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知识点考点复习提纲详细版.docx

上传人(卖家):wenku818 文档编号:3850990 上传时间:2022-10-18 格式:DOCX 页数:96 大小:229.2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知识点考点复习提纲详细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6页
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知识点考点复习提纲详细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6页
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知识点考点复习提纲详细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6页
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知识点考点复习提纲详细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6页
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知识点考点复习提纲详细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6页
亲,该文档总共9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知识点考点复习提纲详细版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一)旧石器时代旧石器时代是指以打制方法制作石器的时代,代表性的古人类化石点遗址:距今约170万年的元谋人;距今约70万20万年的北京人生活特点:渔猎采集,过群居生活,已经学会用火(二) 新石器时代新石器时代是指以打磨结合方法制作石器的时代。代表性的古人类化石点遗址:仰韶文化:彩绘陶器,以粟为主要栽培作物;大汶口文化河姆渡文化:种植水稻,养蚕缫丝龙山文化:黑陶、蛋壳陶良渚文化:玉器红山文化生活特点:使用陶器、原始农业、饲养家畜、修建村落、生活逐渐稳定新石器时代文明遗址发展特点:发源于大江、大河流域;分

2、布广泛,多元一体、中原核心(三)中国原始社会组织分为:原始人群、母系氏族社会和父系氏族社会3个阶段。旧石器时代晚期母系氏族社会新石器时代晚期父系氏族社会,父权制取代母权制,社会贫富分化、阶级差别开始出现。(三皇五帝时期属于父系氏族社会)(四)夏朝约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了我国最早的奴隶制国家夏朝,都城阳城。禹死后,其子启继位,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河南偃师二里头遗址,很有可能是夏文化的遗存。(五) 商朝约公元前1600年,商部落首领汤推翻夏朝,建立商朝,都殷。政治:内外服制,商王对地方的控制有限。商朝已经有较系统的国家机构和官吏原始民主传统对君主权力有制约作用。经济:(1) 农业:农业是主要生

3、产部门,井田制是基本土地制度,其实质是奴隶主土地国有。农业生产中主要使用木、石、骨、蚌等材质的工具,青铜农具极少;(2)手工业:青铜铸造是手工业生产中的主要部门,青铜器种类繁多,绢帛是商周贵族普遍的衣着材料(3)商业出现了专门从事商品交换的商人文化:文字:商朝形成成熟的文字甲骨文,西周使用金文或铭文;青铜文化:商周劳动人民创造了灿烂的青铜文化(六)西周公元前1046年,周族首领周武王率众灭商,定都于镐政治:(1) 分封制对象:同姓亲族、功臣姻亲影响:积极:通过分封,周人的势力范围不断扩大,形成天子-诸侯-卿大夫-士的等级结构,加强了周天子对地方的统治。消极:诸侯在自己的领地内享有相当大的独立性

4、,易造成分裂割据。(2) 宗法制核心:嫡长子继承制作用:宗法制以血缘关系为纽带,保证嫡长子继承爵位,解决了统治阶级内部关于继承权的争端,成为巩固分封制的手段。保证了各级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3) 礼乐制“礼”是维护贵族等级秩序的典章制度和礼仪规定。“乐”是配合“礼”的进行维护等级差别的乐舞。(4) 分封制、宗法制、礼乐制的关系分封制与宗法制互为表里,宗法制是分封制的基础,分封制是宗法制的政治表现,礼乐制是维护分封制、宗法制的工具。经济、文化同商朝(七)早期国家的特点:政治:王权与神权相结合,神秘色彩浓厚政治关系与血缘纽带相结合,家国同构中央权力不断加强但

5、未形成中央集权。经济:奴隶主土地国有,集体劳作生产工具粗糙青铜铸造业发达文化:形成系统的文字甲骨文、金文(铭文)开始形成统一的心理文化认同,华夏认同。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公元前771年犬戎攻破镐京,杀死周幽王,公元前770年周平王东迁洛,历史进入东周。东周分为春秋、战国两个阶段。春秋争霸从公元前770 年至公元前476年,一些大的诸侯国势力扩张。战国兼并从公元前475年至公元前_221年,一些诸侯国的卿大夫掌握实权。战国开端的标志性事件:田氏代齐、三家分晋。战国以后,与中原相邻的戎狄蛮夷逐渐融入华夏族,诸侯纷争促进了华夏认同(一) 背景/时代特征政治:周王室衰微,礼崩乐坏,诸侯士大夫崛起,战争不

