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实验初中课时设计活页纸总 课 题第四单元 咏物抒怀总 课 时 2第 1课时课 题 白杨礼赞 课型新授课教学目标1、了解文章的写作背景2、通读课文,梳理文章的结构,初步感受白杨树的不平凡;3、认识散文“形散而神不散”的特点。教学重点目标1、2教学难点目标3教学过程教 学 内 容备课札记教师活动内容、方式学生活动方式一、课前学习:1、阅读课文,圈划生字词并分类归纳于学习指南。2、再读课文,给文章标注自然段,梳理文章的思路,找出文章的线索,归纳每部分的主要内容。3、运用圈点、勾画等方法,批注文章中准确、优美、富有感情的句子。(以上主要语文课本完成)二、导入课文:我们欣赏过“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
2、丝绦“的柳的风韵,我们瞻仰过”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的松的雄姿,我们也遥望过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的梅的倩影。这节课我们将走近白杨树,去欣赏黄土高原中白杨树的风采。三、板书课题,检查预习字词 课堂 交流四、释题,简介作者,了解写作背景。明确:“礼赞”为高度赞美的意思,对白杨树的赞美是文章的感情基调。作者简介及写作背景见学习指南五、初读课文,理清作者的写作思路。小组交流:1、课文从哪几个方面赞美白杨树的?明确:1、生长环境美;外在形态美;内在气质美;象征意义美。学生预习过程中主要在课文中完成学生板演重点词语教师活动内容、方式学生活动方式备课札记2、贯穿全文的线索是什么?明确:赞美白杨树的不平
3、凡。六、再读课文,进一步感受白杨树的不平凡。分小组交流::作者是从哪些方面写白杨树的“不平凡”的?又是如何叙写的?(从顺序、景物特征、词语的运用、修辞的运用等方面考虑)1.明确讨论赏读第二节的结果:(1)白杨树生长环境的不平凡,描绘了一幅黄土高原的美景:黄绿错综的大毡子。(境美)壮美:黄绿错综、无边无垠、坦荡如砥(从正面烘托了白杨树的形象) 单调:恹恹欲睡(从反面衬托了白杨树的形象)欲扬先抑的手法(2)目的:一是交代白杨树的生长环境,从在、反两个方面衬托它傲然挺立的形象。2.明确讨论赏读第5节的结果:(1)(外在形美) 干:绝无旁枝枝:一律向上 绝不旁逸斜出力争上游 叶:片片向上 没有斜生 皮
4、:光滑 泛出淡青(2) 内在气质美:参天耸立倔强挺立不折不挠3.第7-8段,象征意义美:北方的农民、哨兵、抗日精神和意志七、小结,布置作业。突出:(1)比喻、欲扬先抑的手法(2)视觉到心理顺序(3)体会“扑”“涌”等词的妙处突出顺序:总到分;由外到内实验初中课时设计活页纸总 课 题第四单元 咏物抒怀总 课 时 2第 2 课时课 题 白杨礼赞 课型新授课教学目标1、理解白杨树的象征意义2、感受作者对北方抗日军民的赞美之情3、培养对象征作品的阅读理解能力教学重点目标1、2教学难点目标3教学过程教 学 内 容备课札记教师活动内容、方式学生活动方式一、复习导入用自己的话,并适当引用文章的关键词语,说说
5、白杨树的形象特点和气质性格二、 精读课文7段,探究下列问题:1.教师启发学生深刻体会四个排比句的表达效果。朗读、质疑:(1) 你对第一个排比句有什么疑问?(2) 白杨树到底是象征什么样的人呢?(3) 守卫家乡的哨兵指哪些人呢?(4) 综上所述,你能总结出四句排比句的作用吗?明确:第一句启发人思考树与人的关系,为下文揭示象征意义作铺垫;第二句指出白杨树不平凡的品质和白杨树与北方农民的联系;第三、四句指出象征意义。(5) 这四个排比句之间的关系是什么?明确:层层深入。树-人-北方农民-抗日军民-精神意志,有力地点明了白杨树的象征意义。2. 交代写作背景由于当时作者生活在国民党统治区,没有言论自由,
6、不能直抒胸臆,所以采用含蓄的象征手法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热情歌颂共产党领导下的抗日军民和中华民族英勇不屈的斗争精神。在诵读的基础小组交流小组展示师生共点评朗读、小组交流、展示教师活动内容、方式学生活动方式备课札记三、 归纳象征的知识象征是通过特定的容易引起联想的具体形象,表现某种概念、思想和感情的艺术手法。象征体和本体之间存在着某种相似的特点,可以借助读者的想象和联想把它们联系起来。四、写楠木是不是离题了?“那也是直挺秀颀的”这句话该如何理解?1、对比,反衬白杨树的不平凡;2、引出赞美楠木的人们,也即蒋介石们,划清自己与顽固派们的界线,表明自己对党领导的北方抗日军民的热爱五、归纳小结内容主旨:这篇文章采用象征手法,通过对白杨树不平凡的形象的赞美,歌颂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抗日军民和整个中华民族的紧密团结、力求上进、坚强不屈的革命精神和斗争意志。1、写作特点:结构上,主线分明,散拢结合;手法上,运用象征,托物抒情2、 语言特色:准确、凝练、优美,富有感情六、小练笔:运用象征手法,以生活中的松、竹、梅等物为对象,写一段话。(200字左右) 小组交流 小组展示 小组评点 同学点评七、布置作业 继续完成小练笔质疑及讨论学生谈学习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