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选读》复习课件.ppt

上传人(卖家):晟晟文业 文档编号:3938264 上传时间:2022-10-26 格式:PPT 页数:27 大小:602.2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论语选读》复习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论语选读》复习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论语选读》复习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论语选读》复习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论语选读》复习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 论语选读论语选读复习复习 试题取材范围:试题取材范围:10课自读课文:课自读课文:为政以德为政以德、克己克己复礼复礼、知其不可而为之知其不可而为之、仁者仁者爱人爱人、君子之风君子之风、周而不比周而不比、诲人不倦诲人不倦、高山仰止高山仰止、沂沂水春风水春风、中庸之道中庸之道论语选读中包含的孔子的主要思想内容:论语选读中包含的孔子的主要思想内容:为政以德:为政以德:为政以德思想,均贫富含义;为政以德思想,均贫富含义;克己复礼:克己复礼:礼与仁的关系,孝悌之情;礼与仁的关系,孝悌之情;知其不可而为之:知其不可而为之:知其不可而为之的责任感;知其不可而为之的责任感;仁者爱人:仁者爱人:仁爱的基本含义

2、;仁爱的基本含义;君子之风:君子之风:义利观,君子自我修养的主要内容和要求;义利观,君子自我修养的主要内容和要求;周而不比:周而不比:人际交往观;人际交往观;诲人不倦:诲人不倦:有教无类、启发诱导、因材施教的原则、有教无类、启发诱导、因材施教的原则、方法及思想价值和现实指导意义。方法及思想价值和现实指导意义。高山仰止:高山仰止:孔子与弟子之间感人的师生关系;孔子与弟子之间感人的师生关系;沂水春风:沂水春风:礼乐文化(礼乐治国);礼乐文化(礼乐治国);中庸之道:中庸之道:中庸思想,和而不同的深刻哲理。中庸思想,和而不同的深刻哲理。论语选读论语选读模拟题模拟题一、为政以德一、为政以德(1)阅读论语

3、中的几段文字,然后回答问题。()阅读论语中的几段文字,然后回答问题。(4分)分)子贡问政。子曰:子贡问政。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足食,足兵,民信之矣。”(12.7)季康子问政于孔子曰:季康子问政于孔子曰:“如杀无道,以就有道,何如?如杀无道,以就有道,何如?”孔子对曰:孔子对曰:“子为政,焉用杀?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矣。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子欲善而民善矣。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12.19)齐景公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齐景公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君君、臣臣、父父、子子。”(12.11)同是同是“问政问政”,孔子的

4、回答却不相同。,孔子的回答却不相同。1从这些不同回答中体现出孔子怎样的治国思想?(从这些不同回答中体现出孔子怎样的治国思想?(1分)分)2面对同样的问题,孔子为什么分别作了不同的回答?请说说你的理解。(面对同样的问题,孔子为什么分别作了不同的回答?请说说你的理解。(3分)分)取信于民,为政以德,讲究礼节取信于民,为政以德,讲究礼节。(回答其中任何两个既可(回答其中任何两个既可。)因为因为“问政问政”的对象不同的对象不同。子贡是孔子的学生,尚未入仕参政,需要告诉他立国子贡是孔子的学生,尚未入仕参政,需要告诉他立国的必备条件;而季康子是大权在握的重臣,且有的必备条件;而季康子是大权在握的重臣,且有

5、“暴政暴政”倾向,因而孔子希望他倾向,因而孔子希望他能能“为政以德为政以德”;齐景公是一国之君,故孔子提醒他要讲究礼节秩序;齐景公是一国之君,故孔子提醒他要讲究礼节秩序。(2)阅读论语中的一段文字,然后回答问题。()阅读论语中的一段文字,然后回答问题。(4分)分)子曰: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南宫适问于孔子曰南宫适问于孔子曰:“羿羿y善射善射,奡奡o荡舟荡舟,俱不得其死然。禹稷躬稼而有天下。俱不得其死然。禹稷躬稼而有天下。”夫子不答。南宫适出。子曰夫子不答。南宫适出。子曰:“君子哉若人!

6、尚德哉若人君子哉若人!尚德哉若人!”1、从上面材料可以看出孔子主张建立一个、从上面材料可以看出孔子主张建立一个 的社会。(的社会。(1分)分)2、在论语中孔子多次称颂尧舜禹,有人说是孔子对、在论语中孔子多次称颂尧舜禹,有人说是孔子对“老死不相往来老死不相往来”的原始社会朴的原始社会朴野生活的向往,在这一点上和老庄思想是相同的,对此你怎么认为?野生活的向往,在这一点上和老庄思想是相同的,对此你怎么认为?(3分)分)在论语中孔子虽然多次称颂尧、舜、禹、稷,但他赞美的主要是他们在论语中孔子虽然多次称颂尧、舜、禹、稷,但他赞美的主要是他们高尚的个人品德和德政,并非高尚的个人品德和德政,并非“老死不相往

