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分子病理学医学知识讲座分子病理学医学知识讲座肝脏疾病肝脏疾病单基因遗传性肝病单基因遗传性肝病:1-抗胰蛋白酶缺乏症:抗胰蛋白酶缺乏症:1-antitrypsin(1-AT)deficiency;遗传性高胆红素血症遗传性高胆红素血症:Gilbert综合征,综合征,I型和型和型型Crigler-Najjar(CN)综合征;综合征;肝豆状核变性病:肝豆状核变性病:Wilson diease;遗传性果糖不耐受症血色病;遗传性果糖不耐受症血色病;间歇性急性卟啉病肝糖原累积病;间歇性急性卟啉病肝糖原累积病;遗传性出血性毛细血管扩张症;遗传性出血性毛细血管扩张症;半乳糖血症;半乳糖血症;多因素复杂肝病多因素
2、复杂肝病 病毒性肝炎:病毒性肝炎:HAV、HBV、HCV、HDV、HEV;自身免疫性肝炎自身免疫性肝炎(autoimmune autoimmune hepatitis,hepatitis,AIHAIH)是与自身免疫反应密切相关的一种原因不明的肝实质炎症性病变。1.1.女性发病占优势女性发病占优势2.2.血浆总球蛋白,血浆总球蛋白,球蛋白和球蛋白和IgGIgG升高升高3.3.血清自身抗体阳性血清自身抗体阳性4.4.常伴有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尤其是甲状腺疾病)常伴有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尤其是甲状腺疾病)5.5.肝活检可发现在汇管区存在以淋巴细胞和浆细胞浸润为主的肝活检可发现在汇管区存在以淋巴细胞和
3、浆细胞浸润为主的 中,重度界面性肝炎,无明显胆管损伤中,重度界面性肝炎,无明显胆管损伤6.6.免疫抑制剂治疗有效免疫抑制剂治疗有效发病机制发病机制自身免疫性肝炎发病的分子机制自身免疫性肝炎发病的分子机制 目前,目前,AIHAIH的具体发的具体发病机制尚未明确,但作为病机制尚未明确,但作为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其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其发病机制与自身抗原的产发病机制与自身抗原的产生和淋巴细胞的异常突变,生和淋巴细胞的异常突变,引起机体对自身组织失去引起机体对自身组织失去免疫耐受而产生自身抗体免疫耐受而产生自身抗体和自身致敏淋巴细胞,从和自身致敏淋巴细胞,从而攻击自身抗原细胞和组而攻击自身抗原细胞和组
4、织,进而造成病理性改变织,进而造成病理性改变和功能障碍有关。和功能障碍有关。1型:又称为经典型或狼疮样型,该型最常见。特征为ANA和(或)SMA阳性,对皮质类固醇治疗有效。2型:不常见,其特点为血中存在LKM-1抗体,而ANA和SMA通常为阴性。3型:稀少,特征是血中抗SLA/LP抗体阳性,但缺乏ANA,抗LKM-1和甲状腺抗体。特殊类型:包括HCV感染与AIH共存;肝移植后新出现的AIH以及AIH作肝移植后复发。免疫学分类免疫学分类实验室常规检查实验室常规检查一般检查:外周血中常见白细胞和血小板减少肝功能检查:酶类的检测:ALT持续反复增高,为正常的3-5倍以上,且ALTAST,GGT、AD
5、A 亦有不同程度的增高;蛋白类检测:白蛋白正常,球蛋白增高(球蛋白),以IgG增高最为明显,其次为IgM、IgA;血清胆红素明显增高。免疫学检查:自身抗体检测免疫学检查:自身抗体检测患者血清中一些特征性的自身抗体对自身免疫性肝炎(AIH)的鉴别诊断是极为重要的。其中以ANA、SMA、LKM-1最为常用,常用的测定方法有间接免疫荧光法(IFT)、免疫印迹法和放射免疫测定法(RIN)。采用Hep2细胞为基质的间接免疫荧光试验分析,AIH患者为阳性,其荧光模式多为均质型,成人患者滴度一成人患者滴度一般般1 1:8080而而小儿患者的滴度只要小儿患者的滴度只要1 1:2020即可认作阳性。即可认作阳性
6、。尚未鉴定出AIH特异性的ANA靶抗原。同时,该指标阳性有时也见于病毒性肝炎、药物性肝炎、脂肪性肝病等其他肝脏疾病中,特异性较低。1 1.抗核抗体(抗核抗体(ANAANA)ANA是临床发现最早的一种自身抗体,也是该病最常见的自身抗体,阳性率约为75%,出现于1型AIH中。高滴度(1:1000)为抗F肌动蛋白自身抗体,是诊断型AIH的最重要参考指标,阳性率大于90%。低滴度见于抗G肌动蛋白抗体(与酒精性肝硬化有关)或抗非肌动蛋白抗体(与病毒性肝炎有关)。此类抗体灵敏度较高,但特异性差,单一自身抗体诊断不能确诊,需结合其他临床指标分析。2.2.抗平滑肌抗体(抗平滑肌抗体(SMASMA)1965年
