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厦外石狮分校、泉港一 两校联考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pdf

上传人(卖家):523738114@qq.com 文档编号:3994596 上传时间:2022-11-01 格式:PDF 页数:8 大小:664.1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福建省厦外石狮分校、泉港一 两校联考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pdf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福建省厦外石狮分校、泉港一 两校联考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pdf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福建省厦外石狮分校、泉港一 两校联考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pdf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福建省厦外石狮分校、泉港一 两校联考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pdf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福建省厦外石狮分校、泉港一 两校联考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pdf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22-2023 学年上学期第二次月考高三年段语文第 1页共 8 页2022-20232022-2023 学年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学年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试题高三年段高三年段语语文文试卷满分:150 分考试时间:150 分钟一、现代文阅读(3535 分)(一)现代文阅读(本题共 5 小题,17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5 题。材料一:对于汉末的“清议”,刘勰从中吸取了重视人物操守的所谓“骨鲠”的观念。对于魏晋的人物品藻,他吸取了“骨”与人的气质、个性、才能相关的思想,并且直接把人物品藻中的“风骨”这个概念引入了文学理论。但是,刘勰所赞赏追求的“风骨”不是魏晋玄学所追求的那种超脱玄远、不以俗务

2、经怀的“风骨”,而是由易传而来的崇尚“刚健”的“风骨”。刘勰一反玄学的理想,把“刚健”与“风骨”结合起来,高扬了一种和魏晋玄学不同的审美理想,这是他的“风骨”论的重要特征,也是他的重大贡献。刘勰所说的“风骨”作为一种审美理想来看,极大地发扬了儒家美学所具有的积极入世的精神。刘勰最为服膺的儒家思想,是荀学易传这个分枝的思想。也正是在这一分枝中,儒家的入世精神得到了它可能得到的最为积极、健全的表现。当然,刘勰的儒家思想不可能脱离孔、孟,但由于刘勰实际是站在荀学这一分枝的思想立场上,因此他的思想又和孔、孟有所不同。自汉代以来,由孔子而来的所谓“温柔敦厚”的思想有很大影响,这在文心雕龙中也有表现。但在

3、另一方面,刘勰的“风骨”论赞美“翰飞戾天”的鹰隼的“骨劲而气猛”,称赏“嵇康师心以遣论,阮籍使气以命诗”,这又是同“温柔敦厚”之旨难于相容的。刘勰对“风骨”的“刚健”“骨鲠”的要求,显然同孟子赞美“浩然之气”的“至火至刚”以及“威武不能屈,贫贱不能移,富贵不能淫”的“大丈夫”精神有关,但两者又有不同。这种不同,实际也就是荀学与孟学的不同。站在荀学立场的刘勰称赏感性物质的自然界的丰富多样的美,鲜明地要求美与真的统一,与轻视外在物质世界,强调通过主体心灵的活动而“上下与天地同流”的孟子很不一样。“风骨”论在魏晋玄学及佛学的美学之后,从理论上提出和展示了一种新的审美理想,它的意义是多方面的、重大的。

4、首先最重要的是,它对存在于儒家,特别是荀子一派美学中的积极入世精神作了一种前所未见的简明的美学概括,对促进汉民族审美心理和理想的发展产生了很大影响。情感的抒发和表现(这就是“风”)必须渗透着一种内在理性的“力”(这就是有“骨”),否则情感的抒发和表现就会是空虚、软弱、无力的,文辞的美丽也将因为它缺乏深刻的理性内容而失去价值。中国历来反对靡靡之音,反对徒有其表的美丽辞藻,都贯穿着对于“骨”的强调,也就是对理性的内在的“力”的强调。没有“骨”的作品被看作是失败的、不美的。其次,作品要表现出作家的不为势利所屈的坚强崇高的人格。这也是中国历来所推崇的,是文章有“骨”的重要表现。再次,作品的文辞应当是高

