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全册全册教案(新审定).doc

上传人(卖家):卧龙小子 文档编号:388103 上传时间:2020-03-21 格式:DOC 页数:132 大小:4.12MB
下载 相关 举报
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全册全册教案(新审定).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32页
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全册全册教案(新审定).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32页
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全册全册教案(新审定).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32页
亲,该文档总共13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全册全册教案(新审定)新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全册教学设计学校名称: XXXX学校 学 科: XXXX 教师姓名: XXXX XXXX小学教务处制20XX年X月X日新【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全册教案(全册教学设计)第一单元1大青树下的小学1会认“坝、汉”等10个生字,会写“晨、汉、球”等13个生字。正确读写“坪坝、穿戴、打扮”等词语。2能和同学交流课文中有新鲜感的句子,说一说这所学校的特别之处。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对这所小学的喜爱之情。读出对这所小学的喜爱之情。1布置学生搜集有关我国少数民族服饰和风情的图片、文字资料。2教师准备具有民族特色的音频、图片资料

2、、挂图、生字卡片。2课时第一课时一、导入。1展示自己找到的有关图片,介绍自己了解的少数民族的情况。学生展示介绍,教师提示学生着重介绍少数民族的服饰特征、生活习俗。2教师利用课后资料袋中的图片,补充介绍课文中涉及的傣族、景颇族、阿昌族、德昂族等少数民族的情况。二、揭示课题,范读课文。1在我国西南边疆地区,有好多民族聚居在一起,共同生活,和睦相处。不同民族的孩子们也在一所学校共同学习。这样的一所民族小学,大家愿不愿意去参观一下?2板书课题:大青树下的小学。3教师配乐范读。三、试读课文,自学生字新词。1这所民族小学美不美?大家肯定想亲自去走一趟,转一圈。请你自己试着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生字根据注音拼

3、读一下,读不通顺的地方反复多读几遍。2学生试读。3指名分自然段朗读。教师相机出示每小节中带生字的新词,正音、巩固。学生感到陌生的词语也提示一下。四、分组朗读,小组间比赛。1分小组朗读,每组读一自然段,各组练习。2各组练习后进行比赛。五、巩固字、词,指导写词。1指名读生字,新词。2指导书写课后田字格中的字。a着重分析指导“晨、绒、服、装、读、影”。并且在黑板上田字格中示范。“晨”是上下结构,注意“辰”要拖着“日”,相互要结合紧凑。“绒”是左右结构,由“纟”和“戎”组成,右边的“戎”共六笔,不要漏写。“服”的“月”字旁要瘦一些。“装”是上下结构,书写要紧凑。“读”是左右结构,右边是“卖”,不是“买

4、”。“影”是左右结构,右边三撇,写得匀称。b学生写字。3抄写词语表中列出的本课的词语。第二课时一、复习旧课,导入新课。1指名朗读生字、新词,检查生字、新词掌握情况。2导入:通过上一课的学习,我们已经感受到了民族小学的美。这一课我们要朗读感悟,我们会进一步地通过朗读感悟民族小学的美。二、分段读议,加深感悟。1第一自然段。a请各自轻声读第一段,想一想读完部分课文,你仿佛看到了什么?b学生读后交流。可引导学生从上学路上的景色、不同民族学生的服饰、到校后的活动等方面想象、讲述。c大家一边在头脑中展开想象一边朗读就能读得更入情入境,谁来读一读?教师评点后再指名练习。d配乐朗读这一段。2第二、三自然段。a

5、“当,当当!当,当当!”大青树上的铜钟敲响了,民族学校的学生开始上课了。请各自轻声朗读第二、三自然段,想象一下民族小学的孩子是怎样上课学习的,说说你是怎么知道的?b学生各自读课文,然后交流。教师引导学生结合自己认真上课的情况想象补充,譬如:大家专心听讲,窗外有猴子蹦来跳去都不去张望;大家积极开动脑筋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小手举得高高的;读书时整齐响亮,声音抑扬顿挫c如果你是一棵小树、一只小鸟、蝴蝶或者一只猴子,看到小朋友们学习这么认真,课文朗读得这么动听,你会怎么做?引导学生转换角色,入境体悟窗外的安静,体会是周围的花草鸟虫猴子都被教室里优美的读书声吸引,静静地欣赏,不忍打搅。反复朗读这几句话。

