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学科教学中的学科教学中的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 一、学科教学需要心理健康教育一、学科教学需要心理健康教育 1 1、从学科教学的角度看、从学科教学的角度看 2 2、从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看、从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看 3 3、学科教学中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学科教学中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1 1)掌握有效的学习策略)掌握有效的学习策略 学科策略、认知策略、辅助策略学科策略、认知策略、辅助策略(2 2)形成积极的学习心态)形成积极的学习心态(3 3)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二、两种教学思路分析二、两种教学思路分析 1 1、以知识为中心的教学思路、以知识为中心的教学思路 关注点:关注点:知识
2、的完整性与逻辑性知识的完整性与逻辑性 学习过程:学习过程:信息的单向流动,信息的单向流动,学习目标:学习目标:知识的理解、保持、应用知识的理解、保持、应用学习模式:学习模式:传授性与接受性传授性与接受性存在的问题:存在的问题:学习兴趣不足、学习兴趣不足、注意不集中、注意不集中、学习态度被动消极、学习态度被动消极、能力发展单一能力发展单一2 2、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思路、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思路关注点:关注点:学生的成长与发展学生的成长与发展学习目标:学习目标:帮助学生主动建构知识体系帮助学生主动建构知识体系历史课实例:历史课实例:学习模式:学习模式:自主性与创造性自主性与创造性学习过程:学习过程:
3、信息、情感双向流动信息、情感双向流动存在问题:存在问题:知识结构不完整、知识结构不完整、只重形式忽略本质只重形式忽略本质三、影响教学心理因素的分析三、影响教学心理因素的分析1 1、学习者的因素、学习者的因素(1 1)学习者的心理条件)学习者的心理条件 能力水平:能力水平:感知障碍感知障碍 注意障碍:多动、外静内动注意障碍:多动、外静内动 动机类型:动机类型:认知动机认知动机自我提高动机自我提高动机附属动机附属动机认知特征:认知特征:场依存与场独立场依存与场独立反思性与冲动型反思性与冲动型发散型与聚合型发散型与聚合型(2 2)学习者原有的知识基础)学习者原有的知识基础科学知识与前科学知识科学知识
4、与前科学知识 2 2、教育者的因素、教育者的因素(1 1)教育者的基本素质)教育者的基本素质科学的观念:教学观科学的观念:教学观学习观学习观基本教学能力:开发课程、沟通基本教学能力:开发课程、沟通 情感与态度:爱岗敬业、爱学生情感与态度:爱岗敬业、爱学生 诱导性期望、现实性期望诱导性期望、现实性期望(2 2)教学方式的影响)教学方式的影响讲授式教学与参与式教学讲授式教学与参与式教学严格要求与体验成功严格要求与体验成功3 3、课堂教学背景与氛围、课堂教学背景与氛围(1 1)交流方式)交流方式(2 2)课堂氛围)课堂氛围四、促进心理发展的教学策略四、促进心理发展的教学策略1 1、教学策略的内涵、教
