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初中七年级历史下册全册同步练习试卷.doc

上传人(卖家):卧龙小子 文档编号:399749 上传时间:2020-03-26 格式:DOC 页数:76 大小:6.54M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初中七年级历史下册全册同步练习试卷.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6页
人教版初中七年级历史下册全册同步练习试卷.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6页
人教版初中七年级历史下册全册同步练习试卷.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6页
亲,该文档总共7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人教版初中七年级历史下册全册同步练习试卷 1 / 76 第第 1313 课课 宋元时期的科技与中外交通宋元时期的科技与中外交通 知能演练提升 一、选择题 1 1.繁体“戰”字,在印制书籍时烧成“”。中国发明这一技术是在( ) A.东汉 B.北宋 C.南宋 D.元朝 2 2.与雕版印刷相比,活字印刷的优点是( ) A.印刷量大为增加 B.印刷时可以套色 C.印刷质量明显提高 D.活字可以反复使用 3 3.“北宋时,有人在黏土制成的一个个小方块上刻单字,再用火烧成陶字。排版时,把陶字放 在一个铁框里,排满为一版;印刷时可以同时排版,效率很高。 印完一版以后,陶字拆下还可以 再用。”这里介绍的是(

2、) A.雕版印刷术 B.火药的使用 C.指南针的发明 D.活字印刷术 4 4.北宋沈括在梦溪笔谈中写道:“若止印三二本,未为简易;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 速。”材料中的“极为神速”主要得益于( ) A.北宋城市商业的繁荣 B.造纸术的重大改进 C.瓦子的出现 D.活字印刷术的发明 5 5.右图是中央电视台探索发现栏目的徽标,这一徽标中有最早的指南仪器图像。这一 指南仪器是 ( ) A.罗盘针 B.司南 C.指南针 D.磁针 6 6.根据以下四个片段判断:前身称司南;宋代时加以改进和完善;曾在新航路开辟和郑 和下西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被称为“航海的眼睛”。它是 ( ) A.指南针 B.印刷术

3、C.火药 D.造船技术 7 7.宋史记载:“又造突火枪内安子窠,如烧放,焰绝然后子窠发出,如炮声,远闻百五 十余步。”它描绘的是我国“四大发明”中哪一项的应用( ) A.造纸术 B.印刷术 C.指南针 D.火药 8 8.我国古代炼丹家发明的火药很早就应用于军事。 下列战争中最不可能 使用火药武器的是 ( ) A.隋末农民战争 B.蒙古军队灭金的战争 C.南宋将领抗金的战争 D.文天祥抗元的战争 9 9.元朝建立后,陆路和海路交通的范围进一步扩大,开创了中外交通的新局面。元代的陆路 向西不能 通往( ) 人教版初中七年级历史下册全册同步练习试卷 2 / 76 A.波斯 B.阿拉伯 C.俄罗斯 D

4、.东非海岸国家 1010.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创新精神决定着一个民族 和国家的发展进程。下列政治制度或科技成果按时间排序,正确的是( ) 造纸术 行省制 活字印刷 分封制 A. B. C. D. 二、辨析题 1111.唐朝时,泉州书生李某到都城长安参加科举考试,顺便买了一本活字印刷的金刚经 。 错误: 理由: 三、材料分析题 121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这是预兆资产阶级社会到来的三大发明。 把骑士阶层炸得粉碎打开了世界 市场并建立了殖民地变成新教的工具,总的来说,变成科学复兴的手段,变成对精神发展 创造必要前提的最强大的杠杆。 马克思

5、 (1)材料一中的三幅图片分别与我国古代的哪三大发明有关? 图 1: 。 图 2: 。 图 3: 。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这三大发明有何重大影响。 (3)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科学技术的认识。 1313.宋元科技在整个中华民族历史发展的过程中有着特殊的地位。 它上承隋唐、 下启明清, 以自己鲜明的时代特色和独特的风格创造了中华民族科技史上的又一个高峰。 【邮票话科技】 (1)图 1 邮票反映了我国哪项发明的发展历史?请你结合下列所给的时间进行简单介绍。 宋代: 北宋末年: 人教版初中七年级历史下册全册同步练习试卷 3 / 76 (2)图 2 邮票中的人物是谁?此邮票反映了宋

6、元时期取得的哪项科技成就?这项科技成就有哪 些优点? (3)图 3 反映了火药的发明与应用。请你结合所学知识,谈谈我国古代火药的发明和应用情 况。 【名人论科技】 英国科学史家李约瑟指出:“中国在3世纪到13世纪之间保持了一个西方所望尘莫及的 科学知识水平。”而且,中国的科学发明和发现,“往往远远超过同时代的欧洲”。 (4)宋元时期是我国古代科技发展的高峰时期。请你举例说明宋元时期我国科技成就“往往 远远超过同时代的欧洲”。 知能演练知能演练提升提升 一、选择题 1 1.B 由题干可知,这一印刷技术是中国发明的活字印刷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活字印刷术 发明于北宋。 2 2.D 活字印刷的优点是

