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行为学自学考试复习资料.doc

上传人(卖家):小魏子好文库 文档编号:3903864 上传时间:2022-10-23 格式:DOC 页数:33 大小:152.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组织行为学自学考试复习资料.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组织行为学自学考试复习资料.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组织行为学自学考试复习资料.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组织行为学自学考试复习资料.doc_第4页
第4页 / 共33页
亲,该文档总共3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 组织行为学绪论第一节:组织行为学的概念和研究内容。1、组织行为学的概念:国内外学者对组织行为学的概念有不同的界定。美国斯蒂芬P罗宾斯认为:组织行为学是一个研究领域,它探讨个体、群体以及结构对组织内部行为的影响,以便应用这些知识来改善组织的有效性。里基W格里芬认为:组织行为学主要研究组织环境中的人类行为、组织和人类时间的相互作用以及组织本身。安德鲁J杜布林认为:组织行为学是系统研究组织环境中所有成员的行为的一门学科,以成员个体、群体、整个组织以及外部环境的相互作用所形成的行为作为研究的对象。陈国权认为,组织行为学是依据实证科学的研究方法,综合运用有关学科中的知识,系统地研究由人所组成的各种组织

2、在个体、群体和组织层次上的行为,以达到组织所期望的目标的学科。关培兰认为,组织行为学是行为科学领域的应用,是综合运用各种与人的行为有关的知识,研究一定组织中人的心理和行为规律的科学。2、对于组织行为学的概念我们需要把握以下几点:组织行为学的研究对象是人的心理和行为的规律性。组织行为学的研究范围是特定组织中人的心理和行为规律。组织行为学的研究目的是提高预测、引导及控制人的行为能力,以提高工作绩效及员工满意度。3、组织行为学的学科性质:跨学科性:组织行为学的跨学科性具体表现为:组织行为学的研究同管理学、心理学、社会学、文化人类学等其他各门社会科学密切相连,它必须以这些邻近学科的研究作为自己的理论基

3、础。系统性:组织行为学不是孤立的研究一个组织中的个体、群体和组织的心理和行为,而是按照系统理论的观点,用系统分析的方法,将个体的人作为一个系统,并将其放在群体这个较大的系统中来研究,个体就是群体的子系统,而很多的群体又构成一个组织。权变性:组织行为学的研究对象是心理和行为的规律性。实用性:组织行为学并非是一门简单的学科,研究者也并非为研究而研究。相反,组织行为学书诸多学科中实用性很强的一门学科,它的很多研究结论都可以直接应用于具体的组织管理实践中。科学性:作为一门学科,组织行为学符合社会科学的一般特征:总结社会现象背后的一般原理,并由此解释、预测社会现象。4、组织行为学的研究内容:个体心理与行

4、为研究:个体心理即个体在组织中因角色地位不同的情境而表现出的心理表现,个体行为则是个体在组织环境下的所作所为。群体心理与行为研究:组织中的每一个成员都归属于某一个或某几个人群体,组织中的群体既具有完成组织目标的作用,又具有协调人际关系、满足个体心理和行为需求的功能。组织行为研究:个体及群体行为影响组织的生存与发展,组织行为也直接影响组织中个体和群体的心理和行为。领导行为研究:领导行为研究领导者的心理活动及行为表现,解释领导活动过程中的一般规律,以发挥领导者带领组织成员高效实现组织目标的作用。第二节:组织行为学的产生与发展1、组织行为学的学科基础心理学:心理学是测量、解释、引导及改变人一生的一门

5、学科。社会学:研究处于社会中的人的行为。:社会心理学:社会心理学是研究个体和群体的社会心理现象的心理学分支,是心理学和社会学相结合的产物,属于心理学的领域。人类学:是从生物和文化的角度对人类进行全面研究的学科群。政治学:政治学研究在政治环境中个体和群体的行为,其研究课题包括:冲突的结构、权力的分配和人们如和为了个人利益而操纵权力2、组织行为学的产生:早期的科学管理理论:1911年,泰勒科学管理原理一书的出版,标志着管理学正式成为独立的科学。与此同时,美国的弗兰克吉尔布雷斯及其妻子莉莲吉尔布雷斯也在集中力量痛过动作烟酒和时间研究来提高工作效率,即通过动作一时间分析来确定科学定额工业心理学:组织行

6、为学的早期发展,除了和当时的科学管理理论相关外,同工业心理学的兴起也是分不开的。工业社会心理学:工业心理学的早期阶段,仅限于工业个体心理学的研究,考虑的面比较狭窄。管理心理学:当时以群体特别是以小群体为研究对象的工业社会心理学,对员工工作绩效的影响越来越大,而且随着群体动力理论、需要理论、社会测量理论等心理学理论先后出现并运用与企业管理,人们也日益认识到在工业生产活动中管理实际上占据着核心地位,应当将“管理”凸现出来组织心理学:组织心理学这个名词,进一步将管理心理学的研究内容从个体心理、群体心理、领导心里扩大到组织心理的研究,如探讨组织结构、组织内外环境对心里的影响等。组织行为学:随着这一学科