7、来老死不相往来”的原始社会朴野生活。在这一的原始社会朴野生活。在这一点上孔子与老庄思想是不同的,孔子反对的不是文明的进步,而是道德的退化点上孔子与老庄思想是不同的,孔子反对的不是文明的进步,而是道德的退化,他希望通过恢复周礼,通过道德教化来积极地建设理想社会。优秀高尚的道,他希望通过恢复周礼,通过道德教化来积极地建设理想社会。优秀高尚的道德是人类的本质特征,它应该成为人类的永恒精神。因此,在孔子学说保守的德是人类的本质特征,它应该成为人类的永恒精神。因此,在孔子学说保守的现象后面,包含着对人类永恒精神的追求。现象后面,包含着对人类永恒精神的追求。有道有道/有德有德/为政以德为政以德(3)阅读)

8、阅读论语论语中的一段文字,然后回答问题。(中的一段文字,然后回答问题。(5分)分)孔子曰:孔子曰:“求!无乃尔是过与?夫颛臾,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且在邦域求!无乃尔是过与?夫颛臾,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且在邦域之中矣,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为?之中矣,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为?”季氏富于周公,而求也为之聚敛而附益之。子曰:季氏富于周公,而求也为之聚敛而附益之。子曰:“非吾徒也,小子鸣鼓非吾徒也,小子鸣鼓而攻之可也!而攻之可也!”孔子对曰:孔子对曰:“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矣。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矣。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草。草上之风,必偃。”1、从

9、、从“何以伐为?何以伐为?”和和“焉用杀?焉用杀?”中可以看出孔子的政治主张,那么孔中可以看出孔子的政治主张,那么孔子提倡的是什么呢?(子提倡的是什么呢?(1分)分)2、孔子强调、孔子强调“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的作用,但是他又叫他自己的学的作用,但是他又叫他自己的学生对求生对求“鸣鼓而攻之可也!鸣鼓而攻之可也!”,这样做不是自相矛盾的吗?对此请谈谈你的这样做不是自相矛盾的吗?对此请谈谈你的看法呢?(看法呢?(4分)分)以德治国以德治国。孔子为政的根本思想应该是以德治国,并且这种以德治国的思想有很多是值得孔子为政的根本思想应该是以德治国,并且这种以德治国的思想有很多是值

10、得肯定的,比如说教育熏陶肯定的,比如说教育熏陶(1分,要肯定孔子的思想)分,要肯定孔子的思想);但是道德的作用并不是无;但是道德的作用并不是无上的,有时特殊的环境和特殊的人要有不同的对待方式。上的,有时特殊的环境和特殊的人要有不同的对待方式。(1分)分)冉有的这些话冉有的这些话让孔子觉得他是那种屡教不改的人,所以孔子认为冉有再也不用用那种道德去让孔子觉得他是那种屡教不改的人,所以孔子认为冉有再也不用用那种道德去感化的方法,而应当去声讨他。感化的方法,而应当去声讨他。(1分)分)表述通顺、完整表述通顺、完整(1分分)二、克己复礼二、克己复礼(1)阅读)阅读论语论语中的一段文字,回答下面的问题。(

11、中的一段文字,回答下面的问题。(4分)分)齐景公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齐景公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公曰公曰:“善哉!信如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虽有粟,吾得而善哉!信如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虽有粟,吾得而食诸?食诸?”(克己复礼克己复礼)有子曰: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1、齐景公说齐景公说“虽有粟,吾得而食诸虽有粟,吾得

12、而食诸”,你认为齐景公真正理解孔子,你认为齐景公真正理解孔子的话了吗?(的话了吗?(2分)分)2、为什么说、为什么说“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2分)分)齐景公的结论只关心生活中的齐景公的结论只关心生活中的“吾吾”,只关心,只关心“吾食之吾食之”,并且是一个反问句,与孔子君臣父子天伦人伦关系的理解实并且是一个反问句,与孔子君臣父子天伦人伦关系的理解实在有天壤之别。在有天壤之别。因为我们的生命是父母给的,没有父母就没有我们,他们给了我们人因为我们的生命是父母给的,没有父母就没有我们,他们给了我们人间第一爱。因此,一个人连父母都不爱,都不孝敬,就失去了对这个间第一爱。因

13、此,一个人连父母都不爱,都不孝敬,就失去了对这个世界的爱的根本了。乌鸟尚知反哺,更何况人呢?世界的爱的根本了。乌鸟尚知反哺,更何况人呢?(2)阅读)阅读论语论语选段,回答文后试题。选段,回答文后试题。(4分分)颜渊问仁。子曰: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己,而由人乎哉?”颜渊日:颜渊日:“请问其目。请问其目。”子日:子日:“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非礼勿言,非礼勿动。”1宋代理学家将孔子的宋代理学家将孔子的“克己复礼克己复礼”阐述为阐述为“明天理,灭人欲明天理,灭

