4.本文在语言运用上也很有特点:明朗、灵动、蕴藉,有韵味,上文提示的许多词语就是例证。文章还用了许多诸如“大海(大地)庄严地伸出臂儿来接引他,他一声不响地流入(落在)她的怀里。他消融了,归化了,说不上快乐,也没有悲哀!”、“然而我不敢说来生,也不敢信来生!”这种反复的语句,庄重而精警,生动又
19、寓含思想。其中“说不上快乐,也没有悲哀”是一种特殊的感受,也许在常人的感觉和想象中,死亡是痛苦和悲哀的,但作者超越了这些,达到了非常人所能达到的思想高度,语句看似平常,实则蕴含邈远情思、意味深长。 谈生命 冰心 生命像一江春水.激昂、响亮 生命像一棵小树.舒缓、深沉 提示生命本质.高昂、有力 1本文是哲理散文,我通过朗读、精读、品读等多种形式的阅读,引导学生和文本对话,品味优美的语言文字,从而使学生达到了领会文章主旨的目的。 2教学中,我注重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并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和体验,让学生探讨对生命的理解,从而加深对生命本质和规律的认识。 3在教学过程中,我注重方法的引导,帮助学生自
20、觉、自主地学习,同时培养了学生的阅读思维和创新能力。 4拓展延伸,在领会文章主旨的同时,培养学生感受和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感受语文以情育人,以美动人的人文特点,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10那树 知识与技能 1了解王鼎钧及其散文创作成就。 2正确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 过程与方法 1理解托物寓意的创作手法,品味文章的艺术性,逐步培养学生的散文鉴赏能力。 2揣摩语言,体味关键语句的深层含义,培养语感。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正确认识发展与环保的矛盾,树立科学的发展观。 重点 1了解那树的生命历程,把握树的价值、品格及其命 运,理解作者的思想情感。 2掌握托物寓意的表现手法,体会比喻、拟人等修辞的表达
21、效果。 难点 揣摩关键语句,体味作者痛苦、悲悯、愤激的情感,感受老树命运的悲剧色彩。 朗读法、讨论点拨法、品读法、延伸拓展法。 多媒体课件、与环境污染和环境保护相关的图片资料。 2课时 大地上最悦目的颜色是绿色,大地上站立的最大的生命群体是森林,但是在今天,许多地方的绿色正逐渐被吞噬,它们在疾速奔驰的人类文明的车轮的碾压下,成片成片地消失了。这不,就连街头那棵老树也未能幸免,就让我们一起拜读王鼎钧先生为那树写的“悼词”吧。 王鼎钧,台湾当代作家。山东临沂人,1927年生。王鼎钧的创作文体很广,有小说、散文、随笔、杂文、小品、电视剧本、影评、小说批评等等。著有散文集开放的人生海水天涯中国人左心房
22、漩涡,回忆录昨天的云。 20世纪60年代,台湾经济飞速发展,工业文明无情地征服了农业文明,人与自然的距离越来越远,环境遭受的破坏也日渐严重。作者深刻、透彻地看到了人类文明的两重性,写了不少文章,呼吁人与自然应和谐相处,那树即其中的一篇。 1.学生默读课文,积累生字生词。 2.选朗读水平较高的学生范读课文,教师提醒学生注意把握感情分寸,应深沉,不宜强烈奔放。 3.学生大声读课文。 4.学生用自己的话概括文意。交流初读课文的感受。 生1:本文描述了那树很久以来一直默默奉献,最后毫无怨言地引颈受戮的过程,歌颂了他的献身精神,体现了一切都要为发展让路的主旨。 生2:本文写了一棵老树生为人类、生为大地而
23、最终绿着死的悲剧生涯,揭示了人类文明造成的灾害,表现了作者对人类文明发展的质疑。 生3:本文写了一棵老树从生到死的生命历程,表达了作者对大树命运的痛惜和思考人类的发展不应该以牺牲环境为代价。 教师总结:以上几位同学的看法各不相同,到底孰是孰非,让我们探究一番再作决断。 5.把握文章的结构,理清文章的思路。 本文按大树生命经历的顺序叙事,越是久远的叙述得越简略,越是近期的叙述得越详细。 写大树的早期、近期和现时的情况,都有较为明显的语言标志。如第6自然段开头有一“但是”转折,表明将要讲述另一种相反的情况,由早期的大树自然过渡到近期的大树。如第9自然段开头说“这天,一个喝醉了的驾驶者”表明将要讲述
