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画中有诗,诗中有情 中国古代题画诗赏读中国古代题画诗赏读 一、导入: 相传,乾隆皇帝曾得到一幅百鹅图,画中相传,乾隆皇帝曾得到一幅百鹅图,画中 画了一大群形态各异、栩栩如生的鹅。但是,图画画了一大群形态各异、栩栩如生的鹅。但是,图画 中并无只字片语,乾隆皇帝觉得中国画本是诗、书、中并无只字片语,乾隆皇帝觉得中国画本是诗、书、 画三位一体的艺术品,无字无诗是个缺憾。于是,画三位一体的艺术品,无字无诗是个缺憾。于是, 他召谕乾林院的达官近臣,让大家即场为百鹅图他召谕乾林院的达官近臣,让大家即场为百鹅图 写题画诗。群臣面面相觑,不敢提笔,怕写出拙劣写题画诗。群臣面面相觑,不敢提笔,怕写出拙劣 诗作冒
2、犯了皇上,大家知道乾隆是诗书造诣很高的诗作冒犯了皇上,大家知道乾隆是诗书造诣很高的 君王。此时这些文官把目光投向了纪晓岚。纪晓岚君王。此时这些文官把目光投向了纪晓岚。纪晓岚 不慌不忙,轻松地拿起笔,饱蘸浓墨,挥笔写起来。不慌不忙,轻松地拿起笔,饱蘸浓墨,挥笔写起来。 这位纪晓岚是乾隆时代的著名才子,他环顾了一下这位纪晓岚是乾隆时代的著名才子,他环顾了一下 众文臣,潇洒地一连写了七个“鹅”字众文臣,潇洒地一连写了七个“鹅”字。 大家看着“大家看着“鹅鹅鹅鹅鹅鹅鹅鹅鹅鹅鹅鹅鹅鹅”的首句,”的首句, 心里都在琢磨纪夫子在开什么玩笑,心里都在琢磨纪夫子在开什么玩笑, 这哪里是诗这哪里是诗?接着,人们见
3、纪晓岚写第接着,人们见纪晓岚写第 二句道:“二句道:“一鹅一鹅又一鹅。一鹅一鹅又一鹅。”群臣”群臣 掩口耻笑起这位大才子来:这胡乱写掩口耻笑起这位大才子来:这胡乱写 的什么歪诗,定会被皇上痛骂一顿!的什么歪诗,定会被皇上痛骂一顿! 正当大家笑看纪晓岚也要栽个大跟头正当大家笑看纪晓岚也要栽个大跟头 时,纪晓岚挥舞生花妙笔写道:“时,纪晓岚挥舞生花妙笔写道:“食食 尽皇家千盅粟,凤凰何少尔何多尽皇家千盅粟,凤凰何少尔何多?” 乾隆看了纪晓岚为白鹅图写的题乾隆看了纪晓岚为白鹅图写的题 画诗画诗,笑得前仰后合,而群臣个个自惭笑得前仰后合,而群臣个个自惭 形秽低下了脑袋。“食尽皇家千盅粟”形秽低下了脑袋
4、。“食尽皇家千盅粟” 是对鹅的指责,因为画中是百鹅,所是对鹅的指责,因为画中是百鹅,所 以用以用“食尽食尽”来形容也不过分,读到来形容也不过分,读到 这这,其实还是不知道诗人用鹅来指代谁。其实还是不知道诗人用鹅来指代谁。 原来,最后一句“凤凰何少尔何多”原来,最后一句“凤凰何少尔何多” 则一语道破玄机,原来诗人是以鹅和则一语道破玄机,原来诗人是以鹅和 凤凰的对比论人。用鹅凤凰的对比论人。用鹅,来讽刺了朝中来讽刺了朝中 的昏庸之人,他们人数众多,白拿着的昏庸之人,他们人数众多,白拿着 俸禄却无所作为,而凤凰则是像自己俸禄却无所作为,而凤凰则是像自己 这样有能力的人,太少了。这样有能力的人,太少了
5、。 二、什么是题画诗二、什么是题画诗 题画诗是一种艺术形式。在中国画题画诗是一种艺术形式。在中国画 的空白处,往往由画家本人或他人题上的空白处,往往由画家本人或他人题上 一首诗。诗的内容或抒发作者的感情,一首诗。诗的内容或抒发作者的感情, 或谈论艺术的见地,或咏叹画面的意境。或谈论艺术的见地,或咏叹画面的意境。 诚如清诚如清 方薰所云方薰所云:“高情逸思,画之不足,高情逸思,画之不足, 题以发之题以发之“(山静居画论山静居画论)。这种题在。这种题在 画上的诗就叫题画诗。画上的诗就叫题画诗。 题画诗是绘画章法的一部分题画诗是绘画章法的一部分,它通过书它通过书 法表现到绘画中法表现到绘画中,使诗、
6、书、画三者之使诗、书、画三者之 美极为巧妙地结合起来美极为巧妙地结合起来,相互映发、丰相互映发、丰 富多姿富多姿,增强了作品的形式美感增强了作品的形式美感,构成了构成了 中国画的艺术特色。此外中国画的艺术特色。此外,宋以前的许宋以前的许 多赞美绘画或对绘画有感而发的诗歌多赞美绘画或对绘画有感而发的诗歌, 虽不题在画上虽不题在画上,从广义上讲从广义上讲,也算是题画也算是题画 诗。诗。 中国画非常讲究中国画非常讲究“意境意境“,往往画中题,往往画中题 诗,诗画互补,使意境更加深远。再诗,诗画互补,使意境更加深远。再 在画面加盖红印章,使中国画集诗、在画面加盖红印章,使中国画集诗、 书、画、印于一体