14、人欲”。你认为。你认为“克己复礼克己复礼”与与“明天理,灭人欲明天理,灭人欲”思想是否相同思想是否相同?请说明理由。请说明理由。不相同。不相同。“克已复礼克已复礼”是指约束自己,遵守、践行社会的礼节仪式、规章制度。是指约束自己,遵守、践行社会的礼节仪式、规章制度。“明天理,灭人欲明天理,灭人欲”是指要保存天理,必须泯灭人欲。是指要保存天理,必须泯灭人欲。(1分分)宋代理学家宋代理学家将将“克己一理解为克己一理解为“灭入欲灭入欲”是扩大了是扩大了“克已克已”的内容。从的内容。从“非礼勿视非礼勿视”等语等语的解说中我们可以看出,孔子的的解说中我们可以看出,孔子的“克己克己”仅仅是约束自己仅仅是约束

15、自己违违反礼仪、制度的行为,并不反礼仪、制度的行为,并不是完全泯灭人性的欲望。同样,宋代理学家是完全泯灭人性的欲望。同样,宋代理学家将将“复礼复礼”理解为理解为“明天理明天理”,也是拔高了,也是拔高了“复复礼礼”的高度。另外,的高度。另外,“克已克已”“复礼复礼”之间的关系也并不是之间的关系也并不是“明天理明天理”灭人欲灭人欲”之间存在的完之间存在的完全对立的关系。全对立的关系。(2分分)因此,我认为,因此,我认为,“克己复礼克己复礼”与与“明天理,灭人欲明天理,灭人欲”的思想是有本质不同的。的思想是有本质不同的。(1分,分,亮出观点和总结只要出现其一,即给亮出观点和总结只要出现其一,即给1分

16、分)点出观点点出观点 解释含义解释含义 辨析差异辨析差异总结总结(3)阅读下面的文字,然后回答问题。()阅读下面的文字,然后回答问题。(4分)分)(克己复礼沂水春(克己复礼沂水春风)风)子路曰:子路曰:“卫君待子而为政,子将奚先?卫君待子而为政,子将奚先?”孔子曰:孔子曰:“必也正名乎!必也正名乎!”子路子路曰:曰:“有是哉,子之迂也!奚其正?有是哉,子之迂也!奚其正?”子曰:子曰:“野哉,由也!君子于其所不知野哉,由也!君子于其所不知,盖阙如也。,盖阙如也。”(13.3)子路率尔而对曰:子路率尔而对曰:“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

17、馑;由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馑;由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夫子哂之。(夫子哂之。(11.26)1、这两段文字都写了子路极富个性的语言和孔子对他的态度。你从子路的、这两段文字都写了子路极富个性的语言和孔子对他的态度。你从子路的言语中可以看出他是一个怎样的人?(言语中可以看出他是一个怎样的人?(2分)分)2、为什么孔子对子路所言持否定态度?(为什么孔子对子路所言持否定态度?(2分)分)率真(直率)、不谦逊。率真(直率)、不谦逊。(答(答“胸无城府胸无城府”、“粗野粗野”不给分。)不给分。)因为孔子非常主张为人要谦虚礼让,讲究礼节。因为孔子非常主张为人要谦虚礼让,讲究

18、礼节。四、知其不可而为之四、知其不可而为之(1)阅读)阅读论语论语中的一段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中的一段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4分)分)子路从而后,遇丈人,以杖荷蓧。子路问曰:子路从而后,遇丈人,以杖荷蓧。子路问曰:“子见夫子乎?子见夫子乎?”丈人曰:丈人曰:“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孰为夫子?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孰为夫子?”植其杖而芸。植其杖而芸。子路拱而立。子路拱而立。止子路宿,杀鸡为黍而食之。见其二子焉。止子路宿,杀鸡为黍而食之。见其二子焉。明日,子路行,以告。子曰:明日,子路行,以告。子曰:“隐者也。隐者也。”使子路反见之。至,则行矣。子使子路反见之。至,则行矣。子路曰:路曰:“不仕无

19、义。长幼之节,不可废也;君臣之义,如之何其废之?欲洁不仕无义。长幼之节,不可废也;君臣之义,如之何其废之?欲洁其身,而乱大伦。君子之仕也,行其义也。道之不行,已知之矣。其身,而乱大伦。君子之仕也,行其义也。道之不行,已知之矣。”1“长幼之节长幼之节”在文中指什么?在文中指什么?“君臣之义君臣之义”指什么?(指什么?(2分)分)2子路所说的子路所说的“道道”的含义是什么?子路认为的含义是什么?子路认为“道之不行道之不行”的原因是什么的原因是什么?(?(2分)分)“长幼之节长幼之节”指老人让自己的两个儿子出来拜见子路;指老人让自己的两个儿子出来拜见子路;“君臣之义君臣之义”指有才能指有才能的人应出

