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九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期末考点复习提纲精编版(实用必备!).docx

上传人(卖家):wenku818 文档编号:4051176 上传时间:2022-11-06 格式:DOCX 页数:27 大小:63.0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部编版九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期末考点复习提纲精编版(实用必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部编版九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期末考点复习提纲精编版(实用必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部编版九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期末考点复习提纲精编版(实用必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部编版九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期末考点复习提纲精编版(实用必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亲,该文档总共2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部编版九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期末考点复习提纲精编版第一单元复习考点1.改革开放的作用、意义、重要性?极大激发广大人民群众的创造性, 极大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 极大增强社会发展活力。人民生活显著改善, 综合国力显著增强, 国际地位显著提高。坚持改革开放,是我们的强国之路,富民之路。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发展马克思主义。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也是决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最鲜明的特色。改革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改革开放使广大人民群众参与社会劳动,创造社会财富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空前高涨。2.改革开放如何推动国家和社会的发展?我国逐步确立

2、了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等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改革开放使广大人民群众参与社会劳动,创造社会财富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空前高涨。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已成为社会共识。3.改革开放取得的成就(中国腾飞的表现)答:综合国力增强: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制造业第一大国、货物贸易第一大国、商品消费第二大国,外汇储备连续多年位居世界第一,科技、教育、文化等各项事业蓬勃发展。人民生活方面:我国城乡就业规模持续扩大,人民收入较快增长,家庭财产稳步增加,社会保障体系逐步建立和完善,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世界影响力方面: 从

3、“引进来”到“走出去”,从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到共建“一带一路”,从应对亚洲金融危机和国际金融危机到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主要稳定器和动力源,中国已经成为影响世界的重要力量。4 核心观点(1)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兴国之要,工作中心)坚持改革开放(强国之路,富民之路)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立国之本,也是我们党和国家生存发展的政治基石)(2)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3)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是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和使命。5. 我国为什么要全面深化改革?答:我国过去40多年的快速发展靠的是改革开放,未来发展也必须坚定不移地依靠改革开放进入新时代,我国

4、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主要矛盾)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发展阶段)我国经济发展面临区域发展不平衡、城镇化水平不高、城乡发展不平衡等现实挑战。(现实挑战) 6.我国应该如何全面深化改革?(面对改革开放所遇到的挑战,应采取哪些对策?)将改革进行到底,开启全面深化改革的新征程。需要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 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坚持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 全社会不断弘扬与时俱进、锐意进取、勤于探索、勇于实践的改革创新精神。,继续自强不息、自我革新。7. 为什么要

5、让全体人民共享发展成果?答: 衡量一个社会的文明程度,不仅要看经济发展,而且要看发展成果是否惠及全体人民,人民的合法权益是否得到切实保障。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党的奋斗目标。发展的根本目的就是增进民生福祉。(易混:创新的目的是增进人类福祉)8.怎样让全体人民共享发展成果?党和政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强调人人参与、人人尽力、人人享有,让人民群众共享发展成果。党和政府抓住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提高就业质量和人民收入水平,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在发展中补齐民生短板、促进社会公平正义9. 核心观

6、点(1)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2)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3)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4)党的奋斗目标是: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5)发展的根本目的:增进民生福祉10.创新和生活的关系?创新的含义?生活处处有创新。创新是一种生活方式,创新无处不在。生活的各个领域都需要创新,也都可以创新。创新让生活更美好。11. 创新对个人和社会带来了哪些积极意义?(为什么)个人:创新给我们带来惊喜,让我们获得成就感。创新点燃激情,让我们的生命充满活力。创新改变我们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让

7、我们勇敢面对挑战,激发潜能,超越自我。社会:知识创新提供新思想新方法;技术创新促进生产力发展,增加社会财富;制度创新促进公平正义,推动社会进步。创新让生活更美好,生活因创新变得更加便捷、舒适和丰富多彩。 12. 为什么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创新是推动人类社会向前发展的重要力量。时代发展呼唤创新。创新已经成为世界主要国家发展战略的重心。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唯创新者进,唯创新者胜,唯创新者强。创新驱动是国家命运所系,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动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让创新成为推动发展的第一动力,是适应和引领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的现实需要。我国改革开放事业进入攻坚克难的关键时期,更加呼唤改革创新

