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五讲第五讲 现代企业制度与国有企业改革现代企业制度与国有企业改革一、企业理论一、企业理论 企业是一种久已存在的经济组织形式。但是,在企业是一种久已存在的经济组织形式。但是,在20世纪世纪30年代以前,企业在经济学家眼中只是一个人年代以前,企业在经济学家眼中只是一个人们把土地、劳动、资本等生产要素投入企业,然后们把土地、劳动、资本等生产要素投入企业,然后再从企业获得最大产出的再从企业获得最大产出的“黑箱黑箱”。至于为什么会。至于为什么会有企业的产生、企业的本质是什么等问题,都没有有企业的产生、企业的本质是什么等问题,都没有引起经济学家的注意。只是到引起经济学家的注意。只是到1937年由于科斯发
2、表年由于科斯发表了了企业的性质企业的性质一文,情况才发生了变化。在科一文,情况才发生了变化。在科斯这篇论文中,论述了什么是企业、为什么会有企斯这篇论文中,论述了什么是企业、为什么会有企业以及企业的边界如何确定等问题。业以及企业的边界如何确定等问题。科斯认为,企业是一种可以与市场机制相互替代科斯认为,企业是一种可以与市场机制相互替代的协调生产的办法,是价格机制的替代物。在企的协调生产的办法,是价格机制的替代物。在企业之外,市场交易通过价格变动来协调生产;而业之外,市场交易通过价格变动来协调生产;而在企业之内,复杂的市场结构被企业家和企业家在企业之内,复杂的市场结构被企业家和企业家统帅下的层级组织
3、所取代,企业家通过这个层级统帅下的层级组织所取代,企业家通过这个层级式组织来指挥生产。那么在市场机制能够协调生式组织来指挥生产。那么在市场机制能够协调生产的情况下,为什么会有企业的产生呢?科斯认产的情况下,为什么会有企业的产生呢?科斯认为,这是因为通过市场机制来协调生产是需要付为,这是因为通过市场机制来协调生产是需要付出成本的,即存在交易成本。而通过企业来组织出成本的,即存在交易成本。而通过企业来组织生产,可以有效地降低交易成本。生产,可以有效地降低交易成本。既然如此,那为什么市场交易仍然存在、所有的生既然如此,那为什么市场交易仍然存在、所有的生产不是由一家大企业去进行呢?对此,科斯的解释产不
4、是由一家大企业去进行呢?对此,科斯的解释是,企业内的组织协调也是有成本的,随着企业的是,企业内的组织协调也是有成本的,随着企业的扩大,企业内部的组织协调成本会不断上升。因此,扩大,企业内部的组织协调成本会不断上升。因此,企业规模的扩张是有边界的。当企业规模扩张到这企业规模的扩张是有边界的。当企业规模扩张到这样一点,在这点上再多增加一次内部交易所花费的样一点,在这点上再多增加一次内部交易所花费的成本与通过市场交易所花费的成本相等,即企业管成本与通过市场交易所花费的成本相等,即企业管理的边际成本等于交易成本,这时,企业的规模达理的边际成本等于交易成本,这时,企业的规模达到最大。他认为这种均衡是企业
5、家通过不断的试验到最大。他认为这种均衡是企业家通过不断的试验来维持的,不同的企业有不同的均衡点。来维持的,不同的企业有不同的均衡点。科斯之后,企业理论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现代微观科斯之后,企业理论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现代微观经济学中的企业理论认为,企业作为一种降低交易成经济学中的企业理论认为,企业作为一种降低交易成本的制度安排,实质上是要素所有者之间的一组合同本的制度安排,实质上是要素所有者之间的一组合同关系的连接点。比如,一个企业为了生产财富,需要关系的连接点。比如,一个企业为了生产财富,需要从大量资本所有者那里筹集资本,也需要大量劳动者从大量资本所有者那里筹集资本,也需要大量劳动者投入他们
6、的劳动,还需要土地等多种投入。在现代大投入他们的劳动,还需要土地等多种投入。在现代大企业中,一个企业所涉及的要素所有者很多。这些众企业中,一个企业所涉及的要素所有者很多。这些众多的个人把他们的生产要素投入企业共同生产财富,多的个人把他们的生产要素投入企业共同生产财富,首先必须通过确立一种合同关系,在他们之间分配决首先必须通过确立一种合同关系,在他们之间分配决策权、利益和风险责任,否则生产活动就无法进行。策权、利益和风险责任,否则生产活动就无法进行。从这个角度看,企业存在的意义在于,每一个要素所从这个角度看,企业存在的意义在于,每一个要素所有者只要和企业确立合同关系,也就和所有其他要素有者只要和
