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山西临汾洪洞高二历史上册寒假测试试卷(1) 1 / 8 山西省临汾市洪洞县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寒假 测试试题(1) 一、单选题(一、单选题(4040 个,每个个,每个 1.51.5 分,共分,共 6060 分)分) 1亚里士多德在(雅典政制)一书中提到: “ (梭伦)制定了一些新的法法律写在 牌子上所有人都要发管理守法律这些法律要实行百年不变。 ”从中我们可以看出 梭伦用立法的形式进行改革 梭伦的法制具有普遍性和稳定性 梭伦要求解除债务奴役 雅典城邦已经实行了高度繁荣的民主 A B C D 2梭伦改革时强调, “我所给予平民的适可而止,他们的荣誉不减损也不增多;即使是
2、对那些有财有势的人也一样,我不使他们遭受不当的损失。 ”影响梭伦这一态度的主要因素 是 A雅典公民国家观念增强 B全民平等的民主制度 C财产等级制的严格限制 D改革初衷和阶级地位 3之所以说梭伦改革是雅典历史发展的必然,原因是 A奴隶反对奴隶主的斗争渐趋激烈 B贵族政治已成为雅典经济发展和政治进步的障碍 C雅典奴隶制经济高度发展的产物 D工商业奴隶主阶层形成并提出分享权利的要求 4加拿大学者哈罗德伊尼斯在传播的偏向中写道: “梭伦寻求善世的真理。他相 信,违背公正必然要扰乱公众的生活。个人对自己的行为负责。于是,权威的根基就被摧毁 了。 ”下列能印证“权威的根基就被摧毁了”的史实是 A所有人都
3、有机会参与管理国家事务 B以财产取代出身作为权利分配的标准 C以“陶片放逐法”对付别有企图的野心家 D废除一切债务和债务奴隶制 5摩尔根曾说: “当梭伦就任为执政官的时候,蔓延于社会中的恶弊已达到不可忍受的 程度了。 ” “蔓延于社会中的恶弊”给雅典社会带来的最大影响是 A雅典贵族随时有用暴力血洗平民的可能 B外部城邦随时有消灭雅典的可能 C雅典平民随时有用暴力反抗贵族的可能 D雅典城邦随时有发生改革的可能 6梭伦改革时,按一年农产品收人的总量把公民分为 4 个等级。各等级的政治权利依 其财力之大小而定。由此推断 A从事农业生产者获益最大 B贵族遭到冲击力度有限 山西临汾洪洞高二历史上册寒假测
4、试试卷(1) 2 / 8 C梭伦的改革缺乏民主精神 D雅典公民的范围被缩小 7梭伦,这位伟大的改革家,不仅赋予人民恰如其分的崇高地位,而且拔掉了竖在被 抵押的土地上的债权碑,促进了雅典民主政治和社会经济的发展。其中“拔掉了竖在被抵押 的土地上的债权碑”的含义是 A设公民大会为最高权力机关 B设立陪审法庭以受理公民投诉 C按财产多少将公民划分为四个等级 D颁布“解负令” ,废除债务奴隶制 8公元前 594 年,希腊雅典城邦的执政官梭伦开始进行除旧布新的改革。他力图解决 的当时社会的主要矛盾是 A统治者内部之间的矛盾 B奴隶主与奴隶的矛盾 C奴隶主与平民的矛盾 D贵族与平民、工商业奴隶主的矛盾 9
5、公元前 630 年,雅典出现第一部成文法典拉古法典。该法典规定:凡能自备武 装的人有公民权利,除了少数重要官员,其他官员都从能够制备武装的人们中选出。这说明 A法制是民主政治的重要基础 B雅典民主呈现形式主义的特征 C公民权的获得有财产资格限定 D政体的运行需要私人资金支持 10据统计,公元前 425 年以后,雅典每年用于五百人会议和陪审法庭成员的工薪总数 就达 100110 塔兰特。这体现出: A城邦财政已不堪重负 B城邦对公民参政的激励 C雅典工薪制度的完善 D公职人员队伍扩编严重 11梭伦在改革中颁布了一系列新的法律, “遗嘱法”就是其杰作之一,他通过“遗嘱 法” A保证公民的言论自由
6、B制止了贵族的土地兼并 C保障了平民的政治权利 D杜绝贵族侵占平民财产 12 “让位于由九个执政官主持的寡头政治。这九个执政官是主要执政官,全部属 于贵族后来朝愈益民主化的方向发展。 ”这表明 A执政官掌握立法权 B雅典民主制度的形成得益于其优越的地理环境 C雅典民主制度的发展呈现和平渐进的趋势 D雅典民主制度使贵族独享政治权利 13据载:有个文盲让一个人帮他在陶片上写下“阿里斯底德”的名字,而这个人就是 阿里斯底德本人。他照办之后,问这个文盲为什么这么厌恶阿里斯底德,得到的回答是他不 喜欢人们总是称其为“公正者” 。这个故事说明 A陶片放逐法会成为排斥异己的工具 B陶片放逐法保障了公民的民主
