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n第一节 税收概述n第二节 税收原则n第三节 税收负担n第四节 税收效应n第五节 最优课税理论n一、税收的本质与特征n二、税收要素n三、税收分类n(一)税收的本质n税收是一个历史的范畴捐税体现着表现在经济上的国家存在。n税收形态的变迁n实物税n力役税n货币税n税收的实质n税收实质上体现为一定的利益关系,即国家与纳税人之间,以及纳税人相互之间的利益关系。1公需说2交换说3经济调节说n为公共商品的供给提供资金保障基本依据n公共商品消费具有非竞争性n公共商品的提供要花费成本n付费时存在“免费搭车”行为n调节收入和财富分配关系n宏观经济调控n国家征税是凭借政治强制力,以法律、法令为依据进行的。n可以保
2、证满足政府支出的需求n降低筹措公共商品成本的费用n社会公平无法靠居民之间互济解决n含义:n国家征税并不直接以向纳税人提供相应数量的公共产品作为交换;n国家所征税款不构成国家与纳税人之间的债权债务关系。n国家按事先规定的征税对象、征收标准和课征办法等实施征税。n(一)纳税人n纳税人n自然人n本国居民、公民n在我国的外国人和无国籍人n属于自然人范围的企业:个体企业、农村经营承包户、个人合伙企业n不属于法人性质的企业、单位n法人n依法进行登记并经批准n拥有能够独立支配财产,独立核算n有自己的名称、组织机构和场所n能独立承担法律义务,行使法定权力n负税人n纳税人与负税人的关系n课税对象n税源n计税依据
3、n税目n解决征税的广度n解决对课税对象的归类n税率是应征税额与课税对象的比例n税率是税收制度的中心环节。n税率种类n比例税率n累进税率n定额税率n比例税率是对同一课税对象,不论数量大小,均按一个比例征税。n统一比例税率统一比例税率n差别比例税率差别比例税率n产品差别产品差别n行业差别行业差别n地区差别地区差别n比例税率的特点:n计征简便。n有利于规模经营和平等竞争。n有悖于量能负担原则,且税负具有累退性。n适用于流转税n累进税率:把课税对象按数额大小划分为若干等级,分别规定不同等级的税率,征税对象的数额越大,适用税率越高。n累进税率特点:n能体现量能负担的原则。n适用于所得税n累进税率分为:n
4、全额累进税率n超额累进税率n全额累进税率:即课税对象的全部数额均按所适用的边际税率计税。n超额累进税率:课税对象的数额达到需要提高一级税率时,仅就其超额部分按高一级的税率征税。n二者的区别:n累进程度及税负轻重不同n在临界点附近税负跃进幅度不同n计算难易程度不同n速算扣除数=全额累进税额-超额累进税额n定额税率:按课税对象的实物单位直接规定固定税额。n定额税率的特点:n计算方便n税款不受价格变动的影响n税负不尽合理n适用于从量税n税基式减免n起征点n免征额n税率式减免n税额式减免n(一)按课税对象的性质分类n商品税n所得税(income taxes)n财产税(asset taxes)n资源税(
5、natural resource taxes)n行为税n以商品(包括劳务)的交易额或交易量为课税对象的税类。n商品税的特点:n课征普遍,有利于保证税收收入的稳定性。n税款不受课税对象成本、费用高低的影响。n征收管理较为方便。n影响课税商品的价格。n从价征收的商品税本身也受价格变动的影响。n商品税包括: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关税等。n又称收益税,是以纳税人的所得额为课税对象的税类。n所得税的特点:n可以量能负担,体现税收公平原则n所得税受纳税人收入水平的制约n征收成本较高n所得税包括:个人所得税和企业所得税、社会保险税、资本利得税等。n是以纳税人拥有或支配的财产数量或价值为课税对象的税类。n财
6、产税的特点:n税基较为固定,收入比较稳定;n具有调节财富分配的作用。n财产税有:房产税、车船税、遗产税、赠与税等。n是以特定的经济或社会行为为课税对象的税类。n特点:n税种的设置有较强的选择性。n政府课征这类税收,有的是为了筹集财政资金,有的则是为了实现特定的政府目标。n行为税有固定资产投资方向调节税、屠宰税、印花税等。n是以纳税人占有或开发利用的自然资源为课税对象的税类。n资源税作用:n可以增加财政收入n能够促使对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n调节纳税人因占有或使用自然资源的不同情况而形成的级差收益n属于资源税类的税种主要有资源税、土地使用税等。n直接税n税收负担不能转嫁或难以转嫁的税种n如所得税、财
