冶金行业企业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实施指南参考模板范本.doc

上传人(卖家):林田 文档编号:4014537 上传时间:2022-11-03 格式:DOC 页数:254 大小:5.74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冶金行业企业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实施指南参考模板范本.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54页
冶金行业企业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实施指南参考模板范本.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54页
冶金行业企业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实施指南参考模板范本.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54页
冶金行业企业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实施指南参考模板范本.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54页
亲,该文档总共25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ICS13.100D09DB37山东省地方标准DB 37/T 31912018冶金行业企业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实施指南Detailed rule for the system of screening for and elimination of industry commerce and trade hidden risks of work safety accidents2018 - 04 - 28发布2018 - 05 - 28实施山东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DB37/T 31912018前言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本标准由山东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提出。本

2、标准由山东安全生产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济钢集团有限公司。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孙金玲、蒋文志、刘建新、姜涛、汪向明、李忠、王学功、李建华、顾克庆、田通、崔小满、孙红亮、刘自民。引言本标准是依据国家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规范及山东省地方标准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体系通则、工贸企业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体系通则要求,充分借鉴和吸收事故预防原理和冶金行业隐患排查治理的先进管理经验,结合山东省冶金行业安全生产特点编制而成。本标准用于规范和指导山东省冶金行业企业生产经营单位开展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工作,保证各类安全措施有效全面的实施,最大限度地降低安全生产事故发生的可能性,保障作业人员的安

3、全,促进企业安全发展。242冶金行业企业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实施指南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冶金行业企业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建设的工作方法、实施步骤、确定同类型企业常用的隐患排查项目清单、明确隐患排查的组织实施、隐患治理和验收及相关配套制度、记录文件的具体要求等。本标准适用于山东省内冶金行业企业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体系的建设。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DB37/T 2883-2016 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体系通则DB37/T

4、3011-2017 工贸企业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体系细则3 术语和定义DB37/T 2883-2016界定的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4 基本要求 4.1 成立组织机构企业成立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工作小组,成员包括分管领导、部门负责人,领导机构负责统筹体系建设的计划制定、人员配置、财务资源等事项,负责指导和协调体系建设、实施的各项工作。专业部门和各分厂应结合实际,成立各级体系建立工作小组,负责本区域的体系建设的实施。企业各级管理人员、安全管理人员、专业人员、岗位员工、工会组织等应全面参与隐患排查活动的实施中,确保隐患排查活动涉及企业各区域、场所、岗位、各项作业活动和管理活动,使风险得到全面控制。

5、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应与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安全生产标准化等紧密结合,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深化,形成一体化的安全管理体系,使隐患排查治理贯彻于生产活动全过程,成为各部门、各层级、各专业、各岗位日常工作重要组成部分。4.1.1 主要负责人职责 企业法人是隐患排查治理体系的主要负责人,对体系的有效性应承担责任; 确保可获得建立、实施、保持和改善隐患排查治理体系所需的资源; 明确涉及各部门、各岗位安全职责,确保全员参与隐患排查治理; 审批企业上报的重大事故隐患和隐患治理资金,对隐患治理工作组织实施; 确保全员参与隐患排查治理,确保小组其他成员履行职责。4.1.2 安全管理部门职责 主要负责起草隐患排查治理

6、体系建设工作方案和有关文件,协调各专业工作组分工任务开展情况,并及时向领导汇报; 负责本指南的组织实施、指导和监督检查和隐患排查工作的开展; 负责制定安全生产隐患排查计划,组织或督促各级人员按计划开展事故隐患排查治理,监督、检查事故隐患治理和措施落实情况; 负责公司级重大事故隐患的收集归档,定期向领导汇报事故隐患整改进展情况,并对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实施过程进行督查、考核等工作;4.1.3 专业管理部门职责各专业管理部门按专业职责,检查、督促、协调本专业公司级重大事故隐患的整改工作,负责落实重大事故隐患挂牌督办工作。 4.1.4 各生产单位职责各生产单位是事故隐患排查治理的责任主体,具体负责所辖范