7、权利 山西临汾洪洞高二历史上册寒假测试试卷(1) 3 / 8 C陶片放逐法被上层利用以公报私仇 D陶片放逐法反映了直接民主的暴政 14克里斯提尼改革中最能体现机会均等、公开公平的民主原则的是 A划定以地域为基础的行政选区 B抽签选举成立五百人议事会 C “陶片放逐法” D废除债务奴隶制 15下列最能防止政治野心家颠覆民主政权的措施是 A战神山议事会 B比例代表选举法 C陶片放逐法 D抽签选举制 16公元前 594 年梭伦在雅典实行改革的根本推动因素是 A平民与贵族的矛盾日益激化 B雅典工商业经济的发展 C梅加腊占领雅典的萨拉米斯岛 D梭伦出身于贵族家庭且有经商阅历 17下列关于公元前 8-前
8、6 世纪雅典社会状况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公民大会是实际上的最高权力机关 B下层平民的处境十分悲惨 C元老院是国家最高司法机关 D工商业奴隶主阶层日益崛起 18梭伦颁布“解负令”的目的在于 A废除债务奴隶制 B促进雅典城邦发展 C打破贵族世袭特权 D实现公民真正平等 19下列图片的历史人物为希腊民主制度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梭伦时期确立了“陶片放逐法” ,成为维护民主政治的有力武器 克利斯提尼改革确立起雅典的民主政治 梭伦改革奠定了希腊民主政治的基础 伯利克里时期,雅典民主政治发展到高峰 A B C D 20亚里士多德在雅典政制中说: “当梭伦一成为局势的领导者的时候,他就
9、禁止 以人身为担保的借贷,一举而永远地解放了人民,他又制订法律,下令取消公私债务,其法 案曾以解负令闻名,意即人民卸下他们的负担”材料表明 A个人权力成为梭伦改革的根本保证 山西临汾洪洞高二历史上册寒假测试试卷(1) 4 / 8 B “解负令”的实施,意味着奴隶制在雅典的终结 C “梭伦时代”的雅典公民团体相对稳固 D雅典民主政治的充分发展为“解负令”的实行奠定了基础 21战国时期被“有功者显荣,无功者虽富无所芬华”冲击的制度是 A禅让制 B王位世袭制 C井田制 D世卿世禄制 22 “秦孝公保崤函之固,以广雍州之地,东并河西,北收上郡,国富兵强,长雄诸侯, 周室归籍,四方来贺,为战国霸君,秦遂
10、以强,六世而并诸侯,亦皆商君之谋也。 ”以上西 汉刘向的论述说明 A秦孝公时已具备完成统一的条件 B秦国吞并六国有着优越的条件 C商鞅变法是吞并六国的重要因素 D秦始皇对完成统一起的作用不大 23春秋战国时期,各国变法的根本原因是 A新兴地主阶级势力越来越大 B相地而衰征和初税亩的实行 C生产力的提高和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 D统治者增加国力进行争霸战争的需要 24春秋战国时期,贵族占有土地的井田制己经崩溃,代之而起的是多种形式的土地私 有制,私有土地在这一时期产生的根本原因是 A井田中公田被抛荒,私田成为使用者的土地 B各国统治者变法措施的提倡 C铁器牛耕的出现促进了生产力的提高 D地主、农民的
11、强烈需求 25战国时期,变法运动成为一股潮流,各国通过变法,最直接的是为了实现 A废除旧贵族的特权 B提高新型地主的地位 C推进土地私有化 D实现富国强兵 26百家争鸣中,法家主张“事在四方,要在中央” ;墨家提倡“尚同” , “天子唯能一 同天下之义,是以天下治也” ;儒家强调, “征伐自天子出” ,并憧憬着“四海之内若一家” 的局面。这表明战国时期 A礼仪教化与政治相分离 B百家思想渐趋融合统一 C天下一统成为时代追求 D变革图强成为社会共识 27 全球通史指出:秦朝灭亡后“法家学说信誉扫地,而儒家学说被长期推崇为官 方教义。不过,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也是法家的一个胜利” 。 “这也是法家的