7、,形成了独特的艺书、画、印于一体,形成了独特的艺 术形式,使人在读诗看画、看画赏诗术形式,使人在读诗看画、看画赏诗 之中,充分享受艺术美。之中,充分享受艺术美。 中国的题画诗中国的题画诗,是世界艺术史上的是世界艺术史上的 一种极其特殊的美学现象。把文学一种极其特殊的美学现象。把文学 和美术二者结合起来和美术二者结合起来,在画面上在画面上,诗诗 和画和画,妙合而凝妙合而凝,契合无间契合无间,浑然一体浑然一体, 成了一幅美术作品在构图上、意境成了一幅美术作品在构图上、意境 上不可或缺的有机组成部分。诗情上不可或缺的有机组成部分。诗情 画意画意,相映成趣相映成趣,相得益彰。因此相得益彰。因此,画画
8、面之有题画诗面之有题画诗,是中国画的特征之是中国画的特征之 一一,也是中国绘画艺术的独有的民也是中国绘画艺术的独有的民 族形式和风格。族形式和风格。 而且而且,我国历史上有些优秀的题我国历史上有些优秀的题 画诗画诗,不仅是中国美术史上的宝贵不仅是中国美术史上的宝贵 遗产遗产,同时也是文学史上的可资继同时也是文学史上的可资继 承与发扬的艺术珍品。关于题画诗承与发扬的艺术珍品。关于题画诗 的源流的源流,亦即诗画结合的开端亦即诗画结合的开端,过去过去 论者意见不太一致。有的人认为可论者意见不太一致。有的人认为可 以上溯到魏晋南北朝以上溯到魏晋南北朝,说晋顾恺之说晋顾恺之 的洛神赋图卷便是古代诗画相的
9、洛神赋图卷便是古代诗画相 结合的典范之作。结合的典范之作。(顾恺之是东晋著名画家,被称(顾恺之是东晋著名画家,被称 为中国书画之祖,山水画在他的作品中成型,人物画在他的作品中得为中国书画之祖,山水画在他的作品中成型,人物画在他的作品中得 到完善。据史书记载,他有三绝:才绝、画绝、痴绝)到完善。据史书记载,他有三绝:才绝、画绝、痴绝) 中国画和题画诗都是一种独到的艺术形中国画和题画诗都是一种独到的艺术形 式,它们虽为美术和文学两个范畴,但画为式,它们虽为美术和文学两个范畴,但画为 视觉的艺术,诗为语言的艺术,两者在构思视觉的艺术,诗为语言的艺术,两者在构思 立意上有着不可替代之妙。清代孔衍拭石立
10、意上有着不可替代之妙。清代孔衍拭石 村画诀说村画诀说:“画上题款诗画上题款诗 ,各有定位,非可,各有定位,非可 冒昧,盖补画之空处也。如左有高山右边宜冒昧,盖补画之空处也。如左有高山右边宜 虚,款虚,款 诗诗 即在右。右边亦然,不可侵画位即在右。右边亦然,不可侵画位“。 以上以上“补画之空处补画之空处“、“不可侵画位不可侵画位“这两句话,这两句话, 就是给题诗款在画面上,下了极明确的定义。就是给题诗款在画面上,下了极明确的定义。 “补空补空“二字,也就成为画家题诗款时的一个二字,也就成为画家题诗款时的一个 谦虚名词了。谦虚名词了。 有的借画咏志,使画面更具生命力。有的借画咏志,使画面更具生命力
11、。 如明人徐渭自题墨葡萄如明人徐渭自题墨葡萄:“笔底明珠无笔底明珠无 处卖,闲抛闲掷野藤中。处卖,闲抛闲掷野藤中。“古今画师的题画古今画师的题画 诗摇曳多姿,嬉笑怒骂,亦庄亦谐皆成趣。诗摇曳多姿,嬉笑怒骂,亦庄亦谐皆成趣。 有的人情冷暖、世态炎凉在诗人笔下往往有的人情冷暖、世态炎凉在诗人笔下往往 得到鞭辟入里的描写与表现。请看唐寅的得到鞭辟入里的描写与表现。请看唐寅的 代表作纨扇仕女图原题代表作纨扇仕女图原题:秋来纨扇合收秋来纨扇合收 藏,何事佳人重感伤,请把无情仔细看,藏,何事佳人重感伤,请把无情仔细看, 大都谁不逐炎凉。大都谁不逐炎凉。可谓诗人的如实坦白与可谓诗人的如实坦白与 自况,足以自
12、警、警人。自况,足以自警、警人。 清画家黄媛介善山水,工诗词,其为渔清画家黄媛介善山水,工诗词,其为渔 洋山人画山水云洋山人画山水云:“懒登小阁望青山,愧懒登小阁望青山,愧 我年来学闭关,淡墨遥传缥缈意,孤峰只我年来学闭关,淡墨遥传缥缈意,孤峰只 在有无间。在有无间。“爱新觉罗氏安郡王岳乐女孙,爱新觉罗氏安郡王岳乐女孙, 幼承家学,工写花卉,其题自画牡幼承家学,工写花卉,其题自画牡 丹丹:“风风雨雨惜春残,为爱名花倚画栏,风风雨雨惜春残,为爱名花倚画栏, 淡著胭脂浓著墨,一枝图向画中看。淡著胭脂浓著墨,一枝图向画中看。“ 题画诗得之不易,欲工尤难,贵在诗传画题画诗得之不易,欲工尤难,贵在诗传画
13、 外意。外意。 画家为题画诗创作所发生的美画家为题画诗创作所发生的美 感,常在郑重的注意和研究之感,常在郑重的注意和研究之 中。有的在一幅画画成之后,中。有的在一幅画画成之后, 再考虑诗句的长短与题诗的地再考虑诗句的长短与题诗的地 位如何与画面相配合。有的则位如何与画面相配合。有的则 在一幅画的落笔前,也将题画在一幅画的落笔前,也将题画 诗的地位同时酝酿在内,或因诗的地位同时酝酿在内,或因 先有长诗预先多留空白,为题先有长诗预先多留空白,为题 写之用。写之用。 据中国美术史记载,宋元时期普遍据中国美术史记载,宋元时期普遍 出现题画诗形式时,中国画即披上出现题画诗形式时,中国画即披上 了浓厚的文