8、的时代精神。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源泉,也是中华民族最鲜明的民族禀赋。13.在社会发展中,我们如何处理好改革与创新的关系?创新是改革开放的生命。我国改革开放事业进入攻坚克难的关键时期,更加呼唤改革创新的时代精神。改革在不断创新中提升发展品质,创新通过改革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改革创新推动中国走向富强。国家用改革之手,激活创新引擎,释放更多创新活力,让广大人民群众通过创新更好的分享改革发展成果。 14.核心观点(1)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2)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源泉。也是中华民族最鲜明的民族禀赋。(3)

9、我国实行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4)创新必须摆在国家全局发展的核心位置。15.我国科技创新的现状科技创新能力已经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性因素;(重要性)我国在尖端技术的掌握和创新方面打下了坚实基础,在一些重要领域走在世界前列;(成就)从整体上看,我国科技创新能力不强、科技发展总体水平不高、科技对经济增长贡献率低于发达国家。(差距)16. 怎样建设创新型国家?答:国家:必须落实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将科技和教育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把经济建设重心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要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坚持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

10、、引领未来的方针,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必须加快形成有利于创新的治理格局和协同机制,搭建有利于创新的活动和融资平台,营造有利于创新的舆论氛围和法治环境。企业:企业是社会创新的重要力量。提升创新能力,开发核心技术,自强奋斗、敢于突破。个人:培养创新意识,提升创新能力,既要尊重他人的知识产权,又要学会保护自己的知识产权,善于运用法律维护自己的权益。17.为什么必须重视发展教育?(重要性)一个民族创新能力的提高离不开创新人才的培养。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是提高国民素质、培养创新型人才、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教育寄托着亿万家庭对美好生活的期盼。18. 如

11、何促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让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理念深入人心。企业是社会创新的重要力量。提升创新能力是企业持续发展之基、市场制胜之道。时代需要弘扬创新精神。创新的时代,既要尊重他人的知识产权,又要学会保护自己的知识产权。19.创新精神的表现及目的表现为敢为人先、敢于冒险的勇气和自信,表现为探索新知的好奇心和挑战权威的批判精神,表现为承受挫折的坚强意志和沟通合作的团队精神表现为舍我其谁的责任担当和造福人类的济世情怀。目的:增进人类福祉,让生活更美好 20.核心观点(1)科技创新能力已经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性因素。(2)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 (3)创新的目的是增进人类福祉,让生活更美

12、好。 补充1:作为青年一代,我们要怎样接好改革开放这根“接力棒”?树立远大理想,立志报效祖国。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培养创新意识和能力,努力成为创新型人才。自立自强,艰苦奋斗,勇于面对困难和挫折。积极探索,养成勤动脑、勤动手的好习惯。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努力做到知行合一。积极关注国家与世界发展,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贡献。补充2:青少年如何培养创新精神?(青少年如何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而努力)要树立远大志向,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增强社会责任感。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全面提高自身素质要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培养自己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拓宽思维,多角度思考问题;敢于质疑,善

13、于观察,勤于思考,勇于向传统和权威挑战;要敢于创新、善于创新,把创新热情与科学求实的态度结合起来。第二单元复习考点1. 如何认识和理解民主?民主在价值上要求:大多数人当家作主。民主价值的实现:通过民主形式和民主制度的建立。决定因素:具体国情。3.全体中国人民的共同价值追求?建设人民当家做主的社会主义国家,实现社会公平正义,已经成为全体中国人民的共同价值追求。2.民主的历史进程?1840年的近代中国没有实现还权于民1949年。新中国成立,实现了从封建专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伟大飞跃。中国革命的胜利就是人民民主的胜利。1956年三大改造的完成,标志着社会主义民主在中国大地上得以真正确立。改革开放以来,

14、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行社会主义民主的不懈探索。4.为什么说社会主义民主是一种新型的民主? 人民当家作主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特征我国社会主义民主的特点是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民主。社会主义民主的真谛,有事好商量,众人的事情由众人商量。民主形式既发展选举民主又发展协商民主协商民主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特有形式和独特优势 。人民当家作主有政治制度保障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人民掌握国家政权、行使权力的根本途径。B.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一项独具中国特色的实现民族平等,保障少数民族合法权利的基本政治制度。D