20、仕辅佐君王的人应出仕辅佐君王。“道道”指儒家的政治主张,如施行仁义,恢复周礼等。指儒家的政治主张,如施行仁义,恢复周礼等。“道之不行道之不行”的原因是有才能应该出仕以推行自己的道义,如今,有才能的人却只的原因是有才能应该出仕以推行自己的道义,如今,有才能的人却只想保持自己的高洁,而不愿意出仕辅佐君王来推行道义。想保持自己的高洁,而不愿意出仕辅佐君王来推行道义。(2)阅读阅读论语论语中的一段文字,然后回答问题。(中的一段文字,然后回答问题。(4分)分)子路从而后,遇丈人,以杖荷蓧。子路问曰:子路从而后,遇丈人,以杖荷蓧。子路问曰:“子见夫子乎?子见夫子乎?”丈人曰:丈人曰:“四体不勤,五谷不分,

21、孰为夫子?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孰为夫子?”植其杖而芸植其杖而芸。(。(18、7)子击磬于卫,有荷蒉而过孔氏之门者,曰:子击磬于卫,有荷蒉而过孔氏之门者,曰:“有心哉,击磬乎有心哉,击磬乎!”既而曰:既而曰:“鄙哉,硁硁乎!莫己知也,斯己而已矣。深则鄙哉,硁硁乎!莫己知也,斯己而已矣。深则厉,浅则揭。厉,浅则揭。”子曰:子曰:“果哉!末之难矣。果哉!末之难矣。”(14、39)丈人与荷蒉者的言论表达了他们对孔子的看法。丈人与荷蒉者的言论表达了他们对孔子的看法。(1)丈人与荷蓧者都不赞同孔子哪一种处世态度?()丈人与荷蓧者都不赞同孔子哪一种处世态度?(1分)分)(2)丈人与荷蓧者在批评孔子时,他们的

22、态度和角度有什么不)丈人与荷蓧者在批评孔子时,他们的态度和角度有什么不同?(同?(3分)分)知其不可而为之。知其不可而为之。丈人以不屑的态度批评孔子不务实,荷蒉丈人以不屑的态度批评孔子不务实,荷蒉者规劝孔子要学会变通。者规劝孔子要学会变通。(3)阅读论语中的一段文字,然后回答问题。()阅读论语中的一段文字,然后回答问题。(4分)分)子路从而后,遇丈人,以杖荷莜。子路问曰:子路从而后,遇丈人,以杖荷莜。子路问曰:“子见夫子乎。丈人曰:四体子见夫子乎。丈人曰: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孰为夫子?不勤,五谷不分,孰为夫子?”植其杖而芸。子路拱而立。止子路宿,杀鸡植其杖而芸。子路拱而立。止子路宿,杀鸡为黍而

23、食之,见其二子焉。为黍而食之,见其二子焉。明日,子路行,以告。子曰:明日,子路行,以告。子曰:“隐者也。隐者也。”使子路反见之,至则行矣。子路曰使子路反见之,至则行矣。子路曰:“不仕无义。长幼之节,不可废也,君臣之义,如之何其废之。欲洁其身不仕无义。长幼之节,不可废也,君臣之义,如之何其废之。欲洁其身,而乱大伦。君子之仕也,行其义也。道之不行,已知之矣。,而乱大伦。君子之仕也,行其义也。道之不行,已知之矣。”1荷莜丈人为什么要留子路食宿,并让两个儿子与子路见面?(荷莜丈人为什么要留子路食宿,并让两个儿子与子路见面?(2分)分)表现出他对长幼之节的重视,也展示了他隐居生活的逍遥自在。表现出他对长

24、幼之节的重视,也展示了他隐居生活的逍遥自在。2从本文来看,孔子是不赞成隐居的,但历史上如陶渊明等隐者却获得了从本文来看,孔子是不赞成隐居的,但历史上如陶渊明等隐者却获得了很高的名声。你更认同谁?为什么?(很高的名声。你更认同谁?为什么?(2分)分)认同孔子或陶渊明均可。认同孔子,主要从积极入世承担责任,知其不认同孔子或陶渊明均可。认同孔子,主要从积极入世承担责任,知其不可而为之的人生态度方面作答;认同陶渊明,主要从洁身自好,坚守人格方可而为之的人生态度方面作答;认同陶渊明,主要从洁身自好,坚守人格方面作答。面作答。表现出他对长幼之节的重视,也展示了他隐居生活的逍遥自在表现出他对长幼之节的重视,

25、也展示了他隐居生活的逍遥自在。(4)阅读下面的文字,然后回答问题。()阅读下面的文字,然后回答问题。(4分)分)子路从而后,遇丈人,以杖荷子路从而后,遇丈人,以杖荷。子路问曰:。子路问曰:“子见夫子乎?子见夫子乎?”丈人曰:丈人曰:“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孰为夫子?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孰为夫子?”植其杖而芸。植其杖而芸。子路拱而立。子路拱而立。止子路宿,杀鸡为黍而食之,见其二子焉。止子路宿,杀鸡为黍而食之,见其二子焉。明日,子路行,以告。子曰:明日,子路行,以告。子曰:“隐者也。隐者也。”使子路反见之。至使子路反见之。至,则行矣。,则行矣。1“荷蓧丈人荷蓧丈人”对待子路为何先前语含讥讽,后来则热

