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坛区苏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教材分析及全一册全部教案.doc

上传人(卖家):副主任 文档编号:3770732 上传时间:2022-10-11 格式:DOC 页数:153 大小:5.72MB
下载 相关 举报
金坛区苏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教材分析及全一册全部教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53页
金坛区苏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教材分析及全一册全部教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53页
金坛区苏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教材分析及全一册全部教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53页
金坛区苏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教材分析及全一册全部教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53页
金坛区苏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教材分析及全一册全部教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5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苏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授课计划表周次日期授 课 内 容计划课时备注一9.59.8一、长方体和正方体4二9.119.15一、长方体和正方体5三9.189.22一、长方体和正方体 表面涂色的正方体 5四9.259.30二、分数乘法6五10.110.8国庆节六10.810.13二、分数乘法 5七10.1610.20三、分数除法5八10.2310.27三、分数除法5九10.3011.3三、分数除法 树叶中的比5十11.611.10四、解决问题的策略五、分数四则混合运算5十一11.1311.17五、分数四则混合运算5十二11.2011.24六、百分数5十三11.2712.1六、百分数5十四12.412

2、.8六、百分数5十五12.1112.15六、百分数 互联网的普及5十六12.1812.22七、整理与复习5十七12.2512.29八、期末复习5十八1.21.5八、期末复习4元旦十九1.81.12期末测试5二十1.151.19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教材分析一、全册教材分析:(本册教材共包括七个单元内容)1.长方体和正方体:从学生已有知识和经验出发,组织探索长方体物体特征的活动。抽象图形,修正表象。自主活动,发现特征。通过自主的活动,发现正方体的特征。在具体的操作活动中,认识长方体、正方体的展开图。做好课前准备。突出实物和展开图中面的对应关系。变中求同,感悟规律。联系生活实际,自主探索表面积的计算

3、方法。联系生活实际理解题意。让学生自主探索长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通过比较和交流,理解求长方体表面积的基本方法。通过实例,初步建立体积和容积的概念,感受体积和容积单位的实际意义。在比较体积大小中引入体积单位。在语言描述、实物比拟、动作比划中感受体积、容积单位的实际意义。在类比推理中认识 1 立方米。在摆长方体的活动中,探索长方体体积的计算方法。在观察、比较和推理中,自主发现体积单位之间的进率。实践活动“表面积的变化”的重点是引导学生发现表面积的变化规律。 2.分数乘除法:分数乘法意义的教学要强调三点:从学生的已有知识和经验出发,循序渐进地组织探索分数乘法计算方法的活动。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加深

4、对分数乘法意义的理解。安排倒数的认识,为分数除法的教学作准备。合理安排教学内容,提高学习和探索活动的有效性。借助直观图示,理解分数除法的计算方法。列方程解简单的分数除法实际问题,沟通分数乘、除法的联系。安排分数连除和乘除混合,加深对计算方法的理解。精心设计练习,促进学生发展。3.解决问题的策略:从学生熟悉的问题情境引入,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引导学生借助示意图主动寻求解决问题的策略;引导学生从不同的切入点提出假设,找出问题的答案,充分感受解决问题的策略;重视检验过程,培养自觉检验的习惯。4.分数四则混合运算:联系现实的情境和已有知识,引导学生把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运算律迁移到分数中来。引

5、导学生经历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发展解决问题的能力。适当把握教学要求,为教学相应的分数除法实际问题作准备。引导学生借助线段图理解实际问题的数量关系。加强比较练习,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解题思路。5.认识百分数:结合具体的情境,理解百分数的意义。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探索百分数与小数、分数互相改写的方法。应用百分数的意义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引导学生经历调查活动的全过程,学会收集、整理、加工、描述数据的方法,积累统计活动的经验。二、全册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1.让学生练习已有的知识经验,经历探索分数乘除法计算方法的过程,进一步完善对乘、除法运算意义的认识和理解,形成必要的计算技能,加深对现实问题中数量关

