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消息二则》教学设计(2个课时;公开课).doc

上传人(卖家):副主任 文档编号:3636216 上传时间:2022-09-29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66.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中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消息二则》教学设计(2个课时;公开课).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初中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消息二则》教学设计(2个课时;公开课).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1消息二则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 了解新闻特点,把握新闻的六要素、结构;2. 阅读新闻,能把握文章的基本观点,获取主要信息;3.感受人民解放军排山倒海、所向披靡的气势和一往无前、压倒敌人的大无畏精神。【重点难点】1. 重点:根据新闻的结构理清内容、层次并体会语言的准确、简洁。2.难点:学习课文详略得当、叙议结合等写作特点。【教学时间】:二课时第一课时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教学过程】一激情导入: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遥想当年,诸葛羽扇纶巾,周郎火烧赤壁,千古风流,世代相传。一千八百年后,英勇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再次谱写了雄壮的乐章。1949年4月20日,国民党反动政府最后拒绝在国内和平

2、协议上签字。21日,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主席毛泽东发布了向全国进军的命令,百万雄师横渡长江。这是一个具有历史意义的鼓舞人心的重大事件。如何把这一喜讯迅速传达给全国及至全世界人民呢?(学生思考,引出新闻这一体裁)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代伟人毛泽东写的一则消息,去感受那宏大的场面和恢弘的气势。二检查预习:1.作者简介:毛泽东,字润之。湖南湘潭人。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和理论家,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诗人、书法家。1949至1976年,毛泽东担任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领导人。他对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发展、军事理论的贡献以及对共产党的理论贡献被称为毛

3、泽东思想。因毛泽东担任过的主要职务几乎全部称为主席,所以也被人们尊称为“毛主席”。毛泽东被视为现代世界历史中最重要的人物之一,时代杂志也将他评为20世纪最具影响100人之一。主要作品有实践论矛盾论论持久战新民主主义论等论文,沁园春雪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等诗词。2.文体知识:新闻:对国内外新近发生的具有一定社会价值的人和事实的简要而迅速的报道。广义的新闻泛指出现在电视、广播、报纸及网络等一切传媒上的对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包括消息、通讯、特写、人物专访、调查报告、新闻评论、社论、报告文学等。狭义的新闻专指消息,即用简明扼要的文字,及时迅速地向公众告知新近发生的有价值的事实。新闻的特点:时效性强

4、,立场、观点鲜明,内容真实、具体,语言简明、准确。3.词语积累:芜湖wh 溃退ku tu 荻港d 摧枯拉朽cu k l xi经营:筹划、组织并管理。摧枯拉朽:这里指枯草朽木受到摧折,比喻腐朽势力被迅速摧毁。溃退:(军队)被打垮而后退。接下来我们将通过具体学习了解新闻的结构和特点。三课堂活动:活动一:读课文,感知内容1. 读标题,感知内容。以前都是让大家读完课文后概述内容,今天反过来,请大家先读标题,根据标题说一说你获得了哪些信息?明确: 人物:我三十万大军事件:胜利南渡长江可见,新闻标题是对整个事件最精炼的概括。2. 指名学(或教师)读课文,感知内容。3找出能概括全文的一句话。明确:英勇的人民

5、解放军二十一日已有大约三十万人渡过长江。这是导语。导语即消息的开头,它以极其简洁的文字,写出消息中最重要、最精彩的事实,提纲挈领,牵引全文,吸引读者。导语一般情况下是新闻开头的第一段或第一句话,它扼要地揭示新闻的核心内容。4这件事发生在怎样的历史背景下呢?渡江战役,也称宁沪杭战役,是解放战争时期,中国人民解放军强渡长江的战役。三大战役结束后,蒋军主力已被歼灭。但蒋介石仍不甘心失败,在美国的策划下,一面与我假和谈,一面部署江防,企图凭借长江天险阻我南进。1949年4月20日,国民党反动政府最后拒绝在国内和平协议上签字。21日,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主席毛泽东和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司令朱德发布了向全国

6、进军的命令,人民解放军第二、三野战军先后发起渡江。百万雄师以沿江湖区鱼民的木帆船为主要航渡工具,在炮兵、工兵的支持配合下,在西起江西省的湖口、东至江苏江阴的千里战线上强渡长江。24日凌晨,104师312团3营9连占领总统府,宣告了国民党反动统治的覆灭。5.默读课文,概括消息的结构。明确:消息由标题、导语、主体、背景、结语五部分组成。标题分为:正标题、副标题、引标题。(1)标题:高度概括已经发生的新闻事实。主标题:概括和说明主要事实和思想内容;引标题:提示消息的思想意义或交待背景,说明原因,烘托气氛;副标题:提示报道的事实结果,或作内容提要。(2)导语:是新闻的第一段或第一句话,它扼要地提示新闻

