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中考化学常见考点大全.doc

上传人(卖家):cbx170117 文档编号:405909 上传时间:2020-03-28 格式:DOC 页数:25 大小:33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课标中考化学常见考点大全.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新课标中考化学常见考点大全.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亲,该文档总共2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 1 第一单元第一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走进化学世界 考点考点 1 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 实验探究步骤实验探究步骤 观察物质的性质、变化、现象观察物质的性质、变化、现象 结论、解释结论、解释 观察蜡烛的制作材料 烛芯棉线、外壳石蜡 由石蜡制成 点 燃 前 观察蜡烛的颜色、 形态、形状 乳白色固态圆柱状 颜色:乳白色 状态:固态 用小刀切下一块石蜡, 投入水中 浮在水上,难溶于水,硬度小 密度比水小,硬度小,难溶于水 点燃 蜡烛 用火柴点燃蜡烛, 观察 蜡烛火焰 火焰分三层,第二层最明亮, 内层暗 石蜡具有可燃性,其火焰分三层,第二 层最亮,内层暗 取一根火柴, 迅速平放取一根火柴,

2、 迅速平放 在火焰中,在火焰中,1s 后取出后取出 火柴杆接触外焰部分变黑火柴杆接触外焰部分变黑 外层温度最高,加热用的是外层外层温度最高,加热用的是外层 用一干燥烧杯, 罩在火用一干燥烧杯, 罩在火 焰上方, 片刻,取下火焰焰上方, 片刻,取下火焰 上方的烧杯, 迅速向烧杯上方的烧杯, 迅速向烧杯 内倒入少量石灰水, 振荡内倒入少量石灰水, 振荡 烧杯内壁有水雾,烧杯内壁有水雾, 石灰水变浑浊石灰水变浑浊 蜡烛燃烧生成了水和二氧化碳蜡烛燃烧生成了水和二氧化碳 熄 灭 蜡烛 将蜡烛熄灭观察 有白烟 蜡烛燃烧时先由固态转变成液态,再汽 化,而后燃烧 用火柴点燃刚熄灭时用火柴点燃刚熄灭时 的白烟的

3、白烟 白烟燃烧白烟燃烧 考点考点 2 对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的探究对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的探究 实验探究步骤实验探究步骤 观察物质的性质、变化、现象观察物质的性质、变化、现象 结论、解释、化学方程式结论、解释、化学方程式 用排水法收集气体 在两个集气瓶中装满水, 用玻璃片盖住瓶 口, 倒放水中。 将塑料管小心插入集气瓶内, 吹气 集气瓶中的水排出,集气瓶内 充满气体 呼出的气体大部分没有溶于 水 在水中集满气体后,用玻璃片盖住瓶口, 从水中取出正放于桌上 气体无色 呼出的是无色的气体,密度比 空气大 探究呼出气体的性质 向一个盛空气的集气瓶和一个盛呼出气 体的集气瓶中,各滴入几滴石

4、灰水,振荡各滴入几滴石灰水,振荡 盛空气的集气瓶内石灰水没 有变浑浊, 盛呼出气体的集气瓶内石灰 水变浑浊 人呼出气体中含有较多的二 氧化碳 CO2 + Ca(OH)2 = CaCO3+ H2O 将燃着的木条分别插入盛空气和呼出气将燃着的木条分别插入盛空气和呼出气 体的集气瓶中体的集气瓶中 燃烧的木条在盛空气的集气 瓶中持续燃烧一会熄灭; 燃烧的木条在盛呼出气体的 集气瓶中立即熄灭 人呼出气体中含有较少的氧 气 取一块干燥的玻璃片对着呼气, 并与放在取一块干燥的玻璃片对着呼气, 并与放在 空气中的另一块玻璃片比较空气中的另一块玻璃片比较 对着呼气的玻璃片上有水珠 人呼出气体中含有较多的水 蒸气

5、 考点考点 3 化学实验室常用仪器的名称和作用化学实验室常用仪器的名称和作用(见课本附录(见课本附录 1) 考点考点 4 药品的取用药品的取用 药品取用的基本原则。药品取用的基本原则。实验室取用药品要做到“三不”:不能用手接触药品;不要鼻孔凑到容器口 去闻药品的气味;不能尝任何药品的味道。 取用药品注意节约:取用药品应严格按规定用量。若 无说明, 应取最少量, 即: 液体取 12mL;固体只需盖满试管底部。 用剩的药品要做到“三不”: 既不能放回原瓶,也不要随意丢弃,更不能拿出实验室,要放在指定的容器里。 2 2。固体药品的取用固体药品的取用。取用固体药品的仪器:一般用药匙;块状固体可用镊子夹

