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设计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设计垫江县石坎小学校垫江县石坎小学校教学教学需要需要设计吗设计吗博士:博士:有时我觉得需要设计,有时又觉有时我觉得需要设计,有时又觉得不需要。得不需要。教学需要设计教学需要设计吗吗直觉不是有效课堂表现的直觉不是有效课堂表现的关键。实际上,收放自如的关键。实际上,收放自如的优秀表现是经过周密计划的。优秀表现是经过周密计划的。内容内容 教学设计是运用系统方法分析教学问题和确定教学目标、制定解决教学问题的策略方案、试行解决方案、评价事情结果和对方案进行修改的过程。它以优化教学效果为目的,以学习理论、教学理论、传播理论为理论基础。在教学活动开始之前制订教学计划的工作
2、在教学活动开始之前制订教学计划的工作就是教学设计。就是教学设计。8美国美国 马杰马杰 “教学设计依次由三个基本问题组成”p“我去哪里我去哪里”(教学目标的制订)p“我如何去那里我如何去那里”(包括学习者起始状态的分析、教学内容的分析与组织、教学方法与教学媒介的选择)p“我怎么判断我已到达了那里我怎么判断我已到达了那里”(教学评价)教学设计是由目标设计、达成目标的诸要素的分析与设计、教学效果的评价所构成的有机整体。所以,要进行有效的小学数学教学设计,必须围绕以上三个基本问题展开。二、二、教学设计的基本过程教学设计的基本过程元角分与小数元角分与小数小数的意义小数的意义整数除法整数除法小数加减乘法小
3、数加减乘法 小数除以整数小数除以整数整数除以整数商是小数整数除以整数商是小数 一个数除以小数一个数除以小数案例2:除数是小数的除法纵向分析除法的意义除法的意义元角分与小数元角分与小数小数的意义小数的意义整数除法整数除法小数加减乘法小数加减乘法 小数除以整数小数除以整数整数除以整数商是小数整数除以整数商是小数 一个数除以小数一个数除以小数案例2:除数是小数的除法纵向分析除法的意义除法的意义横向对比师大版师大版 人教版人教版 现代版现代版 苏教版苏教版创设熟悉的生活情境,自然引入小数除法,创设熟悉的生活情境,自然引入小数除法,体会到小数除法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到小数除法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4、相同点相同点师大版师大版 人教版人教版 现代版现代版 苏教版苏教版都体现了除法意义中平均分的含义。都体现了除法意义中平均分的含义。相同点相同点师大版师大版 人教版人教版 现代版现代版 苏教版苏教版借助模型(元角分、千米米、直尺)沟通算借助模型(元角分、千米米、直尺)沟通算理、算法与竖式间的联系。理、算法与竖式间的联系。相同点相同点师大版师大版 人教版人教版 现代版现代版 苏教版苏教版将学生的数学思维、数学模型、与数学表达有机将学生的数学思维、数学模型、与数学表达有机结合,使之不断地抽象概括,达到知识的内化。结合,使之不断地抽象概括,达到知识的内化。相同点相同点 案例:备课时的追问案例:备课时的
5、追问一、这节课应该教什么?为什么而教?二、怎样教?1、学习用数表示可能性大小的必要性是什么?2、要不要做概率实验?做概率实验本身的价值在什么 地方?3、学习可能性大小的价值在什么地方?4、为什么用小孩的数学日记结束,它的价值在什么地方?备课的过程就是长时间思考一个问题并围绕问题搜集证据寻找原因并解决问题的过程。1 1、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是多少?、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是多少?(每个小方格的面积表示1平方厘米)你是怎么得到的?目的:考察学生能否借助方格图得到图形的面积(调研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经验),同时考察学生是否具有转化的意识和能力。案例案例12 2、请画出下面图形的高。、请画出下面图形的高。小组观