7、活字可以反复使用,从而大大降低了费用,提高了效率。 3 3.D 4 4.D 活字印刷术的发明提高了印刷效率,促进了文化的交流与传播。 5 5.B 6 6.A 7 7.D 8 8.A 火药在唐朝末年开始运用到军事领域,所以隋末农民战争中不可能使用火药武器。 9 9.D 1010.C 二、辨析题 1111.参考答案错误:活字印刷的金刚经 。 理由:唐朝时书生李某在都城长安购买的金刚经可能是用雕版印刷术印刷的。活字 印刷术是北宋时毕昇发明的。 三、材料分析题 1212.参考答案(1)图 1:活字印刷术(或印刷术);图 2:指南针;图 3:火药。 (2)预兆了资产阶级社会的到来;推动了科学发展和创新;

8、是我国为世界文化发展做出的 卓越贡献。 (3)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学技术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动力等。 1313.参考答案(1)指南针。战国:人们利用天然磁铁做成指南工具,称为“司南”。宋代: 人们把有磁性的钢针安置在刻有度数的盘中,制成了罗盘。 北宋末年:中国的海船上开始使 用指南针。 (2)毕昇。发明活字印刷术。活字印刷术既经济,又省时,大大促进了文化的传播。 (3)唐朝时,中国人已经发明了火药。到唐朝末年火药开始运用到军事领域,元朝用金属 作筒,发明了火铳。 (4)北宋毕昇发明的活字印刷术,对人类文明的发展产生重大影响。13 世纪时,活字印 刷术传入朝鲜,之后传到日本及东南亚地区,又经丝绸

9、之路传到波斯,后来经过蒙古人的西征 等途径传入欧洲。 北宋末年,指南针开始应用于航海事业,后经阿拉伯人传到欧洲。 宋元 时,火药武器在军事上广泛使用。13、14 世纪,火药和烟火传入阿拉伯地区和欧洲。中国古 代的四大发明有三项是在宋代完成或进一步发展。 人教版初中七年级历史下册全册同步练习试卷 4 / 76 第三单元测评第三单元测评 (时间:60 分钟 满分:100 分) 一、 选择题(本大题共 20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40 分。 下列各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 项符合题意) 1 1.“今我朝罢丞相以后子孙做皇帝时并不许立丞相。”材料中的“我朝”是指( ) A.秦朝 B.汉朝 C.

10、唐朝 D.明朝 2 2.“读书人,最不齐,烂时文,烂如泥。国家本为求才计,谁知道,变做了欺人技。三句承题, 两句破题,摆尾摇头,便道是圣门高弟。就教他骗得高官,也是百姓朝廷的晦气。”这段 材料反映了( ) A.魏晋以来权贵子弟把持高官 B.隋朝时开始分科考试选拔官员 C.唐朝时将诗赋作为科举考试内容 D.明清时采取八股取士的弊端 3 3.新水浒传一经播出便引起轰动。根据史实,下列不可能 出现在剧情中的是( ) A.酒壶、茶壶 B.牛肉、羊肉 C.宋江、公孙胜玉米地中大战 D.刀、剑 4 4.许多人认为“世界海洋第一人”不是哥伦布、 麦哲伦,而是 600 多年前从刘家港出发,远航 30多个国家和

11、地区,航程达10万余里的航海家郑和。 郑和远航最远到达非洲东海岸和( ) A.红海沿岸 B.英吉利海峡 C.大西洋沿岸 D.波罗的海沿岸 5 5.亚非的许多国家和地区至今还保留着众多以某位航海家名字命名的遗迹:印尼有个城市 叫三宝垄、马来西亚有三宝镇、印度有三宝石像每年到了这位航海家登陆的日子,当地 居民都举行盛大的庆祝活动。你知道他们纪念的是哪位人物的伟大事迹吗( ) A.郑成功收复台湾 B.郑和下西洋 C.戚继光抗倭 D.岳飞抗金 6 6.“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此诗句中戚继光表明他的志向是( ) A.荡平倭寇 B.赶走荷兰殖民者 C.击退沙俄侵略者 D.平定大、小和卓叛乱 7 7.某

12、班同学准备以“抗击外来侵略,捍卫国家主权”为主题办一期历史板报。他们应该收集 哪些历史人物的资料( ) 陈胜 项羽 文天祥 郑成功 岳飞 戚继光 A. B. C. D. 8 8.“北京王麻子剪刀”是享誉海内外几百年的中华老字号。北京王麻子剪刀的生产技术,曾 在“中国 17 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中被详细介绍。该书是( ) 9 9.假如你生活在 19 世纪中期的北京城内,下列情景你不可能 遇到的是( ) 人教版初中七年级历史下册全册同步练习试卷 5 / 76 A.除夕之夜放烟花 B.到梨园观看京剧表演 C.听施耐庵讲水浒传 D.到书店购买三国演义 1010.李自成的“均田免赋”口号是针对明末的以下