7、从个体带群体再到组织研究的演变,其研究和实验的机构也发生了变化。2组织行为学的发展:第一阶段:20世纪初到20世纪30年代,以泰勒、韦伯和法约尔等为代表,把组织看成是一个封闭的理性模式。古典科学管理理论的局限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把员工看成“经济人”第二,强调独裁事管理。法约尔和韦伯强调:上下级登记系统不得破坏,劳动者只能听命与管理者。这种管理方式已导致企业内人际关系淡薄,限制员工的创造性和主动性。第三,把组织看成是封闭系统,组织职能的改善仅仅依靠组织内部的合理化,很少考虑外部影响,不注意在宏观高度上研究经济和社会问题第二阶段:20世纪30年代至20世纪60年代,以梅奥、麦格雷戈等为

8、代表,把组织看成是一个封闭的社会性模式。第三阶段:20世纪60年代至20世纪70年代,以费德勒等人为代表,把组织看成是开放的模式,从原来的封闭观念转向开放观念是一大进步第四阶段:20世纪70年代至今,综合前三个阶段之所长,把组织看成是一个开放的社会模式,要求办组织行为学的研究转变到社会文化这一更深的层次上。组织是一个开放的系统,它不能脱离社会环境而存在。同样,组织文化也不能脱离社会环境而构造。组织文化就是在这种适应的过程中形成的。管理植根于文化之中。文化是组织的灵魂,是组织最重要的无形资产,是推动组织持续发展、快速成长的强大精神力量。同时,组织文化还是一种“形散而神不散”的动态文化,它是一个组

9、织在长期的管理建设中沉淀的精神财富,是一种新型的管理方式,它代表组织管理发展的一种新趋势。第三节:组织行为学的研究过程与研究方法1、组织行为学的研究过程:不同的学者对组织行为学的研究过程的划分是不同的,但都遵循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原则。有一种观点认为,组织行为学的研究过程包括以下三个基本步骤:第一步:归纳综合。也就是在观察和如实记录某环境因素对个人、群体或组织行为的影响程度的基础上,归纳综合该种因素与个人、群体或组织行为反应之间相互关系的规定性。第二步:演绎推论。也就是应用归纳综合所得到的有规律性的结论,说明产生各种行为的原因及其相互关系,预测推断个人、群体或组织在特定环境下可能的行为反应。

10、第三步:检验。为了确定上述结论指导下的预测与推论准确与否,就应该放到实践中进行检测。如果实践与预测不相符那么可以根据在实践中所收集的新的数据和资料,对原来的预测与推论进行修正。美国的管理学的教授西拉季和华莱士把组织行为学的研究过程细分为以下六个步骤:第一步:弄清楚要研究的问题。研究问题是对某一现象或困惑的好奇。它陈述了两个或多个变量之间的潜在关系,提供了进行实证检验的可能性。它通常始于问“是什么?为什么?何时?如何?”等问题。第二步:查阅与某种行为问题有关行为的理论和信息资料。一旦有了感兴趣且重要的研究问题,就需要进行广泛的文献回顾。广泛的文献回顾有助于评价研究问题是否已经得到回答;也有助于找

11、一些相关理论来解决困惑,从而帮助改进研究问题,甚至发现文献的不足或察觉未经检验的命题。第三步:形成假设。假设是对研究问题的暂时回答。现有的理论对于回答所研究的问题并形成有意义的假设至关重要假设是对事物之间的可能关系的陈述。第四步:选择正确的设计步骤和方法开展研究工作。这一步包括设计、数据收集和数据分析方法的设计。第五步:实际观察、测试和实验。对调查研究过程中收集的资料和数据进行详细的统计分析,从而得出一些相应的结论。第六步:解释研究结论。结论是根据研究过程中收集到的资料、数据进行整理后向读者展示的客观事实,它告诉我们最终得到什么,这些东西是什么。通过总结反思,可以了解本次研究结论的理论分析、研

12、究方法的科学性与局限性及研究成果的可靠程度与适用范围等;也可明确本次研究解决了哪些问题,有什么不足之处,还存在什么问题,以及在研究过程中又发现了什么新问题、新线索需要进一步研究等。2、组织行为学的研究方法:一观察法:观察者是指借助人的感官和各种测量仪器直接对研究对象进行观察,观察员工的工作过程、行为、内容、工具等,进行分析与归纳总结,并将观察结果记录下来的方法。分类:按照观察者与被观察者的关系来分类,可把观察法分为参与观察法和非参与观察法两类。优缺点:优点:简便易行;所收获的材料比较真实;能够比较全面和深入的了解工作要求。缺点:花费的时间多;观察得来的材料难以量化,难以说明刺激条件与行为变化之

