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答谢中书书答谢中书书陶弘景陶弘景12课时目标课时目标有感情地朗读答谢中书书,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疏通文意,理解文章内容,背诵答谢中书书。把握文中景物的特点,领略文中的写景手法。3感受作者热爱自然山水的情感,培养高尚的审美情趣。重点难点重点难点1.有感情地朗读答谢中书书,理解课文内容,领略文中的写景手法。2.感受作者热爱自然山水的情感,培养高尚的审美情趣。古人云“知者乐水,仁者乐山”。大自然的秀美景色曾引起无数文人墨客的情思,更有诸多隐士与自然为伴。他们为我们留下了大量描写自然风景,抒发情怀的篇章。答谢中书书就是一幅清丽的山水画,是一首流动的山水诗!现在就让我们一起细细品读陶弘景的这篇写景的文言文。
2、一、导入新课1.1.自由朗读文章,读准字音,认准自由朗读文章,读准字音,认准字形。字形。读准字音读准字音:与(y)认准字形认准字形:辉 歇 猿 颓 2 2.断句朗读断句朗读听课文的朗读录音,边听边标画出节奏,然后集体朗读。要求:读准字音,正确断句。二、熟读文章3.3.有节奏地朗读课文有节奏地朗读课文要求要求:读出停顿、读出节奏,感受文章的节奏音韵之美。形式:形式:自读、同桌接句读、齐读。二、熟读文章答谢中书书答谢中书书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
3、未复有/能与其奇者。陶弘景三、疏通文意要求:要求:参照注释,联系上下文,独立翻译,勾画疑难。同桌互译,小组交流,质疑解惑。1.1.借助注释和工具书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疏通文意疏通文意,标注问题。标注问题。三、疏通文意共:共同入:耸入交:交相四时:四季2.2.翻译翻译全文,落实全文,落实重点词语和句子。之后小组再次合作试译文重点词语和句子。之后小组再次合作试译文章。章。古来共共谈高峰入入云五色交交辉四时四时俱俱备重重点点字字词词三、疏通文意重重点点字字词词猿鸟乱乱鸣夕日欲欲颓沉鳞沉鳞竞竞跃未复有能与与其奇者乱:纷乱。欲:将要。沉鳞:指水中潜游的鱼。与:参与。这里有“欣赏”“领悟”的意思。三、疏通文
4、意重重点点句句子子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两岸的石壁五彩斑斓,交相辉映。青葱的林木,翠绿的竹丛,四季都有。三、疏通文意重重点点句句子子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清晨的薄雾将要消散,猿、鸟此起彼伏地鸣叫着;夕阳快要落山了,潜游在水中的鱼争相跃出水面。这实在是人间的仙境。从南朝的谢灵运以来,就再也没有人能欣赏这种奇丽景色了。四、再读文章,整体感知我从中 读出了一种 之美。“”字,写出了 。这篇小品文所描写的景色秀美清丽,意境悠远这篇小品文所描写的景色秀美清丽,意境悠远,作者是怎样表现大自作者是怎样表现大自然的各种美的?借助
5、下面的句式,说一说你感受到的美。然的各种美的?借助下面的句式,说一说你感受到的美。示例:示例:我从“高峰入云”中读出了一种险峻之美。“入”字,既写出了山高耸挺拔的特点,又将静止的山写活了,山之高,云之缥缈,由这个“入”字,巧妙地结合在了一起。五、合作探究总分总第一层(第1句)概述山川之美的无穷魅力。第二层(第25句)具体描绘山川之美。第三层(第67句)感慨和评价。1.1.梳理文章的梳理文章的结构。结构。五、合作探究实是欲界之仙都实是欲界之仙都2.2.在作者看来,大自然的景在作者看来,大自然的景色是一种怎样的美?用文中色是一种怎样的美?用文中一句话一句话评价。评价。五、合作探究(1)山川相映之美
