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以人为中心 指将认识症患者视为一个普通人,尊重他,站在他的角度和立场去理解他的行为并提供适当的照护。以人为中心-是1990年代初期,由Tomkitwood教授所提倡的。除脑的疾病还要掌握每个人的健康状态、性格、人生经历、人际关系,然后根据个性化给予合适的照顾方式,理解对方的感受与想法、支援认知症患者过自己想过的生活。1980年代,英国的认知症照护也是以效率为主导,Tom Kitwood教授则指出应该修正哪种以效率为先的照护模式,改为以患者的个性与生命历程为关注点的照护模式,这种理念提出后对世界各国的照护方式带来了影响。日本的认知症照护理念也是来自Tom教授提倡的以人为中心的照护。认知症 人 如
2、果把脑的障碍当成是认知症的主要问题所在,那么照护人员的思考就会被限制。以人为中心的照护,应该是全面而具个性化的。它能够反应出以人为中心的照护文化理解、尊重和包容认知症长辈的独特性和个人视角;它也能够提供一系列的方法,让照护实践更能尊重认知症长者的选择和意愿。会创造出医学这个狭窄的领域里想像不到的结果。以人为中心的照护可以让认知症长辈已经封闭的心复苏回来。认知症照护模式的转换 日本,英国,澳洲等国家过去的认知症照护模式也是以效率为主导,把焦点放到诊断的病名和工作任务上面,而不管照护的人是谁,他们是否还有什么能力。普遍采用的是照护模式是“支配,控制”。与其说是在照护他们,不如说是在控制他们。比如什
3、么时候吃饭,吃什么,吃多少,什么时间洗澡,什么时间去厕所。被照护的老人就像物件一样被对待,被支配。转换前的认知症照护模式,这是日本1990年代以前的认知症照护模式。经过不断地改善摸索才有了现在的照护模式。当然这也不一定是最好的,还需要不断地改善和提高。大家学习他国的照护经验,学习了解他国的失败的经验也非常重要,这样可以避免少走弯路。想要改变现有的模式不是容易的事情。在工作中,如果这么做了,也许会因为没有遵守目前的工作规范受到质疑或嘲笑。需要我们每一个坚持不懈,积极的参与。需要认知症长辈的家人,机构的管理者,照护人员,志愿者等等每一个的努力,来支援认知症长辈能够表达自己的选择和意愿,得到适切的支
4、援,继续尽自己的能力生活下去。认知症的行为因素在以人为中心的照护理念里,认知症患者的行为不只是受“脑部障碍”单一因素影响,而是同样包含了其它因素,判断认知症患者的行为必须综合考虑脑的障碍,健康状态,生活经历,性格,社会心理学等五大内在环境的要素。还有外部环境的物理环境,人为环境,感觉的刺激,制度的约束。有时会导致周边行为的发生。周边行为也是因为他们的需求的哪个方面没有得到满足才会出现。内部环境的脑的疾患,因为认知机能的下降,认知症长辈就像被浓雾包围,会有很强烈的不安和不愉快的感觉。例如,忘记最近发生的事情,现在不知道是什么时候,在哪里。不能理解别人说什么,不能顺畅地表达。不会做的事情越来越多,
5、会看到普通时看不到的东西等。健康状态主要指感觉的机能,疾病,服用药物的副作用。比如让认知症患者身体感到不舒服的要素有感染症,便秘,脱水,营养失调,糖尿病,心疾病等等的合并症的恶化。皮肤疾患的疼痛和瘙痒。药物的副作用,过量服用的影响。还有感觉器官的衰弱的影响也会增加不安和不愉快的感觉。像白内障,绿内障的原因看不清事物,一侧或两侧的听力不好,听不清。眼镜助听器的度数不合等等。认知症的行为因素 生活经历,过去的职业,生活习惯,在意的事物,喜欢的事情,擅长的事情,讨厌的事,不擅长的事情。生活过的地方(社区)等等,这是他们走过的人生路,直接影响着他们的思考方式,言行的样式。要想理解眼前的这位认知症长辈,
6、离不开他过往的经历,特别是人生转折点的经历,但要注意的是过去熟练能做的事情,现在不会做了。过去和现在的偏差有的时候会让老人们难过,引起不安和焦虑的情绪。性格气质,发生同样的事情,对应方法每个人都会不一样。比如,被指责的时候,有的人会逃走,有的人会反击。每个人的行动在很大的程度上受着以往性格的影响。过去不拘小节的人,就算不理解眼前发生的事情,也不会太在意。但是拘小节的老人遇到什么事情就会变得非常担心不安烦躁。我们还需要注意的是,我们提供的服务和长辈的性格不符,也会让他们感到混乱,容易使症状恶化。比如比较内向的老人,被强迫参加喧闹的娱乐活动,也许就会出现抗拒和行为。老人的行为不一定都是认知症的原因
7、,需要了解长辈们的原来的性格,提供适合的照护。社会心理关系,就算得了认知症,但他们有感情,自尊心,在意周围人的反应。这些都会变得比较敏感。当感觉到自己是个无用的人,只会给别人添麻烦的人,不被尊重的时候都会影响他们的行为。举个简单的例子,肚子饿(是内部环境),正赶上没有东西可以吃的(外部因素)引起了烦躁易怒的行为。这个行为是因为想吃东西(也就是身体舒适度)的基本需求没有得到满足所造成的。认知症患者的心理需求Tom教授用以尊重患者为一个人的“爱”为中心,个人特点、参与、联系、包容、舒适五大要素并列于周围。这几个需求也是左右认知症长辈的状态的需求。舒适(安心的感情)首先要把长辈身体上的苦痛降到最低限