7、企业确立合同关系,也就和所有其他要素所有者确立了合同关系,因此,企业成为一组合同关所有者确立了合同关系,因此,企业成为一组合同关系的连接点。系的连接点。但是,在现实社会中,由于信息的不完全和客观但是,在现实社会中,由于信息的不完全和客观世界的不确定,所有的合同都不可能是完全合同,世界的不确定,所有的合同都不可能是完全合同,即人们在订立合同时,不可能预见到未来可能发即人们在订立合同时,不可能预见到未来可能发生的所有情况,并将各种情况出现时的权利、利生的所有情况,并将各种情况出现时的权利、利益和责任的分配格局规定得清清楚楚。在这种情益和责任的分配格局规定得清清楚楚。在这种情况下,要素所有者之间要进
8、行合作,交易成本就况下,要素所有者之间要进行合作,交易成本就会非常大。为了降低要素所有者之间进行这种合会非常大。为了降低要素所有者之间进行这种合作的交易成本,使要素所有者之间的合作成为现作的交易成本,使要素所有者之间的合作成为现实,就需要有一定的制度安排。实,就需要有一定的制度安排。现实中,这个制度安排就是把进入企业合同关系的现实中,这个制度安排就是把进入企业合同关系的要素所有者分成两类,一类要素所有者可以获得的要素所有者分成两类,一类要素所有者可以获得的收入和权利,已经在他们和企业确立的合同中得到收入和权利,已经在他们和企业确立的合同中得到了清楚明确的规定,即他们获得合同收入和合同权了清楚明
9、确的规定,即他们获得合同收入和合同权利。另一类要素所有者获得的则是剩余收入和剩余利。另一类要素所有者获得的则是剩余收入和剩余权利,即他们的收入等于企业的总收入在完成企业权利,即他们的收入等于企业的总收入在完成企业与其他要素所有者之间订立的合同之后的剩余;他与其他要素所有者之间订立的合同之后的剩余;他们享有的权利等于其他要素所有者合同权利之外的们享有的权利等于其他要素所有者合同权利之外的一切权利。由于这类要素所有者获得的是剩余收入,一切权利。由于这类要素所有者获得的是剩余收入,具有很大的风险和不确定性,因此,他们在获得了具有很大的风险和不确定性,因此,他们在获得了企业剩余索取权的同时,获得了企业
10、的决策权和剩企业剩余索取权的同时,获得了企业的决策权和剩余控制权,成为企业的所有者。余控制权,成为企业的所有者。我们知道,在现实社会中,企业的所有者都是出资人,我们知道,在现实社会中,企业的所有者都是出资人,即资本的所有者享有剩余收入和剩余权利,拥有对企业即资本的所有者享有剩余收入和剩余权利,拥有对企业的所有权,而不是劳动者或其他要素所有者,为什么是的所有权,而不是劳动者或其他要素所有者,为什么是这样一种制度安排呢?对此,经济学家有不同的解释。这样一种制度安排呢?对此,经济学家有不同的解释。有人认为,剩余索取权本身同时意味着风险责任。如果有人认为,剩余索取权本身同时意味着风险责任。如果剩余收入
11、等于负数,企业的所有者负责清偿。而在承担剩余收入等于负数,企业的所有者负责清偿。而在承担风险方面,资本所有者往往比劳动力的所有者具有特殊风险方面,资本所有者往往比劳动力的所有者具有特殊的优势。劳动者的人力资本尽管在生产中有很高的价值,的优势。劳动者的人力资本尽管在生产中有很高的价值,但不能与劳动者的人身相脱离,而资本的所有者则可以但不能与劳动者的人身相脱离,而资本的所有者则可以以自己的实物资本或金融资本去承担风险,表现为失去以自己的实物资本或金融资本去承担风险,表现为失去自己的资本。因此,在企业中,资本所有者通常拥有剩自己的资本。因此,在企业中,资本所有者通常拥有剩余控制权和剩余索取权。余控制
12、权和剩余索取权。二、二、现代企业制度现代企业制度 在现代市场经济国家中,企业制度的形式多在现代市场经济国家中,企业制度的形式多种多样,主要有以下三种:种多样,主要有以下三种:业主制企业业主制企业 合伙制企业合伙制企业 公司制企业公司制企业 在现代市场经济中居主导地位的企业制度是在现代市场经济中居主导地位的企业制度是公司制企业。它包括股份有限公司和有限责公司制企业。它包括股份有限公司和有限责任公司,这是现代企业制度的典型形式。任公司,这是现代企业制度的典型形式。现代企业制度即公司制企业的基本特征:现代企业制度即公司制企业的基本特征:第一,公司产权分散化、多元化。公司制企业一第一,公司产权分散化、
13、多元化。公司制企业一般在全社会范围内筹集资本,一个公司有成千上般在全社会范围内筹集资本,一个公司有成千上万甚至几百万几千万个股东,少数大股东虽然持万甚至几百万几千万个股东,少数大股东虽然持有公司较多的股票,但其持有的股票数量占公司有公司较多的股票,但其持有的股票数量占公司股票总额的比例也在不断下降。在美国,一个股股票总额的比例也在不断下降。在美国,一个股东只需持有公司东只需持有公司1的股份,就可以算是大股东的股份,就可以算是大股东了。因此,公司产权分散。了。因此,公司产权分散。第二,公司是法人。所谓法人是一个与自然人相第二,公司是法人。所谓法人是一个与自然人相对应的法学概念。法人不是一个对应的