13、间的精确关系;有些被观察者难以接受,他们觉得自己受到了监视或威胁,在心理上对观察人员产生反感,同时也可能早餐操作动作变形。注意事项:1、要注意工作行为样本的代表性;2、观察员在观察时尽量不要被观察者的注意,干扰被观察的工作;3、观察前要有详细的观察提纲和行为标准;4、观察者要避免机器记录,应反映工作有关内容,并对工作信息进行比较和提炼。二调查法:调查法是为了达到设想的目的,制订某一计划,就一些问题对某些个人或群体进行访问或发放调查表要求被调查者回答,收集所需要的各种资料和数据,并以此来分析、推测其行为与心理倾向的研究方法。访谈法:又称面谈法,是指运用口头沟通方式来收集资料的一种方法,应用最为广

14、泛。访谈法的优点:1、可以对员工的工作态度与工作动机等较深层次的内容有比较具体的了解;2、运用广泛,能够简单迅速的收集多方面的资料;3、易了解到短期直接观察法不容易发现的情况,有助于管理者发现问题;4、有助于员工的沟通。访谈法的缺点:1、访谈者要有专门的技巧,需要受到专门的训练;2、比较费时、费力,工作成本高;3、无法完全避免主观因素、暗示、诱导所形成的信息失真。问卷法:问卷法是根据研究课题与目的,预先设置一系列问题,编制问卷,对人的心理与行为进行调查,然后统计分析,的出结论方法。问卷法的优点:1、调查范围广;2、调查样本大,适用于需要对很多人员进行调查的情况;3、调查的资料可以量化,由计算机

15、进行数据处理。问卷法缺点:1、设计理想的调查问卷要花费较多时间、人力、物力、费用成本高,问卷设计若不科学,有可能造成调查结果不准确,为避免误解,还需要工作人员亲自解释或说明,会影响工作效率;3、填写问卷一般单独进行,缺少交流或沟通,因此,被调查者可能不积极配合,从而影响调查质量。三研究者通过对个体、群体或组织整体情况较长时间的连续调查、了解,全面收集资料,从而研究其心理发展变化的全过程,到处研究结论的方法称为个案分析法。四实验法:实验法是指在人为控制的环境下精确操纵自变量从而考察因变量如何因其而变化,进而研究变量间互相关系的方法。五心理测试法:心理测试法就是采用标准化的心理测量量表或精密的测量

16、仪器来测量被试者的方法。六情景模拟法:根据被试者所承担或将要承担的工作任务,研究人员设计一套与岗位实际情境相似的测试场景,将被试者放置于模拟的工作环境中,观察被试者的才能、行为,并按照一定的规范对所观察者的行为进行评定,即为模拟情景法。第一章:个性与个体行为分析第一节:人性假设一“经济人”假设:一“经济人”的基本含义:“经济人”也叫“维利人”或“实力人”。“经济人”的观点:“经济人”的观点是把人看做“经济人”,认为人的行为在于追求本身的最大利益,工作的主要动机就是获得经济报酬。X理论的基本观点有以下几点:第一:多数人天生就是懒惰的,都尽可能逃避工作;第二:多数人都是胸大无志,不愿负任何责任,甘

17、愿受别人的指挥和领导;第三:多数人的个人目标和组织的目标是相互矛盾的,必须用强制、惩罚的办法才能迫使他们为了达到组织的目标而如力工作;第四:多数人从事工作的目的在于满足基本需要和安全需要,所以只有金钱和其他物质利益才能激励他们努力工作;第五:人大致可以分为两类,大多数人具有以上特性,属于被管理者,少数人能克制自己的感情冲动进而成为管理者。二基于“经济人”假设的管理:采用任务管理的方式进行管理:管理工作的重点在于提高效率、完成生产任务,也就是重视完成任务,较少考虑人的情感。管理工作只是少数人的事情,与工人无关:工人的主要任务在于听从管理者的指挥。实施明确的赏罚制度:在奖励制度方面,主要用金钱来刺

18、激工人的生产积极性,同时对消极怠工者采用严厉的的惩罚措施,也就是对工人采用“胡萝卜加大棒”的政策。三对“经济人”假设的评价。“经济人”假设是以享乐主义哲学为基础的,他把多数人看成是天生懒惰且不喜欢工作的“自然人”。根据这种假设决定的管理理论、原则及措施是以金钱为主的机械式管理模式,通过权力严密控制员工。“经济人”假设认为大多数人都是缺少大志向和责任心的,只有少数人起到统治的作用;反对工人参与管理,把管理和被管理者对立起来,否认工人在生产中的地位和作用,并无形中将少数人对多数人的剥削合理化,反映了资本主义的特点。当然,“经济人”假设和X理论以及泰勒制的管理原则,也有科学管理的成分,具有一定的积极