7、产税n间接税n税负能够转嫁或易于转嫁的税种n如商品税价内税价外税税价关系包含不包含计税依据含税价格不含税价格课税重点生产者消费者税收负担转嫁不透明转嫁透明税种消费税、营业税增值税n从价税n以课税对象的价值为计税标准n实行比例课税或累进课税n从量税n以课税对象的实物量为计税标准n城镇土地使用税、耕地占用税、车船使用税n以税收在再生产过程中的课征环节划分,有:n生产要素税和商品交易税;n以税收收入的形态,有:n实物税和货币税;n以预期税法执行的时效,有:n经常税和临时税。n税收原则是制定税收政策和税收制度的指导思想,同时也是评价税收政策好坏、判断税制优劣的标准。n税收原则反映一定时期、一定社会经济
8、条件下的治税思想。平等原则确实原则便利原则节约原则财政收入原则国民经济原则社会公平原则税务行政原则n一国税收政策的确定及税收制度的构建变革,应保证国家财政的基本需要。n如何实现税收的财政原则呢?n充分原则n合理选择主体税种。n弹性原则:税制设计应具有较好的弹性n税收弹性(elasticity of tax):税收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之间的数量关系n社会成员的税收负担应符合公平标准n横向公平:经济情况相同或纳税能力相等的人,应当缴纳数额相同的税收。(非歧视性的)n纵向公平:经济情况不同或纳税能力不等的纳税人,其交纳的税收亦不应相同。n税收公平的衡量标准n受益标准n能力标准n收入n财产n支出额外负担
9、额外收益市场机制市场缺陷n税收的经济效率是指国家征税应有利于提高经济效率,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n政府在以课税方式将经济资源从私人部门转移到公共部门的过程中,所产生的额外负担最小和额外收益最大。n1、额外负担(excess burden):课税除了给纳税人带来正常的经济负担外,对资源配置和经济运行产生的不良影响。如税收导致人们经济行为扭曲。n2、额外收益:恰当运用税收政策弥补市场缺陷。n要使税收具有经济效率:n1、保持税收“中性”(中性原则)n2、在一定范围内适当运用差别性税收政策解决市场失灵问题,促进公共利益的增长。n税收中性(tax neutrality):指课税不改变纳税人的市场行为,不产
10、生额外负担n税收的调节作用:税收引导纳税人的行为选择,以实现一定的政府目标。n二者的关系n税收的中性是对市场“有效”而言的n税收的调节作用是对市场“失效”而言的n税收中性是首要的,差别性的税收政策应当建立在税收中性的基础上n税收征纳过程中所发生的费用最小化,即税收成本最低。n税收成本包括n政府的征税费用:表现为政府征税的直接成本,是政府在实施各种税收计划、征管各个税种过程中所支出的费用,主要包括税务人员的工薪支出、办公设备和设施的购置支出和各种业务支出等。n纳税人的纳税费用:是指纳税人在依法纳税时除税款之外所支出的费用,包括办理税务登记的费用和时间耗费、填写申报表的劳动耗费、聘请税务顾问和律师
11、的酬金以及税务人员稽查给纳税人带来的心理影响。第三节 税收负担一、税收负担的含义二、合理的税负水平三、税负转嫁与归宿n从不同的经济层面看n从具体的表现形式看n名义税收负担(法定税负):从税制规定看的纳税人应承担的税收负担水平。n实际税收负担:纳税人实纳税额与其收入的比值n从宏观上判断一国税负水平是否合理的标准n经济发展标准n拉弗曲线n政府职能标准n结论n就实现一定的税收收入目标而言,应选择较低水平的税率,以免影响经济的活力;n就实现税收收入最大化目标而言,应选择税收边际收入增长为0的税率n(一)含义n税负转嫁(the tax shifting):纳税人将其所缴纳的税款以一定方式转嫁给他人承受的
12、过程。n税负归宿(the tax incidence):经过转嫁后税负的最终落脚点。n商品交换是税负转嫁的基础n税负转嫁与偷税的区别n偷税是违法的行为n偷税造成国家税收的损失n1.前转(前转(顺转)。n纳税人通过提高商品销售价格将税负转嫁给购买者。n2.后转(后转(逆转)n纳税人通过压低商品购进价格将税负转嫁给供应者。n3.3.税收资本化(税收资本化(税收还原)n要素购买者将所购资本品的未来应纳税款,在购入价中预先扣除,由要素出售者实际承担税负。n4.消转。内部挖潜消化税款。n政府征税对市场产生扭曲n征税产生额外负担n税负转嫁(顺转)n生产者与消费者负担的税额比例是他们的价格弹性之比的倒数n无
