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医理论基础中医理论基础近代中医发展大事记近代中医发展大事记 清朝末年,西方传教士把西医带到中国,用奎宁治好了康熙皇帝的疟疾,西医开始逐渐在国内传播。在此背景下,1912 民国政府卫生官员首次提出议案,要求取缔中医学。1914 北洋军阀政府主张废止中医,遭到强烈反对和斗争。1925 民国政府当局禁止把中医课程列入医学教育规程。1929 余岩等人提出废止旧医以扫除医事卫生之障碍案,使摧残消灭中医的活动达到高潮。1931中央国医馆成立,致力推动中医科学化思潮。1936 民国政府颁布中医条例,正式法定了中医两个字。中医理论基础2建国后中医发展大事记建国后中医发展大事记 1950 政府确定中西医结合方
2、式的卫生行政方针。1955中医研究院成立。1962 卫生部高等中医院校统编的第一版中医教材正式出版。1980 中医出版社成立。1982宪法写入“发展现代医药和我国传统医药”1985国家中医管理局成立。2006颁布的国家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传统医药作为第九大类共9个项目列入名录。现代中医需要现代中医需要“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展”。中医理论基础3现代医学分科与发展现代医学分科与发展1543年,维萨里发表人体构造论,建立了人体解剖学。标志着西方医学开始了由经验医学经验医学向实验医学实验医学的转变。1718世纪,欧洲战争造成外科与内科的逐
3、步分化。1943年以来,青霉素大量应用于临床,开辟了抗生素化学治疗的新局面。随着麻醉、输血、抗菌等技术的发展,出现了脑外科、胸外科、腹部外科(即普外科)、泌尿外科及骨科。心电图检查的临床应用催生了心脏内科血液透析技术的发展才有了肾脏内科。分科越来越细,造成选择的难题分科越来越细,造成选择的难题。中医理论基础4 尽管现代医学向微观领域的发展,使得对各种尽管现代医学向微观领域的发展,使得对各种“器质性疾器质性疾病病”的诊断和治疗,能够的诊断和治疗,能够快速、精确和可靠快速、精确和可靠。然而当我们面然而当我们面对对SARSSARS病毒和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癌症病毒和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癌症等
4、慢性病时,等慢性病时,依然需要依靠依然需要依靠传统的中医智慧传统的中医智慧。电子计算机X线体层扫描仪(简称CT)和核磁共振成像诊断技术的发明和应用,推动了放射诊断学的发展。70年代后期,应用遗传工程技术生产出生长抑制素、人胰岛素、人体生长素、干扰素、乙型肝炎疫苗等多种生物制品,开拓了生物学治疗疾病的新概念。近年来,无痛无血的激光手术刀、超声波手术刀已应用于外科手术;各种器官移植也屡获成功;应用准分子激光治疗近视既安全又疗效显著。中医理论基础5中医学概念中医学概念 中医学是以中医学是以阴阳五行学说阴阳五行学说为为指导思想指导思想,以,以脏腑经络、气血脏腑经络、气血津液津液的生理、病理为的生理、病
5、理为基础基础,以,以整体观念、辨证论治整体观念、辨证论治为为基本基本特点特点的医学理论体系的医学理论体系。中医一般指以汉族劳动人民创造的传统医学为主的医学,所以也称中医一般指以汉族劳动人民创造的传统医学为主的医学,所以也称汉医汉医。中国其他传统。中国其他传统医学,如藏医、蒙医、苗医等等则被称为医学,如藏医、蒙医、苗医等等则被称为民族医学民族医学。在国际上,中医常被称为。在国际上,中医常被称为东方医学东方医学或者中国传统医学(或者中国传统医学(TCMTCM)。现代医学以西医为主流医学,中医等传统医学在西方国家被)。现代医学以西医为主流医学,中医等传统医学在西方国家被称为称为补充或替代医学补充或替
