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2 目 录 第一章 凸透镜成像. 3 【知识点 1】透镜基础知识 3 【知识点 2】凸透镜成像规律 3 【知识点 3】凸透镜成像应用 4 第二章 质量及测量. 6 【知识点 1】质量的定义 6 【知识点 2】天平的使用方法 6 第三章 密度. 7 【知识点 1】密度的定义 7 【知识点 2】量筒的使用 8 【知识点 3】固体密度测量 8 【知识点 4】液体密度测量 9 第四章 认识力 10 【知识点 1】力的定义 10 【知识点 2】怎么描述力 11 第五章 弹力与重力. 11 【知识点 1】弹力 11 【知识点 2】弹簧测力计使用 12 【知识点 3】重力 12 第六章 摩擦力 13 【知
2、识点 1】摩擦力的定义 13 【知识点 2】滑动摩擦力 14 第七章 牛顿第一定律与惯性 14 【知识点 1】摩擦力的定义 14 【知识点 2】滑动摩擦力 15 3 第一章 凸透镜成像 【知识点 1】透镜基础知识 1. 三条特殊的光线 (1)通过光心的光线:传播方向不发生改变。 (2)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通过凸透镜后会聚于焦点;通过凹透镜后,折射光线的 反向延长线会聚于虚焦点。 (3)经焦点射出的光线:通过凸透镜后平行于主光轴射出;对于凹透镜来说,正对 凹透镜另一侧焦点射出的光线,通过凹透镜后与主光轴平行。 【例题 1】大头同学利用太阳光测量凸透镜的焦距,方法如图所示。他注意到让凸透 镜正对阳
3、光, 但没有仔细调节纸片与透镜的距离, 在纸片上的光斑并不是最小时, 就 测出了光斑到凸透镜中心的距离 L,那么,凸透镜的实际焦距( ) A一定小于 L 一定大于 L 可能等于 L 可能小于 L、也可能大于 L 【答案】D 【知识点 2】凸透镜成像规律 (3)实验结论: 一倍焦距分虚实,两倍焦距分大小; 成实像时:物近像远像变大,物远像近像变小; 成虚像时:物远像远像变大;物近像近像变小; 物距与焦 距的关系 像距与焦 距的关系 像 的 性 质 相关应用 同或异侧 正 倒 大 小 虚 实 4 【例题 1】在利用光具座进行凸透镜成像的实验探究中: (1)如图甲所示,一束平行于凸透镜主光轴的光线经
4、过凸透镜后,在光屏上形成了 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由图可知,该凸透镜的焦距是_ cm。 (2)将蜡烛、凸透镜、光屏依次放在光具座上,点燃蜡烛后,无论怎样移动光屏 都不能在光屏上得到像,请你指出其中一条可能的原因: _。若在实验中发现光屏上所成的烛焰的像偏上,为 了能使烛焰的像能成在光屏的中央,应向_调节烛焰的位置。 (3)如果将蜡烛在乙图的基础上远离透镜,仍要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光屏应向 _ (选填“靠近”或“远离”) 透镜的方向移动。 在此过程中烛焰像的大小变化情 况是_。 【答案】(1)11.0(2)物距小于等于一倍焦距;上(3)靠近;逐渐变小 【知识点 3】凸透镜成像应用 一、照相机
5、1. 结构:镜头、调焦环、光圈环、快门、暗箱和胶卷等。 2. 原理:光学照相机是利用凸透镜成像中 u2f 时,物体通过 凸透镜成的像是倒立缩小的实像这一原理来工作的。 3. 使用: (1)拍摄不同远近物体的时候需要旋转镜头的调焦环改变镜头到胶片的距离。拍摄 近处的物体时,镜头应该向前伸,离胶片远一点;拍摄远处的物体时,镜头应该向后 缩,离胶片近一点。 (2)曝光时间适当才能拍摄出令人满意的照片,控制曝光时间的措施有控制光圈的 大小和控制快门的时间。 4. 其他:数码照相机 u2f ff 时,物 体通过凸透镜成的像是倒立放大的实像这一原理来工作 的。 3. 改变投影仪成像大小的方法:减小透镜与胶