6、取。 取用小颗 粒或粉末状药品,用药匙或纸槽按“一斜、二送、三直立”的方法送入玻璃容器;取用块状或密度大的金 属,用镊子按“一横、二放、三慢竖”的方法送入玻璃容器。 3液体药品的取用液体药品的取用。取用少量液体,可用胶头滴管。滴加到另一容器中的方法是将滴管悬空放在容 器口正上方,滴管不要接触烧杯等容器壁,取液后的滴管不能倒放、乱放或平放。 从细口瓶倒 出液体药品时,先把瓶塞倒放在桌面上,以免沾污瓶塞,污染药液;倾倒液体时,应使标签向着手心, 以防瓶口残留的药液流下腐蚀标签;瓶口紧靠试管口或仪器口,以免药液流出。倒完药液后立即盖紧瓶 塞,以免药液挥发或吸收杂质。 取用一定量的液体药品,常用量筒量

7、取。量液时,量筒必须放 平,倒入液体到接近要求的刻度,再用滴管逐滴滴入量筒至刻度线。读数时,视线与量筒内读数时,视线与量筒内液体的凹液液体的凹液 面最低处保持水平面最低处保持水平。 注意:俯视则读数偏大,仰视则读数遍小。注意:俯视则读数偏大,仰视则读数遍小。 考点考点 5 物质的加热物质的加热 酒精灯的使用酒精灯的使用 酒精灯的火焰分外焰、内焰、焰心三部分,其中外焰温度最高,因此,加热时应用 外焰部分加热;酒精灯内的酒精不超过酒精灯容积的 2/3;绝对禁止向燃着的酒精灯内添加酒精;绝对 禁止用一只酒精灯引燃另一只酒精灯;使用完毕,必须用灯帽盖灭,不可用嘴吹灭。 可以直接 加热的仪器有:试管、蒸

8、发皿、燃烧匙、坩埚等; 可以加热但必须垫上石棉网的仪器有: 烧杯、 烧瓶等;不能加热的仪器有:量筒、集气瓶、漏斗、水槽等。 给物质加热:给物质加热:加热玻璃仪器前应把仪器外壁擦干,以免使仪器炸裂;给试管里药品加热时,应先使试 管均匀受热预热,然后对准药品部位加热。给液体加热,试管与桌面约成 45 度角,且试管内液体不 能超过试管容积的 1/3,试管口不准对着有人的地方。 注意:给试管里固体加热时,试管口一般应略向下倾斜,以免湿存水或生成水倒流,使试管炸裂。 考点考点 6 玻璃仪器洗涤干净的标准:玻璃仪器内壁附着的水既不聚成水滴,也不成股流下。 考点考点 7 化学研究的对象化学研究的对象:研究物

9、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及其变化规律的科学。 考点考点 8 近代化学理论的建立近代化学理论的建立 原子、分子理论:由道尔顿(英国人) 、阿伏加德罗(意大利)建立了原子分子理论。 元素周期律、元素周期表:由门捷列夫(俄国人)发现。 3 第二单元第二单元 我们周围的空气我们周围的空气 考点考点 1 空气成分的发现空气成分的发现 二百多年前,法国化学家拉瓦锡用定量方法研究了空气的成分。 1实验原理:2 Hg+O22 HgO 银白色的液态汞变成红色粉末。 2HgO2Hg+O2 容器里的空气体积减少约 1/5,剩余气体约 4/5。 2 实验结论:空气由氧气和氮气组成,其中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 1/5。 考点

10、考点 2 空气的主要成分和组成空气的主要成分和组成 空气的主要成分及体积分数 空气成分 氮气 氧气 稀有气体 二氧化碳 其他气体和杂质 体积分数 78% 21% 094% 003% 003% 考点考点 3 混合物和纯净物混合物和纯净物 纯净物:只由一种物质组成。如氮气(N2) 、二氧化碳(CO2)等是纯净物。 混合物:由两种或多种物质混合而成。如空气是由氧气、氮气、二氧化碳等多种物质混合,是混合物。 考点考点 4 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资源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资源 氧气、氮气、稀有气体的主要用途 成分 主要性质 主要用途 氧气 化学性质:供给呼吸、支持燃烧 物理性质:无色无味的气体,不易溶于水,密度比空

11、气略大 潜水、医疗急救、炼钢、气焊以 及登山和宇宙航行等 氮气 化学性质:化学性质不活泼 物理性质:无色无味的气体,难溶于水,密度比空气略小 根据化学性质不活泼常用作保 护气;医疗上用作冷冻麻醉;制 硝酸和化肥的重要原料等 稀有 气体 化学性质:很不活泼(惰性) 物理性质:无色无味的气体,通电时能发出不同颜色的光 利用惰性作保护气;用于航标 灯、闪光灯、霓虹灯的电源;用 于激光技术,制造低温环境等 考点考点 5 物质的性质物质的性质 物理性质: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如:颜色、状态、气味、密度、是否溶于水、 挥发性、熔点、沸点、导电性、导热性、硬度等。 化学性质:物质在化学反应

