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1 2020 年高考热点素材科技教育 教育孩子,“零伤害”是底线 1 人才“帽子”泛滥现象亟待改变 2 “冰花男孩”之父“申贫”,不符合标准就该拒 . 3 申贫被拒,不必被“冰花男孩”的情感所羁绊 . 5 别让“网红”标签消解了书店的本真 6 韦博跑路,预付式消费真的没办法管? 7 养宠物是年轻人的自我治愈 8 互联网产业仅靠“烧钱”难续命 10 “控烟”电子眼可弥补人力监督缺陷 11 教育孩子,教育孩子,“零伤害零伤害”是底线是底线 20192019- -1212- -12 09:11:3912 09:11:39 来源:来源: 钱江晚报钱江晚报 真是太难了,因为孩子的作业,有家长气到住院,
2、有家长为避免动手而将自 己双手反捆,总之是不谈作业父慈子孝,一谈作业鸡飞狗跳。这不,据东方卫视 报道,近日,上海有一位爸爸,就因为孩子经常不写作业,多次接到老师投诉, 气得凌晨把孩子丢到火车站,让他一个人跪地乞讨。 这一操作引来很多争议,赞成者有之,批评者也有之。其实对于这种教育方 式,向来没有统一的意见。奉行“棍棒教育”的人觉得,孩子不听话,就得严加 管教,甚至不惜采用一些比较极端的方式,比如上述爸爸的作为;而另一些人则 觉得,家长应该尊重孩子的天性和内心,以平等的方式进行教育。 2 说实话,在没有孩子前,我对后者更为推崇,而对前者则持批评甚至抵制的 态度。但当自己有了孩子,尤其是孩子有了自
3、主意识后,我渐渐开始对采用前者 的父母产生了理解。 扪心自问,我们遇到上述情况,会怎么做呢?如果能用文明的教育方式来教 育, 又有几个家长愿意搞得如此鸡飞狗跳呢?这位爸爸之所以如此做,应该是到 了万般无奈的境地。 虽然我理解这位爸爸的动因,但采用如此极端的教育方式,其不良后果及隐 患是显而易见的。 首先,从孩子的角度来说,这样做的伤害其实蛮大的,最直接的就是孩子的 自尊心会受到伤害。这一点我是有切身感受的,因为我小时候也被自己的母亲这 么吓唬过。当年如果我不小心犯了比较严重的错误,我的母亲便会把一只碗一双 筷子装进我的书包,丢到门口,然后指着我说,再不听话,就给我出去讨饭。 好在母亲的执行力没
4、有新闻中的这位爸爸那么强,虽然书包扔了多次,却没 有真让我出去乞讨,可是当时那种被围观的受辱感和无助感,现在想起来还是记 忆犹新。再回到这个 10 岁的孩子,遭此惩罚,可想而知内心会有多大伤害。 其次,这么做,孩子的安全存在很大风险。凌晨 3 点半的火车站,一个只有 10 岁的孩子独自跪地乞讨,虽然现在的社会治安还算好,但也不能保证没有歹 人会对孩子起歹心。就算外部环境都安全,也得防范孩子自己在思想上钻了牛角 尖造成意外。这样的例子常有发生,作为父母,一定不能掉以轻心,更不能因为 跟孩子生气,采用这种比较极端的教育方式,结果造成不可挽回的伤害。 父母在教育孩子的时候,要讲求方法,不要总采用“棍
5、棒教育”,觉得自己 的孩子想打就打,想怎么管就怎么管。未成年人保护法对父母如何管教孩子 是有所规定的,如第十条规定“禁止对未成年人实施家庭暴力,禁止虐待、遗弃 未成年人”,如第十一条规定“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应当关注未成年人的生理、 心理状况和行为习惯,以健康的思想、良好的品行和适当的方法教育和影响未成 年人”。 怎么教育孩子,因人因事而异,但无论如何也要守住一个底线,就是不能以 伤害孩子的方式达到家长的目的。否则,只会南辕北辙,违背初衷。(张炳剑) 人才人才“帽子帽子”泛滥现象亟待改变泛滥现象亟待改变 20192019- -1212- -12 09:05:0512 09:05:05 来源:来源