6、d下课了,小朋友做些什么?操场会是怎样的一幅情景?想象描述。朗读有关句子。4第四自然段。a这所民族小学留给你什么样的印象?交流感受。b我们参观了这所民族小学,了解了他们上学、上课学习、下课活动的情景,多么美丽的民族小学,多么可爱的学生!参观结束了,让我们说上几句道别的话。c齐读这一自然段。三、感情朗读,比赛背诵。1课文写得很美,你喜欢哪一部分?请你有感情地朗读一下。2把你喜欢的部分背下来,看谁先背出来。四、抄写句子,加强积累。把描写窗外安静的句子抄在作业本上。五、综合性学习。你们的课余生活是怎么安排的?让我们把每天的课余生活记录下来。可以用日记的方式来记,也可以用列表格的方式来记,以后我们再来

7、交流。大青树下的小学穿戴不同语言不同 共同学习共同游戏热爱团结在这一节语文课的教学中,我感悟到指导朗读,除了可以创设一种情境,再现教材的有关形象,引导学生理解教材所描写的事物,激发学生和作者产生情感的共鸣,能读出文章的意境外,还可以巧用学生的体验,进行移情朗读,使学生受到情感熏陶,享受审美的乐趣,从而培养语文素养。2 花的学校教学目标:1.会认4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掌握多音字“假”。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一节。3.在阅读、理解内容的基础上,想象诗歌所描绘的画面,体会诗的意境。教学重难点: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诗歌的内容。2.想象诗歌所描绘的画面,体会诗歌的意境。教学准备:生字词卡

8、片、课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联想感知,激趣引入1.说说自己的学校是什么样的。2.你们可知道不但我们有学校,连花儿也有学校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印度诗人泰戈尔的花的学校,板书课题。齐读课题。3.简介作者泰戈尔。拉宾德拉纳特泰戈尔(1861年1941年),印度诗人、文学家、社会活动家、哲学家和印度民族主义者。代表作有吉檀迦利、飞鸟集、眼中沙、四个人、家庭与世界、园丁集、新月集、最后的诗篇、戈拉、文明的危机等。1861年5月7日,拉宾德拉纳特泰戈尔出生于印度加尔各答一个富有的贵族家庭,13岁即能创作长诗和颂歌体诗集。1878年赴英国留学,1880年回国专门从事文学活动。1884至1911年担任

9、梵社秘书,20年代创办国际大学。1913年,他以吉檀迦利成为第一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亚洲人。1941年写作控诉英国殖民统治和相信祖国必将获得独立解放的遗言文明的危机。二、检查学生自学生字词的情况1.读准下列字音。荒 笛 罚 假 赏2.交流、识记生字。A.加偏旁记忆的字:由笛 青猜B.换偏旁记忆的字:汤扬 汪狂 劈臂3.读读写写由生字组成的词语。4.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润湿:潮湿润泽。原野:宽广平坦的地方。欢:纵情的欢乐。急急忙忙:心里着急,行动加快。三、读课文,了解课文的内容1.学生朗读课文,读准字音,标出自然段的序号。2.请四名同学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把课文分成四个部分,思考每

10、一部分讲了什么内容?教师相机指导。3.说说每一部分的内容。第一部分(12):想象阵雨降落时,花儿在绿草地上跳着狂欢的舞。第二部分(35):想象雨来时,关了门在做功课的花朵们便放假了。第三部分(67):想象花孩子们在雨中穿着各色的衣裳,冲了出来。第四部分(810):想象花孩子们急急忙忙赶回家,他们对准妈妈扬起了双臂。四、朗读课文,画出自己最欣赏的句子。1.听教师朗读。2.教师领读,学生齐读课文。3.自由朗读课文,边读边画出自己最欣赏的句子。4.同桌交流,说一说这些句子美在哪里?5.教师利用课件出示佳句。6.让同学们说出自己的感受,大家共同欣赏。第二课时一、复习1.开火车读课文,边听边思考:每一部

11、分讲的是什么?2.指名学生用简洁的话概括每一部分的内容。二、读中感悟,探究解疑。1.学习第一部分(12)。A.老师范读。B.交流汇报这一节中优美的词句,并说明喜欢它的原因。C.反复吟诵,细细揣摩,品味语言的精妙。(1)润湿的东风走过原野,在竹林中吹着口笛。理解体会:哪一个词语概括了东风的特点?(润湿)从“走过”“吹着口笛”这两个词语中,你感悟到了什么?这句话该怎样理解?读了这句话,你会想到怎样一幅画面?(2)于是一群一群的花从无人知道的地方突然跑出来,在绿草地上跳着狂欢的舞。理解体会:为什么是“一群一群的花”,而不是“一朵一朵的花”呢?你认为花会从什么地方跑出来呢?教师引导,启发想象。你从“一

