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 质量验收规范学习1、地基基础工程施工前,必须具备完备的地质勘察资料及工程附近管线、建筑 物、构筑物和其他公共设施的构造情况,必要时应作施工勘察和调查以确保工程质 量及临近建筑的安全。施工勘察要点详见附录 A。2、施工单位必须具备相应专业资质,并应建立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和质量检验制度。3、从事地基基础工程检测及见证试验的单位,必须具备省级以上(含省、自治区、直辖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颁发的资质证书和计量行政主管部门颁发的计量认证合格 证书。4、地基基础工程是分部工程,如有必要,根据现行国家标准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 50300 规定,可再划分若干个子分部工程。5、施
2、工过程中出现异常情况时,应停止施工,由监理或建设单位组织勘察、设计、施工等有关单位共同分析情况,解决问题,消除质量隐患,并应形成文件资料。第一章 基本规定建筑工程分部工程、分项工程划分(表一)分部工程子分部工程分项工程地基与基础无支护土方土方开挖、土方回填有支护土方排桩、降水、排水、地下连续墙、锚杆、土钉墙、水泥土桩、沉井与沉箱,钢及混凝土支撑地基处理 灰土地基、砂和砂石地基、碎砖三合土地基,土工合成材料地基,粉煤灰地基,重锤夯实地基,强夯地基,地基,砂桩地基,预压地基,高压喷射注浆地基,土和灰土挤密桩地基,注浆地基,水泥粉煤灰碎石桩地基,夯实水泥土桩地基桩基锚杆静压桩及静力压桩,预应力离心管
3、桩,钢筋混凝土预制桩,钢桩,混凝土灌注桩(成孔、钢筋笼、清孔、水下混凝土灌注)地下防水防水混凝土,水泥砂浆防水层,卷材防水层,涂料防水层,金属板防水层,塑料板防水层,涂料防水层,塑料板防水层,细部构造,喷锚支护,利税合式衬砌,地下连续墙,盾构法隧道;渗排水、盲沟排水,遂道、坑道排水;预注浆、后注浆,衬砌裂缝注浆。混凝土基础模板、钢筋、混凝土,后浇带混凝土,混凝土结构缝处理砌体基础砖砌体,混凝土砌块砌体,配筋砌体,石砌体劲钢(管)混凝土劲钢(管)焊接,劲钢(管)与钢筋的连接,混凝土钢结构焊接钢结构、栓接钢结构,钢结构制作,钢结构安装,钢结构涂装。附录 A 地基与基础施工勘察要点 A.1 一般规定
4、 A.1.1 所有建(构)筑物均应进行施工验槽。遇到下列情况之一时,应进行专门的施工勘察。(1)工程地质条件复杂,详勘阶段难以查清时;(2)开挖基槽发现土质、土层结构与勘察资料不符时;(3)施工中边坡失稳,需查明原因,进行观察处理时;(4)施工中,地基土受扰动,需查明其性状及工程性质时;(5)为地基处理,需进一步提供勘察资料时;(6)建(构)筑物有特殊要求,或在施工时出现新的岩土工程地质问题时。A.1.2 施工勘察应针对需要解决的岩土工程问题布置工作量,勘察方法可根据具体情况选用施工验槽、钻探取样和原位测试等。A.2 天然地基基础基槽检验要点 A.2.1基槽开挖后,应检验下列内容:(1)核对基
5、坑的位置、平面尺寸、坑底标高;(2)核对基坑土质和地下水情况;(3)空穴、古墓、古井、防空掩体及地下埋设物的位置、深度、性状。A.2.2A.2.2在进行直接观察时,可用袖珍式贯入仪作为辅助手段。A.2.3A.2.3遇到下列情况之一时,应在基坑底普遍进行轻型动力触探:(1 1)持力层明显不均匀;(2 2)浅部有软弱下卧层;(3 3)有浅埋的坑穴、古墓、古井等,直接观察难以发现时;(4 4)勘察报告或设计文件规定应进行轻型动力触探时。A.2.4A.2.4采用轻型动力触探进行基槽检验时,检验深度及间距按表 A.2.4 执行:A.2.5A.2.5遇下列情况之一时,可不进行轻型动力触探:(1 1)基坑不
6、深处有承压水层,触探可造成冒水涌砂时;(2 2)持力层为砾石层或卵石层,且其厚度符合设计要求时。A.2.6A.2.6基槽检验应填写验槽记录或检验报告。表A.2.4 轻型动力触探检验深度及间距表 排列方式 基槽宽度 检验深度 检验间距 中心一排 0.8 1.21.0 1.5m 视地层复杂 情况定 两排错开 0.82.0 1.5 梅花形 2.0 2.1A.3深基础施工勘察要点 A.3.1 当预制打入桩、静力压桩或锤击沉管灌注桩的入土深度与勘察资料不符或对 桩端下卧层有怀疑时,应核查桩端下主要受力层范围内的标准贯入击数和岩土工程性质。A.3.2 在单柱单桩的大直径桩施工中,如发现地层变化异常或怀疑持