13、哪些情况提出的( ) 土地高度集中 兵役、徭役繁重 赋税沉重 物价昂贵 A. B. C. D. 1111.明朝灭亡以后,引清兵入关,并与清军联合夹击李自成的军队的明军将领是( ) A.吴三桂 B.努尔哈赤 C.皇太极 D.魏忠贤 1212.挽联寄托生者对逝者的哀思,多为对逝者生平事迹的追忆或表达惺惺相惜之情。 康熙帝写 的一副挽联“四镇多贰心,二岛屯师,敢向东南争半壁;诸王无寸土,一隅抗争,方知海外有孤 忠。”哀悼的是 ( ) A.郑和 B.戚继光 C.郑成功 D.施琅 1313.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下列有关台湾的叙述,正确的是( ) 三国时,台湾称夷洲 元朝时加强了对台

14、湾的管辖 明朝后期荷兰殖民者侵占台湾 1662 年,郑成功收复台湾 1684 年,清朝设台湾府,隶属广东省 A. B. C. D. 1414.西藏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下列史实可以支持这一观点的是( ) 清顺治时期确立册封达赖的制度 清康熙时期确立册封班禅的制度 清雍正时期在 西藏设立驻藏大臣 驻藏大臣监督金瓶掣签过程 A. B. C. D. 1515.如果你是电视剧康熙大帝的编剧,要把下列与康熙帝直接有关的历史事件写进剧本。 你会选 ( ) 册封班禅 粉碎大、小和卓叛乱 平定噶尔丹叛乱 大兴文字狱 A. B. C. D. 1616.观察右图,此图反映了清朝统治者( ) A.大

15、兴文字狱 B.焚书坑儒 C.提倡言论自由 D.独尊儒术 1717.如果把“锦衣卫、 东厂和西厂”“军机处”“文字狱”确定为一个学习单元,则这个单元 的主题应该是 ( ) A.特务统治的强化 B.思想控制的加强 C.文化专制的强化 人教版初中七年级历史下册全册同步练习试卷 6 / 76 D.专制集权的加强 1818.清朝前期统治者处理边疆民族关系时,“因其教不易其俗,齐其政不易其宜”。能够印证 该观点的是 ( ) A.册封达赖、班禅 B.在中央设宣政院加强对西藏的管辖 C.平定大、小和卓叛乱 D.进行雅克萨反击战,签订尼布楚条约 1 19 9. 中国历史十五讲 指出,自清中叶开始,清朝实行限制贸

16、易政策,在海上只有广州一口对 外通商,使中国失去对外贸易的主动权和机遇。由此可见,清朝实行的政策是( ) A.闭关锁国 B.休养生息 C.轻徭薄赋 D.重文轻武 2020.红楼梦中会出现的情节是( ) 二、 非选择题(本大题共 4 小题,第 21 题 18 分,第 22 题 10 分,第 23 题 17 分,第 24 题 15 分, 共 60 分) 2121.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是一项贯穿我国封建社会始末的基本政治制度,从秦朝到清朝存在 了两千多年。历朝历代统治者均采取各种措施对此加以发展与完善。现选取部分史实,对此 作一简要梳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材料三 人教版初中七年

17、级历史下册全册同步练习试卷 7 / 76 材料四 “明月有情还顾我,清风无意不留人。 ”这是雍正帝时的一位进士写的诗,结果他被 斩首大臣胡中藻的诗句有“一把心肠论浊清”,乾隆帝看了竟说:“加浊字于国号 清字之上,是何居心?”结果,胡中藻和族人被杀,祸及师友。 (1)材料一中人物是战国时期的思想家,曾经提出建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的主张, 深受秦国国君的赏识。请问他是谁?(2 分) (2)材料二中的秦始皇在位时曾对儒家学说采取了什么措施?汉武帝在位时采纳了儒生董仲 舒的什么建议?(4 分) (3)结合材料三及所学知识,回答明太祖为了选拔能听命于皇帝的官吏采取了什么举措。(2 分) (4)结

18、合材料四及所学知识,回答这是清朝统治者采取的什么措施。(2 分) (5)根据材料二、材料三、材料四及所学知识,指出这些措施主要侧重于哪一方面。有什么共 同目的?(4 分) (6)综合以上材料,你从中得到什么启示?(4 分) 2222.波涛汹涌的海洋,给明清两朝带来了荣耀,也带来了恐慌。下面是某中学七年级的同学搜 集到的一些图片,请你参与进来完成相关的问题。 【图片搜集】 【史实整理】 (1)请分别说出率领图 1 和图 2 这两支船队的主要人物,并简单介绍一下他们的事迹。(4 分) (2)图 3 中清朝实行广州一地对外通商的政策叫什么?(2 分) 【情感体验】 (3)结合明清时期不同的对外政策,