7、围内各类事故隐患的排查治理,负责组织一般事故隐患的评估,并对管辖范围内的事故隐患进行整改; 4.1.5 岗位人员职责 岗位人员应掌握本岗位的排查隐患的标准; 熟悉本人作业有关危险源的管控措施,当班检查控制情况,杜绝弄虚作假现象; 发现隐患应立即上报,并协助整改,若不能及时整改,则采取临时措施避免事故发生; 对因本人在危险源检查、信息反馈、事故隐患整改、采取临时措施等方面延误或弄虚作假,造成危险源失控或由此而发生的各类事故承担责任。4.2 制定实施方案为确保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建设作有序的开展,企业应编制具体的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建设实施方案, 明确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建设目标、工作任务、建设步骤和实施流程

8、,明确各部门、各基层单位工作职责 。4.3 宣传发动可与风险管控体系建设宣传工作一同进行。宣传内容主要包括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中对隐患排查治 理工作的规定,企业员工应履行的工作职责,开展隐患排查治理的目的意义、目标任务、方法步骤等, 引导全体员工深刻认识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的重要性。4.4 制度建设4.4.1 隐患排查治理制度企业应根据自身组织机构特点,在制度中明确排查类型、组织级别、排查周期及实施流程,确定隐患整改、验收工作流程,做到责任、措施、资金、时限和预案“五落实”,实现隐患排查治理的闭环管理。示例:建立岗位(班组)、车间、分厂、公司四级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实行岗位(班组)日常性隐患排查、车间

9、日常性隐患排查、分厂综合性隐患排查、公司综合性排查、季节性隐患排查、专项隐患排查等全面隐患排查机制。4.4.2 培训教育制度可与企业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培训教育制度一并制定并有效进行。4.4.3 运行管理考核制度可与风险分级管控体系运行管理考核制度一并制定并有效进行。隐患排查治理体系重点考核各部门、各单位隐患排查治理责任落实情况,主要包括:排查实施、隐患报告、隐患治理、验收审核和信息档案管理等内容。确保隐患排查治理工作落到实处,并实现与风险分级管控体系有机衔接和高效运行。4.5 实施全员培训4.5.1 编制培训计划可与企业风险管控体系培训计划一并制定并有效进行。4.5.2 培训内容与实施a) 企业

10、应在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建设之前组织全员培训,对隐患排查清单编制的方法和标准,以及隐患排查、治理流程,重大事故隐患判定、治理方案制定和信息报告等内容进行培训,并对企业制定的隐患排查治理制度、运行管理考核制度等进行传达落实,促使每位职工熟练掌握隐患排查治理体系的建设步骤及运行工作流程;b) 企业应在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建设之后,根据现场运行情况,以及隐患报告、整改落实情况,及时的调整完善相关风险管控措施,并组织培训学习,确保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各项制度有效落实,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可靠运行。4.5.3 培训考试及考核可与企业风险管控体系培训考试及考核一同实施。4.5.4 培训记录 可与企业风险管控体系培训记录一

11、并建立并留存5 隐患分级与分类5.1 DB37/T 2883-2016中6 隐患分级与分类内容适用于本标准。5.2 冶金企业以下情况可直接判定为重大事故隐患: 违反法律法规有关规定且整改时间长或可能造成较严重危害的; 涉及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且不能立即排除整改的隐患; 铁水、钢水与液渣,未设专线(或专用通道)运输的; 会议室、活动室、休息室、更衣室等场所设置在铁水、钢水与液渣吊运影响范围内的; 吊运铁水、钢水与液渣起重机不符合冶金铸造起重机的相关要求;炼钢厂吊运铁水、钢水或液渣铸造起重机,未使用固定式龙门钩;龙门钩横梁、耳轴销和吊钩、钢丝绳及其端头固定零件,未进行定期检查,发现问题未及时处理的