14、法学概念。法人不是一个“人人”,而是一,而是一个具有民事权利能力、民事行为能力,依法独立个具有民事权利能力、民事行为能力,依法独立享有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义务的组织。在公司制享有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义务的组织。在公司制度下,企业拥有全部法人财产权,独立享有民事度下,企业拥有全部法人财产权,独立享有民事权利,承担民事责任。公司的债务是公司法人的权利,承担民事责任。公司的债务是公司法人的债务而不是股东的债务,公司股东仅以出资额为债务而不是股东的债务,公司股东仅以出资额为限对公司承担有限责任。限对公司承担有限责任。第三,出资者根据投入企业的资本额,享有所有第三,出资者根据投入企业的资本额,享有所有者的权
15、益,即资产受益、重大决策和选择管理者者的权益,即资产受益、重大决策和选择管理者的权利。在资本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之后,出资的权利。在资本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之后,出资者不再直接参与企业的经营管理活动,但是,企者不再直接参与企业的经营管理活动,但是,企业的所有重大决策必须由股东大会表决通过。因业的所有重大决策必须由股东大会表决通过。因此,出资者仍是企业的最终所有者,对企业享有此,出资者仍是企业的最终所有者,对企业享有终极所有权和控制权。终极所有权和控制权。第四,所有权与控制权相分离第四,所有权与控制权相分离 在早期的公司制企业中,公司一般由大股东和他们在早期的公司制企业中,公司一般由大股东和他们的亲
16、属或亲信担任高层乃至中层经理人员,但是,的亲属或亲信担任高层乃至中层经理人员,但是,随着公司规模的扩大和业务日益复杂,企业的经营随着公司规模的扩大和业务日益复杂,企业的经营管理人员逐渐由专业的职业经理人来担任,他们实管理人员逐渐由专业的职业经理人来担任,他们实际控制了企业的经营和管理。于是,出现了所有者际控制了企业的经营和管理。于是,出现了所有者与经营者相分离的情况。目前,这种所有者和经营与经营者相分离的情况。目前,这种所有者和经营者相分离的现代公司已经成为大工商企业中占统治者相分离的现代公司已经成为大工商企业中占统治地位的企业组织形式。因此,所有权与控制权相分地位的企业组织形式。因此,所有权
17、与控制权相分离,是现代企业制度的一个显著特征。离,是现代企业制度的一个显著特征。现代现代公司与传统企业的区别公司与传统企业的区别 第一,传统企业一般是无限责任,而公司则是有限第一,传统企业一般是无限责任,而公司则是有限责任。也就是说,即使公司经营失败,股东的损失责任。也就是说,即使公司经营失败,股东的损失最多不超过已经注入公司的资本或者股本,以已投最多不超过已经注入公司的资本或者股本,以已投入的股本为止。这一点至关重要,是现代公司制度入的股本为止。这一点至关重要,是现代公司制度的核心原则之一。的核心原则之一。因为这相当于把公司和股东在人格上、财务上、责因为这相当于把公司和股东在人格上、财务上、
18、责任上进行隔离,让公司的钱独立于股东个人的钱,任上进行隔离,让公司的钱独立于股东个人的钱,让公司的责任独立于股东个人的责任,公司的生命让公司的责任独立于股东个人的责任,公司的生命也就独立于股东个人的生命。这种独立与隔离既保也就独立于股东个人的生命。这种独立与隔离既保护了股东,让股东个人不至于受累于公司;也保护护了股东,让股东个人不至于受累于公司;也保护了公司,因为这样公司也不会受累于股东的债务和了公司,因为这样公司也不会受累于股东的债务和行为。行为。有限责任派生出在法律面前公司作为法人的身份,有限责任派生出在法律面前公司作为法人的身份,亦即公司跟自然人一样,享受法律的保护,既可以亦即公司跟自然
19、人一样,享受法律的保护,既可以像自然人那样起诉其他法人或者自然人,也可以像像自然人那样起诉其他法人或者自然人,也可以像自然人那样被诉。公司的这种独立的法律人格很重自然人那样被诉。公司的这种独立的法律人格很重要,让公司可以有自己的章程和决策规则,按照自要,让公司可以有自己的章程和决策规则,按照自己的生命力无限地生存下去。相比之下,传统企业己的生命力无限地生存下去。相比之下,传统企业因为跟自然人捆绑在一起,没有独立的法律人格,因为跟自然人捆绑在一起,没有独立的法律人格,其生命力往往是有限的,和创始人的自然人生命连其生命力往往是有限的,和创始人的自然人生命连在一起,或者顶多富不过三代。在一起,或者顶