12、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包括:可燃性、稳定性、氧化性、还原性、酸碱性等。 考点考点 6 空气的污染及防治空气的污染及防治 有害气体:二氧化硫、一氧化碳、二氧化氮 空气中的有害物质 烟尘(可吸入颗粒物) 空气污染的危害:损害人体健康,影响作物生长,破坏生态平衡,导致全球气候变暖、臭氧层破坏和 酸雨等。 保护空气的措施:加强大气质量监测,改善环境状况,使用清洁能源,积极植树造林、种草等。 城市空气质量日报、预报:根据我国空气污染的特点和污染防治重点,目前计入空气污染指数的项目 暂定为:二氧化硫、一氧化碳、二氧化氮、可吸入颗粒物和臭氧等。 考点考点 7 测定空气中氧气体积分数的实验方法测定空气中氧气体积分

13、数的实验方法 实验原理及方法:利用过量的红磷在集有空气的集气瓶中燃烧, (使集气瓶中气体体积减小,压强减 4 小) ,观察集气瓶中进水的多少,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 实验现象:红磷燃烧时产生白烟;烧杯中的水沿导管进入集气瓶里,集气瓶内水面上升了约 1/5 体积。 实验成功的关键:装置不能漏气;集气瓶中预先要加入少量水;红磷要过量;待红磷熄灭并 冷却后,打开弹簧夹。 实验讨论:不能用木炭、硫粉代替红磷做上述实验,原因是木炭、硫粉燃烧产生的分别是二氧化碳 气体和二氧化硫气体,集气瓶内气体压强没有明显变化,不能很好地测出氧气的体积。进入瓶中水 的体积一般小于瓶内空间 1/5 的可能原因是:红磷

14、量不足,使瓶内氧气未耗尽;瓶塞未塞紧,是 外界空气进入瓶内;未冷却至室温就打开瓶塞,使进入瓶内水的体积减少。 考点考点 8 氧气的化学性质氧气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能与多种物质发生化学反应,具有氧化性。 考点考点 9 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物理变化、化学变化 物理变化:没有生成新物质的变化。如:汽油挥发、冰雪融化、电灯发光等。 化学变化:生成新物质的变化。如:镁条燃烧、铁生锈、食物腐败等。 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是有新物质生成。 化学变化中伴随的现象是:颜色改变、放出气体、生成 沉淀等。 化学变化中发生能量变化,这种变化以放热、发光的形式表现出来。 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联系: 在化学变化过程中一定同时

15、发生物理变化,在物理变化中一定不发生化学变化。 考点考点 10 化合反应、氧化反应、缓慢氧化化合反应、氧化反应、缓慢氧化 化合反应: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生成另一种物质的反应。它属于基本反应类型。 氧化反应:物质跟氧发生的反应。它不属于基本反应类型。 化合反应与氧化反应的关系:化合反应不一定是氧化反应,氧化反应也不一定是化合反应。有氧气 参加的化合反应,同时也一定是一个氧化反应。 缓慢氧化:有些氧化反应进行得很慢,不容易被察觉,这种氧化反应叫做缓慢氧化。通常无发光现 象,但会放出热量。如:动植物呼吸、食物的腐败、酒和醋的酿造等。 物质 反应现象(在 O2中燃烧) 化学方程式 注意 木炭 发出白光

16、 放出热量 C + O2 点燃 =CO2 盛有木炭的燃烧匙应由上而 下慢慢伸入瓶中 硫 发出蓝紫色火焰 (在空气中燃 烧发出淡蓝色火焰) 生成有 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放出热量 S + O2 点燃 =SO2 硫的用量不能过多,防止空 气造成污染 红磷 (暗红) 产生大量白烟 生成白色固 体 放出热量 4P + 5O2 点燃 =2P2O5 生成的 P2O5为白色固体,现 象应描述为白烟 铝 (银白色 固体) 剧烈燃烧, 发出耀眼的白光 生成白色固体 放出大量的热 量 4Al + 3O2 点燃 =2Al2O3 预先放少量水或沙,防止生 成物溅落瓶底,炸裂瓶底 铝在空气中不能燃烧 镁条 发出耀眼的白光

17、生成白 色固体 放出大量的热量 2Mg + O2 点燃 =2MgO 铁丝 剧烈燃烧, 火星四射 生成 黑色固体 放出大量的热量 3Fe + 2O2 点燃 =Fe3O4 预先放少量水或沙,防止生 成物溅落瓶底,炸裂瓶底 铁丝在空气中不能燃烧 5 考点考点 11 氧气的实验室制法氧气的实验室制法 药品:过氧化氢与二氧化锰、高锰酸钾 反应原理:2H2O2 MnO2 = 2H2O + O2 2KMnO4 K2MnO4 + MnO2 + O2 2KClO3 MnO2 2KCl + 3O2 实验装置:包括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见右图) 收集方法: 排水法:因为氧气不易溶于水。 向上排空气法:因为氧气密度比空