15、.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发展基层民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基础。5.发展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意义?人民的意愿得到充分反映,人民的合理要求得到充分实现,人民的合法权利得到充分保障,人民的创造活力得到充分激发。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有助于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实现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和谐稳定、国家繁荣富强。6.公民民主参与的含义、要求和必要性含义:公民依照法律法规,通过各种途径,以不同形式参与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实现民主权利,维护自身合法权益。要求:公民参与民主生活,需要不断推进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建设。(国家层面)必要性:公民参与是社会主义民主的要求,也是公民的一项权利。7.公民参与

16、民主生活的途径民主选举地位:是人民实现民主权利的一种重要形式。形式:民主选举的形式有多种,例如直接选举和间接选举、等额选举和差额选举等。要求:不管采用哪种形式,民主选举都要遵循公开、公平和公正的原则,同时,公民要积极、主动、理性地参与民主选举。民主决策地位:是保障人民利益得到充分实现的有效方式。要求:保证广泛的公民参与,决策方认真听取各方意见,集中民智,促进决策的科学化。形式:社情民意反映制度、专家咨询制度、重大事项社会公示制度、社会听证制度民主监督地位:是公民参与民主生活、行使公民监督权的具体体现。监督权的内容: 批评、建议、申诉、控告、检举8. 民主监督的意义 实行民主监督,有利于国家机关

17、和国家工作人员改进工作,提高工作效率,克服官僚主义,防止滥用权力,预防腐败。实行民主监督,有助于提高公民的参与意识,激发公民的参与热情。9. 如何行使监督权?答:在法律范围内,公民行使监督权应当实事求是,以事实为依据,不得捏造、歪曲事实,如实反映情况,必要时出示证据和各种证明材料。10.行使监督权有哪些途径?向人大代表或人大常委会反映;采用书信、电子邮件、电话、走访等形式,向有关部门反映;通过电视、广播、报刊等媒体进行监督。信访举报、民主评议、网络问政、舆论监督,网上评议政府。 11.为什么要增强民主意识?一个国家和社会民主生活的质量和水平,与公民的民主意识密切相关。(社会角度)在我国,塑造现

18、代公民,需要增强民主意识,使民主思想和法治精神成为公民的自觉信仰,体现在日常言行中。(公民角度)增强我国公民的民主意识,有利于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也是社会主义制度永葆生命力的重要保证。(国家角度)12.我国公民参与民主生活有什么要求?要有社会责任感和主人翁意识以理性、公正、客观的态度全面、深刻、辩证地看待问题。立场正确、逻辑清晰地表达观点和意见,逐步提高依法有序参与民主生活的能力。13.怎样增强公民的民主意识:(怎么办)首先,公民要自觉遵守宪法,始终按照宪法原则和精神参与民主生活。 其次,公民要不断积累民主知识,形成尊重、宽容、批判和协商的民主态度。最后,公民要通过依法参与公共事务,在实

19、践中逐步增强民主意识。14.为什么要走法治道路?为什么要实行法治?法治能够为人们提供良好的生活秩序,让人们能够建立起基本、稳定、持续的生活预期。依法享有广泛的权利和自由,使人们安全、有尊严地生活。(个人)追求并奉行法治已经成为现代世界各国的共识。(世界)法治是现代政治文明的核心,是发展市场经济、实现强国富民的基本保障,是解决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实现社会正义的有效方式。走法治道路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选择。国家15.如何实现法治?法治要求实行良法之治。良法反映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意志和利益,反映社会发展规律,维护公民的基本权利。法治还要求实行善治。法治建立在民主的基础上,通过赋予公民更多的

20、参与公共活动的机会和权利,实现公共利益最大化。16.我国的法治进程?党的十五大把依法治国确定为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党的十八大提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并纳入“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十九大,党中央组建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委员会,从全局和战略高度对全面依法治国作出了决策部署。2020年民法典公布,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工作会议提出了习近平法治思想。因此:习近平法治思想是全面依法治国的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17. 全面依法治国的意义、总目标、基本要求意义(地位):全面依法治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重要保障。总目标: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要求:科学立法(前提)、严格执法(

