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6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小学数学教学论试卷(课程代码00411)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1.在实施义务教育中被单列出来,并放在与知识、能力同等重要地位的是( A )A.思想品德教育 B.心理健康教育C.法制教育 D.行为规范教育2.在初等数学时期,开始尝试对命题证明的代表人物是( A )A.塔利斯 B.欧几里得C.罗巴契夫斯 D.笛卡尔3.按照深浅、难易程度,使某些概念和原理重复出现,逐步打展的教材内容的排列方式属于( B )A.直线式 B.圆周式C.单一式 D.综合式4.我国正式建立中小学教材审定制度始于( C )A.1978年 B.19
2、81牟C.1985年 D.1989年5.清朝官立和私立学堂广泛使用的算术教科书是( D )A.几何原本 B.九章算术C.周髀算经 D.笔算数学6.程序性知识与技能形成有密切关系,具有( D )A.抽象性 B.具体性C.系统性 D.操作性7.数学学习的最终目的是看学生是否( D )A.对材料获得感性认识 B.理解了知识C.记住了知识 D.能运用所学知识,去解决问题8.小学生学习从两位数乘法法则到三位数乘法法则,以及从两位数除法到三位数除法的过程都是认知结构的( A )A.同化过程 B.顺应过程C.强化过程 D.迁移过程9.从外延看,自然数和整数两个概念属于( C )A.同一关系 B.交叉关系C.
3、包含关系 D.矛盾关系10.根据数学学科的性质和任务而提出的教学原则是( B )A.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原则 B.理解与巩固相结合的原则C.严谨性与可接受性相结合的原则 D.具体与抽象相结合的原则11.引导发现法最突出的特点在于它( C )A.把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 B.能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C.能培养学生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 D.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12.自然数、分数及一些常见的几何概念形成于数学发展的( A )A.萌芽时期 B.初等数学时期C.变量数学时期 D.近代数学时期13.对学生进行数学能力的测评属于( A )A.预示性考评 B.显示性考评C.总结性考评 D.诊断性考评14.某学生能够又对又快
4、地计算,这种特征属于思维的( B )A.独创性 B.敏捷性C.批判性 D.深刻性15.在感知基础上形成的感性认识的高级形式称之为( C )A.直感 B.想像C.表象 D.直觉16.因为(A+B)C=AC+BC(前提),所以(A+B)C=AC+BC(结论),这种推理属于( C )A.归纳推理 B.演绎推理C.类比推理 D.判推理断17.根据学习兴趣的倾向性来看,学生在数学学习中,由于受到教师称赞而弓起的兴趣属于( C )A.学科兴趣 B.综合兴趣C.直接兴趣 D.间接兴趣18.从外延看,两个数学概念的外延完全重合的是( B )A.并列关系 B.包含关系C.同一关系 D.交叉关系19.低年级儿童学
5、习应用题时喜欢采用的形式是( B )A.演示与模拟 B.画示意图C.复述题意 D.模拟操作20.“小张有苹果8个,苹果比梨多3个,梨有几个?”这种应用题叙述形式是( D )A.顺向 B.逆向C.正叙 D.倒叙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21.小学数学课程目标包括( ADE )A.掌握数学基础知识 B.培养初步的语言表达能力C.培养初步的观察力 D.培养初步的数学能力E.培养良好的思想品德22.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促使数学发生急剧变化的发明是( ABD )A.原子能的利用 B.空间技术的兴起C.电子能的利用 D.计算机的发明E.克隆技术的发现23.从我国教育发展历史看来
6、,小学数学教材体系分为( AB )A.单一式 B.综合式C.抽象式 D.直观式E.形象式24.下列学习过程属于水平迁移的是( AB )A.学过直角再学锐角、钝角 B.学过长方形的周长再学正方形的周长C.学过加减再学乘除 D.学了整数再学分数E.学了数值运算再学字母运算25.数学学习的基本形式有( ABC )A.机械学习 B.有意义的接受学习C.有意义的发现学习 D.课外学习E.社会实践26.小学数学的智力技能包括( ABCD )A.口算 B.笔算C.解题 D.解方程E.操作27.下列属于电化教学手段使用的电教媒体的有( ABCD )A.幻灯 B.投影C.计算机 D.电影E.黑板28.数学教学评
7、价的特点有( ABC )A.规定性 B.系统性C.综合性 D.单一性E.超前性29.下列属于智力因素的是( ACDE )A.感知 B.兴趣C.思维 D.识记E.概括30.下列选项中的概念属于同一关系概念的有( ABC )A.等边三角形和正三角形 B.长方形和矩形C.最简分数和既约分数 D.质数和奇数E.分数和比例31.小学的笔算要求包括( ABC )A.过程要明理 B.注意验算C.书写要规范 D.统一字体E.辅以出声思维32.数学应用题具有的特点是( ABCD )A.直观性 B实践性C.综合性 D.开放性E.断言性33.小学生应该掌握的与计算有关的知识包括( ABCD )A.数的认识 B.运算