18、气略大。 用高锰酸钾制氧气,并用排水法收集。实验步骤可以概括如下: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将药品装 入试管中, 试管口放一团棉花 (目的是防止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管) , 用带导管的单孔胶塞塞紧试管; 将试管固定在铁架台上; (注意:试管口应略向下倾斜) 点燃酒精灯,先均匀受热后固定加热; 用排水法收集氧气(当导管口产生连续、均匀的气泡时才开始收集) ; 收集完毕,将导管移出 水槽;这样做的目的是:防止水槽中的水倒吸入试管使试管炸裂。熄灭酒精灯。 检验方法:用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内,如果木条复燃,说明带瓶内的气体是氧气。 验满方法: 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时,用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口,如果木条复燃,

19、说明带瓶内的氧气已满; 用排水法收集时,当气泡从瓶外冒出时,说明该瓶内的氧气已满。 考点考点 12 分解反应分解反应:一种物质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的反应。 考点考点 13 催化剂和催化作用催化剂和催化作用:催化剂是指在化学反应中能改变其他物质的反应速率,而本身的质量 和化学性质在化学反应前后都没有改变的物质。催化剂所起的作用叫催化作用。 考点考点 14 氧气的工业制法氧气的工业制法分离液态空气(物理变化)分离液态空气(物理变化) 考点考点 15 装置气密性的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检查:用带导管的单孔胶塞塞紧试管,把导管一端浸入水里,两手紧贴试管 的外壁,如果导管口有气泡冒出,则装置的气密性良好。

20、6 第三单元第三单元 自然界的水自然界的水 考点考点 1 水的组成水的组成 水的电解实验现象: 正、负电极上都有气泡产生,一段时间后正、负两极所收集气体的体积比约为 12。而且将负极试管所收集的气体移近火焰时,气体能燃烧呈淡蓝色火焰;用 带火星的木条伸入正极试管中的气体,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实验结论:水在通电的条件下,发生分解反应产生氢气和氧气。2H2O 通电 2H2+ O2 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可分成原子,而原子不能再分。 考点考点 2 物质的简单分类物质的简单分类 单质(一种元素) :如:H2、O2、Fe、S 等 纯净物(一种物质) 物质 化合物(多种元素)

21、 :如:H2O、KMnO4、CO2等 混合物(多种物质) 考点考点 3 分子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注意:分子只能保持物质的化学性质,但不能保持物质的物理性质,因为一些物理性质(如颜色、状态 等)是由大量的分子聚集在一起才表现出来,单个分子不能表现。 分子的基本性质:分子体积和质量都很小。分子间有间隔,且分子间的间隔受热增大,遇冷缩小, 气态物质分子间隔最大。 分子在不停运动。用两条性质可解释一些物理现象,如热胀冷缩、 分子扩散、蒸发物质三态变化、气体压缩等。同种物质的分子化学性质相同,不同种物质的分子化 学性质不同。 分子的内部结构: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成原子,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

22、; 同种元素的原子构成单质分子,不同种元素的原子构成化合物的分子。 考点考点 4 原子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化学反应的实质: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可分成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 分子与原子的本质区别: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而原子不可再分。 分子与原子的联系: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分子分成原子,原子经过组合可构成分子。 金属单质,如:铁、铜、金等 由原子直接构成的物质: 固体非金属单质,如:硫、磷、硅等 稀有气体单质,如:氦气、氖气等 考点考点 5 运用分子、原子观点解释有关问题和现象运用分子、原子观点解释有关问题和现象 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物理变化:分子本身没有变化;化学变化:分子本身

23、发生改变。 纯净物和混合物(由分子构成的物质) 纯净物:由同种分子构成的物质,如:水中只含有水分子;混合物:由不同种分子构成的物质。 有些生活中的现象和自然现象也可用分子、原子的观点解释。如:衣服晾晒,花香等。 考点考点 6 生活用水的净化生活用水的净化 生活用水的净化主要目的是除去自然水中的难溶物和有臭味的物质。 7 净化方法 静置沉淀:利用难溶物的重力作用沉淀于水底,这样的净化程度较低。吸附沉淀:加明矾等凝剂使 悬浮物凝聚沉淀。过滤:分离固体物质和液体物质。吸附:除去有臭味的物质和一些可溶性杂质。 自来水厂净化过程:原水静置絮凝沉淀反应沉淀过滤吸附消毒生活用水 考点考点 7 过滤过滤 过滤

