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浙江高考地理复习课件:专题六人口与环境.pptx

上传人(卖家):晟晟文业 文档编号:3916930 上传时间:2022-10-25 格式:PPTX 页数:26 大小:652.9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1年浙江高考地理复习课件:专题六人口与环境.pptx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2021年浙江高考地理复习课件:专题六人口与环境.pptx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2021年浙江高考地理复习课件:专题六人口与环境.pptx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2021年浙江高考地理复习课件:专题六人口与环境.pptx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2021年浙江高考地理复习课件:专题六人口与环境.pptx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考点一人口增长模式考点一人口增长模式考点清单考点清单基础知识基础知识1.人口增长(1)人口自然增长率:指一定时期内人口出生率与死亡率之差。即人口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2)影响人口自然增长率的因素:生物学规律、社会经济因素(经济发达程度、文化教育水平、医疗卫生条件、妇女就业状况、婚姻生育观、宗教信仰、风俗习惯、战争、人口政策)、自然灾害等。(3)人口增长的快慢,归根结底取决于生产力的发展水平。2.人口增长模式增长模式“高高低”模式“高低高”模式(过渡型)“低低低”模式(现代型)原始型传统型所处时期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和资本主义社会初期18世纪中期以后现代(目前)特点高出生率、高死亡率

2、、极低的自然增长率高出生率、高死亡率、较低的自然增长率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成因与以采集、狩猎经济为主的极为低下的生产力水平相适应与以手工劳动为基础的自然经济相适应产业革命,工业化生产替代手工劳动,生产力水平明显提高,同时由于医疗卫生进步,粮食产量大幅度增加,导致死亡率显著下降随着现代科学知识的普及,医疗卫生技术的进步,人类生活和文化水平提升,人们生育观念和生育行为发生变化,导致出生率开始呈下降趋势典型国家非洲少数国家属此类型多数发展中国家如印度、巴西、巴基斯坦、墨西哥等国家多数发达国家和个别发展中国家如中国、古巴、韩国等提示提示原始型和传统型的区别是

3、死亡率不同。原始社会,人们抵御自然灾害和疾病的能力非常低,加上部落之间的战乱致使死亡率极高;农业社会时期,由于生产力水平较原始社会已经有了很大提高,死亡率有一定幅度的下降,人口增长速度比原始社会明显加快。备考贴士:(1)主观题填空答题过程中建议使用由“高低”组成的模式,即只答模式不答型;(2)一般认为初婚年龄越早,妇女生育率越高。随着社会发展,初婚年龄越来越推迟,这是造成现代社会生育率偏低的重要原因;(3)明清时期粮食作物的引进(如马铃薯等),对人口的增长有很大的帮助(4)在工业革命初期,资本主义国家由于缺乏劳动力,童工被大量使用,人口出生率依旧较高(下降不明显),而死亡率下降较快(医疗卫生条

4、件改善)。发达国家直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逐渐进入“低低低”模式。3.世界和我国人口增长状况世界人口增长状况: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处在过渡模式,多数发达国家处在现代模式;人口自然增长率较高的地区是亚非拉发展中国家集中分布区。中国人口增长状况:20世纪80年代以来人口出生率和自然增长率都有大幅下降,人口增长模式逐步由“高低高”型向“三低”型过渡。根本原因是改革开放以来社会经济的发展,直接原因是计划生育政策。地区人口问题的表现解决措施发展中国家人口增长过快;少儿比重过大计划生育发达国家人口增长缓慢;甚至负增长;人口老龄化,劳动力缺乏鼓励生育接纳移民4.不同国家人口问题的表现、影响和对策重点难点重点难点

5、1.判断“三率”高低的参数人口出生率、死亡率和自然增长率是判断人口增长模式的基本依据。鉴于常见的命题思路,此部分考生务必对人口数据敏感,就应试而言,判断“三率”高低的参数如下所示:国家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人口增长模式中国1.09%0.71%0.38%低低低美国1.24%0.82%0.42%低低低日本0.79%1.01%-0.22%低低低德国0.9%1.13%-0.23%低低低印度1.93%0.73%1.2%高低高尼日利亚3.9%1.28%2.62%高低高部分国家人口数据提示提示澳大利亚、美国是发达国家中人口出生率、自然增长率相对较高的国家。2.人口增长惯性人口惯性作用也表现在人口再生产波动具

6、有重复性。本质是人口生产具有生物学规律。人口生育高峰出现以后,经过一个人口再生产周期会有某种程度的重复出现。中国曾于19631970年(补偿性生育)出现人口生育高峰。假定20年为一个人口再生产周期,则意味着19851992年中国会再次出现相应的第二个生育高峰,而这种情况实质是前一人口生育高峰的生物学重复。提示提示 人口增长惯性也是命题的一种常见模式,应引起重视。考点二人口合理容量考点二人口合理容量基础知识基础知识1.环境对人口发展的限制性:人口发展需要消耗各种自然资源,世界人口急剧增长对资源的需求与日俱增,而自然资源(土地、矿产、水、森林等资源)是有限的,对人口发展具有限制作用。2.环境承载力