6、代医学。中医学通过中医学通过望、闻、问、切望、闻、问、切,四诊合参的方法,探求病因、,四诊合参的方法,探求病因、病性、病位、分析病机及人体内病性、病位、分析病机及人体内脏腑经络、气血津液的变脏腑经络、气血津液的变化化、判断邪正消长,进而得出病名,归纳出证型,以辨证、判断邪正消长,进而得出病名,归纳出证型,以辨证论治原则,制定论治原则,制定“汗、吐、下、和、温、清、补、消汗、吐、下、和、温、清、补、消”等等治法,使用治法,使用中药、针灸、推拿、按摩、拔罐、气功、食疗中药、针灸、推拿、按摩、拔罐、气功、食疗等多种治疗手段,使人体达到等多种治疗手段,使人体达到阴阳调和阴阳调和而康复。而康复。中医理论
7、基础6中医学的基本特点中医学的基本特点11整体观念整体观念 人体内部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人体内部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构成人体的各个组成部分之,构成人体的各个组成部分之间,如五脏六腑、气血津液、经络等组织器官结构和功能间,如五脏六腑、气血津液、经络等组织器官结构和功能虽然不同,但在虽然不同,但在结构上结构上是不可分割的,在是不可分割的,在生理生理功能活动中功能活动中是相互协调,相互作用,在是相互协调,相互作用,在病理病理上是相互影响的。上是相互影响的。人与外部环境也是密切关联的一个整体人与外部环境也是密切关联的一个整体。人生存在环境中,。人生存在环境中,必然受环境变化的影响,从而产生适应性改变。环境的
8、变必然受环境变化的影响,从而产生适应性改变。环境的变化超出人体适应范围,就可能导致疾病。化超出人体适应范围,就可能导致疾病。中医理论基础7p 外感病因:外感病因:六淫,是风、寒、暑、湿、燥、热六淫,是风、寒、暑、湿、燥、热(火火)六种外感六种外感病邪的合称。又称病邪的合称。又称“六邪六邪”疠气是一类具有强烈传染性的外邪。疠气是一类具有强烈传染性的外邪。p 内伤病因内伤病因 七情内伤:喜、怒、忧、思、悲、恐、惊。七情内伤:喜、怒、忧、思、悲、恐、惊。饮食失宜:饮食不节、饮食不洁、饮食偏嗜(寒饮食失宜:饮食不节、饮食不洁、饮食偏嗜(寒热、五味、饮酒、食类)热、五味、饮酒、食类)劳逸失度劳逸失度p
9、病理产物病理产物 痰饮、淤血、结石痰饮、淤血、结石p 其它病因其它病因 外伤、寄生虫、药邪、医过、禀赋之邪外伤、寄生虫、药邪、医过、禀赋之邪中医理论中的病因中医理论基础8中医学的基本特点中医学的基本特点22辨证论治辨证论治概念:运用中医理论,辨析相关资料,确立证候而施治的过程。病病,即疾病,由若干证候构成。即疾病,由若干证候构成。如感冒、水痘、痢疾。如感冒、水痘、痢疾。证,即证候,是疾病过程中某一阶段或某一类型的病机概括。能揭示病变的实质。如外感风寒,肝阳上亢,心脉痹阻等如外感风寒,肝阳上亢,心脉痹阻等。症,即症状和体征的总称。症状是患者的感觉和表现,如发热、恶心等,体征是检查所发现的征象,如
10、舌红苔黄,脉洪数等如舌红苔黄,脉洪数等。症是判断疾病、辨别证候的主要依据。中医学诊治疾病的着眼点是对证候的辨析和治疗。证中医学诊治疾病的着眼点是对证候的辨析和治疗。证同则治同,证异则治异。是辨证论治的精神实质。同则治同,证异则治异。是辨证论治的精神实质。症状体征分析、综合治法证确定、选择中医理论基础9同病异治举例:风寒感冒与风热感冒同病异治举例:风寒感冒与风热感冒证证风寒感冒风寒感冒风热感冒风热感冒 症状症状 怕冷重,发热轻,头怕冷重,发热轻,头痛身疼,鼻塞流清涕痛身疼,鼻塞流清涕 ,咳吐稀白痰,口不渴咳吐稀白痰,口不渴发热重,怕冷轻,头发热重,怕冷轻,头痛,鼻塞流涕黄稠,痛,鼻塞流涕黄稠,口
11、渴,咽痛或红肿口渴,咽痛或红肿 治法治法 辛温解表,宣肺散寒。辛温解表,宣肺散寒。辛凉解表,清热宣肺。辛凉解表,清热宣肺。食疗法食疗法 姜糖饮或香菜葱白汤姜糖饮或香菜葱白汤萝卜汤或梨汤萝卜汤或梨汤 中成药中成药 感冒清热颗粒、正柴感冒清热颗粒、正柴胡饮颗粒、荆防颗粒胡饮颗粒、荆防颗粒银翘解毒丸(片)、银翘解毒丸(片)、感冒退热颗粒、羚羊感冒退热颗粒、羚羊感冒片、桑菊感冒片感冒片、桑菊感冒片异病同治,如胃下垂、脱肛都可表现为“中气下陷”,皆可用“补中益气法”治疗。感冒另有风湿、风燥、气虚等证。中医理论基础10中西医主要差别中医(传统医学)西医(现代医学)诊断望闻问切各种理化手段检查原则辨证证论治