6、片之间的距离,同时使屏幕与透镜之 间的距离增大。 三、放大镜 1. 原理:放大镜是利用凸透镜成像中 um物; (2)调平时指针偏向分度盘左边就停止调节螺母:读数偏大,即 m读数m物;调平时 指针偏向分度盘右边就停止调节螺母:读数偏小,即 m读数m物。 【例题 1】某同学用调平后的天平称金属块的质量时,测得金属块的质量为 33g,测 完后发现金属块放在右盘中,而把砝码放在左盘中,此时游码指在 3g 的位置上,不 用重新测量,则该金属块的实际质量应为( ) A. 33g B. 30g C. 27g D. 重新测量才能知道 【答案】C 【例题 2】 在用托盘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时, 下列情况会造成测量
7、结果偏小的是 ( ) A调节横梁平衡时,指针偏向分度盘左边就停止调节螺母 B调节天平平衡时,忘了把游码放在左端的零刻度线处 C使用磨损的砝码 D读数时,实验者头部偏向游码右边,会造成视线与游码左侧的标尺不垂直 【答案】D 第三章 密度 【知识点 1】密度的定义 1. 定义:在物理学中,把由某种物质组成的质量与其体积的比值,叫做这种物质的 密度,用字母 表示。 2. 公式: = (其中 为密度,m 为质量,V 为体积)。变形:m=V 。 3. 单位:国际单位 kg/m,常用单位 g/cm。关系:1g/cm=110kg/m。 4. 对于密度的理解 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不随质量、体积的变化而变化,
8、但是受温度和状态的影 响。气体密度还受压强的影响,溶液密度还受浓度的影响。 不同的物质密度一般不同, 但密度相同的物质不一定是同种物质。 例如 酒精=煤油。 表示物质的密度在数值上等于物体的质量和体积的比值,但不能认为密度与质量 成正比,与体积成反比。 通常情况下,固体的密度比较大,气体的密度比较小,但也有特例,比如木块的密 度为 0.610kg/m比大多数液体要小, 水银的密度 13.610kg/m比大多数固体要大。 【例题 1】小明同学在研究物质密度时,测量了四种固体的质 量与体积,把它们在如图所示的坐标中表示出来,根据图象同 学们认为:12=34;12=34;m1=m2m3 m4;V1=
9、V2V3V4以上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B C D 【答案】B 8 【例题 2】 用容器盛某种液体, 测得液体体积与液体和容器总质 量的关系如图线段所示,请你观察图像,根据图像可知( ) A. 容器的质量是 20g B. 液体的密度是 3103kg/m3 C. 5L 这种液体的质量为 5kg D. 这种液体可能是酒精 【答案】C 【知识点 2】量筒的使用 1. 量筒的使用方法:“选”“放”“用”“看”“读” (1)会选:根据被测量的量选择合适的量程和分度值的量筒; (2)会放:使用量筒测量时,量筒要平稳地放置于水平桌面上; (3)会看:读取量筒的数据时,视线应该正对刻度线;若液面是凹形,视线
10、应与液 面底部相切;若液面是凸形,视线应与页面顶部相切。 (4)会读:要会根据量筒刻度的分度值读出准确值,通常不估读。 2. 量筒使用时注意事项: (1)不能用量筒配制溶液或进行化学反应;不能加热, 也不能盛装热溶液,以免炸裂。 (2)量筒呈圆柱形,体积与高度成正比,刻度均匀,没有零刻度线,刻度从下到上 逐渐变大;量杯刻度不均匀,刻度线由下向上由密变疏; (3)直径较小的量筒更为准确,因此量筒经常做的细而高; (4)读数时,若仰视,造成读数偏小;若俯视,造成读数偏大。 【例题 1】某同学用量筒量取液体,量筒放平稳,且面对刻度线,初次俯视液面读数 为 19mL,倾倒出部分液体后,仰视液面读数为