6、系的理解,提高增和应用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2.让学生通操作、试验、观察和思考等活动,认识长方体、正方体的特征,了解体积(容积)的意义,探索并理解长方体、正方体的体积和表面积的计算方法,进一步积累学习空间与图形内容的经验。3.让学生练习分数的意义,初步掌握用分数表示具体情境中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方法,能根据指定的可能性(分数)设计相应的活动方案。数学思考方面1. 在探索分数乘除法计算方法,比的基本性质,长方体、正方体的体积公式过程中,能够主动练习已有的知识经验进行观察和操作、比较、分析、猜想、验证、归纳和类推等活动,进一步发展合情推理初步的演绎推理能力。2.在应用分数乘法和加

7、、减法解决实际问题,以及应用长方体、正方体的表面积和体积的计算方法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能够合乎逻辑的进行思考,清除的表达自己的思考过程,培养良好的思维品质。3.在认识百分数中,学习用分数表示简单事件的发生的可能性的过程中,进一步理解数的意义,提高用数表达和交流信息的能力,不断发展、增强数感。4. 在认识长方体、正方体的特征,了解体积(容积)的意义,以及学习常用的体积单位的过程中,进一步丰富对现实空间的感知,初步建立1立方米、1立方分米、1立方厘米实际大小的表象,增强空间观念,发展形象思维。解决问题方面1.能从现实情境中发现并提出一些数学问题,主动应用所学方程、分数运算、长方体、正方体的体

8、积和表面积的计算方法、比、百分数等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问题,进一步发展数学应用意识。2.在列方程解决量、色淡不计算实际问题,以及“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的简单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掌握列方程解决问题的基本思路和方法,体会其特点和价值。3.在应用长方体、正方体的体积和表面积的计算方法解决简单实际问题,以及根据指定的可能性(分数)设计相应的活动方案,体会与他人交流的重要性,提高合作交流的能力。4.在应用分数乘法和加减法解决稍复杂的实际问题,应用比和分数的关系解决按比例分配的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加深对相关数量关系的理解,提高综合应用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5.能应用“替换和

9、假设”的策略解决简单实际问题,增强解决问题的策略和反思意识,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培养根据实际问题的特点选择相应策略的能力。情感态度方面1.能积极参与各项数学活动,感受那种进步与收获,增强求知欲,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2.感受数学思考的严谨性与结论的确定性,获得一些成功的体验,锻炼克服困难的意志。3.感受数学价值,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学数学、用数学的自觉性。4.在数学活动中,培养学生认真、细心的学习态度,以及发现错误及时订正的良好习惯。5.通过阅读“你知道吗”以及参与“实践与综合应用”等活动,了解数学的知识背景,体会数学对人类历史发展的作用,培养民族自豪感,增强创新意识,锻炼实践能力。

10、三、教学重、难点及关键:1.分数乘法的意义和计算法则。根据分数乘法的意义去解答这类应用题;分数乘法计算法则的推导。2.通过应用题从整数乘法中常见的数量关系,结合示意图进行教学。3.一个数除以分数的意义以及计算方法;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的应用题。一个数除以分数的计算法则的推导。4.利用直观图,推导分数除法法则时,要把计算与分数乘、除法的意义紧密联系起来。5.分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和分数复合应用题的数量关系、解答方法。6.充分利用已学简单分数应用题的数量关系与示意图进行教学;讲清分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解题方法。7.百分数的意义,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应用题。比较复杂的百分

11、数应用题。通过实例,讲清百分数的意义。四、全册教学课时安排: 1. 长方体和正方体 14课时 2. 分数乘法 9课时 3. 分数除法 14课时 4.解决问题的策略 3课时5.分数四则运算 7课时 6.百分数 18课时7.整理和复习 5课时期末复习 10课时第一单元长方体和正方体教材分析一、教学内容: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展开图、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体积和容积、体积单位间的进率、表面涂色的正方体。二、教学目标:1、使学生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认识长方体、正方体的面、棱、顶点以及长宽高(棱长)的含义,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 2、使学生在活动中进一步积累空

