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足太阳膀胱径足太阳膀胱径 足太阳膀胱经是十二经脉中最长的一条。黄帝内经说:膀胱者,州都之官,津液藏焉,气化则能出矣。所谓“州都”就是水聚之处,当膀胱充满尿液时,即由尿道排出体外。在十二时辰中,膀胱经对应申时(15-17点)。该经脉发生异常时,容易发生股关节痛、痔疮等,且脸部皮肤带黑,失去光泽。2足太阳膀胱径本经脉分支从头顶部分出,到耳上角部。直行本脉从头顶部分别向后行至枕骨处,进入颅腔,络脑,回出分别下行到项部,下行交会于大椎穴,再分左右沿肩胛内侧,脊柱两旁,到达腰部,进入脊柱两旁的肌肉,深入体腔,络肾,属膀胱。本经脉一分支从腰部分出,沿脊柱两旁下行,穿过臀部,从大腿后侧外缘下行至腘窝中。另一
2、分支从项分出下行,经肩钾内侧,从附分穴挟脊下行至髀枢,经大腿后侧至腘窝中与前一支脉会合,然后下行穿过腓肠肌,出走于足外踝后,沿足背外侧缘至小趾外侧端,交于足少阴肾经。3足太阳膀胱径背部另一支脉:从肩胛内侧分别下行,通过肩胛,经过髋关节部,沿大褪外侧后边下行,会合于窝中,由此向下通过腓肠肌部,出外髁后方,沿第五跖骨粗隆,到小趾的外侧,下接足少阴肾经。足太阳膀胱经是十二经脉中最长的一条经脉。其循行是从内眼角开始,上行额部,交会于头顶。它的支脉:从头顶分出到耳上角。其直行主干:从头顶入内络于脑,复出项部,分开下行。一支沿肩胛内侧,夹脊旁,到达腰中,进入脊旁筋肉,络与肾,属于膀胱。一支从腰中分出,夹脊
3、旁,通过臂部,进入窝中。4足太阳膀胱径 足太阳膀胱经一侧共有穴位67个,是十二经脉中穴位最多的条经脉,其中49穴分布于头面部、后颈部和背腰部之督脉的两侧,余18穴则分布于下肢后面的正中线上及足的外侧部。其中,睛明、攒竹、风门、心俞、肺俞、肝俞、脾俞、胃俞、肾俞、八髎、承山、委中、至阴等都是膀胱经上极其重要的穴位。通过解剖学我们可以得知,膀胱具有积存肾脏制造出来的尿液的功能,当膀胱充满尿液时,即经由尿道排出体外。而中医学却认为,膀胱是当小肠把无用的固态物和水分分开后,水分流入的主要器官。5足太阳膀胱径 该经通往头、背、腰、臀、下肢、足等各部分,是条几乎已贯通全身的经脉。故该经发生异常时,会影响全
4、身,而呈现各种症状。如头部会出现头痛、头重、眼睛疲劳、流鼻血、鼻塞等症状,又会产生肩、背、腰、臀、胫等部的肌肉疼痛,还会发生股关节痛、痔疮、癫狂、小便不利等病症。由于足太阳膀胱经处于身体的最前线,黄帝内经上说“太阳主外”。也就是说太阳经依靠阳气在身体的最前线(体表)与外邪抗争抵御外邪入侵,故最容易老损,尤其是在耗其过度时,如不好好休息养护,日久外病及里,就会造成相关内脏的损害。所以,在日常生活中想要维持身体健康,时刻注意养护好自己的膀胱经是十分重要的。6足太阳膀胱径 遗尿和小便不通是膀胱病变的两大信号 膀胱不能储藏尿液就会漏,不能排尿就会不通,严重者会发生癃闭。癃闭即常说的尿潴留。排尿不痛快,
5、点滴而短少,病势较缓者为“癃”;小便不利,点滴全无,病势较急者为“闭”。当发生癃闭时,用消毒棉签刺激鼻腔打喷嚏是最简单、最有效的通利小便的方法。古人认为下窍闭起自上窍闭,因而上窍通下窍也通。故打嚏可以开肺气、举中气,通利下焦之气,使小便通利、顺畅。膀胱与肾相表里,主一身水气之通调。水分不足或过剩都会致病,尿床、尿频、尿急,甚至发炎,致癌等。又因“肾主骨,肝主筋,肾水滋养肝木”,水少则木枯,水亏则筋病。平时筋骨经常酸痛,坐骨神经、头项腰背疼痛,冬季易感冒伤风的人,也与膀胱经有关。因此在生活中要注意调理膀胱经。8足太阳膀胱径二、膀胱的养护在申时二、膀胱的养护在申时 膀胱是储存和排泄尿液的器官,人体