12、; 盛装铁水、钢水与液渣的罐(包、盆)等容器耳轴未按国家标准规定要求定期进行探伤检测的; 经大中修或新砌的冶炼、熔炼炉,新砌槽、罐(盆、包)等盛装、运输容器,未按设计要求砌筑、未按设计规定的烘烤曲线烘烤的; 高炉炉基周围,转炉、电炉、精练炉炉下区域,连续铸造漏钢事故可能波及区域,铁合金冶炼出铁、出渣、浇铸区域,铁水罐、钢水罐、渣罐吊运、倒罐等相关作业区域及装载车辆运行区域的地面存在积水,放置有易燃易爆物品的;金属铸造、连铸流程未设置溢流槽、事故罐等高温熔融金属紧急排放和应急储存设施的; 炉、窑、槽、罐类设备本体及附属设施未定期检查,出现严重焊缝开裂、腐蚀、破损、衬砖损坏、壳体发红及明显弯曲变形

13、等未报修或报废,仍继续使用的; 高温工作的熔融金属冶炼炉窑、铸造机、加热炉及相关水冷元件未设置应急冷却水源的; 氧枪、水冷炉壁、炉盖等水冷元件,未配置出水温度与进出水流量差检测、报警装置及温度监测,未与炉体倾动、冶炼电源(电弧炉)、氧气开闭等联锁的; 煤气柜建设在居民稠密区,未远离大型建筑、仓库、通信和交通枢纽等重要设施的;附属设备设施未按防火防爆要求配置防爆型设备的;柜顶未设防雷装置的; 煤气生产、净化(回收)、加压混合、储存、使用等设施附近有人值守的岗位,未设置固定式一氧化碳监测报警装置; 转炉、加热炉、煤气柜、除尘器等设施的煤气管道未设可靠隔离装置和吹扫设施的。 煤气放散塔的高度低于50

14、米或未点火放散; 休息室、浴室、更衣室设在风口平台和出铁场的下部,操作室、值班室设在热风炉燃烧器、除尘器清灰口等可能泄漏煤气的区域的; 煤气分配主管上支管引接处,未设置可靠的切断装置的;车间内各类燃气管线,未在车间入口设总管切断阀的; 容易聚集窒息性气体的底吹阀门站、室等通风不良场所,未设置通风装置的; 有限空间作业:未对有限空间作业场所辨识,并在作业场所设置明显安全警示标志的,未落实作业审批制度,擅自进入有限空间作业的,未按照“先通风、再检测、后作业”程序作业的; 因外部因素影响致使生产经营单位自身难以排除的隐患; 设区的市级以上负有安全监管职责部门认定的隐患。6 工作程序和内容6.1 编制

15、排查项目清单企业应依据确定的各类风险点的全部控制措施和基础安全管理要求,编制排查项目清单,隐患排查项目清单包括生产现场类隐患排查清单(参见附录C)和基础管理类隐患排查清单(参见附录B)。6.2 制定排查计划根据企业生产运行特点,制定隐患排查计划见表1,明确各类型隐患排查的排查时间、排查目的、排查要求、排查范围、组织级别及排查人员等。表1 企业隐患排查计划序号排查类型排查时间排查目的排查要求排查范围组织级别排查人员备注1日常隐患排查每天及时发现和消除日常的事故隐患,确保安全生产。按照隐患排查清单进行检查和巡查。对所分管或负责的区域、设备、安全设施、等进行全面排查。岗位班组车间2综合性隐患排查二月

16、份五月份通过全面排查,发现和消除各类事故隐患,确保安全生产。按照隐患排查清单进行检查。对各级安全生产责任制、各项专业管理制度和安全生产管理制度落实情况为重点,进行全面排查车间分厂公司表1 企业隐患排查计划 (续)序号排查类型排查时间排查目的排查要求排查范围组织级别排查人员备注3煤气专业隐患排查三月份及时发现和消除煤气系统存在的各类问题和隐患,确保安全生产,按照隐患排查清单进行检查。对所属区域内的煤气设备、管道及附属设施等进行全面检查。车间分厂公司4夏季四防隐患排查六月份防范和消除夏季可能造成的各类隐患,确保安全生产。按照隐患排查清单进行检查。对所属区域内的设备、设施、人员等进行全面检查。车间分