20、多富不过三代。而之所以在有限责任的隔离安排下,公司具有几而之所以在有限责任的隔离安排下,公司具有几乎无限的生命潜力,又在于它能独立地聘用职业乎无限的生命潜力,又在于它能独立地聘用职业经理人经理人,实现管理权与所有权的分离。股东享有,实现管理权与所有权的分离。股东享有公司的财产权和收益权,但掌握公司经营权的可公司的财产权和收益权,但掌握公司经营权的可以是和股东没有任何血缘关系的职业经理。这样,以是和股东没有任何血缘关系的职业经理。这样,真正管理公司的人可以在很大范围中去招聘,不真正管理公司的人可以在很大范围中去招聘,不一定非要自己的子女不可,这就让公司更有可能一定非要自己的子女不可,这就让公司更
21、有可能找到最称职、最有能力的人来管理,因为股东自找到最称职、最有能力的人来管理,因为股东自己的子女数量有限,虽然很靠得住,但能力不一己的子女数量有限,虽然很靠得住,但能力不一定高。定高。也正因为有限责任以及上述派生出来的公司特点,也正因为有限责任以及上述派生出来的公司特点,使公司能在更加广泛的社会融资,试想,如果股使公司能在更加广泛的社会融资,试想,如果股东责任是无限的,除了可能赔掉全部股本外,自东责任是无限的,除了可能赔掉全部股本外,自己的家产和子孙后代也要为潜在的负债付出,有己的家产和子孙后代也要为潜在的负债付出,有谁会愿意入股一个由没有血缘关系的人创办、管谁会愿意入股一个由没有血缘关系的
22、人创办、管理的企业呢?经营权跟所有权怎么能分离呢?又理的企业呢?经营权跟所有权怎么能分离呢?又有谁敢雇用一个没有血缘关系的职业经理人呢?有谁敢雇用一个没有血缘关系的职业经理人呢?所以,有限责任是在广大社会范围内融集资金、所以,有限责任是在广大社会范围内融集资金、分摊风险、给公司以无限生命、让经营权能与所分摊风险、给公司以无限生命、让经营权能与所有权分离的关键。有权分离的关键。第二,传统企业的股权一般不能自由买卖交易,而股第二,传统企业的股权一般不能自由买卖交易,而股份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份却可以在公司之外的自然人或份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份却可以在公司之外的自然人或者法人之间进行交易转让。这种存在于公司
23、之外的股者法人之间进行交易转让。这种存在于公司之外的股份交易市场又衍生出其他方面的差别。份交易市场又衍生出其他方面的差别。其一是通过股票的市场交易定价,给掌握公司经营权其一是通过股票的市场交易定价,给掌握公司经营权的管理层进行决策评估。好的决策会受到投资者欢迎,的管理层进行决策评估。好的决策会受到投资者欢迎,其股价上涨,坏的公司决策会立即受到市场的惩罚。其股价上涨,坏的公司决策会立即受到市场的惩罚。这样,市场交易成了公司决策以及其前景的晴雨表,这样,市场交易成了公司决策以及其前景的晴雨表,在关键时刻会迫使管理层改变决策、纠正错误。相比在关键时刻会迫使管理层改变决策、纠正错误。相比之下,传统家族
24、企业的股权因为没有被交易,也就没之下,传统家族企业的股权因为没有被交易,也就没有被定价,即使管理者出现严重错误,也不见得有机有被定价,即使管理者出现严重错误,也不见得有机制使其立即纠正。制使其立即纠正。其二,股权一旦能交易转让,特别是能很快买卖其二,股权一旦能交易转让,特别是能很快买卖转让,就反过来鼓励更多投资者提供资金,使公转让,就反过来鼓励更多投资者提供资金,使公司的融资规模进一步上升,融资范围扩大,因为司的融资规模进一步上升,融资范围扩大,因为股东们不用担心资金会砸进去出不来。股东们不用担心资金会砸进去出不来。其三,股权有了经常性的定价之后,也产生出一其三,股权有了经常性的定价之后,也产
25、生出一种新的商业模式,即通过创业办公司,将公司培种新的商业模式,即通过创业办公司,将公司培养长大后卖掉公司的股权。以创办公司、卖股权养长大后卖掉公司的股权。以创办公司、卖股权赚钱致富,这反过来鼓励社会的创业和创新,增赚钱致富,这反过来鼓励社会的创业和创新,增添全社会的经济活力和创新活力。添全社会的经济活力和创新活力。三、现代企业的公司治理三、现代企业的公司治理 现代公司制企业中出现的所有权和控制权的分离,现代公司制企业中出现的所有权和控制权的分离,导致了公司治理问题的产生。导致了公司治理问题的产生。所谓治理,就是运用权力去指导、控制以用法律所谓治理,就是运用权力去指导、控制以用法律来规范和协调