5、学策略的内涵“教学策略指教师采取的有效达到教学策略指教师采取的有效达到教学目标的一切活动计划教学目标的一切活动计划”包括:教学程序、教学方法、教学包括:教学程序、教学方法、教学多媒体、教学环境、师生相互作用多媒体、教学环境、师生相互作用等的设计和选用。等的设计和选用。2 2、教学设计策略、教学设计策略(1 1)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策略)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策略指导性教学指导性教学示例:随机通达教学示例:随机通达教学 支架式教学支架式教学 情境式教学情境式教学 随机通达教学:随机通达教学:目的:学习者可以形成对概念的多角度理解目的:学习者可以形成对概念的多角度理解,并与具体情境联系起来,形成背景性经
6、验,并与具体情境联系起来,形成背景性经验 操作:对同一内容的学习在不同时间多次进操作:对同一内容的学习在不同时间多次进行,每次的情境都根据不同目的经过改组,行,每次的情境都根据不同目的经过改组,分别着眼于问题的不同侧面的教学设计分别着眼于问题的不同侧面的教学设计 强调把概念具体到一定的实例中,并与强调把概念具体到一定的实例中,并与具体情境联系起来。每个概念的教学都要涵具体情境联系起来。每个概念的教学都要涵盖充分的实例(变式),分别用于说明不同盖充分的实例(变式),分别用于说明不同方面的含义,而且各实例都可能同时涉及到方面的含义,而且各实例都可能同时涉及到其它概念。其它概念。步骤:步骤:(1 1
7、)创设于学习主题相关的学习情境,最)创设于学习主题相关的学习情境,最好以多媒体形式呈现相关内容好以多媒体形式呈现相关内容(2 2)提供大量变式练习,引导学生随机进)提供大量变式练习,引导学生随机进入(各种方法与途径)入(各种方法与途径)(3 3)提供师生、生生互动空间,根据反馈)提供师生、生生互动空间,根据反馈信息引导、调节、控制信息引导、调节、控制(4 4)引入小组协作,体验智力震荡)引入小组协作,体验智力震荡(5 5)开展多元化评价,(自我、小组、教)开展多元化评价,(自我、小组、教师)师)支架式教学支架式教学 :目的:在教师引导下(通过支架),把管理学习目的:在教师引导下(通过支架),把
8、管理学习的任务逐渐由教师转移给学生,从而使学生逐步的任务逐渐由教师转移给学生,从而使学生逐步掌握,建构和内化所学的知识技能,进行更高水掌握,建构和内化所学的知识技能,进行更高水平的认知活动的教学设计。平的认知活动的教学设计。比较:支架式教学与指导发现法相似,都强调在比较:支架式教学与指导发现法相似,都强调在教师指导下的发现,但支架式教学同时强调教师教师指导下的发现,但支架式教学同时强调教师指导成分的逐渐减少,最终要使学生达到独立发指导成分的逐渐减少,最终要使学生达到独立发现的地位,将监控学习和探索的责任由教师为主现的地位,将监控学习和探索的责任由教师为主向学生为主转移。向学生为主转移。步骤:步
9、骤:(1 1)预热)预热:开始阶段,将学生引入一定的问题情开始阶段,将学生引入一定的问题情境,并提供可能获得的工具。境,并提供可能获得的工具。(2 2)探索)探索:进行阶段,首先由教师为学生确立进行阶段,首先由教师为学生确立目标,用以引发情境的各种可能性,让学生进行目标,用以引发情境的各种可能性,让学生进行探索尝试,目标是开放的,但教师会对探索的方探索尝试,目标是开放的,但教师会对探索的方向有很大影响。在此过程中教师可以启发引导,向有很大影响。在此过程中教师可以启发引导,可以做演示,提供问题解决的原型,也可以给学可以做演示,提供问题解决的原型,也可以给学生反馈,但要逐渐增加问题的探索性的成分,
10、逐生反馈,但要逐渐增加问题的探索性的成分,逐步让位于学生自己的探索。步让位于学生自己的探索。(3 3)独立探索)独立探索:转化阶段,教师放手让学生自转化阶段,教师放手让学生自己决定自己探索的方向和问题,选择自己的方法己决定自己探索的方向和问题,选择自己的方法,独立地进行探索。,独立地进行探索。情境式教学情境式教学 :目的:创设与现实情境相类似的教学情境,让学目的:创设与现实情境相类似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到模拟的现实世界中去感受、体验,从而完成生到模拟的现实世界中去感受、体验,从而完成自己的知识建构,以解决在现实生活中遇到的问自己的知识建构,以解决在现实生活中遇到的问题的教学设计题的教学设计 要求