6、: 光明日报光明日报 据报道, 日前, 针对全国政协提案提出的取消“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等建议, 教育部已正式予以答复。教育部肯定了“长江学者奖励计划”实施的积极意义, 并表示将通过完善“长江学者”退出机制,明确退出情形和退出程序,严格人才 3 称号的使用管理, 淡化“帽子”的概念, 引导人才称号回归学术性、 荣誉性本质, 以缓解人才的无序流动问题。 实际上,之所以有政协提案建议取消“长江学者奖励计划”,一个原因在于 高校间抢挖“帽子”人才所导致的人才无序流动。 而这背后更深层次的原因则是, 包括“长江学者”在内的一系列人才奖励计划所引发的人才“帽子”泛滥以及 人才评价、 引进中的以“帽”取人倾
7、向。 正是有人“戴帽子”, 才有人“抢帽子”。 如果不改变“戴帽子”以及以“帽”取人的问题,即便取消“长江学者奖励计 划”,马上也会有其他人才称号代之,治标不治本。从教育部的回复来看,教育 部显然读到也读懂了建议背后的真问题,并且提出了改进措施。 设立“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的初衷在于解决当时大学教授、 科技人员薪酬偏 低的问题,是为了给优秀学者提高待遇。各级政府、各高校、科研院所陆续出台 各级各类人才支持计划,又造成了人才“帽子”泛滥的问题。据不完全统计,我 国国家层面和省级层面分别有人才计划 84 个和 639 个,市县层面人才计划更是 多不胜数,各类人才计划,名目繁多、杂乱无序,“帽子”满天
8、飞。 人才计划本身的初衷是好的, 在于吸引人才、 改善学者待遇、 鼓励科研创新。 但绝大部分人才计划都与薪酬待遇、科研经费,甚至住房、家属工作安排、行政 级别待遇等挂钩,且在学科设置、重点学科评选、科研启动经费中,“帽子”学 者多寡关系重大,“帽子”几乎等同于票子、位子,意味着权力和资源,加剧了 赢者通吃的局面。于是,一些人动摇了学术追求,为了争夺“帽子”费尽心思, 难以安心科研。 甚至有人形容一些学者“永远都是在得到帽子和得到下一顶 帽子的途中”。 同时,高校则把“帽子”作为人才引进的标准和成绩,“重名轻实”、争抢 帽子,造成了人才的恶性竞争和无序流动。而高校选择的背后,又是把拥有多少 “帽
9、子”学者作为评价高校实力的依据。此外,高校重金挖抢“帽子”,其实也 是在通过“帽子”学者,争夺在学科设置、重点学科评选、科研经费等方面的优 势。于是,人才计划慢慢与其初衷背道而驰,不仅无助于鼓励科研创新,反而扭 曲了人才成长环境,破坏了学术生态。 改变人才“帽子”泛滥及其引发的人才无序流动问题,首先须从“戴帽子” 入手。清理整顿各类人才称号,该取消的就取消,并统筹设立人才称号,能不设 就尽量不设,严格各类人才计划的数量,改变“帽子”满天飞的乱象。其次是让 人才“帽子”与位子、票子脱钩,避免“帽子”与高额奖金和相关待遇相关联, 在学科设置、重点学科评选、科研启动经费、个人升迁以及学术成果评价等方
10、面 也该破除以“帽”取人的倾向, 让人才称号更多回归为反映科研贡献和学术能力 的荣誉称号。(作者:杨三喜,系媒体评论员) “冰花男孩冰花男孩”之父之父“申贫申贫”,不符合标准就该拒,不符合标准就该拒 4 20192019- -1212- -12 08:01:3212 08:01:32 来源:来源: 新华每日电讯新华每日电讯 近日,曾因一张顶着满头冰花上学的照片走红的云南“冰花男孩”,再次进 入公众视线。其父在网上发帖称,自己希望被村里认定为贫困户、家人申请到村 里扫地赚每月 500 元补贴,均遭到了拒绝。对此,当地村委会回应称,核实发现 “冰花男孩”家不符合建档立卡户标准。 “冰花男孩”走红以