24、所需的仪器和用品:漏斗、烧杯、玻璃棒、带铁圈的铁架台和滤纸。 过滤操作要点: 一贴:滤纸紧贴漏斗的内壁(中间不要留有气泡,以免影响过滤速度) 二低:滤 纸低于漏斗边缘,漏斗里的液面应低于滤纸边缘 三靠:倾倒液体时,烧杯口紧靠玻璃棒;玻璃棒 轻轻靠在三层滤纸一边;漏斗下端管口紧靠烧杯内壁。 考点考点 8 硬水及其软化硬水及其软化 硬水与软水 硬水:含有较多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的水,河水多为硬水。 软水:不含或含有较少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的水,雪水、雨水是软水。 硬水和软水的检验:把肥皂水倒入水中搅拌,若水易起浮渣的为硬水,反之为软水。 (或若泡沫较多 的是软水,反之为硬水) 。 使用硬水对生活生产的

25、危害 用硬水洗涤衣物既浪费肥皂,又不易洗净,时间长还会使衣物变硬。 锅炉用硬水,易使炉内结垢,不仅浪费燃料,且易使炉内管道变形、损坏,严重者可引起爆炸。 硬水软化的方法:煮沸;蒸馏 考点考点 9 制取蒸馏水制取蒸馏水 过程与装置见课本图 3-21 和图 3-22, 实验讨论: 冷凝管内的水流方向是从下而上,是为了提高冷凝效果。 蒸馏装置中温度计的水银 球放在支管口处是为了测定水蒸气的温度。 简易装置中导气管很长起冷凝作用。 考点考点 10 玻璃棒的使用玻璃棒的使用 引流:用于过滤或倾倒液体,防止液体外溅。 搅拌:用于物质溶解或液体物质蒸发。溶解时, 搅拌的作用是加速物质的溶解;蒸发时,搅拌的作

26、用是防止局部温度过高,液滴飞溅。 蘸取: 用于蘸取少量液体。如蘸试液滴在试纸上。 转移:将药品转移到指定的容器。 考点考点 11 爱护水资源爱护水资源 爱护水资源的措施:节约用水、防止水体污染 水体污染的主要因素:工业废水未达标排放水中 农业上农药、化肥的不合理施用 生活污 水的任意排放。 防止水体污染的措施:减少污染物的产生 对被污染的水体进行处理,使之符合排放标准 农 业上提倡使用农家肥,合理使用农药和化肥 生活污水集中处理后再排放 考点考点 12 氢气的物理、化学性质及用途氢气的物理、化学性质及用途 物理性质:无色无味的气体,难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小(密度最小) 。 化学性质: 可燃性:纯

27、净的氢气在空气(氧气)中安静地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放热。 2H2 + O2 点燃 =2H2O 如果氢气不纯,混有空气或氧气,点燃时可能发生爆炸,所以使用氢气前,一定要检验氢气的纯度。 还原性(氢气还原 CuO) 8 8 O 氧 1600 实验现象:黑色粉末变红色;试管口有水珠生成 H2 + CuO Cu + H2O 氢气的用途:充灌探空气球;作高能燃料;冶炼金属。 第四单元第四单元 物质构成的奥秘物质构成的奥秘 考点考点 1 原子的构成原子的构成 构成原子的粒子 质子:一个质子带一个单位的正电荷 原子核 中子:不带电 原子 电子:一个电子带一个单位的负电荷 在原子里,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28、,原子不显电性。 考点考点 2 相对原子质量相对原子质量 相对原子质量的标准:碳 12 原子质量的 1/12。 表达式:Ar=其他原子的质量/(碳 12 的质量 1/12) 相对原子质量是一个比值,不是原子的实际质量。 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 考点考点 3 元素元素 元素: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核内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元素的种类决定于核电荷数(即核 内质子数) 。 地壳中含量列前四位的元素(质量分数) :氧、硅、铝、铁,其中含量最多的元素(非 金属元素)是氧,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铝。 生物细胞中含量列前四位的元素:氧、碳、氢、氮。 考点考点 4 元素符号元素

29、符号 元素符号:用元素的拉丁文名称的第一个大写字母来元素。 书写:由一个字母表示的元素符号要大写,如:H、O、S、C、P 等。 由两个字母表示的元素 符号,第一个字母要大写,第二个字母要小写(即“一大二小”) ,如:Ca、Na、Mg、Zn 等。 元素符号表示的意义:表示一种元素;表示这种元素的一个原子。例如:H 表示氢元素 表 示一个氢原子。 注意:元素不讲个数,2H 不能说成二个氢元素。 2H:表示二个氢原子 考点考点 5 物质组成、构成的描述物质组成、构成的描述 物质由元素组成:如: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物质由粒子(分子、原子、离子)构 成。例如: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金是由金原子构