26、情款待对待子路为何先前语含讥讽,后来则热情款待了呢?请简要分析?(了呢?请简要分析?(4分)分)因为荷蓧丈人是隐居不仕的高人。在他看来,孔子这些人不参加劳动却热因为荷蓧丈人是隐居不仕的高人。在他看来,孔子这些人不参加劳动却热衷于政治而去周游列国,跟他不是一路人,所以语含讥讽,表示不满和讽刺。衷于政治而去周游列国,跟他不是一路人,所以语含讥讽,表示不满和讽刺。看到子路面对自己的批评与不理睬反而表现出恭恭敬敬的样子,丈人改变看到子路面对自己的批评与不理睬反而表现出恭恭敬敬的样子,丈人改变了自己的态度,邀请子路留宿其家,并杀鸡为黍,见其二子。丈人这样做是有意了自己的态度,邀请子路留宿其家,并杀鸡为黍

27、,见其二子。丈人这样做是有意让子路看看隐者恬淡宁静的田园生活以及全家团圆的温馨场景,行让子路看看隐者恬淡宁静的田园生活以及全家团圆的温馨场景,行“不言之教不言之教”,想以现身说法改变子路周游入世的观点。想以现身说法改变子路周游入世的观点。(5)阅读)阅读论语论语中的有关文字,回答下面的问题。(中的有关文字,回答下面的问题。(4分)分)楚狂接舆歌而过孔子,曰:楚狂接舆歌而过孔子,曰:“凤兮!凤兮!何徳之衰?往者不可凤兮!凤兮!何徳之衰?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已而!已而!今之从政者殆而!谏,来者犹可追。已而!已而!今之从政者殆而!”孔子下,欲与之言。趋而辟之,不得与之言。孔子下,欲与之言。趋而辟

28、之,不得与之言。长沮、桀溺耦而耕,孔子过之,使子路问津焉。长沮、桀溺耦而耕,孔子过之,使子路问津焉。长沮曰:长沮曰:“夫执舆者为谁夫执舆者为谁”子路曰:子路曰:“为孔丘。为孔丘。”曰曰:“是鲁孔丘是鲁孔丘与与”曰:曰:“是也。是也。”曰:曰:“是知津矣。是知津矣。”问于桀溺。桀溺曰:问于桀溺。桀溺曰:“子为谁?子为谁?”曰:曰:“为仲由。为仲由。”曰:曰:“是鲁孔丘之徒与?是鲁孔丘之徒与?”对曰:对曰:“然。然。”曰:曰:“滔滔者,天下皆是也,而谁以易之,且而与其从滔滔者,天下皆是也,而谁以易之,且而与其从辟人之士也,辟人之士也,岂若从辟世之士哉?岂若从辟世之士哉?”耰而不辍。耰而不辍。子路行

29、以告。夫子怃然曰:子路行以告。夫子怃然曰:“鸟兽不可与同群,吾非斯人之徒与鸟兽不可与同群,吾非斯人之徒与而谁与?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而谁与?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桀溺和孔子的言论表达了他们对现实截然不同的观点态度。桀溺和孔子的言论表达了他们对现实截然不同的观点态度。1、你认为楚狂接舆会赞成谁的观点?颜回会赞成谁的观点?你认为楚狂接舆会赞成谁的观点?颜回会赞成谁的观点?(1分)分)2、你赞成谁的观点?为什么?(、你赞成谁的观点?为什么?(3分)分)楚狂接舆会赞成桀溺的观点,颜回会赞成孔子的观点。楚狂接舆会赞成桀溺的观点,颜回会赞成孔子的观点。赞成孔子的观点。赞成孔子的观点。孔子的言论反映了儒

30、家改革社会的良好愿望和积极入世的思想。儒家孔子的言论反映了儒家改革社会的良好愿望和积极入世的思想。儒家不倡导消极避世,正因为社会动乱、天下无道,才更需要有志之士为改不倡导消极避世,正因为社会动乱、天下无道,才更需要有志之士为改革社会现状而努力,这是一种以天下为己任的责任感和忧患意识。革社会现状而努力,这是一种以天下为己任的责任感和忧患意识。假如乱世之中,人人明哲保身,那么乱就得不到抑制,其乱更甚,知假如乱世之中,人人明哲保身,那么乱就得不到抑制,其乱更甚,知其不可而为之实则体现了一种承担、奉献和牺牲的精神。其不可而为之实则体现了一种承担、奉献和牺牲的精神。人生中总会遇到各种看似人生中总会遇到各

