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五节 词汇的熟语系统 学习要点 1.了解现代汉语熟语系统:成语、谚语、惯用语和歇后语各自的特点、用法以及区别性特征.2.能判断熟语的类型。熟语是语言中相沿习用的固定结构。现代汉语的熟语系统主要包括:成语、谚语、惯用语和歇后语。其中,成语、惯用语和歇后语的语言形式一般是固定短语,谚语一般是句子。熟语一般总是作为语言的建筑材料来使用,与词一样具有结构的定型性,语义的融合性以及功能的整体性等特点。一、成语成语是指历史上沿用下来或群众中长期流传见解精辟并含有特定意义的固定短语,它是汉语词汇的一个宝库,它有悠久的历史渊源,文化藴藏量极其丰富,为广大人民群众喜闻乐见,有很高的使用频率。(一)历史的习用性
2、大部分的成语是从历史上沿袭下来的,不少是典故性的,来自于历史故事、神话寓言或者古典诗文,经过近千年的使用和流传,广为人知,而且已经成为现代汉语词汇宝库中的一份子。主要来源于以下几种情况:1神话寓言:一人得道,鸡犬升天(论衡 道虚)黄粱美梦(唐沈既济枕中记)望洋兴叹(庄子 秋水)2历史故事:纸上谈兵(史记 廉頗蔺相如列传)夜郎自大 (汉书 西南夷列传)洛阳纸贵 (晋书 左思传)3诗文语句:进退维谷(诗经 大雅 桑柔)文质彬彬(论语 雍也)扑朔迷离(古乐府木兰辞)4口头俗语:七嘴八舌 三心二意 乱七八糟半斤八两 说三道四 头重脚轻有板有眼 大手大脚 呆头呆脑 鸡毛蒜皮 (二)意义的整体性 成语的意
3、义往往有一定的典故,在表层意义的背后,隐藏着深层意义,对成语的意义要作整体的理解。理解成语的意义,还要注意两点:第一,由于相当多的成语中包含有现代汉语已不用的古代语素,这些语素的意义已变得很生僻,我们应该借助词典的帮助弄清它们的准确意义,否则就不可能真正透彻地理解成语的意义。例如:大放厥词(他的)习焉不察(于此)突如其来(出乎意料之外)不过尔尔(如此)叱咤风云(怒斥声)风流倜傥(卓越豪迈)成语中还有相当多的语素,现在也常用,但成语中用的是它们的古义,我们如果不注意,就很容易用今义去代替古义。例如:洞察一切(深入地)明察秋毫(视力好)党同伐异(派别)屡试不爽(差错)摧枯拉朽(折断)城门失火、殃及
4、池鱼(城门河)第二,注意成语中的特殊语法现象:1.名词活用作动词 春风风人 门可罗雀 箪食壶浆 不胫而走 2.使动用法 高枕无忧安民告示 斗鸡走狗 以理服人 3.意动、以动用法 文人相轻安居乐业 草菅人命 鱼肉百姓 名词充当状语 日积月累 风驰电掣 口诛笔伐 道听途说 定语代替定中结构 救死扶伤 送往迎来 扶弱抑强为人作嫁 宾语前置 何去何从时不我待 惟命是听一以当十(三)结构的凝固性 成语结构的凝固性表现在两个方面:1、结构关系的稳定,不能随便改变次序。也有一小部分成语,主要是联合式,客观存在着两种次序的成语形式。例如:正大光明光明正大 背井离乡离乡背井 得意洋洋洋洋得意 一团漆黑漆黑一团
5、2、成分也不能轻易改换,在历史的发展的进程中,实际上有的成语由于原来个别字意义比较生僻,已经更改成了比较容易理解的成分。例如:揠苗助长拔苗助长 覆车之辙前车之辙 在语言交际中也常常会发生成语的活用,即其中某个字根据需要临时改动了,这实际上是修辞在起作用。例如:望洋兴叹望书兴叹 有的放矢无的放矢 (四)成语的民族性 汉语成语的民族性,表现在内容和形式两个方面:1、在内容上,无不体现出中国悠久而丰富的历史底蕴,其素材都跟中国,特别是汉民族的历史息息相关,反映出汉族人民的风俗习惯、思维方式。例如:怒发冲冠 完璧归赵 (春秋战国)破釜沉舟 约法三章 (楚汉之争)2、在形式上,成语往往是四字格,成双作对
6、,两两对称,念起来朗朗上口,非常悦耳动听,也符合汉族人的欣赏习惯和心理态势。有时候,如果原来的成语不是四个字的,也往往要把它改为四字格。例如:一言(当)九鼎 车(如)水马(如)龙 盲人(骑)瞎马 朝(事)秦暮(事)楚 对簿(于)公堂熟视(而)无睹 忘乎(其)所以鱼(于)海樵(于)省略动词省略虚词 也有一部分成语是从国外或其他民族中引进的。例如:不二法门 聚沙成塔 味同嚼蜡 衣钵相传 五体投地 不可思议 想入非非 现身说法 天花乱坠 心花怒放 芸芸众生 功德无量 来自于佛教 杀鸡取蛋来自于伊索寓言 火中取粟来自于法国 象牙之塔来自于法国 (五)成语的作用 成语言简意赅,表现力丰富,能够运用于各种