19、作用:它改变了当时放任自流的管理作风,强化社会各界对于消除浪费及提高工作效率的关注,科学分析了工人在劳动中的机械动作并制定了精确的工作方法,实施了比较完善的计算与监督制度,促进了科学管理体制的建立。二、“社会人”的假设(一)“社会人”假设的基本含义:“社会人”假设产生于20世纪30年代至50年代,认为人们在工作中得到的物质方面的利益在调动其生产积极性方面只是起到次要作用,人们最重视的是在工作中与周围人群形成的良好的关系,良好的人际关系是调动人的生产积极性的决定因素。1、人是“社会人”:传统管理理论把人假设为“经济人”是不准确的,人的生产积极性的提高除了受到物质因素影响之外,还有社会方面的因素。

20、人应该是“社会人”,是由于社会需要才引起的工作动机。所以,金钱并不是激励员工工作积极性的唯一动力,员工的社会心理需求的是影响工作积极性的主要因素。2、管理工作要“以人为中心”:生产效率的高低并不取决于工作方法和工作条件,而是取决于员工工作的“士气”。员工“士气”的高低取决于其在社会、企业组织及家庭生活当中人际关系的协调程度,工作环境及工作方法只是有锦上添花的作用。3、组织中存在“非正式群体”在传统工作管理中,人们关注的焦点都在“正式群体”上,如结构、职权划分及规章制度等。霍桑实验揭示了正式组织中还有存在这无形的“非正式群体”,这种组织有其自生的规章制度,并无形中影响着群体成员的行为方式。4、建

21、立新型的领导方式:作为一个组织的管理者,要做的是学会善于倾听并与员工进行良好的沟通。一方面,要研究员工合乎逻辑的行为;另一方面,要了解员工不合乎逻辑的行为。管理者要努力使正式组织的经济目标与非正式群体的社会目标达到一个动态的平衡状态,最终使得员工心甘情愿为了组织目标而协作和贡献自己的量力。(二)基于“社会人”假设的管理:第一,管理人员不应该只是关注生产任务的完成情况,还应该把关心点放在关心人、满足人的需要上。第二,管理人员在注重指挥、监督和控制等基础上,还要关注员工之间的人际关系,努力提高员工对组织的认同感、归属感和整体感,激起员工对组织的奉献精神,培养员工的群体意识,进一步增强组织的凝聚力。

22、第三,在实行奖励措施实,应主张实行集体奖励制度而不是主张实行个人奖励制度。第四、管理人员的职位要进行轮换,不应该只局限于计划制定、组织工序、产品检查等、而应该在员工和上级之间起到联络人的作用,负责上下级之间的信息沟通。一方面,要倾听员工的意见,了解员工的情感需求;另一方面,要将上级的命令和意图精准的向下传递,并监督和关彻执行。第五,主张“产与管理”的管理方式。参与管理就是在不同程度上让员工或下级到参与企业政策的有关讨论当中(三)对“社会人”假设的评价:“经济人”的假设到“社会人”的假设是管理思想上的一次巨大飞跃,标志着人们对人性认识的进一步加深。“社会人”的假设承认人是一个社会客体,在重视人的

23、自然需要的还要关注人的社会需要,主张从满足人的社会需要入手来调动人的积极性,鼓励员工产与管理,以便改善管理者与员工之间的关系。实践证明,这比较单纯的物质激励效果更好。它给企业管理带来了重大影响,促进管理思想和管理方式发生重大变化。促进管理水平的提高和生产发展。三、“自我实现人”假设(一)“自我实现人”假设的基本含义:“自我实现人”也叫“自动人”。这种人性产生于20世纪50年代,是美国著名心理学家马斯洛、克里斯阿吉里斯和道格拉斯麦格雷戈等人提出来的“自我实现”指个人才能得到充分展示和发展。用马斯洛的观点来讲,最理想的人就是成为“自我实现人”。但在现实中,由于社会环境的限制,这种人是少数人的,多数

24、人都不能达到“自我实现”水平。1、马斯洛的“自我实现人”的假设。马斯洛提出的“自我实现人”是指人都需要发挥自己的潜力,表现自己的才能,只有人的潜力充分发挥出来,人的才能充分表现出来,人才会感到最大的满足。2、Y理论:Y理论的主要观点如下:第一,厌恶工作不是普通人的本性。工作可能是一种程度上的满足,人们有意愿去做;工作也可能是一种惩罚,有可能想要逃避并且不愿意工作。这一般要取决于控制条件。当周围环境和条件比较好时,运用体力和脑力从事工作,就像是做游戏和休息一样自然。第二,外部的控制及惩罚带来的威胁不是促使人们努力达到组织目标的唯一手段。因为人们有一种表现自我才能和发挥自己潜力的欲望,所以人们在执