6、:“高峰入云,清流见底”山的峻峭,水的明丽,相映成趣。(2)色彩配合之美:“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斑斓的石壁,青翠的竹木,多彩多姿,赏心悦目。3.文章紧紧围绕一个“美”字展开,那文中具体展现出了哪些美?五、合作探究(3)晨昏变化之美:“晓雾将歇”“夕日欲颓”天象的晨昏变化,为山水画面变换了不同的背景。(4)动静相衬之美:“猿鸟乱鸣”“沉鳞竞跃”猿、鸟的鸣叫声和游鱼的争相跳跃,为静态的山水画面增添了动感和活力。五、合作探究(1)观察角度:仰视(高峰入云),俯视(清澈见底),平视(两岸景色)(2)时间角度:早晨(晓雾将歇),黄昏(夕日欲颓)(3)景物状态:静景(高峰具备),动景
7、(晓雾竞跃)(4)感官角度:视觉(高峰入云四时俱备),听觉(猿鸟乱鸣)4.作者具体是从哪些角度描绘大自然中的景物的?五、合作探究(1)把“晓雾将歇”“夕日欲颓”改成“晓雾将散”“夕日欲坠”好不好?为什么?5.5.重点语句赏析重点语句赏析 不好。原句的“歇”“颓”把“晓雾”和“夕日”拟人化了,生动形象写出了雾气将消散,太阳要落山的情景,表现出作者对山川的喜爱之情。五、合作探究 由静景转入对动景的描写。猿、鸟的鸣叫声穿越了清晨即将消散的薄雾,传入耳际;夕阳的余晖中,鱼儿在水中竞相嬉戏。“乱鸣”“竞跃”渲染了欢欣热闹的景象。这四句通过早上与傍晚两个特定时间段的生物的活动,为画面增添了灵动感,传达出蓬
8、勃的生命气息。(2 2)“晓雾将歇,猿鸟乱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鸣;夕日欲欲颓,沉颓,沉鳞竞跃鳞竞跃”描绘了怎样的画描绘了怎样的画面?面?“乱鸣乱鸣”“”“竞跃竞跃”在整个描写场景中有何作用?在整个描写场景中有何作用?五、合作探究(1)篇末两句总结全文。(2)“实是欲界之仙都”:用夸张手法对江南美景做高度概括,并且与文章开头相呼应。“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对谢灵运的钦慕;惋惜世人对秀美山水的无动于衷;为自己的审美情趣而自许,期与谢公比肩。6.篇末两句有什么作用?言外之意是什么?五、合作探究(1)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2)表达了作者沉醉于山水的愉悦之情以及能
9、够和古今山水知音比肩的得意之感。7.“一切景语皆情语。”最能体现作者思想感情的是哪一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五、合作探究朗读课文,然后任选一个角度,用“这里有 之美,你看 ”的句式给大家描绘一番,谈谈文章的意境之美。8.8.我来谈收获。我来谈收获。(1)这里有山水交映之美:你看“高峰入云,清流见底”,巍峨的山峰耸入云端,明净的溪流清澈见底。山的倒影给水铺上异彩,水的动势给山增添了活力。山水相伴相映,情味盎然。五、合作探究(2)这里有色彩配合之美,你看“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两岸石壁壁立千仞,五色交辉;又有青林翠竹,间杂其间,就如五彩锦缎上点缀的碧玉翡翠。五、合作探究(
10、3)这里有晨昏变化之美,你看“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清晨白雾缭绕,如烟似云,猿啼鸟鸣此起彼伏;傍晚红日西沉,飞鸟归林,猿猴息树,游鱼戏水。这是一幅热烈欢快的晨景,又是一幅清静幽寂的暮景。五、合作探究(4)这里有动静相衬之美,你看,从形体上描绘:高峰为静,流水为动;从色彩上描绘:林青竹翠为静,五色交辉为动;从声音上描绘:日出雾歇为静,猿鸟乱鸣为动;日落山巅为静,游鱼跃水为动。六、写作特点(1 1)角度)角度独特,意境优美。独特,意境优美。作者从山水相映之美、色彩配合之美、晨昏变化之美和动静相衬之美四个方面用饱含感情的语言,再现了江南山水的美丽风光,使文章清幽隽永,像诗一般优美