31、种看似“不可为不可为”的难题,倘若都以退避的姿态对的难题,倘若都以退避的姿态对待,问题永远存在,待,问题永远存在,“为之为之”才有希望。才有希望。赞成桀溺的观点。赞成桀溺的观点。乱世之中,不能靠一己之力来改变乱世之中,不能靠一己之力来改变社会,这是必须正视的现实,这一点上不社会,这是必须正视的现实,这一点上不能自欺欺人。能自欺欺人。洁身自好、修身养性、保存实力,洁身自好、修身养性、保存实力,以待治世,这在乱世之中不失为一种以退以待治世,这在乱世之中不失为一种以退为进的方法。为进的方法。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精神虽可嘉,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精神虽可嘉,但事实上是时间和精力的无谓浪费。但事实上是时间和精

32、力的无谓浪费。五、仁者爱人五、仁者爱人(1)阅读)阅读论语论语中的相关文字,然后回答问题。中的相关文字,然后回答问题。(4分分)子贡问曰: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乎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乎?”子曰:子曰:“其恕乎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于人。”子曰:子曰:“参乎参乎!吾道一以贯之。吾道一以贯之。”曾子曰:曾子曰:“唯。唯。”子出,门人问曰:子出,门人问曰:“何谓也何谓也?”曾子曰: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子贡曰:子贡曰:“我不欲人之加诸我也,吾亦欲无加诸人。我不欲人之加诸我也,吾亦欲无加诸人。”子曰:子曰:“赐也,非赐也,非尔所及也。尔所

33、及也。”子贡曰:子贡曰:“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如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如?可谓仁乎可谓仁乎?”子曰:子曰:“何事于仁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尧舜其犹病诸!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可谓仁之方也已。”1、从上文中摘出孔子的原文,来概括、从上文中摘出孔子的原文,来概括“忠忠”、“恕恕”的内涵。的内涵。(1分分)2、在现代社会的人际交往中,你如何理解孔子的、在现代社会的人际交往中,你如何理解孔子的“忠恕忠恕”观观?试作简要评述试作简要评述。(3分分)忠: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忠:己欲立而立人,

34、己欲达而达人 恕: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恕: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1分,错一处即不得分分,错一处即不得分)孔子的孔子的“忠恕观忠恕观”,意味着交往作为人与人之间的理解和沟通,首先要,意味着交往作为人与人之间的理解和沟通,首先要以对他人的关心友好、仁爱和善为前提,以宽厚善良的心地和包容开以对他人的关心友好、仁爱和善为前提,以宽厚善良的心地和包容开放的襟怀接纳对方,尽心竭力,与人为善。放的襟怀接纳对方,尽心竭力,与人为善。(3分,如与上述观点不同,能自圆其说,酌情给分分,如与上述观点不同,能自圆其说,酌情给分)(2)阅读下面的文字,然后回答问题。()阅读下面的文字,然后回答问题。(4分)分)子贡曰:子

35、贡曰:“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如?可谓仁乎?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如?可谓仁乎?”子曰:子曰:“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1孔子在这里把孔子在这里把“仁仁”与与“圣圣”做了区别,这个区别的关键在做了区别,这个区别的关键在哪里?请用自己的话简要陈述。(哪里?请用自己的话简要陈述。(2分)分)2孔子认为孔子认为“圣圣”的境界的境界“尧舜其犹病诸尧舜其犹病诸”,你如何理解?(,你如何理解?(2分)分)“仁仁”着眼于推己及人,侧重于

36、主着眼于推己及人,侧重于主观愿望;观愿望;“圣圣”追求博施济众,侧重于行为效果。追求博施济众,侧重于行为效果。孔子旨在说明达到孔子旨在说明达到“圣圣”的境界是很困难的,即使是尧舜也为此苦恼,这的境界是很困难的,即使是尧舜也为此苦恼,这并不是说并不是说“圣圣”的境界不可追求。的境界不可追求。就连尧、舜尚且难以做到呢。就连尧、舜尚且难以做到呢。病病:不足不足;诸诸:而已。而已。(3)阅读论语中的一段文字,然后根据提示在横线上填入)阅读论语中的一段文字,然后根据提示在横线上填入相应的内容(相应的内容(4分)分)子贡曰:子贡曰:“管仲非仁者与?桓公杀公子纠,不能死,又相之。管仲非仁者与?桓公杀公子纠,

37、不能死,又相之。”子子曰:曰:“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赐。微管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赐。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岂若匹夫匹妇之为谅也,自经于沟渎而莫仲,吾其被发左衽矣。岂若匹夫匹妇之为谅也,自经于沟渎而莫之知也!之知也!”1、孔子一方面否定管仲、孔子一方面否定管仲“知礼知礼”,一方面又肯定其为,一方面又肯定其为“仁者仁者”。由。由此,我们可以窥见孔子的仁的标准是此,我们可以窥见孔子的仁的标准是 ,而不是而不是 。维护王权(对国家社会的贡献)维护王权(对国家社会的贡献)爱护百姓爱护百姓/小信(小谅)小信(小谅)(4)阅读)阅读论语论语中的几段文字,然后回答

