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单元光与色彩单元教材分析一、单元整体解读与学情分析光对于地球上的每个生命体来说至关重要。如果没有光,整个世界便会 陷入无边的黑暗中,地球万物将无法生存。人从外部世界获得的信息中,由 眼睛获取的约占80%。可以说,光是人类认识外部世界的重要条件,研究光 现象对认识外部世界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此,本单元将一系列光现象汇聚在 一起,通过识别光的来源、观察光在空气中的传播方向以及光在行进中遇到 物体时传播方向的变化、观察太阳光穿过三棱镜后形成的光带等利于发展学 生认知的科学实践活动,引领学生进入光的世界,认识、了解光现象及其作 用,体会光对生命体生存的意义。 光无疑是每个人所熟悉的,但儿童对“我们怎
2、样看见光,光是怎样行进 的,光和色彩之间有什么关系”等方面缺乏认识和了解,相关概念也存在缺 失,导致他们对诸多光现象难以上升到理性认识。本单元主题的提出,承接 了低年段“奇妙的光”相关主题的发展,还为学生学习光现象提供实践操作 机会,筑牢基础知识,帮助他们乐于、易于参与到光现象的探究活动中来。 本单元科学实践活动的设计遵循可视化原则,通过设置某些媒介显现 光在空气中的传播路径,选取适宜的工具展现太阳光包含不同颜色的光等实 验,让学生在学习活动中体会科学探究过程,培养设计实验、动手操作的兴 趣,学会在人工控制的条件下,观察、研究自然现象及其规律,培养学生的 科学思维,为他们的终身发展服务。二、单
3、元目标解读与概念分析(1)本单元通过一系列动手、动脑活动,落实课程标准高年段的 课程目标。 科学知识: 知道不同能量之间的转换。科学探究: 能基于所学的知识,从事物的结构、功能、变化及相互关系等角度提出 可探究的科学问题。 能基于所学的知识,通过观察、实验、查阅资料、调查、案例分析等方 式获取事物的信息。 能对探究活动进行过程性反思,及时调整,并对探究活动进行总结性 评价,完善探究报告。 科学态度: 表现出对事物的结构、功能、变化及相互关系进行科学探究的兴趣。 在尊重证据的前提下,坚持正确的观点。 能大胆质疑,从不同视角提出研究思路,采用新的方法、利用新的材 料,完成探究、设计与制作,培养创新
4、精神。 能接受别人的批评意见,反思、调整自己的探究;在进行多人合作时, 愿意沟通交流,综合考虑小组各成员的意见,形成集体的观点。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 认识到人类、动植物、环境的相互影响和相互依存关系,了解地球上的 资源是有限的,人类活动会对环境产生正面和负面的影响,自觉采取行动, 保护环境。 (2)本单元学习内容基于课程标准课程内容中“物质科学领域”的 高年段要求。 6.2 太阳光包含不同颜色的光,光遇到不同的物质时传播方向会发生改变。 6.2.1 有的光直接来自发光的物体,有的光来自反射光的物体。 识别来自光源的光,如太阳光、灯光;识别来自物体反射的光,如月光。 知道来自光源的光或来自
5、物体的反射光进入眼睛,都能使我们看到光源 或该物体。 6.2.2 光在空气中沿直线传播;行进中的光遇到物体时会发生反射,会改 变光的传播方向,会形成阴影。 知道光在空气中沿直线传播。 知道行进中的光遇到物体时,会发生反射现象,光的传播方向会发生 变化。 6.2.3 太阳光包含不同颜色的光。 描述太阳光穿过三棱镜后形成的彩色光带,知道太阳光中包含有不同颜 色的光。三、单元构成与逻辑分析本单元由光源光的传播光的反射七色光四课组成。 前三课按递进关系设计,是对光的来源、传播、遇到物体时传播方向改 变等光现象的认识。通过一系列科学实践活动,初步建立光源、光的传播及 光的反射的概念;了解光的传播、人眼看
6、到物体的条件和光的反射现象;辨 识哪些光来自光源,哪些光来自物体反射;知道光在空气中沿直线传播,遇 到物体时传播方向会发生改变。同时,通过观察、实验等探究活动获取光现 象的信息,了解可以借助能够反光的物体来发现光的传播规律,打破光这一 能量表现形式的神秘感。在学生对光现象有了初步的了解后,第四课将关注 点放在光本体的性质上,以太阳光为载体,通过科学实践活动,帮助学生认 识作为能量表现形式之一的光的颜色,以及白光的分解和色光的合成,潜移 默化地帮助学生建立对光谱的初步认知,为以后进一步学习光现象打下良好 的基础。四、单元教学目标(1)能识别来自光源的光,知道光在行进中遇到物体时传播方向会发生改 变,知道太阳光中包含不同颜色的光。 (2)能够获取光现象变化的证据信息;采用新方法、新材料,调整、完善 有关光现象的探究活动。 (3) 愿意经历光现象的探究过程,发展尝试改变光的传播路径等探究活动 的兴趣;在尊重证据的前提下,形成有关光的正确观点。 (4) 运用有关光现象的原理,列举、解释自然界及生活中的光现象事例。五、单元活动导图六、课时安排序号课题课时1光源12光的传播23光的反射14七色光1总课时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