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操作系统是计算机系统中的一个系统软件,它是这样一些程序模块的集合它们管理和控制计算机系统中的硬件及软件资源,合理地组织计算机工作流程,以便有效地利用这些资源为用户提供一个功能强大,使用方便的工作环境,从而在计算机和用户之间起到接口的作用。引入操作系统的目的可从两个方面考察:(1)、从系统管理人员的观点看:是合理地去组织计算机工作流程,合理分配计算机的资源,使之能为多个用户共享。(2)、从用户的观点来看,引入操作系统是为了给用户使用计算机提供一个良好的界面,方便用户使用计算机。2、操作系统在软件层次中的地位软件系统软件应用软件操作系统语言处理系统工具软件裸机操作系统编译软件服务程序用户应用软件
2、二、操作系统的形成和五大类型1.第一代 194650年代末,电子管时代,无操作系统。2.第二代 50年代末60年代中期,晶体管时代,批处理系统。3.第三代 60年代中期70年代中期,集成电路,多道程序系统。4.第四代 70年代中期至今,大规模和超大规模集成电路时代,分时系统。5.第五代 现代计算机正向着巨型、微型、分布、网络化和智能化几个方面发展着。(1)作业管理 作业管理的主要任务是解决作业的输入/输出问题,是建立作业,使之执行并在完成任务后将其撤消。作业的输入/输出是在操作系统提供的有关控制命令下完成的。(2)文件管理完成下列工作:为了合理存放文件,必需对磁盘等辅助存储器空间进行统一管理。
3、实现按名存取。文件在存储设备上应按一定顺序存放。完成对存放在存储设备上们的文件信息的查找。完成文件的共享和提供保护功能。存储管理主要是解决内存的管理。主要包括:几种常用的内存管理方法,内存的分配和释放算法、虚拟存储器的概念、控制主存和外存之间的数据流动方法、地址变换技术和内存数据保护与共享技术等。设备管理的主要任务:选择和分配输入/输出设备进行数据传输。控制输入/输出设备和CPU之间交换数据。为用户提供一个友好、透明的接口,把用户和硬件分开。提高设备之间、CPU和设备之间的并行操作度。进程管理又称为处理机管理,即如何合理地把CPU分配给每一个进程。涉及进程的概括、进程的状态及其转换、进程的控制
4、、进程的通信、进程的同步与互斥等概念。四、操作系统的版本DOSWindowsUNIXLinux1.响应比,响应系数(Response Ratio)2.RP=作业响应时间/运行时间(估计值):是指从用户向计算机发出一个命令到计算机把相应的执行结果返回给用户所需要的时间。:是指实际使用CPU的时间。:是指将一个作业提交给计算机系统以后到该作业的结果返回给用户所需要的时间。:是指在给定时间内,一个计算机系统所完成的总工作量。五、表征操作系统的属性2、并发性:并发是指2个或多个事件在同一时间间隔内发生(单CPU系统),并行是指2个或多个事件在同一时刻发生(多CPU系统)。3、信息的共享、保密与保护4、
5、可扩充性、可移植性、可读性、可“生成”性。5、可测试性6、安全可靠性7、行业评测性能比较1、“生成”、配置和设置2、操作系统的引导(1)按下电源时,CPU从.FFFF0H处开始执行指令,这里放着一条跳转指令。(2)自检POST。(3)执行显卡的BIOS。(4)显示主要参数。(5)检测内存。(6)检测标准硬件设备。(7)安装即插即用设备。(8)显示各种标准设备的参数。(9)系统BIOS读取并执行主引导记录,然后读取并执行活动分区的分区引导记录实现操作系统的引导安装。1、系统加电或复位 当计算机的电源开关或复位按钮按下时,通常所说的冷起动开始,CPU进入复位状态,它将内存中的所有数据清零,并对内存
6、校验,无误,CS中置入FFFF0,IP中将置入00000,作为入口,执行第一条指令。2、BIOS启动 BIOS提供CPU所需的启动指令。BIOS中的启动程序的主要任务是:Boot Loader Boot Loader通常是一段汇编代码,存放在MBR中,它的主要作用是将系统启动代码上电自检(POST Power-on self test);对系统的硬件设备进行监测和连接,并把测试的数据放入BIOS数据区;最后BIOS将从软盘或硬盘读入Boot Loader,到底是从软盘还是从硬盘启动要看BIOS的设置。3、读入内存。4、操作系统的初始化 Boot Loader将控制权交给操作系统的初始化代码后,操作系统所要完成的存储管理、设备管理、文件管理、进程管理等任务的初始化必须马上进行,以便进入用户态。思考题:1.试对分时操作系统和实时操作系统进行比较:2.简述DOS、WINDOWS及UNIX操作系统的特点。3.怎样理解“由于计算机上装有操作系统,从而扩展了原计算机的功能”。4.叙述操作系统在计算机系统中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