26、影响人们利益的行为。即通过一定来规范和协调影响人们利益的行为。即通过一定的制度安排,来引导、协调、规范人们的利益关的制度安排,来引导、协调、规范人们的利益关系和行为。系和行为。公司治理,也被称为公司治理结构、法人治理结公司治理,也被称为公司治理结构、法人治理结构、企业治理结构或企业治理机制等。构、企业治理结构或企业治理机制等。关于公司治理,目前有很多不同的表述:关于公司治理,目前有很多不同的表述:吴敬琏认为,从狭义的角度说,公司治理是指在吴敬琏认为,从狭义的角度说,公司治理是指在所有权与控制权分离的情况下,投资者与公司之所有权与控制权分离的情况下,投资者与公司之间的利益分配和控制关系。广义而言
27、,公司治理间的利益分配和控制关系。广义而言,公司治理是以公司价值最大化为目标的一整套约束激励手是以公司价值最大化为目标的一整套约束激励手段和制衡机制,用以规范和协调公司包括股东、段和制衡机制,用以规范和协调公司包括股东、债权人、管理人员、员工、供应商、零售商、消债权人、管理人员、员工、供应商、零售商、消费者在内的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关系,其要旨是在费者在内的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关系,其要旨是在履行公司的财务、法律和其他合同义务的前提下履行公司的财务、法律和其他合同义务的前提下使公司价值最大化,即保护股东利益。使公司价值最大化,即保护股东利益。钱颖一认为,公司治理是一种制度安排,用以支钱颖一认为,公司治
28、理是一种制度安排,用以支配在企业中有重大利害关系的团体配在企业中有重大利害关系的团体投资者、投资者、经理人员、职工之间关系的一套制度安排。他认经理人员、职工之间关系的一套制度安排。他认为公司治理主要包括如何配置和行使控制权;如为公司治理主要包括如何配置和行使控制权;如何监督和评价董事会、经理人员和职工;如何设何监督和评价董事会、经理人员和职工;如何设立和实施激励机制。立和实施激励机制。林毅夫认为公司治理是指所有者对一个企业的经营林毅夫认为公司治理是指所有者对一个企业的经营管理和绩效进行监督和控制的制度安排。在公司治管理和绩效进行监督和控制的制度安排。在公司治理结构中,最基本的是通过竞争的市场所
29、实现的间理结构中,最基本的是通过竞争的市场所实现的间接控制或外部治理,内部治理与充分竞争的市场机接控制或外部治理,内部治理与充分竞争的市场机制相比,只是派生的制度安排,任何一种公司内部制相比,只是派生的制度安排,任何一种公司内部治理结构,如果没有市场的间接控制及其提供的实治理结构,如果没有市场的间接控制及其提供的实施监督的充分信息,就不能产生效率。外部的市场施监督的充分信息,就不能产生效率。外部的市场竞争使一个企业的利润成为该企业经营绩效的充分竞争使一个企业的利润成为该企业经营绩效的充分信息指针,内部治理结构通过规范企业经营行为,信息指针,内部治理结构通过规范企业经营行为,来减少信息不对称和责
30、任不对等所导致的经理人的来减少信息不对称和责任不对等所导致的经理人的机会主义行为,从而使经营者和所有者的激励趋于机会主义行为,从而使经营者和所有者的激励趋于兼容。兼容。在国内较有代表性的观点认为,公司治理结构是指由在国内较有代表性的观点认为,公司治理结构是指由所有者、董事会和高级经理人三者组成的一种权利结所有者、董事会和高级经理人三者组成的一种权利结构。其要旨在于明确划分他们各自的权力、责任和利构。其要旨在于明确划分他们各自的权力、责任和利益,形成三者之间的制衡关系。通过这一结构,所有益,形成三者之间的制衡关系。通过这一结构,所有者将自己的资产交由公司董事会托管;公司董事会是者将自己的资产交由
31、公司董事会托管;公司董事会是公司的最高决策机构,拥有对高级经理人员的聘用、公司的最高决策机构,拥有对高级经理人员的聘用、奖惩以及解雇的权力;高级经理人员受雇于董事会,奖惩以及解雇的权力;高级经理人员受雇于董事会,组成在董事会领导下的执行机构,在董事会的授权范组成在董事会领导下的执行机构,在董事会的授权范围内经营企业。规范的公司治理结构,就是形成股东围内经营企业。规范的公司治理结构,就是形成股东所有权、董事会法人产权、总经理经营权三者之间既所有权、董事会法人产权、总经理经营权三者之间既相互分离又相互联系、既相互统一又相互制衡的机制,相互分离又相互联系、既相互统一又相互制衡的机制,实现所有者目标与