14、学色彩,诗中有画、画了浓厚的文学色彩,诗中有画、画 中有诗、诗中有情便成了文人画的中有诗、诗中有情便成了文人画的 一种创作追求或审美理想。画家既一种创作追求或审美理想。画家既 作诗又作画,不仅能起到开阔视野作诗又作画,不仅能起到开阔视野 的作用,而且能起到丰富画面的意的作用,而且能起到丰富画面的意 境和启发观赏中国画的想象作用。境和启发观赏中国画的想象作用。 1.全党要更加自觉地增强道路自信、理论自全党要更加自觉地增强道路自信、理论自 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既不走封闭僵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既不走封闭僵 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保持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保持 政治定力,坚
15、持实干兴邦,始终坚持和发政治定力,坚持实干兴邦,始终坚持和发 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真正做到“真正做到“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 西南北风西南北风”。”。 -引自关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几个 问题 2、央视主持人康辉: “刚刚刚刚总书记的这段讲话,是在总书记的这段讲话,是在20142014年的年的5 5月月9 9 号,他参加河南省兰考县县委常委班子的专题民号,他参加河南省兰考县县委常委班子的专题民 主生活会的时候,讲到的一段话。就是在这次讲主生活会的时候,讲到的一段话。就是在这次讲 话当中,总书记引用了清代的郑板桥的一首诗。话当中,总书记引用了清
16、代的郑板桥的一首诗。 这首诗是习近平总书记特别喜欢的一首诗,所以这首诗是习近平总书记特别喜欢的一首诗,所以 他在很多场合都引用过。为什么这首诗会让总书他在很多场合都引用过。为什么这首诗会让总书 记如此地重视,这首诗当中体现的是怎样的一种记如此地重视,这首诗当中体现的是怎样的一种 爱民和为民的心声呢?爱民和为民的心声呢?” 这首诗便是这首诗便是“ 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 疾苦声。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疾苦声。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 情。情。” 四、高考中的题画诗 2019年高考全国卷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4、15题。 题许道宁画题许道宁画 陈与义陈与义
17、满眼长江水,苍然何郡山?满眼长江水,苍然何郡山? 向来万里意,今在一窗间。向来万里意,今在一窗间。 众木俱含晚,孤云遂不还。众木俱含晚,孤云遂不还。 此中有佳句,吟断不相关。此中有佳句,吟断不相关。 【注】许道宁:北宋著名画家 15. 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这首题画诗写景兼抒情,并未刻意进行雕琢,这首题画诗写景兼抒情,并未刻意进行雕琢, 却能够于简淡中见新奇。却能够于简淡中见新奇。 B. 山水是这幅画的主要元素,特别是江水,占据山水是这幅画的主要元素,特别是江水,占据 了画面上大部分的篇幅。了画面上大部分的篇幅。 C. 诗人透过一扇小窗远距
18、离欣赏这幅画作,领略诗人透过一扇小窗远距离欣赏这幅画作,领略 其表现的辽阔万里之势。其表现的辽阔万里之势。 D. 颈联具体写到苍茫暮色中的树木与浮云,也蕴颈联具体写到苍茫暮色中的树木与浮云,也蕴 含了欣赏者的主观感受。含了欣赏者的主观感受。 16. 诗的尾联有什么含意?从中可以看出诗人对诗的尾联有什么含意?从中可以看出诗人对 这幅画有什么样的评价?这幅画有什么样的评价? 答案 14.C14.C 15.15.第一问:画中蕴含着诗意,但无法用语第一问:画中蕴含着诗意,但无法用语 言准确表达。言准确表达。 第二问:这幅画意境深远,韵致悠长,令第二问:这幅画意境深远,韵致悠长,令 人玩味不已。人玩味不
