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微博基础知识临清市人民政府办公室(2019年11月)内容提要内容提要五、微博的常用操作五、微博的常用操作四、微博的发展现状四、微博的发展现状三、使用微博的目的三、使用微博的目的二、微博的特征和内容二、微博的特征和内容一、什么是微博一、什么是微博六、正确对待微博信息六、正确对待微博信息一、什么是微博一、什么是微博v(一)定义(一)定义v微博微博,即微博客(MicroBlog)的简称,是一个基于用户关系的信息分享、传播以及获取平台,用户可以通过网页、WAP页面、手机短信/彩信以及各种客户端组件发布消息或上传图片,以140字左右的文字更新信息,并实现即时分享。v微博是继聊天室(加入)、论坛BBS(参
2、与)、MSN(商务沟通)、QQ(即时通讯)、贴吧(专题)之后的最新一代网络应用,具有强大的生命力。例一:Twitter(推特)2019年诞生于美国的Twitter是一个提供社交及微博客服务的网站,用户可将自己的最新动态和想法以短信形式发送给手机和个性化网站群。12例二:新浪微博2009年8月中国最大的门户网站新浪网推出“新浪微博”内测版,成为门户网站中第一家提供微博服务的网站。目前注册用户数超过1亿。(新浪微博宣传图片)一、什么是微博一、什么是微博截止2019年11月4日14时,李开复粉丝达8917919 人。(观察:27日9时8664275,28日8670608,日增6333人;1周时间新增
3、253644人,日增超3万。)3一、什么是微博一、什么是微博一、什么是微博一、什么是微博v(二)微博与博客的区别(二)微博与博客的区别博客博客是一种由用户管理、不定期张贴新文章的网站。其英文称谓来源于“网络日记”Weblog。相对于强调版面布置和语言修辞的博客来说,微博的内容仅是140字左右的只言片语,对用户的技术要求很低,而且在语言的编排组织上,也没有任何要求。4二、微博的特征和内容二、微博的特征和内容(一)门槛低(一)门槛低:每条不能超过140个字符,仅两条中文短信的长度。信息发布权利比其他产品都更加平等,内容不限制,所见所闻,所思所想,生活琐碎和宏大主题均可发布。(二)随时随地(二)随时
4、随地:用户可以通过互联网、客户端、手机短信彩信、WAP等多种手段,随时随地地发布信息和接受信息。(三)快速传播(三)快速传播:用户发布一条信息,他的所有粉丝能同步看到,还可以一键转发给自己的粉丝,实现裂变传播。这种传播形态的传播速度是几何级的,远远高于之前任何一种媒介产品的传播速度和传播广度。5二、微博的特征和内容二、微博的特征和内容6三、使用微博的目的三、使用微博的目的7四四、微博的发展现状、微博的发展现状根据第28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截至2019年6月底,我国微博用户数量从2019年底的6311万爆增至1.95亿,半年增幅高达208.9%,成为用户增长最快的互联网应用模式。(相
5、关数据:中国网民规模达到4.85亿,较2019年底增加2770万人,增幅6.1%。)8打开微博官方注册地址创建用户名和密码进入注册邮箱激活微博帐号五五、微博的常用操作、微博的常用操作注册登录 应用输入用户名和密码进入自己的微博帐号自由表达积极参与主动关注被动跟踪响应热点9五五、微博的常用操作、微博的常用操作注册10五五、微博的常用操作、微博的常用操作登录 11五五、微博的常用操作、微博的常用操作应用12根据自己的习惯和喜好,选择分类选择自己喜好的名人或明星,批量或单个添加关注 关注是一种单向、无需对方确认的关系,只要您喜欢就可以关注对方,类似于“添加好友”。添加关注后,系统会将该网友所发的微博
6、内容,立刻显示在您的微博首页中,使您可以及时了解对方的动态。应用应用1、添加关注添加关注五五、微博的常用操作、微博的常用操作13按标签按标签按昵称按昵称按公司按公司按学校按学校按按MSN应用应用2、找人找人按邮箱按邮箱按地区按地区五五、微博的常用操作、微博的常用操作找人是一种主动的单向关系,通过关键词或者某种特定的条件进行的用户搜索。将找到的人“加关注”,这样您就可以第一时间获取对方的动态信息。14在这里插入表情、图片、视频、音乐、话题、投票在输入框内记录自己的生活,表达自己的心情,填写自己的状态。将您生活中所 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微缩成一句话或者一张图片,发到新浪微博上,和您的朋友分享。
7、发表微博方式可以分为两种,电脑使用及手机(彩信、短信、WAP)使用。五五、微博的常用操作、微博的常用操作15应用应用3、发微博应用应用4、转发&评论&收藏在这里你可以对你感兴趣的信息进行操作转发:对其他人的微博进行转发,同时可加上转发理由,从而达到传播的效果。评论:对其他人的微博进行评论,发表自己的看法。收藏:点击后可以将该条微博内容加入到“我的收藏”中。五五、微博的常用操作、微博的常用操作16应用应用5、参与话题在微博首页右侧上“热门话题”的链接,点击进入感兴趣的话题,在文本框内输入文字后点击“发布”即可。五五、微博的常用操作、微博的常用操作17六六、正确对待微博信息、正确对待微博信息1、人