7、Johnson首先用免疫荧光法在慢性活动性肝炎患者中发现该抗体,主要的靶抗原为肌动蛋白,用该法测用该法测定若滴度定若滴度1 1:4040即可判断为阳性。即可判断为阳性。2型AIH的标志型抗体 LKM抗体可根据不同靶抗原分为LKM-1、LKM-2和LKM-3三型,其中抗LKM-1抗体的靶抗原为细胞色素P450D6。常用检测方法有以灵长类动物肝肾冰冻切片为基质的间接免疫荧光法;免疫印迹法以及酶联免疫吸附法。3.3.抗肝肾微粒体抗肝肾微粒体-1-1(LKMLKM-1-1)抗体)抗体SLA/LP是AIH最特异的诊断标志,此抗体仅见于AIH患者。虽然它的阳性率只有10%-30%,但其阳性预告值几乎为10
8、0%。3型AIH的标志性抗体,具有高度特异性,可在ANA低滴度或是其他自身抗体均阴性血清中检出。为不典型的AIH患者的诊断提供了有利的证据4.4.抗可溶性肝抗原抗可溶性肝抗原/肝胰抗原(肝胰抗原(SLASLA/LP/LP)抗体)抗体5 5 .抗中性粒细胞胞质抗体(抗中性粒细胞胞质抗体(ANCAANCA)ANCA主要见于1型AIH。常用酒精固定的人中性粒细胞作为基质片,通过间接免疫荧光法测定ANCA,染色型为核周型ANCA(Pe-rinuclear ANCA、pANCA)或非典型ANCA(atypical ANCA、aANCA或xANCA)。其特异性靶抗原尚未完全清楚,可能是肌动蛋白或位于核板层
9、的某些粒细胞特异性抗原成分,而不同于原发性系统性血管炎患者中ANCA所常对应的特异性靶抗原,如蛋白酶3和髓过氧化物酶等Ll。不典型pANCA在I型AIH患者中阳性率为4096,是I型AIH另一种血清学标志性抗体,尤其在ANA、SMA等自身抗体阴性时。对I型AIH诊断有很大的诊断价值。不典型pANCA与I型AIH的疾病活动度(氨基转移酶和r球蛋白水平)相关,阳性患者的病情常较重。6.6.抗去唾液酸糖蛋白抗体(抗去唾液酸糖蛋白抗体(ASGPRASGPR)抗-ASGPR对AIH具有很高的特异性,阳性率为5088,可与ANA、SMA或LKM-1抗体同时存在,见于各型AIH患者,主要为I型AlH,在I型
10、AIH中的阳性率大于80。其靶抗原去唾液酸糖蛋白受体(ASGPR)是仅存在于肝细胞肝窦面细胞膜上的一类跨膜糖蛋白。ASGPR主要表达在门静脉周围的肝细胞表面,而门静脉周围的碎片状坏死又是AIH患者严重炎性反应的标志。因此,抗ASGPR抗体可能与AIH的免疫学发病机制有关。ASGPR的肝脏特异性与其在肝脏的特殊分布位置以及AIH的组织病理学改变,即汇管区周围大量淋巴细胞浸润、破碎状坏死极为吻合,因此容易成为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的靶抗原。目前认为,ASGPR、P450D6等最有可能成为AIH的靶抗原。由于靶抗原的器官特异性,ASGPR抗体在急慢性病毒性肝炎、酒精性肝病、PBC、PSC和非肝病自身免疫
11、性疾病等中的阳性率一般低于15,且抗体水平较低,多呈一过性。通常从人或动物肝组织提取的ASGPR为靶抗原,用ELISA或RIA法进行检测,也可用免疫印记法.除了可作为AIH特异性抗体之外,抗ASGPR抗体最重要的特征及临床应用价值在于该自身抗体与肝脏炎性反应的活动程度密切相关 7.7.肝细胞胞质抗原肝细胞胞质抗原I I型抗体型抗体(抗抗LC-1)LC-1)肝细胞胞质抗原I型抗体(抗LC-1)抗LC-1被认为是型AIH的另一个标志性抗体,属器官特异性而非种属特异性自身抗体,识别的靶抗原存在于肝细胞的细胞溶质中,其成分为亚甲基转移酶环化脱氢酶,是一种肝脏特异性代谢酶。抗LC-l为型AIH的特异性抗
12、体,在型AIH患者中的阳性率约为30,在型AIH患者的血清中可与抗LKM-1同时存在,也可作为唯一的自身抗体出现。在临床上,抗LC-I抗体多见于年龄小于20岁的年轻AIH患者,年龄大于40岁的AIH患者少见。该抗体的滴度与型AIH的疾病活动性具有相关性,对疾病的早期治疗有很大的帮助,为AIH的疾病活动标志及预后指标。病理学检测自身免疫型肝炎典型特征自身免疫型肝炎典型特征病理形态与活动性慢性肝炎基本相同。病理形态与活动性慢性肝炎基本相同。在组织学上通常同时有慢性肝炎和肝硬在组织学上通常同时有慢性肝炎和肝硬化两种病变。化两种病变。KupfferKupffer细胞中的细胞中的Hyaline Drop