12、间与图形的学习经验,增强空间观念,发展数学思考。3、使学生理解并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的含义和计算方法,能运用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的计算方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4、进一步巩固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的含义和计算方法,能根据所求问题的具体特点选择计算方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5、引导学生通过操作活动,初步认识体积和容积的意义。6、使学生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认识体积单位,初步具有1立方米、1立方分米、1立方厘米的实际大小的观念。7、使学生经历操作、观察、猜想、验证、交流和归纳等数学活动的过程,探索并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公式,能应用公式正确计算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并能解决相关的简单实

13、际问题。8、使学生经历1立方分米1000立方厘米、1立方米1000立方分米的推导过程,明白相邻的两个体积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00的道理。9、会应用对比的方法,记忆并区分长度单位、面积单位和体积单位,掌握它们相邻两个单位间的进率。三、教学重点、难点:1观察、操作等活动认识长方体、正方体的面、棱、顶点以及长宽高(棱长)的含义,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2动中进一步积累空间与图形的学习经验,增强空间观念,发展数学思考。3生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认识体积单位,初步具有1立方米、1立方分米、1立方厘米的实际大小的观念。四、课时安排:共计14课时1、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 2课时2、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2课

14、时3、体积和体积单位 2课时 4、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 2课时5、相邻单位间的进率 2课时6、整理和练习 3课时 7、表面涂色的正方体 1课时市五小六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设计课题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年级六年级单元一课时第一课时教学内容教科书第12页的例1、例2,完成随后的“练一练”和练习一第15题。教学目标1、使学生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认识长方体、正方体的面、棱、顶点以及长宽高(棱长)的含义,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 2、使学生在活动中进一步积累空间与图形的学习经验,增强空间观念,发展数学思考。教学重点认识长方体、正方体的面、棱、顶点以及长宽高(棱长)的含义。教学难点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教

15、法引导、尝试法学法观察、讨论法教具准备课件、长方体和正方体模型课程资源原创设计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再设计教学过程一、自学展问。我们已经学习了哪些平面图形?今天我们学习立体图形。 像墨水瓶、牙膏盒、排球、这些物体的形状都是立体图形,(出示这组物体的课件)今天我们就来研究这里面的长方体和正方体。二、互动探究。(一)。认识长方体1、说说你见过的哪些物体的形状是长方体? 2、师拿一个长方体的纸盒让学生观察: 长方体有几个面?每个面是什么形状?哪些面完全相同?从不同角度看一个长方体,最多能同时看到几个面? 两个面相交的边叫做棱。长方体有多少条棱?量出每条棱的长度哪些棱的长度相等? 三条棱相交的点叫做

16、顶点,长方体有多少个顶点?因为最多可以看到三个面,所以我们可以这样来画长方体。教师板演画法。3、出示用细木条(或铁丝)做棱,用橡皮泥粘成的长方体框架,观察一下:它的12条棱可以分成几组?怎样分? 相交于同一顶点的三条棱长度相等吗? 引导学生总结出上面的两个问题,并回答。 4、选择一个长方体实物,说说长方体的特征有哪些,量出它的长、宽、高。 (二)。认识正方体5、出示例2 正方体有几个面、几条棱、几个顶点?它的面和棱各有什么特征?6、选择一个正方体实物,说说它的特征,量出它的棱长。(三)长正方体比较7、师:长方体和正方体有哪些相同点,有哪些不同点呢? 三、拓展提升。1、做练习一第1题。让学生思考