6、察小组观察(随机抽取一个学习小组)(随机抽取一个学习小组)1、你能想办法得到这个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吗?请用文字、算式或图画来说明你这样做的理由。目的:目的:调研学生对面积意义的理解情况,学生遇到新问题时有没有转化的意识,他们是怎样转化的,学生可能会遇到什么困难。教学目标是设计者希望通过数学教学活动所达到的理想状态。是数学教学活动的结果,更是数学教学设计的起点。知识技能知识技能数学思考数学思考问题解决问题解决情感态度情感态度好奇心、求知欲;意志、自信心;对数学的认识;实事求是的态度、独立思考、质疑。2 2、课堂教学目标的特点、课堂教学目标的特点()重点突出()重点突出()用具体的语言描述:()用具
7、体的语言描述:学生学习结果的描述应该尽可能是可理解的,可达到的可评估的,而不是模糊不清、可望而不可及的。(强调用行为动词表述课堂教学目标,以增强课堂教学目标的可观察性和可测量性)。教学目标教学目标1 1:1.1.通过试验操作活动,通过试验操作活动,进一步认识客观事件进一步认识客观事件发生的可发生的可 能性大小;能性大小;2.2.能用数表示可能性的能用数表示可能性的大小。大小。教学目标教学目标2 2:1.1.通过实验操作、分析推理,通过实验操作、分析推理,丰富对等可能丰富对等可能 性的理解,性的理解,进一步认识客观事件发进一步认识客观事件发生的可生的可 能性大小;能性大小;2.2.能用数表示可能
8、性的大小,能用数表示可能性的大小,并能运用可能并能运用可能 性的知识性的知识合理设计活动方案;合理设计活动方案;3.3.初步学习用概率的眼光观初步学习用概率的眼光观察和分析简单的察和分析简单的 生活现生活现象,发展求实态度和科象,发展求实态度和科学精神。学精神。尽可能的用具体可观察、可测量的术语精确地尽可能的用具体可观察、可测量的术语精确地表述。切忌表述。切忌“大大”而而“统统”,要有利于指导我们的,要有利于指导我们的课堂教学。课堂教学。32评析:教学目标一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教学目标一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u追求的是结论性的知识,缺少了追求的是结论性的知识,缺少了“让学生通让学生通过观
9、察过观察,发现发现,操作操作,比较比较,猜想猜想,讨论等一系列活讨论等一系列活动动”这样的过程性的表述。这样的过程性的表述。u 就知识性的目标而言,表述也不够具体,不就知识性的目标而言,表述也不够具体,不具有指导课堂教学的功能。具有指导课堂教学的功能。u 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目标表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目标表述显得过大,没有结合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述显得过大,没有结合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表述。表述。3 3、教学目标设计原则、教学目标设计原则p 全面全面体现多元化体现多元化p 具体具体体现操作性体现操作性p 恰当恰当体现适度性体现适度性p 差异差异体现层次性体现层次性 4、重点
10、难点的确定 基于对教材的分析把握 基于对学生情况的分析 公汽行驶时间与速度关系图公汽行驶时间与速度关系图 孩子真的理解了么?孩子真的理解了么?重点:理解图意难点:找出量之间的关系?案例案例重难点:理解红线表示什么n师:(手指大屏幕)这图表示的是什么呢?师:(手指大屏幕)这图表示的是什么呢?n生:公共汽车行驶的时间与速度的关系。生:公共汽车行驶的时间与速度的关系。nn师:这条红线是什么意思?(见下图中的红线)师:这条红线是什么意思?(见下图中的红线)n生:(思考片刻后答)路程。生:(思考片刻后答)路程。n生:是汽车行驶的路程。生:是汽车行驶的路程。n生:不是,是汽车的速度。生:不是,是汽车的速度