6、断。经济:井田制的瓦解,封建土地私有制确立,封建经济迅速发展。铁农具和牛耕出现并广泛推广,推动了生产力进步。思想文化:学在官府的传统被打破,私学兴起,教育相对普及,形成百家争鸣的学术繁荣景象。社会层面:士人阶级活跃,受到统治者的重视(二) 商鞅变法目的:富国强兵。 时间:公元前 356 年。 内容:重农抑商,奖励耕织;奖励军功,剥夺和限制贵族特权;强制大家庭拆散为个体小家庭,推动土地私有制发展;在民间实行什伍连坐,互相纠察告发;行政管理上普遍推行县制,县的主要官员由君主任免影响:积极:打击了奴隶主旧贵族,加强了中央集权,促进了封建经济的发展,增强了国力,壮大了军事力量。商鞅变法顺应历史潮流,集

7、列国变法之长,是战国时期持续时间最长、涉及面最广、改革最为彻底的一次变法。变法使秦国国富兵强,为秦统一中国奠定了基础。消极:商鞅变法轻视教化,鼓吹轻罪重罚,严酷的法律导致统治暴政,激化了社会矛盾。商鞅变法并未与旧的制度、文化、习俗彻底划清界限。文化专制政策束缚了思想文化的发展。重农抑商从长远来看阻碍了商品经济的发展。(三) 百家争鸣背景:同时代特征内容:学派人物时间思想理论儒家孔子春秋仁;为政以德、以道德感化治理国家、恢复西周礼乐制度,承认制度随着时代变化应当有所改良;礼有教无类孟子战国仁政、性善论、义利观(先义后利,舍生取义)荀子战国性恶论、隆礼重法、唯物思想天人观(制天命而用之)道家老子春

8、秋朴素的辩证法和唯物论,揭示出事物存在着互相依存、相互转化、对立统一的矛盾;认为物极必反,柔能克刚,无为而治庄子战国崇尚逍遥自由、齐物、天与人不相胜墨家墨子战国兼爱、非攻、节用、节葬、尚力、尚贤法家韩非战国法、术、势相结合,主张以法为工具管理国家,建立一个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的国家;今必胜古,主张变法革新。兵家孙武春秋末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创造了一套完整的军事理论体系阴阳家邹衍战国五行说、五德终始说。影响:1、百家争鸣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为新兴的地主阶级登上历史舞台奠定了思想理论基础 成为后世中华思想文化的源头活水,影响深远。2、儒家思想孕育了我国传统文化中的政治思想和道德准则;道家

9、学说构成了我国两千多年传统思想的哲学基础;法家思想中的变革精神成为历代思想家、政治家改革变法的理论武器,它们共同构成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秦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初步建立公元前230-前221年秦国采取远交近攻策略,灭六国,统一天下,建立起第一个统一的王朝秦朝,定都咸阳(一)秦统一天下的条件:长期战乱,人民渴望统一各地域经济的发展要求打破政治分裂带来的阻碍诸侯间兼并战争,为秦的统一奠定了基础商鞅变法,奠定雄厚物质基础。秦王广纳贤才,善于用人;秦王嬴政的雄才伟略秦国地理位置优越远交近攻,战略得当前221年秦朝建立(二)秦巩固统治的措施政治:皇帝制度(皇权至上、皇帝独尊、皇位世袭)、三公九卿

10、制度(丞相:辅佐皇帝处理全国政务、太尉:军事、御史大夫:副丞相监察百官)、郡县制经济:统一货币、度量衡文化:统一文字军事:北击匈奴、修建长城、南平百越、加强对西南夷的控制其他:制定秦律、统一车轨、编制户籍、迁徙六国贵族豪强、整顿社会风俗拓展:分封制、郡县制异同对比:同:都是为了巩固统治;都是古代重要的地方行政制度异:官员产生:分封制是世袭,郡县制是皇帝任免划分标准:分封制以血缘关系为基础,郡县制是按地域划分影响:分封制诸侯在地方拥有较大的独立性,世卿世禄,易形成地方割据郡县制官员由皇帝任免,不能世袭,独立性小,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三)秦的统一的意义:秦的统一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诸侯长期混战的局

11、面,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中央集权制国家;建立起幅员辽阔的国家,奠定了此后历代疆域的基本版图;秦朝确立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被以后的王朝长期沿用,影响深远。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发展奠定了基础;空前统一的封建国家促进了各民族的交往交流与交融,推动了统一多民族国家政治、经济、社会的发展。(四)秦的暴政的表现:秦始皇穷奢极欲,大兴土木;花费巨资,求仙访药;兴师动众,巡游封禅;征发繁重,百姓不堪重负;秦朝刑法严苛,天下愁怨;焚书坑儒,钳制思想;秦二世昏庸残忍,严刑峻法,使阶级矛盾和统治阶级内部矛盾激化(五)秦的灭亡:根本原因:秦朝暴政致使阶级矛盾和统治阶层内部矛盾尖锐化公元前209年