30、成的。氯化钠是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的。 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如:水分子是由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的;每个水分子是由二个氢原子和一个 氧原子构成的。 考点考点 6 元素周期表简介元素周期表简介 元素周期表的结构 原子序数 元素符号 (核电荷数) 元素名称 相对原子质量 周期表每一横行叫做一个周期,共有 7 个周期。 9 周期表每一个纵行叫做一族,共有 16 个族(8、9、10 三个纵行共同组成一个族) 。 考点考点 7 核外电子的分层排布核外电子的分层排布 电子排布:分层排布,第一层不超过 2 个;第二层不超过 8 个;最外层不超过 8 个。 原子结构示意图: 含义: (以镁原子结构示意图为例) 原

31、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与元素的分类、化学性质的关系 元素的分类 最外层电子数 得失电子趋势 化学性质 稀有气体元素 8 个(氦为 2 个) 相对稳定,不易得失电子 稳定 金属元素 一般少于 4 个 易失去最外层电子 不稳定 非金属元素 一般多于 4 个 易得到电子 不稳定 元素的化学性质决定于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 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 8(氦为 2)的结构称为稳定结构。 原子、阳离子、阴离子的判断: 原子: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阴离子: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阳离子: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考点考点 8 离子离子:带电荷的原子(或原子团) 。 阳离子:阳离子:带正电荷的离子,如 Na+、Mg2+ 、Ca2+、Al3+

32、 阴离子:阴离子:带负电荷的离子,如 Cl-、O2- 、S2- 离子符号表示的意义:表示离子(或一个离子) ,如:Mg2+表示镁离子(一个镁离子) 2Mg2+ 表示每个镁离子带两个单位的正电荷 表示两个镁离子 离子符号前面的化学计量数(系数)表示离子的个数; 离子符号的表示方法:在元素符号(或原子团)右上角表明离子所带的电荷,数值在前,正、负号 在后。离子带 1 个单位的正电荷或个单位的负电荷,“1”省略不写。 有关离子的小结: 金属离子带正电荷,非金属离子带负电荷; 离子所带的电荷该元素的化合价 常见原子团离子: SO42- 硫酸根离子 CO32- 碳酸根离子 NO3- 硝酸根离子 OH-

33、氢氧根离子 NH4+ 铵根离子 考点考点 9 化学式化学式 化学式的写法 A单质的化学式 双原子分子的化学式,如:氢气H2,氧气O2,氮气N2,氯气Cl2。 稀有气体、金属与固体非金属单质:由原子构成,它们的化学式用元素符号来表示。 B化合物的化学式 正价写左边,负价写右边,同时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 注意事项:一种物质只有一个化学式,书写化学式时,要考虑到元素的排列顺序,还要考虑到表 示原子个数的角码应写的部位。一般化合物的中文名称,其顺序和化学式书写的顺序正好相反。 化学式的涵义(以 CO2为例说明) 表示一种物质:表示二氧化碳。 10 +1 -1 +2 -2 +2 -2 +2 -2

34、宏观上 表示该物质由哪些元素组成:表示二氧化碳由碳元素和氧元素组成。 表示该物质的一个分子:表示一个二氧化碳分子。 微观上 表示分子的构成:表示每个二氧化碳分子由一个碳原子和二个氧原子构成。 考点考点 10 化合价化合价 元素化合价的表示方法:化合价用+1、+2、+3、-1、-2表示,标在元素符号的正上方, 如:Na、 Cl、 Mg、 O。 离子所带电荷符号用+、2+、-、2-表示,标在元素符号的右上角,如:Na+、Cl-、Mg2+、O2-。 试区别 Ca 与 Ca2+, S 与 S2-中数字的含义。 Ca 表示钙元素显+2 价(或钙元素的化合价为+2 价) ;S 表示硫元素显-2 价。 Ca

35、2+表示一个钙离子带 2 个单位的正电荷; S2-表示 1 个硫离子带 2 个单位的负电荷。 元素化合价的一般规律:氢元素的化合价通常显+1 价,氧元素的化合价显-2 价。在化合物中,金属 元素为正价。 非金属与氢或金属化合时,非金属元素显负价;非金属与氧元素化合时,非金属元素 显正价。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在单质中元素的化合价为零。 常见根(原子团)的化合价 根的名称 铵根 氢氧根 硝酸根 硫酸根 碳酸根 磷酸根 离子符号 NH4+ OH- NO3- SO42- CO32- PO43- 化合价 +1 -1 -1 -2 -2 -3 4化合价的应用 检验化学式的正误;根据化学式判