11、。n生:应该是汽车行驶的速度和时间吧。生:应该是汽车行驶的速度和时间吧。n学生一时争论不休。学生一时争论不休。n动作示范动作示范n点的理解(汽车,数对)点的理解(汽车,数对)n师:再来说说,这根红线到底是什么来着?师:再来说说,这根红线到底是什么来着?n生:速度和时间的关系。生:速度和时间的关系。n生:老师,也可说是路程。(一生坐着就发言了)生:老师,也可说是路程。(一生坐着就发言了)n师:为什么?师:为什么?n生:速度与时间发生的关系就是路程。生:速度与时间发生的关系就是路程。因为因为“时间时间速度速度=路程路程”,所以也可,所以也可以说是路程。(立即引来听课教师的笑声,孩子们也是迷惑的看着
12、老师。)以说是路程。(立即引来听课教师的笑声,孩子们也是迷惑的看着老师。)n师:师:(6 6秒钟后)哦,秒钟后)哦,他说的什么意思?(一生重复)他说的什么意思?(一生重复)噢,看似有点道理。我们能算出它的路程是多少吗?噢,看似有点道理。我们能算出它的路程是多少吗?如何帮孩子们理解?n动作示范n点的理解n计算路程计算路程n师:大致估计一下,师:大致估计一下,4 4分钟汽车一共行驶了多远的路程?分钟汽车一共行驶了多远的路程?n生:生:200200400400400400200200一共跑了一共跑了12001200米。米。n师:师:12001200米是这条线么?米是这条线么?n生:不是。生:不是。n
13、生:这条线表示的是速度和时间之间的关系。生:这条线表示的是速度和时间之间的关系。如何帮孩子们理解?1.1.创设情境创设情境“创设情境创设情境”是教学中常用的一种策略是教学中常用的一种策略 p现实的(实际生活和学生现实)p富有意义的p有趣而有挑战性的p人人都能参与,并具有发展性(低门槛、多层次)情境创设案例对比:教师甲:教师甲:呈现一个星期有7天的信息和相应表格,鼓励学生提出数学问题,通过学生提出几个星期有多少天引入“7的乘法口诀”。教师乙:教师乙:听儿歌,激趣导入我爱快乐数字七 我爱快乐数字七,七的故事真神奇。七个可爱小矮人,七色花儿真美丽,七色彩虹挂天空,七种色彩让人迷。还有七个小音符,哆崃
14、咪发索啦嘻。提出问题:儿歌有多少个字,由此引入“7的乘法口诀”。教师丙:教师丙:在“7的乘法口诀”这节课中,先放了一段录音,让学生猜这是什么声音?(海浪声)然后再出现美丽的大海,远处慢慢驶来一只小船。教师问学生海上有什么?(小船)之后,教师又问学生这只小船是什么样的图形拼成的?(七巧板)有几块?(7块)为了引出一艘小船由一套七巧板拼成。提出问题拼几个小船需要多少块七巧板,由此引入“7的乘法口诀”。教师丁:教师丁:由数下面的方格数引入“7的乘法口诀”。讨论问题讨论问题1.上面的四个情境中,你更喜欢哪个情境?说说理由。2.有的老师认为最后一个没有生活不是情境,你同意他的想法吗?2.2.教学策略的制
15、定教学策略的制定 教学策略是指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为完成特定的教学目标,依据教学的主、客观条件,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对所选用的教学顺序、教学活动程序、教学组织形式、教学方法和教学媒体等教学因素的总体考虑。制定教学策略的依据:学习理论和教学理论;课程标准、教材和考试说明;教学目标;学生特征;教师的素养和风格;教学条件等。教师增进教学效果的教学策略教师增进教学效果的教学策略 了解各种教学组织形式(如:个别指导、小组合作、集体授课)的特点,清楚各种教学顺序的理论依据及优劣(加涅的从简单到复杂的教学顺序;布鲁纳的发现式教学),知道教与学活动的一般过程,积极借鉴和吸取符合自己特点的富有实效的教学方法,根据
16、不同的教学情境有机的组合调整,不断丰富自己的教学策略,使用多样性的教学策略。对自己的教学策略经常进行反思。50 教学活动是教师和学生为了达到预定的教学目标而进行的师生双边交互活动。因而教学方法应该是既包含“教法”也包含“学法”。美国的媒体技术研究专家海涅尔教学方法分类:1.讲授法;2.演示法;3.讨论法;4.训练和实践法;5.合作学习法;6.示范模仿法;7.强化法。教学策略及方法的选择51实际教学时我们往往同时采用几种方法教学:演示演示讨论讨论讲授;讲授;讲授讲授实验实验讨论;讨论;谈话谈话讲授讲授练习。练习。教学策略和方法的选择3.促进学生深入、有效地开展学习活动是促进学生深入、有效地开展学