12、,在陈胜吴广领导下,发动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大起义大泽乡起义。陈胜起义失败,但刘邦、项羽领导的反秦势力壮大,公元前207年,攻进咸阳,秦朝灭亡。秦灭亡后,刘邦、项羽楚汉争霸四年,最终项羽被刘邦击败。西汉与东汉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1西汉的建立与“文景之治”:(1)西汉的建立:公元前202年,刘邦建立汉朝,定都长安,史称西汉(2)汉初“休养生息”:背景:汉朝刚刚建立的时候,由于整个国家经历了长时间的战乱和秦的暴政,经济凋敝,人民疾苦,整个国家迫切需要时间休养生息。指导思想:黄老之学内容:采取“与民休息”政策,减轻赋税、徭役和刑罚,提倡节俭,减少财政支出。文帝、景帝在位时经济得到明显恢复,社会稳定,

13、史称“文景之治”(3)汉初政治制度:汉承秦制:皇帝制,三公九卿制,郡国并行制:(郡县与分封并行制)王国问题2西汉的强盛: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1)对内:政治:颁布“推恩令” 设立直接为皇帝所掌控的中朝 确立以察举制为代表的新的官吏选拔制度将全国划分为13个州部,分设刺史,负责对辖区内郡级官员及子弟和豪强势力进行巡视监察任用酷吏治理地方,严厉镇压豪强、游侠等社会势力的不法行为经济:改革币制,将铸币权收归中央实行盐铁官营,由政府垄断盐、铁的生产和销售推行均输平准,国家插手并经营商业贸易,增加收入,平抑物价抑制工商业者,向他们征收财产税文化:接受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公元前136年,

14、朝廷设立五经博士,儒学独尊地位确立(2) 对外:开疆拓土:卫青霍去病三次北击匈奴、张骞两次出使西域、开通丝绸之路、公元前60年在乌垒城设置西域都护府、加强对东南沿海与西南少数民族地区的治理。3东汉的兴衰:(1)西汉灭亡,新朝建立:背景:政治日趋黑暗,土地兼并剧烈,赋税徭役沉重,破产农民沦为奴婢或流亡,社会动荡不安。王莽夺皇位:公元9年,外戚王莽夺取皇位,改国号新,西汉灭亡。王莽针对西汉后期的社会矛盾推行了一系列改革措施,试图挽救社会危机,但措施不切实际,反而使社会矛盾更加激化。统治末年,出现严重的旱灾和蝗灾,引发农民大起义。23年,因绿林军攻入长安,政权被推翻。(2)东汉建立与统一:25年,西

15、汉宗室刘秀(汉光武帝)重建汉朝,不久定都洛阳,史称东汉(3)光武中兴:统治措施政治:增强尚书台的作用,严格控制外戚干政,裁并郡县,裁减官吏,节省开支,整顿吏治,惩处贪污腐败。经济:清查全国垦田、户口数量,释放奴婢文化:重视儒学(4)党锢之祸:东汉桓帝、灵帝时,士大夫与宦官发生的党争。党锢之祸共发生两次,均以士大夫失败告终,最终,灵帝在宦官挟持,下令凡“党人”的门生故吏、父子兄弟都免官禁锢。党锢之祸伤及汉朝根本,为黄巾起义和汉朝的最终灭亡埋下伏笔。(5)黄巾大起义:原因:豪强地主势力在东汉发展迅速,土地兼并严重,阶级矛盾日益尖锐;外戚宦官交替专权;自然灾害严重,百姓苦不堪言。时间:184年张角创

16、立的民间秘密宗教“太平道”在多个地方同时发动起义。起义军头裹黄巾,称“黄巾军”。起义历史9个月,以失败告终。影响:动摇了东汉王朝的统治基础,地方长官趁机拥兵自重,出现了军阀割据局面,东汉政权名存实亡。2两汉的文化:(1)史学史记 (西汉)司马迁内容:以本纪、表、书、世家、列传的形式,叙述了上起黄帝、下至汉武帝年间约3000年的历史,共130卷。地位:首创了纪传体通史体裁,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评价:文字精练,人物刻画与叙事生动,不虚美、不隐恶,是一部兼具史学和文学特色的不朽名著。被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汉书 (东汉)班固内容:以本纪、表、志、传的形式,叙述了上起汉高祖六年、下至王莽地

17、皇四年共230年的历史,共100卷。地位:我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评价:语言工整,多用排偶,自此以后,后世史书都仿照它的体例纂修纪传体的断代史。(2)文学:汉赋、乐府诗。(3)医学成就:黄帝内经奠定了中医理论的基础。神农本草经是中国古代第一部药物学专著。张仲景著有伤寒杂病论,被后世誉为“医圣”。华佗外科手术、麻沸散、五禽戏。(4)数学:西汉:周髀算经“勾股定理”。东汉:九章算术。(5)造纸术:西汉时,发明了植物纤维纸(纸质粗糙)。东汉时,蔡伦改进造纸术,制成适合书写的纤维纸(6)天文:张衡发明“候风地动仪”,撰写专著灵宪(7)农学:汜胜之书四民月令。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1三国两晋