11、来,他们家变化很大。2018 年 1 月,记者去云南鲁甸 县新街镇转山包村实地采访时看到,他们一家住在破旧不堪的土坯房里,家里没 有像样的家具,在外打工的父亲是家庭支柱;但现在,他们一家住进了 160 多平 方米的两层楼房,门口就是新修的水泥路,走 20 多分钟就能到学校,“冰花男 孩”父亲名下还有两辆车。 客观来讲,“冰花男孩”一家是脱贫攻坚工作的受益者。那张照片引发关注 后,社会各界纷纷捐资捐物,云南青基会启动“青春暖冬行动”,学校设施、校 舍大幅改善;得益于相关补贴政策,他们家盖了新楼房;“冰花男孩”父亲换了 工作,“每天有 200 元左右的收入”。 然而,在“冰花男孩”父亲发布的网帖中
12、,我们没有看到他对社会的感恩, 反倒读出了几分贪婪与不讲道理。 他的社交账号的认证信息是“冰花男孩父 亲”, 可能他觉得儿子的“知名度”能让地方干部对自己更重视,甚至在认定贫 困户、安排公益岗位时“特事特办”。 事实上,记者在一些贫困地区调研时发现,像“冰花男孩”父亲这样“争当 贫困户”的案例并不罕见。 他们已经脱贫摘帽, 却总盯着贫困户身份的“好处”。 因此,当地村委会核实“冰花男孩”家庭收入和资产情况后拒绝了不合理诉求, 这种坚持原则的做法值得点赞。 当前,正是我国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的关键时期,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任务愈 发繁重,精准识贫已成为一项基础性工作。只有按照统一的标准,通过规范的流
13、程和方法找出真正的贫困户, 了解其贫困状况, 分析其致贫原因, 摸清帮扶需求, 才能为精准扶贫提供科学依据。 精准识贫应当求真务实,杜绝不讲原则的“特事特办”。试想,如果“出名 就能走绿色通道”的恶例一开,恐怕会有一些人剑走偏锋,甚至靠恶意炒作博眼 球、吸引媒体关注。当地村委会照章办事,传递了清晰信号,有助于让那些“争 当贫困户”的人放弃不切实际的幻想。 “扶贫先扶志”,是实践反复证明的经验。归根结底,脱贫攻坚还是要在激 发贫困户内生动力上下功夫。全面小康路上一个都不能少,贫困户精准识别不容 “打折扣”。要让有少数心存侥幸的人明白“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实现从 “争当贫困户”向“争当脱贫户”转
14、变。(评论员林碧锋) 5 申贫被拒,不必被“冰花男孩”的情感所羁绊申贫被拒,不必被“冰花男孩”的情感所羁绊 来源:光明网-时评频道 2019-12-11 15:41 作者:唐作者:唐 伟伟 据北京青年报报道,2008 年 1 月,因在上学路上结了一头冰霜,云南省昭 通市鲁甸县新街填转山包村的 10 岁男孩王福满引发各界关注, 也被网友称作 “冰 花男孩”。12 月 8 日,王福满的父亲王刚奎在网上发文称,自己想申请贫困户 的资格,同时给家人争取村中公益性岗位的名额,但是都没有被批准。该村村主 任王刚明 9 日告诉记者,王刚奎家的贫困户评定资料他已经递交过,但是不够评 定标准未被获批。 是否符合
15、贫困户评定对象,是否有资格获取公益性岗位,既遵循着“两有三 保障”的硬性标准,也遵循着“有比较才有鉴别”的情理法则。在硬性标准上, 云南省印发的 2019 年度关于进一步完善贫困退出机制的通知贫困户退出标 准中,涵盖了人均纯收入、住房安全、义务教育、基本医疗和饮水安全等几项关 键指标。无论是住房安全,还是义务教育,以及王福满每月近 4000 元的务工收 入,对照每项指标不难发现,“冰花男孩”家没有一项符合贫困户评选标准,未 被获批符合事实认定情况,说明当地在执行标准上还是比较严格的。 至于公益性岗位的获得,需要以贫困户资格作为前置条件,于情于理都不容 置喙。同时,总体比较看,“冰花男孩”的经济