32、经营者目标的统一。实现所有者目标与经营者目标的统一。那么,公司所有权和控制权的分离,为什么会导那么,公司所有权和控制权的分离,为什么会导致公司治理问题的产生呢?致公司治理问题的产生呢?这主要是由于在所有权和控制权分离的情况下,这主要是由于在所有权和控制权分离的情况下,实际掌握公司控制权的经理人员会通过对公司财实际掌握公司控制权的经理人员会通过对公司财产的控制做出不利于股东利益、甚至损害股东利产的控制做出不利于股东利益、甚至损害股东利益的行为,如短期行为、偷懒行为、保守行为、益的行为,如短期行为、偷懒行为、保守行为、控制行为、浪费行为等,即出现道德风险问题,控制行为、浪费行为等,即出现道德风险问
33、题,也就是所谓的代理问题。也就是所谓的代理问题。代理问题之所以会产生,首先是因为委托人股东和代理问题之所以会产生,首先是因为委托人股东和代理人经理人员之间具有潜在的利益冲突,即委托代理人经理人员之间具有潜在的利益冲突,即委托人与代理人的目标函数相冲突。委托人追求的是利人与代理人的目标函数相冲突。委托人追求的是利润最大化,代理人追求的是效用最大化。因为经理润最大化,代理人追求的是效用最大化。因为经理人员不是公司财产的所有者,他们拥有的只是人力人员不是公司财产的所有者,他们拥有的只是人力资本即资本即“管理者才能管理者才能”,他们要努力实现的是自身,他们要努力实现的是自身的价值。其次是因为代理人实际
34、掌握了公司控制权,的价值。其次是因为代理人实际掌握了公司控制权,有权采取行动并可以不承担责任,而委托人则要为有权采取行动并可以不承担责任,而委托人则要为代理人的行动后果承担责任。代理人的行动后果承担责任。以上两点是代理问题产生的根源,但并不一定会带以上两点是代理问题产生的根源,但并不一定会带来代理问题的产生,因为如果委托人与代理人之间来代理问题的产生,因为如果委托人与代理人之间能够可以签订一个完全的合同,就双方所有可能出能够可以签订一个完全的合同,就双方所有可能出现的问题都明确各自的责任,代理问题也不至于会现的问题都明确各自的责任,代理问题也不至于会产生;此外,作为委托人的股东也可以通过对代理
35、产生;此外,作为委托人的股东也可以通过对代理人的严格监督来解决这一问题。但是,在现实生活人的严格监督来解决这一问题。但是,在现实生活中,由于信息的不完全和不对称,委托人和代理人中,由于信息的不完全和不对称,委托人和代理人之间不可能签订完全合同,委托人对代理人的严格之间不可能签订完全合同,委托人对代理人的严格监督也难以做到,或者说监督成本非常高,因此,监督也难以做到,或者说监督成本非常高,因此,代理问题产生的第三个原因是信息的不完全和不对代理问题产生的第三个原因是信息的不完全和不对称。这是代理问题产生的条件。称。这是代理问题产生的条件。所谓信息的不完全,主要表现为代理结果所谓信息的不完全,主要表
36、现为代理结果的不确定性。代理结果不仅取决于代理人的不确定性。代理结果不仅取决于代理人的行为,而且受制于其他客观的影响因素,的行为,而且受制于其他客观的影响因素,而这些客观的影响因素是不受代理人控制而这些客观的影响因素是不受代理人控制的。因此,委托人对代理人的代理结果难的。因此,委托人对代理人的代理结果难以进行客观的评价,也不可能与代理人签以进行客观的评价,也不可能与代理人签订一份完全的合同,甚至不能完全根据代订一份完全的合同,甚至不能完全根据代理结果来支付代理人的报酬。理结果来支付代理人的报酬。所谓信息不对称,是指在委托人与代理人之间,代所谓信息不对称,是指在委托人与代理人之间,代理人掌握着一
37、些委托人难以知道的独家信息。如,理人掌握着一些委托人难以知道的独家信息。如,委托人在挑选代理人时,他们对于候选人的能力如委托人在挑选代理人时,他们对于候选人的能力如何,是否称职,较之候选人本身所知道的要少得多。何,是否称职,较之候选人本身所知道的要少得多。因而,委托人可能被候选人提供的信息所误导,从因而,委托人可能被候选人提供的信息所误导,从而发生选择错误的可能,即产生逆向选择。另外,而发生选择错误的可能,即产生逆向选择。另外,即使选对了人,委托人对于代理人的忠实程度,即即使选对了人,委托人对于代理人的忠实程度,即付出了多少努力来为股东创造财富,较之代理人本付出了多少努力来为股东创造财富,较之
38、代理人本身所知道的要少的多,即产生道德风险。身所知道的要少的多,即产生道德风险。由于信息不对称,因此,委托人对代理人的代理行由于信息不对称,因此,委托人对代理人的代理行为也难以做出客观的评价,无法确定代理人的行为为也难以做出客观的评价,无法确定代理人的行为是否符合委托人的利益。而代理人则可以利用信息是否符合委托人的利益。而代理人则可以利用信息的不完全和不对称,把不好的代理结果完全归因于的不完全和不对称,把不好的代理结果完全归因于客观因素的影响,从而逃脱自己的责任。而委托人客观因素的影响,从而逃脱自己的责任。而委托人如果想要了解代理人的完全信息,要么需付出极高如果想要了解代理人的完全信息,要么需