24、某一具体事件,由写近期的大树自然地过渡到写现时的大树。梳理文章思路时,要充分借助这些语言标志(路标),方可快速理清全文思路,整体把握文章。 1.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容貌特征、个性、经历,每个事物也会有它自己的独特之处。我们先来看看文中那树有哪些特点。 很久很久破败荒凉,远离现代文明。坚固稳定虽老但生命力旺盛,甚至被奉为神灵,人们敬畏老树。 2.那确是一棵老树,它又为人类做了些什么呢?(功用 给行人纳凉、给鸟栖身之所、给孩子们带来欢乐、又给情侣以温馨的感觉。用一个词概括荫庇。 3.这株世世代代造福于人类的老树后来又遭遇了什么样的命运? 被伐。用电锯、利斧及美制十字镐等现代化的工具,还将断根闷死在层
25、层石子、柏油之下。 4.文中的树是一棵怎样的树? 那是一棵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树。它给人类带来浓荫,驱走烦躁,把生命之绿铺满大地。即使在高楼大厦、交通拥挤的今天也默默地贡献着。 那是一棵坚固顽强的树。你看,“有一年,台风连吹两天两夜,附近的树全被吹断,房屋也倒坍了不少,只有那棵树屹立不动。” 那是一棵能预知未来、富有爱心的树。它在预知自己将被砍伐时,先告知体内的蚂蚁,让它们尽快搬走。 那是一棵非常可怜的大树,它为人类默默奉献了那么多,到头来却惨遭砍伐。 5.作者描述老树的形象时,融注了浓浓的情感,请揣摩在“绿着生”“绿着死”两个生命阶段的描摹过程中,表露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 “绿着生”:那树古
26、老、神奇、多情、忠诚,作者对树怀有满腔的热爱和崇敬之情。树的生存受到威胁,但它“绿得更深沉”“依然绿着”“照旧绿”“绿得很”“树是世袭的土著,是春泥的效死者”,平淡的言词背后,涌动着汹涌的激情。 “绿着死”:“电锯从树的踝骨咬下去,嚼碎,撒了一圈白森森的骨粉。那树仅仅在倒地时呻吟了一声。”树遭杀戮,惨不忍睹,作者心中的痛苦、悲哀、愤激之情溢于言表。 前面,我们主要就课文的内容方面进行了研讨,下面我们就写作方面再进行分析。同学们可展开讨论,看看本文在写作方面会给我们怎样的启发。 1.文章有哪几处引用故事发生地的人的传说,在文章中起什么作用? 本文主要由作者以第三人称作全知全能式的叙述,但有几处是
27、引用他人的话叙述,那就是:“而且据说,连一片树叶都没有掉下来”,“据说,当这一带还没建造新公寓之前”还有两处借妇人之口说出一些事,也相当于“据说”,一处是“与树为邻的一位老太太偏说她听见老树叹息”,另一处是清道妇“用作证的语气说,她从没有见过那么多蚂蚁,那一定是一个蚂蚁国”。总起来看这几处引用的话的内容,它们都有这样一些特点:一是事情不确定,也许确是作者道听途说的;二是事情奇特,直述怕读者难以相信,如“连一片树叶都没有掉下来”,怎么可能?三是利用引述事件的不确定性,可以自由地写来,尽情地抒发感想,如对清道妇的传言,作者就抒发了许多很深刻的感想。这些引用的传说起到了丰富文章内容、深化主题的作用。
28、 2.如何理解“蚂蚁国”里的事情? 这也是作者引用当地人的传说,很难料定事情的真假。这是文章中最为奇特的事情,给文章带来了奇幻的色彩。作者细致地描写“蚂蚁国”里的事情,其用意似在于:(1)动植物有预知的能力,比人类还更有灵感;(2)创造一种悲壮气氛,表明动植物世界有友爱,而人类有时极其缺乏友爱,形成鲜明对比。作者怀着敬意来写这件事,字里行间带着深情,如“老树是通灵的,它预知被伐,将自己的灾祸先告诉体内的寄生虫”,让人看到老树的悲哀和富有同情心;“于是弱小而坚忍的民族,决定远征,一如当初它们远征而来”,把蚂蚁国民认作一个民族,是像人类一样的民族,显然是怀着敬意的。 3.作者借写老树的命运,想要表