6、经胃摄入的水液通过肺、脾、肾、三焦、小肠、大肠诸脏腑的作用,布散于周身,供人体利用后而残留部分被化为尿液,储存于膀胱,尿液储存到一定限度即可及时自主地排出体外。膀胱所属的足太阳经脉的功能可以使津、液的物质和功能,存于体内并发挥其正常作用。如果膀胱真阳不足,其存津储液功能就会减弱,津液的作用就不能正常发挥。根据黄帝内经养生理论,养护膀胱最佳时段是在申时,1517点是膀胱经经气最旺盛的时候,此时喝水、排尿、运动均有利于体内“火气”“毒素”的排出。因此,在申时我们最应该做的就是:9足太阳膀胱径 1 1、多喝水:、多喝水:申时要多喝水。因此时膀胱经最活跃,水有利尿功能,可使输尿管、膀胱流畅,防止结石发
7、生和细菌感染。2 2、不憋尿:、不憋尿:贮藏和排泄尿液是膀胱的本能,人有尿意时要及时排泄,才不致引发膀胱疾病尤其是申时千万不能憋尿,要及时排尿泻火,申时还可吃点水果或小点心来补充体内能量。3 3、多运动:、多运动:人体有三大排毒途径:是通过尿液把体内毒素排出;二是通过大肠把体内脏东西排出;三是通过毛孔发汗把体内毒素排出。膀胱经是掌控尿液和汗液两条通道的,通过刺激膀胱经,可增加全身血液循环和新陈代谢,把人体废物从尿和汗中排出。下午4点属于申时,申时属相是猴子,猴子天性爱动。下午4时也是人体新陈代谢率最高的时候,肺部呼吸运动最活跃,人体运动能力也达到最高峰,此时锻炼身体不易受伤,是锻炼的最佳时间段
8、。这时运动必须全身出汗,才达目的。10足太阳膀胱径第二节第二节 足太阳膀胱经穴位的对应病症治疗足太阳膀胱经穴位的对应病症治疗 一、睛明穴:预防近视的要穴一、睛明穴:预防近视的要穴 睛明穴是足太阳膀胱经的起始穴,又名泪空、泪腔、目内眦。睛明穴是应用治疗眼部疾病和明目的要穴,主要用来治疗迎风流泪、偏头痛、结膜炎、睑缘炎、眼睛疲劳、眼部疾病、三叉神经痛、近视等病症。睛明穴位于眼部内侧,内眼角稍上方凹陷处。11足太阳膀胱径 睛明之名,意指眼睛接受膀胱经的气血而变得光明。本穴为足太阳膀胱经第一穴,其气血来源为体内膀胱经的上行气血,乃体内膀胱经吸热上行的气态物所化之液,亦即是血。膀胱经之血由本穴提供于眼睛
9、,眼睛受血而能视,变得明亮清澈,故而得名。睛明穴是预防近视在重要的穴道之一,在做好手部清洁卫生后,挤压睛明做眼部保健。同时配合攒竹、四白,太阳、承泣、鱼腰等眼部重要穴道起来做,效果更佳。12足太阳膀胱径 长时间看书或用电脑的人,常有眼睛发胀、怕见光的感觉。这时用双手点按睛明穴,向内上方用力。当感觉到眼睛酸胀,或有点发痛时,说明点按该穴位达到了效果。然后持续点压或一松压此穴l2分钟,就可缓解眼部疲劳。按摩睛明穴对治疗迎风流泪、视物不清,目涩等眼部疾病也有很好效果。中医认为,迎风流泪主要是肝肾阴虚,肾气不纳,外受冷风刺激所致。泪为人身五液之,若久流泪不止,难辨物色,甚至失明。每日晨起和睡前各点按睛
10、明穴次,每次20分钟可取得良好效果。点按该穴时,手法要轻,不可挤压泪腺,以免造成损伤感染。睛明穴还是与睡眠有密关的穴位,如果睛明穴出现胀闷,就会影响睡眠难以入睡。13足太阳膀胱径 二、委中穴:二、委中穴:腰酸背痛,一按就灵腰酸背痛,一按就灵 委中又名帼中、郄中、血郄,是人体足太阳膀胱经上的重要穴道之一。它位于人体的帼横纹中点,股二头肌腱与半腱肌腱中间,即膝盖里侧中央。黄帝内经将膀胱经比喻成河流,横穿深沟,交点为穴,委中穴在该经脉上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14足太阳膀胱径 委中穴是治疗腰背疾病的要穴,前人将其归为四大总穴之,并在四穴总歌中有“腰背委中求”之说。其意思是指凡是腰背病症都可取委中穴治疗。