19、已。 五、题画诗赏读、题画诗赏读 1 1、竹石、竹石 郑板桥郑板桥 咬定青山不放松咬定青山不放松, , 立根原在破(乱)岩中立根原在破(乱)岩中 。 千磨万击还坚劲千磨万击还坚劲, , 任尔东西南北风。任尔东西南北风。 2012年春拍以1035万元成交,另 一幅竹石兰蕙图在2011春拍 曾以4600万元的天价成交。目前 市场上其他的郑板桥的画值多少 钱?估算值是9万元每平尺,都在 上百万元以上。 竹石是一首仄起、首句押韵格式的七言绝句。竹石是一首仄起、首句押韵格式的七言绝句。 这首诗非常励志又几乎家喻户晓,是清朝郑板桥的诗。这首诗非常励志又几乎家喻户晓,是清朝郑板桥的诗。 郑燮郑燮xi(169
20、3-1765),字克柔,号理庵,又号板桥,),字克柔,号理庵,又号板桥, 人称板桥先生,江苏兴化人,祖籍苏州。康熙秀才,人称板桥先生,江苏兴化人,祖籍苏州。康熙秀才, 雍正十年举人,乾隆元年(雍正十年举人,乾隆元年(1736年)进士。官山东范年)进士。官山东范 县、潍县县令,政绩显著,后因得罪豪门而罢官,客县、潍县县令,政绩显著,后因得罪豪门而罢官,客 居扬州,以卖画为生,为“扬州八怪”重要代表人物。居扬州,以卖画为生,为“扬州八怪”重要代表人物。 创“六分半书”,篆隶杂合行楷,参错纵横。画专长创“六分半书”,篆隶杂合行楷,参错纵横。画专长 兰竹松石,简洁遒劲。工诗词,抒情志感,痛快淋漓。兰竹
21、松石,简洁遒劲。工诗词,抒情志感,痛快淋漓。 著有板桥全集。著有板桥全集。 这是一首托物言志的诗,通过对岩竹坚韧顽强品质的这是一首托物言志的诗,通过对岩竹坚韧顽强品质的 赞美,以表达自己刚正不阿、铁骨铮铮的骨气。赞美,以表达自己刚正不阿、铁骨铮铮的骨气。 本诗的写作背景是,郑燮在为官期间做了不少有益民众的本诗的写作背景是,郑燮在为官期间做了不少有益民众的 好事,深得人民爱戴,但他在荒年为百姓请求赈济期间,好事,深得人民爱戴,但他在荒年为百姓请求赈济期间, 却得罪了知府和地方豪绅。他刚正不阿和“出淤泥而不染”却得罪了知府和地方豪绅。他刚正不阿和“出淤泥而不染” 的清高性格,耻于折腰,藐视权贵,便
22、毅然辞官而归,回的清高性格,耻于折腰,藐视权贵,便毅然辞官而归,回 扬州卖画为生。扬州卖画为生。 古人云:“诗言志。”郑板桥的一生也可算是穷困潦倒,古人云:“诗言志。”郑板桥的一生也可算是穷困潦倒, 他虽然做过几年县官,但一生以卖画为生。这首诗里有他他虽然做过几年县官,但一生以卖画为生。这首诗里有他 理想的寄托,也是他在任期间人生观的写照。首句用“咬理想的寄托,也是他在任期间人生观的写照。首句用“咬 定”二字把岩竹拟人化,已传达出它的神韵和顽强生命力,定”二字把岩竹拟人化,已传达出它的神韵和顽强生命力, 颔句接着说明竹子所处“破岩”(也写做颔句接着说明竹子所处“破岩”(也写做“乱岩乱岩”)这一
23、严)这一严 酷的环境。颈句的“转”把岩竹坚韧不屈,勇敢向上的品酷的环境。颈句的“转”把岩竹坚韧不屈,勇敢向上的品 格推向高潮,因为它经过了无数次的磨难,才成就了一身格推向高潮,因为它经过了无数次的磨难,才成就了一身 不惧来自任何方向狂风击打的品性。不惧来自任何方向狂风击打的品性。 他为官期间爱民如子,任潍县县令时,正逢荒年,他他为官期间爱民如子,任潍县县令时,正逢荒年,他不不 顾别人劝阻,开仓贷粮,令老百姓写借条,救活顾别人劝阻,开仓贷粮,令老百姓写借条,救活 一万多人。他大兴土木,修建水池,招收饥民工一万多人。他大兴土木,修建水池,招收饥民工 作就食。当年入秋又歉收,郑燮就把老百姓的借作就食
24、。当年入秋又歉收,郑燮就把老百姓的借 条一把火烧掉。他曾赋诗“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条一把火烧掉。他曾赋诗“衙斋卧听萧萧竹,疑 是民间疾苦声,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是民间疾苦声,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 情”。他对于民事处理公正,十二年没有一件冤情”。他对于民事处理公正,十二年没有一件冤 案。竹石这四句诗,几乎就成他这一时期人案。竹石这四句诗,几乎就成他这一时期人 生目标的写照。乾隆十八年(生目标的写照。乾隆十八年(17531753年),郑燮六年),郑燮六 十一岁,因为民请赈忤大吏而去官。去潍之时,十一岁,因为民请赈忤大吏而去官。去潍之时, 百姓遮道挽留,家家画像以祀,并自发于潍城海百姓