11、11mL,则该同学实际倒出的液体体 积为( ) A等于 8mL B大于 8ml C小于 8mL D无法判断 【答案】C 【知识点 3】固体密度测量 1. 测量密度的常规方法 测定固体的密度(固液) 实验器材:天平、量筒、烧杯、细线、水和待测固体。 步骤:用天平称出待测固体的质量 m; 用量筒量取适量的水的体积为 V1; 9 用细线将待测固体系住并慢慢放入盛水的量筒中,记下此时的体积 V2; 计算物体的密度 = 21。 【备注】这种方法只能测量不溶于水而且不吸水的固体的密度; 实验中要先测固体的质量再测固体的体积,不能改变顺序。 【例题 1】 某同学用托盘天平和量筒测量一小石块的密度, 图甲是调
12、节天平时的情形, 图乙和图丙分别是测量石块质量和体积时的情形,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计算出石块的密度是 3.57103kg/m3 B乙图中测石块质量时,天平的读数是 71.4g C由丙图量筒的示数测得石块的体积是 20cm3 D甲图中应将平衡螺母向左调,使横梁平衡 【答案】D 【知识点 4】液体密度测量 1. 测定液体的密度 实验器材:天平、量筒、烧杯、待测液体 方法一: 步骤:用天平称出空烧杯的质量 m1; 用量筒量取体积为 V 的液体倒入烧杯中; 测量此时烧杯和液体的总质量 m2; 计算出液体的密度 =21 。 方法二: 步骤:用天平称出烧杯和液体的总质量 m1; 将烧杯中液体全部倒入
13、量筒中测量液体的体积 V; 测量此时烧杯与残余液体的质量 m2; 计算出液体的密度 =12 。 【备注】 方法一测得的液体的密度会比真实值偏小, 因为量筒中会残留有待测液体。 【例题 1】在“用天平和量筒测量某液体密度”实验中,小明的实验步骤如下: (1)调好天平,测出空烧杯质量 m1=22.2g; ( 2 ) 在 量 筒 中 倒 入 适 量 液 体 如 图 甲 , 液 体 的 体 积 V1=_cm3; (3)将量筒中液体全部倒入烧杯中,用天平测出液体和烧杯总 质量 m2,称量的结果如图乙所示,则 m2=_ g;液体 密度 = _g/cm3;此测量结果比真实值偏_。 【答案】(2)42 (3)
14、68.4; 1.1; 小 10 【例题2】 实验室里常用悬重法测蜡块的密度, 如图所示, 量筒内原来水的体积为V0, 只浸没入重物时,量筒内水与重物总体积为 V1,将蜡块及重物全浸入水中后,量筒 水面所示总体积为 V2,已知蜡块的质量为 m,则蜡块的密度为( ) A. 0 B. 21 C. 21 D. 210 【答案】B 第四章 认识力 【知识点 1】力的定义 一、力 1. 力的定义: 一个物体另一个物体的作用, 通常用字母 F 来表示。 作用包括推、 拉、 吸引、排斥、碰撞等等。 2. 受力物体和施力物体:当发生力的作用时,总有两个物体存在,施加力的物体叫 做施力物体 ,另一个物体受到力的作
15、用,叫做受力物体 。 【注意】 (1)力不能脱离物体而单独存在。有力的存在必定有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不存在 没有施力物体或受力物体的力。如何判断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先明确研究的是哪 个力,施加这种作用的物体叫做施力物体,受到这种作用的物体叫做受力物体。 (2)彼此不直接接触的物体之间也能发生力的作用。例如,引力和磁力可以发生在 不直接接触的两个物体之间。 (3)两物体即使直接接触也不一定会产生力,必须要有推、拉、吸引、排斥、碰撞 等作用。 二、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1. 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施力时,另一个物体也一定同 时对这个物体施力,一个物体是施力物体的同时必定也是受力物
