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水库大坝(拆建+区位条件+影响)一 影响水库坝址选择因素:(1)坝址在河流峡谷处或盆地、洼地的出口,口袋形区域有利于建坝,工程量小造价低,库区容量大(2)选择地质条件稳定的地方,避开喀斯特地貌、断层(3)气候水文条件:保证水量充足(4)考虑修建水库是否需要移民,占地搬迁情况,尽量减少淹没居民点1.自然条件自然条件自然条件具体内容具体内容资源条件(水能丰富程度)落差大,水能丰富流量大,水能丰富工程条件峡谷河段,筑坝工程量小地质基础好,安全性好市场条件:经济发达,人口稠密,市场广阔。市场条件:经济发达,人口稠密,市场广阔。工程条件:移民少,淹没农田少,生态破坏小,有利于工程实施。工程条件:移民少,
2、淹没农田少,生态破坏小,有利于工程实施。2.社会经济条件大型水利工程对环境影响:积极影响环境效益:防洪、调节局部气候、减轻中下游湖泊淤积,增加枯水期流量、改善水质、减轻环境污染、防止病虫害社会经济意义:发挥六大基本功能,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有利于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调整产业结构,减轻铁路压力,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有利于地区脱贫致富。消极影响对库区不利:淹没土地和耕地,加剧水土流失和环境污染,诱发地质灾害(地震、滑坡),加重泥沙淤积,影响物种生存;对河口三角洲的影响:河口水量减少,海岸侵蚀,海水倒灌,河口生态环境改变,影响水生生物的生长。利(综合利益)防洪、发电、航运、灌溉、旅游、养殖、供水
3、和调水、调节气候等 不 利对库区本身诱发地震与滑坡产生移民库区周围地下水位上升,产生土壤的盐渍化;流速减缓,净化能力减弱,水质恶化;泥沙淤积,影响水库使用寿命。对库区上游大坝拦水水位上升,流速减缓,泥沙沉积,河床抬高,洪涝灾害多发。上游水位上升,补给地下水增多,地下水位上升,易导致次生盐碱化。对库区下游下游水量减少,入海水量减少,以海水倒灌,水质恶化;上游带来泥沙减少,带来营养物质减少,土壤肥力下降,同时三角洲萎缩;生物多样性受影响;上游来水量减少,与外界水体交换较少,河流净化能力减弱,水质变差。举例阿斯旺大坝对尼罗河影响有利影响 1 阿斯旺大坝水库容量大调节了下游流量,防止了洪水泛滥(调蓄洪
4、水),2 蓄积水量扩大灌溉面积,(沙漠得以被开垦成可耕地)(灌溉)3 大坝电站发电(80亿度),解决了埃及的能源短缺问题。(发电)不利影响4 截流建坝后,下游农田变得贫瘠-优质棉花减产;5 河水不再泛滥,(大量河水可以带走土壤中的盐分),地下水位上升把深 层土壤内的盐分带到地表,导致了尼罗河两岸土壤盐碱化。6 河流的入海处泥沙减少,(海岸被海水侵蚀),海水倒灌,村庄被海水淹没。7 水坝拦截了鱼群的食料,使下游的水产品产量下降,8 下游地区开始蔓延血吸虫病。(1)对气候:阿斯旺大坝拦截大量水流,使得下游水量减少,从而使得本来就干旱的埃及气候更加干燥。(2)对地形:阿斯旺大坝拦截大量河流泥沙,使得
5、下游泥沙减少,从而三角洲面积萎缩。尼罗河下游的河床也遭受严重侵蚀,导致尼罗河三角州的海岸线不断后退。(3)对水质:下游河流水位降低,尤其是枯水期时,河口位置海水倒灌,出现咸潮,使得水质下降。(4)对土壤:大坝的建成使得下游丧失了大量富有养料的泥沙沃土,影响农业发展;下游海水倒灌,使尼罗河河谷和三角洲的土地开始盐碱化,肥力丧失。(5)对生物:阿斯旺大坝的修建极大地影响了生物多样性。原先富有营养的泥沙沃土沿着尼罗河冲进地中海,养活了在尼罗河入海处产卵的沙丁鱼。如今沙丁鱼已经绝迹了。同时阻碍鱼类的活动,尤其影响洄流鱼类的正常产卵与繁衍。3.对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 阿斯旺大坝修建的前期,在古迹和移民迁建
