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石 膏 固 定 技 术 上肢、小腿以下部位的骨折 关节脱位 开放性骨折清创缝合术后 某些骨折内固定术后,辅助治疗 畸形校正后维持位置,如拇外翻 韧带、血管、神经及肌腱吻合术后 骨与关节急慢性炎症、结核 全身情况恶劣,作巨大的石膏包扎会引起生命体征危象者;患部伤口有厌氧性感染的可疑者;怀孕的妇女绕胸腹部包扎;呼吸或循环系统和肾功能不全者的躯干包扎;优点:根据肢体的形状塑型 固定作用确实可靠 可维持很长时间 缺点:无弹性,不能调节松紧度 固定范围大,无法关节锻炼,易关节僵硬 术前皮肤准备:清洁皮肤;伤口清创包扎;骨突位置保护;石膏准备:厚度:上肢一般是12-14层,下肢14-16层;宽度:包围肢
2、体周径2/3为宜;衬垫、绷带;1.石膏托 2.石膏夹板 3.石膏管型 4.躯干石膏 5.特殊类型石膏 单托,前后托,U型托 简单,轻便 制动能力差 用于临时制动或较稳定的骨折固定 将两条石膏条带分贴置肢体的伸侧和屈侧 绷带包缠 用途:多用于已有肿胀或可能发生肿胀的肢体,防止肿胀影响血运 石膏绷带和条带相结合 用途:前臂,上肢,小腿,下肢 一经定型,容积固定 四肢创伤急性期慎用肿胀肢体管型石膏管型石膏血运障碍 石膏固定的范围和时间一准确测量长度二宽度(充分固定)三厚度(1012层)四松紧度(以小指指尖能伸进绷带)五注意排水量和水的温度六患肢屈度(保持关节功能位)包扎石膏绷带时,需将肢体保持某一特
3、殊位置,托扶肢体时,要用手掌而非手指,以免产生局部压迫,发生溃疡 石膏未凝结坚固时,不应改变肢体位置,特别是关节部位,以免石膏折断 石膏予以垫置,抬高患肢,消除肿胀 石膏内某处疼痛,切勿忽视,防止局部压迫引起压疮 石膏绷带包扎完毕,注明骨折情况和时间 观察石膏绷带固定肢体远端皮肤的颜色,温度,有无疼痛,毛细血管充盈,感觉和指(趾)运动(床头交班)肢体肿胀消退引起石膏过松,失去固定作用,应及时更换 石膏绷带固定过程中,应作主动肌肉舒缩锻炼,未被固定的关节应早期活动 1 坏疽及缺血性挛缩 2 压疮 3 化脓性皮炎 4 坠积性肺炎 5 废用性骨质疏松 泌尿系结石 暴露在石膏相邻的皮肤,石膏边缘及未包
4、石膏的骨突部位,每日至少检查1次,注意红肿,摩擦伤 加强按摩,用手指涂75酒精和适量肥皂膏伸入石膏边缘按摩,至肥皂水干,Bid 伤口无感染时,石膏内有腐臭,可能有压疮形成 各种小夹板衬垫:压垫:用得最多的是平垫、分骨垫等,此外如塔形垫、梯形垫等。压垫使用方法:A、两垫固定法:适用于有侧方移位的横断骨折。骨折复位后,两垫分别置于两骨折端原有移位的一侧,以骨折线为界,两垫不能超过骨折线,以防骨折再发生侧方移位。B、三垫固定法:适用于有成角移位的骨折。骨折复位后,一垫置于骨折成角移位的角尖处,另两垫置于尽量靠近骨干两端的对侧,三垫形成杠杆力,防止骨折再发生成角移位。有防止并排列骨折再移位作用,如:尺
5、桡骨、指骨、趾骨骨折。夹板固定的几种形式:A、夹板局部外固定。B、超关节夹板固定。C、夹板固定+支架。D、夹板合+骨牵引。三、夹板外固定的原理:夹板固定是从肢体的生理功能出发,通过扎带对夹板的约束力,压垫对骨折断端防止或矫正成角畸形和侧方移位的效应力,充分利用肢体肌肉收缩活动时所产生的内在动力,使肢体内部动力因骨折所致的不平衡重新恢复到平衡。四、夹板固定的适应证:1、四肢闭合性骨折。下肢骨折因大腿肌肉有较大的收缩力,常需结合持续皮牵引或骨牵引。、四肢开放性骨折,创面小或经处理后创口已愈合者。、陈旧性四肢骨折适合于手法复位者。、较严重的开放性骨折。、感染或软组织损伤,肿胀严重,甚至有水泡的四肢骨
6、折。、难以整复的关节内骨折。4、躯干骨折。5、固定不易稳定的骨折。准备夹板、药膏、压垫、扎带、绷带等。六、操作方法:1、外敷药膏。2、放置压垫。3、按放夹板。4、扎带捆扎固定。5、调整扎带松紧度。七、夹板固定后的注意事项 、适当抬高患肢,以利肢体肿胀消退,可用软枕垫高。、密切观察患肢的血液循环情况,特别固定后l4天内更应注意肢端动脉的搏动以及温度。颜色、感觉、肿胀程度。手指或足趾主动活动等。若发现有血液循环障碍,必须及时将扎带放松,如仍未好转,应拆开绷带,重新包扎。、若在夹板内固定垫处、夹板两端或骨骼隆突部位出现固定的疼痛点时,应及时拆开夹板进行检查,以防发生压迫性溃疡。、注意经常调整夹板的松紧度。患肢肿胀消退后,夹板也将松动,故应每天检查扎带的松紧度,及时予以调整。、定期作X线透视或摄片检查,了解骨折是否再发生移动,特别在复位后2周内要勤于复查。若再发生移位,应再次进行复位。、及时指导病人进行练功活动。解除夹板的日期:骨折对位情况。骨折的临床愈合时间。X光片。其它:如骨折的血运是否好,体质、年龄。准备工作:牵引 先放前后,再放侧方:先中部,再远端,最后近端:固定期间积极作指间关节、掌指关节屈伸锻炼。肘关节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