18、南北朝时期的时代特点:三国两晋南北朝是我国历史上继春秋战国以来又一次国家分裂和民族交融时期。政治上,国家经历了长期的分裂之后重新走向新的大一统;经济上,由于江南地区的开发,为经济重心南移奠定了基础 ,南北经济趋向平衡;民族关系上,继春秋战国之后再次掀起民族交融的高潮,魏晋以来北方少数民族进入中原地区,北方汉民族为躲避战乱而南迁,促进了不同民族间的经济文化交流,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奠定基础。2三国与西晋三国鼎立的形成:220年,曹丕、洛阳、魏221年,刘备、成都、蜀汉222年,孙权称吴王,229年孙权称帝都城建业,吴西晋统一263年,魏灭蜀266年,司马炎代魏称帝,国号晋,史称西晋。280年,

19、西晋灭吴,统一全国291年到306年,西晋统治阶级内部为了争权夺利,爆发了“八王之乱”,是中国历史上最为严重的皇族内乱之一,当时社会经济遭到严重的破坏,导致了西晋亡国以及近三百年的动乱,使之后的中国进入五胡十六国(五胡乱华)时期。316年西晋被内迁少数民族匈奴所灭。拓展:西晋的统一如此短暂?统治集团奢侈腐化、八王之乱,耗竭国力、少数民族内迁,民族矛盾激化。3.东晋与南朝公元317年,皇族司马睿重建晋朝,定都建康(今南京),史称东晋。东晋时士族制度得到充分发展,门阀政治进入鼎盛阶段。原因是东晋王朝依靠南北士族的支持才得以存在。东晋政权是司马氏皇权和以王、庾、桓、谢诸大姓为代表的北方士族以及处于非

20、主流地位的江南吴姓士族的联合专政,这种政治格局一直延续到东晋末年,长达一个世纪之久。那时士族门阀的势力足以与皇权并立,甚至超越皇权,皇帝都要依赖士族的支持,门阀政治达到鼎盛。拓展:门阀士族门阀士族是地主阶级中的一个特权阶层。它萌生于后汉,形成于魏晋,鼎盛于东晋。曹魏推行的九品中正制,后来逐渐成为世家官僚垄断选举的工具。门阀士族拥有特权并与庶族保持着严格界限。政治上,累世公卿;经济上,按官品占有大量土地和劳动人口,并且不向国家纳租服役;社会地位高人一等,不与无特权的庶族(又称寒门)联婚和同乘共坐。为了保护自己的特权,他们特别注意门第。他们垄断政治,排斥庶族寒门。420年,东晋武将刘裕称帝,国号宋

21、。420-589年的170年里,中国南方政权更替频繁,相继出现宋、齐、梁、陈四个王朝。这些王朝都在建康定都,历史上统称为“南朝” 3、 江南地区的开发 原因:江南地区战乱相对较少,社会秩序比较安定。雨量充沛,气候温润,土地肥沃具有发展农业的优越自然条件。为躲避战乱,北方人口南迁,给南方地区带去了充足的劳动力和先进的生产技术。 南方经济发展的成就: 农业:开垦荒地,耕地面积不断增加;兴修很多水利。改进、推广犁耕,施用粪肥,精耕细作;改进种植技术。(育秧移栽、麦稻兼作、双季稻)实行农业的多种经营,发展种桑养蚕、培植果木、种植药材等。 手工业:缫丝、织布、制瓷、冶铸、造船、造纸、制盐等方面都有显著的

22、发展。青瓷发展到成熟阶段,无论在胎质、釉色、纹饰与烧制技术方面,都有提高。 南朝十分重视造船,江南已发展到能建造1000吨的大船。船速明显加快,尤其是祖冲之发明千里船,能日得百余里。民间的造船业也很兴盛。4、十六国与北朝西晋灭亡后,北方各族先后建立了许多政权,加上西南的成汉,历史上称为“十六国”。由氐族人建立的前秦国先后灭掉前燕、代、前凉等割据国,统一了黄河流域。378年,前秦苻坚集结大军征讨南方东晋,企图一举统一全国。双方军队在淝水展开决战,结果东晋以少胜多,前秦苻坚率败军逃回北方,不久北方重新陷入分裂战乱之中。4世纪末,鲜卑族拓跋部建立北魏439年,北魏统一北方5世纪后期,北魏孝文帝拓跋宏

23、进行改革(北魏孝文帝改革)内容:前期改革的重点是建立各种新的制度。俸禄制,官吏俸禄由国家筹集发放整顿吏治。(加强官僚队伍建设)均田制,把国家控制的土地分给农民。即封建王朝将无主土地按人口数分给小农耕作,土地为国有制(解决国计民生问题)租调制,一对夫妇每年向政府缴纳一定数量的租和调。三长制,取代宗主督护制。(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五家为一邻,五邻为一里,五里为一党,邻、里、党各设一长,合谓三长,负责检查户口,催征赋役,管理生产,维护治安。后期改革的重点是改革鲜卑旧俗,实行全面汉化政治:迁都洛阳 文化:采用汉姓 改穿汉服 学说汉话 提倡与汉族通婚改革影响:促进了北方民族大融合,缓解了民族矛盾,为中