16、体。 2. 物体间力的作用是同时发生,同时消失的,没有先后之分。 三、力的作用效果 1. 力的作用效果:使物体发生形变或者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例题 1】下面是小张对力的一些认识,其中正确的是( ) . 从空中降落的雨滴不受力的作用 . 靠近的两个磁极没有接触,不会有力的作用 . 马拉车,车前进,说明马对车施加了力;马没有后退,说明车对马没有施加力 . 篮球撞击篮板时,篮板受到了篮球的作用力,同时篮球也受到了篮板的作用力 【答案】D 11 【知识点 2】怎么描述力 一、力的三要素 力的三要素: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 二、力的单位 1. 力的单位:牛顿(N) 三、力的示意图 1. 力的示意图
17、:人们常在受力物体上沿力的方向画一条带箭头的线段,表示力的方 向, 线段的起点或终点表示力的作用点, 在同一幅图中, 线段的长短表示力的大小, 这种表示力的形式叫做力的示意图。 2. 画力的示意图的注意事项: (1)作用点一定要画在受力物体上; (2)在同一幅图中,力越大,线段应该画的越长。 【例题 1】如图所示,所画的水平桌面上的茶杯,受到桌面的支持力示意图正确的是 ( ) A B C D 【答案】A 第五章 弹力与重力 【知识点 1】弹力 一、形变 1. 形变:物体形状或者体积的改变就做形变,形变有两种。 (1)弹性形变:在一定范围内,物体受力时发生形变,不受力时又能恢复原来的形 状,这种
18、形变叫弹性形变,例如钢尺、橡皮筋和弹簧的形变。 (2)塑性形变:物体受力时发生形变,撤去力后不能自动恢复原来的形状,这种形 变叫塑性形变,例如橡皮泥,面团的形变。 【注意】 弹性限度: 物体的弹性有一定的限度, 超过这个限度就不能恢复成原来的形 状,这个限度就叫做弹性限度。 二、弹力 1. 弹力:因物体发生弹性形变而产生的力叫做弹力。例如,拉弯的弓、拉长的橡皮 筋,被挤压的弹簧等都会产生弹力,我们通常说的拉力、推力、压力、支持力,其实 质就是弹力。 2. 弹力的产生条件:相互接触;弹性形变。 3. 弹力的三要素 12 (1)弹力的大小: 弹性大小与形变程度有关:在弹性限度内,弹性形变越大,弹力
19、也越大。 弹性大小与材料弹性系数有关:不同材料即使形变程度相同时,弹力大小一般也 不同。 (2)弹力的方向:与物体形变的方向相反(指向物体恢复原状的方向) (3)弹力的作用点:作用在物体的接触面上 【例题 1】 一茶杯放在桌面上, 下列关于茶杯和桌面的受力论述中, 正确的是 ( ) A茶杯和桌面之间有弹力作用,其原因是桌面发生了形变,茶杯并未发生形变 B桌面受到向下的弹力,是由于桌面发生了形变 C桌面受到向下的弹力,是由于茶杯发生了形变 D茶杯受到向上的弹力,是由于茶杯发生了形变 【答案】C 【知识点 2】弹簧测力计的使用 1. 构造:弹簧测力计主要由弹簧、挂钩、指针和刻度盘组成。 2. 原理
20、: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量与弹簧受到的拉力成正比。 3. 使用 (1)首先观察它的量程和分度值; (2)观察指针是否在零刻度线,若没有,需要调节使指针指在零刻度线; (3)使用之前,最好轻轻来回拉几次它的挂钩,可以避免弹簧被壳子卡住; (4)测力时,要使测力计内弹簧轴线方向跟所测力的方向一致; (5)读数时,等示数稳定后读数,视线要与刻度板表面垂直。 【例题 1】在实验时,小明将一个正常的铁质外壳测力计的挂钩挂在铁架台上,静止 时有如图所示的示数。 接着, 他把这个测力计像如图中乙那样, 上下各挂一个 0.5N 的钩码, 并挂到甲测力计下, 则甲、 乙两测 力计的示数分别是( ) A1.0