13、letsHyaline Droplets(透(透明滴)明滴)HEHE染色结果观察到染色结果观察到AIHAIH患患者的者的KupfferKupffer细胞中,细胞中,存在着存在着Hyaline Hyaline DropletsDroplets,而对照组的,而对照组的结果中,未发现有相关结果中,未发现有相关的结果存在,表明的结果存在,表明Hyaline DropletsHyaline Droplets在在AIHAIH的发生中具有潜在的发生中具有潜在的生物学特异性。的生物学特异性。病理学检测的新发现病理学检测的新发现新的生物标记诊断及相关新的生物标记诊断及相关细胞炎症因子检测在AIH中的价值如对IL
14、-18和IL-18BP的检测,有研究报道IL-18/IL-18BP的失衡与自身免疫性疾病相关。有报道显示AIH患者肝穿样本与正常对照组相比,细胞内的炎症因子HMGB1的阳性率要高很多。而HMGB1阳性颗粒主要分布在肝细胞核和Kuffer细胞核中。RPS20RPS20、Alba-likeAlba-like、dUTPasedUTPase有研究者通过对人蛋白碎片(快速标记了11个候选的自身抗原)和从44例AIH,50例健康对照者,180例乙型肝炎、丙型肝炎、系统性红斑狼疮、干燥综合征、风湿性关节炎、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的血清样本中获取的AIH特异蛋白碎片2个阶段的构建,标记出了3种新抗原(RPS20、
15、Alba-like、dUTPase),这3种新抗原在AIH患者中具有高度的特异性与敏感性,其敏感性RPS20达475,Alba-like达455dUTPase达227。该研究证实,这些新的生物标记可以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进行检测分析,用于临床诊断或预测AIH。10/15/2022脂肪肝:脂肪肝:酒精性脂肪肝(AFLD),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肝硬化(肝硬化(hepatic cirrhosis););肝癌:肝癌:原发性肝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肝病重症化进程肝病重症化进程分子病理学在肝脏疾病发病机制分子病理学在肝脏疾病发病机制研究中的应用研究中的应用遗
16、传性高胆红素血症遗传性高胆红素血症(Hyperbilirubinemia)Gilbert综合征常见也最轻微,I型和型CriglerNajjar(CN)综合征则相对罕见而严重;病因:由于肝细胞内质网内胆红素尿苷二磷酸葡萄糖醛酸转移酶(B-UGT)含量下降或缺乏,致非结合型胆红素的葡萄糖醛酸化修饰过程障碍,引起非结合型胆红素升高;分子机制:UGTIA1基因是B-UGT的编码基因,它是肝脏中唯一具有胆红素葡萄糖醛酸化反应活性的相关酶,此基因具有多态性,其突变可引起Gilbert综合征和CN综合征;PCR-测序分析显示:UGTIA1 野生型72位为GCA,患者突变为CCA;肝豆状核变性肝豆状核变性(W
17、ilson diease)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性疾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性疾病;致病基因致病基因ATP7B定位于染色体定位于染色体13q14.3,编码一种,编码一种1411个氨基酸组成的铜转运个氨基酸组成的铜转运P型型ATP酶。酶。ATP7B基因基因突变导致突变导致ATP酶功能减弱或消失,引致血清铜蓝蛋白酶功能减弱或消失,引致血清铜蓝蛋白(ceruloplasmin,CP)合成减少以及胆道排铜障碍,)合成减少以及胆道排铜障碍,蓄积在体内的铜离子在肝、脑等脏器处沉积,引起蓄积在体内的铜离子在肝、脑等脏器处沉积,引起进行性加重的肝硬化等疾病;进行性加重的肝硬化等疾病;1-抗胰蛋白酶缺乏症抗胰蛋白酶缺
18、乏症(1-AT deficiency)病因:是因血中抗蛋白酶成份病因:是因血中抗蛋白酶成份-1-抗胰蛋白酶简称缺乏引抗胰蛋白酶简称缺乏引起的一种先天性代谢病,通过常染色体遗传。起的一种先天性代谢病,通过常染色体遗传。分子病理:最常见的分子病理:最常见的1-AT基因突变型是基因突变型是S型和型和Z型,都属型,都属于单碱基改变型。于单碱基改变型。S突变型是突变型是1-AT基因的外显子基因的外显子中发生中发生单个碱基取代,致使合成的单个碱基取代,致使合成的1-AT分子中的分子中的264Glu被被264Val代替;代替;Z突变型是突变型是1-AT外显子外显子E中发生单个碱基取中发生单个碱基取代,其合成