24、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加速了北方少数民族封建化的进程;有效巩固了北魏政权,有利于北方经济发展、社会繁荣。6世纪前期,北魏发生动乱,分裂成东魏和西魏,之后北齐取代东魏,北周取代西魏。577年,北周灭北齐,统一北方。581年,杨坚受禅代周称帝,改国号为隋,北周亡。从隋唐盛世到五代十国1、隋朝兴亡581年杨坚代周称帝,建立隋朝,定都长安。589年隋灭陈,完成统一。(1)统治措施:在中央,设立三省六部制;在地方,撤销了郡一级行政单位,实行州县两级制。改革选官制,隋文帝时用分科考试的办法选拔官吏,隋炀帝始置进士科。改革府兵制,兵农合一拓展:府兵制府兵制是中国古代兵制之一。该制度最重要的特

25、点是兵农合一。府兵平时为耕种土地的农民,农隙训练,战时从军打仗。府兵参战武器和马匹自备,全国都有负责府兵选拔训练的折冲府。由西魏权臣宇文泰创建于,历北周、隋至唐初期而日趋完备,唐太宗时期达到鼎盛,唐玄宗天宝年间停废,历时约二百年。(2)隋朝的经济建设:广设仓库(长安、洛阳),既包括供应朝廷粮食和物资的仓库,也包括备水旱赈济、遍置于乡间的义仓,积储丰富。隋炀帝兴建的洛阳城,宏伟壮丽,闻名于世。隋炀帝时开通大运河。开通大运河的利弊:利:大运河贯通南北,对巩固统一、促进南北经济交流以及运河沿岸城市发展,起了重要作用;促进了中原与南北方少数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弊:过度役使民力,给劳动人民带来了沉重的徭

26、役负担;促阶级矛盾被激化,开凿过程中滥用刑法,引起民众不满,推动了起义的爆发。隋亡的原因:隋炀帝自恃强盛,大兴土木,穷奢极欲,又三次大举征伐高丽。生产遭到严重破坏,民不聊生,最终引发大规模起义。618年隋炀帝在江都被部将杀死,隋朝灭亡。拓展:隋炀帝是怎样的一个皇帝?暴君昏君(隋炀帝无德但有功)隋炀帝三征高丽、兴修大运河,可见其有政治抱负,但在实现个人政治理想的道路上,忽略百姓的承受能力,是一个绝对的个人英雄主义者。2、唐朝的繁荣与民族交融618年,李渊在长安称帝,建立唐朝。随后消灭起义军和割据势力,完成统一。(1)唐太宗:措施:吸取隋亡教训,轻徭薄赋、劝课农桑、戒从简;知人善任,虚怀纳谏。结果

27、:出现了少有的开明政治局面。史称“贞观之治”(2)武则天:我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当权期间,尽管政局纷纭,但唐朝社会经济持续发展。“政启开元,治宏贞观”705年,爆发神龙革命,唐朝复辟,武周灭亡。统治措施:沿用唐初制度措施,重视农业生产;大力推行科举制,首创武举和殿试;任用贤能之士,注意纳谏;妥善处理边疆民族关系,设安西都护府,维护国家版图和主权;重用酷吏,滥杀异已,崇信佛教。(3) 唐玄宗:具有革新魄力,最终将唐朝统治推向历史上的全盛时期,史称开元盛世。唐朝民族关系:战争:对东突厥的战争,维护北部边境安宁册封:册封回纥(h)首领骨力裴罗为“怀仁可汗”、靺鞨(m h)族粟末首领大祚荣为渤海郡王

28、、皮罗阁为“云南王”设置羁糜府州:在东突厥故地设都督府;640年太宗在西突厥故地设安西都护府,武则天时设置北庭都护府;在东北设黑水都督府。和亲:同回纥和亲;送文成、金城公主入藏(吐蕃)会盟:唐与南诏会盟,唐蕃会盟经济文化交流:工匠在南诏传授技艺,朝贡贸易和互市2、安史之乱、黄巢起义和五代十国。(1)安史之乱背景:政治腐败:唐玄宗统治后期,沉于享乐,怠于政事;边疆危机:边疆形势随着版图的拓展日益紧张;军事失当:唐玄宗在边境重地设置军镇,加强边防,军镇长官节度使兵力随之扩大。任用胡人担任节度使;兵力外重内轻。过程:755年安禄山、史思明在范阳起兵,发动叛乱,历时八年,763年被唐平定。影响:迫使大