21、N 和 1.5 N B1.0 N 和 0.5 N C2.0 N 和 1.0 N D2.0 N 和 1.5 N 【答案】D 【知识点 3】重力 1. 定义:由于地球对物体的吸引而产生的力,用字母 G 表示。 【注意】 重力不等于地球对物体的吸引力; 受力物体是地表的物体; 施力物体 是地球。 2. 重力的三要素 (1)方向:竖直向下(垂直于水平面向下) 13 【注意】竖直向下不是垂直向下;重力不一定指向地球球心,只有在赤道和两 极,重力指向球心;应用:铅垂线。 (2)大小:G=mg;g=9.8N/kg10N/kg; 影响重力大小的因素:海拔、纬度等。 (3)作用点:重心 质量分布均匀、形状规则的
22、物体:重心在几何中心; 【注意】物体的重心不一定在物体上。 【例题 1】从手中抛出的石块,在空气中飞行时,如不计空气的阻力,则石块受到的 力有( ) A手的推力 B重力和手的推力 C重力 D不受到任何作用力 【答案】C 【例题 2】小明游览我市古迹文笔塔时,利用一根细棉线和一个小铁球,对一根立柱 是否竖直展开实验探究,现象如图(甲)、(乙)所示相对于立柱底端而言,该立 柱顶端( ) A略向东南方向倾斜 B略向西南方向倾斜 C略向西北方向倾斜 D略向东北方向倾斜 【答案】B 第六章 摩檫力 【知识点 1】摩檫力的定义 1. 定义:两个相互接触并挤压的物体,当它们发生相对运动或具有相对运动的趋势
23、时, 就会在接触面上产生阻碍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的力, 这种力就叫做摩擦力, 用字母 f 表示。 2. 摩擦力产生条件: (1)接触面粗糙 (2)相互接触并挤压 (3)发生相对运动或具有相对运动的趋势 3. 分类(1)滑动摩擦力;(2)静摩擦力;(3)滚动摩擦力。 【例题 1】关于摩擦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相互压紧的粗糙物体间一定存在摩擦力 B: 运动的物体一定受到滑动摩擦力 C: 静止的物体一定受到静摩擦力 D: 相互紧压的粗糙物体之间有相对滑动时,才受滑动摩擦力 【答案】D 14 【知识点 2】滑动摩檫力 1. 定义 2. 产生条件 (1)接触面粗糙 (2)相互接触并挤压 (
24、3)发生相对运动(静止的物体也可能受到滑动摩擦力) 3. 滑动摩擦力三要素 (1)大小:滑动摩擦力大小与接触面粗糙程度和压力大小有关。 (2)方向:与物体相对运动的方向相反; (3)作用点:接触面 【注意】 相对运动方向不是运动方向 滑动摩擦力可能是阻力也可能是动力 【例题 1】如图所示,将弹簧测力计左端固定在墙上,右端用细线与重力为 10N 的 木块相连, 木块放在上表面水平的小车上, 弹簧测力计保持水平, 现拉动小车沿水平 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木块静止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 4N,则木块所受摩擦力的大 小与方向分别是( ) A10N,水平向右 B14N,水平向左 C6N,水平向左 D4 N,
25、水平向右 【答案】D 【例题 2】竖直握在手中的瓶子不滑落下来,这是因为( ) A: 手的握力等于瓶子所受的重力 B: 手的握力大于瓶子所受的重力 C: 手对瓶子的摩擦力等于瓶子所受的重力 D: 手对瓶子的摩擦力大于瓶子所受的重力 【答案】C 第七章 牛顿第一定律与惯性 【知识点 1】:牛顿第一定律 1、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实验 每次都要让小车从同一高度滑下,其目的控制小车进入水平面初速度相同。 实验结论:小车进入水平面速度相同时,小车受到的摩擦力越小,运动的越远。 伽俐略的推理:如果平面完全光滑,物体将一直运动下去;伽俐略的是结论不只 是由实验得到,而是实验加推理得到的。 实验方法:科学推理