19、的代,其合成的1-AT分子中的分子中的 342Glu 被被342Lys代替。代替。诊断:诊断:1-AT缺乏症患者的纯合子和杂合子的肝细胞内质缺乏症患者的纯合子和杂合子的肝细胞内质网内,可见过碘酸网内,可见过碘酸Schiff试验(试验(periodic acid schiff,PAS)阳性的耐淀粉酶颗粒。阳性的耐淀粉酶颗粒。1-AT 缺陷小鼠模型的缺陷小鼠模型的PAS染色染色Am J Physiol Gastrointest Liver Physiol,(2002)过碘酸Schiff(PAS)试验可见:随周龄增加,肝细胞内出现特征性的PAS阳性的耐淀粉酶颗粒。Con ACon A诱导小鼠急性肝衰
20、竭肝脏巨噬细胞中诱导小鼠急性肝衰竭肝脏巨噬细胞中HMGB1HMGB1的表达及转位情况。红色荧光标记的表达及转位情况。红色荧光标记F4/80+F4/80+巨噬细胞,绿色荧光标记巨噬细胞,绿色荧光标记HMGB1HMGB1蛋白。蛋白。肝脏巨噬细胞中肝脏巨噬细胞中HMGB1的的免疫荧光检测免疫荧光检测鼠肝衰竭的肝脏巨噬细胞中鼠肝衰竭的肝脏巨噬细胞中HMGB1HMGB1蛋白的转位情蛋白的转位情况。红色荧光为况。红色荧光为HMGB1HMGB1蛋白,蛋白,DAPIDAPI标记核。标记核。ConAConA诱导巨噬细胞中诱导巨噬细胞中HMGB1HMGB1的出核。的出核。Immunobiology.2013 Oc
21、t;218(10):1284-92.28抑制胞内抑制胞内HMGB1对肝脏巨噬细胞对肝脏巨噬细胞递呈功能递呈功能无明显无明显影响影响(图右上);(图右上);抑制胞内抑制胞内HMGB1对肝脏巨噬细胞对肝脏巨噬细胞炎症功能的影响炎症功能的影响干扰组干扰组TNF-及及IL-6水平较对照明显下降(图右中);水平较对照明显下降(图右中);ERK/p38信号通路参与胞内信号通路参与胞内HMGB1对巨噬细胞的前炎症功能的对巨噬细胞的前炎症功能的调节调节(图右下)。(图右下)。HMGB1对对肝脏巨噬细胞的肝脏巨噬细胞的功能调节机制功能调节机制肝组织肝组织HMGB1的免疫组化的免疫组化HC CHB ALFBMC
22、Gastroenterol.(2011)15;11:21.200X200X200X800X800X800XHBV感染相关的感染相关的ALF患者,其肝细胞中患者,其肝细胞中HMGB1 由胞核转移至胞浆由胞核转移至胞浆30外周血外周血肝内肝内Th17Th17细胞相关促炎因子细胞相关促炎因子IL-17IL-17与抑与抑炎因子炎因子IL-22IL-22在慢乙肝患者外周血及在慢乙肝患者外周血及肝脏内存在肝脏内存在失衡失衡,加重加重肝脏病理损伤。肝脏病理损伤。Wang FS,et al,Hepatology.2010Wang FS,etal.Plos One,2010 Xiang XG,et al.Imm
23、unology and Cell Biology 2011Th17加重乙型肝炎免疫病理损伤加重乙型肝炎免疫病理损伤肝脏肝脏HAI指数和肝内指数和肝内IL-22,IL-17表达的线性关系表达的线性关系NK细胞的活化细胞的活化加重肝脏炎症加重肝脏炎症A.A.炎症活动炎症活动的乙肝患者肝脏汇管区及的乙肝患者肝脏汇管区及肝叶区的总肝叶区的总NKNK细胞均明显增多细胞均明显增多;B.B.炎症活动炎症活动的乙肝患者的乙肝患者炎症因子的分炎症因子的分泌明显增多泌明显增多。Zhang Z,et al,Hepatology.2011IT免疫抑制乙肝患者;IA免疫激活乙肝患者。NKp46-rich NK与肝脏炎症
24、程度密切相关与肝脏炎症程度密切相关 A.NKp46+占30%NK细胞,汇管区炎性坏死等级3;B.NKp46+占92%NK细胞,汇管区炎性坏死等级8;C.NKp46免疫组化染色,显示NKp46+NK主要分布于汇管区;D.NKp46+NK比例与肝脏炎性坏死分级及肝门炎症分级呈正相关。ABCDTom P,et al.Gut.2013肝纤维化进展的关键分子环节肝纤维化进展的关键分子环节Chem Biol Interact.2011;193(3):225231.氧化应激损伤、病毒、酒精、毒素等多种因素均会导致肝纤维化的发生;肝脏Kupffer细胞活化,并释放TGF-、PDGF等细胞因子,而诱导静止肝星状
