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5讲 民国前期的中国(19121927年) 专题二 中国近现代史 内容索引 通史知识整合 高频考向突破 压轴大题导练 通史知识整合 从中华民国成立到南京国民政府成立(19121927年),主要处于北 洋军阀的统治之下,可分为袁世凯统治时期(19121916年)和军阀割据 混战时期(19161927年)两个阶段。 时空坐标 主干知识 阶段 民国前期的中国(19121927年) 政治 (1)五四运动:这是一场彻底地不妥协地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运动,无产 阶级登上政治舞台,这次运动成为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2)中国共产党成立:1921年7月,中共一大在上海召开,中国共产党 成立,中国革命的面貌焕
2、然一新 (3)国民革命 开端:第一次国共合作。1924年国民党一大召开,重新解释了三民 主义,确立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在革命统一战线的 旗帜下,国民革命在全国蓬勃开展起来 高潮:北伐战争,基本推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国民党右派发动四 一二和七一五反革命政变,第一次国共合作破裂,国民革命失败 经济 民族资本主义的“短暂春天” (1)背景: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统治,建立中华民国,为民族资 本主义的发展扫除了一些障碍;群众性的反帝爱国运动有力地推 动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欧洲列强暂时放 松对中国的经济侵略,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外部 条件 (2)表现:19121
3、919年,纺织业和面粉业发展最快 (3)结局: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欧洲列强卷土重来,民族工 业迅速萧条 文 化 (1)民主与科学思想:新文化运动前期,民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高举民主、 科学的大旗,动摇了儒家思想的统治地位,使人们的思想得到空前的解放 (2)社会主义思想:十月革命后,激进民主主义者开始宣传马克思主义和社 会主义;五四运动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主流,为中国 共产党的成立奠定了思想基础 (3)新三民主义:1924年,国民党一大接受中国共产党反帝反封建的主张, 把旧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作为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和国民革命时 期的旗帜 (4)毛泽东思想的萌芽:国民革命时期
4、,发表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 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提出坚持无产阶级对民主革命的领导权和依 靠农民进行革命斗争的主张,推动了无产阶级革命的开展 社会 生活 (1)社会习俗 服饰更加西化 饮食中西结合 婚丧仪式进一步变革 辛亥革命以后,孙中山设计的中山装,受到新派人士的欢迎 (2)交通 20世纪上半叶,中国铁路建设进展缓慢 民国时期陆续修建了一些公路 1920年北京至天津航线开通,中国民航拉开序幕 时段特征时段特征 政治上:(1)袁世凯实行独裁专制统治,进而复辟帝制,接受日本“二十 一条”,孙中山为维护民主共和制度发动了一系列革命运动。 (2)袁世凯死后,北洋军阀混战,国共合作北伐基本上推翻了北洋