26、法、控制变量法 15 2、牛顿第一定律的理解:静止的物体不受力时保持静止状态;运动的物体不 受力时保持匀速直线运动;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而不是维持运动的原 因。 【例题 1】如图所示,小华将弹簧测力计一端固定,另一端钩住木块 A,木块下面 是一长板,实验时拉着长木板沿水平地面向左运动,并保持 A 静止,读出弹簧测力 计示数可测本块 A 所受摩擦力大小,在木板运动过程中,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木块 A 受到的是静摩擦力 B木块 A 所受摩擦力方向向右 C长木板所受的重力与地面对长木板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D木块 A 对长木板的压力与木块 A 所受的支持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答案】D
27、 【例题 2】如图,在竖直平面内用轻质细线悬挂一个小球,将小球拉至 A 点,使细线 处于拉直状态,然后,让小球以初速度 v0从 A 点开始运动,不计摩擦和空气阻力, 当小球刚摆到与 A 点等高的 B 点时, 细线恰好断开, 那么, 小球将 ( ) A沿轨迹 BC 自由下落 B沿轨迹 BF 继续上摆 C沿轨迹 BE 做匀速直线运动 D沿轨迹 BD 继续运动 【答案】D 【例题 3】秋千荡到最高点时,如果受到的力全部消失,下列现象可能会发生的是 ( ) A B C D 保持静止状态 做匀速直线运动 继续来回摆动 做匀速圆周运动 【答案】A 【例题 4】 如图所示,在一辆表面光滑足够长的小车上, 有
28、质量分别为 m1 和 m2 的 两个小球( m1m2 ),两个小球原来随小车一起运动,当小车突然停止时,如不 考虑其他阻力,则两个小球( ) A一定相碰 B一定不相碰 C不一定相碰 D无法确定 【答案】B 【知识点 2】:惯性 1、惯性:一切物体都有保持静止或者匀速直线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叫做惯性。 2、对惯性的理解:惯性是物体本身所固有的一种属性,不是一种力,所以说“物体 16 受到惯性”或“物体受到惯性力”等都是错误的,而应该说物体具有惯性或者由于惯 性。 3、惯性的决定因素:惯性只与质量有关,质量大的物体惯性大,而与物体的运动 状态和受力情况等无关。 【例题 1】地球不停地自西向东转,跳远
29、运动员想利用这一自然现象使自己跳得远 一些,正确结论是( ) A由东向西跳最有利 B由西向东跳最有利 C由南向北跳最有利 D无论向什么方向跳效果都一样 【答案】D 【例题 2】如图所示,一个小钢球用细线悬挂在列车的顶棚上,如果小钢球突然向右 摆动,则列车的运动状态可能是( ) (1)列车突然向左启动; (2)列车突然向右启动; (3)列车向左运动时,突然刹车; (4)列车向右运动时,突然刹车。 A(1)和(4) B(1)和(3) C(2)和(3) D (2) 和 (4) 【答案】A 【例题 3】运输液体货物的槽车,液体中有气泡,如图所示当车向右开动时,气泡 将向_运动; 刹车时气泡将向_运动, 其原因是_具有惯性 【答案】右;左;液体 【例题 4】同一物体在圆球表面受到的重力是在地球表面所受重力的六分之一,在月 球上人能跳的比地球上更高,在月球上人的惯性和在地球上相比_。(“变 大”“变小”或“不变”) 【答案】不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