36、断元素的化合价;根据元素的化合价推求实际存在物质的化学式。 考点考点 11 有关化学式的计算有关化学式的计算 计算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各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 原子个数之和 计算物质组成元素的质量比=各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 原子个数之比 计算物质中某元素的质量分数 物质中某元素的质量分数=(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 原子个数) 化合物的相对分子质量 100% 计算一定质量的化合物中含某元素的质量 某元素的质量=化合物的质量 化合物中该元素的质量分数 变形:化合物的质量=某元素的质量 化合物中噶元素的质量分数 已知化合物中各元素的质量比和各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求原子个数比 各元素的原子个数比=各元素的质量

37、/各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之比 第五单元第五单元 化学方程式化学方程式 考点考点 1 质量守恒定律质量守恒定律 11 质量守恒定律: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质量守恒定律的分析归纳: 五个不变: 原子的种类种类、数目数目、质量质量不变, 元素的种类种类、质量质量不变 两个一定改变:物质种类物质种类、分子种类分子种类一定改变 一个可能改变:分子总数分子总数可能改变 关键词的理解:参加化学反应的,所给予物质不一定都参加反应,若反应物有剩余,剩余的物质没有 参加反应。所以必须强调“参加化学反应”,而且质量守恒定律只能用于解释化学变化。质量总和“是参 加化学反应的物

38、质的质量总和和反应后生成的物质的质量总和”。如:镁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氧化镁,参加 反应的镁的质量和参加反应的氧气的质量的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氧化镁的质量。 考点考点 2 化学方程式化学方程式:用化学式表示化学反应的式子。 化学方程式提供的信息(意义) 哪些物质参加了反应(反应物是什么) 生成了哪些物质(生成物是什么) 反应条件 反应物与生成物之间的质量比 反应物与生成物之间的粒子数量比 化学方程式的读法 (以 C + O2 点燃 = CO2为例) 质:碳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反应生成二氧化碳; 量:每 12 份质量的碳和 32 份质量的氧气完全 反应,生成 44 份质量的二氧化碳;粒子:每 1 个碳

39、原子和一个氧分子反应,生成一个二氧化碳分子。 考点考点 3 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原则原则:以客观事实为基础;要遵守质量守恒定律。 考点考点 4 根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根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 解题步骤及格式:一般分为以下七步:解设未知量,一般情况下,求什么设什么;写出相应的正确 的化学方程式;根据化学方程式找出相关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列在相应的化学式下面;标出已知 量和未知量;列比例式;求解;答题。 计算中常用的关系式:m= v 单位换算:1L=1000mL,1mL=1cm3 物质的纯度=纯物质的质量/不纯物质的质量 100% 变形:纯物质的质量=不纯物质的质量 物质的纯度 不纯物质的质

40、量=纯物质的质量 物质的纯度 物质的纯度(纯物质的质量分数)=1-杂质的质量分数 第六单元第六单元 碳和碳的氧碳和碳的氧化物化物 考点考点 1 碳的单质碳的单质 金刚石、石墨的物理性质和用途的比较 金刚石(由碳元素组成) 石墨(由碳元素组成) 硬度 最硬 软,在纸上可留下痕迹 熔点 很高 高、耐高温 导电性 不导电 导电(良好) 导热性 无 良好 用途 钻探机钻头、刻刀 铅笔芯、润滑剂、电极等 结论 碳单质的物理性质不同,是由于金刚石、石墨中碳原子的排列不同 木炭、活性炭 木炭:有吸附作用,用于吸附一些食品和工业产品里的色素,吸附有异味的物质。 活性炭:有较强的吸附作用,用于防毒面具、冰箱的除

41、臭剂。 12 同一种元素可以组成不同的单质。 考点考点 2 碳的化学性质碳的化学性质 常温下,碳的化学性质不活泼(碳原子最外层有 4 个电子) 应用:解释古代字画为什么经历几千年而不变色?档案资料为什么要求用碳素墨水书写? 碳的可燃性(相同的反应物,因反应物的量不同,生成物不同) 充分燃烧 C + O2 点燃 = CO2 放热 不充分燃烧 2C + O2 点燃 = 2CO 碳的还原性 C + 2CuO 2Cu + CO2 现象:黑色粉末变红色,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C + CO2 2CO 考点考点 3 氧化还原反应(从得氧失氧的角度分析)氧化还原反应(从得氧失氧的角度分析) 物质与氧发生的反应

42、叫氧化反应,含氧化合物里的氧被夺去的反应叫还原反应。 在化学反应中,供给氧的物质叫氧化剂,得氧的物质叫还原剂。 在化学反应中,物质供给氧的性质叫氧化性,物质夺取氧的性质叫还原性。 考点考点 4 实验室制取气体的装置选择实验室制取气体的装置选择 发生装置的选择依据 固体和固体反应:2KMnO4K2MnO4+MnO2+O2 反应物的状态 CaCO3+2HCl=CaCl2+CO2+H2O 固体和液体反应 气体发生装置 2H2O2 MnO2 =2H2O + O2 反应条件(是否需要加热、加催化剂等) 收集装置的选择 密度比空气大向上排气法 排空气法 优缺点:纯度不高 密度比空气小向下排气法 需验纯,但