21、关键)、公正司法(保障、防线)、全民守法(基础)。18.怎样建设法治中国?建设法治中国,要努力使每一项立法都得到人民群众的普遍拥护。使每一部法律法规都得到严格执行。使每一个司法案件都体现公平正义。使每一位公民都成为法治的踏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和坚定捍卫者。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必须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19.核心观点人类社会进入现代文明的重要标志:法治现代政治文明的核心、实现强国富民的基本保障:法治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依法治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重要保障:全面依法治国走法治道路必须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良法反

22、映: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意志和利益法治建立在民主的基础上。20.核心观点法治政府的作用:一方面,管理社会生活;另一方面,提供公共服务。政府的宗旨是:为人民服务。政府的工作是:要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为人民谋利益。依法行政是现代法治政府行使权力普遍奉行的基本准则。依法行政的核心是:规范政府的行政权。21.如何建设法治政府?/依法行政的要求有哪些?全面推进政务公开,保障公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促进政府决策科学化和民主化。建设法治政府,必须依法行政,防范行政权力的滥用,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提高政府公信力。公民也要积极参与,献计献策,主动监督,促进政府依法行政。22.如何厉行法治?

23、答:坚持厉行法治,要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国家)公民要增强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意识,弘扬法治精神,强化规则意识,树立正确的权利义务观念。(公民)党和政府及其工作人员要带头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提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应对风险的能力。(党和政府)厉行法治,需要加强法治宣传,弘扬法治精神,共同营造良好的法治文化环境。在全社会鲜明地树立起“守法光荣、违法可耻”的法治文化导向。(社会)23.法治和德治的关系国家和社会治理需要法律和道德共同发挥作用,既重视发挥法律的规范作用,又重视发挥道德的教化作用。以法治承载道德理念,强化法律对道德建设的促进作

24、用;以道德滋养法治精神,强化道德对法治文化的支撑作用。法律与道德相辅相成,法治与德治相得益彰。24.建设法治中国,我们青少年应该怎么做?树立法治意识,增强法治观念。学习法律知识,弘扬法治精神。在实践生活中,做到遵法守法,做一名守法的公民。能够运用法治知识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敢于同违法犯罪做斗争,为我国的法治建设做贡献。第三单元复习考点1. 中华文化的来源、内容、特点来源:各族人民团结互助,相互学习,用自己的勤劳和智慧共同开发建设祖国的大好河山,创造了灿烂的中华文化。(各族人民共同创造了灿烂的中华文化)内容:独具特色的语言文字,浩如烟海的文化典籍,名扬世界的科技工艺,异彩纷呈的文学艺术。中华文化的

25、特点: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中华文化具有应对挑战、与时俱进的创造力和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包容力,虽历经沧桑仍薪火相传、历久弥新。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内涵?源自于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历史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熔铸于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中创造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根植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3.中华文化的重要性(作用)?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中华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为中华民族复兴提供精神动力,中华文化独一无二的理念,智慧,气度,神韵增添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内心深处的自信和自豪。4. 文化自信的重要性? 为什么要坚定

26、文化自信?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是对自身文化生命力的坚定信念,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最基本、最深沉、最持久的力量。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就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坚定文化自信,事关国运兴衰、文化安全和民族精神的传承发展。5.如何坚定文化自信,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造性发展。继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不断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6.中华传统美德的特点、内容?特点:内涵丰富,博大精深内容:

27、有忧国忧民、道济天下的爱国情怀;有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奋进品格,有自尊互敬、助人为乐的和乐风范,有诚信守法、见利思义的高尚情操,有孝敬父母、尊敬师长的伦理规范,有律已宽人、扬善抑恶的处世准则等。7.为什么要弘扬中华传统美德(重要性)?中华传统美德是中华文化的精髓,是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精神力量。中华传统美德已经融入中华民族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行为方式和风俗习惯,成为一种文化基因。美德走进生活、走向未来,我们的人生才会更加美好、更加幸福。(补一个点在65页最后一句)8.如何弘扬中华传统美德?美德的力量在于践行。推进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青少年责无