17、:第三个图形有什么特别之处。你是怎样知道的?2、做练习一第2题。3、做练习一第3题。4、做练习一第4题。判断出摆出的是长方体还是正方体,指一下长、宽、高(或棱长)的位置,再说说分别是多少厘米。5、做练习一第5题。6课后作业:尝试用硬纸板做一个长方体或正方体。补充练习:辨一辨: 1、长方体有8个面、6条棱、12个顶点。()2、长方体相对的棱长度相等。()3、正方体的六个面面积一定相等。()4、相交于一个顶点的三条棱相等的长方体一定是正方体。学生仔细观察,联系生活实际,想象生活中还有什么物体的形状是长方体和正方体。学生说说看见过的长方体物体学生仔细观察长方体的面,并思考老师的问题,直观地回答老师的

18、问题。 得出: 长方体是由6个长方形(也可能有两个相对的面是正方形)围成的立体图形。 学生在小组里观察交流在练习本上练习画长方体学生仔细观察长方体的各条棱并测量,思考老师的问题,直观地回答问题。得出: 相交于一个顶点的三条零的长度分别叫做长方体的长、宽、高。 它的12条棱可以分成4组 。相对的棱的长度相等学生在小组里观察交流,指名回答。学生先独自地说说长方体的特征,量一量它的长、宽、高各是多长。看看正方体实物,说说它的特征,量一量它的棱长。同桌互相说一说,指名汇报。比较长方体、正方体各自的特征,说说哪些相同的,哪些不同。先独自说一说,再同桌互说,最后说第三个图形有什么特别之处,怎样知道的。先独

19、自说一说,再全班交流。先让学生判断出摆出的是长方体还是正方体,互相指一下长、宽、高(或棱长)的位置,再说说分别长度。板书设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长方体:(1)6个面、12条棱、8个顶点。(2)每个面都是长方形,也有可能两个相对的面是正方形。(3)相对的面的大小相等。(4)棱长分3组,每组的4条棱长度相等。正方体:(1)6个面、12条棱、8个顶点。(2)每个面都是正方形。(3)每个面的大小都相等。 (4)12条棱的长度相等。教学反思市五小六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设计课题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展开图年级六年级单元一课时第二课时教学内容教科书第3页的例3以及“试一试”,“练一练”和练习一第6、7题。教学目标1、

20、使学生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认识长方体、正方体的侧面展开图。强化对长方体面和棱特征的认识。2、使学生在活动中进一步积累空间与图形的学习经验,增强空间观念,发展数学思考。教学重点认识长方体、正方体的侧面展开图。教学难点认识长方体、正方体的侧面展开图。教法引导、尝试法学法观察、讨论法教具准备课件、长方体和正方体模型课程资源原创设计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再设计教学过程一、自学展问。上节课我们认识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谁能对着模型再来介绍一下?说说什么是长方体(或正方体)的表面积?长方体的表面积怎样求?正方体呢?一个长方体礼品盒,长30厘米,宽20厘米,高15厘米。做这个纸盒至少要用多少平方厘米硬纸

21、? 除了同学们说的这些,长方体和正方体还有什么特征呢,这节课我们就继续来进行学习。二、互动探究。出示正方体精美礼品盒:1 猜想:长方体、正方体展开后会得到什么形状的图形?2.初步探究、感知(1)提出“展开”的要求:沿棱剪开,不能剪散边剪边想,相对的面跑到哪里去了?把相对的面用相同的符号标出来。(2)“为什么把展开的图形又折叠回去呢?”(3)请学生把长方体、正方体各种不同的形状的展开图展示在黑板上。3揭示概念,探究特征(1)揭示展开图概念:象这样由立体图形展开后得到的平面图形就叫做长方体(正方体)的展开图。(2)探究长方体、正方体展开的特征:观察黑板上的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展开图,有什么特点?4、回