39、付出极高的成本,要么会因为知识或信息的局限而难以做到。的成本,要么会因为知识或信息的局限而难以做到。因此,我们说,信息的不完全和不对称,使代理问因此,我们说,信息的不完全和不对称,使代理问题的产生具备了现实的可能性。题的产生具备了现实的可能性。针对公司制企业产生的代理问题,为了保护所有者针对公司制企业产生的代理问题,为了保护所有者的权益和监控代理人的机会主义行为,就需要通过的权益和监控代理人的机会主义行为,就需要通过一定的制度安排,来协调股东和经理人员之间的利一定的制度安排,来协调股东和经理人员之间的利益关系和权力关系,对经理人员进行激励和监督,益关系和权力关系,对经理人员进行激励和监督,使经
40、理人员在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同时,实现委使经理人员在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同时,实现委托人利益的最大化,为实现所有者的利益而努力工托人利益的最大化,为实现所有者的利益而努力工作。由此,便导致了公司治理问题的产生。作。由此,便导致了公司治理问题的产生。同时,在现代公司制企业中,由于大股东往往能够同时,在现代公司制企业中,由于大股东往往能够得到更多的信息,在管理人员的挑选上有更大的权得到更多的信息,在管理人员的挑选上有更大的权力,并且参与重要决策,因此,大股东侵夺小股东力,并且参与重要决策,因此,大股东侵夺小股东利益的现象像经理侵夺股东利益的现象一样普遍,利益的现象像经理侵夺股东利益的现象一样普遍,
41、这就产生了另一种类型的代理问题,即控制性大股这就产生了另一种类型的代理问题,即控制性大股东与其他股东之间的代理问题。这也需要通过一定东与其他股东之间的代理问题。这也需要通过一定的制度安排,来形成一套保护小股东免遭大股东剥的制度安排,来形成一套保护小股东免遭大股东剥夺的规则和机制。由于大股东直接参与公司经营管夺的规则和机制。由于大股东直接参与公司经营管理的情况相当普遍,因此,两类代理问题常常是交理的情况相当普遍,因此,两类代理问题常常是交错在一起的。这样,公司治理有时也被描述成一套错在一起的。这样,公司治理有时也被描述成一套保护保护“外邦人外邦人”,即少数股东免受,即少数股东免受“内部人内部人”
42、即管即管理层和大股东侵害的规则和机制。理层和大股东侵害的规则和机制。此外,在现代公司制企业中,大股东和经营者通过此外,在现代公司制企业中,大股东和经营者通过侵犯企业职工、债权人、供应商、消费者等其他利侵犯企业职工、债权人、供应商、消费者等其他利害相关者的利益以获取自身利益的情况也常有发生。害相关者的利益以获取自身利益的情况也常有发生。如,当公司资不抵债而被清算时,债权人不得不同如,当公司资不抵债而被清算时,债权人不得不同股东分担损失,而经理人和大股东却可能已经从中股东分担损失,而经理人和大股东却可能已经从中获利。同样,当公司裁员增加利润时,公司雇员在获利。同样,当公司裁员增加利润时,公司雇员在
43、对专用于该公司的特定技能上已经进行的沉淀投资对专用于该公司的特定技能上已经进行的沉淀投资会被侵袭,在诸如住房、配偶的工作、社会关系等会被侵袭,在诸如住房、配偶的工作、社会关系等工作之外的资本也会受到损失。材料供应商和消费工作之外的资本也会受到损失。材料供应商和消费者也会因同公司的关系沉淀投资,成为公司利润最者也会因同公司的关系沉淀投资,成为公司利润最大化行为的受害者。当公司通过污染环境或贿赂官大化行为的受害者。当公司通过污染环境或贿赂官员以追求利润最大化时,整个社会都要承受损失。员以追求利润最大化时,整个社会都要承受损失。这样,人们又开始从更广的角度,即利益相关者这样,人们又开始从更广的角度,
44、即利益相关者的角度来观察公司治理问题。认为公司管理层的的角度来观察公司治理问题。认为公司管理层的使命应当是使各类利益相关者的剩余的总和最大使命应当是使各类利益相关者的剩余的总和最大化,而不仅仅使股东价值最大化。因此,在公司化,而不仅仅使股东价值最大化。因此,在公司治理中,保护利益相关者也是重要的一方面。应治理中,保护利益相关者也是重要的一方面。应当要通过一定的制度安排,使利益相关者分享对当要通过一定的制度安排,使利益相关者分享对公司的控制权。公司的控制权。正是基于上述考虑,有人认为,良好的公司治理正是基于上述考虑,有人认为,良好的公司治理应当是在履行公司的财务、法律和其他合同义务应当是在履行公