12、对症症下药关注生病的人人生的病目标阴阳平衡(功能)指标正常(形态)疗法中药、针灸、拔罐西药、手术、化疗 优势慢性病(简、廉、便)器质性疾病(精准)问题深奥难学难以应对非器质性疾病中医理论基础11中医理论基础主要内容n第一节 阴阳五行学说n第二节 藏象经络学说n第三节 气血津液学说n第四节 中药药性理论中医理论基础12第一节 阴阳五行学说一、阴阳的概念二、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三、阴阳学说在中医学的应用四、五行的概念及特性五、五行学说的基本内容六、五行学说在中医学的应用中医理论基础13 一、阴阳的概念一、阴阳的概念阴阴阳阳是对宇宙中相互关联的事物或现象中对立双方的属性概括。它既可以表示相互独立的两种
13、事物或现象,又可以表示同一事物或现象内部相互对立的两个方面。阴阳是相对的。背阳坡:山之北,河之南。向阳坡:山之南,河之北。温暖的、光明的向上的、轻盈的、躁动的寒冷的、晦暗的向下的、沉重的、安静的火、夏、昼、天 无穷尽水、冬、夜、地 无穷尽中医理论基础14阴阳概念在不同学科的体现阴阳概念在不同学科的体现学科阴阳实际应用哲学盾矛辩证法逻辑否是判 断数学01计算机物理物质能量原子弹化学耗能产能化学反应生物同化异化新陈代谢雌雄生 殖中医理论基础15阴阳的无限可分性阴阳的无限可分性“四象”:太阴、太阳、少阴(阳中之阴)、少阳(阴中之阳)。四象对应四季,春为少阴,夏为太阳,四象对应四季,春为少阴,夏为太阳
14、,秋为少阳,冬为太阴。秋为少阳,冬为太阴。春季又可分为: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春季又可分为: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八卦”:指构成宇宙的八种最主要的物质,即天(乾)、地(坤)、雷(震)、风(巽)、水(坎)、火(离),山(艮)、泽(兑)。“八卦”的产生,启动了物质世界中变化无穷的各种现象。周易系辞上传:易有太极,是生两仪(阴阳),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大意是:太极运转中生成阴阳大意是:太极运转中生成阴阳两种属性的物质,阴阳两种属两种属性的物质,阴阳两种属性的物质不断分化、组合,又性的物质不断分化、组合,又产生了产生了“四象四象”和和“八卦八卦”。阴中之阴阴中之阳中医
15、理论基础16二、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二、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一)阴阳交感与互藏一)阴阳交感与互藏 阴阳交感,是指阴阳二气在运动中相互感应,彼此交合。是阴阳二气在运动中最和谐的状态。天地阴阳之气的交感合和,才花生了万事万物,产生了人类。阴阳互藏,是指阴阳双方中的任何一方都包藏着对方,即阴中有阳,阳中有阴。阴阳互藏示意图整个大圆圈表示太极。黑为阴,白为阳,阴中有阳,阳中有阴。易传:“一阴一阳之谓道”。中医理论基础17阴阳转化例子塞翁失马,焉知福祸。塞翁失马,焉知福祸。否极泰来,乐极生悲。中医理论基础19三、阴阳学说在中医学的应用三、阴阳学说在中医学的应用阴阳形态结构 体内;胸腹;四肢内侧五脏属里,藏
16、精气而不泄体表;背;四肢外侧六腑属表,传化物而不藏生理功能 血、津液(生命物质)气(营气、卫气)临床诊断 虚证、寒证:色暗、声低、少言、沉静肿痛不明显慢性病如肿瘤实证、热证:色明、声高、多言、躁动红、肿、热、痛急性感染辨证论治 阴盛者祛寒;阴虚者补阴 阳盛者泻热;阳虚者扶阳药物性能 寒凉属阴能减轻或消除热证温热属阳能减轻或消除寒证中医理论基础20实证虚证阳盛者泻热 阴盛者祛寒 阳虚者扶阳 阴虚者补阴阴阳盛衰示意图治则正常调节范围中医理论基础21四、五行的概念四、五行的概念五材 特性 五行引申义五色五方五脏属性木木曲直曲直 生长、升发、条达、舒畅生长、升发、条达、舒畅青青东东肝主舒畅肝主舒畅火火