22、归例题,想象归纳。这个长方体纸盒你也能够沿着棱把它剪开吗?追问:你能从展开图中找到3组相对的面吗?5完成练一练第1题6完成练一练第2题要求:能确定哪个图形能围成正方体的请想象一下它是怎样围成的;如果无法确认能否围成正方体的请拿出老师为大家提供的学具折一折,再想象一下。三、拓展提升。1、完成练习一第6题2、完成练习一第7题3学有余力时可完成思考题指名说说,全班交流补充。学生独立思考,并回答。学生自己读题,先在小组里交流,然后独立解答。学生动手操作,教师巡堂,并与学生一起“展开”长方体和正方体。四人小组交流学生根据刚才展开正方体的步骤,独立操作展开,再看看长方体的展开图,想想有什么发现,最后找一找

23、三组相对的面!学生独立操作。1题:标注完后引导学生具体说说思考的过程。2题:(1)学生独立思考,进行判断。能围成正方体的在课本上打,不能围成正方体的打。先引导学生通过想象进行判断,在此基础上再动手操作进行验证。板书设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展开图教学反思市五小六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设计课题长方体与正方体的表面积(1)年级六年级单元一课时第三课时教学内容教科书第6页的例4, “试一试”,“练一练”和练习二第15题。教学目标1、使学生理解并掌握长方体、正方体表面积的含义和计算方法,能运用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2、使学生在活动中进一步积累探索有关图形问题的学习经验,发展空间观念

24、和数学思考。教学重点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计算方法。教学难点理解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的含义。教法引导、尝试法学法观察、讨论法教具准备课件课程资源原创设计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再设计教学过程一、复习准备谈话:前两节课我们探索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基本特征,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有关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知识。提问:长方体有几个面?这几个面之间有什么关系?他们可以分为几组?正方体呢?二、探究新知1、探究长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1)出示问题:如果告诉你这个长方体纸盒的长宽高,你能算出做这个长方体纸盒至少要用多少平方厘米的硬纸板吗?追问:做这个长方体纸盒至少要用多少平方厘米的硬纸板,与这个长方体各个面有什

25、么关系?可以解决这个问题吗?在交流中明确:只要算出这个长方体六个面的面积之和就可以了。(2)启发:请你借助自己手中的长方体模型思考,根据长方体的特征,可以怎样计算这六个面的面积之和?(3)学生独立列式,指名汇报,是根据学生回答进行板书。(4)比较小结:这两种方法都反映了长方体的什么特征?你认为计算长方体6个面的面积之和时,最关键的环节是什么?(要根据长宽高正确找出3组面中相关的长和宽)(5)提出要求:用这两种方法计算长方体6个面的面积之和,都是可以的,请用自己喜欢的方法算出结果。2、探究正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1)谈话:根据长方体的特征,我们解决了做一个长方体纸盒至少需要多少硬纸板的问题,如

26、果纸盒是正方形的你还会解决同样的问题吗?(2)学生独立尝试解答。3、揭示表面积的含义谈话:我们刚才在求长方体或正方体纸盒致少各要用多少硬纸板的问题时,都算出了它们6个面的面积之和,长方体或正方体6个面的总面积,叫做它的表面积。三、应用拓展1、做“练一练”先让学生独立计算,再要求学生结合自己的列式和题中的直观图具体说明思考的过程。2、做练习四第1题让学生看图填空,再要求同桌互相说说每个面的长和宽,并核对相应的面积计算是否正确。3、做练习四第2题让学生独立依次完成体重的两个问题,适当提醒学生运用第(1)题的结果来解答地(20)题。4、做练习四第5题先让学生根据表中列述的数据进行判断,并说明判断的理

27、由,再让学生独立计算,并将结果填入表中。5、补充练习(1)、用心填一填。把两个棱长3厘米的正方体拼成一个长方体,拼成的长方体的长是()厘米,宽是()厘米,高是()厘米,表面积是()平方厘米?(2)、用心算一算。1做一个正方体纸盒,棱长是20厘米,至少需要多少平方厘米的纸板?2、一个饼干盒长20厘米,宽15厘米,高30厘米,做这个纸盒要用硬纸板多少平方厘米?学生独立思考,并回答。学生思考老师的问题,并全班交流,在交流中明确:只要算出这个长方体六个面的面积之和就可以了,从而理解长方体的表面积。学生独立列式,指名汇报,是根据学生回答进行板书。学生独立尝试解答,组织交流反馈,提醒学生根据正方体的特征进