38、问题。(中的几段文字,然后回答问题。(4分)分)子曰:子曰:“管仲之器小哉!管仲之器小哉!”或曰:或曰:“管仲俭乎?管仲俭乎?”曰:曰:“管氏有三归,官事管氏有三归,官事不摄,焉得俭?不摄,焉得俭?”“”“然则管仲知礼乎?然则管仲知礼乎?”曰:曰:“邦君树塞门,管氏亦树塞门邦君树塞门,管氏亦树塞门;邦君为两君之好,有反坫,管氏亦有反坫。管氏而知礼,孰不知礼?;邦君为两君之好,有反坫,管氏亦有反坫。管氏而知礼,孰不知礼?”(课外选文)课外选文)【注注】管仲:姓管名夷吾,齐国人,春秋时期的法家先驱。齐桓公的宰相,辅助齐桓公成为管仲:姓管名夷吾,齐国人,春秋时期的法家先驱。齐桓公的宰相,辅助齐桓公成

39、为诸侯的霸主。三归:相传是三处藏钱币的府库。摄:统辖。反玷(诸侯的霸主。三归:相传是三处藏钱币的府库。摄:统辖。反玷(din):古代君主招):古代君主招待别国国君时,放置献过酒的空杯子的土台。待别国国君时,放置献过酒的空杯子的土台。(仁者爱人仁者爱人)子贡曰:子贡曰:“管仲非仁者与?桓公杀公子纠,不能死,又相之。管仲非仁者与?桓公杀公子纠,不能死,又相之。”子曰:子曰:“管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赐。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赐。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岂若匹夫匹妇之为谅也,自经于沟渎而莫之知也!。岂若匹夫匹妇之为谅也,自经于沟渎而莫之知也

40、!”1孔子对管仲的评价分别是什么?(孔子对管仲的评价分别是什么?(1分)分)2、从这两则文字中我们发现孔子具有什么样的仁爱观?(、从这两则文字中我们发现孔子具有什么样的仁爱观?(3分)分)管仲之器小哉管仲之器小哉 管仲是仁者管仲是仁者 孔子的仁爱观,主要是看一个人对全社会的贡献。孔子否定了管仲知礼而孔子的仁爱观,主要是看一个人对全社会的贡献。孔子否定了管仲知礼而肯定他为仁,忽略他的小节小信。而肯定他的大节大信,说明孔子在仁的认肯定他为仁,忽略他的小节小信。而肯定他的大节大信,说明孔子在仁的认识上能通达。识上能通达。六、君子之风六、君子之风(1)阅读)阅读论语论语中的几段文字,然后回答问题。(中

41、的几段文字,然后回答问题。(4分)分)子曰: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且贵,于我如浮云。”(7.16)子曰:子曰:“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4.9)1、你认为孔子在这里表达了一种什么样的高尚情怀?(、你认为孔子在这里表达了一种什么样的高尚情怀?(1分)分)2浮云可以使人联想起许多比喻义,有人说,浮云虚无缥缈,浮云可以使人联想起许多比喻义,有人说,浮云虚无缥缈,不可捉摸,孔子以此比喻不义得来的富贵也具有虚无、难以捉不可捉摸,孔子以此比喻不义得来的富贵

42、也具有虚无、难以捉摸的特点。对此,你是怎样理解摸的特点。对此,你是怎样理解“浮云浮云”这一比喻义的?(这一比喻义的?(3分分)安贫乐道安贫乐道 聚散无常,喻不义得来的富贵,瞬间即逝,极为短暂;云在天上,聚散无常,喻不义得来的富贵,瞬间即逝,极为短暂;云在天上,高不可及,比喻不义得来的富贵与己无关,用不着汲汲而求之;浮云轻高不可及,比喻不义得来的富贵与己无关,用不着汲汲而求之;浮云轻飘淡然,喻不义得来的富贵无足轻重。孔子在这里用比喻表明了自己坚飘淡然,喻不义得来的富贵无足轻重。孔子在这里用比喻表明了自己坚持道义的信念。持道义的信念。(2)阅读论语中的几段文字,然后回答问题。()阅读论语中的几段文

43、字,然后回答问题。(4分)分)子曰: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叶公问孔子于子路,子路不对。子曰:叶公问孔子于子路,子路不对。子曰:“女奚不曰,其为人也女奚不曰,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1、孔子是怎样形象地表述自己的、孔子是怎样形象地表述自己的“苦乐观苦乐观”?(?(2分)分)2、你如何看待这种、你如何看待这种“苦乐观苦乐观”的?(的?(2分)分)言之成理即可。“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