17、炎上炎上 温热、光明、向上温热、光明、向上赤赤南南心主血脉心主血脉土土稼穑稼穑 生化万物、承载、受纳生化万物、承载、受纳黄黄中中脾主运化脾主运化金从革 清肃、收敛、沉降白西肺主肃降水润下 滋润、下行、清凉、闭藏黑北肾主水液五行,即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及其运动变化。五行学说是中国古代的一种哲学理论,主要研究五行的概念、特性、生克制化规律,并用以阐释宇宙万物的发生、发展、变化以及相互关系。中医理论基础22自然五行示意图中医理论基础23自然界和人体的五行属性表自然界和人体的五行属性表自然界五 行人体五味五色五化五气五方五季五脏五腑五官五体五志五声五音酸青生风东春木肝胆目筋怒呼角苦赤长暑南夏火心小肠舌脉
18、喜笑徵甘黄化湿中长夏土脾胃口肉思歌宫辛白收燥西秋金肺大肠鼻皮毛悲哭商咸黑藏寒北冬水肾膀胱耳骨恐呻羽中医理论基础24五、五行学说的基本内容五、五行学说的基本内容1.五行生克制化n五行相生(促进):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n五行相克(抑制):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n相生与相克,才能生化不息,并维持着事物之间的动态平衡。中医理论基础252.五行的乘侮乘:即是以强凌弱,也称为“过克”。如“木乘土”,“木虚金乘”。侮:反侮亦称反克。如“木侮金”,“木虚土侮”。克克木侮金木乘土木虚金乘 木虚土侮 金木土中医理论基础261.说明人体的生理功能六、五行学说在中医学的应用六、五
19、行学说在中医学的应用中医理论基础27p 利用五脏所主的色、味等外在的表现,来诊断疾病。如在诊断本脏病中,面见青色,喜食酸味,脉见弦象,可以诊断为肝病;面见赤色,口味苦,脉象洪,可以诊断为心火亢盛。p 也可从他脏所主的色、味、脉来诊断五脏疾病的传变情况。如脾虚病人,面见青色,脉现弦象,为肝病传脾(木乘土);肺病之人,面见红色,脉现洪象,为心病传肺(火乘金)等。p 五脏中任何一脏有病,都可以传及其他四脏,用五行学说来分析,存在着相乘、相侮、母病及子和子病及母四种传变关系。2.指导疾病的诊断中医理论基础283.指导疾病的治疗(1)相生治疗原则:“虚则补其母,实则泻其子。”治法:滋水涵木(滋肾养肝)法
20、;泻心火则有助于泻肝火等。(2)相克治疗原则:“抑强扶弱”法,即泻其克者之强,补其被克者之弱。治法:抑木扶土法、培土制水法、佐金平木法、泻南补北法等。(3)精神疗法方面,利用情志之间的五行克制作用,来达到调节异常情志变化,恢复其正常的情志活动。如悲可以胜怒,是因为悲为肺志属金,怒为肝志属木的缘故。同理,怒胜思,思胜恐,恐胜喜,喜胜悲。中医理论基础29中医理论基础30易经写道:“河出图,洛出书,圣人则之”。河图与洛书就是易学发展的源头,对此不可不知。河图,它所表示的数据是:一六居北方,为水;二七居南方,为火;三八居东方,为木;四九居西方,为金;五十居中央,为土;传说河图是根据天上金、木、水、火、土五颗行星传说河图是根据天上金、木、水、火、土五颗行星出没的时节观察绘成的图,例如水星,每天子时巳出没的时节观察绘成的图,例如水星,每天子时巳时出现在北方,每月的一、六(初一、初六、十一、时出现在北方,每月的一、六(初一、初六、十一、十六、廿一、廿六),日月会水星于北方,每年十十六、廿一、廿六),日月会水星于北方,每年十一月、六月夕见于北方,所以说一六合水。一月、六月夕见于北方,所以说一六合水。中医理论基础31洛书、九宫格与八卦 洛书的数据分析,它是由河图演化而来的,如果说,河图是宇宙结构的缩影,那么,洛书则是地球物貌的缩影。中医理论基础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