19、说一说给我们带来的启示。(4 分) 2323.明清时期,我国历史最显著的特征是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社会的危机。 结合所学知识, 回答下列问题。 (1)明朝和清朝前期为抗击外国侵略、维护国家主权进行了哪些斗争?各起到什么作用?(6 分) 人教版初中七年级历史下册全册同步练习试卷 8 / 76 (2)为了巩固统一多民族国家,清朝前期对新疆地区采取了哪些措施?(6 分) (3)清朝前期实行怎样的对外政策?你认为这一政策对当时的中国有什么积极作用和消极影 响?(5 分) 2424.为纪念郑和下西洋的壮举,某校准备举办一次郑和下西洋纪念展,请你与同学们一起参加 进来。 步骤一 搜集材料 (1)你将通过

20、哪些途径去搜集有关资料?(4 分) 步骤二 图片展览 (2)上述三人对外交往的目的地或活动范围分别是哪里?他们的活动有何共性?(8 分) 步骤三 活动总结 (3)在展览的结束语中,需要对郑和下西洋做个简要的评价,请你来完成。(3 分) 第三单元测评第三单元测评 一、选择题 1 1.D 明太祖为加强中央集权,在中央,废除丞相制度和中书省,权分六部,直接对皇帝负责。 2 2.D 根据题干材料“读书人国家本为求才计”,可知材料反映的是科举制度。 “三句承 题,两句破题”是指八股文。 八股取士是从明朝开始的,由此可见此材料反映的是明清时八股 取士的弊端。 3 3.C 玉米原产南美洲,明代从国外引进,清

21、代不断推广种植。所以,在水浒传中不可能有 C 项所述情景。 4 4.A 郑和 7 次下“西洋”,最远到达红海沿岸和非洲东海岸。故正确答案为 A 项。 5 5.B 6 6.A 明朝中期,倭寇骚扰我国东南沿海地区。 戚继光率戚家军荡平东南沿海的倭寇。 民族英 雄戚继光的抗倭业绩,永远载入史册。通过“但愿海波平”可判断选 A 项。 7 7.D 8 8.C 天工开物被称为“中国 17 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 9 9.C 1010.D 1111.A 1212.C 题干中的关键信息是“二岛屯师,敢向东南争半壁;一隅抗争,方知海外有孤 忠”,“敢向东南争半壁”指打败荷兰殖民者,使台湾回归祖国怀抱,据此判断这

22、位历史人物 是郑成功。 1313.A 1684 年,清朝设台湾府,隶属福建省。 1414.C 顺治帝赐予五世达赖喇嘛“达赖喇嘛”的封号;康熙帝册封五世班禅为“班禅额尔德 尼”;1727 年,雍正帝设置驻藏大臣,后规定驻藏大臣与达赖、班禅共同管理西藏事务;“金 瓶掣签”是用来认定藏传佛教大活佛转世灵童的方式,由驻藏大臣监督金瓶掣签过程。故正 确答案为 C 项。 1515.C 康熙帝赐予五世班禅“班禅额尔德尼”的封号;康熙帝三次亲征,平定蒙古族准噶尔 部噶尔丹的叛乱;平定大、小和卓叛乱的是乾隆帝;为加强思想控制,康熙、雍正、乾隆三朝 大兴文字狱。所以 C 项符合题意。 1616.A 清朝时有人因为

23、写了“清风不识字,何故乱翻书”的诗句而招来杀身之祸,这种现象 反映了清朝统治者断章取义、借题发挥。这正是文字狱的表现。B 项是秦朝加强思想文化专 人教版初中七年级历史下册全册同步练习试卷 9 / 76 制的表现;C 项不符合题意;D 项是西汉时期的思想主张。 1717.D 明朝时期设置锦衣卫、 东厂和西厂等特务机构,清朝设置军机处、 大兴文字狱,都加强 了君主集权。故正确答案为 D 项。 1818.A 根据题意,可知能够印证清朝前期统治者处理边疆民族关系时,“因其教不易其俗,齐 其政不易其宜”特点的是册封达赖、 班禅。 顺治帝正式赐予五世达赖喇嘛“达赖喇嘛”的封 号;康熙帝赐予另一位西藏佛教首

24、领“班禅额尔德尼”的封号。从此,历代达赖和班禅,都须 经过中央政府册封。 1919.A 根据材料信息“清朝实行限制贸易政策,在海上只有广州一口对外通商,使中国失去 对外贸易的主动权和机遇”,可知清朝实行闭关锁国政策,它使中国失去对外贸易的主动权 和机遇,拉大了中国与世界的距离。 2020.C “三顾茅庐”出自 三国演义 ;“大闹天宫”出自 西游记 ;“黛玉葬花”出自 红 楼梦;“武松打虎”出自水浒传 。 二、非选择题 2121.参考答案(1)韩非。 (2)“焚书坑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3)八股取士。 (4)文字狱。 (5)思想。目的:加强思想控制,巩固封建统治。 (6)统治者为维护

25、自身统治不择手段,加强思想控制;必须解放思想,禁锢思想就会阻碍 社会的发展和进步等。(只要围绕“思想”方面作答,言之有理即可) 2222.参考答案(1)戚继光;郑和。戚继光率领戚家军在台州九战九捷,平定了浙东地区的倭患。 后又南下福建、广东,与当地军民共同剿灭倭寇,使东南沿海的倭患基本解除。郑和从 14051433 年,先后 7 次率领船队下“西洋”,到达了亚非 30 多个国家和地区,最远到达非 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 (2)闭关锁国政策。 (3)闭关自守不能从根本上抵挡殖民势力的侵略,只有实行对外开放,加强对外经济文化 交流,才能促进社会进步,实现国家昌盛。(言之有理即可) 2323.参考答案