5、军阀统 治,1928年东北改旗易帜,北洋军阀退出历史舞台。 (3)共产党开展革命斗争,开辟了工农武装割据道路。 经济上:民族资本主义快速发展,出现短暂繁荣局面,随后陷入萧条, 社会物质、习俗生活快速发展变化。 思想文化上:袁世凯尊孔复古,新文化运动开展,马克思主义传播并逐 步中国化。 高频考向突破 考情分析:全国卷考题对本讲内容的考查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 1.北洋军阀的统治和新民 主主义革命的崛起 18卷,29;17卷,41;15卷,29; 12卷,31;11卷,30 2.民国前期的经济与社会 生活及思想理论 18卷,29;18卷,29;17卷,41; 17卷,29;14卷,30;14卷,29
6、; 13卷,40 考向一 北洋军阀的统治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 1.北洋军阀统治的概况北洋军阀统治的概况 (1)袁世凯实行独裁专制统治,进而复辟帝制。主要事例有:控制内阁, 刺杀宋教仁,镇压二次革命,解散议会和国民党,颁布中华民国约 法,修改总统选举法,改国号为中华帝国,复辟帝制,接受旨在灭亡 中国的“二十一条”,与俄国签订中俄声明,导致外蒙古实际上成 为俄国的殖民地。 (2)以孙中山为代表的革命党人为维护民主共和,反对专制复辟,发动 一系列革命运动。主要有二次革命、护国运动。 认知深化 (3)帝国主义趁中国政权交替之际,大肆侵略中国,主要有俄国对外蒙 古的侵略、英国对西藏的侵略、日本侵占山东
7、并欲独霸中国。 (4)袁世凯死后,北洋军阀分裂为皖、直、奉三派,交替控制中央政权, 出现了军阀割据混战的局面。 (5)革命党人发动一系列反对北洋军阀反动统治的斗争,但都以失败告 终。如护国运动、两次护法运动以及在思想文化领域内发动的新文化 运动等。 (6)国共两党实现了第一次合作,掀起了国民革命运动,通过北伐战争, 基本推翻了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 2.北洋军阀活跃于历史舞台的三大因素北洋军阀活跃于历史舞台的三大因素 (1)根源是由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决定的。 (2)从国内看 19世纪末20世纪初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为建设一支新式军队提供了必 要的物质基础。 清廷在连年“内忧外患”的形势下
8、,把“筹饷练兵”作为救命符,袁 世凯及时抓住晚清政府编练新军的时机,发展了北洋军阀的势力。 (3)从国际形势看 19世纪末20世纪初列强侵华政策发生了改变:由政治、经济、军事各方 面给袁以有力支持。于是袁世凯依靠外国势力的支持,并运用封建权术, 由军而成阀,由军阀而成集团,稳操20世纪初期中国的政局。 3.五四运动对中国现代化的影响五四运动对中国现代化的影响 (1)知识精英群体走上中国社会舞台。通过新文化运动和反对巴黎和会出 卖中国利益的社会运动,知识精英群体整体地、主动地出现在中国社会 现代化的舞台上,成为一支无法忽视的巨大的力量,这充分展现了他们 改造中国的主动意识、集体意识。 (2)近代
9、民族国家意识逐渐觉醒。巴黎和会上列强对于日本侵略中国的要 求予以满足的做法使接受近代民族国家意识的知识群体终于忍无可忍, 最终以火山爆发的方式表现出来。这种意识的形成对于后来中国的民族 独立起到了巨大的保障作用。 (3)对现代化的探索不断深入。五四运动从根本上说是一场思想文化运动, 其政治运动也是在近代思想文化长期熏陶下自然发酵出来的。五四新文 化运动无论是提倡文学革命,还是提倡思想启蒙,无论是提倡社会风俗 变革,还是主张个性自由,都触及了西学东渐下的中国文化改造命题。 时空观念:时空观念:本阶段历史可以从多个时空纬度理解。19121927年是北洋 军阀统治时期。其中,19121927年(南京
10、国民政府建立)是民国前期, 19121916年是袁世凯统治时期;19161927年是军阀割据混战时期; 19191927年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时期;19241927年是国民大革 命时期。 核心素养感悟核心素养感悟 1.命题点: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军阀混战命题点: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军阀混战 (2015 课标全国,29)申报“时评”栏目曾评述说:“今之时局, 略似春秋战国时之分裂。中央政府之对于各省,犹东周之对于诸侯也。 南北相攻,皖直交斗,滇蜀不靖,犹诸侯相侵伐也。”这一时局出现在 A.太平天国运动时期 B.义和团运动时期 C.辛亥革命时期 D.北洋军阀统治时期 真题导练 答案 找错点 抓题眼