7、的核心内容。要求:抓住事情的核心,要能吸引读者看下去。(3)主体:是新闻的主干部分。承接导语之后,对导语作具体全面的阐述,具体展开事实或进一步空出中心。(4)背景:是新闻的发生的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5)结语:是新闻的最后一段或最后一句话。背景和结语有时可以暗含在主体中。读P2页:从新闻要素的角度,把握课文的内容。人们把“何时”“何地”“何人”“何事” “何故”“如何”称为新闻的“六要素”,即: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很多新闻都具备这些要素。阅读课文,勾画出来。明确 :时间:二十一日 地点:长江前线 人物:敌我双方。事件起因:解放军渡江解放全中国。事件经过:三十万大军渡江过程

8、。事件结果:渡江胜利。大家注意到开头黑色字休了吗?看侧面批注,这是什么?明确:电头想一想,电头交待了什么?有了电头有什么作用?明确:交待了通讯社名称、发电地点和发电时间。作用:表明材料真实,报道及时。活动二:品读语言,体会作者情感。提问1:朗读课文,说一说朗读的基调是什么。抽生朗读,大家评议。要求以新闻播报形式读课文:朴实无华、准确清晰、简洁明快、平稳顺畅。同时针对本篇课文内容,还应充满激情与自豪。明确:朗读的基调应该高亢豪迈、充满胜利的喜悦和对人民解放军英勇善战的赞美。提问2:默读勾画,哪些词语最能体现作者的感情倾向?明确:对人民解放军英勇善战的歌颂:“英勇的、万船齐放、直取、突破、占领、进

9、击、英雄式的、坚决地、不到二十四小时、即已。”“英勇的、英雄式的、坚决地”直接赞美人民解放军英勇无畏;“万船齐放、直取、突破、占领、进击”等动词生动形象地写出解放军英勇善战,行动果敢,进军迅速,战果辉煌;“不到二十四小时、即已”说明时间短,战果大,从而表现解放军排山倒海、所向披靡的气势。对国民党反动派的嘲讽:“国民党反动派经营了三个半月的长江防线,遇着人民解放军好似摧枯拉朽,军无斗志,纷纷溃退。”一正一反,对比鲜明,感情强烈。提问3:谁能试着用播音员播音的方式,再次把这则消息读给全班同学听。学生激情朗读课文。活动三:再读课文,体会新闻语言准确性。再读体会,哪些词语体现了新闻语言的准确性?示例:

10、渡江战役要有百万大军渡江,那么标题中三十万改为百万可以不?不行。因为新闻具有真实性。四课堂小结:同学们,我们是幸福的一代,因为我们生活在和平年代。可大家有没有想过,这一切都是先烈们用鲜血换来的。现在,请同学们用一句话,向英勇的解放军战士表达你的敬意。最后,让我们激情齐读课文,向先辈致敬!第二课时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教学过程】一复习提问:1消息的结构由哪几部分组成?六要素指什么?明确:五结构:标题、导语、主体、背景、结语。(导语是新闻开头的第一段或第一句话,它扼要的揭示新闻的核心内容;主体是新闻的躯干,它用充足的事实表现主题,是对导语内容的进一步扩展和阐释;背景指的是新闻发生的社会环境和

11、自然环境。标题、导语、主体是消息必不可少的,背景和结语有时则蕴涵在主体里面,有时省略。)六要素:人物、时间、地点、事件的起因、事件的经过和结果。注意:电头指发电讯稿件播发的新闻单位、地点、时间的说明,包括通讯社名称,发报的地点、日期等,交代通讯社的名称,发电地点和时间,表明材料真实,报道及时。二字词积累:泄xi气 督d战 业y已 要塞(yosi) 阻塞(zs) 歼灭(jinmi) 锐不可当(rubkdng)锐不可当:形容来势凶猛,不可阻挡。三课堂活动:1. 观看视频:渡江战役看了这个视频,你能用一个恰当词语表达你的感受吗?这样一次伟大的战役,作者是抓住哪些方面进行报道的呢?接下来我们继续学习第

12、二篇报道中国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2. 指名同学读课文,感知内容,体会情感。注意重音、停顿。试说说,与前一篇报道相比,有哪些相同和不同?3. 按消息的结构给这篇报道划分层次。明确:导语:第1-2句: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从一千余华里的战线上,冲破敌阵,横渡长江。西起九江,东至江阴,均是人民解放军的渡江区域。对事件或事件中心的概述。导语在新闻的开头,一般不长,往往是一两句话,有时也用一段话。刚刚看过视频,大家感受到了渡江战役的宏大场面,那么在导语中报导出这些盛况没?你是通过哪些词语感受出来的?明确:展渡江盛况百万(渡江人数)冲破(排山倒海)横渡(一往无前)总述主体:新闻报道的主要内容,称为“