12、群一群的花从无人知道的地方突然跑出来”这句话中感悟到了什么?“狂欢”是什么意思?你能想象出花儿在绿草地上跳舞的情景吗?D.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背诵。2.学习第二部分(35)。A.学生齐声朗读。B.读中感悟,合作探究。为什么“我”觉得“那群花朵是在地下的学校里上学,它们关了门在做功课”?你是怎么理解“雨一来,它们便放假了”?3.指导学习第三部分(6、7)。A.教师范读。B.合作探究。树枝在林中互相碰触着,说明了什么?你是怎么理解“绿叶在狂风里哗啦啦地响”一句的?“雷云拍着大手”是什么意思?你是怎么理解“花孩子们便穿了紫色的、黄色的、白色的衣裳”的?你认为花孩子们冲了出来,要到哪里去?为什么?C

13、.教师指导朗读。D.学生自由朗读。4.学习第四部分(810)。A.学生齐声朗读。B.指导学生理解、感悟、朗读。小作者认为花孩子们的家在哪里?“那儿”是指哪儿?你能想象出花孩子们急急忙忙赶回家的情景吗?在作者看来,孩子们急急忙忙赶回家是为了什么?C.学生自由拉哪个度、感悟、想象。5.小结。三、拓展延伸。说说你想象中花的学校是什么样的。学生张开想象的翅膀,先在组内交流,然后在班上交流。板书设计: 2 花的学校 在绿草地上跳着狂欢的舞蹈花孩子 在地下学校关了门做功课 真可爱 急忙回家对妈妈扬起双臂3.不懂就要问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孙中山对待学问的态度,学习他的勤学好问的精神。2能正确

14、、流利地朗读课文。教学重点理解孙中山回答同学的那句话,学习他的勤学好问的精神。教学难点结合具体的时代背景,理解为什么孙中山宁可冒着挨打的危险,也要提出自己不懂的问题。教学过程一、自主学习,整体感知。1(板书课题)看到这个题目,同学们心中会产生哪些疑问?2带着问题借助拼音自读课文,不明白的字、词意可查字典,字典解决不了的问题可划划、圈圈。读完课文还可跟同桌的同学小声议论议论。3在初步感知全文的基础上,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4教师简介孙中山,让学生对孙中山有初步的印象。二、深入学习,质疑解疑。细读课文,围绕重点展开质疑、讨论研究,进一步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1、齐读第一自然段,教师出示投影:孙中山小

15、时候在私塾读书。先生 ,学生 。孙中山背得 。至于书里的意思,先生 。2、指明读第二自然段,这段中说明孙中山学习怎样?孙中山是怎么想的?怎么做的?学生反复练读孙中山想的和说的话,读出当时孙中山的心理。3、“壮着胆子”说明什么?孙中山提出问题后,同学们有什么反映?学生边读课文边体会勾画相关词句。4、观察图画,对比孙中山与同学们的表情差异。然后学生反复练读课文,体会同学们害怕的心情。5、投影:孙中山给教师提了意见以后,别的同学 ,孙中山却 。学生把这句话说完整。然后思考讨论:孙中山敢提意见,难道就不怕挨打吗? 6、讨论练说:为了 ,孙中山宁可 ,也要 站起来提问。7、先生听了孙中山的话后,态度有了

16、什么变化?指名读课文。指导学生注意读出先生前后语气的变化。学生思考讨论:先生的态度为什么有这么大的变化?学生谈谈自己的看法。8、出示投影:学问学问,不懂就要问。为了弄清道理,就是挨打也值得。 小组合作,谈一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然后在全班交流。三、拓展、练笔通过本课的学习,你们觉得孙中山是一个什么样的孩子?他的哪些地方值得我们学习?学生各抒己见,充分发表意见。教师小结:孩子们,现在你们知道为什么不懂就要问了吧,为了弄清道理,不懂就要问。学生再一次大声朗读课题。四、总结:五、板书:不懂就要问弄清道理不懂 就要问我的暑假生活1.知识目标:说话有条理、规范、语句连贯、通顺。2.能力目标:讲述暑假生活的

17、趣事,提高讲、听、问的能力。3.情感目标:体会暑假生活的乐趣,和大家分享快乐。1.体会暑假生活的乐趣,说出暑假生活的“趣”,和大家分享快乐。2.训练有条理、语句连贯、通顺地说话的能力和认真有礼貌倾听的习惯。设计意图:1.抓住中心来引导,让学生说得有有重点。1.用同学亲身经历的事情为例来做说话内容,激发学生兴趣,由别人的事说到自己的事,更容易拓展思维。2.通过提问来引导说出趣,有例子引路,降低难度梯度。读写结合师生问好,向听课的教师问好,说出我们班的口号。孩子们,你们激情满怀,也让刘老师热血沸腾了。接下来就好好表现吧。一.谈话导入:孩子们,我非常羡慕你们,因为你们的暑假生活丰富多彩。很多同学的家