17、厂公司6.3 隐患排查6.3.1 排查类型排查类型主要包括日常隐患排查、综合性隐患排查、专业性隐患排查、专项或季节性隐患排查、节假日隐患排查、专家诊断性检查、事故类比隐患排查等。6.3.1.1 日常隐患排查是指班组、岗位员工的交接班检查、设备点检、班中巡回检查,以及基层单位领导和工艺、设备、电气、仪表、安全等专业技术人员的日常性检查。6.3.1.2 综合性隐患排查是指以保障安全生产为目的,以各级安全生产责任制、各项专业管理制度和安全生产管理制度落实情况为重点,各有关专业部门共同参与的全面排查。6.3.1.3 专业或专项隐患排查主要是指: 对工艺、设备、电气、自控仪表、建筑结构、消防与公辅等分别

18、进行的专业排查; 根据行业特点对危险化学品、冶金行业高温熔融金属吊运作业、煤气作业等所涉及的场所、环境、人员、设备设施和所有作业及管理活动进行的专项隐患排查; 在连续运行装置开停车前、新装置竣工及试运行等时期进行的专项隐患排查。6.3.1.4 各季节特点开展的专项隐患检查,主要包括: 春季以防雷、防风、防火、防静电、防解冻泄漏、防解冻坍塌为重点; 夏季以防雷暴、防设备容器高温超压、防洪、防暑降温为重点; 秋季以防雷暴、防火、防静电、防凝保温为重点; 冬季以防火、防煤气中毒、防雪、防冻防凝、防滑、防静电为重点。6.3.1.5 节假日隐患排查主要是指节前对安全、保卫、消防、生产准备、备用设备、应急

19、预案等进行检查,特别对节日各级管理人员、检修队伍的值班安排和安全措施、原辅料、备品备件、应急预案的落实情况等进行重点检查。6.3.1.6 专家诊断性检查是指技术力量不足或安全生产管理经验欠缺的企业委托安全生产专家排查隐患。6.3.1.7 事故类比隐患排查是对企业内和同类企业发生事故后的举一反三的安全检查。6.3.2 排查要求6.3.2.1 以排查项目清单为排查主要内容,按照“分级负责”的原则开展排查,且上级负责排查的内容,下级同时负责排查。6.3.2.2 隐患排查要做到全面覆盖、责任到人,确保横到边、纵到底、及时发现、不留死角。6.3.2.3 排查要做到定期排查与日常排查、专业排查与综合排查、

20、一般排查与重点排查相结合。6.3.2.4 隐患排查的结果要与安全目标责任考核挂钩。6.3.3 组织级别6.3.3.1 企业应根据自身组织架构确定不同的排查组织级别和频次。组织级别一般包括公司级、厂(部门)级、车间级、班组级、岗位级,也可结合本单位机构设置情况对组织级别进行调整。示例1: 如企业组织架构为公司、厂(部)、车间、班组,其排查组织级别可为公司级、厂(部门)级、车间(科)级和班组(岗位)级。示例2: 如企业组织架构为公司(厂)、车间、班组,其排查组织级别可为公司(厂)级、部门级、车间(科)级、班组(岗位)级。6.3.3.2 各排查类型的组织级别: 日常隐患排查的组织级别为班组级、岗位级

21、、车间级; 综合性隐患排查的组织级别为公司级、分厂级、车间级; 专业性隐患排查的组织级别为部门级或专业科室,按照专业类别划分。如:设备部门负责设备、电气,技术部门负责工艺,保卫部门负责消防,安全部门负责安全设施等; 装置开、停车、危险化学品、冶金行业高温熔融金属吊运作业、煤气作业等专项排查的组织级别为公司级、分厂级、车间级,按照类别划分,如:加热炉停炉、开炉前专项检查由设备部门、安全部门和车间负责; 新装置施工期间或竣工时及试运行等时期专项排查的组织级别为公司级、分厂级,按照职责分工。如:设备部门负责设备部分,安全部门负责安全设施等; 液态金属冶炼及吊运、煤气、危险化学品、构建筑物、机电、供配