8、定律与运算性质C.计算法则 D.运算顺序E.图形34.应用题教学中引导学生寻找“中间问题”的方法有( ABC )A.连续两问改一问 B.改变问题C.改变条件 D.忽略条件E.忽略问题35.数学课堂教学开头的形式有( ABCDE )A.开门见山 B.趣题引路C.巧设疑窦 D.操作演示E.以事喻理三、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36.学科数学:在对学生教学时,依据一定的教育教学目的,把数学的内容加以处理,即把数学的内容作为教育过程中的认识对象,这就是学科数学。37.教学原则:教学原则是根据一定的教学目标对教学过程的规律性的认识,也是人们对教学实践的科学总结。38.数学思维品质
9、:数学思维品质是学生数学思维发展中的个性差异,又称为数学思维的智力品质,它是数学思维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39.笔算:笔算是根据一定的计算法则,用笔在纸上进行计算的方法。笔算有利于学生理解算理,以便于发现和检查计算过程中的错误。四、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40.影响小学生学习数学的内部因索有哪些?答:(1)学习动机与兴趣; (2)数学认知结构的组织水平; (3)思维水平; (4)学习策略。41.简述小学数学问题解决的基本过程。答:(1)弄清问题; (2)寻求解法; (3)进行解题; (4)回顾评价。42.简述练习法的功能。答:(1)教学功能:数学知识的巩固和应用; (2)教
10、育功能:思想品德的熏陶、学习习惯的培养; (3)发展功能:思想方法的训练、思维品质的培养; (4)反馈功能:师生双方及时获得来自练习中的反馈信息,有效地调整教与学的程序。43.简述如何上好复习课。答:(1)明确复习要求或提出复习提纲; (2)进行复习(复习课的中心环节); (3)总结; (4)课堂练习; (5)布置课外作业。五、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44.举例说明何为教材中的难点。答:(1)教材难点是指学生在学习中普遍感到困难的知识点,也就是说,完全是依据学生的接受能力来确定的。 (2)例如,为什么积的小数位是被乘数与乘数小数位的和?为什么除以一个数等于乘以这个数的倒
11、数?已知某数的几分之几求某数,为什么要用除法?这些历来是学生不易理解的难点。编写时,要分析小学生感到困难的心理因素,把这些难点适当分散,减缓坡度,并预先做准备。45.举例说明在数学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答:学习动机是促使学生从事学习活动的原动力,动机总是和一个人的需求密切相联的。学习动机的内容十分丰富,包括兴趣、情感、求知欲。(1)创造情境,引起认知冲突,激发学习兴趣。如学习“圆的认识”,可提出“车轮为什么是圆的?”“其他的形状行不行?”等让学生思考,讨论。(2)创造故事情境,引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如学“分数的基本性质”,可给学生将“猴王分饼”的故事。六、案例分析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1
12、3分)46.根据你本人使用的小学数学教材,分析小学数学教材编排的特点。答:(1)以整数、小数、分数的基础知识以及四则运算为主线,以数形结合为重点,把各部分内容按其彼此的内在联系进行编排。掌握非负有理数及其四则运算是小学数学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遵循数概念的扩展和小学生掌握数概念的特点,有计划地把这部分内容分散编排在各个阶段里。先学整数和整数四则运算,然后是小数和小数四则运算、分数和分数四则运算。同时要注意处理好口算、笔算和珠算的关系,使它们互相促进。首先学习20以内数的加减法及表内乘除的口算,然后在此基础上学习笔算,在配合笔算教学时,再有计划地配备一些口算。在笔算有一定基础时再安排珠算。(2)由
13、浅入深、循序渐进,适当分散、螺旋上升。教材内容的排列历来分为直线式与圆周式(又称螺旋式)两种。前者是每一内容的编排由低到高,环环相接,直线推进,不予重复;后者的排列与之相反,针对学生的接受能力,按照深浅、难易的程度,使某些概念和原理重复出现,逐步扩展,螺旋上升。(3)把基本概念、基本规律、基本方法置于教材的中心地位,注意突出重点、分散难点。编写教材时,要注意处理好知识中的主与次、源与流、因与果的关系。其中主、源、因往往就是认知心理学上所说的“包摄性”的概念,即教学法上所说的基本概念和基本规律。既称之为基本,当然只是主要的几个。只要把这些基本概念和基本规律置于重要地位,使学生切实地掌握,便可举一
14、反三,起到驾驭全部知识结构的作用。(4)寓教学方法于教材编写之中,促进学生的智能发展。过去的小学数学教材只停留在例题+结论+习题的简单组合,这样的教材,如果不通过教师的讲解,不采用一系列的教学方法,学生是不易理解的。现代教学论是研究教对学的指导,不仅要使学生学会,还要让他们会学。因此,教材不仅要显现知识的顺序(先学什么,后学什么),还要体现学生探求知识获取的思维过程。(5)把数学知识和数学应用结合起来。理论联系实际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基本原则。数学的高度抽象性和应用的广泛性与小学生思维的具体形象性之间的矛盾,决定了数学知识的呈现要注意概念从实际引入,问题从实际提出,使学生容易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同时,数学本身是工具课,教材中应配置适当的练习题和实践作业,以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