45、司的财务、法律和其他合同义务(即保护各利益相关者的利益)的前提下使公司(即保护各利益相关者的利益)的前提下使公司价值最大化(即保护股东利益)。价值最大化(即保护股东利益)。目前,公司治理的主要机制有以下几种:目前,公司治理的主要机制有以下几种:1、信息披露。由于公司治理的必要性部分地出、信息披露。由于公司治理的必要性部分地出生于信息不对称,而信息披露制度的目的就是最生于信息不对称,而信息披露制度的目的就是最大限度地消除信息不对称,使易受损害的一方能大限度地消除信息不对称,使易受损害的一方能享有尽可能充分的信息,作出享有尽可能充分的信息,作出“信息充分的决信息充分的决策策”,以便尽可能地自我保护
46、。因此,全面、准,以便尽可能地自我保护。因此,全面、准确、及时的信息披露是良好的公司治理的基础。确、及时的信息披露是良好的公司治理的基础。在这方面,会计、审计和信息披露的规则,会计、在这方面,会计、审计和信息披露的规则,会计、审计机构的建设,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审计机构的建设,都具有重要的意义。2、通过对股东大会、董事会和公司管理层的权利安、通过对股东大会、董事会和公司管理层的权利安排,在他们三者之间形成既相互分离又相互联系、排,在他们三者之间形成既相互分离又相互联系、既相互合作又相互制衡的关系。既相互合作又相互制衡的关系。股东大会股东大会 股东大会是公司的股东依据所持股票份额行驶自己股东大会是
47、公司的股东依据所持股票份额行驶自己的法定权利的机构。股东的权利包括:对利润的索的法定权利的机构。股东的权利包括:对利润的索取权,即分红权;发言权和投票权;知情权和监督取权,即分红权;发言权和投票权;知情权和监督权,包括对未尽到应有责任的董事的起诉权。权,包括对未尽到应有责任的董事的起诉权。股东大会分为例行年会和特别会议两种。例行年会股东大会分为例行年会和特别会议两种。例行年会一般由董事会组织召开,主要内容是:讨论和批准一般由董事会组织召开,主要内容是:讨论和批准公司年度报告、资产负债表、损益表和其他会计报公司年度报告、资产负债表、损益表和其他会计报表;修改公司章程;决定公司的合并或解散;讨论表
48、;修改公司章程;决定公司的合并或解散;讨论和通过董事会关于增减公司资本的建议;选举和改和通过董事会关于增减公司资本的建议;选举和改选董事会;讨论和批准董事会提出的股利分配方案。选董事会;讨论和批准董事会提出的股利分配方案。特别会议是指在两次年会之间不定期召开的股东会特别会议是指在两次年会之间不定期召开的股东会议,可以由董事会召开,或由持一定数目股权的股议,可以由董事会召开,或由持一定数目股权的股东提议召开,或由法院根据任何一个及有表决权的东提议召开,或由法院根据任何一个及有表决权的股东的申请发布命令召开,讨论特定事项。股东的申请发布命令召开,讨论特定事项。董事会董事会 董事会由股东大会选举产生
49、。董事会是公司的法定董事会由股东大会选举产生。董事会是公司的法定代表机关,其主要职责是:制定公司的经营目标、代表机关,其主要职责是:制定公司的经营目标、重大方针和管理原则;挑选、委托和监督经理人员,重大方针和管理原则;挑选、委托和监督经理人员,并掌握经理人员的报酬与奖惩;协调公司与股东、并掌握经理人员的报酬与奖惩;协调公司与股东、管理部门与股东之间的关系;提出盈利分配方案供管理部门与股东之间的关系;提出盈利分配方案供股东大会审议。在法律上,董事会的权限受到三个股东大会审议。在法律上,董事会的权限受到三个方面的限制,即:董事会成员不得从事与公司业务方面的限制,即:董事会成员不得从事与公司业务无关
50、和与公司有利益冲突的活动;董事会不得越出无关和与公司有利益冲突的活动;董事会不得越出股东授予的权限范围行事;如果董事会的决议与股股东授予的权限范围行事;如果董事会的决议与股东大会的决议发生冲突,应以股东大会的决议为准。东大会的决议发生冲突,应以股东大会的决议为准。股东大会有权否决董事会的决议并改选董事。股东大会有权否决董事会的决议并改选董事。执行机构执行机构 执行机构由公司管理层组成。执行机构的负责人称执行机构由公司管理层组成。执行机构的负责人称为执行官(为执行官(CEO),可以根据公司章程或董事会的),可以根据公司章程或董事会的决定,由总经理、总裁或董事长担任。首席执行官决定,由总经理、总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