12、一个胜利”指的 是( ) A法家思想已被儒学全盘吸收 B儒家思想日益僵化走向衰落 C因为先秦典籍缺失儒学失去了思想根基 山西临汾洪洞高二历史上册寒假测试试卷(1) 5 / 8 D中央集权的原则已经融入到新儒学体系 28春秋战国时期,在儒家学派的大力提倡下,孝成为完整的、有关处理亲子关系准则 的学说。秦律对不孝罪的惩罚明显重于普通犯罪,如殴打祖父母、曾祖父母者,处以黥城旦 舂的刑罚,对被控以不孝罪者,最重可判处死刑。这表明 A秦朝继承发展了儒家提倡的孝道观 B秦朝用严厉的法律手段来维护孝道 C秦朝时孝成为人们的日常行为规范 D秦朝统治者事实上不排斥儒家学说 29管仲被称为“商业经济的鼻祖” 。他
13、主张: “丹砂之穴不塞,则商贾不处。富者靡之, 贫者为之” ,下列选项最接近材料观点的是 A “寓税于价” B “俭则伤事” C工商皆本 D统制经济 30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蜂出并作,各引一端” ,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局面。 对促成这一时期文化繁荣的原因概括全面的是 A社会大变革 B经济的发展 C政治剧变 D统治阶级的提倡 31出奔是一种离开母国前往他国的行为。到了战国时期,接受国会根据出奔者的才识 和名望授予官职,如齐宣王以苏秦为客卿;荀子奔楚后,春申君以其为兰陵令。从材料可知 战国时期的出奔行为 A严重损害了母国利益 B加速世卿世禄制的瓦解 C加强了宗法依附关系 D反映了百家争鸣的局面
14、 32据史记货殖列传记载:秦国的乌氏课、巴寡妇清以及蜀之卓氏等,都有憧(奴 隶)千人,富“拟于人君” 。战国时期一些富商大贾出现的条件是 A政治清明,社会安定 B “工商食官”局面被打破 C交通便利,货币统一 D政府鼓励商业发展 33商鞅把礼乐、诗书、修善、孝梯、诚信、仁义、贞廉、非兵和羞战统称为六虱。认 为应该统统毁灭。其实质是 A思想文化专制 B实现皇权至上 C打击旧贵族的势力 D加强中央集权 34商鞅变法实现了富国强兵,使秦国走上了封建化道路,商鞅变法成功的因素有 顺应历史潮流 商鞅不畏权贵,执法如山 南门徙木确立了百姓对商鞅的信任 商鞅以法家思想消除变法的思想障碍 A B 山西临汾洪洞
15、高二历史上册寒假测试试卷(1) 6 / 8 C D 35战国时期各诸侯国变法运动的共同点不包括 A推动了封建化进程 B依靠和重用有才干的人实施改革 C促进了政治经济的发展 D有利于奴隶主阶级的统治 36 “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 。商鞅的变法思想体现里哪家治国理念 A孔子的为政以德 B老子的无为而治 C庄子的逍遥 D韩非子的以法为工具中央集权思想 37主张“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的学派是 A儒家 B法家 C道家 D墨家 38 商鞅变法功不可没, 但他本人却被贵族诬告谋反, 惨遭杀害。 在商鞅变法的措施中, 直接损害贵族利益的是 A重农抑商 B实行什伍连坐 C奖励耕织 D按军功授爵 39 “
16、南门徙木”的故事主要说明了 A改革中取信于民的重要性 B改革要有经济实力作保障 C改革要完全依靠人民群众 D改革的复杂性和长期性 40商鞅变法顺应历史潮流,是战国时期持续时间最长、涉及面最广、最为彻底的一次 变法,下列措施中,确立封建土地私有制的是 A奖励军功,奖励耕织 B废井田,开阡陌 C限制贵族特权 D在民间实行什伍连坐制 二、材料分析题(二、材料分析题(2 2 个小题,共个小题,共 4040 分)分) 41梭伦改革为雅典民主政治的建立奠定了坚实基础。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公元前 594 年,雅典人找到梭伦,希望他来担任首席执政官,调解已经白热化 的穷人和富人的冲突。当时贫富悬殊,许多穷