26、(1)戚继光抗倭,使东南沿海的倭患基本解除,保卫了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郑成 功打败荷兰殖民者,收复台湾,台湾重新回到祖国怀抱;面对沙皇俄国的侵略,康熙帝组织雅 克萨之战。 沙俄政府被迫同意通过谈判解决中俄两国东段边界问题,双方签订 尼布楚条约 。 这个条约从法律上肯定了黑龙江和乌苏里江流域包括库页岛在内的广大地区,都是中国的领 土。 (2)康熙帝亲征,平定噶尔丹叛乱,稳定了西北部边疆地区;乾隆帝平定大、小和卓叛乱; 设伊犁将军,管辖包括巴勒喀什池在内的整个新疆地区。 (3)闭关锁国政策。 积极作用:对西方殖民者的侵略活动曾起到过一定的自卫作用。 消极影响:清廷故步自封,闭关自守,使中国逐渐落伍

27、于世界历史的发展进程。 2424.参考答案(1)阅读教材以及报纸、杂志等课外资料;上网查阅;到实地进行考察;参观历史 博物馆等。 (2)鉴真:日本;玄奘:印度;郑和:亚非地区,最远到达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 共性:都是 与外国和平交往。 (3)郑和下西洋是世界航海史上的壮举。加强了中国与亚非各国的友好往来和经济 交流,促进了南洋地区社会经济的发展。但是,郑和下西洋的主要目的是提高明朝在国外 的地位和威望,“示中国富强,及用中国货物换取海外的奇珍”,不计经济效益,且耗资巨大, 人教版初中七年级历史下册全册同步练习试卷 10 / 76 加重了人民的负担,给明朝带来了不良影响。 人教版初中七年级历史

28、下册全册同步练习试卷 11 / 76 第第 1414 课课 明朝的统治明朝的统治 知能演练提升 一、选择题 1 1.“堂堂大元,奸佞专权。开河变钞祸根源,惹红巾万千。官法滥,刑法重,黎民怨。哀哉 可怜!”这首名为醉太平堂堂大元的小令向我们揭示了元朝灭亡的原因。导致元朝灭 亡的主要因素有 ( ) 元朝政治腐败 农民起义 外族入侵 对外侵略战争的失败 A. B. C. D. 2 2.右图人物即位后,改革行政制度,加强君主权力。 在中央,他废除了自秦朝以来存在 1 500 多年的一项重要政治制度。该政治制度是( ) 明太祖 A.丞相制度 B.郡县制度 C.行省制度 D.科举制度 3 3.下图是某朝代

29、政府的改制图。据此判断该朝代是 ( ) 政府架构(改制前) 政府架构(改制后) A.秦朝 B.西汉 C.唐朝 D.明朝 4 4.俗话说:“新官上任三把火。”以下属于明太祖朱元璋烧的“三把火”的是( ) 在地方废除行中书省,设立“三司” 在中央废除丞相制度和中书省,六部分理朝政,直 接对皇帝负责 授权侍卫亲军锦衣卫,兼管对臣民的监视、 侦查 设立宣政院,加强对西 藏地区的管辖 A. B. 人教版初中七年级历史下册全册同步练习试卷 12 / 76 C. D. 5 5.10 岁的小刚在一本课外读物中看到“八股取士”这个陌生的词语,哥哥小明给他作了如 下解释,请你找出其中不正确 的一项( ) A.答卷

30、的行文格式由八个部分组成 B.题目选自“四书”“五经” C.考生答题时可以发表自己的见解 D.考中的考生大都成为皇帝的忠实奴仆 6 6.穿越时空隧道,小明来到明朝,他想参加科举考试,那么他应该复习的内容是( ) A.唐诗 B.策问 C.老子 D.“四书”“五经” 7 7.某校历史兴趣小组准备开展以“明朝加强专制统治”为主题的探究活动,下列符合主题 的有( ) 废丞相,设“三司” 设置厂卫制度 八股取士 实行三省六部制 A. B. C. D. 8 8.明末清初思想家顾炎武说:“八股 之害等于焚书,而败坏人才有甚于咸阳之郊所坑 者”“八股之害,等于焚书”是指二者都( ) A.削弱了儒学地位 B.钳

31、制了人们的思想 C.损害了国家统一 D.引发了“文字狱” 9 9.下图是中国国家博物馆珍藏的皇都积胜图(局部),该图长 2 182 厘米,宽 32 厘米,描 绘了明朝中后期全国性的商贸城市北京的繁荣景象。 当时与北京拥有同等经济地位的城市是 ( ) A.苏州 B.南京 C.松江 D.景德镇 1010.下列关于明代手工业发展状况的说法中,不正确 的是( ) A.棉纺织业已从南方推向北方 B.苏州是棉纺织业中心 C.南北方都涌现出一批棉纺织业基地 D.景德镇是全国的制瓷中心 二、材料分析题 111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右图 人教版初中七年级历史下册全册同步练习试卷 13 / 76