25、行任务过程中能够进行自我控制和自我指挥。第三,一般人在适当的条件下,不但能够承担一定的责任,还会乐于追求责任。逃避责任、缺乏抱负及强调安全感,这一般是实验的结果,并不是人的真实本性。第四,在人群中广泛存在并分布着高度的想象力、智谋和解决组织中各种各样问题的创造性力量。第五,员工自我实现的需要和主动完成组织工作的意向,是的组织绩效更加富有成果。这二者之间并不存在矛盾。若给予适当的机会,员工会自愿的将自身的个人目标与组织目标结合为一体。第六,在现代工业化社会条件下,普通人的智力只是得到了部分发挥。(三)基于“自我实现人”假设的管理:1、管理重点的变化:“自我实现人”的假设把管理的重点从重视人的因素

26、转移到重视工作环境上面。它主张为员工创造一个舒适的工作环境和条件,能够充分发挥员工的个人潜力和才能,充分发挥员工的个人特长和创造力。2、激励方式的转变:“自我实现人”假设认为,对于人来说,最根本且起长远作用的是那些内在的激励因素,如工作中获取知识,增长自我才干,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等。只有内在的激励才能在根本上满足人的自尊和自我实现的需要,进而极大地调动员工的积极性。3、管理制度的变化 :“自我实现人”假设主张管理权限的下放,建立参与和决策制度、提案制度及制定发展计划,让员工选择自己喜欢的工作等,这些都能在一定程度上让员工展示自己的能力,达到自己所希望的成就。4、一管理职能的改变:一“自我实现人

27、”假设为出发点,管理者的主要任务在于尽可能为员工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创造良好的条件,减少和消除员工在自我实现过程中所遇到的障碍。(三)对“自我实现人”假设的评价:从理论角度来看,“自我实现人”假设和“经济人”假设存在共同的错误,即把人性看成天生的自然形成和逐渐成熟的。事实上,人格和人性的形成与发展是在一定的物质基础上,通过社会、家庭和学校的教育影响实现的,是人们在社会实践中能动改造、变革的结果。四、“复杂人”假设(一)“复杂人”假设是20世纪60年代末至70年代初提出来的。“复杂人”假设:第一,每个人的需要和能力各不相同,工作动机是复杂多变的,难以进行统一、明确的概述。人的每一个动机都建立在各种

28、不同的需求之上,动机构造模式是因人而异的,既使同一个人在不同的时间和空间条件下,动机也是可能发生变化的。第二,人在组织中的工作和生活条件是不断变化的,因此会不断产生新的需求和动机。一个人在组织中表现出的动机模式是原来自有的动机模式和融入组织之后的的组织经验模式之间融合的结果。第三,人在不同的组织和不同的部门当中,同样可能会产生不同的动机模式。当在正式组织中不能很好的获得所谓的认同感实,人们转而会投入非正式组织中寻找社会需要和自我实现需要的满足感。第四,一个人能否感受到心满意足,是否愿意为组织出力,取决于他本身的动机构造模式、同组织之间的关系、工作性质、个人的工作能力和技术水平的高低、动机的强弱

29、及与同事之间的相处状态等。第五,人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动机、能力及工作性质对不同的管理方式相应做出不同的反应。(二)基于“复杂人”假设的管理1,采用不同的组织形式来提高管理效率:依据工作性质的不同,可以采用固定的组织方式,也可以采用灵活多变的组织形式。2采用富有弹性的、灵活多变的领导方式:由于每个企业自身的状况不同,领导方式也必将进行相应的改变。当企业工作任务不明确、工作秩序混乱时,应采用较为严格的领导方式,以建立良好的工作秩序;若企业任务明确、工作秩序也井然有序,就可以采用比较民主的、授权的领导方式,来充分发挥并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和主动性。3,关注个体之间的差异性:管理者要善于发现员工在需要、动机

30、、能力几个性等方面的差异,因地制宜地采用灵活多变的管理方式和奖惩措施来进行有效的员工管理。(三)对“复杂人”假设的评价:“复杂人”假设和权变理论及其管理措施以人与人之间及环境之间存在差异这一点为出发点,重点强调针对不同的情况和不同的人应灵活采取相应的管理措施,这对管理工作有一定的启发意义。第二节 关于个体行为的解释一、华生的行为主义理论(一),华生的行为主义理论的主要内容1,学习是建立里条件反射的过程:华生认为,学习就是一种刺激代替另一种刺激、建立条件反射的过程。2,心理学研究的是可以测量的刺激和反映:华生主张心理学应当摈弃意识、意象等主观的东西,只研究能观察到的并能够进行客观测量的刺激和反应