11、动人,激起了读者审美的兴致。六、写作特点(2 2)抒情)抒情绘景,语言凝练。绘景,语言凝练。这篇小品文仅用寥寥数语,就把大自然的山川、河流、青林、翠竹、晓雾、猿鸟、夕日、沉鳞等景物描写得淋漓尽致,语言极富特色,言简意赅,无一句之虚,无一字之冗。七、布置作业1.背诵并默写课文。2.请你展开想象的翅膀,用现代文大胆地扩展本文描绘的景色(可任取其中的一句加以想象扩展),写一写,读一读。板书设计总起全文(第1句):人皆爱之分写山川之美(第25句)总结全文(第67句):自豪之感静景动景仰视:山之高俯视:水之净平视:岸之美晚:沉鳞竞跃早:猿鸟乱鸣 再见!记承天寺夜游记承天寺夜游 苏轼课时目标课时目标1.1
12、.有有节奏地朗读并节奏地朗读并背诵背诵记承天寺夜游记承天寺夜游,借助,借助注释注释和工具书疏通和工具书疏通文意,积累文意,积累文言字词文言字词。2 2.把握文中重点把握文中重点语句,归纳语句,归纳写作写作特点,领略不同特点,领略不同的叙的叙事写景手法事写景手法。3 3.感受作者乐观豁达的人生感受作者乐观豁达的人生态度,培养态度,培养高尚的审美情高尚的审美情趣。趣。重点难点重点难点1.1.把握把握文中重点语句,归纳写作特点,领略文中重点语句,归纳写作特点,领略不同的不同的叙叙事写景手法事写景手法。2.2.感受感受作者乐观豁达的人生作者乐观豁达的人生态度,培养高尚态度,培养高尚的审美情的审美情趣。
13、趣。一、导入新课一、导入新课 有有这样一位大词这样一位大词人,他人,他一生多次遭受一生多次遭受贬谪,可贬谪,可他心中始终他心中始终没有磨灭那份执着与没有磨灭那份执着与追求,那追求,那份淡定与豁达,他就是豪放派份淡定与豁达,他就是豪放派的代表人物的代表人物苏轼。苏轼。当当“乌乌台诗案台诗案”发生后,他被贬为黄发生后,他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在被贬黄州的第四年,他写下了这篇平淡自然州团练副使,在被贬黄州的第四年,他写下了这篇平淡自然的小品文。下面就让我们一起走进的小品文。下面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记承天寺记承天寺夜游夜游。二、熟读文章二、熟读文章1.1.自由朗读自由朗读文章,文章,读准字音,认准字形读准字
14、音,认准字形。认准字形:遂认准字形:遂 寝寝 荇荇读准字音读准字音:遂(遂(susu)寝寝(qnqn)藻藻(zozo)荇(荇(xngxng)听听课文朗读录音,标出断句课文朗读录音,标出断句。要求要求:读准字音,正确断句。读准字音,正确断句。2.2.断句朗读。断句朗读。二、熟读文章二、熟读文章3.3.有节奏地朗读课文有节奏地朗读课文。要求:要求:读出读出停顿、读准节奏。停顿、读准节奏。元元丰六年丰六年/十月十二十月十二日夜,解日夜,解衣衣/欲睡,月色欲睡,月色/入户,欣然入户,欣然/起行。念起行。念/无与为乐者无与为乐者,遂,遂/至至承天寺承天寺/寻寻/张怀民。怀民张怀民。怀民/亦未亦未寝,相与
15、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藻、荇交横,、荇交横,盖盖/竹柏竹柏影也。何夜影也。何夜/无无月?何处月?何处/无竹无竹柏?但柏?但/少闲人少闲人/如吾两如吾两人者人者耳。耳。记承天寺记承天寺夜游夜游苏轼三三、疏通文意、疏通文意参照参照注释,联系上下文,独立翻译,标出疑难之处。同桌互译,小注释,联系上下文,独立翻译,标出疑难之处。同桌互译,小组交流,质疑解惑。翻译全文组交流,质疑解惑。翻译全文,落实,落实重要词语和句子重要词语和句子。1.1.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疏通文意,标注疑难之处。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疏通文意,标注疑难之处。(1)重点字词欣然起行念无
