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核心稳定训练对痉挛核心稳定训练对痉挛型脑瘫患儿运动功能型脑瘫患儿运动功能的影响的影响脑瘫的定义 脑性瘫痪简称脑瘫,是指出生前至出生后一个月内各种原因所致的非进行性脑损伤综合征,主要表现为中枢性运动障碍及姿势异常,可伴有不同的智力障碍、癫痫、视觉障碍、言语障碍、感知障碍、心理行为障碍及学习困难等表现。时具有不同临床表现的一组综合征,而不是一种单一的疾病。脑瘫的病因 脑瘫的直接病因是脑损伤和脑发育缺陷,造成脑损伤和脑发育缺陷的时间可划分为三个阶段,即出生前、围生期和出生后。母体因素:先兆流产,用药、妊娠 中毒症、胎儿期缺氧等。出生前因素围生期因素:胎龄及体重、分娩 时因素、其他因素(早产儿、低出生
2、体重儿)。出生后因素:新生儿惊厥、吸入性 肺炎、缺氧缺血性脑病、脑外伤等。痉挛型脑瘫的临床表现痉挛型脑瘫主要损伤部位是锥体系,特点是肌张力增高,被动运动时有“折刀”样改变。关节运动范围变窄,运动障碍,姿势异常。屈肌张力增高时多表现为:手握拳,拇指内收,前臂旋前,肘关节屈曲,尖足,足内、外翻,髋关节屈曲,下肢内收内旋,剪刀步态。临床检查可见锥体束征,腱反射亢进,骨膜反射增强,踝阵挛阳性,岁后巴宾斯基征仍成阳性。深反射 桡骨膜反射:(1)操作方法:患者前臂置于半屈半旋前位,检查者以左手托住其腕部,并使腕关节自然下垂,随即以叩诊锤叩桡骨茎突。(2)正常反应:可引起肱桡肌收缩,发生屈肘和前臂旋前工作(
3、3)结果解释:反射中枢为颈随56节病理反射踝阵挛:(1)操作方法:患者仰卧位,髋与膝关节稍屈,检查者一手持患者腘窝处,一手持患者足底前端,用力使踝关节背屈。(2)阳性反应:腓肠肌与比目鱼肌发生连续性节律性收缩。踝阵挛操作示范图踝阵挛阳性反应病理反射Babinski(1)操作方法:患者仰卧位,髋及膝关节稍屈曲,下肢取外旋外展位。检查者用竹签沿患者足底外侧缘,由后向前划至小趾根部并转向内侧。(2)阳性反应:为趾背屈,余趾呈扇形展开。摘要(1)目的:探讨核心稳定训练对痉挛型脑性瘫痪(简称脑瘫)患儿运动功能的影响。(2)方法:2012年6月一2013年6月人住青岛市妇女儿童医院神经康复科的痉挛型双侧性
4、瘫痪的脑瘫患儿,诊断及分型明确、粗大运动功能测定(GMFcS)为I一级、能够理解并听从指令、人组前6个月内未行A型肉毒毒素神经阻滞术或矫形手术的患儿60例,按年龄、脑瘫类型及GMFCs分级水平匹配原则进行随机分组。在基础治疗的同时,实验组进行常规PT训练1次(30min)和核心稳定训练1次(30min),对照组进行常规PT训练2次(30min次),所有治疗项目均为每周5次,每次持续30min,3个月为1个疗程。采用粗大运动功能测定(GMFM)中的各能区评分、10m步行测试(10MwT)、上下楼梯测试(TsT)分别评估两组患儿训练前后的粗大运动功能和步行情况,并对结果进行组内和组间比较。结果:3
5、个月后对照组和实验组患儿的A、B、c区评分均无明显提高(尸005),D区、E区评分均较训练前提高(P O05)、最适步速独走10m所用时间(代表步速)、和上下5层楼梯时间,两组均亦减少(Jp005),但实验组明显优于对 照组(P005);而独走10m所需步数(代表跨步长)两组治疗后较治疗前均减少(JD005)。结论:核心稳定训练联合常规PT训练更有利于提高痉挛型双侧瘫痪的脑瘫患儿粗大运动功能、行走最适步速及上下楼梯速度,但对提高步长两组间尢明显差异性。脑瘫的运动障碍 脑瘫是儿科最常见的神经运动残疾,脑损伤引起的原发性障碍包括肌肉激活模式异常、痉挛、力的产生受损及协调不良,这些原发性障碍限制躯体
6、活动,如加重肌肉无力、改变肌肉生理、减少关节活动范围,继而引起限制功能的代偿性运动模式。脑瘫的物理治疗 脑瘫患儿的物理治疗主要包括维持ROM、改善肌力、促进可动性等治疗。国外学者研究证实,肌力强化训练可以提高痉挛型脑瘫患儿的肌力、改善步态和运动功能,但文献资料主要限于肢体肌肉,而核心肌群强化用于脑瘫患儿的研究极少报道。痉挛型脑瘫常规性治疗 基础治疗:包括作业治疗(OT)、针灸、推拿、神经肌肉电刺激治疗,各项目课时均为30min,1次/天。常规性PT治疗:具体内容:1.上下肢被动牵拉降低肌张力;2.被动加主动关节活动训练以增加活动范围;3.平衡训练;4.步梯训练。核心稳定性 所谓“核心稳定性”是
