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http:/ 精品教育资源文库】 新课程要面向学生的生活世界 “ 新课程 ” 之我见 【内容摘要】课程面向学生的生活世界有利于学生学习英语和自身的成长。 1、课程要面向学生的现实生活世界; 2、课程要面向学生未来的、可能的生活世界。新世纪的新课程要关注学生的生活世界,新的课程教育应该由科学世界回归到生活世界。课程只有面向生活世界,才能真正改变学生的生存状态、生活方式,提升他们的生活质量。 【关键词】新课程 学习 现实世界 未来世界 可能世界 21 世纪是各国和民族相互依赖的世界,随着多元化地球村的形成 ,社会需要的是适应 21世纪本国 和世界政治、经济和科技发展的新一代人才。 一切的关键在
2、于教育。走进新世纪,中国教育要改革,中国教育改革的的重点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谁拥有了 21 世纪的教育,谁就拥有了 21 世纪。从某种意义上说,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事关中华民族的未来。作为教育工作者的我们,应该把一个民主、科学、充满生机的新课程献给新世纪的中国亿万儿童。 新世纪的新课程要关注学生的生活世界。新的课程教育应该由科学世界回归到生活世界,因为人始终生活在生活世界之中。学生首先接触的是生活世界而不是科学世界,学生生活在生活世界之中,而不是生活在科学世界之中, 课程只有面向生活世界,才能真正改变学生的生存状态、生活方式,提升他们的生活质量。 1、课程要面向学生生活的现实世界。 知识属于人的认
3、识范畴,是人在社会实践中形成并得到检验的,也就是说,无论新知识的获取或是现成知识的掌握,都离不开人的积极参与,离不开人的主体活动。同样,孩子学习英语也一样,国外的儿童心理学指出:儿童的心理活动主要是通过注意、感知、理解、记忆和思维等心理要素的产生和发展构成;其中注意力、兴趣是孩子认识客观世界、获取知识、发展智力和培养能力的基础。对于初中生来说,刚开始接触英语他们都感到新鲜,都喜 欢英语。当他们在继续深入的学习时,发现英语学习与他们的生活没有什么联系,只是在上课时才说说,平时根本用不上;或者有些同学发现学起来比较困难,可能就会对英语失去已有的热情。根据我们学习的经历的,可以得到一些启发。 我们学
4、习本国语言并不是通过正规的学习而得到的,而是在生活中掌握的,这一人所熟知的例子说明,语言是通过生活来掌握的。对于孩子来说,在生活中接受新的语言知识也较比在正规学习中得到的语言知识容易。我们还可以注意到这样一个现象,小孩刚开始学习语言的时候,妈妈指着爸爸说 “ 爸爸 ” ,爸爸指着妈妈说 “ 妈妈 ” ,小孩刚 开始也不知道爸爸、妈妈是什么概念,只是大人指着生活中的例子教授的,是根据例子学会的爸爸、妈妈,后来他学会了说 “ 猫 ” 、 “ 狗 ” 也是用这样的方式。孩子在学习语言时对自己不会表达的内容充满好奇,总是模仿中学习,行为也以模仿为主,他们学英语也一样。老师第一次在上午上课时对同学们说:
5、 “Hi.” 或 “Good morning.” 不用老师解释,他们也可能做出这样的回答“Hi.” 或 “Good morning.” 以后每次老师只要是上午上课,同学们都会用 “Good morning.” 来问候老师,他们已经知道这句话是用来在上午打招 呼的用语。为什么他们会自己学会这句话呢,因为它是他们日常生活中的用语,他们几乎天天都要用到它们。 在刚开始学语言时都是靠模仿为主,但是生活中的实际内容有助于他们理解所学习的知识。学生生活在现实世界之中,通过与生活方方面面的接触、了解甚至冲突、调整等过程,明白真假善恶,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在于伙伴、成人的交往中学会沟通的技巧,从而学会做【 ht
6、tp:/ 精品教育资源文库】 人、做事。他们有着自己对自然界、社会和他人的感性认识。他们所学的新知识需要借助原有的生活经验,才容易被理解和接受,变成自己的知识。课程要关注与学生相关的经验,要成为学生生命历程的 重要组成部分。要扩大学生的知识接触面,让学生在与社会环境的互动中获得完善和发展。复杂的学习领域应针对学习者先前的经验和兴趣,只有这样,才能激发学习者的学习积极性,学习才可能是主动的。 由于学生是生活在现实世界中的 ,学生的现实生活经验有助于他们理解文本,有助于他们对知识的理解,有助于他们学习运用所学知识。在教学中,教师应该重视这一点,教师要让学生在自己原有的知识结构的基础上理解、建构新的
7、知识体系,因为学习是自我建构、自我生成的过程。知识或信息的获得是学习者通过新旧知识经验间反复的、双向的相互作用过程而建构成的 ,只有外部信息的输入而没有主体将已有经验作为基础的知识建构,这种信息对于学习主体来讲,是毫无意义的。 例如我们课本中有这样一篇短文: “A Doctor For Animals” 中讲的是兽医这一职业的意义。为了让学生顺利地理解这也职业,我们就必须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入手。教师从学生谈论他们熟悉和喜欢的小动物、小宠物入手,提出:为什么要养宠物?通过观看各种动物的录像片段,教师接着让学生们谈谈他们对饲养宠物的认识,再让学生谈论他们饲养宠物的经历和感受。紧接着,提出:宠物生