31、,没有必要理会这一过程的中间环节。3,行为源于后天学习:华生认为,人类的行为都是后天习得的,环境决定一个人的行为模式;人类也可以通过学习对行为进行更改、增加或消除,只要明白了环境刺激与行为反应之间的规律性关系级就能根据刺激预知反应,或是根据反应来推断刺激,达到预测并控制行为的目的。4,刺激影响行为:华生认为,行为受到客观因素的影响,一定的刺激必然会引起一定的反应。(二)对华生行为主义理论观点的评价1,否认遗传的作用:华生认为,行为发生的公式是刺激反应,从刺激可以预测反应,从反应也可以推测刺激。在他看来,刺激是指客观环境和体内组织本身的变化,反应是指整个身体的运动,包括手臂、腿及躯干的活动,或者

32、所有这些运动器官的联合运动。华生将思维、情绪及人格等心理活动都等同于一系列的动作。因为刺激是客观存在的,不敢决于遗传,而行为反应又是因为刺激引起的,所以也不敢取决于遗传。2,片面夸大环境和教育的作用:华生强调环境决定论,她在提出此观点时虽然注意到了个体遗传因素,但是却片面夸大了环境和教育在个体心理发展中的作用,在忽视个体主动性、能动性和创造性的同时还忽略了促进心理发展的内部动因。二、新华生主义:新华生主义又被程为新行为主义,是20世纪30年代由爱德华托尔曼、克拉克赫尔和伯尔赫斯弗雷德里克斯金纳等行为主义心理学家在华生行为主义的基础上进行改造,加入了中间变量而诞生的一系列学术流派的总称。这一学派

33、认为研究对象是行为本身,主张以实验科学的分析方法进行行为分析,并找出相关变量之间的函数关系。(一)托尔曼的理论:1,目的性的行为主义: 20世纪30年代,托尔曼将行办心理学的研究整体化,并对中间变量的概念加以整理和分析。他提出了“目的性的行为主义”的主张,认为刺激和反应之间存在一系列不能被直接观察到的,但是可以根据引起行为的先行条件及最终的行为结果本身推断出的中间因素,如认识、期望、目的等,这些就是被华生程为意识的“主观主义的东西”的中间变量。2,固有决定因素:托尔曼认为,某些“内容的”目的是任何行为所固有的,这些变量是客观存在的,起着决定行为的作用,是导致某种行为最直接的原因,托尔曼称之为“

34、固有的决定因素”。这些固有的决定因素是由环境刺激和一些初始状态引发的,环境和初始状态被称为行为的初始原因,固有的决定因素在初始原因和最后结果中起中介作用。(二)赫尔理论:1,原始性内驱力:原始性内驱力同生物性需要状态时相伴随的,并与有机体的生存有密切的联系,这些内驱力产生于机体组织的需要状态。2,继发性内驱力:继发性内驱力是指情境或环境中的其它刺激,这种情境会随着原始性内驱力的下降而成为一种内驱力(三)斯金纳的理论:斯金纳的理论体系强调行为科学的研究必须在自然科学的范围内进行,任务就是建立实施者控制点刺激情境和随后的有机体反映之间的函数关系。斯金纳提出强化理论,该理论认为,人或动物为了达到某种

35、目的,会采取一定的行为作用于环境斯金纳主张不要中间变量,反对任何形式的内因论,认为强化行为、改变行为的主要动力是有机体“操作”环境的效果。三,卢因的观点,(一)卢因的群体动力论公式:他认为,人的行为动向取决于内部力场和情景力场,也就是所谓的情景因素的相互作用。即一个人的行为是个体与环境中各种相关力量的函数,可以用如下公式表示:B=fP,EB是个体行为,P是个体的内部驱动力、内部特征,E是个体所处的群体环境。即群体中的个体行为取决于个体行为的需要的紧张程度和情景力场的相互作用关系。(二)群体动力的内涵及理论启发:1,群体动力的内涵:“群体动力”就是指群体中的各种因素“力”的相互作用,并对群体成员

36、在资源利用、任务实施及关系的维护等方面产生的影响力。如果把群体看成是一个开放的资源转化系统,群体动力主要体现在群体作业关系协调和资源转化的过程之中。在群体中,只要有别人在场,一个人的思想行为就和他自己独自一个人时不同,会受到其他人的影响。研究群体中各种力量对个体的作用和影响过程的理论就成为群体动力理论。2,理论启发卢因人为人们形成的群体不是静止不变的,一直处在动态作用和相互适应的过程中。所以,群体成员不等同于群体中各个成员的简单相加,它包含集体智慧融合的精华,可能产生新的行为形态。群体与个体的关系是:总和不是部分的简单相加,个不分享互作用的最终结果可能大于或小于总和。四、个体行为规律和心理的共