28、旁贷;倡导向上向善、孝老爱亲、忠于祖国、忠于人民,青少年必须身体力行。9.爱国主义的重要性、本质是什么?重要性(含义):爱国主义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维护民族独立和民族尊严的强大精神动力。本质:当代中国,爱国主义的本质就是坚持爱国和爱党、爱社会主义的高度统一。10.民族精神在不同时期的不同表现:答:革命时期:井冈山精神,延安精神,长征精神;建设时期:大庆精神,雷锋精神,“两弹一星”精神;改革开放时期:抗洪精神,载人航天精神,抗震救灾精神。11.中华民族精神的内涵、特点 是什么?内涵: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中国人民具有哪些精神?具有伟大创造精神、伟

29、大奋斗精神、伟大团结精神的人民、伟大梦想精神的人民。特点:中华民族精神具有与时俱进的品格。它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着不同的表现,并随着时代进步而不断丰富和发展。12.传承和弘扬民族精神的重要性是什么?一个民族要生存和发展,就要有昂扬向上的民族精神。一个民族如果没有振奋的民族精神,没有坚定的民族志向和理想,就会失去凝聚力和生命力,就难以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精神的力量是无穷的。民族精神始终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强大精神支柱。是维系我国各民族人民世世代代团结奋斗的牢固精神纽带,是激励中华儿女为实现中国梦而奋斗的不竭精神动力。13.怎样传承和弘扬民族精神?在国家危难、民族危亡的紧要关头:挺身而出、

30、舍生忘死、前仆后继。在他人生命、财产遇到危险的关键时刻:见义勇为、扶危济困、无私奉献。在日常学习工作中: 勤勤恳恳、任劳任怨、敬业创优。从自己做起、从现在做起、从小事做起,高扬民族精神,放飞梦想,创造精彩人生。14.价值观的地位、内涵、特点?地位:价值观是文化最深层的内核内涵:人们常常依赖各自尊崇的价值观判断是非曲直和决定行为取向。特点:具有人类基本共性;也存在显著差异15.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有哪些?国家层面(价值目标):富强、民主、文明、 和谐.社会层面(价值导向):自由、平等、公正、 法治个人层面(价值准则):爱国、敬业、诚信、 友善.16.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性?社会主义核心价

31、值观不仅是中国人民在共同生活中形成的价值共识,而且吸收了世界文明的有益成果,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人评判是非曲直的价值标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结着全体人民共同的价值追求,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价值导向,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价值引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引领社会全面进步。17.怎样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与日常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做到落细、落小、落实。我们应自觉做到勤于学习、敏于思考、注重修养、勇于实践,明辨是非、善于选择,认真做事、踏实做人。18.核心观点(1)爱国主义的本质就是坚持爱国和爱党、爱社会

32、主义高度统一。(2)民族精神的核心是爱国主义;(3)时代精神的核心是改革创新;(4)中华民族精神具有与时俱进的品格;(5)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关系:时代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的具体体现,是对民族精神的继承、创新和发展;民族精神是时代精神的基础和渊源。(6)价值观是文化最深沉的内核。(7)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19.为什么要重视发展中的人口问题?P75人口是社会发展的主体,也是影响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变量。人口问题已经成为一个日益严峻的全球性问题,成为人类社会面临的重大挑战之一。20.我国人口(现状)国情和新特点是什么?P76人口国情:我国是人口众多的国家。新特点:总人口增速趋

33、缓、总和生育率明显低于更替水平、出生人口男女性别比偏高、老龄化加剧、大量的人口流动等。21.怎样正确认识计划生育的这一基本国策?(为什么要实施计划生育基本国策) P76必要性:人口问题始终是我国面临的全局性、长期性、战略性问题。调整原因:为进一步适应人口形势新变化和推动高质量发展新要求,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意义:党和国家始终坚持人口与发展综合决策,科学把握人口发展规律,坚持计划生育基本国策,调控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推动实现适度生育水平,有力促进了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22.我国资源的现状?P78我国自然资源丰富,总量大,种类多, 但人均资源占有量少,开发难度大,总体上资源紧缺。23.造成资源