22、电、发电、特种设备、消防等专项排查的组织级别为公司部门级; 季节性隐患排查的组织级别为公司级、分厂级; 节假日隐患排查的组织级别为公司级、分厂级; 事故类比隐患排查组织级别为部门级、分厂级。6.3.4 排查周期企业应根据法律、法规要求,结合企业生产工艺特点,确定综合、专业、专项、季节、日常等隐患排查类型的周期。具体包括: 操作人员现场巡检间隔根据各企业实际情况确定,针对风险较大的设备设施、关键装置、要害部位、关键环节、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的操作人员现场巡检间隔不得大于2小时,宜采用不间断巡检方式进行现场巡检; 基层车间(装置,下同)直接管理人员(主任、工艺设备技术人员)、电气、仪表等专业人员每

23、天至少一次对装置现场进行相关专业检查; 班组应结合岗位责任制检查,至少每周组织一次隐患排查,并和日常交接班检查和班中巡回检查中发现的隐患一起进行汇总;基层单位(车间)应结合岗位责任制检查,至少每周组织一次综合性隐患排查;分厂厂长或分管厂领导带队组织安全、生产、技术等职能部门应每月至少开展一次有针对性专业隐患排查; 应根据季节性特征及本单位的生产实际,每季度开展一次有针对性的季节性隐患排查;重大活动及节假日前应进行一次隐患排查; 工艺、设备、电气、仪表等专业技术人员至少每季度组织一次专业性隐患排查,公司级综合性隐患排查至少每季度组织一次; 当获知同类企业发生伤亡及煤气中毒、高温熔体灼烫、转炉爆炸

24、、火灾爆炸、窒息中毒等事故时,企业应举一反三,及时进行事故类比隐患专项排查; 对于区域位置、工艺技术等不经常发生变化的,可依据实际情况确定排查周期,如果发生变化,应及时进行隐患排查。6.3.5 确定排查项目6.3.5.1 实施隐患排查前,应根据排查类型、组织级别和排查周期,在排查项目清单中确定具体排查项目,据此形成各种排查类型的隐患排查清单,由各组织级别按照排查计划定期进行隐患排查。6.3.5.2 隐患排查可分为生产现场类隐患排查和基础管理类隐患排查,两类隐患排查可同时进行。6.3.6 排查结果记录DB37/T 3011-2017中第6.3.6条内容适用于本标准。6.4 隐患治理6.4.1 隐

25、患治理要求DB37/T 3011-2017 “6.4.1 隐患治理要求”内容适用于本标准。6.4.2 隐患治理流程事故隐患治理流程包括:通报隐患信息、下发隐患整改通知、实施隐患治理、治理情况反馈、治理验收等环节。a) 通报隐患信息。隐患排查结束后,隐患排查组织单位应将隐患名称、存在位置、不符合状况、隐患等级、治理期限及治理措施要求等信息向责任单位进行通报;b) 下发隐患整改通知。隐患排查组织单位负责制发隐患整改通知书,将治理建议传达给治理责任单位和主要责任人,隐患整改通知单的格式应包括隐患整改责任、措施、资金、时限、预案的“五落实”和闭环管理的要求;c) 实施隐患治理。隐患存在单位在实施隐患治

26、理前应当对隐患存在的原因进行分析,参照治理建议制定可靠的治理措施并组织实施;d) 治理情况反馈。隐患存在单位在规定的期限内将治理情况反馈至隐患整改通知单下发部门验收,未能及时整改完成的应说明原因与整改通知制发部门协同解决;e) 治理验收。按照“谁检查谁验收”的原则,隐患整改通知制发部门应当对隐患整改效果组织验收并在隐患整改通知书上出具验收意见。6.4.3 一般隐患治理由企业各车间、班组等负责人或者有关人员负责组织整改。能够立即整改的隐患应立即组织整改,整改情况要安排专人进行确认;难以立即排除的应及时进行分析,制定整改措施并限期整改。6.4.4 重大隐患上报及治理6.4.4.1 经判定为重大事故

27、隐患的,应当及时组织评估,并编制事故隐患评估报告书。评估报告书应当包括事故隐患的类别、影响范围和风险程度以及对事故隐患的监控措施、治理方式、治理期限的建议等内容。6.4.4.2 根据评估报告书,安全总监应组织隐患存在单位及相关人员(如工艺、设备、电气、仪表、安全、消防等)制定重大事故隐患治理方案。治理方案应当包括下列主要内容:a) 治理的目标和任务;b) 采取的方法和措施;c) 治理的费用和物资;d) 负责治理的机构和人员;e) 治理的时限和要求;f) 防止整改期间发生事故的安全措施(含应急措施)。6.4.5 隐患治理验收6.4.5.1 隐患治理完成后,应根据隐患级别组织相关人员对治理情况进行