37、同支配,思想和心理是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逐渐形成和发展的,人的行为有自身的规律和特征。1,行为的概念:人的行为是指人的有目的的活动,包括人的欲望、动(一)行为概述:人的行为受到思想机、情感、态度及意志在行为上的表现。一般来讲,人的行为的产生、发展和变化是有原因、有目标的。人的行为与一般动物的行为的根本区别在于,一般动物的行为是在有机体的自然需要的支配下产生的活动,是本能的体现。2行为的基本特征:人的行为有以下基本特征:1、目的性人的行为本身就有一定的目标取向,没有目标的行为是毫无意义的。行为的目标性规定了行为的方向,并在一定程度上成为控制行为过程的内在参照模型。2、自主性:人的行为是自觉自主的,

38、不是被动和盲目的。3、社会性:人都是生活在社会环境中,并处在一定的社会关系里,人的任何行为都离不开社会。4,连续性:人的行为是一种连续不断的过程。人的行为受到思想的支配,思想观念一旦形成,便具有相对稳定性。从一段相对较长的时间来看,人的行为具有连续性、一致性。5、持久性:人的需要是无止境的,当低层次的需要得到满足时,高层次的需要又会产生。人的行为总是在不断的满足自身的需要。6、可塑性:人的思想观念没有一成不变的,人的精神状态也不是恒定不变的。受到思想驱动的人,其行为也会随着时间、地点及条件的变化做出相应的改变。由于主观条件的限制,人的目标和需求不能一次性实现,人的能力也不可能获得最大限度的发挥

39、。所以,个体具有较大的潜能和可塑性,但需要进行适当的正确领导。(二)人的行为模式:人的行为尽管是错综复杂的,但心理学家总结出了便与研究人的行为的各种模式。1、SR模式。S:代表某种刺激;R:代表反应、行为;:代表神经系统的作用。这种模式认为,人的行为总是在一定的刺激条件下产生的。但是,这种模式排除了人的主观能动性。2、SOR 现代心理学家认为,在刺激(S)与行为|反应(R)之间,应该考虑个体(O)的内在条件、主观能动性。所以,在自变量S和因变量R之间应该放入中间变量O。个体对于刺激的反应大概有以下几种情况:第一,同一刺激对于不同的个体还会引起相同的行为;第二,同一刺激对于不同的个体会引起不同的

40、行为;第三,不同刺激对于不同的个体会引起相同的行为。3,B=f(P,E)模式B:代表个体的行为;P:代表个体(内在需要);E:代表环境(社会和自然环境)f:代表某种函数关系。这种模式表明,个体的行为是个体自身与所处环境的函数。也就是说,个体的行为取决于个体的内在需要与周围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三)个体行为规律:在一定的客观环境下,人总会有某种需要,而需要决定动机,动机会产生相应的行为,行为则指向一定的目标,一但目标实现了,下一个新的目标又将会诞生,这样周而复始的循环就构成了人的行为规律。1、环境决定人行为的外部因素是环境,环境是事物发展的外在驱动力(1)自然环境:为了生存和发展,人类首先要做的

41、就是学会适应和改造所处的自然环境,因为每个人的生存和发展中产生的各种需要,都是通过对自然的定向来改造现实的。(2)社会环境。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同样离不开社会环境的改造。2,需要:需要是人的客观要求在主观上的一种反映;或者是人对于某种目标的需求或欲望。需要是产生人类行为的内在驱动力。3,动机:东国际实在需要的推动下达到一定目标的内在驱动力。也可以说是产生人的行为、维持这一行为并将这一行为引导到一定目标的心理活动过程。动机产生于人的主观需要和客观环境的相互作用中。一个人动机的强度直接取决于需要的强烈程度。4,行为,人的行为总是在一定的动机支配下形成的,但是人的某种行为很少由单一动机支配,往往受到多种

42、甚至是相互矛盾的动机混合驱动。动机指导行为产生,也就是说,人的动机和行为通常处在同一状态,但是在动机和行为之间经常表现出错综复杂的关系。5,目标:目标是人的行为的最终目的。目标是人对某一种活动的最终预期,是对未来的一种想象,每一种目标都是人生观确定的,是激励行为发生的一种诱惑。(四)个体行为分析:对个体行为的分析具体来说,应把握以下三点:第一,分析个体行为时,应该同时考虑个人因素和环境因素,因为任何一个行为的产生与发展都是个人因素和环境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第一,分析个人因素时,应该同时考虑在行为和内在动机,因为两者的关系相互交叉、错综复杂。第三,分析内在动机时,应该同时考虑积极动机和消除动机,

43、因为产生的行为既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第三节:影响人的行为的心理因素分析人的心里是非常复杂的,可以分为两个方面: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特征。一、心理过程:心理过程是人的心理活动发生、发展的过程,它是指在客观事物的作用下,在一定的时间内,大脑反应客观现实的过程。(一)认识过程:认识过程是人的心理过程的初始阶段,它是通过个体的感觉、知觉、记忆、想象、思维等活动对事物属性及各方面联系的综合反映过程。1,认知阶段。(1)认知形成阶段。这一阶段主要包括感觉和知觉两种心理活动。感觉是个体借助感觉器官对客观事物个别属性在头脑中的反映;人的感觉是多种多样的,主要有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等。知觉是个体