16、状况在当地也算得上比较好的, 如果连 “有车有房” “条件尚可” 者都可以获评贫困户, 取得公益性岗位的名额, 势必损及社会公平正义。从法理上讲,“冰花男孩”的父亲王刚奎有权这么做。 这是每个人都具有的基本权利,但并不意味着每种申请都会获得通过,每种诉求 都会得到满足。从情理上讲,因为有了“冰花男孩”头顶风霜上学的特殊背景, 其父亲申请贫困户被拒后在网上发贴的做法,则让人内心五味杂陈。 2018 年 1 月 9 日,“冰花男孩”因为一张照片在网上引起广泛关注。偶然 的内部工作照片能引发网络围观, 社会良善在其间发挥着关键作用。 事实上, “冰 花男孩”固然是个体的模样,却是一个庞大群体的形象浓
17、缩,类其者不知凡知。 有过此经历者被勾起了内心感同身受的记忆,无此见历者也被场景所感动,让内 心朴素的情感此际充分溢露。 确切说,“云南一扶贫工作者骂贫困户”和“云南昭通一村民拒绝签字 脱贫被通报”等扶贫领域的公共事件发生后,对“冰花男孩”之父申请贫困户被 拒的做法,若是没有理性的认识与判断,则很容易被先前朴素的情感所左右,而 忽略了对客观事实的尊重。但情归情,理归理,在社会爱心给予“冰花男孩”们 以同情与援助之时,如何避免因为过度关注和呵护,而出现情绪的变化、思维上 6 的改变和价值上的走偏, 是当前需要面对和亟待解决的课题。 否则, 关心、 爱护、 救助式的给予与保护,就会成为伤害并产生负
18、面示范。 在理性与感性之间,个体要避免被“感性的情感所控制”,实现“理性的事 实评判”并不容易。多数情况下,我们极易出现情感上的偏好,并最终导致对事 实本身的无视。情感左右下的情绪偏好和认知偏差,会带来某种强烈的暗示与诱 导。在情感上,我们反倒不希望“冰花男孩”的父亲提出权利救济式申请,并陷 入“利用舆论”的嫌疑中。 此争议真正的价值在于,有了“云南一扶贫工作者骂贫困户”和“云 南昭通一村民拒绝签字脱贫被通报”的一系列新闻后,在当前这个情感稀缺而又 泛滥的时代, 如何避免被情感所羁绊, 而培育基于事实上的理性情感和公共认知, 既是一个素养维度,更是一个文明指向。(唐 伟) 别让别让“网红网红”
19、标签消解了书店的本真标签消解了书店的本真 梁博宇 2019 年 12 月 12 日 08:04 来源:中国青年报 近日,重庆市渝中区一家书店的老板,为他的书店制订了一项规则:凡是来 书店打卡拍照的人,必须买一本书再走。原来,这家书店向来以旧书丰富、古风 浓郁著称,不知不觉间成了“网红书店”,以至于游人纷至沓来,却常常既不买 书也不看书,而是拍了照就走。无奈之下,老板只能如此应对。这家书店老板试 图将书店“去网红化”,听起来像是一则趣闻,但细细品来,一家书店的本质属 性,居然需要人为强调,也不免令人感慨。 最近几年,“网红店”的概念,越来越受到年轻人的追捧。最初,“网红” 仅指在网络上走红的人物
20、,他们满足网民的审美或“审丑”消费需求。而“网红 店”的产生,则标志着这股潮流从线上发展到了线下,从精神领域扩张到了物质 领域。 “网红店”最大的特点是外表光鲜, 而其内涵却很难得到保证。 这使得“网 红店”一方面颇受欢迎, 常常成为拍照打卡的胜地, 另一方面却也常常引发争议, 甚至让一些自认为内涵胜于外表的“网红店”对这一头衔颇为拒斥。 不得不承认, 餐饮、 娱乐等行业的店铺本身就带有消费属性, 走向“网红化” 也无可厚非;然而,作为以文化属性为主的店铺,越来越多的书店也被冠以“网 红”之名,不得不让人思考:这股风潮是否可能造成一定负面影响。 每一家书店,都有权自由选择其经营方式。但是,从社
