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精品教育资源文库 】 第 1 节 物质的组成、性质和分类 考试说明 1了解分类法在化学科学研究和化学学习中的重要作用,能根据物质的组成和性质对物质进行分类。 2了解分子、原子、离子、原子团等概念的含义。 3理解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区别与联系。 4理解混合物和纯净物、单质和化合物、金属和非金属的概念。 5理解酸、碱、盐、氧化物的概念及其相互联系。 6了解胶体是一种常见的分散系。 命题规律 纵观近几年各地高考题,对本节知识点的考查形式为:一是以生产、生活、社会、科技中的物质为载体或以传统文化、古籍中的描述等为素材,考查物质的 组成、分类、性质、用途及变化;二是以重要的新闻背景、新科技为题材考
2、查胶体的性质、制备、提纯及应用等。 考点 1 物质的组成 1元素、物质及微粒间的关系 (1)宏观上物质是由元素组成的,微观上物质是由 分子 、 原子 或 离子 构成的。 分子:保持物质 化学性质 的最小微粒。 原子:化学变化中的 最小 微粒。 离子:带电荷的 原子 或原子团。 原子团:在许多化学反应里,作为一个整体参加反应,如同 一个原子 一样的原子集团。 (2)元素:具有 相同核电核数 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3)元素与物质的关系 元素 组成? 单质: 由同种元素 组成的纯净物化合物: 由不同种元素 组成的纯净物 (4)元素在物质中的存在形态 游离态:元素以 单质 形式存在的状态。 化合态:元
3、素以 化合物 形式存在的状态。 2同素异形体 (1)同种元素形成的不同单质 叫同素异形体。同素异形体的形成有两种方式: 原子个数不同,如 O2和 O3; 原子排列方式不同,如金刚石和石墨。 (2)同素异形体之间的性质差异主要体现在 物理 性质上,同素异形体之间的转化属于 化学 变化。 3混合物和纯净物 (1)纯净物:由 同种物质 组成。 【 精品教育资源文库 】 (2)混合物:由 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 组成。 (1)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可能是纯净物,也可能是混合物。前者如氧气,后者如氧气和臭氧的混合物。 (2)冰水混合物、结晶水合物、液氯、液氨属于纯净物。 (3)物质的组成用化学式表示,化学
4、式反映了物质的组成元素,一种物质只有一个化学式。 (4)化学式并不一定代表物质含有分子,如 NaCl 中只存在 Na 与 Cl , SiO2中只存在 Si原子与 O原子,但 H2O、 CO2等存在 H2O分子和 CO2分子。 (5)化学式不一定表示一种具 体的物质,如有同分异构体的有机物、有同素异形体的物质。 【基础辨析】 判断正误,正确的画 “” ,错误的画 “” 。 (1)只由一种分子组成的物质一定为纯净物,组成混合物的物质可能只有一种元素。 () (2)Na、 NaCl、 SiO2、 H2SO4都称为分子式。 () (3)只由一种元素的阳离子与另一种元素的阴离子组成的物质一定为纯净物。
5、() (4)物质的化学性质一定是由分子保持的。 () 1下列物质中一定属于纯净物的一组是 ( ) 冰水混合物 爆鸣气 铝热剂 普通玻璃 水玻璃 漂白粉 二甲 苯 TNT 溴苯 C5H10 ?含氧 40%的氧化镁 ?花生油 ?福尔马林 ?密封保存的 NO2气体 ?王水 A ? B C ? D ? 答案 A 解析 冰水混合物的主要成分为水,为纯净物; 爆鸣气是氢气和氧气的混合物; 铝热剂是铝和金属氧化物的混合物; 普通玻璃是硅酸钠、二氧化硅的混合物; 水玻璃是硅酸钠的水溶液,属于混合物; 漂白粉是氯化钙、次氯酸钙的混合物; 二甲苯不一定是纯净物,可能是邻二甲苯、对二甲苯、间二甲苯的混合物; TNT
6、是三硝基甲苯的俗称,属于纯净物; 溴苯是纯净物; C5H10 不一定表示纯净物,因为 C5H10 有多种同分异构体; ?氧化镁中氧的含量为 40%,故含氧 40%的氧化镁是纯净物; ?花生油含多种成分,是混合物;?福尔马林是甲醛的水溶液,属于混合物; ?密封保存的 NO2气体,存在 2NO2 N2O4平衡体系,为混合物; ?王水是浓盐酸与浓硝酸的混合物。综上所述, ? 一定属于纯净物, A正确。 2下列对有关微粒的相互关系和特征描述正确的是 ( ) 【 精品教育资源文库 】 答案 D 解析 C60、 C70是碳元素形成的两种单质,互为同素异形体,只含有碳碳非极性共价 键,A 错误;新戊烷和
7、2,2二甲基丙烷是同一种物质, B 错误; 202 78Pt 和 198 78Pt 的质子数都是 78,中子数分别是 124和 120,互为同位素, C错误。 考点 2 物质的分类 1交叉分类法的应用示例 2树状分类法的应用示例 请把下列物质的序号填写到下图的括号中。 【 精品教育资源文库 】 氯气 HClO 苛性钠 铁 小苏打 过氧化钠 二氧化碳 氧化铝 氧化铜 (1)普通氧化物通常可分为三类: 酸性氧化物,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如 SO2、 CO2、 SO3、 N2O5、 P2O5等。 碱性氧化物,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如 Na2O、 CaO、 CuO、 Fe2O3、 FeO