29、达什么主题? 重提前面三位同学的三种不同看法,讨论辨析。 大树的命运引发了他深重的思考和感慨,作者认为人与自然应该和谐共存,人类的发展不应该以牺牲环境为代价。 4.揣摩下列语句,理解其深层含意。 (1)柏油路一里一里铺过来,高压线一千码一千码架过来,公寓楼房一排一排挨过来。所有原来在地面上自然生长的东西都被铲除,被连根拔起。 提问:这与那树“一厘米一厘米地向外”伸展它的根须形成什么关系?表现了作者什么思想? “一里一里铺过来”、“一千码一千码架过来”写其来甚速,而“一厘米一厘米地向外(伸展)”,写其行极缓,两相对照,自然界生命的生长极为迟缓,而人类文明的发展极为迅速。自然界各物种在人类的破坏性
30、开发面前,显得极其脆弱,是一种严重的不对称。这一段话暗示古树的悲惨命运。 (2)那树被工头和工务局里的科员端详计算过无数次,但他依然绿着。 “为什么这儿有一棵树呢?”一个司机喃喃。“而且是这么老这么大的树。”乘客也喃喃。 在车轮扬起的滚滚黄尘里,在一片焦躁恼怒的喇叭声里,那一片清阴不再有用处。 他们(伐木的工人)只发现一件事:本来藏在叶底下的那盏路灯格外明亮,马路豁然开旷,像拓宽了几尺。 现在,日月光华,周道如砥,已无人知道有过这么一棵树,更没有人知道几千条断根压在一层石子一层沥青又一层柏油下闷死。 提问:以上五段话,表现了人们对树的什么态度? 上面5段话,说明大树的存在受人质疑、指责;大树被
31、伐,人们庆幸并不久遗忘。大树在众人眼中有害无益,它成了城市发展的拦路虎、绊脚石。 5.这篇文章最吸引你的是什么?请说明理由。 主题富于时代性。人类当前面临着如何做好“发展与环保”这一历史性的抉择。如何正确处理人类活动与自然的关系,是摆在人们面前的新课题。发展是时代的主题,只能用进一步的文明对付文明造成的灾害。工业文明给古老文明和传统文化带来强烈的冲击和毁灭性的破坏,我们应该警醒。 手法独特,言近旨远。作者借写老树有益于人类却被人类伐倒的遭遇,说明人与自然应和谐发展的道理,含蓄隽永、意味深长。托物寓意手法的运用,使文章既具形象性,又具有丰厚的哲理内涵。 拟人修辞格的运用,笔触细腻,感情凝重。文章
32、从自然的生存到有情的生命,从生动的描摹到刻意的比拟,最后赋予“那树”以真实的性灵,让真实性敲击读者的良知。在作者笔下,活着的树赋予人美好;被杀戮的树发出几许哀叹,无奈而又悲壮。如果树能开口说话,那树将会怎样向人们诉说呢? 情节富有奇幻色彩。作者细致地描写“蚂蚁国”里的事情,它们来参加树的葬礼。物犹如此,人作何感?动植物世界有友爱,而人类有时竟如此无情,值得我们深思。 写景状物生动活泼。如“树顶像刚炸开的焰火一样繁密”,比喻奇特,以动写静;如“毛毛细雨比猫步还轻,跌进树叶里汇成敲响路面的点点滴滴,泄露了秘密,很湿,也很有诗意”,写出了细雨的真切形象和作者的独特感觉;如“人造的强光把举镐挥斧的影子
33、投射在路面上、在公寓二楼的窗帘上,跳跃奔腾如巨无霸”,写出了“刽子手”在“月黑杀人夜”恣肆杀戮的丑态,似乎也象征着灾难的魔影;如“星临万户,天象庄严,可是树没有说什么,上帝也没有”,创设庄严、悲壮的气氛,渲染了悲剧色彩。 6.联系实际,对照反思。关注你身边的绿色,你生活的周围有类似的现象吗?请以“绿色”为话题,说一段话。 童年,是绿色的。穿行于浓阴之下,阵阵清风沁人心脾。在浓阴下无忧无虑嬉戏的日子成了我童年记忆中最美好的时光。后来,为了拓宽马路,树被砍了,只剩下低矮的树桩,仿佛在嘲笑人类的无知、蔑视人类的愚昧。 不知何时兴起了“广场风”,全国中小城市纷纷上马“广场工程”,树被砍伐,取而代之的是
34、塑料树、绿草坪。呆蠢板滞、毫无灵气的塑料树似乎在嘲笑人类的伪饰与做作;人工的绿草坪似乎在炫耀着自己的虚荣与得意。 关注我们身边的绿色吧,从每一棵树苗、每一片绿阴开始。让我们用胆识、智慧、心血和汗水创造一个绿树葱茏的明天。 全文大致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第15自然段):描写早期的大树。作者在这部分写大树的形象、经历和对人类“友善”的情况。 第二部分(第68自然段):描写近期的大树。在这一部分里,可以看出现代文明对大树生存的负面影响,揭示了人类发展和自然环境保护的难以调和的矛盾。 第三部分(第911自然段):描写现时的大树。此前是对大树的一般性叙述;到了这一部分,文章转为具体描写,作者对大树的最
