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主要内容预防措施预防措施防控、防护措施防控、防护措施消毒隔离消毒隔离流行病学流行病学u传染源传染源:在:在禽类及其分泌物或排泄物以及活禽市场环境标本中检测和分离禽类及其分泌物或排泄物以及活禽市场环境标本中检测和分离到禽流感到禽流感病毒,与人病毒,与人感染禽流感感染禽流感病毒病毒高度同源。传染源可能为高度同源。传染源可能为携带禽流感携带禽流感病毒的禽类病毒的禽类。u传播传播途径:具体途径可经呼吸道传播或密切接触感染禽类的分泌物或排泄物而获得感染;或通过接触病毒污染途径:具体途径可经呼吸道传播或密切接触感染禽类的分泌物或排泄物而获得感染;或通过接触病毒污染的环境传播至人;不排除有限的非持续的人传人
2、。的环境传播至人;不排除有限的非持续的人传人。u高危人群:在发病前高危人群:在发病前1周内接触过禽类或者到过活禽市场者,特别是老年人。周内接触过禽类或者到过活禽市场者,特别是老年人。流行病学流行病学流行病学对消毒因子的抗力:对消毒因子的抗力:u禽流感禽流感病毒普遍对热敏感,对低温抵抗力较强,病毒普遍对热敏感,对低温抵抗力较强,6565加热加热3030分钟或煮沸(分钟或煮沸(100100)2 2分钟以上可灭活分钟以上可灭活。u病毒病毒在较低温下可存活在较低温下可存活1 1周,在周,在44水中或有甘油存在的情况下可保持活力水中或有甘油存在的情况下可保持活力1 1年以上。年以上。潜伏期一般为57天。
3、传播传播方式传播方式不随地吐痰,如要吐痰应将分泌物包好,弃置于有盖垃圾箱内。有呼吸道感染症状或发烧时,应戴上口罩,并尽早就医。防控措施u对密切接触者实行医学观察对密切接触者实行医学观察/健康随访,不限制其活动,健康随访,不限制其活动,每日晨、每日晨、晚各晚各1 1次测体温并了解是否出现急性呼吸道次测体温并了解是否出现急性呼吸道感染症状。一旦出现发热(腋下体温感染症状。一旦出现发热(腋下体温37.537.5)及咳嗽等急性呼吸道感染症状,则立即转送至当地)及咳嗽等急性呼吸道感染症状,则立即转送至当地的传染病的传染病医院进行医院进行诊断、报告及治疗。诊断、报告及治疗。u 医学医学观察期限为自最后一次
4、与病例发生无有效防护的接触后观察期限为自最后一次与病例发生无有效防护的接触后7 7天。天。(一)控制传染源(一)控制传染源防控措施(二)切断传播途径(二)切断传播途径u减少减少与禽类接触;与禽类接触;u开窗开窗通风,减少人群聚集;通风,减少人群聚集;u清洁清洁消毒:居室、衣物、用具、工作消毒:居室、衣物、用具、工作场所;场所;u个人个人防护:穿工作服、带口罩、手套等。防护:穿工作服、带口罩、手套等。防控措施(三)保护易感人群u健康教育 勤洗手、常通风、喝开水、吃熟食、晒衣被、足睡眠、多运动、少接触u药物预防u疫苗预防不要随便喂饲野鸟不要随便喂饲野鸟防护用品预防措施防护措施防护措施防护措施消毒隔
5、离u在实施标准预防的基础上,采取飞沫隔离及接触隔离等措施。在实施标准预防的基础上,采取飞沫隔离及接触隔离等措施。u 医务医务人员进入或离开隔离病房时人员进入或离开隔离病房时,应当遵循应当遵循医院隔离技术规范医院隔离技术规范的有关要求的有关要求,并正确穿脱防护用品并正确穿脱防护用品。u用于用于疑似或确诊患者的听诊器、体温计、血压计等医疗器具应专人专用疑似或确诊患者的听诊器、体温计、血压计等医疗器具应专人专用。消毒隔离u每次接触患者前后应当严格遵循每次接触患者前后应当严格遵循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要求要求,及时正确进行手卫生及时正确进行手卫生。u每个每个患者用后的医疗器械、器具应当按照患者用后的医疗器械、器具应当按照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的要求进行清洁与消毒的要求进行清洁与消毒。u非非专人专用的医疗器具使用后专人专用的医疗器具使用后,应当进行彻底清洁和消毒。(用应当进行彻底清洁和消毒。(用800mg/L800mg/L优氯净)优氯净)具体消毒隔离见具体消毒隔离见“人人感染感染高致病性高致病性禽流感禽流感的的医院感染防控与控制应急医院感染防控与控制应急预案预案”u做好做好“不懈怠不懈怠”的防控准备的防控准备u保持保持“不恐慌不恐慌”的心态应对的心态应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