25、细胞(hepatic stellate cells,HSC)的活化;肝星状细胞(HSC)的活化,并转化为肌成纤维细胞(myofibroblast)是肝纤维进展的中心环节;活化的HSC进一步上调-SMA,COL1A1,TIMPs 及蛋白多糖的表达,而导致纤维化进展。大鼠二甲基亚硝胺大鼠二甲基亚硝胺(NDMA)肝纤维化模型肝纤维化模型Th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Biochemistry&Cell Biology 36(2004)307319.-SMA免疫组化免疫组化 正常肝脏正常肝脏NDMA3天天NDMA 5天天NDMA 7天天NDMA 14天天NDMA 21天天 N
26、DMA注射3天后,出现HSC的激活(a-SMA阳性);5天时,活化的HSC 增多;7天时,活化的HSC主要位于坏死灶;14天后,活化的HSC主要位于慢性病变灶;35BALB/c 小鼠小鼠CCl4肝纤维化模型肝纤维化模型FASEB J.2006 Mar;20(3):444-54.正常肝脏正常肝脏50X400X正常肝脏正常肝脏CCl4肝纤维化肝纤维化100X400XCCl4肝纤维化肝纤维化TIMP-1免疫组化免疫组化 正常肝脏中,TIMP-1仅在肝窦处表达;肝纤维化模型中,TIMP-1在门管区和隔区的表达明显增加。36胆汁郁积型肝纤维化模型中胆汁郁积型肝纤维化模型中COL1A1的表达的表达J Cl
27、in Invest.2005 Feb;115(2):209-18.Liver fibrosis.(A)Col11 主要由活化的HSC表达,而非肝细胞;(B)胆管周围的肌成纤维细胞(myofibroblasts)也大量表达Col11,HSCs增殖活化而启动了胶原在肝实质中的沉积。40X200X37单独的单独的G1862TG1862T降低降低HBVHBV复制,而合并了复制,而合并了A1762T/G1764AA1762T/G1764A和和G1896AG1896A的病毒株复制能力大大提高;的病毒株复制能力大大提高;上述突变使上述突变使HBcAgHBcAg在细胞核内大量聚集在细胞核内大量聚集;Jun I
28、noue,et al.Virology,2009Jun Inoue,et al.Virology,2009HBV特特定定突突变变株株通通过过介介导导HBcAg的的胞胞内内滞滞留留而而引引发发爆爆肝肝FH-B(fulminant hepatitis B patients)和AH-B(acutehepatitis B patients)的HBcAg免疫组化CHB患者肝组织的患者肝组织的HBx抗体免疫组化抗体免疫组化Modern Pathology(2004)17,1169117980%以上的以上的CHB肝组织样本中均能检测到肝组织样本中均能检测到HBx;HBx在在30%以上的肝细胞中均有分布;以上
29、的肝细胞中均有分布;200X400X39HBx与与HCC分化水平密切相关分化水平密切相关Modern Pathology(2004)17,11691179200X400X400X400X肝硬化肝硬化肝硬化肝硬化肝癌肝癌-高分化高分化肝癌肝癌-低分化低分化40抗病毒治疗后肝组织的抗病毒治疗后肝组织的HBx免疫组化免疫组化Modern Pathology(2004)17,11691179干扰素或拉米夫定治疗后,肝组织中仍可检测到干扰素或拉米夫定治疗后,肝组织中仍可检测到HBx干扰素治疗前干扰素治疗前干扰素治疗后干扰素治疗后拉米夫定治疗前拉米夫定治疗前拉米夫定治疗后拉米夫定治疗后200X200X20
30、0X200X41HBx会激活会激活NF-B信号通路信号通路 绿色荧光为绿色荧光为p65p65蛋白蛋白(NF-(NF-B B通路的核心分子通路的核心分子);Alexa Fluor 555 phalloidin(红色红色)标记细胞骨架;标记细胞骨架;左图为转染左图为转染HBxHBx表达质粒的表达质粒的Huh7Huh7细胞,右图为转染对照质粒的细胞,右图为转染对照质粒的Huh7Huh7细胞;细胞;HBxHBx可诱导肝癌细胞中可诱导肝癌细胞中p65p65蛋白的入核,激活蛋白的入核,激活NF-NF-B B信号通路;信号通路;NF-NF-B B信号通路与肝炎信号通路与肝炎-肝硬化肝硬化-肝癌进程密切相关。