35、终命运作了关键性的描述,并含蓄地表达了自己的愤恨之情。 本文通过描写一棵大树常年造福于人类却最终被人类伐倒的故事,表达了作者对大树命运的痛苦,以及对都市文明发展的利弊、人与自然关系的深层思考和沉重感慨。 1托物寓意手法的运用。 2本文通篇用拟人化的手法,给人以沉重的悲剧感,也是这篇作品的成功之处。 那树 王鼎钧 早期大树:无私奉献,生命力强 近期大树:忍辱负重,胸怀豁达 现时大树:悲惨结局 (悲惨遭遇,发人深思) 这篇散文具有深刻的思想性和很高的艺术性,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能力和自己的感受,认真揣摩和品味。 本课的教学,一方面要把它当作语文教材来学习,要很好地掌握文章涉及的基础知识,例如字词的识
36、记与运用、篇章的结构与安排、语言的生动与抒情等等,应该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能有所收获,从而提高阅读能力、欣赏能力和写作能力。另一方面,要把本文当作认识自然、透视人与自然的关系的教科书。在人类文明高速发展的今天,人类该怎样与大自然相处呢?在自然面前,人类有时是劫掠者,有时又是自然的奴仆,通过本文的学习,能带来学生的深刻的思索,让他们了解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另外,还可以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情感价值等。 11地下森林断想 知识与技能 反复朗读,体会字句,感受地下森林成长的艰难历程。 过程与方法 1品味本文充满激情、生动形象的语言,在写作中借鉴作者运用语言的技巧。 2学习咏物抒情的艺术表现手法,逐步培
37、养散文鉴赏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悟地下森林给我们的人生启迪,并将它化为心中的理想、信念、精神力量等。 重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作者深挚的感情。学习本文叙事和抒情水乳交融的艺术表现手法。 难点 体味作品写景语言精练、优美的特点及其表达效果。 朗读法、讨论点拨法、质疑法。 多媒体课件、有关地下森林的图片材料。 1课时 同学们,面对森林,我们便不由得会被它那雄伟壮丽、遮天蔽日、浩瀚无垠的气势所震撼。然而,你们见过地下森林吗?在遥远年代的火山爆发后的火山口里长出了一棵棵参天大树,连成了一片地下森林。那种蔚为壮观的景象更是震撼人心。今天,就让我们随着著名作家张抗抗,一起走进地下森林,共同去感
38、受那非同寻常的力量吧! 张抗抗,1950年生,浙江杭州人,当代女作家。代表作有长篇小说隐形伴侣赤彤丹朱情爱画廊作女等。有多部作品被翻译成英、法、德、日、俄文,并在海外出版。 背景知识。 本文写于20世纪80年代初,正是“文革”结束不久,我们国家刚经历了一场巨大的浩劫。人们,既对往事痛心疾首,又对未来充满希望,所以敏感的作家们带着这样的心态观察社会与自然现象,都会自然而然地将所感所悟与社会生活和社会心理大背景结合起来。 张抗抗是从那些大是大非的岁月中走过来的。从那个年代走过来的人们,都有很沉重的忧患意识,这种忧患意识从他们那一代人甚至几代知识分子和正直人们的骨子里积聚出来,那是没办法抗御的。张抗
39、抗怀有远大志向而羁于田垄之间,自恃有才却长期被湮没,正如千里马即将骈死于槽枥之间。 和所有的同龄人一样。张抗抗沐浴过灿烂的阳光,遭遇过“文革”的苦痛,作为烙有那个时代印记中的一员,张抗抗最终成为一个作家,达到思想与艺术的辉煌,是有着大背景下属于她自己的生动故事的。她的地下森林断想,坦坦荡荡地表露出爱与憎,表现了与天地山林融洽无间的情致。 1.快速阅读课文,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一下文章的大意。 面对大自然创造的地下森林的奇迹,作者展开了丰富的想象,用优美生动的语言,描述了地下森林形成的过程,满怀激情地歌颂了地下森林顽强不屈的生命力。 2.大家在读文章的过程中,令你最感动的是哪部分内容?原因是什么?