11、2.命题点:孙中山对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反思命题点:孙中山对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反思 (2018 课标全国,29)1923年底,孙中山认为:“俄革命六年成功,而我 则十二年尚未成功,何以故?则由于我党组织之方法不善,前此因无可仿 效。法国革命八十年成功,美国革命血战八年而始得独立,因均无一定成 功之方法。惟今俄国有之,殊可为我党师法。”其意在 A.走苏俄革命的道路 B.放弃资产阶级代议制 C.加强革命的领导核心 D.改变反封建的斗争目标 答案 找错点 抓题眼 1.命题点:五四运动时期的爱国主义命题点:五四运动时期的爱国主义 (2018 资阳二模,28)1919年5月7日晨报刊登了一篇题为国民外交 协会
12、宣言的文章,文中指出青岛、山东是“齐鲁名邦”“孔孟之圣 迹”“文明吐露之源泉”。由此可见当时的部分文化精英希望 A.借传统文化深化爱国意识 B.促使民主思想进一步扩散 C.重塑儒家思想的主流地位 D.借文化圣地博得列强的理解 考向押题 答案 解析 解析解析 共产国际指示中国革命“超出资产阶级民权范围”同与国民党合作 的“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主张相矛盾,为国共两党合作埋下隐患, 故A项正确。 2.命题点:大革命时期共产国际对中共的政治影响命题点:大革命时期共产国际对中共的政治影响 (2018 乌鲁木齐一模,4)1926年11月,共产国际执委会第七次扩大会议通 过了关于中国问题的决议案,明确要
13、求中共必须使正在挺进的中国革命 “超出资产阶级民权范围”,发展到工农和城市小资产阶级联合专政, 农村要进行到土地革命,城市要准备没收外国在华大企业,并将铁路、 交通等收归国有。这一指示 A.为国共两党的合作埋下隐患 B.推动了国民革命向农村发展 C.使中国革命重心发生了转移 D.导致了国民大革命直接失败 答案 解析 1.民国前期中国近代经济法制体系的初步建立民国前期中国近代经济法制体系的初步建立 (1)辛亥革命后,南京临时政府大力提倡发展实业,开始着手经济法制 的建设。 (2)北洋政府成立后,经济法制体系的建设得到继续。袁世凯当政时期, 尽管在政治上倒行逆施,但是在推动民族经济发展方面还是推行
14、了一系 列经济发展政策。顺应工商界的要求,制订颁布了一系列经济法规。据 不完全统计,北洋政府颁布的主要经济法规有76项之多,内容涉及工商 矿业、农林牧渔、交通运输、银行金融、权度、税则、经济社团等方面。 认知深化 考向二 民国前期的经济与社会生活及思想理论 如著名的公司条例公司注册规则矿业条例森林法等。 这些法规体系颁布后成为北洋政府时期经济法制体系的基本框架,虽然 未必各项法规条例都得到完全遵照执行,但是毕竟使工商实业的发展有 了法律的保护和规范。 (3)总体而言,民国成立后的经济法制体系建设适应了经济发展的要求, 有利于在法制管理下的现代市场经济秩序的建立,也较多地考虑和保护 了资本所有者
15、及从业者的利益诉求。对于当时中国近代民族工商业经济 的发展还是具有里程碑的意义。这些法规条例有些还为国民党南京国民 政府修订沿用。 2.北洋军阀统治时期中国社会的新曙光北洋军阀统治时期中国社会的新曙光 传统观点认为北洋军阀统治时期(19121927年)是我国近代历史上最黑暗 最反动的时期,然而这一时期又是新的进步力量孕育发展的时期。 (1)政治上:资产阶级革命派为捍卫民主革命胜利果实,发动了一系列革命 运动,但未能给灾难深重的中国找到一条正确的出路。五四运动成为中国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无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为革 命转型奠定了阶级基础,国共两党实现第一次合作,掀起了国民革命运