21、会的角度上看,书店 却是有其特殊存在意义的。书店出售书籍,固然有其满足消费者需求的一面,但 与其他店铺的运作不同, 书籍的买卖不仅是物质的交换, 更是知识与思想的传递。 而且, 在买卖之余, 书店还承载着阅读空间的作用。 当人们在书店里翻阅书籍时, 书本中的知识得到了传承, 阅读者的灵魂得到了升华, 这是书店无法替代的价值。 7 重庆的这家书店,本来是因其特色而被爱书之人追捧,后来又因被追捧而误 得“网红”之名,以至于迎来了过多的拍照打卡者,让老板觉得难以应付,使得 其本身的价值遭到了消解,这样的结果,令人扼腕叹息。与此同时,这股潮流也 让一些书店的经营者看到了商机,因此不在藏书的数量和质量上
22、下功夫,而是专 注于店铺的“颜值”。这些店铺或许能够火起来,但要说这样的店铺是否有利于 体现书店的价值,答案却未必令人乐观。 其实,仔细分析起来,在互联网的语境之下,“网红”从来都不是一个纯然 的褒义词。 人们浏览“网红”的新闻、 观看“网红”的直播, 都是为了追求娱乐, 事后并不会认为“网红”本身象征着多么正向的价值。从这个角度上看,“网红” 固然有其迎合社会需求的积极意义,但过于追捧“网红”,却值得警惕与反思。 当下,人们的生活节奏越来越快,要退回没有网络和智能手机的时代,是完 全不现实的。然而,越是在浮躁的社会环境下,书店这样的文化场域便越能凸显 其独一无二的社会价值,不让过热的“网红”
23、标签遮盖住书店的本质,才能让书 店实现传承知识与思想的社会价值。 韦博跑路,预付式消费真的没办法管?韦博跑路,预付式消费真的没办法管? 斯远 2019 年 12 月 11 日 16:41 来源:人民网-观点频道 不久前, 武汉韦博英语培训机构跑路倒闭, 仅武昌区涉及的学员就有 1000 多名,未消费培训费达到 1826 万元。 据不完全统计,今年以来,全国各地“跑 路”和突然闭店的仅课外培训机构就超过 20 家。 其他涉及到预付消费的如健身、 美容院等机构,也多有“跑路”现象,实在让人倍感无力。 “跑路”背后的原因多种多样。比如扩张太快,师资、质量跟不上开店的速 度,后续运营难以为继;比如挪用
24、了预付金他用,导致资金链断裂;还有少数机 构涉嫌诈骗, 贪图高额的预付金故意为之这些已经成为预付市场进一步发展 的制约因素。 同时,“跑路”机构也给社会稳定带来了潜在的风险。据报道,自从“韦博 跑路”消息扩散以来,武汉韦博就乱套了。“每天有三四十名名学员或家长到学 校要求退费, 一些人情绪非常激动, 个别发生了肢体冲突, 网上还出现了维权群。 ” 当然,也有部分消费者,或因金额较小或因维权困难,由于“无力计较”被迫选 择“不计较”。但无论如何,商业机构都不能随意侵夺民财。 每一次类似的事情发生,多数媒体都会为消费者普及常识,告诉消费者如何 甄别挑选靠谱品牌等等。不能说这样的科普没什么用处,但鉴
25、于供需双方客观存 在的信息不对称,让消费者自行控制消费风险,显然不是根治的方法。在这类事 8 件中,消费者不是过失方,而是受害者。对相关企业事前加强监管,事后严厉追 责,增加其诚信经营成本,才能以儆效尤,遏制悲剧再次发生。 社会化培训,或健身、美容等,所牵动的并非小小不言的费用。以英语培训 为例,每人的培训费动辄上万,人数一多,这就是很大一笔金额。而在监管上, 大多数地方对此缺乏针对性强的明确约束条例。一旦发生卷钱跑路事件,人去楼 空, 消费者很难进行索赔。 几乎每一种“跑路”背后, 都对应着某种监管的松弛, 或者说盲区。在此情形之下,监管部门应有所作为。 对于预付消费,不仅该管,也是能管的。
26、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 境,是一个整体的提法,不可割裂。有“放”、有“服”,当然也要有“管”, 合理、适度的监管,本来就是促进经济发展、维护公共利益的必要保障。更不要 说,涉及到大额资金的异常流动,本身也是金融监管的重要内容。 在这个问题上,北京市走在了前边,前不久,针对“跑路”难题,北京市市 场消费环境建设联席会议办公室组织北京市市场监管局、北京市商务局、北京市 教委、北京市体育局、北京市交通委、北京市文旅局等单位,起草了关于加强 预付式消费市场管理的意见(征求意见稿)等 7 份文件,尽管这些文件还未最 后通过,但其中多项规定让人耳目一新。 比如“经营者每季度须填报预收资金支出情况”