40、地下森林形成的历史这段文字。作者凭其想象叙写了地下森林是怎样在逆境中诞生、成长、崛起的。 生命的伟大力量就是在这艰辛的历程中生动地展现在我们的眼前,感动我们,引发我们的思考。让我们一起回顾地下森林艰辛的成长历程,感受生命的最强音。 3.下面我们就来听听这部分录音,感受一下地下森林的成长,并学会用关键词语描述地下森林成长的历程。 1.什么是地下森林? 地下森林就是长在阴森森、黑黝黝的幽深的峡谷里的森林。就是集于井底一般的深谷中又黑森森不见阳光的森林。就是长在死火山口的森林。 2.勾画描写地下森林的句子。 描写地下森林的句子有: “袅袅烟云在我身边飘浮,而你那充满生机的树梢,却刚够得着我的脚尖,不
41、及山坡上小草儿高。你似乎深不见底,宽不可测。” “幽暗的峡谷里竟然柞木苍郁,松树成林。整整齐齐、密密麻麻地耸立着一片蔚为壮观的森林。” “秋日的艳阳在森林的树梢上欢乐地跳跃,把林子里墨绿的松、金色的唐棋、橘黄的杨、火红的枫,打扮得五彩缤纷。” 3.“森林是雄伟壮丽的,遮天蔽日,浩瀚无垠。风来似一片绿色的海,夜静如一堵坚固的墙。”写的是地下森林吗?森林有什么特点?地下森林有什么特点?为什么用第二人称? (1)写的不是地下森林;森林的特点是广袤盛大;地下森林的特点是生长在阴森森、黑黝黝的峡谷,刚够得着我的脚尖,拥有珍贵的树木。(2)用第二人称使感情表达得更强烈强烈地表达了作者初见地下森林的惊奇。
42、4勾画描写地下森林成长环境的词语。 描写地下森林生长环境的词语有:明镜似的湖、奇形怪状的石山、深坑、悬崖、险岩、怪石、峡谷、深渊、山是光秃秃的、谷是光秃秃的。 5.为什么行文结束才正式对地下森林作正面描写? 作者有意暂且不表,想来是突出地下森林的黑暗、艰辛、险恶的经历,在极写这种经历之后顺势再现森林的壮观景象。劫后余生,庆幸之至,作者写来痛快淋漓,读者读来更觉新奇。 6.全文九个问句,各有什么意味?在文章中起什么作用? 第一、二、三问:“可是你,为什么长在这里?”、“你从哪里飞来?熬过那漫长的岁月?”一方面改变陈述句带来的阅读的沉闷,提醒读者的阅读注意,另一方面也提示了地下森林的形成历史。 第
43、四、五、六问:“阳光不喜欢峡谷,峡谷莫非不知道?阳光是公平的吗?峡谷莫非不明白?”与第一、二、三问句有疑而问有所不同的是,这里的三问句是无疑而问的,其作用是强化对阳光不公平的怨恨情绪,因为上文就专门谈及阳光的偏私:“都说阳光是公平的,在这里却不,不!”这里已经否定了阳光的公平,那么再以反问的形式提出阳光的不公平,是换一种句式强化这种否定的情绪。 第七问:“它究竟在期待和希望着什么呢?”这一问句的意义和作用同第一、二、三问句是一样的。 第八、九问:“你的歌是唱给曾在困难中真诚地帮助过你的伙伴们听的吗?它们如今都到哪儿去了呢”这是对经历劫难之后的地下森林的问话,不再有沉重之感,却另有一种动情的感觉,那就是回首往事,怀念艰苦岁月里的患难真情。与前面所有问句的作用有所不同,这两问句是提示回味上文的内容。 7.学生交流阅读感受。 我被作者深挚的感情感动了,甚至能感受到作者的心跳。她是那样深情地为地下森林歌唱,那么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