18、长都把你们的照片分享我们班级群里,在刘老师的眼前展开了一幅幅五彩的画卷。你们想不想看看?刘老师有个条件:看到一幅图,就要用“谁在哪里干什么”的句式说一句话,例如(课件)(第一关 小试牛刀)(课件 第二关读懂要求)二.指导说话写话。1.揭题,明确要求: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说说“我们的暑假生活”(板书揭题)学生自主读要求。课件出示 “能说会道”,再出示说话要求,倾听要求。2.明确要求,再读要求,谁明白要求了,来说说。重点是说说自己经历的,发生在暑假的,有趣的或有意义的事,最好重点说清楚一件事。(课件出示要求)3.了解“趣事”。课件出示课文情景图中的云图、人物,(第三关 我能说得清)4生进行片段说话

19、,用“什么时候我和谁在什么地方干什么”这样的句式来说话,再说说事情的过程,有趣在哪里。5.生生互动,我们都是小记者,请你接受采访。(课件提问和回答的同学应面向听众,声音响亮,吐词清楚。听的同学要有礼貌,不插话,不哄笑。)6.把发言整理成一篇文章。7.小组为单位交流暑假中的趣事,推选出一个同学在全班说。(第四关 守住擂台)8.选取一件事把自己的暑假生活写下来。(课件 要求写清:什么时候我和谁在什么地方干什么,事情的过程,有趣在哪里,有什么感受)9.展示学生作品三.师总结:这节课,我们分享了我们暑假生活中的趣事,大家学会了怎样通顺地说话和有礼貌倾听。2.拓展作业:课后我们把说的写成日记。语文园地一

20、1积累课文中有新鲜感的句子,和同学交流读后的感受。积累所见一诗。2积累带身体部位的四字词语。学会用合适的方式朗读句子,表达句子意思。3在班里组织几个兴趣小组,然后小组内为小组取名字,小组内成员策划活动方案。成员间交流方案是否有改进和完善的地方。在班里组织几个兴趣小组,然后小组内为小组取名字,小组内成员策划活动方案。成员间交流方案是否有改进的地方。最后开始实施方案。生字卡片、课件2课时第一课时一、交流平台1让同学把课本看到第一课,找到自己认为有新鲜感的句子。2点名让学生大声朗读出来。3男生、女生分别读一些有新鲜感的句子。并表达自己的看法。4师总结:有新鲜感的句子一般都运用了某些写作手法。我们平时

21、要注意积累,还可以尝试仿写。 二、词句段运用1把课本上13面词句段运用第一题的两行词语找男生读一次。2学生都交流一下自己的发现。3分组说说自己的发现。4师点拨。5课下让学生积累词语。6老师点名让学生读课本演示出来的三个句子。体会句子意思。7老师引导学生思考。8同学间互相交流。第二课时一、组织兴趣小组。1先让学生说出自己感兴趣的方面,然后老师引导学生建立兴趣小组。2小组内为取小组名字献计。3最后把小组名字定下来。4学生间相互交流活动内容。老师在一旁点拨,然后学生再思考。活动内容要围绕小组名字来。5老师总结,学生课后思考。二、日积月累1师范读古诗。2师引导。3生模仿读。4同学间比赛读5师生合作、表

22、演。 然后竞赛背诵。语文园地课通常都是按部就班,一个环节接一个环节讲解,这样的课堂远远达不到活力课堂的要求。在调研课中,我选择了上语文园地一,这是一个挑战。上完课下来,很多地方值得深思。如何把“设疑、探究、生成、评价、应用”运用在复习整合课中,需要继续探讨。从园地内容看,有“口语交际”、“习作”、“交流平台”、“日积月累”“词句段运用”等这几个内容。我把“交流平台”、“日积月累”放在一节课上一起讲。对于这两个内容,如何连接、如何过渡是备课时首先要思考的问题。以前讲这些内容时,我并没有认真思考连接和过渡的问题。但是对于一节完整的课,这是不行的。从这节课看来,我对教材的研读与把握还是需要进一步加强