16、动, 基本上推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 (2)经济上:北洋军阀政府奖励实业,列强放松侵略等,民族工业出现“短 暂的春天”,为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转变奠定了经济基础。 (3)思想文化上:辛亥革命后,“民主共和”“实业救国”以及民主科学 思潮兴起,新文化运动动摇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后期的马克思主义 传播,推动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到来。 3.新文化运动前后期的比较新文化运动前后期的比较 比较项 前期 后期 不 同 点 领导力量 资产阶级民主主义者 马克思主义者 指导思想 民权、平等和达尔文的进化论 马克思列宁主义 主要内容 追求民主和科学,提倡新文学、 新道德等 主要宣传马克思主义 性质 资产
17、阶级民主主义的新文化运动 无产阶级的新文化运动 作用 在政治上和思想上给专制主义以 沉重打击,动摇了封建思想的统 治地位,促进了中国人民的觉醒 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到来奠定 了理论基础,为中国共产党的 成立做了思想准备 相同点 都通过著书立说开展文化宣传,同时都经过了长期激烈的争论; 都是当时社会先进思潮的主体成分,都开阔了人们的视野,提 高了人们的认识 民国前期中国的“传动”性现代化:这一时期外国现代社会因素的注入 引起了中国人的学习和效仿。资产阶级学习西方建立民主共和制度即是 学习和效仿的结果。但中国人民因外国的民族压迫而激起的谋求自强自 立的动机更为强烈,从模仿学习外国到引进西方思想与中国
18、实际相结合。 新文化运动中资产阶级知识分子从引进民主与科学到马克思主义传播和 国民大革命的开展反映了这一特点。 发现问题发现问题 3.命题点:民国初年商品广告中的新思想命题点:民国初年商品广告中的新思想 (2017 课标全国,29)1913年,申报登载的“艾罗补脑汁”广告称: “欲图一国之进步,当先使一国之人民精神日旺,思想日新,舍补脑之外 另无精神思想也。故善国者必先得卫生,善谋卫生者必先得谋补脑。”由 于广告成功,产品一上市就十分畅销。这反映出当时 A.新文化运动的影响日益广泛 B.追求新思想成为社会时尚 C.改良社会风俗成为国民共识 D.广告成为推进文明的工具 真题导练 答案 找错点 抓
19、题眼 4.命题点:五四运动后关于社会主义的争论命题点:五四运动后关于社会主义的争论 五四运动后,出现了社会主义是否适合中国国情的争论,有人反对走俄国 式的道路,认为救中国只有一条路,就是“增加富力”,发展实业;还有 人主张“采用劳农主义的直接行动,达到社会革命的目的”。这场争论 A.确定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 B.使思想界认清了欧美的社会制度 C.在思想上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准备了条件 D.消除了知识分子在救亡图存方式上的分歧 答案 找错点 抓题眼 3.命题点:命题点:20世纪世纪20年代中国社会经济的转型年代中国社会经济的转型 (2018 云南师大附中高三月考,31)在近代机器生产和工业品大量
20、输入的冲 击下,江南农村部分传统手工业逐渐陷入困境,相关的市镇也不可避免地 走向衰落,或被迫转型。进入20世纪前期,亦即清末至20年代,随着 近代工商业进一步向内地扩散,江南市镇的经济结构和产业形态变革进一 步展开,部分市镇开始由传统乡村经济中心向近代工商业城镇转变。这种 变化说明 A.江南经济区域分工加强 B.近代中国社会经济转型 C.列强对华资本输出减少 D.封建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考向押题 答案 解析 4.命题点:命题点:20世纪世纪20年代中国的思想解放年代中国的思想解放 (2018 襄阳高三一模,27)1919年五四运动前后,在中国政治舞台上,各 种社会思潮如雨后春笋,应运而生,其中有
21、马克思主义、近代中国自由 主义、近代中国保守主义、近代中国无政府主义、近代中国民粹主义、 近代中国民族主义、近代中国三民主义、近代中国科学主义、近代中国 实用主义、近代中国改良主义。这种现象反映了 A.各种政治势力角逐使中国政局动荡 B.政党政治成为社会政治生活的主流 C.社会主义成为民主革命的必然选择 D.中国国民的民族国家意识日益觉醒 答案 解析 压轴大题导练 全国卷大题命题分析 近七年来,全国卷高考对本讲内容一共命制了两道大题:近代中、 法两国的民族主义(17卷,41);20世纪初期中国的爱因斯坦热(13卷, 40)。本部分虽不是高考大题的高频分布区,但2019年备考仍需关注先进 中国人