8、度。通过与他人的交流感受到温和,亲密,被关心,缓解苦痛和悲伤,消除不安的情绪。阻碍舒适安心的感情的因素有心理方面的不愉快,身体方面疼痛,精神方面的苦痛,伤自尊。比如吵闹,被无视,被当成孩子对待,被当成没有用的人。个人特点(自己)每个人都是独特的,个人特点就是可以向他人介绍的自我。以往的自己,现在的自己。通过一条无形的脉络连接着保持着一贯性。就是说,自己意识里面的自己,和别人眼里的自己是相同的。知道自己是谁,感觉到自己的存在。了解长辈过去的生活经历,提供适合的照护,可以让长辈感觉到自己的存在,被尊重被关心。联系 认知症长辈因为认知机能的障碍影响,在短时间里面临各种各样的丧失体验,他们自己也知道自
9、己的不正常。他们心理通过与周围的环境,人的连带,情感,在意的事物,让他们有安心和安全感。我们需要注意的是,对我们来说也许是没有用,没有价值,不需要的东西,但是对认知症长辈来讲也许就是宝贝,最有价值的东西。认知症患者的心理需求参与 我们需要看到他们失去的部分,但是更要发现他们的长处和能力。让他们参与他们喜欢,想做的活动,得到最好的支援。包容,陪伴,归属感 广义地来讲,是归属于哪个集团,狭义地讲与周围有沟通链接。集团不是单指聚集地的人群。而是存在各种各样的关系性,起到互相影响的作用。需要把平时收集到的生活史的信息,需求的信息都要记录下来并共享。使工作人员能够且默契配合与长辈们进行积极的互动,增加他
10、们被满足的需求。马斯洛人类基本需要层次论 需求层次:由低到高分为生理的需求、安全的需求、爱与归属的需求、自尊的需求、自我实现的需求。生理的需求是人类与生俱来的最基本的维持人生命与生存的需求,包括空气、水分、食物、排泄、休息、睡眠等。安全的需求包括生理安全的心理安全,经济的保障,健康的保障。爱与归属的需求包括给予和得到两个方面,即个体需求去爱和接纳别人,同时也需求被别人爱,被集体接纳,以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自尊的需求,自尊有双重含义,即自尊和受他人尊敬。自尊视自己为一个有价值的人;被他人尊敬是得到他人的认同与重视。自我实现的需求是实现自己在工作及生活上的愿望,并能从中得到满足,感受活着的意义。对
11、于患有认知症的人,在许多情况下很难按照自己的意愿来满足这些人类的基本需求,通常需要周围的人积极鼓励及协助。社会心理 因为照护人员的视点,照护方法引起的周边症状,可以说是人为的原因。不是说照护人员的人品有问题,应该解释成因为自己与认知症长辈的立场不一样。比如认知症长辈的立场是,因为疾病的原因,有很多事情都不明白了,感觉到很不安,很混乱,不舒服。照护人员的立场是我是健康的没有问题。所有我为老人们提供即安全又清洁的照护。我们是提供照护的,认知症的人是接受照护的。他们如果拒绝接受,那是因为认知症的原因。要想办法说服他,控制他的行为。案例:一位认知症老人,平时很温和听话,有几天她拒绝洗澡。护士给她检查血
12、压、脉搏、体温都正常,认为洗澡没事。我们就认为她拒绝洗澡是因为认知症的原因,就又哄又劝地让她洗了澡。但是分第二天就因病住院了,再也没有回来。原来她那几天是真的身体不适才拒绝洗澡的。身体的疼痛、疲惫,他们表达不明白,我们所谓的认识症的问题行为有时就是他们发出求救信号。需要我们细心的观察,需要了解问题行为的背景和原因。这样才能为长辈提供温馨舒适专业的照护。机构或照护人员引起的恶性社会心理 根据照护人员提供的照护可以使认知症长辈处于良好的状态,也可能会让长辈陷入不良的状态。恶性社会心理的这些行为,想的是用这些方法支配控制长辈,让他们老实听话。但是这些方法只会让长辈们的生活质量越来越低,周边症状也会严
13、重,恶性循环越循环越差。人一旦患上认知症,大脑功能会逐渐下降,能够独立完成的事情也会越来越少,在日常生活中出现许多问题,影响正常的生活起居。有时他们自己也会认为,认知症老人就是无用之人。认知症长辈可以从周围人的反应当中读取许多信息。如果他们感到自己被指责被批评,或者做了什么不该做的事情,这时他们通常会感觉非常消沉,甚至会关闭交流的通道。这种情况不但不利于照护方,增加照护工作的难度,同时对认知症长辈更没有任何好处。我们应该明白,最无助、苦闷、悲伤的,其实是认知症患者本人。机构及照护人员创造良性社会心理 每个人都本能的希望能够为他人提供帮助,获得认可。认知症长辈也是如此,一句感谢的话,一个笑脸,都
14、会让人感觉无比舒服和开心。同时还会感到自己并非无用之人,自己的能力被人认可,可以完成的事情还有很多,虽然脑部有疾患当他们依然保有情感,他们虽然不记得对他说的话做的事,但却会记得带给他们的感受。我们可以激发他们的情感,带给他们舒适和慰藉,进行灵魂上的交流。良性社会心理的循环干预会减缓认知障碍的恶化,提高长辈的生活的质量。观察长辈的状态 恶性的社会心理的干预,会引起长辈们不良状态的表现,相反,当良性社会心理的干预,让长辈们的需求得到满足,就会表现出良好的状态。我们以恶性的社会心理提供服务,老人们会在无助,苦闷,悲伤,苦痛里慢慢走向死亡,以良性社会心理提供有尊严的日常生活服务会让长辈们有尊严的完成人生旅途。NoImage愿我们快乐学习、快乐工作!此课件下载可自行编辑修改,供参考!感谢您的支持,我们努力做得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