34、现状的原因?我国资源开发利用不尽合理、不够科学,依靠消耗大量资源换取经济发展的现象突出,由此造成的浪费、损失、污染和破坏都很严重。我国面临的资源形势非常严峻。24.我国资源问题的影响是什么?P78必然导致资源的枯竭和对生态环境的破坏,严重影响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经济发展的空间和后劲也会越来越小。25.针对目前的资源问题,我们应该怎么做? 对策:必须探索符合中国国情的利用、保护和开发资源的新路。实施节约资源的基本国策。26.环境状况(环境国情)?P79当前我国生态环境虽总体有所改善,但生态环境形势仍不容乐观。大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等各类环境污染呈高发态势,成为民心之患、民心之痛。原因:一些地方

35、、一些领域由于没有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加上工业化进程加快、资源短缺、人口基数大等问题所产生的多重叠加效应。27.为什么要关爱和保护环境?P79(影响,危害)环境恶化加剧自然灾害的发生,严重破坏生态平衡,威胁着人民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生态环境没有替代品,用之不觉,失之难存。人类关爱和保护环境就是走向重生,漠视和破坏环境就是走向自我毁灭。28.面对突出的人口、资源、环境问题,制约经济社会发展,我们应做出怎样的选择? 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坚持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转变发展方式,坚持绿色发展,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P8029.青少年应如何保护环境,

36、节约资源?(补充)树立资源危机感和节约观念,培养节约习惯。提高环保意识,培养环保习惯,增强法治观念,落实环保行动。倡导低碳生活、绿色生活,从身边小事做起。做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宣传员。举报浪费资源、破坏环境的行为,与其行为做斗争。30.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原因? (为什么)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人类面对生态危机做出的智慧选择。自然为人类的生存与发展提供滋养和必要条件。作为自然的一部分,人类也有责任避免自然受到不必要的伤害,同时要为开发和利用自然作出必要的补偿和修复。 人与自然相互依存,共生共荣,这是一种动态中的平衡、发展中的协调、进取中的有度、多元中的一致、“纷乱”中的有序。 人类开发和利

37、用自然,但不能肆意凌驾于自然之上,必须遵循自然规律。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 31.如何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如何建设生态文明?)坚定目标:要以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为基础,以自然规律为准则,以可持续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为目标。基本国策:要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使青山常在、绿水长流、空气常新。发展理念: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P8432.建设美丽中国时代图景的意义?美丽中国的时代图景是怎样的?美丽中国,不仅是山清水秀、天蓝地绿,而且是留住乡愁、守望相助的生命家园。走绿色发展道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经济繁荣、生态良好

38、、人民幸福,是建设美丽中国的时代图景。33.走绿色发展道路的意义?(补充)有利于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有利于落实绿色发展理念,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实现可持续发展;有利于我国实现经济转型升级,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有利于增强公民的环保意识,践行绿色生活方式;有利于保障人民的生命健康,建设美丽、健康中国。34.怎样坚持走绿色发展道路,建设生态文明?怎样建设美丽中国?国家:坚持走绿色发展道路,要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我们既要金山银山也要绿水青山,因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P85走绿色发展道路,坚持绿色富国,让人民群众切实感受到经济发展带来的环

39、境效益。坚持绿色惠民,将良好生态环境作为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实现绿色富国之梦。P85走绿色、循环、低碳发展之路。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P86大力倡导节能、环保、低碳、文明的绿色生产生活方式。P86建设生态文明,要严守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P87企业:转变发展方式,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的关系。加大节能环保的投入和科技创新,降低生产能耗,推行清洁生产。严格执行国家的法律,依法规范企业的行为。个人:学习和宣传环保和节约资源知识,增强保护环境和节约资源的意识。积极参加生态保护的公益活动,倡导低碳绿色生活方式,善于同破坏环境、浪费资源的行为作斗争。从身边小事

40、做起,养成保护环境、节约资源的行为习惯,为生态文明建设献计献策。35.落实低碳生活(绿色发展理念、实现碳达峰碳中和),作为中学生应该如何落实具体行动?(补充)树立绿色、低碳生活理念,养成物尽其用、减少废弃物的文明习惯。拒绝购买过度包装产品,选购无包装,简易包装、大容量包装产品。少用或不用一次性产品,选购和使用可再生材料制品。节约粮食,减少浪费,适量点餐,践行“光盘行动”。绿色出行,尽量搭乘公共交通工具,减少私家车出行,多骑自行车。学习垃圾分类知识,培养垃圾分类好习惯等。第四单元复习考点1. 民族分布特点:我国各民族的人口分布呈现大杂居、小聚居、交错居住的民族分布特点。3.如何理解民族平等? 在