13、主体”,刚才同学们复述内容就是这则新闻的“主体”。评述三路大军渡江战斗的经过,指出我军胜利渡江的重大意义。标题、导语、主体是一则新闻不可缺少的三个部分。中路军首战告捷(略)西路军所向无敌(详)东路军战绩辉煌(详) 分述背景:一方面另一方面结语:占领要塞封锁长江四内容探究:1.阅读主体部分,按照人物、时间、地点、渡江人数等内容梳理内容,列表。为什么按中、西、东的顺序叙述?西路军与东路军是同时发起渡江作战的,为什么先说西路军,再说东路军?点拨:中路军首先发起渡江作战,所以先说。西路军和中路军所遇敌情一样,敌军抵抗甚为微弱,而东线敌军抵抗较为顽强,所以西路接着中路说,合在一起,可以议一议,最后说东路

14、激战,文势也涌起高潮。主体,三路三个层次,看三个层次的衔接,一气呵成。中路和西路,都从时间说起,这样并列,层次分明,又紧相衔接。说了西路战况之后,又合起来有所议论,议论最后一句是“汤恩伯认为南京江阴段防线是很巩固的,弱点只存在于南京九江一线。不料正是汤恩伯到芜湖的那一天,东面防线又被我军突破了”。话题从“西面”转向“东面”,很巧妙很自然地转到了下一层。可见,作者是很注意一层与一层之间的衔接的,所以全文流转顺畅,一气呵成。3对几路军的报道是平均使用笔墨的吗?为什么这样安排?明确:报道各战线的战况时并没有平均使用笔力,对东路军的战况写得比较详细突出。这是因为敌人的防线比较巩固,其次“此处敌军抵抗较

15、为顽强”,更重要的是,这一地区在战略上有重要意义,直接关系到能否包围敌军,解放南京。因此在报道东路军进展时,和中、西两路军有几处不同:一是较具体地写了战斗情况;二是更详尽地写了战果。4.语言探究:作者谴词造句是怎样做到准确精练,铿锵有力的?准确,首先是用词准确。例如,“冲破”与“突破”词义有所区别,“冲破敌阵”“突破安庆、芜湖线”“东面防线又被我军突破了”,都运用得准确。又如,东面防线经过整天激战,敌军一部分被歼灭,另一部分被击溃,不是一概说歼灭,或者一概说“击溃”,而是说“我已歼灭及击溃一切抵抗之敌”。一个词往往还有程度的差别,有时需要说明程度,表达才算准确。例如,“此处敌军抵抗较为顽强”,

16、加上“较为”二字就十分准确。而汤恩伯是“认为南京江阴段防线是很巩固的”,加上一个“很”,可见他骄傲自负的心理。必须明确交代的地方,一点也不含糊。例如,“西起九江”后面还注明“不含”,也是为了明确。语言的精练、铿锵,有两点值得注意。一是能用单音节的词不用双音节词。电文要求极端精练,军事用语更要求斩截有力。二是适当采用文言词。例如,“至发电时止”斩截有力,如果写成“到发电文的时候为止”,就拖沓了。又如,“现已占领”不说“现在已经占领”。这类例子还很多。这篇新闻许多语句很文气。例如,“我西路军当面之敌亦纷纷溃退,毫无斗志,我军所遇之抵抗,甚为微弱”。但是说到国民党官兵的情绪,又非常口语化,“不想再打

17、了”,“听见南京拒绝和平,都很泄气”。或雅或俗,各得其妙。5.细读课文,说一说文章是如何做到叙议结合的?明确:在报道了西路军进展情况后,插入一段简要的议论,指出我军之所以取得胜利,一是我军英勇善战,锐不可当;二是国民党的广大官兵一致希望和平,不想再打了。这种议论既交代了我军取胜、敌军失败在政治和军事上的原因,更重要的是由此使读者进一步了解了整个国民党反动派政权必然覆灭的命运,从而深化了报道的主题 。五课堂小结:这篇新闻,气势磅礴。毛泽东作为全军统帅,汇总各路战况,全面报道渡江战役,反映了整个战役的磅礴气势,表现了恢宏的气度。这篇新闻,语言准确精练,铿锵有力,书面语和口头语相穿插,相得益彰。这些都是非常值得我们学习借鉴的好方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 > 语文 > (统编)部编版 > 八年级上册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1,本文(初中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消息二则》教学设计(2个课时;公开课).doc)为本站会员(副主任)主动上传,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2,用户下载本文档,所消耗的文币(积分)将全额增加到上传者的账号。
3,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发送邮件至3464097650@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Www.163Wenku.Com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