5、度凝炼有力的(推及于书法、绘画,有所谓“入木三分”“笔底金刚杵”之类的说法),这同样是中国历来所推崇的,是文章有“骨”的重要表现。以上几点,虽不是刘勰的“风骨”论提出后才为我们民族的审美意识所具有的特点,但它是第一次由“风骨”论作出了最为简明深刻的美学概括。和“风骨”相联的这些特点,明显有着体现了我们民族优秀传统的值得肯定的东西。但由于“风骨”论所强调的理性、人格是以儒家思想为基础的,这种理性在根本上不外是儒家所说的政治伦理原则,因此有着和儒家思想中2022-2023 学年上学期第二次月考高三年段语文第 2页共 8 页束缚人的个性发展相联系的消极有害的一面。尽管如此,只要去掉了这一面,把对理性

6、力量的强调摆在一种新的思想基础之上,那么“风骨”论就是在今天也仍然有其积极的意义与价值。(摘编自李泽厚中国美学史刘勰的)材料二:郎吉弩斯认为,具有“崇高”特质的文章不仅具有庄严伟大的思想,而且应当具有动人的情感,它应当使“听众所产生效果不是说服而是狂喜”。所谓狂喜,“是指听众在深受感动时那种惊心动魄,情感白热化,精神高度振奋,几乎失去自我控制的心理状态”(朱光潜语)。同样,刘勰也十分强调情感的作用。在风骨篇中,刘勰反复指出,“是以怊怅述情,必始乎风”“情之含风,犹形之包气”“深乎风者,述情必显”“情与气偕,辞共体并”。可见情感是非常重要的。所以刘勰主张“为情而造文”。他十分推崇“叙情怨,则郁伊

7、而易感,述离居,则怆怏而难怀”(辩骚)的屈原,极力赞赏那种“志思畜愤,而吟咏情性”的作品,认为唯有这种“慷慨以任气”、感愤而激昂之作,方能“篇体光华”。郎吉弩斯把文采看成是“崇高”的一个组成因素。他认为作品必须具备恰当的华丽文采,方能有“巨大的威力”与“迷人的魅力”,方可谓之“崇高”。而刘勰虽然认为藻饰与“风骨”有着密切的联系,但认为文采并不是“风骨”的一个组成因素。他还打了一个形象化的比喻:野鸡虽有文采,但没有风骨,“肌丰力沉”,不能奋飞;鹰隼虽乏文采,却有风骨,“骨劲气猛”,能展翅云天。“夫肇翟备色,而翱翥百步,肌丰而力沉也;鹰隼乏采,而翰飞戾天,骨劲而气猛也。文章才力,有似于此。若风骨乏

8、采,则鸷集翰林,采乏风骨,则雉窜文囿。唯藻耀而高翔,固文笔之鸣凤也。”(风骨)(摘编自曹顺庆“风骨”与“崇高”)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A.刘勰受汉末清议的“骨鲠”观念、魏晋人物品藻的“风骨”思想和易传崇尚的“刚健”意义等的影响,提出“风骨”论这一新的文学审美主张。B.刘勰的“风骨”论,既追求孔子思想中的“温柔敦厚”之美,又追求像鹰隼一般的“气猛骨劲”之美,这充分体现了其审美思想的丰富性和包容性。C.刘勰对“风骨”的要求与孟子倡导的“浩然之气”相关但不相同,前者尊重客观世界、重视自然之美,而后者则重视个体主观精神德行的追求完善。D.郎吉弩斯的“崇高”论与

9、刘勰的“风骨”论有相同之处,也有不同之处:二者都强调了情感的作用,但对“文采”属性和作用的认定却见仁见智。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A.刘勰“风骨”论强调在抒发和表现情感的时候必须渗透内在理性之“力”,认为对美丽辞藻的追求会不可避免地对理性内容的深刻性造成伤害。B.“风骨”论体现了儒家思想中的积极入世精神,也有着与束缚人的个性发展有关的消极有害的一面,我们必须辩证看待,取其精华,弃其糟粕。C.刘勰认为“风骨”与“文采”有联系但并非因果关系,有“风骨”的作品未必有“文采”,反之亦然;将二者有机地结合起来,却可形成佳作。D.中国古代美学善用人的骨、筋、气、肌、血等形体要