27、“健身机构原则上不应发 售有效期超过 3 个月、面额(预付额)超过 3000 元的预付健身产品”“建立并 不断完善黑名单制度,将卷款跑路、查无下落的预付式消费市场主体及其高级管 理人员,纳入黑名单管理” 此外,杭州市提出搭建“校外培训机构资金监管服务平台”,建立培训费专 用账户;福建省则探索建立风险基金制度,对校外培训机构按学费收入的一定比 例提取,用于出现风险时退还学生学费、偿还债务等支出。 这些规定指向性很强,属于靶向治理。尽管能否据此根治“跑路”者,还需 要实践检验,但这些地方的努力至少表明,从制度层面规范和约束预付式消费, 并非不可企及,制度的笼子织密了,“跑路”者才会心有戒惧,市场才
28、会这样一 点点臻于完善。 该出手时就要出手, 不能让“跑路”灼伤服务市场。 一个健康、 繁荣的市场, 既是包容的、有弹性的,也应该有着各种严密的监管与约束。包容是为了创新发 展,约束则是为了更健康的发展,二者并不矛盾。 养宠物是年轻人的自我治愈养宠物是年轻人的自我治愈 吕京笏 2019 年 12 月 12 日 08:06 来源:中国青年报 9 据某机构调研,中国人 2019 年有望在宠物上花费 2020 亿元,较去年增加 19%。 高消费的背后是庞大的宠物数量, 中国现在的宠物猫狗数量位居全球第一, 预计 2024 年将拥有 2.48 亿只宠物猫狗,如果这一数字准确,甚至超过了不少国 家的总人
29、口数。 人对宠物的钟爱古已有之,几百年前,诗人陆游就写过“溪柴火软蛮毡暖, 我与狸奴不出门”的诗句,一幅温馨的治愈系画面跃然纸上。李敖的名言“认识 的人越多,我就越喜欢狗”广为流传,其实这句话最早的出处是法国大革命时期 的罗兰夫人。古今中外的故事都向我们证明,人和宠物的关系,确实不一般。 “你没有爱了,你需要陪伴,养条狗啊!”马薇薇在奇葩说中的金句, 道出了宠物经济火爆的重要归因:杂糅着特殊的感情寄托,宠物经济,就是年轻 人的“孤独生意”。 宠物经济火爆,映衬着年轻人渴望陪伴的心。当前,中国的单身成年人已经 超过两亿,其中,有超过 7700 万的成年人过着独居生活,而中国城市的宠物猫 狗主人中
30、,几乎有一半是 90 后,约一半是单身。对这些“独而不愿孤”年轻人 来说,宠物是一场“爱的投资”,是暂时逃避生活繁杂的温暖栖息。 一段时间以来,网络上流传着一份“孤独等级表”。从“一个人逛超市、一 个人去餐厅吃饭”到“一个人搬家、一个人去做手术”,层层递进,向我们展示 了单身人群在参与各类活动时,心中所感受到的不同级别的孤独感。“我一个人 吃饭旅行,到处走走停停,也一个人看书写信,自己对话谈心”不少年轻人 在听到这句歌词时,都会红了眼眶。 怀揣着“诗和远方”的理想背井离乡, 在格子间般的大城市变为一个个孤立 的原子。生活压力与内心孤独的夹缝之间,宠物成了排遣孤独感的最佳渠道。 交一个朋友,天时
31、地利人和缺一不可,与之相比,养一只宠物则容易很多。 与其在人际交往中过度耗费心神,年轻人更愿意在宠物身上倾注金钱和精力,以 获得更直接的愉悦享受和情感回馈。试想一下,一个雷雨交加的夜晚,如果有一 只猫咪能在你怀中与你相伴,是不是会安心很多? 同时,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 无论是短腿圆屁股的柯基, 还是长毛仙女布偶猫, 天生自带“萌萌哒”属性的宠物, 往往可以利用软萌可爱的外形和单纯无邪的内 心,恰到好处地安抚年轻人心理和感情的缺口。 过去管儿子叫狗子,现在管狗子叫“儿子”。给宠物洗澡、喂饭、打扫卫生 的过程看似繁琐,却往往是一个年轻人一天中最享受的时光。在这段付出爱又接 受爱的过程中,他们心中是