28、验收并出具验收意见,实现闭环管理,并建立隐患排查治理台账。6.4.5.2 重大事故隐患治理工作结束后,企业应组织对治理情况进行复查评估,并将治理结果向当地县(市、区)人民政府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报告。7 文件管理DB37/T 3011-2017中7文件管理内容适用于本标准。8 隐患排查的效果通过隐患排查治理体系的建设,企业应至少在以下方面有所改进: 建立事故隐患排查治理组织机构,健全事故隐患排查制度,落实隐患排查治理责任; 依据有关法律法规、技术标准、规程要求结合企业各类风险点的管控措施编制完整的隐患排查项目清单; 制定完整的可执行的排查计划并有效落实,形成完整的体现隐患排查全过程的

29、记录资料; 隐患治理及时,保证整改措施、资金、时限、责任、预案“五到位”,实现闭环管理; 重大事故隐患编制评估报告书及治理方案并实施治理,治理方案和治理结果按规定上报当地县(市、区)人民政府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9 持续改进DB37/T 2883-2016“10 持续改进”内容适用于本标准。10 信息化管理企业在隐患排查清单形成以后,应根据省安监局要求,将隐患排查清单内全部风险信息录入山东省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体系信息平台,并投入正常运行。AA附录A (资料性附录)隐患排查治理体系运行考核制度为确保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建设工作有效运行,企业应制定运行管理考核制度,并严格按照考核制度 进行

30、监督落实,确保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建设、运行工作落到实处。各单位严格落实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管理规定的要求,成立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体系组织机构,做好隐患排查治理等各项工作,公司根据各厂部落实情况给予相应奖惩,并纳入月度安全绩效考核。 一、未按照要求成立两体系组织机构、制定两体系管理制度,并明确相应职责的考核厂部负责人500 元 ;未按要求组织全员开展两体系建设的,未建立隐患排查计划、隐患排查清单、隐患排查治理台帐等相关体系文件的考核责任单位 500 元/每项 ,由分管厂部长承担 50 % 、车间级管理人员承担25 % 、班组级管理人员承担 25 % 。二、 未将“两个体系”建设

31、纳入安全培训计划,明确培训学时、内容、参加人员,并组织全员培训和考试的考核责任单位 200 元/每次 ;各管控层级岗位人员不清楚本层级、本岗位管控的风险点存在的各类危险有害因素或潜在危险事件、职业病危害因素及其健康损害、管控措施的考核责任人50元/每次。三、 公司、厂部、车间、班组四级管理人员必须严格按照管控层级、检查频次、检查要求对所辖区域的危险源进行检查,并做好记录,不符合要求的考核责任人 200 元/次 ;每天如实向安全环保部反映重大危险源的运行情况,迟报、漏报、瞒报或误报的考核责任单位 200 元/次 。四、 未按照要求对两体系建设情况进行系统评审,及时更新隐患排查清单,并按清单编制排

32、查表,及时实施隐患排查的考核责任单位 200 元/每次 ,由分管厂部长承担 50 % 、车间级管理人员承担 25 % 、班组级管理人员承担 25 % 。五、各厂部严格按照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管理规定,履行各自职责,对所查内容分为一般事故隐患和重大事故隐患,并下发整改通知限期整改,一般隐患考核属地单位 200 元/项 ,重大隐患考核 1000 元/项 ;考核由分管厂部长承担 50 % ,车间级管理人员承担 25 % ,班组级管理人员承担25 % 。六、 针对重大事故隐患未进行评估并出具评估报告书、未制定和实施重大隐患治理方案、未建立重大隐患档案的,考核责任单位厂部长 1000 元/每项 ,由