25、遮道挽留,家家画像以祀,并自发于潍城海 岛寺为他建立了生祠。去官以后的郑燮依旧性格岛寺为他建立了生祠。去官以后的郑燮依旧性格 坚毅,自食其力,以卖画为生,往来于扬州、兴坚毅,自食其力,以卖画为生,往来于扬州、兴 化之间,与同道书画往来,诗酒唱和。化之间,与同道书画往来,诗酒唱和。 郑板桥作为“扬州八怪”的代表人物,一生有好多郑板桥作为“扬州八怪”的代表人物,一生有好多 很怪的地方。比方说他自己讲,一生只画兰、竹、石很怪的地方。比方说他自己讲,一生只画兰、竹、石 三样。为什么呢?他说这不是一般的兰、竹、石,这三样。为什么呢?他说这不是一般的兰、竹、石,这 是“四时不谢之兰,百节长青之竹,万古不败
26、之石”,是“四时不谢之兰,百节长青之竹,万古不败之石”, 以及他这个“千秋不变之人”。一听这四句话,大家以及他这个“千秋不变之人”。一听这四句话,大家 就知道了,这不是欧洲那种写生而是具有中国气派的就知道了,这不是欧洲那种写生而是具有中国气派的 写意了。换句话说,他写的也好,画的也好,不仅仅写意了。换句话说,他写的也好,画的也好,不仅仅 是竹子,更是竹子背后的精神。是竹子,更是竹子背后的精神。 什么精神呢?最核心的就是顽强而潇洒。顽强在哪什么精神呢?最核心的就是顽强而潇洒。顽强在哪 里?在“咬定青山不放松”的“咬”字上。这个竹子里?在“咬定青山不放松”的“咬”字上。这个竹子 根基一点都不好,它
27、不是生活在肥沃的泥土上,它是根基一点都不好,它不是生活在肥沃的泥土上,它是 扎根在裸露破碎的山石之上,从石头缝里钻出来了。扎根在裸露破碎的山石之上,从石头缝里钻出来了。 但是,它紧紧地咬住青山,绝不松口,一定要在这山但是,它紧紧地咬住青山,绝不松口,一定要在这山 石上生存下去,挺立起来,这是何等的坚韧而顽强啊!石上生存下去,挺立起来,这是何等的坚韧而顽强啊! 再看第二个特点,潇洒。潇洒在哪里呢?再看第二个特点,潇洒。潇洒在哪里呢? 在“任尔东西南北风”的“任”字上。生在“任尔东西南北风”的“任”字上。生 活在山石上的竹子是没有人精心呵护的,活在山石上的竹子是没有人精心呵护的, 风来了,它得挺着
28、。雨来了,它还得挺着。风来了,它得挺着。雨来了,它还得挺着。 可是正因为风里雨里,千磨万击,它就养可是正因为风里雨里,千磨万击,它就养 成了一种笑傲江湖的性格了,也有了笑傲成了一种笑傲江湖的性格了,也有了笑傲 江湖的资本了。怎么样笑傲江湖啊?那就江湖的资本了。怎么样笑傲江湖啊?那就 是“任尔东西南北风”。无论你怎样八方是“任尔东西南北风”。无论你怎样八方 风雨,我自然挺立不动,这就是潇洒呀!风雨,我自然挺立不动,这就是潇洒呀! 这才是我们中国人的气派,独立而坚强!这才是我们中国人的气派,独立而坚强! 竹石这首诗和他擅长的竹石画一样,表达了“乌纱掷竹石这首诗和他擅长的竹石画一样,表达了“乌纱掷
29、去不为官,囊橐萧萧两袖寒。写取一枝清瘦竹,秋风江上去不为官,囊橐萧萧两袖寒。写取一枝清瘦竹,秋风江上 作渔竿”的气节和气概,同时将竹子的高风亮节,坚贞正作渔竿”的气节和气概,同时将竹子的高风亮节,坚贞正 直,高雅豪迈的气韵都表现得淋漓尽致。多少年来激励了直,高雅豪迈的气韵都表现得淋漓尽致。多少年来激励了 多少人产生奋发向上的力量,又有多少人将它作为了人生多少人产生奋发向上的力量,又有多少人将它作为了人生 的座右铭。连当今的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也用来激励党的座右铭。连当今的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也用来激励党 的干部。的干部。 晚年郑板桥的难得糊涂使他广为人知,他的多才多艺晚年郑板桥的难得糊涂使他广
30、为人知,他的多才多艺 和风骨傲气也备受赞誉。在经历大半生清贫游历的闯荡生和风骨傲气也备受赞誉。在经历大半生清贫游历的闯荡生 涯,耳顺之年又被贬官,在这种壮志未酬的情况下,他意涯,耳顺之年又被贬官,在这种壮志未酬的情况下,他意 识到“糊涂”的可贵,提出了“难得糊涂”的观念。这种识到“糊涂”的可贵,提出了“难得糊涂”的观念。这种 转变又何尝不需要勇气?难得糊涂又是一种境界,也把他转变又何尝不需要勇气?难得糊涂又是一种境界,也把他 前期竹石的奋发坚韧的大无畏精神衬托的更加高贵完前期竹石的奋发坚韧的大无畏精神衬托的更加高贵完 美了。美了。 2风竹图风竹图诗诗潍县署中画竹呈年伯包大中丞括潍县署中画竹呈年