8、病了怎么办?进入本课话题兽医及其工作的意 义:兽医的职责是救治受伤、生病的动物,动物享有生存的权利,他们是自然界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帮助动物也就是在帮助人 “To help animals is to help people.” 。教师在教学中还可以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关注一些与动物有关的社会公德问题。例如到动物园看动物时,不宜向园中的动物投喂食物,从小就知道保护野生动物,动物是我们人类的朋友。还可以向学生介绍一些饲养小动物的小常识,如讲究卫生,打预防针,爱护动物等,这不但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而且教育了学生应该做到热爱生命,与自然和谐相处。 这些与学生的现实 生活世界密切联系,讲述的是他们喜闻乐见的
9、事情,学生们不仅学习了新知识,提高了思想素质还学会了做人的道理。这样的例子,举不胜举,只要我们留心我们就会发现课本上的知识都是学生们生活经历的翻版,他们很乐意谈论他们,就自然增加了学生们使用英语的机会和次数,不再是教师叫他们说,而使他们自己想说给我们听。 2、课程要面向学生未来的、可能的生活世界。 上面提到,课程要面向学生的现实世界,然而学生的未来世界 、 可能世界也值得我们关注。课堂内容若只关注学生的现实世界,把大千世界的内容复制到课堂教学中,这显然是不够的。科学是进步的,人的思想是不断向前的,人也会有更高的要求,很多我们想象中的生活可能在未来出现。因此,课程还必须关注学生的未来世界、可能世
10、界,这样他们才更有进步,他们未来的生活质量、生命质量才能得以提高。 例如:我在教授八年级下学期,新目标英语中的 Unit 1 “Will people have robots ? ”这单元时,为了让学生顺利地进入角色,积极地开口说,我首先让学生观看春节晚会中的一段小品机器人老 婆。然后我提出这样一个问题: “What do you think life will be like in 100 years?” 同学们对这个话题很感兴趣,他们就开想象经过 10 年、 20 年、 50 年、 100年之后人们的生活,同学们可能会说出各种各样的生活景象: Every home will have a
11、robot. Kids will not go to school, they study at home. There will be fewer trees.等各种回答,有关科技的,有关环境的,有关人口的 ,不知不觉谈到了书上的一些语言知识,在谈论他们想象中的生活时学习了英语,而且他们很乐意谈论这些话题,对他们谈论的生活也充满了好奇和憧憬。教师进一步引导学生关注科学技术,关注科学技术的发展和进步。科学技术的发展离不开知识文化,趁机引导学生,学习是我们青少年的权利和义务;爱护我们的地球;爱护环境是我们每一个生活在地球上的人的责任;地球上的资源是有限的,总有枯竭的一天,节约能源是我们必须做的,
12、从小就要养成节约的良好习惯。 【 http:/ 精品教育资源文库】 这样不仅教授了学生语言知识,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语言的学习,还让他们学会许多做人的道理。还有 ,比如初三的有一个单元 “Merry Christmas” 的学习中,让学生谈论这一节日,他们从各种媒体上也较为熟悉圣诞节,他们热热闹闹地模仿别人过圣诞节,也举行过圣诞 Party 。这些是学生原有的生活经验和体验,我很自然地引导学生讨论:西方人如何过圣诞节?其中还可以穿插一些演唱圣诞歌曲等小节目,使课堂生动活泼又深化了课文内容。然后提出问题:西方人是怎么唱圣诞歌的?他们为什要这么做?引出了 “ 圣诞精神 ” 。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领会
13、 “ 圣诞精神 ” 的意义,还可设计一个阅读、讨论伊索寓言故事“Give or take” 的环节,讨论奉献和索取两种价值观,并宣扬乐于奉献的主流价值观。教师继续提出希望:人人学习 “ 圣诞精神 ” ,这样班上就有 60 个可爱的圣诞老人。学生们在情感方面深受感染,教育效果显著。这样知识的传授与道德情感培养双管齐下,岂不是事半功倍。 在课程的实施过程中,如果只是简单地复制生活,让学生陷入日常的、琐碎的生活中,任凭他们自己摸索而不加以引导,学生的生活就有可能没有方向,而陷于停滞状态,学生就会无法提升自己。而一种对人生更有意义的生活方式就是未来的、可能的生活世界,这也是我们的追求、目标和人生理想所在。未来的、可能 的生活世界可以定义为每个人将要去实现的生活。与现实生活相比较,可能生活世界更具有人生价值和社会意义。 从这一点看来,课程教学并不仅是语言知识的学习,从中我们还可感受到蕴含丰富的人文内涵,了解中外文化的差异,丰富学生的人文知识,对不断进步发达的科学技术的崇尚,提高学生的思想境界,因此我们的课程面向学生的生活。 参考文献 陈波、关天信(主编)新课程理念与初中英语课程课堂教学实施 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柳 斌教学思想录 江 苏教育出版社 朱慕容走进新课程 与课程实施者对话 教育部英语新课程标准(实验稿)解读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2 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