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提升校长领导力的思考什么叫新常态?经济发展新常态 从严治党新常态 作风建设新常态习近平三个新常态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12月9日至11日在北京举行 学校领导在工作中常常出现这样一些角色认知的误区:误区之一:角色错位误区之一:角色错位(事必恭亲或瞎指挥事必恭亲或瞎指挥)误区之二:民意代表(维护谁的利益?)误区之二:民意代表(维护谁的利益?)误区之三:代表个人(只代表个人意见)误区之三:代表个人(只代表个人意见)同一个人,在不同的场合,有着不同的角色。比如一位男中层领导,在单位领导面前你是下级,在你的下级面前是上级,在父母面前是儿子,在孩子面前是父亲,在妻子面前是丈夫,在老师面前是学生,在营业员面
2、前是顾客,在居委会干部面前是居民,在孩子教师面前是家长,等等。学习是领导干部能力中最本质的能力(事业心、责任感、使命感)选择学习就是选择进步做人要知足做事要不知足做学问要知不足做人、做事、做学问是统一的学校领导首先应该是一位好老师 习近平:好老师的四个标准习近平:好老师的四个标准-理想信念理想信念-帮助学生筑梦、追梦、圆梦 道德情操道德情操-做以德施教、以德立身的楷模 扎实学识扎实学识-给学生一碗水,教师要有一潭水 仁爱之心仁爱之心-要用爱培育爱、激发爱、传播爱 老师的涵义是什么?老师的涵义是什么?老老旧知识,成型技能旧知识,成型技能老老“矫正矫正”学生品行学生品行师师教知识教知识解惑(经师)
3、解惑(经师)教智慧教智慧传道(人师)传道(人师)解惑解惑:传授知识,是传授知识,是基础。基础。授业授业:启迪思维,展示方法,是启迪思维,展示方法,是关键关键。传道传道:明确原则,升华精神,是明确原则,升华精神,是根本。根本。学校的涵义是什么?学校的涵义是什么?校校校正:校正:矫正:矫正:知识的传授,知识的传授,行为的矫正,行为的矫正,教的体现,教的体现,“何以为生何以为生”育的功能育的功能,“为何而生为何而生”学学生活的常识生活的常识生存的能力生存的能力 生命的意义生命的意义校领导要重点抓好三件事:校领导要重点抓好三件事:文化管人文化管人制度理事制度理事课程教学课程教学 从汉字字体演变看从汉字
4、字体演变看“文文”与与“化化”:甲骨文甲骨文金文金文大篆大篆小篆小篆隶书隶书人化是文化的起点和前提;人化是文化的起点和前提;文化是人化与化人,外化与内化的互动统一。文化是人化与化人,外化与内化的互动统一。化人是文化的目的和宗旨。化人是文化的目的和宗旨。文化本质是文化本质是“人化人化”“”“化人化人”。文化:人文化:人文文教教化化 一是文化管人一是文化管人 制度文化制度文化:培养目标、办学方针、严格完整的规章制度,有利于培养教工,学生严谨求实的治学精神和实事求是的工作态度。纪律纪律教育教育制度制度知识知识行为行为行为行为习惯习惯文化文化约束约束内化内化反复反复积累积累积淀积淀传统传统(组织组织)
5、自然自然(个人个人)素质素质积淀积淀文 化 管 人制 度 理 事 二是制度理事二是制度理事 组织成熟的标志不是个人能力而是制度能力。组织成熟的标志不是个人能力而是制度能力。三是课程教学三是课程教学。课程的涵义是什么?课程的涵义是什么?现代课程论有三种代表性的观点:1、课程是知识:课程体系以科学逻辑组织的,强调严密、完整、系统、权威。是社会选择和意志的体现,学习者服从于课程。2、课程是经验:从学习者角度出发设计的,以学习者为主体,强调学习者的参与性、选择性、主动性、积极性以及情感态度兴趣等。3、课程是活动:强调学习者是课程的主体,以学习者能动性为中介,实施课程。从活动的完整性出发,突出课程的整体