7、指,在运动中控制骨盆和躯干部位肌肉的稳定姿态,为上下肢运动创造支点,并协调上下肢的发力,使力量的产生、传递和控制达到最佳化。人体的大多数运动都是多关节和多肌群(肌肉)参与的全身运动,在这个运动中,如何将不同关节的运动和肌肉的收缩整合起来,形成符合专项力学规律的肌肉“运动链”,为四肢末端发力创造理想的条件,是所有运动项目共同面临的问题。所以,尽管骨盆、髓关节和躯干部位的肌肉并不像四肢肌肉那样,直接完成人体的运动,但是,它们的“稳定性收缩”可以为四肢肌肉的收缩建立支点,提高四肢肌肉的收缩力量,同时,还可以协调不同肌肉之间的运动,加快力量的传递,整体上提高运动效率。核心稳定力量训练 核心稳定力量训练
8、从解剖学的角度来看,人体的“核心”是指脊柱、髋关节和骨盆,它们正好处于上下肢的结合部位,具有承上启下的枢纽作用。核心稳定力量与传统训练的区别核心稳定力量与传统的腰腹力量训练有很大的不同:(1)核心稳定力量的训练涉及整个躯干和骨盆部位的肌肉,特别是注重对那些位于深层的小肌肉群的训练,在练习方式上不仅采用一端固定的向心收缩,而且强调两端固定的静力性收缩,在运动方向上不仅进行一维的运动,而且重视两维和三维的运动。(2)在训练的方法和手段上,核心稳定力量的负重较轻,许多练习甚至是徒手的克服自重练习。同时,由于核心稳定力量的主要功能之一在于对身体重心的控制,所以,该力量在很多情况下是在不稳定条件下进行训
9、练,以此使更多的小肌肉群,特别是关节周围的辅助肌参与运动,培养运动员在运动中稳定关节和控制重心的能力。痉挛型脑瘫核心稳定训练 核心稳定训练:包括静态地面上练习及动态Bobath球上训练。选择适合儿童的6个核心稳定与核心肌力强化训练项目核心稳定训练具体操作1.仰卧位髋、膝、踝屈曲姿势保持与“蛇形”训练;核心稳定训练具体操作2.躯干搭桥核心稳定训练具体操作3.四足支撑四足支撑困难核心稳定训练具体操作4.四点、三点和两点对角线手膝支撑两点手膝支撑三点手膝支撑核心稳定训练具体操作 5.侧卧位髋伸展 6.动态Bobath球上训练 具体方案实施由治疗师根据患儿GMFCS分级和能力水平设定,遵循由静态到动态
10、、简单到复杂循序渐进的原则,若患儿不能够独立完成某种训练方法,治疗师则被动辅助触发姿势的维持并言语指令和方向性支持提供帮助,辅助量以患儿能够做出最大努力为宜,随着动作完成的程度逐渐减少直至去除辅助。疗效评估指标1.粗大运动功能测试:采用粗大运动功能评定(GMFM)88项中的A区(卧位与翻身)、B区(坐位)、C区(爬与跪)、D区(站立)E区(步行、跑和跳)测评。2.10m步行测试:评估患儿步行10m需要的时间和步数。在笔直、平坦光滑的地面上,取一段14m长的直线距离,让患儿以能够自己控制的合适速度沿着这条直线行走,取中间10m进行记录和分析,所得时间和步数代表最适步速、步长的变化。疗效评估指标3
11、.阶梯试验:评估上下阶梯需要的时间。测试需要在5层两侧均有扶手的阶梯进行。指导患儿尽最大速度(并不是跑)自第一阶梯开始步行到达最后一层阶梯时并转身下阶梯(上、下阶梯时尽量一步一阶、若不能,则两步一阶),记录所用时间、方式。痉挛型脑瘫训练结果 经过3个月的康复训练,对于增加了核心稳定训练的患儿来说,在GMFM中D、E区评分增高,10mWT中所用时间较少,5层阶梯试验相应的所时间也较少。讨论“核心”定位于人体重心所在的腰椎、骨盆和髋关节周围。核心肌群可分为整体肌肉(浅层运动肌肉):竖脊肌、臀大肌、腹直肌腹外斜肌、腹内斜肌等【负责脊柱运动和方向的控制】和局部运动肌肉(深层稳定肌):多裂肌、腹横肌、膈
12、肌、腰方肌和骨盆底肌等【通常起于脊柱或分布脊柱深层,期收缩一般不引起肌肉长度和运动范围的改变,负责控制脊柱的曲度。维持腰椎稳定性。常用的核心训练常用的核心稳定与核心力量强化方法包括稳定的地面抗组训练、不稳定的悬吊运动训练和球上训练。康复临床上中推荐使用地面为基础的自由体重练习配合中等程度的不稳定练习。痉挛型脑瘫患儿稳定性差 痉挛型脑瘫患儿躯干稳定性控制能力差,二躯干稳定性控制对人体的姿势、稳定及直立动作等具有重要作用。研究发现:痉挛型脑瘫儿童存在腰椎不稳定,很容易出现脊柱前凸、后凸和侧弯等畸形。结论综上所述,肌肉机激活模式异常时脑瘫患儿的原发性障碍之一,脑瘫患儿普遍存在核心肌群肌力弱、平衡差、速度慢、步长短、步基宽、躯干不稳定等问题。常规PT联合核心稳定训练较单纯常规PT训练更有利于提高双侧性痉挛型脑瘫患儿的粗大运动功能、行走最适合步速及上下楼梯速度,但在提高步长方面效果有限,需进一步寻找限制步长的原因并采取相应治疗政策。问题(讨论)对痉挛型脑瘫患儿有什么有什么更好的办法可以提高步长方面效果?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