31、伯包大中丞括 总书记所引的这首诗,是郑板桥在山东总书记所引的这首诗,是郑板桥在山东 潍县担任知县的时候所写的。这个诗的题潍县担任知县的时候所写的。这个诗的题 目比较长,题目叫潍县署中画竹呈年伯目比较长,题目叫潍县署中画竹呈年伯 包大中丞括。包大中丞括。 “潍县”是他工作的地方,就是今天山“潍县”是他工作的地方,就是今天山 东的潍坊。“署中”就是在县令的县政府东的潍坊。“署中”就是在县令的县政府 的办公地点。“画竹”是因为郑板桥本身的办公地点。“画竹”是因为郑板桥本身 就是一个著名的画家,而且特别喜欢画竹就是一个著名的画家,而且特别喜欢画竹 子,所以他画了一个风竹图。在这个子,所以他画了一个风竹
32、图。在这个 风竹图上,他题了一首诗,这种诗古风竹图上,他题了一首诗,这种诗古 代叫题画诗。代叫题画诗。 “呈”是呈送。“年伯”是当时的一个说“呈”是呈送。“年伯”是当时的一个说 法。什么叫年伯呢?有两种解释:一种解法。什么叫年伯呢?有两种解释:一种解 释是说,同一年科考考中的人,这些人的释是说,同一年科考考中的人,这些人的 长辈叫年伯;第二种说法呢,就是说自己长辈叫年伯;第二种说法呢,就是说自己 的父辈,当年考中进士了,那么自己的父的父辈,当年考中进士了,那么自己的父 辈同榜的进士也叫年伯。“包”是这个巡辈同榜的进士也叫年伯。“包”是这个巡 抚的姓,他姓包。这个“大”是个敬称。抚的姓,他姓包。
33、这个“大”是个敬称。 “中丞”是个职官,在清代是指巡抚一类“中丞”是个职官,在清代是指巡抚一类 的官。最后的“括”是他的名字,叫包括。的官。最后的“括”是他的名字,叫包括。 所以郑板桥就写了这首诗送给包括。所以郑板桥就写了这首诗送给包括。 “衙斋卧听萧萧竹衙斋卧听萧萧竹”,在衙中,官”,在衙中,官 府之中,听见外面的萧萧的竹声,萧府之中,听见外面的萧萧的竹声,萧 萧是萧是形容形容风吹竹声的。“风吹竹声的。“疑是民间疾疑是民间疾 苦声苦声”,“疑是”,用得非常妙。好”,“疑是”,用得非常妙。好 像我听到的是民间的百姓的呻吟之声。像我听到的是民间的百姓的呻吟之声。 “些小吾曹州县吏些小吾曹州县吏”
34、,我们这些地方”,我们这些地方 上的州县小吏。上的州县小吏。 最后一句,“最后一句,“一枝一叶总关情一枝一叶总关情”,”, 是说外面的这些竹子,无论哪一枝哪是说外面的这些竹子,无论哪一枝哪 一叶,都关乎着我的感情。一叶,都关乎着我的感情。 郑板桥写这首诗的时候,潍县正在郑板桥写这首诗的时候,潍县正在 闹大灾。怎么解决当时灾民的生活闹大灾。怎么解决当时灾民的生活 问题呢?他搞基建、搞土建,让老问题呢?他搞基建、搞土建,让老 百姓、灾民参加土建。你来这儿干百姓、灾民参加土建。你来这儿干 活,我就给你钱,还管你饭,解决活,我就给你钱,还管你饭,解决 灾民的这个没有粮食吃的问题,所灾民的这个没有粮食吃
35、的问题,所 以郑板桥这首诗表达了他非常深切以郑板桥这首诗表达了他非常深切 的爱民之情。的爱民之情。 “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些小吾曹州县吏,“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些小吾曹州县吏, 一枝一叶总关情。”一枝一叶总关情。”这是郑板桥写的这是郑板桥写的“墨竹图题诗墨竹图题诗”。习。习 近平总书记在讲话文章中至少近平总书记在讲话文章中至少6次引用过这首题画诗,以次引用过这首题画诗,以 此说明群众利益无小事、民生问题大于天,充分体现了总此说明群众利益无小事、民生问题大于天,充分体现了总 书记的为民情怀和人民立场。书记的为民情怀和人民立场。 时任总理温家宝也引用过板桥这首诗时任总理温家
36、宝也引用过板桥这首诗 2003年年12月月10日,时任总理温家宝在美国日,时任总理温家宝在美国 哈佛大学商学院的题为“把目光投向中国”哈佛大学商学院的题为“把目光投向中国” 的演讲:的演讲: 今天的中国是个改革开放与和平崛起的大今天的中国是个改革开放与和平崛起的大 国。人多、不发达是中国两大国情。在那国。人多、不发达是中国两大国情。在那 些贫穷偏僻的山村,人们还在用人力和畜些贫穷偏僻的山村,人们还在用人力和畜 力耕作,住的是土坯房,大旱之年人畜饮力耕作,住的是土坯房,大旱之年人畜饮 水困难。“我的心里常默念着郑板桥的两水困难。“我的心里常默念着郑板桥的两 句诗,就是句诗,就是衙斋卧听萧萧竹,疑