17、习活动是教学的关键。教学的关键。(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1 1)通过提供问题或任务促使学生进行有价)通过提供问题或任务促使学生进行有价值的学习活动。值的学习活动。(2 2)对学生的参与活动进行有效的组织,在)对学生的参与活动进行有效的组织,在学生需要的时候提供必要的帮助。学生需要的时候提供必要的帮助。(3 3)教师适时的引导和强化。)教师适时的引导和强化。从提问的类型上看,经验型教师注重推理性问题的提出,从提问的类型上看,经验型教师注重推理性问题的提出,新手型教师的事实性问题却明显高于经验型教师;同时经验新手型教师的事实性问题却明显高于经验型教师;同时经验型教师的批判性问
18、题和创造性问题也都高于新手型教师。因型教师的批判性问题和创造性问题也都高于新手型教师。因此,可以看出经验型教师,更多地向学生提出了一些思维水此,可以看出经验型教师,更多地向学生提出了一些思维水平较高的问题。平较高的问题。而从聚集型问题和追问型问题的比较可以看出:新手型而从聚集型问题和追问型问题的比较可以看出:新手型教师更多的是提出一些聚集型问题来引导学生的注意方向,教师更多的是提出一些聚集型问题来引导学生的注意方向,完全是由老师控制课堂;而经验型教师是通过追问型问题,完全是由老师控制课堂;而经验型教师是通过追问型问题,引发学生深入思考或转问他人,营造一种研讨性的学习氛围。引发学生深入思考或转问
19、他人,营造一种研讨性的学习氛围。经验型教师善于追问。经验型教师善于追问。提高围绕“学科主题”层层追问的能力!不适当的强化会造成主题的偏离。(淡化)帮助学生学会表达和交流会运用自己的语言进行表述。(从学科角度,自己语言到规范语言过渡的重要性,组织和澄清的重要性)重复学生的语言,再一次确认学生的意思,是教师控制教室对话的两种最明显的策略。这可以促使学生的发言,从个体自我意思的表达,转化为全班可以共同沟通的语言。对于教室运作有用的信息应予以增强,干扰或暂不能处理的信息则予以忽略或淡化处理。(重复、确认、淡化)评价的几种方式(不一定都是肯定的)评价的几种方式(不一定都是肯定的)表扬:出乎意料、非同寻常
20、。表扬:出乎意料、非同寻常。书面评价:把答案写在黑板上。书面评价:把答案写在黑板上。重复学生的答案。重复学生的答案。隐性评价。隐性评价。他是用他是用的的你们做做看。你们做做看。引起学生的反思引起学生的反思 经常问及下面的问题:经常问及下面的问题:现在在干什么?准备干什么?为什么要这样干?实现在在干什么?准备干什么?为什么要这样干?实际效果如何。际效果如何。你获得了什么?你有哪些困难?如何克服的。你获得了什么?你有哪些困难?如何克服的。学习了哪些知识,与以前内容的联系。学习了哪些知识,与以前内容的联系。使用哪些方法获得结论的?使用哪些方法获得结论的?回顾与反思的作用(澄清思想)。回顾与反思的作用
21、(澄清思想)。举例:完整案例举例:完整案例 角的度量教学设计格式举例教学设计格式举例1、流程式2、活动式课题课题锐角和钝角锐角和钝角课时课时第一课时班级二年3、4班编写者杨文娜杨文娜一、教材内容分析一、教材内容分析内容:教科书第内容:教科书第3739页的内容。页的内容。学生上册已学了如何辨认角和直角,知道角的大小与学生上册已学了如何辨认角和直角,知道角的大小与 两边张开的程度有关,并会判断角与直两边张开的程度有关,并会判断角与直角。本单元在此基础上,让学生认识锐角和钝角。角。本单元在此基础上,让学生认识锐角和钝角。二、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二、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
22、、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进一步巩固学生对进一步巩固学生对“角角”“边边”“顶点顶点”“直角直角”的认识,熟悉比较角的大小。力求学生能够通过多的认识,熟悉比较角的大小。力求学生能够通过多种方法实现大小的比较。种方法实现大小的比较。2.新课的导入。在比较中提示一种角比直角大,还有一种角比直角小,从而揭示出锐角和钝角新课的导入。在比较中提示一种角比直角大,还有一种角比直角小,从而揭示出锐角和钝角的概念。力求以发挥学生的创新能力为主导思想。在运用板书画一画,学生读一读的方法加的概念。力求以发挥学生的创新能力为主导思想。在运用板书画一画,学生读一读的方法加深对锐角和钝角的认识、理解。深对锐角