32、满满的获得感与充实感。 10 宠物经济在很大程度上是孤独经济,与宠物产业链类似,让一只毛茸茸玩具 陪你吃饭、一人 KTV、一人小火锅,都是为了“治愈孤独”而生。如果说孤独是 城市生活的副作用,那么孤独经济的背后,则折射出年轻人对精神生活品质的追 求。 在为生活打拼之余, 他们还注重打理自己的精神世界。 渴望温暖、 渴望陪伴, 与这种渴望相适应的是审美模式的变迁。与父辈相比,年轻人们的情感需求有时 更纯粹,更直接,也更容易在生活的周边发现美,获得精神依赖。 也许是家中地板上打滚的猫,或者在火锅店坐在你对面的毛绒小熊,都可以 让他们感觉到,这城市可能不那么温暖,也至少没那么冰冷,总有一个瞬间,你
33、不再是一个人。 互联网产业仅靠互联网产业仅靠“烧钱烧钱”难续命难续命 20192019- -1212- -12 08:58:5212 08:58:52 来源:来源: 经济日报经济日报 淘集集之败,并非败在社交电商本身,而是败在缺乏理性的“烧钱”。高度 竞争的互联网产业正在潜移默化地发生变化,仅靠“烧钱”已越来越难以立命。 在今后的互联网经济发展中,流量依然重要,但决定新生互联网企业命运的,并 非仅有新用户数,更重要的是,它是否能解决用户的“真痛点” 曾经号称在不到一年时间里获得了 1.36 亿用户的社交电商淘集集在挣扎良 久之后, 于 12 月 9 日正式宣布破产。 高性价比产品、 低线市场、
34、 庞大的用户数 一系列“看上去很美”的关键词,都未能将淘集集拉出“泥潭”。 淘集集之败,并非败在社交电商本身。从云集到拼多多,社交电商依然风生 水起, 这一模式带来的高黏性和高复购率依然释放着能量,对于“有闲”的低线 市场用户来说,社交电商甚至潜移默化地成为了他们的一种社交方式。从包括阿 里巴巴、京东等电商巨头的动作来看,低线市场依然被视为未来电商发展的“造 血机”,它不仅提供着大量“萌新”用户,也在为制造业转型提供着充满特色的 新需求。 可以说,淘集集之败,败在缺乏理性的“烧钱”。“以补贴换流量,以流量 拼未来”曾是屡试不爽的中国互联网“游戏规则”, 一场场让消费者记忆犹新的 “红包大战”,
35、曾经成功拓展出从外卖到出行的一片片互联网细分市场。滴滴和 美团“烧”出的“明天”,为什么没有复刻在淘集集身上?说到底,高度竞争的 互联网产业正在潜移默化地发生变化,仅靠“烧钱”已越来越难以续命。 一方面, 社交电商模式大多雷同, 缺乏差异化的竞争, “不买东家买西家”, 仅靠补贴换来的“欢迎光临”, 并不能成为对用户持久的吸引力, 一旦受到更大、 更有钱的平台挤压,生存空间迅速变得岌岌可危。 11 另一方面,在经历了诸如 O2O、共享经济等一系列“大坑”之后,资本市场 对互联网产业的投资也变得越来越理性,特别是在细分领域,强者恒强的马太效 应越来越明显,只有先站上赛道全力狂奔的“老大”,才能真
36、正吸引资本方投入 “真金白银”,中小平台想单纯通过“烧钱”后来居上,希望正在变得越来越渺 茫。 在今后的互联网经济发展中, 流量依然重要, 但决定新生互联网企业命运的, 并非仅有新用户数。更重要的是,它是否能解决用户的“真痛点”,而非仅仅是 响应“伪需求”,在“低价”之外,是否能提供真正有意义的独创服务,是否能 形成可以自圆其说的商业逻辑,这才是企业能否存活的基础。同时,还要冷静理 智地规划扩张,把钱花在刀刃上,不要对资本持续“输血”抱有过高幻想。 从方向上来看,整个互联网产业正经历着从“轻”到“重”的变化。新的竞 争力到底从何而来?第一,从大数据到人工智能,从云计算到物联网,从虚拟现 实到区