10、素来形象阐述艺术之美,可以表明在古人的意识中艺术审美与生命状态是存有相通之处的。3.结合材料内容,下列选项中最能体现“风骨”美学特征的一项是(3 分)()A.“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B.“意得则舒怀以命笔,理伏则投笔以卷怀。”2022-2023 学年上学期第二次月考高三年段语文第 3页共 8 页C.“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D.“相如赋仙,气号凌云,蔚为辞宗,乃其风力遒也。”4.请简要梳理材料一的行文脉络。(4 分)5.后人评价曹操的短歌行堪称“建安风骨”的典范。请结合材料内容,进行简要说明。(4 分)(二)现代文阅读(本题共 4 小题 18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6

11、9 题。仲尼之将丧仲尼之将丧冯至仲尼自从春天去了以后,意味的阑珊,情绪的萧索,更甚于前年西狩获麟、春秋绝笔的时候了。那时他满心满意地想,世态是一年不如一年,我的春秋写到这里也尽够了。天啊!你总还可以多给我几年的生命吧;我要努力在我这未来的几年以内,把我们先哲传下来的一本易经整理一番;把我的哲学思想都借着这部古书表现出来,留给我的弟子们咳,他们真是可怜,像是船没有舵,荒野浓雾中没有指南车呀。哪知到了现在,转瞬间就快要两年了,易经,一点儿没有着手;春秋,也有刻在竹板儿上的,也有涂在一卷一卷的树皮上的,错错乱乱地在他的房里堆积着,向来不曾有过一个人来过问。就是那张古琴,伴着他流浪他乡,十四年总在身边

12、的,现在挂在壁上,不但着了许多灰尘,并且结上许多蜘蛛网了。他每每在黄昏时节,倚着窗子望落日,领略着自然间的音乐,正在忘机物我、融会一切之际,房子里便会发出来一种苍茫的音调,使他回转头来,目光懒懒地落在那张琴上,他这般伤感地自语,不知说了多少次了:当年从我困于陈蔡的故人们,死的死了,不死的也多半在远方,只剩下这张琴,寂寞无语的琴二十年前,奔走齐鲁之间,追慕着古代的风光,正是要把自己的理想实现在这乱世上最热衷的时期。一天独自一个人登上泰山的高峰,澄滓太清,齐鲁俱磅礴于茫茫大气之内,自己不觉得胸怀高朗:啊,当初登上东山,觉得鲁小,现在立在泰山顶,天下并不大呀!现在呢,泰山依旧是那样嵯峨,可是旧日的气

13、概一点也没有了,耳边只是缠绕着一个樵夫的哭声,凄凄婉婉地。心里忽地一片苍凉,宇宙都似乎冰化了一般,一个久已消逝了的泰山樵夫的影子,有如白衣的神显现在黑漆的夜色中,又回到他的意念之内了。樵夫啊,你是世间的至圣!当我们在泰山的幽径里相遇时,你哭得是恁般地苦闷,岩石为之堕泪,鸟兽为之惊心。我这愚蠢的人啊,我那时不但不能领会,还要问你为什么哭。樵夫啊,你说,你自伤,所以这般哀泣茫茫天空,恢恢地轮万物的无着无落,是这样锐敏地感动了你你深入了人生的真髓、宇宙的奥秘;我直到今日,才能了解你!他的头脑眩昏,目光放出许多火花泰山也似乎旋动起来,地在震动,远方的河水在沸腾他颤着泰山其颓乎!梁木其坏乎!杖,被掷在一