29、量北方民众南迁,破坏北方经济,但促进了江南地区的进一步开发;中央集权被削弱,参与平叛的许多将领拥兵自重,割据一方,形成藩镇割据局面;边防空虚也导致少数民族趁机侵扰,边疆告急。唐朝由盛转衰。拓展:藩镇;在政治上拥有自主权,可以自行任免官吏,节度使死后职位传给儿子或部将;在经济上,拥有财权;在军事上,拥有强悍的武装,独霸一方。藩镇割据局面在唐朝后期持续了100多年,藩镇之间、藩镇与中央之间不断争战,严重削弱了唐朝统治,给人民带来了深重灾难。(2)黄巢起义背景:唐朝后期,宦官专权和朋党之争,进一步削弱了唐朝的统治。概况:起义军横扫大半个中国,一度攻占长安。影响:沉重打击了唐朝的统治。(3)朋党之争唐

30、朝后期,统治集团内部出现不同派别的争权斗争,史称“朋党之争”。(4)五代十国唐朝灭亡:907年,朱温废唐称帝,国号梁,史称后梁。五代:指_黄河流域先后出现的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五个政权。十国:指南方各地先后出现的吴越、唐等9个政权和山西的北汉五代十国是唐末以来藩镇割据局面的延续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一、选官制度1察举制(1)创立:汉代。(2)特点:由地方向中央推荐人才。2九品中正制(1)创立:曹魏。(2)特点:初创时家世和道德才能并重;西晋时主要看重家世(3)作用:九品中正制建立之初,确实起到了选拔人才的作用,其选拔标准家世、品德、才能并重;剥夺了州郡长官自辟僚属的权力,将官吏的任免权收

31、归中央,有利于加强中央的权力。后选拔标准变化仅重视门第出身,官吏的选拔权就被世家大族所垄断,形成了“上品无寒门,下品无世族”的情形。九品中正制逐渐成为维护士族特权的工具。3科举制(1)创立:隋朝建立后,废除九品中正制,把考试因素加以强化,隋文帝时用分科考试的方法选拔人才;隋炀帝设进士科,科举制度开始形成。(2)发展: 唐太宗增加考试科目,以明经、进士两科为主武则天设殿试和武举,扩大科举取士人数。唐玄宗任用高官主持考试,提高科举考试的地位(3)特点:自由报名,通过科举考试差额录取。(4)影响:科举制打破了世家大族对选拔人才的垄断,使一批出身社会中下层的读书人通过相对公平的考试参加政权,扩大了统治

32、的基础,提高了官员的文化素质,为行政效率的提高创造了条件,加强了中央集权。促进了古代教育的发展,有益于社会形成重学风气。对西方现代文官考试制度产生有重要影响中国古代选官制度变迁的规律:1、选官制度的主要标准由血缘门第逐渐发展到学识才能2、选官方式由地方举荐演变为中央考试选拔3、选官原则逐渐由相对公平、公开、客观的原则趋向制度化,越来越严密4、选官基础日益扩大,官员素质不断提高二、:中枢政务机构1汉武帝时期:内外朝制度形成以尚书为主的中枢决策机构,具体事务分由六曹职掌。三公九卿逐渐演化为一般的执行机构,即“外朝”。2魏晋南北朝时期:三省制尚书台改称尚书省,与中书省和门下省形成三省,共同执掌辅助决

33、策和执行等权力。3隋唐时期:三省六部制(1)概况:形成:隋文帝时,中央正式确立了三省六部制。发展:唐太宗时,给品位较低的官员以宰相名号,扩大任用宰相的范围。(2)职能: 中书省负责草拟和颁发皇帝的诏令;门下省负责审核诏令;尚书省负责执行。(3)影响:职权分工明确,又彼此制约,有利于加强皇权。提高了工作效率,三省出现了一体化的趋势。是中国官制史上的重大变革。此后,历朝基本上沿袭这种制度。三、赋税制度汉代:赋税有不同种类,田租较轻,人口税和更赋很重。魏晋:实行租调制,按户征收粮食和绢帛。北魏:孝文帝改革时,颁布均田令,受田农民承担定额租调,成年男子负担一定的徭役。唐初:租庸调制内容赋税征收对象为2

34、159岁成年男子。除租、调外,男子不服徭役的可以纳绢或布代役,称为庸。影响:规定了农民负担的上限,以庸代役保证农民有较充分的生产时间,政府的收入也有了保障。唐中后期:两税法背景:安史之乱后,土地买卖和兼并之风盛行;均田制和租庸调制无法推行,政府财政税收锐降。实施:780年,唐德宗接受宰相杨炎的建议,实行两税法。内容:中央政府确定总的税额,分配到各地征收。不分主户和客户,以当时的居住地,编入户籍。户按人丁和资产缴纳户税,按田缴纳地税,取消租庸调和一切杂税、杂役。一年分为夏秋两次纳税。影响:简化税收名目,扩大收税对象,保证国家的财政收入。改变了自战国以来以人丁为主的赋税制度,减轻了政府对农民的人身

