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肌的运动适应机制 1学习目标 掌握肌原纤维组成、结构和功能特征;肌的功能;运动单位、肌力和肌耐力的概念;向心运动、离心运动的概念、牵拉缩短周期的概念;原动肌和拮抗肌的概念。2 熟悉肌的类型,不同肌的组织化学、功能特性和收缩特点;影响肌力的主要因素、爆发力的概念;肌运动的两种基本形式;牵拉缩短周期的性质和特点,牵拉缩短周期中力量和爆发力弹性势能增强的机制。了解不同运动项目肌纤维的组成特点,运动单位肌纤维的排列方式,肌张力的概念和肌张力异常的原因,肌应力应变特性。3学习内容 超量恢复原理 肌的增大 肌的急性适应和慢性适应 牵拉缩短周期运动的训练适应 肌对物理刺激的适应与反应4超量恢复原理 运动和运
2、动后肌经历了一个疲劳和恢复疲劳的过程。运动肌疲劳:生理功能(力量、速度和耐力)、能源与物质(ATP、收缩蛋白和酶蛋白)休息与恢复:生理功能、能源与物质超过运动前的水平。(周期循环)。超量恢复是肌运动训练的生理学基础。5练习疲劳恢复超量恢复形态功能变化6肌适应的三个层次 肌对运动负荷适应性表现在结构和功能方面。三个层次:保持基本结构和功能(运动负荷及刺激频次在一定的生理刺激范围)超量恢复(运动负荷及频次高于上述范围)(肌纤维增大等)肌失健(低于上述范围)(如肌萎缩等)7肌的增大 力量训练引起的肌纤维增大的显著表现就是肌纤维体积或横截面积的增加,这种增加是收缩蛋白增加的直接结果、是肌对运动适应的表
3、现。力量训练会使所有类型的肌纤维横截面积增加,但对II型肌纤维的影响程度则更为显著。8肌的急性适应和慢性适应 条件因素:运动形式变化:运动基本要素的变化 运动负荷 运动时间 运动频次9肌的急性适应 肌的急性适应可视为运动即刻、短时或运动早期肌的结构和功能变化。因此,肌的急性适应,与其说是适应,不如说是变化更为贴切。运动负荷越小、时间越少、运动频次越低,则肌的结构和功能变化越小;反之则越大。以结构变化为主。10急性适应表现1 肌ATP、磷酸肌酸和糖元 乳酸、腺甘、6-P-G、3-磷酸甘油2快肌纤维中糖元含量的下降比慢肌纤维更 快,所需恢复时间也较长。3有氧运动慢肌纤维变化显著,无氧运动快 肌纤维
4、变化显著。11肌的慢性适应 肌形态、结构和功能变化1肌原纤维的蛋白质含量增加、肌横截面积增加;肌力量和力量技能增加。2肌纤维类型成分改变 耐力训练:快肌纤维慢肌纤维;力量训练:快肌纤维b型(IIb型)IIa型。3毛细血管改变 促进毛细血管的增生。受肌纤维增大程度的影 响,毛细血管密度可较前增加、不变、或降 低。124线粒体密度改变 运动引起的肌增大与线粒体体积增加密切相关。5酶含量与活性改变 蛋白酶种类繁多,变化复杂,不可一言而论。运动后,酶的含量与活性的可呈现不同的特征,这些特征与表现具有重要的生理学意义。6肌底物水平改变 糖元、ATP和磷酸肌酸、脂质、肌红蛋白。13牵拉缩短周期运动的训练适
5、应 肌的训练适应与肌内环境的变化和肌的运动方式有关。肌训练适应机理 之一:肌运动后代谢产物的刺激是导致肌结构和功能变化的重要原因。结构和功能主要变化。增加肌梭长度、改善肌强度、增加抗牵拉负荷,以贮存更多的弹性势能,从而改善快速力量和机械效率。14肌的对物理因子刺激的适应与反应 物理因子 力 温度 电 磁 15温度 温度不同肌兴奋性不同,受神经系统功能的影响。通常,短暂的冷刺激或热刺激均可使肌的兴奋性和收缩功能增强,随着刺激时间的延长,则表现为肌对环境温度变化的适应。长时间的冷刺激或温热刺激有利于痉挛肌的松弛。16电刺激 现象 电刺激后肌的收缩性能增强,呈现显著的力量增益。应用 临床:经皮肤肌电
6、刺激(EMS)被用于治疗运动功能受限的患者,在延缓肌萎缩和功能退化、促进功能恢复方面发挥积极作用。在竞技体育领域,如肌电刺激在优秀马拉松和举重等耐力和力量/快速力量型运动员中的应用。17肌电刺激原理 肌电刺激是如何激活随意运动,如何提高训练强度,促进更大肌力发展?1.肌对电刺激的适应性反应 神经因素影响:神经适应。2.激发较大运动神经元,动员更多的运动单位。3.增加氧化酶和糖元合成酶,提高肌耐力。18小结 肌对运动负荷适应性表现在结构和功能方面。超量恢复是肌运动训练的生理学基础。运动基本要素:运动负荷、运动时间、运动频次。肌适应分为:急性适应和慢性适应。19 肌的训练适应与肌内环境的变化和肌的运动方式有关。肌运动后代谢产物的刺激是导致肌结构和功能变化的重要原因。温度不同肌兴奋性不同,受神经系统功能的影响。长时间的冷刺激或温热刺激有利于痉挛肌的松弛。电刺激有利于激发较大运动神经元,动员更多的运动单位。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