16、与乐者欣然:高兴的样子。念:考虑,想到。者:的人。三三、疏通文意、疏通文意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相与步于中庭怀民亦未寝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盖:大概是。遂:于是。寻:寻找。相与:共同,一起。中庭:院子里。寝:睡觉。交横:交错纵横。但:只是。耳:语气词,相当于“罢了”。三三、疏通文意、疏通文意怀民亦未寝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相与步于中庭。这时月光照进门这时月光照进门里,里,(于是于是)我我高兴地高兴地起来走到户外。起来走到户外。(2 2)重点)重点句子句子想到没有人与我共同游乐,于是来到承天寺找张怀民。想到没有人与我共同游乐,于是来到承天寺找张怀民。张怀民也还没有睡觉,张怀民
17、也还没有睡觉,(于是于是)我们一起在庭院中散步。我们一起在庭院中散步。月色入户月色入户,欣然起行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三三、疏通文意、疏通文意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庭院中的月光如积水般清明澄清,仿佛有藻、荇交错其中,大概是竹子和柏树的影子吧。哪一夜没有月光?哪里没有竹子和柏树?只是缺少像我俩这样的闲人罢了。2.2.小组在小组在共同处理问题后,再次合作试译文章。共同处理问题后,再次合作试译文章。时间:时间:地点:地点:人物:人物:事件:事件:1.1.从文中找出叙事的相关要素。从文
18、中找出叙事的相关要素。四、再读文章,整体四、再读文章,整体感知感知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承天寺承天寺苏轼、张怀民苏轼、张怀民赏月赏月2.2.按叙事、写景、议论抒情把本文分成三层,理清文章的结按叙事、写景、议论抒情把本文分成三层,理清文章的结构构。四、再读文章,整体四、再读文章,整体感知感知第一层第一层(第第1 13 3句句):叙事:叙事寻伴夜游寻伴夜游。第二第二层(层(第第4 4句句):写景写景庭庭中月色。中月色。第三第三层(层(第第5 57 7句):句):议论议论抒情抒情月下月下感叹。感叹。五、合作探究,分析文本1.“1.“明事明事”(1 1)苏轼)苏轼为什么会夜游承天为什
19、么会夜游承天寺?寺?(2 2)“月色入月色入户户”表现表现了怎样的了怎样的情味?情味?如此美的月色,一个人欣赏不够,苏轼便找张怀民一起如此美的月色,一个人欣赏不够,苏轼便找张怀民一起赏月赏月。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似乎月亮也懂得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似乎月亮也懂得“我我”的的寂寞无寂寞无聊,悄悄进门与聊,悄悄进门与“我我”为伴,慰藉为伴,慰藉“我我”。五、合作探究,分析文本(3 3)“欣然欣然”说明什么?说明什么?“遂遂”“亦亦”又又说明说明什么?什么?“欣然欣然”写出写出了其了其兴奋喜悦之兴奋喜悦之情情。“遂遂”点出了二点出了二人趣味相投。人趣味相投。“亦亦”看似看似简单叙述张怀民也没有睡觉简单
20、叙述张怀民也没有睡觉的事实的事实,其实饱含感情。两人其实饱含感情。两人处境处境相似,一样月夜相似,一样月夜未眠,未眠,于是一同到于是一同到院中散步赏月。院中散步赏月。五、合作探究,分析文本2.“2.“析景析景”(1 1)作者)作者与张怀民步于与张怀民步于中庭,看到中庭,看到了怎样的了怎样的景色?景色?(2 2)作者)作者是如何描写月色是如何描写月色的?以的?以小组为单位交流讨论。小组为单位交流讨论。从修辞手法从修辞手法、写作手法等角度赏析作者写月的精妙之处写作手法等角度赏析作者写月的精妙之处。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巧用巧用比喻,