31、肝癌进程密切相关。Liu et al.Virology Journal 2013,10:16842HBx与与HCC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 HBx会影响细胞骨架蛋白(Cytoskeletal proteins)的表达,或通过影响Rho GTPases的表达(Rho GTPases是cytoskeleton重塑的主要调控分子)进而影响细胞运动性,促进肿瘤转移;HBx会下调calcium binding protein S100 family的表达,进而导致多条细胞信号通路的激活,影响细胞增殖活化;HBx 会上调proteasome 亚基水平,进而通过ubiquitin-proteas
32、ome途径影响细胞更新;HBsAg通过调控通过调控 LEF-1而导致而导致HCCJournal of Experimental&Clinical Cancer Research 2009,28:58肝癌组织肝癌组织癌旁组织癌旁组织正常肝组织正常肝组织淋巴增强结合因子(LEF-1)是Wnt信号通路末端效应蛋白家族的重要成员,Wnt活化条件下 LEF-1 会与-catenin形成二聚体而入核后促进基因转录;LEF-1与HBsAg表达成正相关;在癌旁组织中LEF-1则主要存在胞浆中,在癌组织中,LEF-1 主要存在于核内;提示HBsAg通过上调LEF-1,促进细胞增殖,促进HCC。44microRN
33、As参与了慢性肝炎参与了慢性肝炎-肝硬化肝硬化-肝癌进程肝癌进程Clinical Biochemistry,2013,46:946952.45 microRNA-21会抑制会抑制PTEN和和Sulf-1的表达,并通的表达,并通过激活过激活AKT/ERK信号通路而促进信号通路而促进HCC的发生发展。的发生发展。Bao L,et al.Cancer letters.2013miR-21促促进进肝肝癌癌发发生生发发展展miR-122通过调控通过调控AFP表达而影响肝癌进程表达而影响肝癌进程a)肝组织的miR122原位杂交:miR122(蓝紫色)在HCC组织中明显低于正常组织,且与肿瘤分级呈负相关(b
34、ar=500 m);b)AFP的免疫组化:AFP在HCC组织中的表达明显高于正常组织,且与肿瘤分级呈正相关(bar=500 m);c)miR122与AFP表达水平呈负相关;d)miR122与肝癌恶性分级呈负相关;e)miR-122干扰会增加肝癌细胞中AFP的表达;f)ZBTB20是AFP的转录抑制剂,miR-122通过调控其表达上调,进而影响AFP转录表达。efg分子病理学在肝脏疾病分子病理学在肝脏疾病诊断中的应用诊断中的应用48HCC发生发展相关的信号通路及关键分子发生发展相关的信号通路及关键分子-catenin的免疫组化的免疫组化Normal liver HCCInt J Biochem
35、Cell Biol.2011 Jul;43(7):1021-9.A.正常肝组织中,-catenin主要分布在肝细胞膜上;B.肝癌组织中,-catenin表达显著上调,并向细胞核内转移(箭头所示)。50Molecular Cancer 2012,11:64.400X400X400X400X400X400X MUC1和c-Met在正常肝组织、纤维化肝组织和HCC组织中的表达逐渐升高;正常肝组织中,MUC1主要分布于胆管;纤维化肝组织中,MUC1呈弥散状分布于胞浆;HCC组织中MUC1染色更深;正常肝组织中,c-Met基本为阴性;纤维化肝组织中,c-Met分布于胞浆;HCC组织中,c-Met主要表达
36、在细胞膜上。51血清因子血清因子GDF15作为病毒性肝炎及肝癌诊断标识作为病毒性肝炎及肝癌诊断标识发现并鉴定了人细胞因子GDF15可作为HCV和HBV感染导致的肝细胞癌(HCC)的血清标志物,可与其他HCC诊断方法联合应用作为辅助诊断方法。肝癌患者血清中升高的GDF15来源于肝癌细胞Yang W,et al10/15/2022DDB1DDB1是是HCV NS3/4AHCV NS3/4A蛋白酶的一个相互作用蛋白和切割底物,蛋白酶的一个相互作用蛋白和切割底物,对对HCVHCV的复制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的复制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可作为丙肝疾病发展进程相关的生物标志物。用。可作为丙肝疾病发展进程相关的生物