6、的投资达15亿埃镑,超过水电站的投资。在阿斯旺库区有着不少的古埃及文物,特别是具有五千多年历史的阿布辛贝勒神庙。由于这些古迹是人类文明发展史上的瑰宝,埃及政府极为重视,通过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及其他国家的赞助,对这些古迹进行了迁移或保护。4.对人文地理环境的影响三峡工程有效减轻洪水对中下游地区生态与环境的破坏,改善中下游平原湖区人们的生存环境;有利于中下游血吸虫病的防治;减轻洞庭湖的萎缩和泥沙淤积;增加中下游枯水期流量,改善枯水期水质;调节局地气候;减轻环境污染及酸雨危害等水库蓄水淹没土地、耕地和部分文物古迹;移民开发及城市迁建可能造成新的水土流失和污染问题;水库可能诱发地震,使库区发生滑坡的可能
7、性增加;库区和库尾(远离大坝的水库末端)泥沙淤积加重;三峡地区的自然景观受到一定影响;对水生生物和珍稀物种的生存环境会产生一定影响;水库蓄水可能导致蚊虫滋生,给人体健康带来影响等不利影响“寒江雪柳日新晴,玉树琼花满目春。”是松花江沿岸雾凇的真实写照,隆冬时节,沿松花江的堤岸望去,松柳凝霜挂雪,戴玉披银,如朵朵白银,排排雪浪。这就是“雾凇”。雾凇通称“树挂”,是水汽遇冷凝结在枝叶上的冰晶。1.图中甲、乙、丙、丁四地附近岸边最不可能出现雾凇的是 A.甲 B.乙 C.丙 D.丁“寒江雪柳日新晴,玉树琼花满目春。”是松花江沿岸雾凇的真实写照,隆冬时节,沿松花江的堤岸望去,松柳凝霜挂雪,戴玉披银,如朵朵
8、白银,排排雪浪。这就是“雾凇”。雾凇通称“树挂”,是水汽遇冷凝结在枝叶上的冰晶。2.2007年年底国家将丰满大坝定为病坝。丰满大坝若被拆除,雾凇景观或将因此消失。消失的原因是A.流速减缓,水汽减少 B.水温与气温温差减少,不易过饱和冷凝结晶 C.河流封冻,水汽减少 D.水库消失,调节气温能力下降圣劳伦斯河(左下图)是一条著名的“冰冻之河”。右下图示意蒙特利尔年内各月气温和降水量。3、蒙特利尔河段结冰期大致为 A、2个月 B、3个月 C、4个月 D、5个月4、据图示信息推测,冬季可能不结冰的河段位于A、安大略湖至普雷斯科特河段 B、普雷斯科特至康沃尔河段C、蒙特利尔至魁北克河段 D、魁北克以下河
9、口段托坎廷斯河发源于戈亚斯州巴西利亚中部(海拔1 000m)阿纳波利斯附近,自源头由南向北流,在贝伦附近注入大西洋马拉若湾。下图为“托坎廷斯河流域图”及“贝伦与巴西利亚两地气候资料图”。5.图示河流流域()A.以高原山地为主,地势自东北向西南倾斜 B.人口主要分布在北部地区C.河流径流量大,雨季时易发生洪涝灾害 D.流域内商品谷物农业发达6.在河流上游修建水库进行水电开发,对该流域的影响主要有()改变能源消费结构提高防洪和抗旱能力 增加入海水量 加速河口淤积A.B.C.D.材料一:罗讷河流域具有较强的径流调节能力,如上世纪80年代,罗讷河上游出现百年一遇的大洪水,洪峰流经里昂以上河段后,干流径
10、流量在短期内从3250m3/秒减少到2450m3/秒材料二:500多公里的罗讷河上曾有20多座水电站,为河流水能梯级开发的“世界之最”然而,上世纪80年代以来,法国开始拆除水坝和河堤,恢复河漫滩湿地(1)说明洪峰在罗讷河里昂以上河段得到有效削减的自然环境原因罗讷河里昂以上河段沿岸附近分布有较大面积的沼泽与湖泊,可以起到积蓄径流、削减洪峰的作用(2)罗讷河里昂以上河段一般在春季会出现汛期,而河口地区夏末通常会出现枯水期,从河水补给的角度分析其主要原因上游春汛原因:罗讷河里昂以上径流补给部分依靠阿尔卑斯山的积雪融水;春季温带升高积雪融化,形成汛期河口枯水期原因:罗讷河下游的河水补给主要来自大气降水
11、;地中海气候区,夏季干旱少雨,径流量小 材料一:罗讷河流域具有较强的径流调节能力,如上世纪80年代,罗讷河上游出现百年一遇的大洪水,洪峰流经里昂以上河段后,干流径流量在短期内从3250m3/秒减少到2450m3/秒材料二:500多公里的罗讷河上曾有20多座水电站,为河流水能梯级开发的“世界之最”然而,上世纪80年代以来,法国开始拆除水坝和河堤,恢复河漫滩湿地(3)解释法国拆除部分水电站的可能原因 材料一:罗讷河流域具有较强的径流调节能力,如上世纪80年代,罗讷河上游出现百年一遇的大洪水,洪峰流经里昂以上河段后,干流径流量在短期内从3250m3/秒减少到2450m3/秒材料二:500多公里的罗讷
12、河上曾有20多座水电站,为河流水能梯级开发的“世界之最”然而,上世纪80年代以来,法国开始拆除水坝和河堤,恢复河漫滩湿地1 泥沙淤积,大坝的综合效益下降;2 废弃旧坝威胁当地和大坝下游人员和财产安全;3 为鲑鱼溯河洄游提供条件,保护鲑鱼的生存环境,保护河流的生态系统;4 法国能源消费结构调整,导致水电比重下降;5 环保理念变化,罗讷河的整治逐渐进入以自然生态环境的恢复和保护为中心的阶段。水坝,曾被视为现代工程的壮举,是人类改造大自然的标志,如今,它们正在被拆除。截至2016年,美国境内拆除了超过1300座大坝,使辖区内的河流和渔场获得了重生。其中大部分是小型或无法进行水力发电的水坝。这些拆除项