35、控制。三国至隋唐的文化一、儒学、道教与佛教的发展1发展过程(1)汉武帝时期:儒学正统地位确立后呈现繁盛之势。(2)魏晋南北朝时期东汉兴起的中国本土宗教道教受到儒学的影响,主张“贵儒”和“遵道”。佛教在中国盛行,吸收儒、道的思想,渐趋本土化。作为主流统治思想的儒学吸收佛教和道教的精神,有了新的发展。(3)隋朝:儒学家提出儒、佛、道“三教合归儒”,主张以儒学为主,调和并吸收佛教、道教的理论。(4)唐朝奉行三教并行政策,奉老子为祖先,道教最受尊崇。武则天时,佛教形成不同宗派。其中禅宗对后世影响最大。2社会反应(1)灭佛运动原因:佛教盛行,广修寺庙,严重影响到政府财政收入。表现a南朝无神论思想家中范缜

36、提出人的精神和肉体是统一的,对佛教进行抨击。b北魏、北周及唐朝(三武一宗灭佛:北魏太武帝,北周武帝,唐武宗,后周世宗)等统治者几度灭佛。三武一宗灭佛的目的:增加劳动人手和财政收入,巩固统治。启示:宗教是统治阶级统治人民的工具,对宗教的处理,视其统治的需要而定。结果:佛教文化遭受损失,但佛教的发展并未从根本上受到遏制。(2)儒学复兴背景:佛教和道教的发展使儒学的正统地位受到挑战,唐中期韩愈率先提出复兴儒学。实质:韩愈从维护封建统治出发,用儒家的天命论和纲常伦理来反对佛教的观点,巩固儒学主流思想的统治地位。二、文学艺术1文学:魏晋南北朝时期,文学有了很大发展,从东汉末年开始,先后出现了以曹操父子为

37、代表的建安文学、东晋陶渊明的田园诗、南朝骈文、南北朝民歌等风格各异的流派。建安文学:直抒胸襟,抒发渴望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曹操观沧海短歌行曹丕燕歌行曹植洛神赋田园诗:东晋陶渊明开创田园文学这一文学潮流。陶渊明归园田居南朝骈文:以四六句式为主,讲究对仗工整和声律铿锵。答谢中书书陶弘景南北朝民歌:反映了新的社会现实,篇制短小,抒情多于叙事。南朝民歌清丽缠绵,北朝民歌粗犷豪放。 木兰诗孔雀东南飞唐诗:唐代诗歌创作进入黄金时代。李白:诗仙“浪漫主义”诗人,诗风狂放炽烈,是盛唐气象在文学上的体现,望庐山瀑布、行路难、蜀道难、将进酒杜甫:现实主义诗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诗作反映了战争和政治腐败给

38、人民带的痛苦,抒发悲愤凄婉之情。春望、“三吏三别”2艺术:(1)书法:魏晋南北朝时期,隶书、草书、楷书和行书等各种书体均已完备。东晋大书法家王羲之博采众长,诸体兼精,世称“书圣”。隋唐时期的书法艺术,融汇了南朝的秀美和北朝的雄健,创出新风格。颜真卿气势雄浑的颜体和柳公权骨力遒劲的柳体最为有名。拓展:中国古代字体的演变进程:甲骨文,金文/铭文,大篆,小篆,隶书,楷书,行书,草书(2)绘画与雕塑:东晋开始出现知名的专职画家,以顾恺之为代表。他提出“以形写神”,所画人物栩栩如生,女史箴图和洛神赋图是他的代表作。隋唐的画坛,题材广泛,风格多样。宗教画生活气息浓厚,人物画注重表现人的形态,山水、花鸟也成

39、为绘画主题。唐朝的吴道子被尊为“画圣”。魏晋至隋唐时期,因佛教广泛传播而修造的石窟寺很多。山西大同的云岗石窟、河南洛阳的龙门石窟、甘肃敦煌莫高窟等,都是闻名世界的艺术宝库。3、科技南朝祖冲之精确地算出圆周率是在3.14159263.1415927之间。北朝贾思勰著述的齐民要术,是中国现存最早最完整的农书。西晋杰出地图学家裴秀绘制出禹贡地域图,并提出绘制地图的方法。唐朝已经有了雕版印刷的佛经、日历和书籍。(金刚经目前已知是世界上最早的、有明确日期记载的雕版印刷品)唐中期的书籍记载了火药的配方。唐末,火药开始用于战争。唐朝天文学家僧一行,是世界上用科学方法实测地球子午线长度的创始人。唐朝医学家孙思