28、行思考。学生独立计算,再要求学生结合自己的列式和题中的直观图具体说明思考的过程。板书设计长方体与正方体的表面积长方体或正方体6个面的总面积,叫做它的表面积。例4:做一个长6厘米、宽5厘米、高4厘米的长方体纸盒,至少要用多少平方厘米的硬纸板? 642+542+652 或(64+54+65)2 =48+40+60 =(24+20+30)2 =148(平方厘米) = 742 =148(平方厘米)教学反思市五小六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设计课题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2)年级六年级单元一课时第四课时教学内容教科书第7页的例5,完成相应的“练一练”。教学目标1、进一步巩固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的含义和计算方法,

29、能根据所求问题的具体特点选择计算方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2、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和数学思考。3、密切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重点能根据所求问题的具体特点选择计算方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教学难点能考虑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的实际情况。教法引导、尝试法学法观察、讨论法教具准备课件课程资源原创设计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再设计教学过程一、复习准备上节课我们学习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谁能说说什么是长方体(或正方体)的表面积?提问:长方体的表面积怎样求?正方体呢?小组内讨论二、探究新知1、课件出示例5:指名读题:启发思考:要求制作这个鱼缸至少需要多少平方分米玻璃,实际上就是求

30、什么?可以怎样计算呢?在小组里交流自己的想法,并选择一种想法算出结果。2、出示练一练第1题读题后启发学生思考:这张的商标纸的面积就是那几个面积的面积之和?明确就是求侧面积。三、巩固练习1、练一练第1题学生独立思考并解答。集体交流。指名说说怎样想的。2、完成练习四第6题启发思考:解答这个问题是求那几个面的面积之和?根据给出的条件,这几个面的长和宽分别是多少?3、完成练习四第8题引导学生观察教室,说说如果要给教室进行粉刷,需要刷哪些面的面积?再结合题目进行解答。4、完成练习四第9题先画出台阶的示意图。引导学生思考:求五级台阶占地多少平方米实际上就是求什么?求铺瓷砖的面积实际上就是求什么?在此基础上

31、引导学生列式,集体订正。5、补充练习(1)求下面长(正)方体的表面积4厘米3米 2.5厘米 3米 6厘米3米 (2)实践操作 做一个长方体的浴缸(无盖),长8分米,宽4分米,高6分米,至少需要多少平方分米的玻璃?如果每平方分米玻璃4元钱,至少需要多少钱买玻璃?四、全课小结同学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 你学会了哪些知识?你觉得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我们要注意些什么?学生独立思考,并回答。学生自己读题,先在小组里交流,然后独立解答。学生读题,并思考制作这个鱼缸至少需要多少平方分米玻璃,实际上就是求什么?再想想怎样计算,在小组里交流自己的想法,并选择一种想法算出结果。集体交流订正。学生读题后思考:求这张的

32、商标纸的面积就是那几个面积的面积之和,也就是求侧面积,然后再独立完成,集体订正。学生独立思考并解答,集体交流,说说怎样想的。学生自己读题,先在小组里交流,然后独立解答。生自己读题,先独立解答,再集体订正。学生观察教室,说说如果要给教室进行粉刷,需要刷哪些面的面积?再结合题目进行解答学生先画出台阶的示意图,然后思考老师的提问,在此基础上学生列式,集体订正。板书设计长方体与正方体表面积计算的实际问题例5:一个长方体玻璃鱼缸,长5分米,宽3分米,高3.5分米。制作这个鱼缸至少要用玻璃多少平方分米? (53+53.5+33.5)2=(15+17.5+10.5)2= 332= 66(平方分米)答:制作这