33、分管厂部长承担 50 % ,车间级管理人员承担 25 % ,班组级管理人员承担 25 % 。BB附录B (资料性附录)基础管理类隐患排查清单序号基础管理项目责任单位排查内容或标准专业性排查综合性排查备注班组/工段部门公司部门联合公司联合每周/1次每月/1次每季度/1次每季度/1次每季度/1次1资质证照安全部、保卫部按规定取得合法的营业执照、消防验收(备案)文件,涉及危险化学品的企业需要取得安全生产许可证等资质证照。2安全生产管理机构及人员人力资源部按规定建立安全生产管理机构(含职业卫生管理机构)。3人力资源部、各单位按规定配备安全管理人员(含职业卫生管理人员),按规定配齐注册安全工程师。4安全

34、部、各单位按要求设立安全生产委员会,安委会成员及时更新,安委会应制定和执行工作制度和例会制度等。5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部、各单位建立健全涵盖全员、全岗位的安全生产责任制,并制定量化考核标准,定期进行考核。6各单位建立各级领导的安全履职记录,定期对各级领导的安全履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7安全部、各单位对安全生产责任制进行更新、修订和不断完善;组织对安全生产责任制进行培训。8安全管理制度安全部、各单位按规定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制度,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应当涵盖本单位的安全生产会议、安全生产投入、教育培训和特种作业人员管理、劳动防护用品、安全设施和设备管理、职业病防治管理、危险作业管理、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

35、治理、重大危险源监控管理、安全生产奖惩、事故报告、应急救援以及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其他内容。9安全部、各单位应定期对安全生产责任制及规章制度进行评审,及时更新和完善,确保有效和适用。序号基础管理项目责任单位排查内容或标准专业性排查综合性排查备注班组/工段部门公司部门联合公司联合每周/1次每月/1次每季度/1次每季度/1次每季度/1次10安全管理制度安全部、各单位制定管理制度编制、发布、修订等制度,制度编制、发布、修订等过程规范,制度(文件)试行、现行有效,制度(文件)发布后宣贯、执行、检查到位;记录(台账、档案)的数量、格式、内容明确,填写规范等。11安全操作规程各单位应依据法律、法规、规章

36、和标准、规范,制定涵盖本单位生产经营全过程、全岗位的安全操作规程。12安全部、各单位应定期对安全操作规程进行评审、修订,及时更新和完善,确保有效和适用。13各单位安全操作规程应人手一册,并组织进行培训,确保各岗位职工熟练掌握其内容。14安全培训教育人力资源部、安全部、各单位特种作业人员、主要负责人、安全管理人员应按规定进行取证、复审,取证后按年度进行培训教育,培训资料齐全。15人力资源部、安全部、各单位制定年度安全培训计划,按计划完成各类安全教育培训,培训资料齐全。16人力资源部、安全部、各单位日常教育、“三级”教育、“四新”教育、转岗、重新上岗、新入厂等安全培训教育,培训教育达到规定学时,培

37、训内容符合要求,培训资料齐全。17安全生产会议安全部、各单位公司及各单位应每月召开一次安委会会议,研究、协调和解决安全生产工作中的重大问题,部署安全生产工作任务。安委会会议应有签字、书面记录等。18安全投入财务部按国家相关规定提取安全投入资金,保证必要的安全投入等。19安全部、财务部安全投入使用范围或使用金额符合要求等。20人力资源部按规定为职工购买工伤保险等。21相关方管理装备部、安全部、各单位对相关方有关安全资质和能力进行审查,确认相关方具备合格资质。22按规定签订安全协议,或在劳动、租赁合同中约定各自的安全生产管理职责等。23各单位按规定对相关方人员进行安全教育、监督管理等。24档案管理

38、安全部、各单位各单位应建立和完善安全生产档案,档案内容应包括安全机构、安全人员、安全规章制度、安全检查表、重大危险源监序号基础管理项目责任单位排查内容或标准专业性排查综合性排查备注班组/工段部门公司部门联合公司联合每周/1次每月/1次每季度/1次每季度/1次每季度/1次24档案管理安全部、各单位控管理、安全教育培训、安全经费使用、特种设备、安全设施、劳动防护用品、隐患排查治理、事故调查处理等内容。25安全部、各单位安全生产档案应由专人管理,定期进行收集、整理、分类和归档。归档资料应规范、完整、系统,符合档案管理规定。26重大危险源管理安全部进行重大危险源辨识评估,辨识评估准确。27安全部按规定