37、标志物。Kang X.Shu.HB.Virology.2013.DDB1可作为丙肝疾病发展进程相关的生物标志物PNC可作为肝癌转移性评价的新指标可作为肝癌转移性评价的新指标标准标准HepG2(ATCC)高转移性高转移性HepG2 PNC是一种形态不规则、电子结构致密的特殊细胞核亚结构;PNC与细胞核仁邻近;RNA及RNA结合蛋白-PTB是其重要组分;PNC比例与乳腺癌、结肠癌等多种肿瘤的转移性和预后评价密切相关。microRNAs在肝病预警及诊断中的价值在肝病预警及诊断中的价值 指标名称指标名称临床意义临床意义miR-487a该分子在孪生重肝患者中表达下调该分子在孪生重肝患者中表达下调miR-
38、7a该分子在重肝患者中表达增高该分子在重肝患者中表达增高miR-16该分子在重肝患者中表达增高该分子在重肝患者中表达增高miR-122该分子为乙肝重症化及疾病进展提供了预警信号该分子为乙肝重症化及疾病进展提供了预警信号 miR-1187该分子的表达随着肝衰竭的发展呈现明显下降趋势,该分子的表达随着肝衰竭的发展呈现明显下降趋势,可作为预测乙肝病情进展、重症化的标志物可作为预测乙肝病情进展、重症化的标志物miR-155该分子的表达随着病毒的清除逐渐下降,可作为乙肝该分子的表达随着病毒的清除逐渐下降,可作为乙肝重症化转归的生物学标志,为乙肝重症化及治疗提供重症化转归的生物学标志,为乙肝重症化及治疗提
39、供新的预警信号新的预警信号miR-197该分子的表达下调对肝脏炎症活动具有预测价值该分子的表达下调对肝脏炎症活动具有预测价值Micro array芯片结果:2个上调,147个下调miRNAs在乙型肝炎重症化转归在乙型肝炎重症化转归预警预测中的应用预警预测中的应用miR-122上调:Fold change=1.299375,p=0.092873 抽样误差Xie.Q.et al.miR-122可作为预测肝衰竭的血清标志物可作为预测肝衰竭的血清标志物不同病毒引起的肝脏疾病血清中miR-122相对表达量均有所上升,其中乙肝肝衰竭血清miR-122的表达量最高乙肝肝衰竭患者血清miR-122在MELD评
40、分30之内呈上升趋势,且与MELD评分呈正相关同一名患者在病情好转时血清中miR-122的相对表达量明显下降MELD30分的患者血清miR-122相对表达量与MELD评分的相关性分析MELD不同得分血清miR-122相对表达量Xie.Q.et al.血清血清miR-122miR-122的相对表达量可以反映肝组织的损坏程度的相对表达量可以反映肝组织的损坏程度microR-210可可作为反映乙型肝炎病情严重作为反映乙型肝炎病情严重程度的分子标志物程度的分子标志物乙型肝炎重症化进程血清miR-210表达水平变化:健康对照及各型乙型肝炎患者各组间miR-210表达水平均有显著性意义P0.01)。各型乙
41、型肝炎患者与健康人血清中miR-210表达水平(RT-qPCR结果)Song G,et al.JVH.(2013)miR-210在肝损伤进程中的作用机制在肝损伤进程中的作用机制缺氧缺氧诱导因子(HIF)miR-210发育/分化凋亡X染色体失活DNA结合膜运输迁移/粘附细胞循环线粒体代谢转录/翻译炎症肝损伤 肝损伤进程存在炎症反应,炎症引起组织缺氧,缺氧诱导miR-210表达。因而miR-210间接反映肝损伤程度。miR-210的靶基因参与调节细胞循环、发育/分化、凋亡、线粒体代谢等多种细胞过程。miRNAs可作为预测可作为预测HBVHBV感染相关感染相关HCC的血清标志物的血清标志物 血清血清
42、miR-122水平在水平在HCC患者中显著升高,明显高于无患者中显著升高,明显高于无HCC的乙肝患者和健康对照的乙肝患者和健康对照(p0.05);血清miR-21水平在HCC患者中显著降低,但较之无HCC的乙肝患者,无显著差异(p0.05);PLoS One.2011;6(12):e28486miRNA-122可作为可作为CHC肝纤维化程度的指标肝纤维化程度的指标 CHC患者的血清患者的血清miRNA-122水水平与肝纤维化分级呈负相关平与肝纤维化分级呈负相关;CHC患者的肝内患者的肝内miRNA-122水水平与肝纤维化分级呈负相关;平与肝纤维化分级呈负相关;与乙型肝炎重症化密切相关的甲基化新
43、位点与乙型肝炎重症化密切相关的甲基化新位点 谷胱甘肽巯基转移酶M3(GSTM3):GSTM3是抗氧化应激的关键酶之一,氧化应激参与重型肝炎的发病机制。慢加急性肝衰竭中,GSTM3基因启动子甲基化组的病死率明显高于非甲基化组(55.6%vs 14.3%)Qi L,.Wang K.Tohoku J Exp Med.2012;228(1)谷胱甘肽巯基转移酶P1(GSTP1):氧化应激影响GSTP1启动子甲基化状态。GSTP1启动子甲基化与慢加急性肝衰竭的病情轻重密切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中,GSTP1甲基化组氧化损伤程度高于非甲基化组 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PPAR):其启动子区含两个CPG岛(