33、个鱼缸至少要用玻璃66平方分米.教学反思市五小六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设计课题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3)年级六年级单元一课时第五课时教学内容教科书第89页练习二的第610题。教学目标1、通过探索,学会运用长方体、正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解决求物体的4个或5个面的面积之和的实际问题。 2、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发展空间观念,培养思维的灵活性,增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感受数学的应用价值,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学好数学的自信心。教学重点进一步理解长正方体棱长和与表面积的知识,会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教学难点根据实际问题的特点,灵活运用知识解题。教法引导、点拨法学法尝试讨论法教

34、具准备课件课程资源原创设计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再设计教学过程一、 复习旧知 1、2、计算下列长方体或正方体的表面积。 (1)长30厘米,宽20厘米,高20厘米。 (2)长30厘米,宽15厘米,高20厘米。 (3)棱长12厘米。3、如果用铁丝围一个长6厘米、宽4厘米、高5厘米的长方体框架,至少需要多长的铁丝?如果在这个框架的周围糊上一层纸,至少需要多少平方厘米的白纸?让学生明白铁丝做的是长方体的框架,研究的是棱长和;纸糊的是长方体的面,研究的是表面积。二、学习新知找一个火柴盒,测量有关的数据,算出它的内盒与外盒至少各用多少平方厘米的硬纸?(1) 让学生说说自己测量的数据,以及内盒外盒各自的求

35、法,让学生进一步明白解题时要分析清楚题目中所蕴含的实际情况。确定是求长方体几个面的面积之和。(2) 揭示课题三、分层练习,内化提升1. 用一根铁丝折成一个长6.5厘米,宽4厘米,高2厘米的长方形框架,铁丝正好用完。如果用同样长的铁丝围城一个正方体,这个正方体的棱长是多少厘米?表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1)学生独立解体后集体交流。通过交流明白题目中的长方体和正方体的棱长和是一样的。 (2)学生交流解题思路三、综合练习。(1)完成思考题提示学生:这个物体中每一组相对的面的面积是相等的。由此,表面积的计算方法是(776)240(平方厘米)(2)(2)礼堂内有四根长方形状的柱子,底面是正方形,边长6分米

36、,高5米。要油漆这四根柱子,求油漆部分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实验中学建一个长方体游泳池,长60米,宽25米,深2米。请你算一算。(1)游泳池的占地面积是多少平方米?(2)在游泳池底面和内壁抹一层水泥,抹水泥面积是多少平方米?(3)沿游泳池的内壁1.5米高处用白漆画一条水位线,水位线全长多少米?四、拓展练习:如图做一个铁皮箱(中间用两块铁皮隔开)至少要用多少平方米铁皮? 5分米5分米5分米5分米本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只要列出算式,交流时多请学习有困难的学生,以便教师及时了解他们学习情况。引导学生独立完成,检查学生对公式的运用和掌握情况。小组合作,先测量出所需数据,然后独立完成。学生独立计算,完成后及

37、时交流,重点让学生理解正方体的棱长和长方体的棱长是相等的。要求正方体的表面积先要求出棱长总和和每条棱的长度,根据题中长方体的长、宽、高求出棱长总和,然后再求正方体的棱长,最后求出表面积。这一题有一定难度,要组织学生通过看图或借助教具来理解题目意思,要鼓励学有余力的学生积极思考并大胆交流。市五小六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设计课题体积和体积单位(1)年级六年级单元一课时第六课时教学内容教科书第1011页例6、例7及“试一试” “练一练”和练习三14题。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通过操作活动,初步认识体积和容积的意义。2、使学生在活动中进一步积累空间与图形的学习经验,发展空间观念和数学思考。3、使学生进一步激发学