7、语体。成语不仅意义上经过锤炼,而且在语音上整齐匀称、起伏跌宕、富有韵律美。例如:姑母和大姐婆婆若在这种场合相遇,他们就必须出奇制胜,各显其能,用各种笔法,旁敲侧击,打败对象,传为美谈,办婚丧大事的主妇也必须眼观六路,耳听八方,随时随地将这种产生严重后果的耍弄与讽刺大事化小,小事化无使他们的席位各得其所,心服口服吃个痛快。(老舍正红旗下)成语是熟语中定型性最强的一种,运用中不能随意改换其中的语素,然而越是不易改变的结构体,一旦进行巧妙的改换就越能造成特殊的修辞效果。例如:无所不“痰”漫画标题(讽刺不讲卫生随地吐痰现象)这种修辞手段在广告语中常常运用。例如:默默无“蚊”的奉献 某蚊香广告语二、谚语
8、 谚语是流传于民间的形象通俗而含义深刻的语句。在内容上,它具有文学的认识和教诲作用,富有哲理和道德的色彩;在形式上,为便于口耳相传和记忆,要求句式整齐、音调和谐、形象生动、语言简练,讲究修辞,为老百姓所喜闻乐见。例如: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 清官难断家务事 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瘦死的骆驼比马大 吃人的嘴软,拿人的手短 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 鱼找鱼,虾找虾,乌龟找王八 三、惯用语 惯用语是口语中形成的表达一种习惯含义的固定词组组。例如:走后门 磨洋工 碰钉子 钻空子 泼冷水 穿小鞋 倒胃口 吃定心丸 捅马蜂窝 揭不开锅 八九不离十 蚂蚁啃骨头 卖狗皮膏药 惯用语以三个字的居多,其中又以动宾
9、结构最为常见。惯用语和成语的区别主要有两点:(1)惯用语口语色彩浓,成语书面语色彩浓。成语凝炼、含蓄、语义丰富,惯用语简单、明快、形象、风趣;成语多用四字格,多数保留着文言文的色彩,惯用语大多数是三字格,口语里的通俗词语特别多。(2)惯用语的定型性比成语弱,惯用语常可插入一些词语,或者颠倒其中成分的次序,成为一般的语句,而它所表达的习惯意义不受影响,如“走后门”可以说成“走某某人的后门”,“没有后门可走”等等。惯用语是人民群众口头创造的,它准确、生动、形象、概括地反映了某些社会现象和某种行为,许多惯用语善于抓住事物特征进行传神的描述:把五六十年代的浮夸风称为“大呼隆”把痛哭戏称为“一把鼻涕一把
10、眼泪”许多惯用语贴切地运用群众喜闻乐见的比喻、夸张、借代等手法,通俗、形象而又色彩鲜明:“摸老虎屁股”、“胡子眉毛一把抓”比喻 “鼻子都气歪了”、“喝凉水都塞牙”夸张 “揭不开锅”、“说曹操曹操就到”借代 “锁将军把门”比拟 四、歇后语 歇后语是一种由前后两个相关部分构成的带有隐语性质的风趣、形象的固定短语,前一半近似于谜面,后一半相当于谜底。往往可以只说出前一半,后一半让别人去猜,所以显得比较有趣。歇后语根据前后部分的关系,可以分为两类:1.喻意类:前一半是比喻,后一半是解释。芝麻开花节节高 王八吃西瓜滚的滚,爬的爬 螃蟹过马路横行霸道 骑驴看唱本走着瞧 大姑娘坐轿头一回 哑巴吃饺子(馄饨)心里有数 2.谐音类:前后部利用语音相同或相近的关系,以达到一语双关的效果。例如:老九的弟弟老十(实)窗外吹喇叭鸣(名)声在外 纸糊的琵琶弹(谈)不得 蛤蟆跳井扑通(不通)老鼠爬称钩自己秤(称)自己 梁山的军师吴(无)用 歇后语这种“谜面”的设计,既要巧妙地暗示出“谜底”即理性意义,又要尽量关照到整个歇后语的感情色彩、语体风格等等,这就为人们发挥形象思维、展示文学创作能力拓展了广阔天地,因此,人民群众十分乐于创造和使用歇后语。狗肉包子上不了席 狗咬耗子多管闲事 花生的壳,大蒜的皮一层管一层 老鼠替猫刮胡子拼命巴结 猪八戒照镜子里外不是人 要饭的借算盘穷有穷的打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