7、:一定时期内,在维持相对稳定的前提下,环境、资源所能容纳的人口规模和经济规模的大小。3.人口合理容量:指在有效和持续地利用资源、环境并获得最大经济效益的情况下,一定地区所能容纳的人口数量,即最适宜人口数量。4.人口容量:一定的自然资源和经济社会条件下,一个国家或地区所能容纳的最大人口数量。人口容量有三个特点:一是临界性;二是相对性;三是警戒性。三者之间侧重点不同。重点难点重点难点1.人口容量、人口合理容量和环境承载力的比较侧重点实质体现共同点人口容量强调的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的资源环境所能承载的最大人口数量(极限人口)一个警戒值生存历史时期不同,制约因素也不一定相同,故具有不确定性;但在具体时期,

8、制约因素相对不变的情况下,可进行相对定量估计,即具有相对确定性人口合理容量强调在保证合理健康的生活水平条件下,促进可持续发展前提下的最适宜人口(最佳人口)一个合理值发展环境承载力强调某一区域环境对人类社会、经济活动的支持能力的限度。环境承载力不仅包括人口规模,还包括经济规模。环境承载力概念中的人口规模强调“人口容量”,即最大人口数目一个警戒值生存2.影响人口容量的因素因素与人口容量的关系资源丰富程度首要因素,正相关资源越丰富,人口容量越大科技发展水平正相关科技水平越高,人口容量越大经济发达程度正相关经济越发达,人口容量越大人口受教育水平正相关人口受教育水平越高,人口容量越大地区开放程度正相关地

9、区开放程度越高,人口容量越大生活消费水平负相关消费水平越高,人口容量越小提示提示在影响人口容量的因素中,承载量最小的因素成为该地区人口发展的限制性因素(即木桶效应);资源是制约人口容量的首要影响因素,对于我国来说,耕地资源和水资源是制约人口容量的最重要因素。具体来说,北方地区尤其是华北地区人口容量的限制性因素是水资源,而南方地区人口容量的限制性因素则是耕地资源。考点三人口迁移考点三人口迁移基础知识基础知识1.人口迁移的一般判断标准(1)必须改变居住地。(2)必须跨越一定的行政界线(省界、县界)。(3)改变定居地需持续一段较长的时间(一般半年以上)。2.人口迁移的分类按空间范围,分为国际迁移和国

10、内迁移。国内人口迁移又分为省际人口迁移和县际人口迁移。从农村到城市的人口迁移是发达国家历史上和发展中国家当前人口迁移的主要类型;永久性移民、外籍工人流动、国家难民定居属于国际人口迁移。3.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自然生态环境因素、经济因素、政治因素、社会文化因素。其中,经济因素对人口迁移往往起决定作用,具体来说,社会经济的发展,城市化的推进,大型建设项目的布局,区域的大规模开发,为人们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和成功机遇,影响了人口迁移。因素影响举例自然因素气候通过影响人类生产和生活而对人口迁移产生影响美国老年人口由东北部“冷冻地带”向西南方“阳光地带”迁移淡水其分布及变化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人口迁移的方向

11、和规模早期“逐水草而居”的人口迁移土壤通过影响农业生产发展而对人口迁移产生影响农业社会人们为寻找新土地而迁移矿产资源随着矿产资源的开发而发生人口迁移伯明翰、大庆、攀枝花由于矿产资源开采而吸引人口移入自然灾害自然灾害引起饥荒或生态环境恶化而迫使人们迁移洪水、地震、火山爆发等导致的大规模人口迁移经济因素经济发展为了追求更好的就业机会和更高的经济收入,从而能有更高的生活水平;宏观经济布局的改变“孔雀东南飞”体现了人口向东南沿海的集中迁移交通通信相对缩小了地区间的距离;减少迁移困难近几个世纪以来人口迁移高潮政治因素国家政策决定人口迁移能否正常、合理进行三峡移民战争造成人们无家可归,流落到邻近的国家阿富

12、汗难民涌向巴基斯坦社会变革政治独立,国家解体“二战”后东欧一些国家重新划定国界,人口互相迁入迁出社会文化因素文化教育改变人们的生活态度、生活期望和认识外部世界的态度大学生的求学、“科技移民”婚姻家庭婚姻、家庭是影响青年人口迁移的重要因素军人家属从军4.世界和我国人口迁移的现状世界人口迁移的现状:由发展中国家迁移到发达国家、从贫穷落后国家迁移到富裕国家;从人口稠密国家迁移到人口稀少的国家。我国人口迁移的现状:总体表现为从农村到城市和工矿区、从内地到沿海地区、从经济欠发达地区流向发达地区。主要人口流出省(区、市)有四川、安徽、湖南、江西、河南、湖北等,主要流入省(区、市)有广东、浙江、上海、江苏等