32、材料二 八股之害等于焚书,而败坏人材有甚于咸阳之郊所坑者 (清)顾炎武日知录 (1)材料一图片中的人物为明太祖,他为加强君权,在中央和地方分别采取了什么措施?他设 立了哪一特务机构? (2)材料二是顾炎武对哪一制度的抨击?结合材料二,指出这一制度带来了怎样的危害。 1212.以下是徐老师在讲述本课时出示的四张图片,请你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图 1 是明朝锦衣卫印。锦衣卫有对臣民监管、侦查的职责,你知道它是什么机构吗?它具 有什么特点? (2)阅读图 2,分析明朝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特点。 (3)阅读图 3,如果你是该著作的作者,你将会在书中选编哪些相关的史实? (4)阅读图 4,有人说科

33、举制度在明朝时出现了“倒退”,你认为主要是指什么? 知能演练知能演练提升提升 一、选择题 1 1.D 本题考查阅读材料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根据材料关键信息“奸佞专权”“惹红巾万 千”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元朝末年,政治腐败,各级官吏竭力搜刮民财,导致社会动荡,民 不聊生,最终引发了大规模的农民起义。 其中,朱元璋领导的军队最后灭亡了元朝。 故 D 项符 合题意。 2 2.A 明太祖朱元璋为加强君主权力,改革行政制度,在中央废除了丞相制度。 3 3.D 4 4.A 都是明太祖朱元璋实行的措施;是元朝实行的加强对西藏地区管辖的措施。 5 5.C 明政府为了选拔听命于皇帝的官吏,进一步规范了科举制度,

34、规定题目出自“四 书”“五经”,答卷采用八股文的形式,考生只能根据指定的观点答卷,不得有自己的见解。 这种选官制度迂腐守旧,扼杀人的个性,选拔出来的人大都成为皇帝旨意的顺从者。 由此可知 C 项说法不正确,符合题意。 6 6.D 明朝实行八股取士,规定科举考试只许在“四书”“五经”范围内命题。因此,小明参 加明朝的科举考试,准备复习的内容应该是“四书”“五经”。 人教版初中七年级历史下册全册同步练习试卷 14 / 76 7 7.D 8 8.B 秦朝的“焚书坑儒”和明朝的“八股取士”都是统治者为加强思想专制而采取的措 施,都钳制了人们的思想。故选 B 项。 9 9.B 明朝时较大的商业城市有数十

35、座,其中北京和南京是全国性的商贸城市。 1010.B 苏州是明代的丝织业中心。 二、材料分析题 1111.参考答案(1)措施:在中央,废除丞相制度和中书省,提升六部职权,并使六部直接向皇帝 负责;在地方,废除行中书省,设立“三司”。锦衣卫。 (2)八股取士。 八股文内容空疏,形式呆板,又脱离实际,禁锢思想。 应试的人为了能够被 录取,只有死读“四书”“五经”,成为皇帝旨意的顺从者。 1212.参考答案(1)特务机构。 锦衣卫由皇帝直接指挥,不受法律约束,保护皇帝,镇压官民,成为 皇帝的耳目和爪牙。 (2)明朝时期皇帝的权力大大加强。 (3)八股取士的主要原因、目的和参加科举考试的具体要求。 (

36、4)考试只能在“四书”“五经”范围内命题,考生只能按照指定的观点答卷,不准发挥 自己的见解;许多读书人为了中举,只顾埋头攻读经书,钻研八股,不讲求实际学问;考中做官 后,他们大都成为皇帝旨意的顺从者。 人教版初中七年级历史下册全册同步练习试卷 15 / 76 第第 1515 课课 明朝的对外关系明朝的对外关系 知能演练提升 一、选择题 1 1.7 次昼夜星驰的行程,30 多个陌生国度的停泊,9 万里波澜壮阔的远航,郑和下西洋给中华 民族留下了丰厚的文化遗产。明朝出现这样的壮举主要是因为( ) A.海上交通发达 B.明朝前期国力强盛 C.指南针用于航海 D.造船技术高超 2 2.2017 年 4

37、 月 26日,首艘国产航母在大连造船厂正式下水,这承载着中国走向深蓝的美好愿 景。 早在 600 多年前,中国的古代航海家就已经完成了下西洋的航海壮举,这位伟大的航海家 是( ) A.鉴真 B.卫温 C.郑和 D.戚继光 3 3.某电视台准备拍摄一个纪念郑和下西洋的节目,打算重走郑和下西洋的航线。他们不可能 经过的地方是( ) A.印度洋沿岸 B.红海沿岸 C.非洲东海岸 D.地中海沿岸 4 4.史书记载郑和船队经过爪哇国:“买卖交易俱用中国历代铜钱国人最喜中国青花磁 (瓷)器则用铜钱买卖。”材料反映出郑和下西洋促进了( ) A.明朝国威的树立 B.明朝航海技术的发展 C.中国和亚非各国的经济