38、生探究立体图形的兴趣。教学重点初步认识体积容积的意义和体积单位。教学难点认识体积和容积的意义。教法引导、尝试法学法观察、讨论法教具准备课件课程资源原创设计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再设计教学过程一、导入谈话:乌鸦喝水的故事大家耳熟能详,你能从数学的角度来分析一下,乌鸦为什么能喝到水吗?希望同学们能像这只聪明的乌鸦一样,会观察、勤动脑。二、操作探究(一)认识体积1、学习例6(1)教师出示一个空杯,给空杯倒满水。再出示一个同样的空杯:这两个杯子同样大,装的水也是一样多吗?教师往空杯中装入一个桃,将满杯的水往装桃的杯中倒,直至倒满。问:杯子中为什么会剩下一些水呢?(2)教师出示两个水果,分别装入两个空

39、杯,倒满水。你觉得倒入几号杯里的水多?为什么?将两个杯中的水果取出,以验证哪个背的水多。(3)出示大小不同的三个水果,分别装入三个空杯,倒满水。思考:这三个水果,哪一个占的空间大?把它们放在同样的杯子里,在倒满水,哪个杯子里水占的空间大?(4)师指出: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叫做物体的体积。(板书:体积) 追问:你能举例比较两个物体的体积吗?(二)、认识容积2、学习例7(1)出示两盒书师:你们看,书的体积大,也就是书盒所能容纳的书的体积大。这个书盒就是一个容积。我们把“容器所能容纳的物体的体积,叫做这个容器的容积”( 板书:容积)问:这两个书盒,谁的容积大一些?为什么?(2)试一试下面那个玻璃杯的容

40、积大一些,你能想办法比一比吗?师:什么是玻璃杯的容积,你能想办法解决这个问题吗?三、巩固练习1、完成练一练第1题思考:溢出的水的体积分别相当于哪个物体的体积。2、完成练一练第2题3、完成练习三第1题4、完成练习三第2题5、完成练习三第3题6、完成练习三第4题四、补充练习1、用心选一选。1、长方体木箱的体积与容积比较( )一样大 体积大 容积大 无法比较大小2、选择合适的词填在括号里。(1)装满小麦的仓库,( )的体积就是( )的容积。仓库 小麦(2)盛满汤的碗,( )的体积就是( )的容积。“汤” “碗”2、想一想,说一说。爸爸和妈妈各买了一瓶饮料,小明用同样的杯子倒,爸爸的饮料倒了5杯,妈妈

41、的饮料倒了6杯,谁买的饮料瓶的容积大一些?五、全课小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获得了哪些知识?你觉得这节课哪些地方值得大家注意?故事引入,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学习热情。学生仔细观察实验,注意和发现桃占去了一定的空间。学生回答,验证。进一步明确:桃占的空间大,因而相应杯中的水就少;荔枝张的空间小,因而相应杯中的水就多。 学生思考老师的提问,并进行比较、推想,再通过动手操作加以验证。学生回答,再同桌互相举例。学生观察,那个盒子里的书的体积大一些?比较后回答。学生在小组里交流比较方法,指名汇报。借助示意图,先由学生进行直接判断,再通过操作演示验证。学生独立思考,指名回答,说说三堆饼干的体积为什么相等。板书设计体积和容积的意义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叫做物体的体积。书的体积大,也就是书盒所能容纳的书的体积大。这个书盒就是一个容积。容器所能容纳的物体的体积,叫做这个容器的容积教学反思市五小六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设计课题体积和体积单位(2)年级六年级单元一课时第七课时教学内容教科书第1213页的例8,完成随后的“练一练”和练习三510题。教学目标1、使学生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认识体积单位,初步具有1立方米、1立方分米、1立方厘米的实际大小的观念。2、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3、使学生进一步体会图形与生活的联系,感受数学的价值。教学重点帮助学生建立体积是1立方米、1立方分米、1立方厘米的大小表象,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 > 数学 > 苏教版(2024) > 六年级上册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1,本文(金坛区苏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教材分析及全一册全部教案.doc)为本站会员(副主任)主动上传,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2,用户下载本文档,所消耗的文币(积分)将全额增加到上传者的账号。
3,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发送邮件至3464097650@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Www.163Wenku.Com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