6、性和综合性。这三种观点的共同不足有两点:一是,单方面、单视角阐述课程,因此是片面的;二是,都是从静态角度来看课程的,因此是机械的。课程是一个发展的概念,本质是经验及获得经验的进程;课程是教师、学生、社会、教材、环境等诸多因素持续交互作用的动态会话情境。因此,课程是动态的、生长性的“生态系统”和完整文化系统。课程教学就是文化的教育。学校领导虽然是老师,但毕竟是领导 学校有一定的办学自主权学校有一定的办学自主权 学校有很特殊的办学规律学校有很特殊的办学规律 校长拥有的权力:行政决策权、校长拥有的权力:行政决策权、人事管理权、教育教学领导权、人事管理权、教育教学领导权、资产经营权资产经营权 谁能把信
7、送给加西亚 1898年l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l自由、平等、公正、法治,自由、平等、公正、法治,l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经济繁荣并不一定政治稳定!明代、康乾盛世1、守护生命 珍惜自己的生命,爱护别人的生命!爱自己的孩子是人,爱别人的孩子是神!以人为本的本质内涵就是要懂得生命的 尊严!做人的底线,做事的底线(违法违规的事不能干;违反常理的事看着办)廉洁奉公,依法办事,公平正义 包容是一种境界;包容是一种修养;包容是一种美德!1、举“大旗”2、分“大利”3、施“大恩”4、用“大智”中国特色的领导科学1、沟通与认同2、激励与凝聚3、决策与选择4、用
8、人与授权5、协调与发展 领导干部必须要领导干部必须要掌握领导艺术掌握领导艺术 领导是用才之才,从行为心理学的意义上讲,领导工作的艺术实质上就是沟通、激励、决策、用人与协调。信念坚定是首要前提为民服务是根本使命勤政务实是一贯作风 敢于担当是可贵品质清正廉洁是基本要求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不出事 想干事,是一种状态,一种激情。有了这种状态,干事创业就有了基础,有了这种激情,推进干事创业就有了动力。凡事想干了,才会有希望;不想,则一事无成。想是愿望所致,想是职责使然,想是事业心责任感的表现。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不出事 能干事,是一种能力,一种胆识。想不想干事是态度问题,能不能干事是水平问题、能
9、力问题、胆识问题。干事,是一个过程。干事前,须搞好调研,抓好谋划,明确干事的目标、措施和要求。干事中,须把握事物发展的内在规律,抓好组织协调,明确工作重点,把握重要环节,须善于发现新情况、新问题,及时提出新对策、新办法。干事后,须有评价反馈,听一听百姓的反映,看一看办事的效果,及时总结经验教训。能不能干事,不仅取决于水平能力,还与胆识密切关联。胆识决定气魄。能力、水平、胆识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通过不断学习、不断实践提高的。因此,领导干部要做善于学习的有心人。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不出事 干成事,是一种追求,一种效益。干成事,是想干事与能干事的综合反映。想干事、能成事须把干成事作为追求目标,想
10、干事而不去干、坐而论道不行;能干事而干不成、没效果也不行。我们所说的干成事,是符合科学发展的事。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不出事 不出事,是一条底线,一种坚守。不出事与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相辅相成。不出事是领导干部的底线、必须坚守。做到不出事,一方面要加强修养,提升素质;另一方面须增强制度意识,自觉地在制度约束下行事,把不出事作为想干事、会干事、干成事的保障,在不出事中实实在在地想事、干事、干成事。总之,一个领导者的成功,既有总之,一个领导者的成功,既有客观条件,也有主观因素,是主客观客观条件,也有主观因素,是主客观的统一体。的统一体。苏东坡:琴诗苏东坡:琴诗佛山科技学院党委书记、教授 曾 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