38、交流 D.中国和亚非各国的政治交往 5 5.图片是历史学习的重要资料,小丽在自主学习中搜集到以下一组图片。她要为这组图片拟 定一个标题,最恰当的是( ) A.祖国统一 B.民族团结 C.中外交往 D.抵抗侵略 6 6.山东青岛沿海地区有一些地名,如灵山卫、 浮山所等,都与历史上抗击倭寇侵扰有关。 明朝 政府为抵御倭寇设立过“卫”“所”等军事机构。 在明朝抗击倭寇的战斗中涌现出的民族英 雄是( ) A.卫青 B.霍去病 C.戚继光 D.郑和 7 7.明朝中后期,倭寇侵扰盐城,东台人葛天民针对“倭刀”只宜近战,难以远攻的特点,组织 人教版初中七年级历史下册全册同步练习试卷 16 / 76 家乡民众

39、将长竹削成竹枪远刺敌人,打败倭寇。下列人物与葛天民有同样贡献的是( ) A.戚继光 B.文天祥 C.郑和 D.岳飞 8 8.喜爱兵器的小虎同学收集了一把“登州戚氏军刀”(见右图),此军刀为抗击倭寇立下了汗 马功劳。如果小虎同学想注明兵器所属的朝代,正确的应该是( ) A.唐朝 B.宋朝 C.元朝 D.明朝 9 9.童谣见证历史。明朝时,儿歌“倭倭来,不要慌,我有戚爷来抵挡”所赞颂的是( ) A.岳飞抗金 B.文天祥抗元 C.戚继光抗倭 D.马可波罗来华 1010.1558 年,倭寇攻掠福建长乐城,城崩二十余丈,居民数千“少壮守阵,老稚妇女运砖石”, 终于击退倭寇。这一史实说明( ) A.抗倭是

40、人民的一致要求 B.戚继光发动人民抗倭 C.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 D.人民起义抗倭反明 二、材料分析题 111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自永乐三年奉使西洋,迨今七次大小凡三十余国,涉沧溟十万余里。 材料二 (明朝著名的航海家郑和描述船队远航的情景)观夫海洋,洪涛接天,巨浪如山 而我之云帆高张,昼夜星驰,涉彼狂澜,若履通衢 (1)材料一中郑和“奉”的是谁的“使”?“永乐三年”是哪一年?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回答郑和为什么能成功地实现远航。 1212. 明朝那些事儿 主要讲述的是从 1344 年到 1644 年这三百年间关于明朝的一些事情, 以史料为基础,以年代和具体人物为主

41、线,加入了小说的笔法,对明朝十七帝和其他王公权贵 及小人物的命运进行了全景展示。 某校七年级(2)班历史兴趣小组的同学对朱元璋建立的大明帝国产生了兴趣,并对此进 行了探究学习,设计了如下几个板块: 板块一:草根英雄,洪武大帝 人物资料:朱元璋生于乱世之中,背负着父母双亡的痛苦,赤贫起家,他没有背景,没有后 台,没有依靠,他的一切都是自己争取来的,他经历千辛万苦在那个时代,最优秀统帅的 称号非朱元璋莫属。他几乎是赤手空拳,单枪匹马凭借着自己的勇气和决心建立了庞大的帝 国。 (1)材料中“生于乱世之中”指什么历史背景?“最优秀统帅”何时建立了庞大的帝国? 板块二:郑和之后,再无郑和 材料一 为纪念

42、郑和下西洋 600 周年,各地联合发行了郑和下西洋 600 周年系列纪念邮 人教版初中七年级历史下册全册同步练习试卷 17 / 76 票,如下图: (2)请指出纪念邮票发行于哪一年。 材料二 宣德六年(1431 年)郑和自述自永乐三年奉使西洋,迨今七次,所历番国大小 凡三十余国,涉沧溟十万余里。由是海道清宁,番人仰赖者,皆神之赐也。 (3)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郑和下西洋的突出特点。 郑和下西洋体现了我国古代外 交的什么传统? 板块三:沿海告急,帝国衰落 材料三 小筑渐高枕,忧时旧有盟。呼樽来揖客,挥麈坐谈兵。云护牙签满,星含宝剑横。封 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 戚继光韬钤深处 (4)材

43、料三中的“但愿海波平”指的是什么历史事件?结果如何?从材料中可以感受到戚继光 的什么精神? 知能演练知能演练提升提升 一、选择题 1 1.B 明朝前期国力强盛是出现郑和下西洋壮举的经济基础,也是主要原因。A、C、D 三项为 郑和下西洋提供了条件,但不是主要原因。 2 2.C 明朝前期,我国是世界上强盛的国家。为了提高明朝在国外的地位和威望,加强同海外 各国的联系,明成祖派遣郑和出使西洋。所以题干描述的伟大的航海家是郑和。故选 C 项。 3 3.D 郑和下西洋,访问了亚非 30 多个国家和地区,最远到达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没有到 达地中海沿岸。 4 4.C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郑和下西