7、力层可能存在 破碎带或溶洞等情况时,应对其分布、性质、程度进行核查,评价其对工程安全的 影响程度。A.3.3 人工挖孔混凝土灌注桩应逐孔进行持力层岩土性质的描述及鉴别,当发现与 勘察资料不符时,应对异常之处进行施工勘察,重新评价,并提供处理的技术措施。A.4A.4地基处理工程施工勘察要点 A.4.1A.4.1根据地基处理方案,对勘察资料中场地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条件进行核查和 补充;对详勘阶段遗留问题或地基处理设计中的特殊要求进行有针对性的勘察,提 供地基处理所需的岩土工程设计参数,评价现场施工条件及施工对环境的影响。A.4.2A.4.2当地基处理施工中发生异常情况时,进行施工勘察,查明原因,为
8、调整、变更设计方案提供岩土工程设计参数,并提供处理的技术措施。A.5施工勘察报告 A.5.1施工勘察报告应包括下列主要内容:a、工程概况;b、目的和要求;c、原因分析;d、工程安全性评价;e、处理措施及建议。第二章 子分部工程第一节 土和灰土挤密桩复合地基2.1 基本概念 灰土挤密桩或土挤密桩是利用沉管、冲击或爆扩等方法在地基中挤土成孔,然后向孔内夯填素土或灰土成桩。成桩时,通过成孔过程中的横向挤压作用,桩孔内的土被挤向周围,使桩间土得以挤密,然后将备好的素土(黏性土)或灰土分层填入桩孔内,并分层捣实至设计标高。用素土分层夯实的桩体,称为土挤密桩;用灰土分层夯实的桩体,称为灰土挤密桩。二者分别
9、与挤密的桩间土组成复合地基,共同承受基础的上部荷载。2.2 适用范围 灰土挤密桩法或土挤密桩法适用于处理地下水位以上的湿陷性黄土、素填土和杂填土等地基。处理深度宜为5-15m。灰土挤密桩或土挤密桩,在消除土的湿陷性和减小渗透性方面,其效果基本相同或差别不明显,但土挤密桩地基的承载力和水稳性不及灰土挤密桩,选用上述方法时,应根据工程要求和处理地基的目的确定。当以提高地基的承载力或增强其水稳性为主要目的时,宜选用灰土挤密桩法;当以消除地基的湿陷性为主要目的时,宜选用土挤密桩法。2.3 质量检查控制 2.3.1施工前对土及灰土的质量、桩孔放样位置等做检查。说明:施工前应在现场进行成孔、夯填工艺和挤密
10、效果试验,以确定填料厚度、最优含水量、夯击次数及干密度等施工参数质量标准。成孔顺序应先外后内,同排桩应间隔施工。填料含水量如过大,宜预干或预湿处理后再填入。2.3.2 施工中应对桩孔直径、桩孔深度、夯击次数、填料的含水量等做检查。2.3.3 施工结束后,应检验成桩的质量及地基承载力。2.3.4 土和灰土挤密桩地基质量检验标准应符合下表的规定。土和灰土挤桩地基质量检验标准 项序检查项目允许偏差或允许值 检查方法单位数值主 1桩体及桩间土干密度设计要求现场取样检查控2桩长mm500测桩管长度或垂球测孔深项3地基承载力设计要求按规定方法目4桩径mm-20用钢尺量一 1土料有机质含量%5试验室焙烧法般
11、2石灰粒径mm5筛选法项3桩位偏差满堂布桩0.04D 用钢尺量,D为桩径目条基布桩0.25D4垂直度%1.5用经纬仪测桩管5桩径mm-20用钢尺量注:桩径允许偏差负值是指个别断面2.4.1 桩缩孔或塌孔,挤密效果差 1现象:夯打时造成缩颈或堵塞,挤密成孔困难;桩孔内受水浸湿,桩间距过大等使挤密效果差。2.原因分析 (1)地基土的含水量过大或过小。含水量过大,土层呈强度极低的流塑状,挤密成孔时易发生缩孔;含水量过小,土层呈坚硬状,挤密成孔时易碎裂松动而塌孔。(2)不按规定的施工顺序进行。(3)对已成的孔没有及时回填夯实。(4)桩间距过大,挤密效果不够,均匀性差。3防治措施 (1)地基土的含水量在
12、达到或接近最佳含水量时,挤密效果最好。当含水量过大时,必须采用套管成孔。成孔后如发现桩孔缩颈比较严重,可在孔内填入干散砂土、生石灰块或砖渣,稍停一段时间后再将桩管沉人土中,重新成孔。如含水量过小,应预先浸湿加固范围的土层,使之达到或接近最佳含水量。(2)必须遵守成孔挤密的顺序,应先外圈后里圈并间隔进行。对已成的孔,应防止受水浸湿且必须当天回填夯实。2.4 常见的质量问题及防治措施 (3)施工时应保持桩位正确,桩深应符合设计要求。为避免夯打造成缩颈堵塞,应打一孔,填一孔,或隔几个桩位跳打夯实。(4)控制桩的有效挤实范围,一般以253倍桩径为宜。2.4.2 桩身回填夯击不密实,疏松、断裂 1现象 桩孔回填不均匀,夯击不密实,时密时松,桩身疏松甚至断裂。2原因分析 (1)不按施工规定进行操作,回填料速度太快,夯击次数相应减少。(2)回填料拌合不均匀,含水量过大或过小。(3)施工回填料的实际用量未达到成孔体积的计算容量。(4)锤重、锤型和落距选择不当。3预防措施 (1)成孔深度应符合设计规定,桩孔填料前,应先夯击孔底34锤。根据成桩试验测定的密实度要求,随填随夯,对待力层范围内(约510倍桩径的深度范围)的夯实质量应严格控制。若锤击数不够,可适当增加击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