13、关性定理n1.税种因素。n课税对象与商品价格的联系较为紧密的税种,其税负较容易转嫁n2.商品的供求弹性。n供给弹性大的商品课税,税负较易转嫁;需求弹性小的商品课税,税负较易转嫁。n3.课税范围n课税范围广的商品税容易转嫁,课税范围窄的难以转嫁。n4.对垄断性商品课征的税容易转嫁,对竞争性商品课征的税较难转嫁n5.从价课税的税负容易转嫁,从量课税的税负不容易转嫁n实现税收的效率,应考虑税负转嫁的影响。n对一般商品同等课税,对需求弹性小的商品征高税,对需求弹性大的商品征低税;n实行价外税,有利于增强商品课税税负归宿的透明度n体现税收的公平,应考虑税负转嫁的影响。n控制商品课税的比重,提高所得课税的
14、比重n对生活必需品征低税,对奢侈品征高税n加强税收征管,要考虑税负转嫁因素。n税负转嫁易,纳税意识强,偷税行为少;n税负转嫁难,纳税意识弱,偷税行为多;n一、税收的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n二、劳动供给效应n三、储蓄效应n四、投资效应n税收效应:n国家课税对纳税人行为的影响。n收入效应(the income effect)n由于征税使纳税人的收入水平下降,而对其商品购买和消费行为的影响。n替代效应(the substitution effect)n国家实行选择性征税而对纳税人的经济行为的影响。n就对商品比价关系的影响而言,税收的收入效应具有中性,而替代效应则是非中性的。n税收对劳动力供给的影响n收入
15、效应:n表现为激励纳税人更多地工作n替代效应:n表现为减少劳动供给n税收对劳动力供给的两种效应的影响方向是相反的,两种效应相抵后的净效应取决于经济、社会、文化等多种因素 n税收对纳税人储蓄行为的影响n收入效应:n纳税人将减少当期消费而增加当期储蓄。n替代效应:n纳税人以扩大当期消费来替代储蓄。n税收对纳税人储蓄行为选择的影响方向是相反的,实际结果受纳税人对消费的时间、偏好、税制以及纳税人收入水平等因素的制约。n税收对纳税人投资行为的影响n对纳税人投资预期收益的影响n收入效应:n使纳税人为了实现既定的收益目标而增加投资n替代效应:n造成纳税人以消费替代投资。n对纳税人投资风险因素的影响n是否允许
16、纳税人用投资亏损抵销投资收益n最终影响取决于不同因素的相对影响力度第五节 最优课税理论一、最适课税理论的基本命题二、最优课税的基本目标三、最优课税理论的主要内容n研究政府如何以最经济合理的方式来筹集税款,实现效率与公平。n最优税收:是依据税收中性原则设置和征收的,不产生税收额外负担或不造成任何经济扭曲,且符合公平原则的税收。n次优税收:是指在满足政府一定收入规模的前提下,课税所导致的效率损失或超额负担最小的税收。n内在优化目标:使征税对相对价格和经济主体的决策行为不发生或仅发生较小的影响。n按受益课税n对需求和供给弹性小的商品和生产要素课税n采用征税范围广的税种和单一税率n外在优化目标:通过税
17、收手段弥补市场缺陷n矫正外部效应n限制产业垄断n鼓励风险投资n(一)直接税与间接税的相互配合n直接税和间接税在功能上是相互补充的n直接税公平n对市场影响较小n间接税效率n对市场影响较大n一国税制中,究竟是以所得税还是商品税为主体,取决于政府收入目标、税收征管能力和税收政策中公平与效率目标的权衡等因素。n研究如何设计商品税税率,使税收的额外负担最小。n逆弹性法则(拉姆齐法则)n商品税税率的高低应与商品的需求弹性大小呈反比n“逆弹性法则”的局限性n政府的信息把握能力n税收的税收征管能力n忽略了公平原则n最适所得课税所的主要问题是如何设计所得税率才有利于实现税收的公平与效率n最优的税率结构应使收入再
18、分配增加的边际福利(效用)与累进税制削弱激励机制造成的边际效率损失相等。n倒“U”型的所得税税率模式n征管因素n税收征管的难易程度n征税成本的高低本章完1、税收既是财政收入的支柱,又是宏观调控最重要的杠杆。税收具有无偿性、强制性、固定性三个特征。2、税收制度的基本构成要素主要有纳税人、征税对象、税目、税率等。以流转额、收益所得额及资源、财产、行为进行课税均具有不同的财政效应、社会经济效应和社会行政效应。3、现代税收的原则财政原则、公平原则和效率原则。公平原则包括横向公平和纵向公平,效率原则包括行政效率和经济效率。税收的公平与效率原则是辩证的统一。4、决定税收负担水平的因素有经济因素、国家职能范