23、。备课不仅要认真,还要钻研,这样才能更好让学生掌握。在背诗歌环节,我按照三年级在经典文化学习中的方法让孩子们用不同形式读,大致说诗句意思,比赛背诵,说背诵方法。在“读读背背“内容上,把重点放在了认字上,应该是把重点放在区别形近字上,可通过组词形式区别。备课,还是备课,钻研,继续钻研,学习,永无止境,才能实现活力课堂。习作1猜猜他是谁1学习描述人物的外貌,以及形象特点的方法。2学会抓住人物的特点去描写人物。3掌握开头空两格的写作格式。1描写人物要抓住人物特征。2选取一到二点刻画人物。三条丝巾。1课时一、游戏导入。我们请我们班三个同学上黑板来做一个小游戏,大家谁想上台。游戏规则:首先请上台的三个同

24、学用丝巾蒙上双眼。下面再随便请上来三个同学,让蒙眼的同学猜一猜是谁。最多只能猜三次,三次猜不对者唱一支歌曲。二、游戏环节。台下同学不能提示,从班里分别挑选最胖的和最瘦的以及最高的三名同学,让蒙眼的同学去猜。三、游戏结束,点评。请猜中的同学发言,谈猜中的依据是什么。四、第二次游戏。游戏规则:请同学们用笔描述班内同学的外貌以及性格特点和做事风格。然后请刚刚没猜中的同学继续猜描述的是谁。五、游戏点评。1谁描写的最符合人物对象?2猜中的原因在哪里?六、小结每个人的外貌性格都有差异,都是独一无二的。只有写出人物的特点,才能使人物形象更生动!第二单元4古诗三首1自主学习本课生字,能工整书写。2能正确、流利

25、、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3借助注解,了解诗句的意思,想象诗中描绘的景象,领略秋天美丽的景色。1理解诗句,感受文字美,通过诗中所描写的景色,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2体会诗中的意境,学习借景抒情的方法。1布置学生借助注释和插图读课文的预习任务。2教师准备挂图,以及表现秋天情调的乐曲磁带,便于配乐朗诵。3课时第一课时一、说话训练,进入秋景。同学们,你能以秋天为内容,说一句或几句描写秋天景色的句子吗?(生说话练习)二、故事导入,揭示课题:介绍杜牧、岳麓山。1下面请同学们先听一则故事,然后猜猜他是谁?(课件:简介杜牧)故事发生在距今1150多年前,就是唐朝时期,有一位文学家,他从小就有报效祖国的

26、远大志向,所以他刻苦学习,认真创作,25岁就考上了进士。他的诗立意新奇,优美隽永,骨气雄劲,在当时文坛别具一格。他又熟悉兵法,熟悉政治,可谓文武全才。但当时,动荡不定的社会环境,使他有志难伸。他在长安做过几年官,但没有实权,长期在江南求职,最后还到湖州做过刺史,相当于市长。对江南美景情有独钟,写下了许多诗篇。在江南如诗如画的美景前,他想起自己虽文武全才,却无人赏识,所以他的诗大部分较为低沉,但一首诗除外,这首诗以它优美清新的风格传唱千古。这首诗就是_,这位诗人就是_2“山行”是什么意思?这座山在哪里呢?湖南长沙的岳麓山。(课件:岳麓山)岳麓山地理:位于长沙市区湘江西岸,属南岳衡山山脉的一部分,

27、其最高峰海拔297米。爱晚亭环亭全是枫树,每逢深秋时节,这里成为观赏红叶的绝佳之处。特色:岳麓山脚下,是我国宋代四大书院之一的岳麓书院,古木森森。在岳麓山腰青枫峡谷中,建有一座以杜牧山行诗“停车坐爱枫林晚”为命名来由的爱晚亭。亭的周围到处生长着一人抱不住的枫树,盘根错节,一片连一片。每到深秋,枫叶流丹,红舞秋山。岳麓山景区秀如琢玉,山上遍布名胜古迹,自西汉以来,历代都有遗迹可觅,以爱晚亭、岳麓书院、麓山寺、望湘亭等最为有名。爱晚亭环亭全是枫树,每逢深秋时节,这里就成为观赏红叶的绝佳之处。让我们一起跟随诗人去湖南长沙的岳麓山观赏红叶似火的枫叶吧。二、感受情境,理解诗意。1(课件:山行)让我们一起

28、来跟着朗读,自由朗读古诗,个别朗读。2学生根据注释,理解诗意。把不理解的地方找出来,准备提问。3小组交流诗意。4检查自学效果:谁愿意来检查大家的自学情况呢?如:我想请XX同学回答,回答正确后这位同学有权请后面的同学回答他提出的问题。5预设问题:(1)诗人首先远远地看到什么?寒山、石径。什么叫寒山?什么叫石径?“斜”是什么意思?第一句是什么意思?(2)接着诗人又看到了什么?白云、人家。“生”是什么意思?第二句是什么意思?(3)诗人为什么停下车来呢?“坐”是什么意思?“晚”是什么意思?第三句是什么意思?(4)“霜叶”是什么意思?“红于”呢?第四句是什么意思?6同桌互相说说诗句的意思,再自由读古诗,