14、边,颓然坐在阶上了。两手托着颐。赐呀,你来了?来得怎么这么晚呢?他远远望见一个衣冠齐楚的人,渐渐辨别了知道是子贡以后,慈母见了远方归来的游子一般,两目射出消逝了的旧日的光芒,迎上去,紧紧地握着子贡的手。2022-2023 学年上学期第二次月考高三年段语文第 4页共 8 页赐呀,你来得怎么这么晚呢!先生赐呀,你看这座泰山呀。你说它有时要崩颓吗?先生寂寞呀赐,你日日锱铢为利,你好久不到我这里来了子贡本来是因为货殖的事,由这里经过,顺便看看先生,并且想问一问他近来对于政治上的意见。哪知出乎意料,先生说出这样悲痛的话,是他从来没有听过的。先生,可是病我哪里有什么病,只是昨夜做了一个梦。咳,这样的梦也不

15、止一次了。你说,前面的泰山,有崩堕的那一天吗?先生,梦是无凭的;泰山是不会崩颓,如同哲人永不陨亡一样赐呀仲尼皱纹消瘦的颊上,缀了两颗绿豆大的泪珠了。子贡慢慢地扶着先生又坐在台阶上,这时候太阳转到南方,被几片浮云遮护着。子贡站立在先生的身旁。等到浮云散开了以后,一只雄鸡高踞在树巅,叫起来了。赐呀,这是什么在叫?仲尼低着头。一切都在白昼的梦里迷迷蒙蒙的。先生,是一只雄鸡。啊,一只羽毛灿丽的雄鸡呀!他抬起头,对着那只鸡望了许久。假如仲由还在,恐怕又要把它射下来,把它的羽毛插在他的冠上;把它的血肉来供我的馐馔。可怜他金星随着太阳一般,傍着我车尘劳碌于卫楚陈蔡的路上,一日不曾离开过我;同我一块儿受着隐士

16、们的嘲笑、路人们的冷遇。我又何益于他呢?他终于很惨怛地死了!我抱着我的理想,流离颠沛,一十四年卫呀,楚呀,陈呀,没有一个地方能够用我一天,种种魔鬼的力恐吓着我,讽刺着我,压迫着我,四海之大,没有一个地方容我的身躯,终于不能不怀着惆怅回到我这儿时的故乡。故乡真是荒凉呵,乡音入在耳里,泪便落在襟前了。没有一个人不说我是陌生人,没有一个人对我不怀着一些异殊的意味。儿时的门巷变成一片瓦砾,生遍了鬼棘向我苦笑。防山侧父母的坟茔已经被人踏平。我哪里还有读易奏瑟的心情呢。我为什么回到这个故乡来呢?我早就应该我为什么不死在匡人手里?为什么不死在陈蔡人的手里?那时候的死,是怎样地光荣!怎样地可以自傲!那个时候,

17、有颜回在我身边,仲由在我身边,百十个弟子在我面前,在弦诵声中死去,韵调是怎样地悠扬,怎样地美丽呀!现在,不肯“先我死”的颜回也死了,勇健的仲由也死了,百十个弟子都各自走上自己的路了。死也要有死的时候。仲尼一气说尽了多少天积蓄着的抑郁,两目像着了疯狂,两手按胸,不住地咳喘,淤塞着,再也说不下去了。子贡想用旁的话路岔开,却找不出适当的词句。仲尼依然坐在门前。他怕走进房内,同怕阴森的坟墓一样。远远近近,静悄悄使人听到万籁中极细微的呼吸正是傍午的时分。泰山的余脉,又蒙上一层薄薄的云霭了。(有删减)6.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A.春光已逝,目睹沾满灰尘,结上蛛

18、网的古琴,以及未能完成的著述,孔子意味阑珊,情绪低落。B.樵夫在很大程度上与孔子形象相通,这一形象的设置可以让孔子在抒发自己的情感时更有依托。C.子贡的形象与仲由的形象互为映衬,同时和孔子形成鲜明对比,衬托出孔子对理想的执著坚持。2022-2023 学年上学期第二次月考高三年段语文第 5页共 8 页D.小说回忆与现实交织,如困于陈蔡,流离楚卫等回忆性片段,让读者更好地感受人物内心世界。7.下列对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A.“赐,你日日锱铢为利”流露了内心对子贡的不满,暗示子贡的追求与孔子的思想背道而驰。B.文中画横线的两处文字内容相同,语气不同,前者表现对子贡到来的期