17、人不仅自身贫穷,还欠下富人的许多债,有一 些则被迫逃亡异地,于是民怨沸腾。愤怒的穷人希望平分富人的土地和财富;而富人却不愿 意放弃自己得到的任何利益,一部分甚至骄奢傲慢,贪婪无厌。激烈的冲突似已不可避免, 而一旦陷入内战则可能倾覆城邦。 材料二 古城雅典的中心广场上,兴致勃勃的人们正急切地等待着一个重要时刻的到 来。 新上任的首席执政官梭伦将在此宣布一项重要的法律, 他将刻在木板上的新法律条文呈 现在人们面前,高声宣读: “此法律的有效期为一百年” 。顷刻间,掌声雷动,欢声四起,那 山西临汾洪洞高二历史上册寒假测试试卷(1) 7 / 8 些无力还债的农民更是起劲地欢呼,整个雅典城被一片异常热烈
18、的气氛所笼罩。 上述材料均摘编自改革家梭 伦 完成下列要求: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造成“穷人和富人冲突白热化”的原因以及带来 的影响。 (4 分)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兴致勃勃的人们”可能会是哪些社会群体,哪 些改革措施引起“欢声四起”?你如何理解“整个雅典城被一片异常热烈的气氛所笼罩”? (16 分) 42商鞅变法使秦国迅速走上强国之路。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 战国初期,秦国虽有一定的地缘政治优势,却是华夏体系中的落后国家,当时地 处中原的国家都以“戎翟”这个贬义词来称呼秦国。 商鞅确定的改革方略是:首先,只有国家强大,才能在战争中有立足之地;其次,只有 改革落后
19、的制度,秦国才能强大;再次,只有摧毁落后和保守的秦国宗氏制度,改革才能进 行。为此,商鞅采取的主要措施是农耕、军功、法治、集权四大方略。具体而言就是以重农 主义为取向的农耕政策,以国家主义为取向的集权政策,以平民主义为取向的军功政策,以 法治主义为取向的以法治国方略。 商鞅新法推行 10 年,使秦国从原来的“始秦戎翟之教,父子无别,同室而居”的一个 极其落后的国家,变成“秦民大说(悦) ,道不拾遗,山无盗贼,家给人足。民勇于公战, 怯于私斗,乡邑大治” 。 摘编自叶自成商鞅的创新精神与秦国对大国的超越 完成下列要求: (1)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商鞅变法的历史背景。 (8 分) (2)据材
20、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商鞅在“农耕、军功、法治、集权”四个方面所推 行的具体举措。 (12 分) 山西临汾洪洞高二历史上册寒假测试试卷(1) 8 / 8 答案答案 1A 2D 3B 4B 5C 6B 7D 8D 9C 10B 11D 12C 13A 14B 15C 16B 17A 18B 19D 20C 21D 22C 23C 24C 25D 26C 27D 28B 29B 30A 31B 32B 33A 34A 35D 36D 37B 38D 39A 40B 41 (1)原因:贫富悬殊,阶级矛盾尖锐。 影响:社会动荡不安,雅典社会危机严重。 (4 分) (2)群体:农民、手工业者和新兴的工商
21、业奴隶主。 (4 分) 措施:颁布解负令 ,废除债务奴隶制;颁布法令,鼓励发展农工商业;确立财产等 级制度;建立四百人会议等。 (8 分) 理解:梭伦改革回应了民众的关切,进步作用显而易见;但并未真正实现公民之间的平 等。 (4 分) 42 (1)背景:战国时期的大动荡、大发展、大变革(诸侯争霸,战乱频繁,生产力发 展,社会变革蓬勃兴起) ;秦国落后于东方诸国,渴望国家强大。 (8 分) (2)农耕:奖励耕织、重农抑商;军功:废除世卿世禄制,按军功大小授爵;法治: 严刑峻法、推行法治;集权:废分封、行县制。 (8 分) (3)促进秦国经济发展,壮大了国力;为秦国的富国强兵和后来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 (4 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