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六年级科学上册第二单元练习题班级 考号 姓名 总分 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28分)1.地球的结构分为_、_、_三部分。2.昼夜交替现象与_和_的相对圆周运动有关,一昼夜的时间是_小时。3.根据“地心说”的理论, 处于宇宙的中心,而且处于_的状态。4.地球不停的_形成了昼夜交替的现象。5.地球的自转方向是_,自转一周的时间是_。6. 是中国古代测量正午时刻的日影长度的天文仪器。7.地球不停的 形成了昼夜交替现象,地球在 的过程中产生了四季变化。二、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共10分)1.地球模型的制作方法很多,材料容易取得。 ( )2.不同的地球模型代表同一类地球知识。 ( )3.太阳
2、不动,地球逆时针自转。 ( )4.天体运行论是伽利略的作品。 ( )5.地球自转一周,地球上的每个位置只迎来一次黎明。 ( )6.重庆比杭州先迎来黎明。 ( )7.夏至日影最短;冬至日影最长;春分、秋分日影适中。( )8.地球公转一周的时间是一天。 ( )9.昼夜变化对人类没有影响。( )10.四季变化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三、选择题。(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每题2分,共28分)1.制作地球结构模型是为了研究( )A 地球自转 B 海陆分布 C 地球圈层2.地球上面积最大的是( )A 海洋 B 陆地 C 岛屿3.下列现象中,与昼夜有关的是( )。A 猫头鹰夜间捕食 B 大雁南飞 C
3、 小草枯萎4.下列地球的光照图中,在北极出现了极夜现象的是( )。 A B C5.改进地球模型时,在地球模型表面贴反光片的目的是( )。A 更美观 B 更清楚显示该地点的昼夜情况 C 增加环境亮度6.日心说和地心说的共同观点是( )。A 太阳不动,其他天体围绕着太阳转 B 地球不动,其他天体围绕着地球转C 地球是球形的7.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坐在前进的汽车上观察窗外的树木,树木向后运动B 坐在逆时针转动的转椅上,周围的景物顺时针运动C 每天看到太阳和其他天体东升西落,这说明地球的自转方向是自东向西8.我国最早迎来黎明的地方是( )。A 帕米尔高原最西端 B 漠河最北端C 黑龙江与乌苏
4、里江主航道中心线的相交处最东端9.同一地点,正午影子在 最短, 最长。 ( )A 冬天 夏天 B 夏天 冬天 C 秋天 春天10.从夏至到秋分再到冬至影子逐渐 ,从冬至到春分再到夏至影子越来越 。( )A 变短 长 B 变短 短 C 变长 短11.地球公转方向是( )。A自西向东 B自东向西 C自南向北12.阳光直射南半球时,北半球是( )。A春季 B夏季 C冬季13.下列植物中,在秋季不会落叶的是( )。A 枫树 B 杨树 C 松树14.下列四季变化对生物的影响中,错误的是( )。A 北极狐在不同季节换上不同颜色的毛B 一些动物在冬季要冬眠C 所有的鸟类在冬季都要迁移四、连线题。(每题5分,
5、共10分)1.请将下列示意图与对应的解释连线。 地球自转 太阳不动, 地球不动, 地球围着太阳转,地球围着太阳转 太阳围着地球转 同时地球自转2.把动物的名称与它们各自的活动时间用线连起来。 蝴蝶 主要在白天活动 猫头鹰 壁虎主要在夜间活动 喜鹊蝙蝠蜜蜂五、简答题。(15分)1.在地球自转一周的过程中,北京和乌鲁木齐分别迎来几次黎明?这说明地球自转一周需要多长时间?2.四季交替,正午时分物体的影长会有怎样的变化?3.列举几例你知道的昼行性动物和夜行性动物。六、综合题。(共9分)如图所示,在科学课上,某组同学自制三个不同的地球模型来复习已有地球知识。(1)请写出三个模型名称。_ _ _(2)选择
6、其中的一个介绍其制作的方法。(3)对比不同的模型,它们有什么不同和相同?附:参考答案一、填空题。1.地壳 地幔 地核 2.地球 太阳 3.地球 静止不动 4.自转 5.自西向东 24小时 6.圭表 7.自转 公转二、判断题。1. 2. 3. 4. 5.6. 7. 8. 9. 10.三、选择题。1.C 2.A 3.A 4.C 5.B 6.C 7.C 8.C 9.B 10.C 11.A 12.C 13.C 14.C 四、连线题。1.五、简答题。1.在地球自转一周的过程中,北京和乌鲁木齐分别迎来一次黎明,经过一次昼夜交替。地球自转一周需要24小时2.同一地方,正午影子长度呈有规律的变化,夏至一秋分一冬至影子逐渐变长,冬至一春分一夏至影子又逐渐变短。夏至日影最短,冬至日影最长,春分、秋分日影适中。3.昼行性动物:蝴蝶、喜鹊、麻蜥等。夜行性动物:猫头鹰、蝙蝠壁虎、鼠妇、潮虫、西瓜虫等。六、综合题。(1)结构模型 海陆分布模型 自转模型(2)例如自转模型制作方法:横切桔子 去果肉 将吸管穿过橙子(3)模型的相同之处:指三个模型都能表达某一类的地球知识,都有地球的基本特征,都能用于科学研究。模型的不同之处:主要是指三个模型所表达的地球知识不同,表达的研究方向不同,制作方法也不同。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