19、盼,后者则有埋怨之意。C.“子贡想用旁的话路岔开,却找不出适当的词句”,说明子贡不了解孔子心情骤变的真正原因。D.高踞树巅的雄鸡唤起了孔子对子路的回忆,他为其命运悲叹,却又为其杀害生灵的行为而痛心。8.冯至创造了“抒情诗的历史小说”,请结合文本分析这一特点。(6 分)9.结合文本和你对孔子的了解,分析小说中反复出现的“泰山”意象的深刻意蕴。(6 分)二、古代诗文阅读(3535 分)(一一)文言文阅读文言文阅读(本题共 5 小题,20 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1014 题。尊尊贤贤汉 刘 向禹以夏王,桀以夏亡。汤以殷王,纣以殷亡。阖庐以吴战胜,无敌于天下,而夫差以见禽于越。威王以齐强于天下,

20、而愍王以弒死于庙梁。其所以所以君王者同,而功迹不等者,所任异也。是故成王处襁褓襁褓而朝诸侯,周公用事也;赵武灵王五十年而饿死于沙丘,任李充故也。桓公得管仲,九合诸侯,一匡天下;失管仲,任竖刁、易牙,身死不葬,为天下笑。一人之身,荣辱俱施焉,在所任也。故魏有公子无忌,削地复得;赵任蔺相如,秦兵不敢出;鄢陵任唐睢,国独特立。由此观之,国无贤佐俊士,而能以成功立名,安危安危继绝者,未尝有也。故国不务大,而务得民心;佐不务多,而务得贤俊。得民心者民往之,有贤佐者士归之。文王请除炮烙之刑,而殷民从;汤去张网者之三面,而夏民从;越王不隳旧冢,而吴人服;以其所为之顺于民心也。故声同,则处异而相应;德合,则未

21、见而相亲;贤者立于本朝,则天下之豪相率而趋之矣。何以知其然也?曰:管仲,桓公之贼也,鲍叔以为贤于己而进之为桓公,七十言而说乃听,遂使桓公除报仇之心,而委国政焉。桓公垂拱垂拱无事而朝诸侯,鲍叔之力也。管仲之所以能北走桓公,无自危之心者,同声于鲍叔也。纣杀王子比干,箕子被发而佯狂;陈灵公杀泄冶,而邓元去陈。自是之后,殷兼于周,陈亡于楚,以其杀比干、泄冶,而失箕子与邓元也。燕昭王得郭隗,而邹衍、乐毅以齐、赵至,苏子、屈景以周、楚至,于是举兵而攻齐,栖闵王于莒。燕校地计众,非与齐均也,然所以能信意至于此者,由得士也。故无常安之国,无恒治之民,得贤者则安昌,失之者则危亡。自古及今,未有不然者也。明镜所以

22、所以昭形也,往古所以知今也。夫知恶往古之所以危亡,而不务袭迹于其所以安昌,则未有异乎却走而求逮前人也。太公知之故举微子之后而封比干之墓夫圣人之于死尚如是其厚也况当世而生存者乎则其弗失可识矣。(节选自说苑,有删改)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 分)()A.太公知之故/举微子之后/而封比干之墓/夫圣人之于死尚如是/其厚也况当世而生存者乎/B.太公知之故/举微子之后/而封比干之墓/夫圣人之于死尚如是其厚也/况当世而生存者乎/C.太公知之/故举微子之后/而封比干之墓/夫圣人之于死尚如是/其厚也况当世而生存者乎/D.太公知之/故举微子之后/而封比干之墓/夫圣人之于死尚如是其厚也/