13、;多以务工和经商为主;多为自发性迁移。城乡之间巨大的收入差距是我国人口迁移的根本原因。提示提示 本部分知识备考需要注意两点:一是要掌握我国人口迁移现状,特别是我国省际人口迁移的现状;二是要准确记忆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重点难点重点难点1.人口迁移的推拉理论(以城乡迁移为例)一般认为,人口迁移是推力与拉力共同作用的结果。项目内容含义拉力拉力因素是积极因素,是城市吸引移民迁入的因素较多的就业机会、较好的生活条件、较好的教育条件、医疗服务与社会福利相对理想、休闲机会多、现代建筑居住舒适、置业与致富机会多、社会地位高推力推力因素是促使移民离开农村的因素生活困难、就业机会不多、升学与升迁机会不多、生活质量

14、低、就医不便、公共设施不足、老式房屋生活不便、社会地位低、农业自然灾害(干旱、洪涝等)2.人口迁移对地理环境的影响3.人口迁移对城市化的影响大量农村人口迁入城市,为城市注入了活力,促进了城市经济发展。随着人口规模的扩大,城市的用地规模不断扩大,城市功能区也随之发生布局调整,郊区不断出现住宅小区,促进了郊区城市化的发展。4.人口迁移对就业结构的影响伴随人口迁移,会不断出现新的职业和就业机会。如学龄儿童迁移人口增多,则迁入地应加强中小幼教师的师资力量。方法技巧方法技巧方法人口年龄金字塔图的判断方法人口年龄金字塔图的判断方法1.懂含义人口金字塔图又称人口性别年龄金字塔图,是直观地表示人口性别和年龄结

15、构的横列式条形图,便于说明和分析人口现状、类型和未来发展趋势。一般情况下,人口金字塔的每一层代表一个年龄组的人口,上部代表老年人口,下部代表少年儿童人口,中间为青壮年人口;左半部分代表男性,右半部分代表女性;水平方向的长度表示男性和女性人口的数量或各自在总人口中所占的百分比。2.读构成可直接读出该地区不同年龄段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以及男女比例差异。3.定类型人口金字塔图基本上可分为三种类型,即年轻型(增长型)年轻人口比重大,塔形下宽上尖(甲图);成年型(稳定型)除极老的年龄组外,各年龄组人数差别不是很大,塔形较直,只在高龄部分(即塔尖)急剧收缩(乙图);年老型(缩减型)年轻人口比重小,中年以上

16、人口比重较大,塔形上下窄中间宽(丙图)。4.析变化(1)从年轻型到年老型的正常转变(如上图)。其变化主要受人口自然增长率的影响,随着人口增长模式由原始型向现代型的不断转变而转变。(2)异常变化某年龄段比例突然变小。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一是由于计划生育等原因导致出生率突然降低,二是由于重大灾害、战争等原因导致死亡率上升,三是人口的大量外迁。某年龄段比例突然增加。其变化可能是由于就业、升学等原因导致的人口大量迁入。男女比例的明显失调。可能是战争导致的大量男性死亡,也可能是钢铁、纺织等对职工性别有一定要求的工厂建设导致的。例读2016年中国人口年龄结构图和20162018年中国出生人口数量表,

17、据此完成下题。年度出生人口数(万人)20151655201617862017172320181523注:我国于2016年1月1日起施行“全面二孩”政策;1659岁的中国男性和1654岁的中国女性为劳动适龄人口。(2020届浙江十校联盟高三10月联考,16,3分)根据图示信息推断,20162020年我国()A.男性劳动力数量减少B.女性劳动力数量减少C.人口性别结构趋向合理D.新生儿性别结构趋向平衡解析注意审题,首先必须明确什么是“劳动适龄人口”,这是解题的前提。题目注释明确指出劳动适龄人口男性为1659岁,女性为1654岁,通俗的说,男女退休年龄并不相同,女性退休时间早(55岁)。接着进一步思考劳动人口数量的变化是受到哪些条件的影响。劳动人口来源于青少年,青少年人口的多少决定了新增劳动力的数量;劳动人口会变老,进一步成为老龄人口,五年内退休的人数意味着劳动力的减少数量。因此,衡量劳动力人数的变化,核心是对比新增劳动力和退休人口数的多少。具体思维导图如下:综上所述,未来五年男性劳动人口增加,女性劳动人口会减少,故本题选B。从图上看不出未来五年新生儿性别比例的变化,也无法推测未来五年人口性别比潜在变化,因此C、D是干扰项。答案B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行业 > 各类PPT课件(模板)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1,本文(2021年浙江高考地理复习课件:专题六人口与环境.pptx)为本站会员(晟晟文业)主动上传,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2,用户下载本文档,所消耗的文币(积分)将全额增加到上传者的账号。
3,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发送邮件至3464097650@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Www.163Wenku.Com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