29、体会哪几个字用得特别好,值得我们进一步研究。三、研究古诗,体会诗韵。1你认为古诗中哪些地方写得好,值得我们好好研究呢?或者你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都可以提出来。(生提问)2生研究所提出的问题。先独立研究再小组讨论。3集体交流:(1)“寒山”点明了季节,这个“寒”字使人仿佛看到了“石径斜”的“斜”给人以立体的感觉,把人们的视线引向山顶。(2)“白云生处”说明山高,“有人家”使整个画面充满生机,起到静中有动的效果。使人仿佛看到了听到了诗人在山脚下看到了什么?此时为什么突然停下来了呢?(3)前两句描写了哪些景物?(寒山、石径、白云、人家)是啊,画面上苍茫的山,洁白的云,隐约可见的黄土茅舍已经很美了,这时

30、眼前突然出现了一片火红火红的枫树林,在晚霞的照射下显得格外迷人,诗人置身这红艳艳似火的满山枫林中,激动不已,怎能不停下来细细观赏。你认为第三句中哪个字最能表现诗人此时的心情“爱”。(课件:枫树林)下面请同学们欣赏枫树,边欣赏边想,此时我们与诗人一起来到了枫树林,你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4)夕阳下的枫树林是如此美丽,诗人突然觉得这枫叶比什么还红?(二月花)哪个字最能表现枫叶的特点?“红”字。透过这个红字,我仿佛看到了是啊,二月的鲜花是红艳的,可在夕阳映照下的枫叶比二月的鲜花更红艳。诗人仅仅是赞美枫叶的颜色红吗?诗人更重要的是在赞美什么呢?(请注意“霜叶”的“霜”。经霜打过的枫叶一般都是怎样的

31、?你认为诗人在赞美一种怎样的精神呢?)枫叶那种不屈不挠,顽强抗争的精神不正是诗人一生的追求吗?四、指导诵读诗句。诗句这么美,风景这么美,我们要怎样才能读得美呢?找出你认为重要的词句,带着赞美的语气朗读。闭眼,边背边想象刚才一路上看到的美景。(多种形式反复读,直到背诵。)五、课外作业。改写山行或画一幅山行图。一首好诗是美的,一幅好画是美的,一篇佳作会更美,你愿意把刚才游览岳麓山看到的和想到的写下来吗?你愿意把它画下来吗?第二课时一、介绍引入。同学们,你们知道苏轼吗?苏轼是我国宋代文学家、书画家,号东坡居士,所以他又叫苏东坡。他很欣赏一位诗人,叫刘景文,苏东坡写了一首诗送给他,我们一起去欣赏一下这

32、首诗,好吗?二、初读课文,自学生字。1听师读,要求:听准字音。2自己读,借助拼音,读准字音。3自由读,圈出不理解的词语。4小组读,合作学习,理解词义。5师生交流。三、再读感悟,想象诗歌画面。1自由读,结合图理解诗意。2小组内讨论交流,老师相机点拔。3师生交流。4教师读,学生看图想象诗歌所描绘的画面。四、发挥想象,有感情的朗读、背诵。1教师描述诗意,激发学生想象。2有感情地朗读背诵。五、想一想,议一议。你认为一年最好的时节是哪个季节?为什么?六、指导书写。1师写生看。2生抄写生字,师个别指导。第三课时一、以旧引新,激趣导入。1说说自己可爱的家乡,抒发对故乡的热爱之情。2想象古人离开故土后如何抒发

33、思乡之情。教师引述:我国宋代有个诗人叫叶绍翁。有一年秋天,他离开家乡,独自在外。一个傍晚,他外出散步,触景生情,便提笔写下了一首诗,大家想知道写了什么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下这首诗。(课件显示课题夜书所见)二、指导看图,感知图意。(多媒体课件放映第二张幻灯片)观察电视中图画,说说所看到的情景。三、自主学习,初步感知。1自由朗读。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通、读正确这首诗。2出示生字卡片检查学生认读生字的情况,有重点地指导识记。(放映第三张幻灯片,重点指导生字词)3放映第四张幻灯片,指导古诗朗读: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指名朗读,先指导读准字音,再