11、:要求:(1 1)学习的内容要选择真实性任务,(真实事)学习的内容要选择真实性任务,(真实事例或问题),弱化学科界限;例或问题),弱化学科界限;(2 2)教师并不是将提前已准备好的内容教给学)教师并不是将提前已准备好的内容教给学生,而是提供解决问题的原型,并指导学生的探生,而是提供解决问题的原型,并指导学生的探索;索;(3 3)情境性教学不需要独立于教学过)情境性教学不需要独立于教学过程的测验,而是采用融合式测验,程的测验,而是采用融合式测验,方式:方式:以导语诱发学习情境;以导语诱发学习情境;以问题诱发学习情境;以问题诱发学习情境;以故事诱发学习情境;以故事诱发学习情境;以实验诱发学习情境以
12、实验诱发学习情境(2 2)以学生为主导的教学策略)以学生为主导的教学策略发现教学发现教学示例:示例:开放式教学开放式教学 自下而上的发现教学自下而上的发现教学 问题讨论教学问题讨论教学开放式教学:开放式教学:以开放性问题为中心,通过学生的自主探究以开放性问题为中心,通过学生的自主探究、体验、感受,达到提高学生认知水平的教、体验、感受,达到提高学生认知水平的教学设计学设计 内容内容(1 1)开放设计理念,实现观念转变)开放设计理念,实现观念转变 (2 2)开放教学环境,创造自由空间)开放教学环境,创造自由空间 (3 3)开放教学手段,促进方式优化)开放教学手段,促进方式优化 (4 4)开放作业模
13、式,拓展学习渠道)开放作业模式,拓展学习渠道自下而上的发现教学:自下而上的发现教学:目的:让学生利用已有条件(教材或目的:让学生利用已有条件(教材或教师提供条件)自己独立思考,由具教师提供条件)自己独立思考,由具体到抽象逐级发现知识,掌握原理规体到抽象逐级发现知识,掌握原理规律的教学设计律的教学设计 步骤步骤(1 1)提出和明确使学生感兴趣的问题)提出和明确使学生感兴趣的问题(2 2)让学生体验到某种程度的不确定性)让学生体验到某种程度的不确定性(3 3)提供解决问题的各种材料和线索)提供解决问题的各种材料和线索(4 4)共同动手,协助学生分析材料和数)共同动手,协助学生分析材料和数据,提出解
14、决假设据,提出解决假设(5 5)引导学生审查、验证假设,得出结)引导学生审查、验证假设,得出结论论问题问题讨论教学讨论教学 :目的:以问题为中心组织学生相互研讨、目的:以问题为中心组织学生相互研讨、交流、辩论、从而达到共识交流、辩论、从而达到共识 要求:问题设置逐级深入要求:问题设置逐级深入 问题问题讨论讨论二级问题二级问题在讨论、在讨论、步骤:导入问题(有疑难与拓展空间)步骤:导入问题(有疑难与拓展空间)分析条件(有什么、为什么)分析条件(有什么、为什么)引导讨论(多角度)引导讨论(多角度)总结归纳(反观思路)总结归纳(反观思路)(3 3)个别化的教学策略)个别化的教学策略 因材施教教学因材
15、施教教学示例:示例:按能力分班按能力分班 升留级制升留级制 分层教学分层教学按能力分班:按能力分班:目的:达到同质教学的目的。目的:达到同质教学的目的。操作:根据学生的能力水平进行操作:根据学生的能力水平进行分班:分班:快班快班慢班慢班 实验班实验班普通班普通班 特长班特长班非特长班非特长班升留级制:升留级制:目的:从两端缩小个别差异目的:从两端缩小个别差异 操作:根据学生的学习水平及学习结果操作:根据学生的学习水平及学习结果安排学生升级、留级、跳级安排学生升级、留级、跳级分层教学:分层教学:目的:在不同质的班级内实现因材目的:在不同质的班级内实现因材施教的个别化教学目标施教的个别化教学目标(1 1)目标分层)目标分层 基础目标基础目标拓展性目标拓展性目标 创造性目标创造性目标(2 2)内容分层)内容分层 分组学习分组学习3 3、辅助性教学策略、辅助性教学策略(1 1)提高自信的教学策略)提高自信的教学策略 帮助学生认识自己帮助学生认识自己 帮助学生平衡自己帮助学生平衡自己 帮助学生自负其责帮助学生自负其责(2 2)自我超越的教学策略)自我超越的教学策略 学习挑战学习挑战 激发活力激发活力 高期望高期望皮格马利翁效应皮格马利翁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