23、况当世而生存者乎/2022-2023 学年上学期第二次月考高三年段语文第 6页共 8 页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A.所以,既可以表原因,也可以表结果。文章中两处加点的“所以”,都表结果。B.襁褓,婴幼儿,泛指 1 岁以下幼童。古代对不同的年龄有不同的称谓,如:期颐,指百岁之人。C.安危,指使处于危险中(的国家)安定,与妻书中“当尽吾意为幸”中“尽”字用法相同。D.垂拱,文中指毫不费力,典故出自尚书,用在这里暗示了齐桓公任用管仲后所取得的功绩。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A.文章开篇分别从国家层面和个人层面,运用多组

24、对比进行论述,观点鲜明,有说服力。B.管仲曾经偷盗,与桓公结怨,后因鲍叔与他意气相投、品行相合而被任用,施展才华。C.商汤撤去三面网留一面,与谏太宗十思疏中魏征提出的“三驱以为度”主张一致。D.选文旁征博引,事例丰富,运用了大量的历史资料,气势张扬,同时又富有文学意味。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 分)(1)燕校地计众,非与齐均也,然所以能信意至于此者,由得士也。(4 分)(2)夫知恶往古之所以危亡,而不务袭迹于其所以安昌,则未有异乎却走而求逮前人也。(4分)14.梳理文章结构,完成思维导图。(3 分)(二二)古代诗歌阅读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 2 小题,9 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诗

25、,完成 1516 题。病后登快哉亭病后登快哉亭贺贺 铸铸经雨清蝉得意鸣,征程断处见归程。病来把酒不知厌,梦后倚楼无限情。鸦带斜阳投古刹,草将野色入荒城。故园又负黄华约,但觉秋风发上生。【注释】快哉亭:位于今徐州东南。本诗是诗人任职于徐州,病愈后登快哉亭有感之作。黄华:菊花。15.下列对本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A.首联以鸣蝉起兴,点明乡愁的主旨。“得意”二字,既写出了蝉鸣的神态,又微露了诗人的欣羡之情。B.颔联言近旨远,字面上只写了病后,却透露出病前和病中的消息;字面上只写了梦后,实则暗示出曾有数次的思乡梦。C.颈联虚写了乌鸦带引斜阳光芒投进古寺,小草带引野外景色进入荒城的

26、画面,一“带”一“将”,2022-2023 学年上学期第二次月考高三年段语文第 7页共 8 页景色融合自然。D.尾联“秋风发上生”几字,用语新颖奇警,不落陈腐,不仅意指鬓发的斑白,而且秋风萧萧,又给人以冷的感觉。16.同是以多病之身登高望远,本诗与杜甫登高相比,在意境营造和情、景布局上有何不同?请简要分析。(6 分)(三)名篇名句默写(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 1 小题,6 分)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每空 1 分,共 6 分)(1)对于六国灭亡的原因,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观点。苏洵在六国论中指出六国破灭的原因是“_”,杜牧在阿房宫赋中提出“_”,则足以抵御秦国。(2)杨万里有诗云:“诗

27、人长怨没诗才,天遣斜风细雨来。”很多诗人从“雨”中获得灵感与情思,因此“雨”成了古诗中经常出现的意象,如陆游 临安春雨初霁 中有“_”又如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中有“_”。(3)刘克庄的贺新郎中“”一句用前秦符坚“投鞭断流”的典故,表达了词人认为不能轻敌的思想。(4)司马迁因为为李陵说情,而使自己的不朽事业面临夭折的危险,为了完成史记,司马迁在报任安书(节选)中,说他“”,坚强地活了下来。三、语言文字运用(2020 分)(一)语言文字运用 I(本题共 3 小题,11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820 题。作为中国第一代女搜救机长,宋寅自 2010 年第一次执行任务以来,共参与 301 次救援任务