40、邈完成医学名著千金方。唐高宗时编修的唐本草,是世界上最早由国家颁行的药典。4、中外文化交流1佛教东传中国(1)从东汉到北朝,陆续有中亚、天竺的高僧来华,将大批佛经翻译成汉文。(2)中国名僧西行取经。东晋的法显从长安出发,经西域至天竺,收集了大批梵文经典。唐朝的高僧玄奘前往天竺取经,成为公认的佛学大师。(3)伴随佛教东传而来的异域文化,对中国产生了深远影响。2佛教的外传(1)唐朝高僧鉴真六次东渡,历经艰险最终到达日本,传授佛法。对日本等周边国家的佛教发展有着重要贡献。(2)日本、新罗等国常常派学问僧来长安求法,日本的空海就是很有名的一位高僧。3其他文化交流(1)唐都城长安聚集了许多国家和地区的使

41、节、商人、侨民,成为当时的国际大都会。(2)新罗、日本向唐朝派遣了许多使节和留学生,两国文化都受到唐朝的巨大影响。(3)唐朝后期,不少西亚商人在广州、泉州等港口城市定居。两宋的政治和军事一、宋初中央集权的加强960年后周大将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黄袍加身,建立北宋,定都东京(今开封)1背景(1)北宋建立后,相继灭掉南方的几个割据政权和北方的北汉,结束了五代十国的分裂局面。(2)统治者鉴于唐后期以来军阀割据、政局动荡的历史教训,有针对性地采取了一系列强化专制集权、维护政权稳定的措施。2措施(1)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行政(削实权):中央派文官出任地方各州的长官,节度使逐渐变为虚衔。设立四个平行的路

42、级机构,合称“四监司”,从不同方面对各州进行监控。州一级增设通判 ,与知州共同签署文书,彼此制约。财政(制钱谷):设转运司统管地方财政,保证各州赋税绝大部分上缴朝廷。军政(收精兵):将地方精锐部队编入禁军,拱卫京师,镇守地方,定期更换驻地。(2)分散各级机构的权力,使其互相牵制。中央(分割相权):由枢密院专掌军权,三司专掌财政,与宰相分权,并增设参知政事为副相。枢密院与禁军管理机构“三衙”分权,前者有调兵权但不统兵,后者统兵但无权调兵。(3)为抑制武将势力膨胀,北宋实行崇文抑武的方针。罢免宿将兵权,用文官担任枢密院长官。大力提倡文治,扩大科举规模,抬高文官和士人的地位。3影响:(1)积极:有效

43、地预防了内部动乱因素,巩固了国家的统一和安定,加强了中央集权,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2)消极:制度束缚过死,权力分割过细,影响了行政效率,助长了保守疲沓的政治风气。导致官僚机构膨胀和军队不断扩充,形成了冗官、冗兵和冗费的局面,为北宋埋下了积贫积弱的祸根。4对北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的认识(1)特点: 重文轻武,实行文人治国。分割地方权力,高度集权于中央。强干弱枝,守内虚外。二、边防压力与财政危机1宋辽的和议(1)背景:早在北宋建立之前,契丹族建立的辽朝在北方草原崛起,占领了燕云十六州,对中原形成严重威胁。北宋统一后,两次发起夺回燕云十六州的北伐,均告惨败。(2)过程:签订:后来辽军大举南下,逼

44、迫北宋签订协议。澶渊之盟内容:维持已有边界,辽宋皇帝以兄弟相称;北宋每年送给辽一笔钱物,称为“岁币”。影响:通过这项协议,北宋勉强获得了北部边防的安定。深化理解:正确评价澶渊之盟消极作用:澶渊之盟是在宋辽双方势均力敌,都无力战胜对方,宋朝做了较大让步的情况下签订的和约。这个和约加重了北宋人民的负担,加剧了北宋的财政困难。积极作用:维持了宋辽边境长期的和平,促进了两地的经济文化交流,保证了北宋社会经济的继续发展,也促进了民族融合。2宋夏的和议(1)背景:北宋与西北党项族新建立的西夏发生战争,屡战屡败。(2)内容:庆历和议 西夏保持帝号,同时向北宋称臣。北宋每年送给西夏钱物,称为“岁赐”。3财政危机(1)原因:虽在边疆战事中频吃败仗,北宋却供养了一支空前庞大的军队,军队不断扩编,导致军费直线上升,占到国家财政开支的大半。政府机构设置重叠,官僚子弟入仕过滥,致使官僚队伍不断膨胀。(2)表现:养兵和养官成为朝廷的沉重负担,财政状况日益恶化。三、王安石变法1背景(1)社会矛盾日益激化(2)积贫积弱局面形成(3)封建统治出现危机(4)“庆历新政”为王安石变法奠定基础背景:北宋的政治风气因循保守,行政效率低下宗旨:整顿官僚机构。结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 > 历史 > 统编版(2019人教部编版) > 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1,本文(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知识点考点复习提纲详细版.docx)为本站会员(wenku818)主动上传,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2,用户下载本文档,所消耗的文币(积分)将全额增加到上传者的账号。
3,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发送邮件至3464097650@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Www.163Wenku.Com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