19、围、税收在各种财政收入方式中的地位、税制因素、非正常因素;税收负担根据不同的分类可分直接负担与间接负担、名义负担与实际负担、宏观税收负担与微观税收负担;税负转嫁的基本方式有前转、后转;税负转嫁的条件有商品供求弹性、课税范围的广度、生产经营者谋求利润最大化的策略、生产经营的垄断程度、商品价格的管制力度。n【关键词】【关键词】n税收的强制性税收的强制性 税收的固定性税收的固定性 税收的无偿性税收的无偿性 纳税人纳税人 课税对象课税对象 课税标准课税标准 比例税率比例税率 累进税率累进税率 税收努力税收努力 税收能力税收能力 起征点和免征额起征点和免征额 税收基础税收基础 商品课税商品课税 所得课税
20、所得课税 财产课税财产课税 直接税与间接税直接税与间接税 从量税与从价税价内税与价外税前转从量税与从价税价内税与价外税前转 后转后转 混转混转 税收的收入效应税收的收入效应 税收的替代效应税收的替代效应 “拉弗曲线拉弗曲线”逆弹性命题逆弹性命题 帕累托帕累托“二八二八”定定律律n1、为什么说税收是财政收入的主要形式?.简述税收的简述税收的“三性三性”。2、减税免税的形式有哪些?试述其含义。2.试述税收的分类。试述税收的分类。3.试述税收的效率原则和公平原则。试述税收的效率原则和公平原则。5.试述税收中性和超额负担。试述税收中性和超额负担。6.影响税收负担的因素有哪些?影响税收负担的因素有哪些?
21、5、税负转嫁的形式有哪些?、税负转嫁的形式有哪些?7.研究税负转嫁有什么现实意义研究税负转嫁有什么现实意义?1、试述税收的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试述税收的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3、试述税收对劳动供给的影响。、试述税收对劳动供给的影响。4、试述税收对居民储蓄的影响。、试述税收对居民储蓄的影响。5、试述税收对投资的影响。、试述税收对投资的影响。6、试述供给学派的税收观点。、试述供给学派的税收观点。7、拉弗曲线有什么经济意义?拉弗曲线有什么经济意义?8、评析减税政策。、评析减税政策。10、有的明星收入很高却千方百计逃税,对此你有何看法?税级税率适 用 全 额 累进 税 率 的 应税所得适 用 超 额
22、累进 税 率 的 应税所得全额累进税额超额累进税额1000 以下10%1000 1000 100 1001001-500020%5000 40001000 8005001-1000030%10000 50003000150010000 以上40%15000 500060002000150001500060004400税级税率 全超 速1,000以下1001,001-5,000201005,001-10,0003060010,000以上401,600n起征点:是对课税对象开始征税的数量界限。n课税对象的数量未达到起征点的不征税;n达到或超过起征点的要全额征税。n免征额:是课税对象总额中免予征税的
23、数额。n只对课税对象中超过免征额的部分征税。n1、扭曲消费者与生产者的行为。n消费低税商品、免税商品代替消费高税商品和征税商品;生产者亦如是。n2、扭曲人们的储蓄与消费行为:对储蓄存款利息课税会减少储蓄,增加现期消费。n3、扭曲人们对工作与闲暇的选择。n对个人所得课税促使人们不愿意多工作,而是代之以更多的闲暇。n额外负担n指课税造成纳税人税负以外的福利损失n额外收益n指课税使社会福利增加s0s1DPQp0p1q0q1E0E1On政府课税不扭曲市场机制的正常运行,不影响私人部门原有的资源配置状况。n国家征税使社会所付出的代价以税款为限,尽可能不给纳税人或社会带来其他的额外损失或负担;n国家征税应
24、避免对市场经济正常运行的干扰,特别是不能使税收超越市场机制而成为资源配置的决定因素。n非中性拉弗禁区TtOAB%100CTatatbtcn1、高税率不一定取得高收入,而高收、高税率不一定取得高收入,而高收入也不一定要实行高税率入也不一定要实行高税率n2、取得同样多的税收收入,可以采取、取得同样多的税收收入,可以采取两种不同的税率两种不同的税率n3、保持适度的宏观税负水平是促进经、保持适度的宏观税负水平是促进经济增长的一个重要条件济增长的一个重要条件PP1P2OP3DSSSSSQ Q供给弹性需求弹性供给弹性需求弹性S SQ QD DD DS SSSP2P2P1P1P3P3O OSSP P食品食品P1P2AO衣物衣物B图图9-1 税收的收入效应税收的收入效应CDI3I1P3P1EBO衣衣物物食品食品A A图图9-2 税收的替代效应税收的替代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