34、读准节奏,让学生体会古诗朗读的特点。4借助字典和诗后注释,理解诗中词语的意思,并圈出不理解之处。四、再读感悟,理解诗意。1老师范读古诗。要求学生边听边仔细看图,思考两句诗的意思。(放映第五张幻灯片,画面中出现两个问题。)问题一:诗中描写了哪几种事物?问题二:这首诗表达出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2学生四人为一小组进行讨论,各自对上面的问题发表见解。3(放映第六章幻灯片,画面出现正确答案)老师重点点拨理解:答案一:诗中描写了梧叶、秋风、儿童、灯明。答案二:一是动思乡之情,二是勾起对童年往事的回忆。4有感情朗读。五、拓展阅读。1你还知道哪些思乡的诗句?(放映第七张幻灯片)舟夜书所见(清查慎行)泊船瓜洲

35、(宋王安石)中年级的古诗教学,要重视指导学生感受诗的内容,充分领悟诗人的情感,然而诗的语言是浓缩的精华,加之诗人的创作背景学生根本无法体验。所以,不能单单逐句理解诗句的意思,而应引导学生进入情境,进行感悟。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教学目标】1.会认“掌、洼”等9个生字,会写“铺、泥”等12个生字。正确读写“排列、图案、规则”等词语。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懂课文内容,体会并描述“我”在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上行走的情形。3.通过本课的学习,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感情和渴望了解大自然、走进大自然的愿望。【教学重点】 通过对内容的理解,学生能够增强对大自然热爱的感情,体验大自然给人们生活带来

36、的快乐,增强观察自然、了解自然的意识。【教学难点】 1.学习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体会细致观察的重要性,懂得只有细心地观察,才能发现事物的本质,才能发现生活中的美。2.学习作者善于观察事物,养成认真观察的好习惯。【教学课时】2课时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会认“掌、洼”等9个生字,会写“铺、泥”等12个生字。正确读写“排列、图案、规则”等词语。2.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内容。【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出示图片,导入新课。1.出示图片:法国梧桐树(课件出示)同学们,见过这种植物吗?对,它就是法国梧桐树。2.交流收集到的资料。(课件出示)法国梧桐树,大乔木,高20-30m,

37、树冠阔钟形;干皮灰褐色至灰白色,呈薄片状剥落。幼枝、幼叶密生褐色星状毛。叶掌状5-7裂,深裂达中部,裂片长大于宽,叶基阔楔形或截形,叶缘有齿牙,掌状脉;托叶圆领状。花序头状,黄绿色。多数坚果聚全叶球形,3-6球成一串,宿存花柱长,呈刺毛状,果柄长而下垂。花期4-5月;果9-10月成熟。 是世界著名的优良庭荫树和行道树。适应性强,又耐修剪整形,是优良的行道树种,广泛应用于城市绿化,在园林中孤植于草坪或旷地,列植于甬道两旁,尤为雄伟壮观,又因其对多种有毒气体抗性较强,并能吸收有害气体,作为街坊、厂矿绿化颇为合适。3.谈话导题。这节课我们要学习的课文就与法国梧桐树有着密切的联系,板书课题:铺满金色巴

38、掌的水泥道(1)质疑:读了课题,你有什么疑问?疏疑:巴掌为什么是金色的?水泥道上怎么会铺满金色巴掌?(2)联系对梧桐树的介绍,请你把梧桐树和巴掌连起来,说一句话。预设:秋天到了,巴掌似的树叶从梧桐树上纷纷落下。二、学习生字、认读新词。1. 读准生字字音,在课文中圈划出生字,再读读由生字组成的词语,理解词义。2.检查字词(1)出示生字(课件出示:第一行生字) p n jn yun t n pi li u z ch 铺 泥 晶 院 图 案 排 列 规 则 迟 指名领读,正音。“则”是平舌音,“迟”是翘舌音。“院、案”是前鼻音,“晶”是后鼻音。(2)出示新词(课件出示:第二行词语)手 水 着 则 乱

39、 添 红色 雨 快 自由读,指名读,相机正音:“增、棕”是平舌音,“掌”是翘舌音,“印”是前鼻音,“凌”是后鼻音。3.自由练读。开火车读。4.去掉拼音谁能读好它们,试试看。指名读。齐读。5.下面加点的词语,你是用什么方法理解的?交流一下。(1)啊,多么明朗的天空。(2)每一张法国梧桐树的落叶,都像一个金色的小巴掌,熨帖地、平展地粘在水泥道上。(3)它们排列得并不整齐,甚至有些凌乱。预设:我用联系上文的方法理解“明朗”就是“晴朗”的意思,因为上一个自然段有句话“天开始放晴了。”预设:“熨帖”就是紧贴的意思。我是通过查字典查到的。预设:“凌乱”就是“杂乱无条理”的意思,我是通过上文的“它们排列得并

