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三叉神经痛护理查房三叉神经痛护理查房定义三叉神经痛是指原因未明的 在三叉神经分布区出现的短暂的、反复发作的、难以忍受的刺痛,又称 原发性三叉神经痛。也可由脑桥小脑角占位病变、炎症、血管病变、多发性硬化等病因引起,称继发性三叉神经痛。2病因“三叉神经痛”有时也被称为“脸痛”,容易及牙痛混淆。是一种发生在面部三叉神经分布区内反复发作的阵发性剧烈神经痛,三叉神经痛是神经外科、神经内科常见病之一。多数三叉神经痛于40岁起病,多发生于中老年人,女性尤多,其发病右侧多于左侧。该病的特点是:在头面部三叉神经分布区域内,发病骤发,骤停、闪电样、刀割样、烧灼样、顽固性、难以忍受的剧烈性疼痛。3临床表现三叉神经痛
2、病人主要表现在三叉神经区内反复发作的阵发性剧烈疼痛。发作常无预兆,疼痛历时数秒至 数分钟。突发突止,间歇期正常。重者发作 时在床上翻滚,并有自杀念头。每次 发作时间由几秒钟到几分钟不等。在夜间发作减轻或停止。一般神经系统检查无阳性体征。4治疗原则首选药物止痛,无效时考虑神经阻滞或手术治疗。卡马西平是首选药,可抑制三叉神经的病理神经反射,也可选用苯妥英钠、氯硝西泮等。神经阻滞可选用三叉神经周围支或半月神经节封闭和射频热凝治疗,阻滞其神经传导、对顽固病例,可行三叉神经感觉跟切断术或三叉神经微血管减压术。5基本资料 35床患者高前应,男性,61岁,2011年7月1日13:52入院,主诉右侧面部疼痛十
3、年,患者十年前带状疱疹 入院时测T36.8c bp144/86mmHG,神智清楚,双侧瞳孔等大等圆,直径3mm,对光反应灵敏,右侧颞咬肌萎缩,四肢活动自如,肌张力正常,双侧巴宾斯基症。6患者于7月6日行微血管减压术,术后遵医嘱给予尼莫同50ml以5ml每小时泵入,监测生命体征、抗炎止血等治疗。现术后4天病人生命体征正常,情绪稳定,生活部分自理,能下床活动。愈合较好。7护理问题及诊断1.恐惧:及疾病引起的不适及担心预后有关2.疼痛:及疾病本身有关3.脑组织灌注量异常:及脑水肿有关4.有感染的危险:及留置导尿管有关5.自理能力缺陷:及术后要求卧床有关6.有皮肤完整性受损的危险:及长期卧床有关8恐惧
4、相关因素:病人对手术的恐惧,术后愈合情况,疾病带来的不适预期结果:帮助病人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病人配合手术治疗,客服消极悲观的情绪护理措施:1.对病人进行心理辅导 2.遵医嘱给予脱水,止痛药物处理疼痛带来的不适9疼痛相关因素:颅内压增高,脑水肿预期结果:患者疼痛得到缓解护理措施:1.绝对卧床休息 2.镇静止痛:给予药物处理,降低颅内压 3.向病人讲解有关疾病的治疗方法及愈后,消除病人疑虑效果评价:病人疼痛得到缓解10脑组织灌注量异常相关因素:脑水肿 颅内压增高预期结果:脑组织灌注量正常护理措施:1.平卧位或太高床头15-30,以利于颅内静脉回流,减轻脑水肿 2.吸氧 持续或间断吸氧,令脑血管收
5、缩,降低脑血流量 3.饮食及补液 低盐饮食 保持水电解质平衡,保证热量 维生素 蛋白质等基本营养的供应 11感染相关因素:留置导尿管预期结果:降低感染率护理措施:1.保持引流通畅。避免导管受压、扭曲、堵塞。2.防止逆行感染。保持尿道口清洁,每日用0.1%新洁尔灭溶液清洁尿道口2次,每日定时更换集尿袋,记录尿量,每周更换导尿管1次,无论何时,引流管及集尿袋均不可高于耻骨联合,切忌尿液逆流。3.鼓励病人多饮水,常更换卧位,若发现尿液混浊,沉淀或出现结晶,应及时进行膀胱冲洗。每周查尿常规1次。4.训练膀胱功能。可采用间歇性阻断引流,使膀胱定时充盈、排空、促进膀胱功能的恢复。12自理能力缺陷相关因素:
6、及术后要求卧床有关预期结果:满足病人的基本需要护理措施:从个人卫生、饮食、安全、睡眠、康复方面进行护理13有皮肤完整性受损的危险相关因素:长期卧床预期结果:无压疮护理措施:1.注意保持病人皮肤清洁、干燥,避免大小便浸渍皮肤和伤口,定时用热毛巾擦身,洗手洗脚,促进皮肤血液循环。2.每次协助病人翻身后,先用热水擦洗,再用双手或一手蘸少许樟脑酒精或50%酒精按摩。骨突处要重点按摩,头后枕部、耳廓及脚后跟是褥疮的好发部位,也不能忽视。3.床上不能有硬物、渣屑,床单不能有皱折,及时更换潮湿、脏污的被褥、衣裤和分泌物浸湿的伤口敷料14健康教育1、宣传三叉神经痛疾病知识,使病人了解该病有突发突止、反复发作、病情逐渐加重的特点。2 、讲解诱因 不适当的洗脸、刷牙、剃须说话等诱导发作,向病人和家属介绍减轻疼痛的方法。3、说明乐观对待疾病存在的现实和避免诱因的必要性。4、遵医嘱用药,不可随意停、换药物。15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