44、洋促进了中国和亚非各国的经济交流,加强了 我国和亚非各国的友好关系。故选 C 项。 5 5.C 本题考查归纳能力。鉴真东渡到日本传播了唐朝文化,玄奘西行到天竺取经,郑和下西 洋加强了我国和亚非各国的友好关系,三个事件有一个共同的主题:中外交往。故选 C 项。 6 6.C 7 7.A 8 8.D 9 9.C 歌谣中的“戚爷”指的是戚继光。他的主要事迹是荡平东南沿海的倭寇。 1010.A 本题考查分析、 理解能力。 材料“居民数千少壮守阵,老稚妇女运砖石”,反映出 当地人民群众抗击倭寇的积极性非常高,这说明抗击倭寇、平息倭患已经成为广大人民群众 的一致要求。 二、材料分析题 1111.参考答案(1

45、)明成祖。1405 年。 (2)明朝前期国力强盛;指南针的发明并广泛运用于航海事业,宋代以来我国造船业发达; 郑和具有吃苦耐劳的精神;得到了明成祖的支持。(任意两点即可) 1212.参考答案(1)元朝末年,政治腐败,灾害频繁,农民反抗斗争不断。1368 年。 (2)2005 年。 (3)特点:规模大,历时长,次数多,航程远,到达国家多。传统:和平外交,友好往来。 (4)戚继光抗击倭寇。结果:平息了东南沿海的倭患。精神:反映了戚继光驱逐倭寇、保 卫海防、拯救百姓于水火,不一味追求个人功名的崇高精神。 人教版初中七年级历史下册全册同步练习试卷 18 / 76 第第 1616 课课 明朝的科技、建筑

46、与文学明朝的科技、建筑与文学 知能演练提升 一、选择题 1 1.下列对于本草纲目的说法,错误 的是( ) A.是一部具有总结性的药物学巨著 B.是明朝医药学家李时珍写的 C.曾被译成多国文字,成为世界医药学的重要文献 D.外国学者称它为“中国 17 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 2 2.小刚同学的爷爷是一名老中医,一生潜心研究中医药方。下列对他的研究帮助最大的是 ( ) A.黄帝内经 B.伤寒杂病论 C.千金方 D.本草纲目 3 3.右图是我国发行的一枚纪念明代科学家宋应星的邮票。宋应星的重要成就是( ) A.发明指南针 B.发明活字印刷术 C.编著本草纲目 D.编著天工开物 4 4.某历史兴趣小组要

47、探究明代手工工场的生产状况,他们应查阅的著作是( ) 5 5.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曾说:“我到过世界许多地方,中国的万里长城是最美的。”长城 是中华民族的象征,自秦朝以来,历代不断整修。其中明长城的起止点是( ) A.东起辽东,西至临洮 B.东起山海关,西至临洮 C.东起嘉峪关,西至山海关 D.东起鸭绿江边,西至嘉峪关 6 6.世界遗产委员会对我国入选世界遗产名录的某一古代建筑的描述如下:“一统天下 的秦始皇,将修建于早些时候的一些断续的防御工事连接成一个完整的防御系统在明代, 又继续加以修筑,使成为世界上最长的军事设施。 它在文化艺术上的价值,足以与其在历 史和战略上的重要性相媲美。”这一古

48、代建筑是( ) A.赵州桥 B.大运河 人教版初中七年级历史下册全册同步练习试卷 19 / 76 C.北京故宫 D.长城 7 7.明长城与秦长城相比,相同之处有( ) 起止地点相同 都修建于中国封建社会统一时期 都为了抵御外国侵略势力 都 是举世闻名的伟大工程 A. B. C. D. 8 8.下列中国古典小说的章节标题中,出自三国演义的是( ) A.梁山泊义士尊晁盖 B.林黛玉重建桃花社 C.孙行者大闹黑风山 D.曹操煮酒论英雄 9 9.明朝的小说和戏剧在思想上的共同点是( ) A.都运用丰富的语言和高超的艺术手法 B.都描绘人间的爱情故事 C.都具有浪漫主义风格 D.都具有反封建思想 二、材料分析题 1010.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李时珍)好读医书。 医家 本草 品类既烦(繁),名称多杂,或一物而析为二三, 或二物而混为一品,时珍病之。乃穷搜博采,芟烦补阙,历三十年,阅书八百余家,稿三易而成 书,曰本草纲目 。 (清)张廷玉等明史 材料二 右图是湖北蕲州李时珍纪念馆中的塑像。塑像正前方的青石牌坊上刻有“医中之 圣”四个大字。 (1)材料一中的“时珍病之”是指什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 > 历史 > 考试试卷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1,本文(人教版初中七年级历史下册全册同步练习试卷.doc)为本站会员(卧龙小子)主动上传,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2,用户下载本文档,所消耗的文币(积分)将全额增加到上传者的账号。
3,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发送邮件至3464097650@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Www.163Wenku.Com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