44、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各种属性整体上的反映。(2)认知发展阶段。在认知的形成阶段,个体获得了对事物本身直观形象的了解,这只是对事物表象的认知。当个体调动自身的各种神经活动系统,对事物做出进一步的认知时,其就会利用记忆、想象、思维等心理活动来完成这一过程。2,知识阶段,知识阶段是认识的高级阶段,即理性认识阶段。个体不仅通过感觉和知觉去认识事物的外在联系,还借用表象的形式向思维进行过渡,以进一步认识事物的一般特征和内在联系,更为全面、本质的把握事物。(二)情感过程:个体行为是个体通过情感过程对客观事物在感性上的反映,是对客观事物带有评价性质的主观体验;同时还会通过神态、表情、语言、动作等

45、各种带有特殊色彩的外部形式展现出来。(三)意志过程1,意志概述:意志是个体自觉地确定目的,根据目的调节、支配行动,并努力克服困难,实现预定目标的心理过程。2,意志活动的过程(1)意志活动是有意识、有目的的活动:人类的活动可以分为无意识的活动和有意识的活动两种。人的全部社会活动都是有意识的、有目的的,也就是意志活动。(2)意志活动是自觉克服困难的活动:意志活动的重要特征在于其行动目的的自觉性。(3)意志活动是由一系列整体活动实现的:随意活动是保证有机体成为统一整体与环境维持相互作用的活动形式,受心理、意识的调节。3,意志的表现:个体的意志品质是意志的具体表现。良好的意志品质,主要通过以下几个方面

46、表现出来:(1)坚毅性。坚毅性是指个体能正确的理解社会要求和利益,在行动中有坚定的目的,能克服困难和障碍去完成既定的目标。(2)果断性。果断性是指个体能够迅速的估计所发生的情况,立即做出决定,并毫不迟疑的去执行决定。(3)自制性。自制性是指个体在行动中,善于控制自己的情感,约束自己的言论,节制自己的行动。二,个性心理(一)个性心理的含义:个性心理又成为人格,是个体带有倾向性的、比较稳定的、本质的心理特征的总和。它是个体独有的并与其个体区别开来的整体特征。(二)个性心理的构成:分为个性倾向性和个性心理特征1,个性倾向性:个性倾向性是指个体在和客观现实交互作用的过程中,对事务所持有的看法、态度和倾

47、向性。具体包括需要、动机、兴趣、爱好、态度、理想、信念、价值观等。2,个体心理特征:个体心理特征是能力、气质和性格等心理机能的特殊结合。第二章:个体心理与行为第一节 需要、动机与行为一、需要、动机及行为规律:行为科学家把行为看成是机械式的,认为行为是由刺激直接引起的。二、需要与动机:(一)需要:需要就是人对事物的欲望和要求。需要具有以下特点:1,指向性。人的需要总是会指向某种具体的事务,及一定的课题或一定的结果。人们总是会力求通过自己的行动去获得某种所需的具体对象。2,多样性:人的需要是多种多样的。一个人在不同时期可以有多种不同的需要,即使在同一时期,也存在多种程度和作用不同的需要。3,层次性

48、支配个体行为的需要是从低级向高级发展变化的,当低层级的需要得到满足后才会产生更高层级的需要,需要的层次是由其迫切性决定的。4,潜在性:个体存在多种多样的需要但是这些需要并不是随时且全部被去感知和认识。5,可变性:需要的可变性是指需要的迫切性及由此决定的需要层次结构是可以发生改变的。6,社会制约性:人的需要是在社会生活中发展、形成的,是在受教育过程中及社会历史条件的影响下形成的,所以需要具有社会制约性。(二)动机:1,动机的定义:动机指激励人们去行动,以达到一定目标的内在动因。2,需要与动机的关系:需要和动机即相似,又有着严格的区分。需要是人的积极性的基础和根源所在,动机则是推动人类进行活动的直接原因。需要转化为动机必须具备两方面的条件:一是需要对象的确定;而是需要达到一定的强度,当需要的强度在某种水平上时,才可能变成动机并引发行为。三、动机与行为:组织行为学认为,人的行为是由动机支配的,动机是由需要引起的。(一)动机的三种机能:(1)始发机能:动机是个体行为发生的直接动因。(2)选择动机:动机能指导人们做出相应选择,使得行为朝着既定方向、预期目标前进。(3)强化机能:行为结果的好坏,会驱使动机重复出现或不再出现。(二)动机与行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招考、培训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1,本文(组织行为学自学考试复习资料.doc)为本站会员(小魏子好文库)主动上传,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2,用户下载本文档,所消耗的文币(积分)将全额增加到上传者的账号。
3,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发送邮件至3464097650@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Www.163Wenku.Com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