8、民网2019年10月26日:多起网络谣言事件被查明 相关责任人和网站受处理(1)所谓“国家税务总局年第号关于修订征收个人所得税若干问题的规定的公告”(2)所谓“网络消息:歼在阎良坠毁,飞行员牺牲”(3)所谓“大连后盐桥附近发生持枪抢劫运钞车案一人被杀”(4)所谓“中国刑警学院届缉毒班毕业生已全部牺牲”网络不应成为虚假信息的温床,网络的自由更不意味着监管的空白。有关部门依法对几起网络谣言责任人和网站惩处,表明我们绝不允许编造和传播谣言的歪风在网上蔓延。纷繁复杂的网络环境,需要受众保持客观、理性,不信谣、不传谣,更需要相关监管部门以及权威媒体及时发声,还原事实、公布真相。只有这样,才能抵制网络谣言
9、,涤清网络环境,让谣言的制造者、传播者在网上无处藏身。(来源:人民日报)18六六、正确对待微博信息、正确对待微博信息2、人民网2019年10月25日:四问“网络民意”微博极大改变了网络舆论生态(1)谁在网上发言?今天,从政府到民间,人们都强烈地感受到了网络舆论的冲击。互联网成为不同利益群体进行利益表达,特别是弱势群体维护基本权益的平台。中国进入“大众麦克风时代”。过去,政府可以很容易通过主流媒体塑造强大的舆论,构成主流表达。但是,网络时代则有更多的声音出现,这使得舆情态势发生了很大变化。传统媒体是一对多的传播。而互联网则展现出一种多对多的传播方式,给社会每一个成员提供表达机会。微博限定在140
10、个字,本身很弱小,但就是这140个字,掀起了巨大的改变,这是它的传播特性在起作用。与博客不一样,微博本质上是一种“点对面”的即时通讯工具,通过社会传播,成为一种“生活化媒体”。某一个地方、某一个局部的问题,都有可能在微博上引发和此事毫无关系的人群关注,制造巨大的舆论场。微博上的发言者大致可分为五类。一类是名人;第二类是普通百姓;第三类是官员群体;第四类是职业评论员,包括一些媒体从业者和网络评论者;第五类是最新加入微博的一些机构组织。19六六、正确对待微博信息、正确对待微博信息2、人民网2019年10月25日:四问“网络民意”微博极大改变了网络舆论生态(2)利大?弊大?谈到网络舆论,可以听到两种
11、声音。一种声音认为,网络保障了公民的表达权,促进了信息的公开和自由流动。另外一种声音认为网上充斥着不实言论和极端情绪,容易误导公众,撕裂社会。后者即令很多人忧虑的网络“极端化”表达。但如果深入分析这种现象产生的根源,就会发现,很多时候是由于当事的机构组织对网络意见不做负责任的回应,甚至采取蔑视、冷漠的态度,结果引发更大更猛烈的抵触声浪。反过来说,如果当事机构用平等、积极沟通的态度进行网络交流,网络环境当中的理性气氛会有很明显的提升。网络本身是一个中性的工具。至于网上出现的负面信息,首先要看这些负面信息的背后,是不是客观存在一种负面情绪,这种情绪是人们传播负面信息的内在情感动机。从传播规律上说,
12、舆论具备一种类似于“排气阀”的功能。当社会某种情绪积蓄的时候,这种功能提供了宣泄的途径,某种程度上其实是对情绪的消减。微博即提供了这种宣泄途径,对消减社会负面情绪有正面影响。20六六、正确对待微博信息、正确对待微博信息2、人民网2019年10月25日:四问“网络民意”微博极大改变了网络舆论生态(3)网络民意民意?中国的网民数已经突破了4.8亿,上网开博客、写微博的人越来越多。每一个人后面,可能是一个家庭或者一个群体,对他们所代表的民意不能忽略。到目前为止,微博是最便捷、障碍最少、最直观表现民意的一种有效方式。政府要重视主流民意。网上有成千上万的网友参与一个事件的表达,里面有很多不理性的东西,但
13、要看主流声音是什么?多数情况下,主流民意是有道理的,应当在这种情况下审视我们的政府、我们的政策、我们的工作。另一方面,主流民意的形成,也在自动校正其他网友的想法与言行。21六六、正确对待微博信息、正确对待微博信息2、人民网2019年10月25日:四问“网络民意”微博极大改变了网络舆论生态(4)如何看待“两个舆论场”?有人提出了“两个舆论场”的概念,一个是党报、国家电视台等传统主流媒体构成的舆论场,一个是BBS、博客特别是微博客构成的民间舆论场,这两个舆论场经常存在一些隔阂,甚至有的时候存在一些尖锐的对峙。应当看清楚民间舆论场的方位,与网民坦诚交流,形成交集。比如,推动政务公开,特别是突发事件的信息透明,没有真相就没有谅解;触摸民意脉搏,从群众利益角度,体会解决现实矛盾的切肤之痛,增强紧迫感,不要与主流民意对抗。打通两个舆论场,呼唤民众的理性表达和有序参与,但政府显然负有更大的责任。官方媒体和各级领导干部能否认真倾听民意,化解民怨,是减少社会舆论对抗性的关键。“大众麦克风时代”民心可敬,民意可畏,民气可用。各级政府和领导干部对网上网下的社情民意,需要更敏感、更体贴,更有人情味,遇事也更有担当。22结束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