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整理与复习 测量 教学设计思考和提出的问题 用什么复习方法帮助学生归纳整理本单元的知识? 复习课没有新授课那么“新鲜”,选择什么样的练习既有趣,又能开动学生的思维;既体现基础,又能实现数学的再发和再创造。磨课要点1、起点。知识起点:学生已经初步认识了长度单位,明确了长度单位之间的联系,会估计测量物体长度,并能够用有关测量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实际问题。已有生活认知:二年级学生缺乏整理意识,没有形成整理习惯,不了解整理知识的方法。在整理知识时存在零散,不全面,无序的现象。 思维特点:整理与复习是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但大部分学生还没有系统复习的意识,体验不到复习的必要性。二年级学
2、生的思维主要是直观的、感性的,如何让学生体会到认识事物和归纳事物特征的方法,学会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认识世界尤为关键。2.终点。学生对学过的知识进行回顾与整理,查漏补缺,相互学习,相互促进。3.过程与方法。学生自主整理知识点的意识较薄弱,教学时利用师生互动以整理、归纳等方法列出复习提纲,根据这个复习提纲展开教学,通过学生的讨论交流、多种形式的练习,巩固基础知识的同时,发展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实现数学的再发和再创造。教学内容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整理与复习教学目标1、通过整理与复习,进一步理解长度单位:千米、毫米、分米等;掌握不同单位之间的换算关系;能在不同的场合运用合适的单位;能运用所学单
3、位解决实际问题,使知识系统化。2、通过合作交流,整理测量的有关知识点,渗透有序的数学思想,培养主动学习精神和自主整理知识点的意识。3、巩固运用所学的内容,加深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理解,发展解决相关实际问题的能力。4、感悟数学知识的内在联系,增强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重点系统地整理复习测量知识,能用测量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教学难点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师:同学们,奇思用数学的知识写了一篇日记,我们来看下。放学后,同学们一起打扫教室。我用了3米长的抹布擦桌子,淘气用60分米长的扫帚扫地。不一会儿,教室变
4、得窗明几净了。乐乐按下离地面130米高的开关,锁上了2厘米高的门,大家高高兴兴的回家去了。师:同学们笑了为什么呢?引出整理与复习测量的必要性。(揭示课题:整理与复习测量)【设计意图:通过日记情境中的错误的单位,让学生知道生活中处处有数学的同时引发学生思考如何选择长度单位,激发了学生复习的需求。】二、回顾与整理(一)梳理复习框架1、思考:关于测量,我们需要复习哪些知识呢?2、学生先尝试归纳知识点,教师再补充知识点。3、归纳罗列复习提纲:学过哪些长度单位?每个长度单位的实际长度是多长?长度单位间有什么关系?(进率是多少?)怎么估计和测量长度单位?用长度单位解决实际问题?4、小结:列这样的复习提纲能
5、让我们的复习更系统、更全面。【设计意图:根据二年级学生的特点,复习经验较少,通过师生互动来复习内容,初步帮助学生梳理知识点,明确复习内容,为下面的学习做铺垫。】(二)细化复习知识点1、常见的长度单位:师:我们学过哪些长度单位呢? 师:这些单位有大有小,谁来帮忙让它们从小到大排列?让学生到黑板整理。师:我们还可以从大到小排列,谁来说一说。引导学生有序整理长度单位。(可从大到小排列,也可从小到大排列)【设计意图:让学生简单地罗列学过的长度单位,并进行有序排列,培养学生的有序思想,为进率铺垫。】2、每个长度单位有多长?(1)引导学生在尺子上找1毫米,并在生活中找1毫米。(2)寻找生活中的1厘米,1分
6、米,1米,1千米。(3)迎接挑战:第一关:填上合适的长度单位。数学厚8( )一棵大树高约15( )小红立定跳远能跳12( )泉州到福州的距离约225( )。【设计意图:在生活中,处处存在数学的身影。通过尺子上的长度过渡到生活中的长度,帮助学生建立长度表象,有利于学生记忆长度、理解长度,同时以挑战的形式检验学生学习情况,既有趣又有效。】3、长度单位间的进率(1)提问:感受了这么多的实际长度,那这些长度单位间又有什么联系呢?(2)活动:出示学习卡,了解活动要求。活动:找一找,画一画长度单位之间的进率,并和同伴说一说。千米 米 分米 厘米 毫米学生独立完成,再同桌交流。反馈。学生反馈后师生再一次理清
7、长度单位间的进率。引导学生有序梳理相邻长度之间的进率。(3)小结:除了千米外,其他两个相邻长度间的进率是10。(4)迎接挑战:第二关挑战,比一比谁完成得又对又快。8000厘米=( )米40分米=( )厘米4千米50米=( )米35分米=( )米( )分米 3厘米5毫米=( )毫米【设计意图:通过独立思考,合作交流和数形结合,帮助学生归纳进率,应用进率。】4、怎么测量物体的长度。(1)估一估铅笔的长度。师:这根铅笔大概多长,谁来估一估呢?(2)量一量。师:谁估得最准确呢,看来得找尺子来帮忙了。怎么量呢?(3)小结:把铅笔的一端对准尺子的“0”刻度,另一端是几就是几。 尺子断了时,尺子的某一刻度对
8、齐物体左端时,看右端对着几,铅笔的长度=终点-起点。【设计意图:先估一估,再测量,提高学生的估算意识和应用数学意识。】三、巩固与练习师:如何用测量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呢?1、画一画北东铅笔在数学书东面20毫米处,橡皮在数学书西面3厘米处。数学书 (1) 在图中标出铅笔和橡皮的大致位置。(2) 铅笔距离橡皮多少厘米。(写出过程)2、小雨骑车去公园。 (1)小雨每小时骑( )千米。 (2)小雨很可能在( )时到达公园。 (3)如果上午10:00沿原路返回,小雨可能在( )时回到家? 3、我来帮忙。放学后,同学们一起打扫教室。我用了3米长的抹布擦桌子,淘气用60分米长的扫帚扫地。不一会儿,教室变得窗明几净了。乐乐按下离地面130米高的开关,锁上了2厘米高的门,大家高高兴兴的回家去了。【设计意图:根据学生的情况,设计的练习题目比较具有生活化,让学生知道数学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同时挖掘数学问题的内涵和外延,提升学生的迁移能力、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实现数学的再发和再创造。】四、收获与总结师:同学们,这节课我们复习了长度单位及他们间的进率,还复习了估计测量,会用本单元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希望在今后的学习中,我们也可以用列提纲的方法复习其他知识。【设计意图:在这一环节总结本单元知识点,帮助学生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为学生自主探索提供更为广阔的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