44、CPG-1和CPG-2),在慢乙肝中均可发生甲基化;其甲基化程度与肝脏炎症分级密切相关。Zhao Q,.Wang K.Journal of Viral Hepatitis.2013.细胞因子信号抑制物1(SOCS1)在慢加急性肝衰竭中发生甲基化;慢加急性肝衰竭的SOCS1甲基化比率高于慢性乙肝;且甲基化组病死率高于非甲基化组。10/15/2022 AMN作为一类Topo抑制剂具有高效且不导致耐药等优势,但因其毒副作用明显而终止了临床实验。对其进行修饰而合成了一系列新型化合物,经PNC筛选体系确定了2种在体外具有同样疗效的衍生药物(MEAN和AN)。在荷瘤小鼠模型上进一步验证其体内疗效,证实筛选
45、得到的衍生物在体内同样具有良好的抗肿瘤效果,并且其细胞毒性低于传统的化疗药物。分子病理学在肝脏疾病分子病理学在肝脏疾病治疗中的应用治疗中的应用Resveratrol抑制抑制LPS诱导巨噬细胞的诱导巨噬细胞的HMGB1转位转位66IFN-在在CHB患者中治疗无效机制患者中治疗无效机制Chen J,.Yuan ZH.Hepatology.2013;57HBV通过抑制输入蛋白-5和蛋白激酶C-,削弱了IFN-诱导的STAT激活,进而抑制IFN-的应答。10/15/2022 Li J.,Yuan ZH et al.Nature Immunology.2013 Aug;14(8):793-803.发现发
46、现IFN-IFN-通过促使细胞分泌的通过促使细胞分泌的exosomesexosomes携带具有抗病毒作用的蛋白和核酸等分子在细携带具有抗病毒作用的蛋白和核酸等分子在细胞间传递而发挥抗病毒作用。相关成果胞间传递而发挥抗病毒作用。相关成果发表在发表在Nature ImmunologyNature Immunology.发现exosomes介导了IFN-诱导的cell-to-cell的抗病毒作用IL-28基因多态性与丙肝患者基因多态性与丙肝患者SVR密切相关密切相关 Dongliang Ge et al.,Nature.2009抗抗HBV治疗可逆转慢乙肝患者的肝纤维化治疗可逆转慢乙肝患者的肝纤维化
47、J Clin Invest.2005;115(2):209-18.Liver fibrosis.治疗前治疗前 治疗后治疗后-SMA免疫组化染色免疫组化染色70HNF4-miRNA反馈通路连接肝炎肝癌进程反馈通路连接肝炎肝癌进程 HNF4是肝脏发育和肝细胞功能维持所必需的重要分子;抑制HNF4会通过miRNA-炎症反馈通路而启动肝细胞恶性转化;该通路包括miR-124,IL6R,STAT3,miR-24和miR-629;一旦该通路启动后,会持续抑制HNF4的表达而促进肿瘤发生;miR-124调控IL6-STAT3信号通路,是控制炎症进展的重要分子Maria H.et al.,Cell,2011肝
48、癌中肝癌中HNF4-miRNA反馈通路受阻反馈通路受阻Maria H.et al.,Cell,2011A.HNF4和miR-124 mRNA水平在HCC组织中下调,而miR-24和IL6R mRNA水平在HCC组织中上调;B.HNF4和磷酸化STAT3的免疫组化,及miR-124,miR-24和miR-629的原位杂交显示,13/30(43.3%)的HCC中,HNF4-miRNA反馈通路受阻。外源输注miR-124后,可减少肝癌模型(DEN)中的肿瘤数目和体积;可上调HNF4的表达,并下调IL6R的表达,抑制STAT3通路活化;miR-124输注基本无副作用,肝、肾、脾、肺、胰等脏器功能正常;对对HFN4-microRNA炎症反馈通炎症反馈通路的调控,有望作为肝癌治疗的路的调控,有望作为肝癌治疗的新靶点新靶点。调控调控HFN4-miRNA通通路可抑制路可抑制HCC进展进展Maria H.et al.,Cell,201110/15/2022思考题 分子病理学在肝脏疾病发病机制研究中有何重要作用和意义?分子病理学在肝脏疾病诊治中的价值如何?有何应用前景?自身免疫性肝炎的分型及免疫学和病理学特征 miR-210的功能有哪些?其在肝损伤中的变化及临床意义。10/15/2022谢谢各位同学!请批评指正谢谢各位同学!请批评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