23、和钝角的认识、理解。3.实践练习,注重学生知识的的形成过程,从判断推理、寻找发现、到小组合作的画一画、拼实践练习,注重学生知识的的形成过程,从判断推理、寻找发现、到小组合作的画一画、拼一拼、折一折的实践练习,在充分展示学生个体的优势的同时,注重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一拼、折一折的实践练习,在充分展示学生个体的优势的同时,注重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合作精神的培养。在合作的过程中考察学生任务、时间的合理统筹。合作精神的培养。在合作的过程中考察学生任务、时间的合理统筹。4.整个过程体现学生在活动中学习,在活动中探究的乐趣。充分体现生活数学、快乐数学。整个过程体现学生在活动中学习,在活动中探究的乐趣。充分
24、体现生活数学、快乐数学。三、学习者特征分析三、学习者特征分析学生上册已学了如何辨认角和直角,知道角的大小与学生上册已学了如何辨认角和直角,知道角的大小与 两边张开的程度有关,两边张开的程度有关,并会判断角与直角。本单元在此基础上,让学生认识锐角和钝角。并会判断角与直角。本单元在此基础上,让学生认识锐角和钝角。四、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四、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1、认 识 锐 角 和 钝 角,并 理 解 与 直 角 的 关 系。、认 识 锐 角 和 钝 角,并 理 解 与 直 角 的 关 系。2、在认识理解的基础上,能够动手折叠或正确的画出锐角和钝角。、在认识理解的基础上,能够动手折叠或正确的画出锐角和
25、钝角。3、围 绕 生 活,通 过 比 赛 的 方 式,巩 固 理 解 锐 角 和 钝 角。、围 绕 生 活,通 过 比 赛 的 方 式,巩 固 理 解 锐 角 和 钝 角。五、教学环境及资源准备五、教学环境及资源准备教具准备:三角尺,纸张教具准备:三角尺,纸张学具准备:学生三角尺,纸张学具准备:学生三角尺,纸张六、教学过程六、教学过程教学教学过程过程教师活动教师活动预设学生预设学生行为行为设计意图及设计意图及资源准备资源准备一、引一、引导入课,导入课,复 习 旧复 习 旧知知1、复 习 内 容。引 导 学 生 回 忆 关 于 角 的 知 识。、复 习 内 容。引 导 学 生 回 忆 关 于 角
26、 的 知 识。出 示 角。根 据 图 例 回 答 这 是 一 个(出 示 角。根 据 图 例 回 答 这 是 一 个(角角 )角是怎么组成?请你在图上填出角是怎么组成?请你在图上填出“边边”“顶点顶点”“边边”出示直角。这是一个什么?(直角)出示直角。这是一个什么?(直角)除 了 这 些,你 还 知 道 了 哪 些 知 识?小 组 讨 论 汇 报除 了 这 些,你 还 知 道 了 哪 些 知 识?小 组 讨 论 汇 报2、比较两个角的大小。、比较两个角的大小。两组:一组是移动后完全重合,即相等;一组是移动后不两组:一组是移动后完全重合,即相等;一组是移动后不能完全重合,即不等。(第二组可请学生
27、指出哪个角大,能完全重合,即不等。(第二组可请学生指出哪个角大,哪个角小)哪个角小)3、比较锐角和钝角的大小(注意,此处不揭示出两个角、比较锐角和钝角的大小(注意,此处不揭示出两个角的概念,只当作两个普通的角出现)。采用借助直角的方的概念,只当作两个普通的角出现)。采用借助直角的方法完成比较。法完成比较。小组讨论汇报小组讨论汇报 采用借助直角采用借助直角的方法完成比的方法完成比较。较。通过对角的回忆,通过对角的回忆,调动学生发挥认知调动学生发挥认知能力,在学生已有能力,在学生已有知识经验基础上开知识经验基础上开展本课的学习。展本课的学习。板书设计:板书设计:锐角和钝角锐角和钝角 七、教学反思七、教学反思 既能提出激动人心的目的,又能既能提出激动人心的目的,又能训练实用的技能,并使两者和谐一致,这训练实用的技能,并使两者和谐一致,这是教师的难题,又是对教师的酬劳!是教师的难题,又是对教师的酬劳!杜威杜威 再 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