44、于我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如浮云。”用形象的比喻表述安贫乐道的思想;用形象的比喻表述安贫乐道的思想;“发愤忘食,乐以忘忧,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不知老之将至云尔。”用夸张的手法写出自己乐以忘忧的心境。用夸张的手法写出自己乐以忘忧的心境。(3)阅读论语中的几段文字,然后回答问题。()阅读论语中的几段文字,然后回答问题。(4分)分)子曰: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4.16)子曰: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45、。浮云。”(7.16)子曰:子曰:“见利思义,见危授命,久要不忘平生之言,亦可以为成人矣。见利思义,见危授命,久要不忘平生之言,亦可以为成人矣。”(课外选文)课外选文)1孔子认为君子的孔子认为君子的“义利观义利观”是怎样的?请加以概括。(是怎样的?请加以概括。(2分)分)2现代社会是商品经济社会,我们不能回避利益问题。你认为君子的现代社会是商品经济社会,我们不能回避利益问题。你认为君子的“义义利观利观”对我们现代人有什么指导意义?(对我们现代人有什么指导意义?(2分)分)在商品经济社会,会出现金钱至上的拜金主义的思想及片面追求经济利益的现在商品经济社会,会出现金钱至上的拜金主义的思想及片面追求

46、经济利益的现象,但面对金钱、财富,我们要象,但面对金钱、财富,我们要“义义”字当头。合于字当头。合于“义义”的的“利利”可取,不义之财,虽可取,不义之财,虽贫不取;君子爱财,取之有道。行义以达其利,通过做贫不取;君子爱财,取之有道。行义以达其利,通过做“义义”之事,获得利益。之事,获得利益。重义轻利;见利思义;追求财富符合道义,不符合道义的财富不去追求。重义轻利;见利思义;追求财富符合道义,不符合道义的财富不去追求。(4)阅读)阅读论语论语中的几段文字,然后回答问题。(中的几段文字,然后回答问题。(4分)分)子曰: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子曰: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论语论语述而述

47、而)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论语论语里仁里仁)子曰: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子曰: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论语论语卫灵公卫灵公)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浮云。(论语论语述而述而)1孔子说自己孔子说自己“乐在其中乐在其中”,谈谈你对此处孔子提及的,谈谈你对此处孔子提及的“乐乐”的内涵的理的内涵的理解。(解。(1分)分)2后世的儒者遵从孔子的信念,如孟子提出后世的儒者遵从孔子的信念,如孟子提出“舍生取义舍生取义”

48、,董仲舒提出,董仲舒提出“正其义不谋其利正其义不谋其利”,都力图追求道德精神的完善,从上述几章看,儒家价值,都力图追求道德精神的完善,从上述几章看,儒家价值观的核心是什么?说说这些观点对你现实生活的启示。(不超过观的核心是什么?说说这些观点对你现实生活的启示。(不超过50字)(字)(3分)分)乐:为心中的坚定信念(道德修养、仁的追求)而乐,乐:为心中的坚定信念(道德修养、仁的追求)而乐,为能够坚守为能够坚守“乐乐”而乐。而乐。儒家的核心价值观特色儒家的核心价值观特色重义崇德。重义崇德。(2分)分)启示:在艰难困苦中也能感受生活的意义和价值坚定自己的人生信念,在饱经启示:在艰难困苦中也能感受生活

49、的意义和价值坚定自己的人生信念,在饱经忧患中保持自己的人格尊严,牢记自己的人生使命。忧患中保持自己的人格尊严,牢记自己的人生使命。(只要答一个方面就给(只要答一个方面就给2分,分,言之成理即可)言之成理即可)(5)阅读论语中的一段文字,然后回答)阅读论语中的一段文字,然后回答问问题。(题。(4分)分)子曰: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哀公问:哀公问:“弟子孰为好学?弟子孰为好学?”孔子对曰:孔子对曰:“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则亡

50、,未闻好学者也。,不贰过。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则亡,未闻好学者也。”颜渊死,子曰:颜渊死,子曰:“噫!天丧予!天丧予!噫!天丧予!天丧予!”1在孔门众多弟子中,颜渊以什么著称?(在孔门众多弟子中,颜渊以什么著称?(2分)分)2孔子认为颜渊之死对他而言,简直是老天要了他的孔子认为颜渊之死对他而言,简直是老天要了他的“命命”。孔。孔子为什么这么说?(子为什么这么说?(2分)分)以安贫乐道、好学的德行著称以安贫乐道、好学的德行著称(“安贫乐道安贫乐道”和和“好学好学”各各1分)分)表现了孔子对颜渊之死的极度痛惜表现了孔子对颜渊之死的极度痛惜(1分)分)。因为颜渊是。因为颜渊是孔子所赞赏的贤人(君子)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行业 > 各类PPT课件(模板)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1,本文(《论语选读》复习课件.ppt)为本站会员(晟晟文业)主动上传,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2,用户下载本文档,所消耗的文币(积分)将全额增加到上传者的账号。
3,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发送邮件至3464097650@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Www.163Wenku.Com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