13、目折射出了美国人对待河流态度的巨大转变,河流的作用不再只是水力发电、农业和经济增长的工具。实施环境管理包括哪些手段?分析目前美国拆出部分水坝的原因。手段:法律手段,行政手段,经济手段,技术手段宣传手段。恢复河流自然生态环境,充分发挥河流生态效益;小型或无法进行水力发电的水坝,效益低,维护成本高;有些水坝年久失修,存在安全隐患;开发了核能、风能等其他能源,基本能满足需求水库大坝(拆建+区位条件+影响)(共23PPT)水库大坝(拆建+区位条件+影响)(共23PPT)8 图3为图1中M水坝的景观。水坝能阻挡海水涌入,并通过其闸门调控河流入海流量。说明建坝前后坝内水域水的咸淡变化及其原因水坝修建以前,
14、水偏咸。原因:河流水流平缓,海潮(顶托作用)使河水和海水相混。水坝修建后,水逐渐变淡(改善)。原因:拦蓄淡水,阻止海水倒灌;通过闸门调控蓄水和排水,逐渐使偏咸的水换成淡水。水库大坝(拆建+区位条件+影响)(共23PPT)水库大坝(拆建+区位条件+影响)(共23PPT)(1)尼罗河为沿岸地区人们从事耕种提供了哪些有利条件?(2)阿斯旺大坝从哪些方面提高了尼罗河的利用效益?(3)水能是可再生能源,水电站建成后,不仅可以永续利用水能发电,而且可以减少对矿物能源的使用,由此会产生哪些环境效益?(1)尼罗河下游属热带沙漠气候,尼罗河水为沿岸农业提供了灌溉水源;尼罗河定期泛滥,为下游特别是三角洲带来肥沃的
15、冲积泥土,促进了沿岸农耕业的发展。(2)提高了尼罗河在防洪发电航运、灌溉、养殖、旅游等方面的利用效益。(3)水能是清洁的可再生能源。阿斯旺水坝的电力,可以减少沿岸对矿物能源的依赖。减少矿物能源的使用,会减轻大气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矿物能源运输压力。水库大坝(拆建+区位条件+影响)(共23PPT)水库大坝(拆建+区位条件+影响)(共23PPT)水库大坝(拆建+区位条件+影响)(共23PPT)水库大坝(拆建+区位条件+影响)(共23PPT)水库大坝(拆建+区位条件+影响)(共23PPT)水库大坝(拆建+区位条件+影响)(共23PPT)水库大坝(拆建+区位条件+影响)(共23PPT)水库大坝(拆建
16、+区位条件+影响)(共23PPT)1.文化危机深化到一定程度,必定引起深刻的文化转型。所谓文化转型,是指特定时代、特定民族或群体赖以生存的主导性文化模式为另一种新的主导性文化模式所取代。2.在这种意义上,文化转型同文化危机一样,并不是经常发生的社会历史现象,无论是个体的文化习惯的改变、价值信念或信仰的改变,还是特定群体或特定社会某些文化特质或文化理念的一般意义上自觉的或不自觉的更新,都不能算作文化转型.3.只有在大的历史尺度上所发生的主导性文化观念、文化理念、价值体系、文化习惯的总体性的、根本性的转变,才是我们所说的文化转型。4.按照这种尺度,人类迄今所经历的最深刻的文化转型就是现代化进程中的
17、文化转型,即传统农业文明条件下自在自发的经验型的文化模式被工业文明条件下的自由自觉的理性文化模式所取代。这即是人们通常所说的文化的现代化或人自身的现代化。5.文化的变化呈现出多样化的特征。例如,我们生活世界中的具体的文化要素、文化特质、文化形式即使在文化模式的常规期或稳定期也会或快或慢地变化,一些习惯、惯例、文艺形式、仪式等等甚至在总体文化模式没有发生根本性变化时,也会自己经历生灭的变化。6.因为风的缘故,乡村里许多平常得不能再平常的事物,便有了某种诗意。你瞧,那晚风中的炊烟,怎么看都像是一幅悬腕挥就的狂草,云烟乱舞,该虚的地方虚,该实的地方实,那是我们在绢和纸上无法做到的,可谓真正的“天书”了。7.一阵风吹过去,一阵风又吹过来,满荡田田的莲叶便乱了。然而,乱是乱了,但却乱出了味道。究竟是什么味道呢?我也说不清。看来这世界上的许多事情,就像这风中的“乱荷”,有一种不触动情欲的美,大美。8.你可以观,可以赏,但你却没有风的能耐,把好端端的东西破坏了,还居然翻出新意。还有秋风中的那些树木,原本蓊蓊郁郁的,可是经不住风的手轻轻地摇晃,三摇两摇的,就只剩下一副骨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