11、其功效神奇。原因是委中穴的位置正在膀胱经的一个岔路口上,在背部分为两支的膀胱经在这里汇合为一支,继续下行。因此,刺激这个穴位,能振奋整个膀胱经的活力,尤其是对疏通腰背部的气血十分有效。15足太阳膀胱径 如果腰板正常的人,当趴下时,用手摸委中的部位,发现它是凹陷的,这是正常状态;如果在此部位有一凸起、有条索状物、有小包,或有压痛点,则是有腰酸背痛之症。指压委中,可治疗腰背疾患。治疗方法:患者最好趴在床上,可自己操作或由家人帮忙。用双手拇指端按压两侧委中穴,力度以稍感酸痛为宜,压一松为1次,连续按压20次,同时与腿部的屈伸相配合。按压时,如果能搽上点刮痧油或药酒更好。这样不仅可以治腰痛,还能有效解
12、除腿部酸麻疼痛,对一些下肢疾病也有保健作用。需要注意的是,在治疗腰背痛期间,按压的穴位最好不见水,尽量不要吃发物。16足太阳膀胱径 三、承山穴:三、承山穴:缓解疲劳,驱除湿气缓解疲劳,驱除湿气 承山穴是膀胱经上又一要穴,它位于人体小腿后面正中,委中与昆仑穴之间,当伸直小腿或足跟上提时,腓肠肌肌腹下出现的尖角凹陷处即是。承山穴所处的位置,肌肉分成“人”字形,承山穴就在人字中间。承山穴含义:承山就是承起一座山,山指我们的身体,我们所承受的压力,承山穴的位置是筋、骨、肉的集结之处,是最直接的受力点。承山穴具有承担身体及压力的能力,当我们感觉累时,轻按压承山穴,疲劳就会得到缓解。17足太阳膀胱径 承山
13、穴还具有通经活络、柔筋缓痉的功效,对于治疗小腿抽筋有特效。在游泳或跑步时突然出现小腿抽筋,对承山穴进行常规按揉可缓解疼痛,具有立竿见影的效果。膀胱经主人体身之阳气,承山穴位于足太阳膀胱经上,既是承受全身压力的所在,又是人体阳气最盛的经脉枢纽,刺激承山穴能通过振奋膀胱经的阳气,排出人体湿气。因此,承山穴又是祛除人体湿气最好的穴位。18足太阳膀胱径 按摩手法:按摩手法:当按压承山穴是用来发汗、治病时,用重手法来一鼓作气,祛除病邪。平时用来驱除湿气,缓解疲劳时,可轻轻按揉。承山穴按压会非常酸痛,如果手法重了,许多人会受不了。所以,揉按承山,开始时轻轻按揉,以感觉到酸胀微痛为宜,慢慢可加重手法,但也不
14、要按到剧痛难忍。站桩法站桩法:两手抱于胸前,静静地站着。站时脚跟稍稍抬起,重心落在脚掌前23处,也就是涌泉穴上,身体受力部位偏于两腿前外侧和小腿肚上。两腿前外侧受力,鼓动了多气多血的足阳明胃经,能促进人体气血的通畅;而腿肚子所受的力,正是作用于承山穴。所以,该法也是在按揉承山穴,同样能达到减缓疲劳,驱除体内寒湿的效果。19足太阳膀胱径 四、至阴穴:治疗产妇胎位不正的特效穴四、至阴穴:治疗产妇胎位不正的特效穴 至阴穴是足太阳膀胱经之末穴,又是肾经之始穴。位于足小趾指甲的外侧大约两毫米处。至阴之名意指膀胱经气由此穴到达足少阴肾经。20足太阳膀胱径 至阴穴是治疗胎位不正的要穴。中医认为胎位失常是由于
15、妇女妊娠后气血亏虚,胎气不足,影响胞宫的正常活动造成的。至阴穴是足太阳膀胱经的井穴,又是与足少阴肾经经气相通的穴位。通过在此处艾灸热刺激,可激发足太阳膀胱经经气,同时间接通过足少阴肾经,使调治信息传至子宫调衡胞宫气血,有助于胎位的自动转正。灸至阴穴除了用于纠正胎位外,还对月经不调、崩漏、带下、痛经、更年期综合征及乳痈、乳癖等也有疗效。21足太阳膀胱径 临床中常用艾灸至阴穴矫正胎位的方法具有效果好等优点,只要正确掌握施治要点,般3-5次即可胎位转正。但并非人人适合,如产道狭窄孕妇、胎儿有脐蒂绕颈现象的胎位不正,就不能盲目采用艾灸至阴穴来矫正,需到正规医院或在医生指导下选择。艾灸时孕妇可取坐位,脚踏凳上,并解开裤带,亦可取仰卧位,两腿伸直。施术者将艾条点燃后,双手执住分别在两侧穴位行温和灸,艾火距离穴位约为2-3厘米,以不产生灼痛而有明显的温热感为度。每次施灸10-15分钟,每日灸治1次。施灸完毕孕妇应保持原位仰卧60分钟。灸治的当天晚上睡眠时还应解开腰带,并卧向胎儿背之对侧。接受灸治之后,孕妇应每天去产科检查次,在胎位被纠正过来之后,即可停止艾灸。22足太阳膀胱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