41、我国,各民族都是社会大家庭中平等的一员,具有同等的社会地位。各民族在国家和社会生活各领域享有平等的权利,承担相同的法定义务。2.处理民族关系的方针、民族政策、民族关系是什么处理民族关系的方针: 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 民族政策: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基本政治制度); 社会主义民族关系: 平等、团结、互助、和谐 4.为什么要促进民族团结?加强和巩固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统一,是中华民族的最高利益。我国各民族在数千年的交往中孕育了团结友爱的宝贵传统。 我国各族人民始终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追求共同发展、共同富裕、共同繁荣。 维护和促进民族团结,是每个公民的神圣职责和光荣义务。 5.为什么

42、要加快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 加快民族地区经济社会文化发展,逐步缩小发展差距,促进民族地区共同繁荣,是增进民族团结、发展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必由之路。6.国家如何加快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经济方面:党和国家在人力、物力、财力等方面大力支持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 加大对欠发达民族地区的扶贫支持力度;推动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兴边富民行动;民生方面:民生是人民幸福之基,社会和谐之本。国家支持民族地区发展教育,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初步建立基本医疗保障制度。文化方面:大力扶持少数民族文化的保护、继承、创新和发展工作,积极促进各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7.青少年应该如何为维护民族团结做贡献?尊重各民族的宗教信仰,

43、尊重各民族的风俗习惯,尊重各民族的语言文字。增强民族平等和团结的意识,积极宣传、自觉拥护党和国家的民族政策。同各种破坏民族团结的言行作斗争。各民族同学之间要平等相处,关心和帮助少数民族同学。努力学习,立志成才,为维护民族团结,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作贡献。核心观点:1.加强和巩固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统一,是中华民族的最高利益 2.民族区域不是高度自治 ;3. “和平统一,一国两制”处理的是台湾问题 4.平衡发展() 均衡发展() 8.反对分裂的原因分裂会导致社会动荡、经济发展停滞不前,各族人民都会遭殃。维护国家统一,反对分裂,是爱国主义精神的具体体现,是每个公民义不容辞的责任。9.如何反对分裂 反对

44、分裂,就要维护国家统一、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反对分裂,就要反对一切形式的民族分裂活动,尤其要坚决反对借民族和宗教之名搞暴力恐怖活动。反对分裂,就要维护国家安全。国家安全是安邦定国的重要基石。10.为什么要维护国家安全: 国泰民安是人民群众最基本、最普遍的愿望。当前国际形势风云变幻,国家安全和发展环境复杂多变,未来一个时期又是我国实现中华民族复兴的关键期,我们要树立总体国家安全观,更自觉地维护国家安全。12.怎样保持香港、澳门长期稳定发展?必须全面贯彻“一国两制”,“港人治港”,“澳人治澳”,高度自治的方针。坚持依法治港治澳,维护宪法和基本法确定的特别行政区宪制秩序。落实中央对特别行政区全面管制

45、权,落实特别行政区维护国家安全的法律制度和执行机制。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和特别行政区社会大局稳定,坚决防范和遏制外部势力干预港澳事务。支持港澳巩固提升竞争优势,更好融入国家发展大局。11.“一国两制”的含义和意义 含义:“一个国家”:是指中国是统一的国家,主权和领土不容分割;“两种制度”,是指在坚持一个中国的前提下,国家主体坚持社会主义制度,香港、澳门、台湾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和生活方式长期不变,实行高度自治。关系:“一国”是实行“两制”的前提和基础,“两制”从属和派生于“一国”并统一于“一国”之内;了解“一国两制”的现实意义 香港、澳门回归祖国以来,“一国两制”实践取得了举世公认的成功。香港、澳门与祖国内地优势互补、共同发展,共担民族复兴的责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 > 道德与法治 > 统编/部编版 > 九年级上册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1,本文(部编版九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期末考点复习提纲精编版(实用必备!).docx)为本站会员(wenku818)主动上传,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2,用户下载本文档,所消耗的文币(积分)将全额增加到上传者的账号。
3,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发送邮件至3464097650@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Www.163Wenku.Com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