37、块链, 巅峰式的新技术在驱动新模式、 新业态形成中发挥的作用愈发强劲, 技术门槛成为新兴企业成长的重要法宝。第二,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仍在为互联 网提供大量机会,“互联网+”的深度融合还在不断开拓新的细分领域,这种融 合并不是简单地将以往线下服务线上化, 而是要在融合中充分发挥互联网本身的 优势,挖掘数据资源“金矿”,从根本上优化传统产业。拿电商领域来说,电商 不再仅仅提供售卖渠道,同时也要对品牌商提供消费偏好的数据支撑,为品牌商 响应消费升级提供参考。第三,基础设施快速普及,曾让中国互联网企业依靠在 消费者端大展拳脚掘到“第一桶金”,但现在消费者端市场日渐饱和,企业服务 还是“新蓝海”,从数据
38、化到网络化再到智能化,产业互联网也还蕴含着大量机 会。 只靠“烧钱”,“烧”不出明天,中国互联网产业正加速从野蛮生长向理性 发展过渡,“虚胖”不能持久,强身健体方有未来。(文/陈 静) “控烟控烟”电子眼可弥补人力监督缺陷电子眼可弥补人力监督缺陷 2019 年 12 月 12 日 07:54:43 来源:北京青年报 丰收 据报道,全国首创“电子眼”控烟近日在深圳启动试点,深圳市控烟办选取 禁烟区域测试点安装控烟环境监测器,24 小时监控公共场所违法吸烟,首次监 测试点已有 5 人被罚。 通过监测器对违法吸烟进行监控,这是技术性控烟手段。这种监控手段,一 方面为餐厅等场所工作人员劝阻吸烟提供了依
39、据;另一方面,也能为有关部门处 罚违规者提供证据。而且,这种监测器本身也有震慑作用,可倒逼吸烟人员从室 内转到室外。从某种程度来说,这是一种“控烟神器”,可以有效防止禁烟区域 内有人违法吸烟。 12 近年来,我国不少城市控烟力度加大。如北京市控制吸烟条例实施四年 多以来,数据显示,北京公共场所违法吸烟现象的比率由 34.4%下降到 4.9%。在 深圳,新实施的深圳经济特区控制吸烟条例不仅扩大禁止吸烟的场所范围, 还将电子烟纳入控烟“黑名单”。另外,西安、杭州等立法控烟也有不少亮点。 不过,各地监督违法吸烟的方式仍比较传统,即主要依赖于公共场所工作人 员和其他公众来监督,但这些监督有时会引发矛盾
40、。一些公众嫌举报麻烦就对违 法吸烟视而不见,有的经营场所为了不得罪顾客,对包间等场所的吸烟行为也不 干预。可见,依靠人力监督效果有限。深圳采用“电子眼”监督吸烟,可以弥补 人力监督缺陷。 譬如,“电子眼”24 小时监控,从时间上来说没有给违法吸烟者机会;“电 子眼”监督更公正,可防止其他监督者不作为。再从监督成本来说,安装监测器 是一次性投入,监督成本也更低。由此而言,“电子眼”控烟是一种有益探索, 是一种趋势。其他城市要想提升控烟“级别”,不妨参考借鉴深圳“电子眼”控 烟的思路和经验。 这种控烟监测器类似于空气质量监测器,无论是传统卷烟还是电子烟,只要 有害物质释放到空气中造成“爆表”,就会
41、被监控后台发现。这些从技术上来说 并不难实现,关键在于各地有没有决心升级控烟措施,弥补传统控烟手段不足。 从保护公众健康、提升城市文明、捍卫法制公信等角度来说,各地都应采用“电 子眼”控烟。 尽管这种技术控烟手段有不少显著优点,但有一些问题要厘清。例如,餐厅 等禁烟区域安装这种监测器,设备及安装成本由谁来买单,需要科学设计。如果 让经营场所自掏腰包安装, 有可能不积极。 再如, 推广时强制安装还是建议安装? 如果强制统一安装,恐怕需要法律授权。 更重要的是,如何确保“电子眼”控烟不受干扰。近年来,空气质量监测器 遭遇干扰之事时有所闻, 有的给戴“口罩”, 有的给喷水, 都导致监测结果失真。 某些经营场所或者某些违法吸烟者为了不被发现, 会不会为了私利也干扰“电子 眼”控烟?如果违规者采用某些手段避免监测器“爆表”, “电子眼”也会“瞎 眼”。 所以, 如果推广“电子眼”控烟, 还需要制度和反干扰措施提供“护航”。 漫画/陈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