22、在这一时期反侵略、求民主的探索和社会的发展进步等内容。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材料一 由于夏、商、西周朝代的共主与各诸侯国都是作为相对独立的国 际政治行为体并列存在,使得该时期的大一统主要体现在土地、民心层面, 而秦统一六国则最终实现了制度层面的天下大一统。在此过程中,尽管历 次朝代更迭都会出现土地及民心层面的天下分裂,但伴随着民族文化的碰 撞与融合,也使得土地范围从中原地区不断向四方扩展,民心也更加凝聚 到对共主的认同上,并在最终经历过春秋战国的重重洗礼之后实现了制度 层面上从统一礼仪向建立秦朝中央集权体制的飞跃。 摘编自王宣华先秦中原文化区域“大一统”秩序观及当代价值探析 25分
23、大题导练 材料二材料二 1924年11月,孙中山在日本的演说中国内乱之原因中说: “说到和平统一,是我在数年前发起的主张。不过那些军阀都不赞成, 所以总是不能实行这种主张。这次我到北方去,能够做成和平统一,也 未可知。不过要以后真是和平统一,还是要军阀绝种;要军阀绝种,便 要打破串通军阀来作恶的帝国主义。”孙中山始终把武装斗争视为 达到国家统一应采取的主要方式。为实现国家统一,孙中山一生都在不 断与各派势力作斗争。在坚持武力统一的同时,孙中山从未放弃过和平 统一的努力。摘编自王建论孙中山的国家统一思想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指出中国先秦至秦朝时期“大一统”内涵的变化,并结 合所学知识说明
24、导致这些变化的原因。(14分) 指导语 “大一统”的理念根植于久远的历史传统,由先秦到秦朝大一统的内涵 不断发展。注意阅读材料,抓住其中的关键词。先秦时期:“天下共 主”“体现在土地、民心层面”;秦朝“制度层面”“中央集权体制”。 “原因”要从当时政治、经济、思想文化、民族关系等方面分析思考。 答案 (2)根据材料二,概括孙中山的“国家统一”思想,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 其思想在我国现代和当代国家统一中的表现。(11分) 指导语 “国家统一”的思想是孙中山思想的宝贵遗产。注意根据材料从阻碍 统一的因素和统一的方式等方面概括。孙中山“国家统一”思想在当 代的表现主要体现在台湾问题上。 答案 近代中国
25、国家观念的形成近代中国国家观念的形成 近代中国最重要的启蒙是国家观念的变化。国家观在两个方面发生了根 本性变化,一是外在性关系的变化,即传统“天下观”的破灭,二是内 在性关系的变化,即个人与国家关系的改变。领土、人民、主权是构成 国家的三要素;主权则是近代国家观念的核心,它包括对外捍卫主权独 立和领土完整,对内实现主权在民。近代中国社会严重的内忧外患促使 中国人逐渐觉醒,是中国近代国家观念形成的条件。中国近代国家观念 的演进,与全民族紧迫的救亡图存同步发展。民族灾难愈深重,国家观 念愈强烈。民族主义和爱国主义犹如孪生兄弟,成为最能凝聚人心的精 知识知识拓展拓展 神支柱。救亡图存的神圣使命,一方
26、面对外强化了捍卫国家主权独立的 奋勇抗争,另一方面对内却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国家主权在民的理念与 实施。近代国家观念的形成大致经过了传统国家观念的打破、近代国家 观念的产生及确立等阶段。 (2018 桂林、贺州高三上学期期末联考题,4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材料 12分大题导练 请从以上时间轴中任选三个以上事件,自行拟定一个具体的论题,并就所 拟论题进行阐述。(12分)(要求:先摘录三个关联事件,再明确写出论题; 阐述要史论结合。) 指导语 注意审题:要先“摘录事件”再“拟定论题”。仔细分析这些事件,寻 找其关联性。例如:1914年、1915年3月、1917年、1922年这四个时间 段发生的事件都与民族工业的发展有关;1914年、1915年9月、1917年 11月、1919年1月、1921年这五个时间段发生的事件都与新民主主义革 命有关。 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