37、是民间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 疾苦声疾苦声。作为中国总理,我忧心如焚、。作为中国总理,我忧心如焚、 寝食难安。”寝食难安。” 古往今来,许多有作为的“官”都古往今来,许多有作为的“官”都 以关心百姓疾苦为己任。从范仲淹以关心百姓疾苦为己任。从范仲淹 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 而乐”,到郑板桥的“些小吾曹州而乐”,到郑板桥的“些小吾曹州 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从杜甫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从杜甫 的“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的“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 士俱欢颜”,到于谦的“但愿苍生士俱欢颜”,到于谦的“但愿苍生 俱饱暖,不辞辛苦出深林”,都充俱饱暖,
38、不辞辛苦出深林”,都充 分说明心无百姓莫为“官”。分说明心无百姓莫为“官”。 心无百姓莫为“官”心无百姓莫为“官” 3.慧慧崇春江晚景崇春江晚景 之一之一 .竹外桃花三两枝,竹外桃花三两枝, 春江水暖鸭先知。春江水暖鸭先知。 蒌蒿满地芦芽短,蒌蒿满地芦芽短, 正是河豚欲上时。正是河豚欲上时。 此为苏轼题好友慧崇和尚画春江晚景此为苏轼题好友慧崇和尚画春江晚景 诗,如今慧崇的画已不传,而这首题画诗诗,如今慧崇的画已不传,而这首题画诗 却流传千古,成为脍炙人口的艺术品。却流传千古,成为脍炙人口的艺术品。 译文:译文: 竹林外两三枝桃花初放,水中嬉戏的鸭子最先察觉到竹林外两三枝桃花初放,水中嬉戏的鸭子
39、最先察觉到 初春江水的回暖。初春江水的回暖。 河滩上长满了蒌蒿,芦苇也长出短短的新芽,而河豚此时河滩上长满了蒌蒿,芦苇也长出短短的新芽,而河豚此时 正要逆流而上,从大海回游到江河里来了。正要逆流而上,从大海回游到江河里来了。 惠崇(亦为慧崇):福建建阳僧,宋初九僧之一,能惠崇(亦为慧崇):福建建阳僧,宋初九僧之一,能 诗能画。春江晚景是惠崇所作画名,共两幅,一幅是诗能画。春江晚景是惠崇所作画名,共两幅,一幅是 鸭戏图,一幅是飞雁图。钱钟书宋诗选注中为“晓鸭戏图,一幅是飞雁图。钱钟书宋诗选注中为“晓 景”。诸多注本,有用“晓景”、有用“晚景”,此从景”。诸多注本,有用“晓景”、有用“晚景”,此从
40、 东坡全集及清以前注本用“晚景”。东坡全集及清以前注本用“晚景”。 蒌蒿:草名,有青蒿、白蒿等种。芦芽:芦苇的幼芽,可蒌蒿:草名,有青蒿、白蒿等种。芦芽:芦苇的幼芽,可 食用。食用。 河豚:鱼的一种,学名“鲀”,肉味鲜美,但是卵巢和肝河豚:鱼的一种,学名“鲀”,肉味鲜美,但是卵巢和肝 脏有剧毒。产于我国沿海和一些内河。每年春天逆江而上,脏有剧毒。产于我国沿海和一些内河。每年春天逆江而上, 在淡水中产卵。在淡水中产卵。 上:指逆江而上。上:指逆江而上。 这首诗是苏轼题在惠崇所画的春江晚景这首诗是苏轼题在惠崇所画的春江晚景 上的,惠崇原画已失。画以鲜明的形象,上的,惠崇原画已失。画以鲜明的形象,
41、使人有具体的视觉感受,但它只能表现一使人有具体的视觉感受,但它只能表现一 个特定的画面,有一定的局限性。而一首个特定的画面,有一定的局限性。而一首 好诗,虽无可视的图像,却能用形象的语好诗,虽无可视的图像,却能用形象的语 言,吸引读者进入一个通过诗人独特构思言,吸引读者进入一个通过诗人独特构思 而形成的美的意境,以弥补某些画面所不而形成的美的意境,以弥补某些画面所不 能表现的东西。能表现的东西。 “正是河豚欲上时”画面虽未描写河豚的动向,但诗人“正是河豚欲上时”画面虽未描写河豚的动向,但诗人 却从蒌蒿丛生、芦苇吐芽推测而知“河豚欲上”,从而画却从蒌蒿丛生、芦苇吐芽推测而知“河豚欲上”,从而画
42、出河豚在春江水发时沿江上行的形象,用想象得出的虚境出河豚在春江水发时沿江上行的形象,用想象得出的虚境 补充了实境。苏轼就是通过这样的笔墨,把无声的、静止补充了实境。苏轼就是通过这样的笔墨,把无声的、静止 的画面,转化为有声的、活动的诗境。在苏轼眼里,这幅的画面,转化为有声的、活动的诗境。在苏轼眼里,这幅 画已经不再是画框之内平面的、静止的纸上图景,而是以画已经不再是画框之内平面的、静止的纸上图景,而是以 内在的深邃体会和精微的细腻观察给人以生态感。前者如内在的深邃体会和精微的细腻观察给人以生态感。前者如 画,后者逼真,两者混同,不知何者为画境,何者为真景。画,后者逼真,两者混同,不知何者为画境
43、,何者为真景。 诗人的艺术联想拓宽了绘画所表现的视觉之外的天地,使诗人的艺术联想拓宽了绘画所表现的视觉之外的天地,使 诗情、画意得到了完美的结合。诗情、画意得到了完美的结合。 这一首诗成功地写出了早春时节的春江景色,这一首诗成功地写出了早春时节的春江景色, 苏轼以其细致、敏锐的感受,捕捉住季节转换苏轼以其细致、敏锐的感受,捕捉住季节转换 时的景物特征,抒发对早春的喜悦和礼赞之情。时的景物特征,抒发对早春的喜悦和礼赞之情。 全诗春意浓郁、生机蓬勃,给人以清新,舒畅全诗春意浓郁、生机蓬勃,给人以清新,舒畅 之感。诗人苏轼提出“诗画本一律,天工与清之感。诗人苏轼提出“诗画本一律,天工与清 新”(书鄢