21、生动比喻,生动形象,以动衬静,使人如临其境。文中无一形象,以动衬静,使人如临其境。文中无一处写月,却无处处写月,却无处不见皎洁不见皎洁的月光。的月光。“积水空明积水空明”把把月色月色比作空比作空明明的积水,写月光的的积水,写月光的清澈透明清澈透明,给人给人以以一池春水的静谧之感。一池春水的静谧之感。五、合作探究,分析文本“藻藻、荇交横荇交横”把把月下竹柏的影子比作水中的藻月下竹柏的影子比作水中的藻、荇,具有水草摇曳的、荇,具有水草摇曳的动态动态之美。之美。点染出一点染出一个澄澈透明个澄澈透明、皎洁空灵、疏影摇曳的美妙境界、皎洁空灵、疏影摇曳的美妙境界。正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面描写与侧面描写
22、相结合,形象地写出了月色的皎洁形象地写出了月色的皎洁,表现了竹柏倒表现了竹柏倒影的摇曳多姿影的摇曳多姿,为全文营造了空明澄澈、清丽淡雅的意境为全文营造了空明澄澈、清丽淡雅的意境。(3 3)通过)通过朗读体会写景之妙。读出月色的空朗读体会写景之妙。读出月色的空明澄澈明澄澈,读出竹柏的清丽读出竹柏的清丽淡雅,读出苏轼的宁静喜悦。淡雅,读出苏轼的宁静喜悦。五、合作探究,分析文本3.“3.“悟情悟情”(1 1)面对)面对如此月色如此月色美景,作者美景,作者发出了怎样的发出了怎样的感叹?感叹?(2 2)结合背景,理解)结合背景,理解“闲人闲人”的的内涵?内涵?“闲人闲人”二字二字表现了表现了怎样的复怎样
23、的复杂杂情感?情感?何夜无月?何夜无月?何处何处无竹无竹柏?但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赏月的欣喜赏月的欣喜:月光如水,空明澄澈,赏月之乐溢于言表。月光如水,空明澄澈,赏月之乐溢于言表。漫步的悠闲漫步的悠闲:与知音共赏美景,是何等的安闲自适与知音共赏美景,是何等的安闲自适!人生的感慨人生的感慨:世人忙于名利而辜负了如此良辰美景。世人忙于名利而辜负了如此良辰美景。五、合作探究,分析文本贬谪的贬谪的悲凉:被悲凉:被贬的惆怅、悲哀贬的惆怅、悲哀。自我排遣的乐观自我排遣的乐观豁达:苦闷豁达:苦闷不得志,却豁达乐观赏月景不得志,却豁达乐观赏月景。“闲人闲人”从字面上理解是没有事情要做
24、的人,清闲的人从字面上理解是没有事情要做的人,清闲的人,实际上实际上“但但”字的转折字的转折,表明观景的表明观景的“闲人闲人”并不寻常。并不寻常。“闲人闲人”只有吾只有吾“两人两人”,以,以别人的不别人的不“闲闲”反衬反衬“吾两人吾两人”的闲。一个的闲。一个“闲闲”字包含着作者几多感字包含着作者几多感慨,传达了作者复杂微妙的心境慨,传达了作者复杂微妙的心境:贬谪的悲凉,人生的感慨,赏月的欣喜贬谪的悲凉,人生的感慨,赏月的欣喜,漫步的悠闲漫步的悠闲。(3 3)再)再读读课文,在课文,在诵读中进一步感受苏东坡豁达的情怀。诵读中进一步感受苏东坡豁达的情怀。六、归纳写作特点1.1.比喻精当比喻精当,情景交融情景交融。2 2.描写月色,如诗如画描写月色,如诗如画。3 3.语言凝练含蓄语言凝练含蓄,饶有余味饶有余味。4 4.融记叙、描写、抒情、议论多种表达方式于一体。融记叙、描写、抒情、议论多种表达方式于一体。七、布置作业1 1.背诵并默写课文背诵并默写课文。2 2.推荐课后推荐课后阅读:林语堂阅读:林语堂的的苏东坡传苏东坡传和余秋雨和余秋雨的的苏东坡苏东坡突围突围。板书设计叙事寻伴夜游记承天寺夜游记承天寺夜游描写庭中月色议论抒情月下感叹 “闲人”点明主旨月色积水(静、正面)竹柏藻、荇(动、侧面)空明清澈摇曳多姿比喻再再 见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