8、等。 两性氧化物,既能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又能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如 Al2O3。 (2)氧化物中的 “ 不一定 ” 碱性氧化物一定是金属氧化物,但金属氧化物不一定是碱性氧化物。如 Mn2O7为酸性氧化物, Al2O3为两性氧化物, Na2O2为过氧化物。 酸性氧化物不一定是非金属氧化物,如 Mn2O7;非金属氧化物也不一定是酸性氧化物,如 CO、 NO、 NO2。 酸性氧化物、碱 性氧化物不一定都能与水反应生成相应的酸、碱,如 SiO2、 Fe2O3。 酸性氧化物都是对应酸的酸酐,但酸酐不一定都是酸性氧化物。有机酸酐如乙酸酐(CH3CO)2O,含 C、 H、 O三种元素,就不是酸性氧化
9、物。酸酐不一定能与水反应,如 SiO2。 与酸反应能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不一定是碱性氧化物,如 Al2O3、 Cu2O。 与碱反应能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不一定是酸性氧化物,如 NO2、 Al2O3。 【基础辨析】 判断正误,正确的画 “” ,错误的画 “” 。 (1)一种物质只能属于一种类别。 () (2)纯碱属于碱、甘 油属于油脂。 () (3)胆矾 CuSO45H 2O、明矾 KAl(SO4)212H 2O属于混合物。 () (4)Li、 Na、 K的氧化物都是碱性氧化物, C、 N、 S的氧化物都是酸性氧化物。 () (5)酸性氧化物一定是非金属氧化物,且能与水反应生成相应的酸。 () (6
10、)与水反应生成酸的氧化物不一定是酸性氧化物,与水反应生成碱的氧化物不一定是碱性氧化物。 () (7)CO2和 NO2均能与 H2O反应生成酸,故二者都是酸性氧化物。 () (8)碱性氧化物肯定是金属氧化物。 () 【 精品教育资源文库 】 1分类法是 一种行之有效、简单易行的科学方法,某同学用如表所示的形式对所学知识进行分类,其中甲与乙、丙、丁、戊是包含关系。 选项 甲 乙、丙、丁、戊 常见干燥剂 浓硫酸、石灰石、碱石灰、五氧化二磷 常见合金 不锈钢、青铜、硬铝、生铁 基本营养物质 油脂、蛋白质、纤维素、无机盐 腐蚀品 盐酸、浓硫酸、烧碱、硝酸 碱性氧化物 过氧化钠、氧化镁、氧化铝、氧化铁
11、弱电解质 次氯酸、一水合氨、水、醋酸 正确的组合是 ( ) A B C D 答案 C 解 析 中,石灰石不具备吸水性,不能作干燥剂; 中,纤维素不能被人体吸收,不属于营养物质; 中,过氧化钠不是碱性氧化物,氧化铝是两性氧化物, C正确。 2下列表格中各项都正确的一组是 ( ) 选项 碱 盐 电解质 非电解质 A 胆矾 食盐 铜 酒精 B 纯碱 CaCO3 NH3H 2O Fe C 烧碱 小苏打 BaSO4 干冰 D KOH CuSO4 Na2SO4 NaClO 答案 C 解析 胆矾是 CuSO45H 2O,属于盐,铜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故 A 错误;纯碱为碳酸钠,属于盐, Fe 是单质
12、 ,既不属于电解质也不属于非电解质,故 B 错误; NaClO属于电解质,故 D错误。 【 精品教育资源文库 】 考点 3 物质的性质与变化 1物质的性质 (1)物理性质: 颜色 、 状态 、 气味 、光泽、密度、 熔点 、 沸点 、溶解性、导电性、导热性、硬度、挥发性等。 (2)化学性质:可燃性、稳定性、氧化性、 还原性 、酸碱性、金属性、 非金属性 等。 2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判断 (1)判断依据:根据是否有 新物质 生成来辨析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2)物质变化中的 “ 三馏 ”“ 四色 ”“ 五解 ” 和 “ 十四化 ” 归类 3化学反应的分类 【 精品教育资源文库 】 4单质、氧
13、化物、 酸、碱和盐的转化关系 (1)化学变化中一定存在化学键的断裂和形成,但只存在化学键断裂或形成的变化不一定是化学变化,如金属熔化、 NaCl 溶于水、 NaCl 晶体从溶液中析出、从浓盐酸中【 精品教育资源文库 】 挥发出 HCl气体等均属于物理变化。焰色反应是唯一称 “ 反应 ” 的物理现象。 (2)电解质的电离是物理变化,电解质溶液导电是化学变化。 (3) 同 素 异 形 体 的 转 化 ( 如: 3O2 2O3) , 结 晶 水 合 物 形 成 ( 如: CuSO4 5H2O=CuSO45H 2O),结晶水合物失水 (如: CuSO45H 2O=CuSO4 5H2O)是化学变化;原子核的裂变、聚变不是化学变化。 【基础辨析】 判断正误,正确的画 “” ,错误的画 “” 。 (1)臭氧变成氧气是物理变化。 () (2)将蓝色的硫酸铜晶体放入浓硫酸中发生物理变化。 () (3)煤的 “ 气化 ” 、煤的 “ 液化 ” 、煤的 “ 干馏 ” 都是物理变化。 () (4)分馏、蒸馏、蒸发、萃取、分液、过滤都属于物理变化。 () (5)加热 I2,固体从试管底部跑到上部属于物理变化。 () (6)加热 NH4Cl晶体,固体从试管底部跑到上部属于物理变化。 () (7)紫色石蕊溶液 中加入活性炭褪色是化学变化。 ()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