44、陵王主簿所画折枝二首),新”(书鄢陵王主簿所画折枝二首), “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东坡题跋卷五“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东坡题跋卷五 书摩诘蓝田烟雨图),在他的这首题画诗书摩诘蓝田烟雨图),在他的这首题画诗 惠崇春江晚景中得到了很好的验证。惠崇春江晚景中得到了很好的验证。 “竹外桃花三两枝”,隔着疏落的翠竹望“竹外桃花三两枝”,隔着疏落的翠竹望 去,几枝桃花摇曳生姿。桃竹相衬,红绿去,几枝桃花摇曳生姿。桃竹相衬,红绿 掩映,春意格外惹人喜爱。这虽然只是简掩映,春意格外惹人喜爱。这虽然只是简 单一句,却透出很多信息。首先,它显示单一句,却透出很多信息。首先,它显示 出竹林的稀疏,要是细密,就无法
45、见到桃出竹林的稀疏,要是细密,就无法见到桃 花了。其次,它表明季节,点出了一个花了。其次,它表明季节,点出了一个 “早”字。春寒刚过,还不是桃花怒放之“早”字。春寒刚过,还不是桃花怒放之 时,但春天的无限生机和潜力,已经透露时,但春天的无限生机和潜力,已经透露 出来。出来。 “蒌蒿满地芦芽短”,这两句诗仍然“蒌蒿满地芦芽短”,这两句诗仍然 紧扣“早春”来进行描写,那满地蒌蒿、紧扣“早春”来进行描写,那满地蒌蒿、 短短的芦芽,黄绿相间、艳丽迷人,呈短短的芦芽,黄绿相间、艳丽迷人,呈 现出一派春意盎然、欣欣向荣的景象。现出一派春意盎然、欣欣向荣的景象。 “河豚欲上”借河豚只在春江水暖时才“河豚欲上
46、”借河豚只在春江水暖时才 往上游的特征,进一步突出一个“春”往上游的特征,进一步突出一个“春” 字,本是画面所无,也是画笔难到的,字,本是画面所无,也是画笔难到的, 可是诗人却成功地“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可是诗人却成功地“状难写之景如在目 前”,给整个画面注入了春天的气息和前”,给整个画面注入了春天的气息和 生命的活力。生命的活力。 苏轼的学生张耒在明道杂志苏轼的学生张耒在明道杂志 中也记载长江一带土人食河豚,中也记载长江一带土人食河豚, “但用蒌蒿、荻笋即芦芽、菘“但用蒌蒿、荻笋即芦芽、菘 菜三物”烹煮,认为这三样与菜三物”烹煮,认为这三样与 河豚最适宜搭配。由此可见,河豚最适宜搭配。由此可见,
47、 苏轼的联想是有根有据的,也苏轼的联想是有根有据的,也 是自然而然的。诗意之妙,也是自然而然的。诗意之妙,也 有赖于此。有赖于此。 “春江水暖鸭先知”,视觉由远及近,即从江岸到江面。“春江水暖鸭先知”,视觉由远及近,即从江岸到江面。 江上春水荡漾,好动的鸭子在江水中嬉戏游玩。“鸭先江上春水荡漾,好动的鸭子在江水中嬉戏游玩。“鸭先 知”侧面说明春江水还略带寒意,因而别的动物都还没知”侧面说明春江水还略带寒意,因而别的动物都还没 有敏感到春天的来临,这就与首句中的桃花“三两枝”有敏感到春天的来临,这就与首句中的桃花“三两枝” 相呼应,表明早春时节。这句诗化用了唐人诗句:孟郊相呼应,表明早春时节。这
48、句诗化用了唐人诗句:孟郊 “何物最先知?虚虚草争出”,杜牧(一作许浑)“蒲“何物最先知?虚虚草争出”,杜牧(一作许浑)“蒲 根水暖雁初下,梅径香寒蜂未知”(初春舟次)。根水暖雁初下,梅径香寒蜂未知”(初春舟次)。 苏轼学古而不泥,前人诗句的造意,加上自己观察的积苏轼学古而不泥,前人诗句的造意,加上自己观察的积 累,熔炼成这一佳句。“鸭知水暖”这种诉之于感觉和累,熔炼成这一佳句。“鸭知水暖”这种诉之于感觉和 想象的事物,画面是难以传达的,诗人却通过设身处地想象的事物,画面是难以传达的,诗人却通过设身处地 的体会,在诗中表达出来。缘情体物又移情于物,江中的体会,在诗中表达出来。缘情体物又移情于物,江中 自由嬉戏的鸭子最先感受到春水温度的回升,用触觉印自由嬉戏的鸭子最先感受到春水温度的回升,用触觉印 象“暖”补充画中春水潋滟的视觉印象象“暖”补充画中春水潋滟的视觉印象 。鸭之所以能“先知春江水暖”是因为它。鸭之所以能“先知春江水暖”是因为它 们长年生活在水中,只要江水不结冰,它们长年生活在水中,只要江水不结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