40、不整齐”。三、初读课文,了解内容。1. 自由读课文,标画自然段,思考每一个自然段讲了什么内容。2. 给课文分段,理清层次。(课件出示)全文共十三个自然段,可分三部分。第一段(第1自然段):一夜秋风,一夜秋雨。第二段(第2至11自然段):“我”在上学路上看到的情景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第三段(第12至13自然段):门前的水泥道真美啊。3. 熟读课文。 四识记生字,写字指导1.(课件出示7)出示生字田字格课件:“铺 泥 晶 院 图 案 排 列 规 则 迟 ”。2.仔细观察,分析字形,说说有什么好办法记住它?(1)形声字构字规律识字:铺、泥、院、案、列、迟。如“铺”,“钅”是形旁表义,表示这个字和金

41、属有关,“甫”是声旁,表音。(2 )用熟字加偏旁的方法识记:图:冬+口字旁 排:扌+非规:见字旁+夫 则:贝+刂(3)组词巩固:如“铺满、水泥 泥塘 水晶 图案 规则 排列 迟到”3.怎样才能把这个字写好?(1)引导学生观察生字田字格课件,弄清生字每个笔画在田字格中的位置。并交流:“铺、泥、院、排”左右结构,左窄右宽;“印 列 规 则 ”左右结构,左窄右宽。“图”全包围结构,写字田字格正中央。“迟”半包围结构,“尺”的最后一捺变成点。师重点指导“规、印、泥”。 “规”左右结构,左边的“夫”的捺变成了点,右边是“见”,不是“贝”。注意笔画的穿插和避让。 “印”字,左右结构,第二笔是竖提,右边是单

42、耳旁,不是双耳。“泥” 左右结构,第七笔是撇,最后一笔是竖弯钩。 4.学生在习字册上描红、仿影、临写。教师巡视指导。五反馈检查,比赛认读。1.师生合作,老师抽读生字卡片,学生比赛读,看谁读的又对又快。2.小组合作,给生字找朋友,看哪个组找的多。3.同位合作,一人读课文,另一人听,指出读的好的地方或是不太好的地方。第二课时【课时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懂课文内容,体会并描述“我”在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上行走的情形。2.通过本课的学习,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感情和渴望了解大自然、走进大自然的愿望。【教具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一、 出示图片,导入新课。1. (课件出示图片):道两旁

43、的法国梧桐树,掉下了一张张金黄金黄的叶子。这一张张闪着雨珠的叶子,一掉下来,便被紧紧地粘在湿漉漉的水泥道上。2. 看完画面,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很美)3. (板书: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把你看到的感受印在脑海里,与同学们读课题。二、细读课文,体会情感。(一)学习第一自然段。1.指名读,评读。2.(课件出示)秋风秋雨图,让学生谈感受。(板书:一夜秋风 一夜秋雨)预设一: 当我看见这些无比巨大的森林,被秋风吹落在地,心里头有一种甜滋滋的感觉,因为它美,瞬间会让我感到,这里才是世界上最美的地方,秋天的叶子会跟着秋风伴舞,它随风,轻轻的落下。落下。只到地上铺成一个金黄的“地毯”,在秋风之下,我也会跟

44、着它奔跑。预设二:秋天的雨,有一盒五彩缤纷的颜料。你看,它把黄色给了银杏树,黄黄的叶子像一把把小扇子,扇哪扇哪,扇走了夏天的炎热。它把红色给了枫树,红红的枫叶像一枚枚邮票,飘哇飘哇,邮来了秋天的凉爽。金黄色是给田野的,看,田野像金色的海洋。橙红色是给果树的,橘子、柿子你挤我碰,争着要人们去摘呢!菊花仙子得到的颜色就更多了,紫红的、淡黄的、雪白的美丽的菊花在秋雨里频频点头。指导带有美好的感情读第一自然段。(二) 学习第二至十一自然段。谈话过渡:一夜秋风,一夜秋雨之后,大自然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我”有了什么新发现呢?(1)自由读第第二至十一自然段,思考:“我”有什么新发现?(2)总结:(课件出示)道两旁的法国梧桐树,掉下了一张张金黄金黄的叶子。这一张张闪着雨珠的叶子,一掉下来,便被紧紧地粘在湿漉漉的水泥道上。水泥道像铺上了一块彩色的地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 > 语文 > 部编版(统编版) > 三年级上册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1,本文(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全册全册教案(新审定).doc)为本站会员(卧龙小子)主动上传,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2,用户下载本文档,所消耗的文币(积分)将全额增加到上传者的账号。
3,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发送邮件至3464097650@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Www.163Wenku.Com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