43、较干燥 气体收集装置 排水法(不易溶于水、难溶于水) 优缺点:收集到的气体较纯,但含水蒸气 考点考点 5 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 药品:大理石(或石灰石) 、稀盐酸 原理:CaCO3 + 2HCl = CaCl2 + H2O + CO2 注意:不能用浓盐酸代替稀盐酸,因为浓盐酸易挥发,使制得的 CO2不纯(混有氯化氢气体) ;不 能用稀硫酸代替稀盐酸,因为稀硫酸与 CaCO3反应生成微溶于水的硫酸钙覆盖在大理石(或石灰石) 的表面,阻止反应的进行;不能用 Na2CO3 代替大理石(或石灰石) ,因为 Na2CO3与稀盐酸的反应 速度太快,不便于收集。 发生装置:固 + 液气体型

44、收集装置:只用向上排空气法(因为 CO2能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大) 13 CO2的检验:将气体通入澄清的石灰水中,如果石灰水变浑浊,则该气体为 CO2。 化学方程式:CO2 + Ca(OH)2 = CaCO3+ H2O CO2的验满:用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如果木条熄灭,则已充满。 (这样做是利用 CO2不能燃烧、 不支持燃烧的性质) 。 CO2的工业制法:CaCO3CaO + CO2 实验室制取 CO2的实验操作过程:检查装置的气密性;装入大理石,塞紧胶塞;固定装置; 从长颈漏斗加入稀盐酸至长颈漏斗下端管口液封;收集气体,导管一定要伸入集气瓶底部;检验 是否集满。 考点考点 6 实验室制取气

45、体的一般设计思路和方法实验室制取气体的一般设计思路和方法 药品的选择:选择反应速度适中,价格便宜,来源广泛,污染少,实验安全,所制气体纯净的药品。 实验装置的设计:根据药品的状态和反应原理,以及反应条件设计装置。装置设计要简单,便于控 制和操作。 考点考点 7 二氧化碳的性质二氧化碳的性质 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常温下是无色无味的气体; 密度比空气大; 能溶于水; (设计实验 证明,参看课本 P114实验 6-5) CO2固体叫“干冰”。 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 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也不能支持燃烧; (参看课本 P113实验 6-4) 二氧化碳不供给呼吸(解释“屠狗洞”现象) 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生成

46、碳酸(参看课本 P114实验 6-6)CO2 + H2O = H2CO3 碳酸不稳定,H2CO3 = CO2+ H2O 二氧化碳与石灰水反应现象: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原因:生成不溶于水的白色 CaCO3沉淀。 CO2 + Ca(OH)2= CaCO3+ H2O CO2气体的检验 长期放置的石灰水,瓶壁会出现一层白色物质 此反应的应用 刚抹过石灰浆的墙壁,生上炭火炉时,墙壁反而更潮湿 建筑工人在没有用完的石灰浆上覆盖一层土 鸡蛋放入石灰水中一会儿取出,可以保鲜 二氧化碳能与炽热的碳反应 CO2 + C 2CO 考点考点 8 二氧化碳对生活和环境的影响二氧化碳对生活和环境的影响 二氧化碳的用途:灭

47、火;作致冷剂;人工降雨;作温室肥料等 温室效应:由于二氧化碳的过多排放产生。 温室效应的危害:全球变暖,两极冰川融化;海平面升高,淹没沿海地带;土地沙漠化,农业减产。 控制温室效应的措施: 减少煤、石油、天然气等化石燃料的使用 措施 开发利用太阳能、风能等清洁能源 大力植树造林,严禁乱砍滥伐 考点考点 9 一氧化碳的性质一氧化碳的性质 14 物理性质:通常情况下是无色无味的气体,难溶于水,密度比空气略小。 (实验室制取 CO 只能用 排水法收集) 想一想:水能防止 CO 中毒吗? 化学性质 可燃性: 2CO + O2 点燃 =2CO2 作燃料(是煤气的主要成分) 现象:产生蓝色火焰,放出热量。 注意:CO 和 H2一样与空气(或氧气)混合时,遇明火可 能发生爆炸,点燃前必须验纯(方法与 H2一样) 还原性: CO + CuOCu + CO2冶炼金属 现象:黑色粉末变红色,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注意:操作顺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行业 > 待归类文档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1,本文(新课标中考化学常见考点大全.doc)为本站会员(cbx170117)主动上传,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2,用户下载本文档,所消耗的文币(积分)将全额增加到上传者的账号。
3,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发送邮件至3464097650@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Www.163Wenku.Com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