39、进行申报、登记、建档、备案等。28安全部按规定对重大危险源进行监控,监控预警系统工作正常。29个体防护装备安全部、各单位按规定招标采购、配备、按期发放所需的个体防护装备。30各单位按规定对个体防护用品和装备实施登记建账、周期检定等有效管理。31应急管理办公室、安全部按规定设置或指定应急管理机构,配备应急管理人员,按规定建立专兼职应急救援队伍。32安全部按规定制定各类应急预案,对预案进行有效管理(论证、评审、修订、备案和持续改进等)33安全部、生产部、各单位按规定进行应急演练,并对应急演练进行评估和总结、对预案进行评审等。34各单位按规定配备应急装备、物资,建立应急物资、设施台账,按规定进行经常

40、性的检查、维护、保养和管理等。35事故报告、调查和处理各单位按规定及时报告各类事故,并保护事故现场及有关证据等。36安全部、各单位对事故进行调查、处理、分析等。CC附录C (资料性附录)现场类隐患排查清单厂部:炼铁厂 区域:高炉区域 风险点排查内容与排查标准日常隐患排查 专项或专业性隐患排查节假日隐患排查季节性隐患排查综合性隐患排查编号类型名称风险点等级责任单位作业步骤危险源或潜在事件管控措施岗位/班组车间厂部级公司级厂部级公司级厂部级公司级车间级厂部级公司级序号名称每季度每季度每季度每半年每月每月每季度YFLT-GL-001作业活动高炉本体生产现场巡视二级炼铁厂高炉区域1 检查炉底、干渣坑炉

41、底存在积水,干渣坑存在积水工程技术设置专用干渣坑,炉底按照角度砌筑,便于排水,设置合理的排水沟,铁罐线路规范设置管理措施作为危险区域进行管理。及时点检,保持干燥,现场设置警示告知牌,人员不准逗留和靠近。培训教育开展安全警示教育,职工禁止靠近个体防护携带煤气报警仪、测温枪、防护服、手套、安全帽、口罩、防护鞋。应急处置1、通过管理保持炉底、干渣坑干燥;2、炉役后期做好炉底特护处理;3、发生烧穿事故立即紧急休风;4、职工立即按照演习路线逃生;5、做好炉体修复。2 高炉本体、风口区观察,炉前观察出铁。高炉本体开裂,巡视炉体设备风向不好,不携带煤气报警仪,取铁样工具、模具潮湿、未预热,炉体煤气泄漏。工程

42、技术高炉本体开裂及时焊补,各梯架平台设置可靠护栏,炉体平台安装煤气报警器,设置安全通道,风口及时更换。管理措施注意观察,上下梯架平台站稳抓牢,煤气区域作业两人以上签字确认,取样使用工具预热后使用,跨越渣铁沟走安全通道。培训教育开展防煤气中毒、防烫伤安全教育,每年举行两次安全考试,开展应急预案演习。个体防护煤气报警仪、防护服、安全帽、手套、口罩、防护鞋、空气呼吸器、氧气呼吸器。应急处置发现中毒或烫伤立即将受伤人员脱离现场,拨打120等救援电话,设置现场警戒。YFLT-GL-002作业活动高炉休风三级炼铁厂高炉区域1 炉顶通蒸汽,停止富氧、喷煤,减风,切煤气,开大放散,关闭煤气切断阀,减风到零,开倒流,关煤气蝶阀,开爆发孔,堵风口。富氧管道未插盲板,料面熄火,风口未堵严,开爆发孔时风口区有人作业,大放散未有效锁止。工程技术现场设置煤气报警器,大放散设置连锁,爆发孔安装点火枪。管理措施插盲板签字确认,开爆发孔时风口区域清场,堵风口严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行业 > 常用办公文档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1,本文(冶金行业企业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实施指南参考模板范本.doc)为本站会员(林田)主动上传,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2,用户下载本文档,所消耗的文币(积分)将全额增加到上传者的账号。
3,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发送邮件至3464097650@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Www.163Wenku.Com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