28、。恶劣天气下,于惊涛骇浪之中解救遇险者;在船舶着火、碰撞等危急时刻,宋寅和同事们的工作是与死神较量。令宋寅印象最深刻的一次救援任务发生在 2016 年 12 月。那是她担任机长以来,救人人数最多也是最难的一次。2016 年 12 月,有一艘渔船起火,船上有 10 人被困。宋寅带队执行任务时却收到新消息:因海浪过大,着火渔船的新位置与任务书上的坐标差了 20 多海里。由于直升机所载油量有限,这意味着现场救援时间将大大缩短。等靠近搜救目标时,恶劣的海上气象条件和着火船只的烟雾又使救援难度再次增大。大风中的救生员像秋千一样越荡越高,随时会碰触到着火船只的碍物导致生命危险。之际,宋寅和团队默契配合,不

29、断选择合适的作业位置,以最快的速度将 10 名受困人员全部救起。无论是大雾笼罩的凌晨,还是风雨交加的深夜,宋寅和她的团队都需要克服恶劣天气和各种的困难,飞向险境完成搜救任务。从事这样的高危工作,经常需要直面生死,有没有恐惧或退缩的瞬间?“来不及害怕,海上搜救飞行需要快速高效。如果按秒来计算的话我已经承担且规避了 1100 万次可能发生的风险。”宋寅说。18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3 分)19阅读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概括此次救援面临的困难有哪些,要求每点不超过 8 个字。(4 分)20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使用了哪种修辞手法?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其构成和表达效果。(4 分)(二)语言文字运用(本

30、题共 2 小题,9 分)2022-2023 学年上学期第二次月考高三年段语文第 8页共 8 页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2122 题。今年 8 月 8 日,我们迎来第十四个“全民健身日”。活动期间,“2022 年全国大众欢乐冰雪周”系列活动火热开展,“中国冰雪大篷车百场巡回”主题活动在部分省份有序开展。线下活动如火如茶,,骑行、跑步、滑板、跳绳等项目,在“全民健身线上运动会”平台陆续上线,深受群众喜爱。生命在于运动,运动需要科学。今年,国家体育总局发布全民健身系列公益视频广告和海报,引导群众积极健身、。秋季天气转冷,健身时一般要选择动作幅度较小、热量消耗较大的有氧运动,并根据年龄差异而有所不同。以

31、保持上呼吸道黏膜的正常分泌,防止咽喉肿痛。如健身时出汗过多,可在开水中加少量盐,以维持体内电解质平衡。此外,运动锻炼还要在最佳的精神状态和生理状态情况下进行。俗话说“春困秋乏”,睡眠充分不仅是加大机体免疫力的一个重要手段,而且能让人获得健康,恢复体力。21.文中画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 分)()A.睡眠充分不仅是提高机体免疫力的一个重要手段,而且能让人恢复体力,获得健康。B.睡眠充分不仅能让人恢复体力,获得健康,也是加大机体免疫力的一个重要手段。C.睡眠充分不仅是加大机体免疫力的一个重要手段,而且能让人获得健康,恢复体力。D.睡眠充分不仅能让人恢复体力,获得健康,也是提高机

32、体免疫力的一个重要手段。22.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 10 个字。(6 分)四、写作(6060 分)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 分)竹子生长现象:毛竹用了 4 年时间,仅仅长了 3 厘米,但从第 5 年开始,以每天 30 厘米的速度疯狂地生长,仅用 6 周,就长到了 15 米。其实,在前面的年,毛竹将根在土壤里延伸了数百平方米。保龄球计分效应:保龄球投掷的对象是 10 个瓶子,如果每次都砸倒 9 个,得 90 分;而如果每次都能完美砸倒 10 个,却能得 240 分,比得 90 分的 2.5 倍还多。揉面粉效应:面粉加上水揉一下,然后一捏,很容易散开。但揉的次数多了,就有了韧性,不易散开。上述材料,对于成长中的你,有怎样的启示?请综合上述三则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 800 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 > 语文 > 考试试卷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1,本文(福建省厦外石狮分校、泉港一 两校联考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pdf)为本站会员(523738114@qq.com)主动上传,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2,用户下载本文档,所消耗的文币(积分)将全额增加到上传者的账号。
3,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发送邮件至3464097650@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Www.163Wenku.Com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