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古汉语语法 选择题专项练习题(含答案解析).docx

上传人(卖家):wenku818 文档编号:4172161 上传时间:2022-11-17 格式:DOCX 页数:33 大小:68.3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古汉语语法 选择题专项练习题(含答案解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古汉语语法 选择题专项练习题(含答案解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古汉语语法 选择题专项练习题(含答案解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古汉语语法 选择题专项练习题(含答案解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3页
亲,该文档总共3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古汉语语法 选择题专项练习题1下列加点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非恶其声而然也若火之始然B吾为其无用而掊之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C非所以内交于孺子之父母也覆杯水于坳堂之上D圣人以治天下为事者也以五百岁为春2下列句子与现代汉语语序全都不一致的一组是()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ABCD3下列各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A而骊山北构而西折终苟免而不怀仁B之臣闻求木之长者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C其奔车朽索,其可忽乎!其实百倍D因不如因善遇之无因喜以谬赏4下列划线的词语没有活

2、用现象的一项是()A填然鼓之B是故无贵无贱C以弱天下之民D谨庠序之教5下列各句中,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燕虽小国而后亡后人哀之而不鉴之B赵尝五战于秦使负栋之柱,多于南亩之农夫C斯用兵之效也秦人视之,亦不甚惜D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夫在殷忧,必竭诚以待下6下列各项中,加点字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慈父见背(离我而去,指尊长去世)形影相吊(哀伤、悲悯)B门衰祚薄(福分)日薄西山(迫近)C早实以蕃(多)字而幼孩(养育)D修短随化(自然)去不复顾(照看)7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解释全都正确的一组是()列坐其次(旁边)先妣抚之甚厚(抚养)既窈窕以寻壑(美好的样子)少长咸集(全,都)吾妻归宁(

3、出嫁的女子回娘家省亲)悟已往之不谏(挽回)善万物之得时(喜爱)日薄西山(迫近)ABCD8下列各句中的“之”,意义及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例句:人之有是四端也A若火之始然,泉之始达B迩之事父,远之事君C人皆有不忍人之心D由是观之9下列各句中加点词意思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A三年之后,未尝见全牛也B期山东为三处C齐楚之精英D与江山相发挥10下列句中加点字都是通假字的一项是()隰则有泮何敢助妇语但为君故举酒属客西望夏口契阔谈终期于尽箱帘六七十ABCD11下列各项中字词的注音或释义有错误的一项是()A百舸(g)橘(j)子洲遒劲(强劲有力)B峥嵘(zhng)携(xi) 遏()制C漫江(满)寥(l

4、io)廓挥斥(斥责)D惆怅(chng)稠(chu)密辟谣(pyo)12下列选项中特殊句式一致的一项是()A是时屈平既疏,不复在位/当此之时,平原君不敢自比于人B何以汝为见/譬若以肉投馁虎,何功之有哉C此臣之日夜切齿拊心也/夫圣人者,不凝滞于物D计未定,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子卿尚复谁为乎13下列词语解释正确的是()A骊山北构而西折,直走咸阳(跑)B杳不知其所之也(声音、画面远去见不到踪影)C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喜爱)D戍卒叫,函谷举(起兵)14下列各项句子中的加点词,不属于词类活用的一项是()A虎鼓瑟兮鸾回车B月明星稀,乌鹊南飞C开荒南野际D云青青兮欲雨15下列加点词解释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5、文胜质则史(虚饰、浮夸)士不可以不弘毅(广,大)迩之事父(远)企者不立(企图)自伐者无功(夸耀)非所以要誉于乡党朋友也(求取)抢榆枋而止(触,碰)腹犹果然(饱满,充实)行比一乡(合)犹有所待者也(等待)ABCD16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见贤思齐焉譬如平地B先齐其家我树之成而实五石C故亏兄而自利或以封,或不免于洴澼絖D见不贤而内自省也故窃异室以利其室17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请事斯语矣不足以事父母B故贼人以利其身贼其君者也C当察乱何自起是何也D恶得不禁恶而劝爱物或恶之18下列有关词类活用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函梁君臣之首函:名词用作动词,用匣

6、子装B故窃异室以利其室利: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获利C盛以锦囊,负而前驱前:名词用作动词,向前进军D逸豫可以亡身亡:动词的使动用法,使灭亡19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例句:我树之成而实五石A夫子固拙于用大矣B不贵难得之货C苟不充之,不足以事父母D其坚不能自举也20下列选项中,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请问其目目:条目、细则B致知在格物格:推究C跨者不行不行:行走不稳D就有道而正焉就:于是21下列各句中,与“既自以心为形役”的句式特点相同的一句是()A覆杯水于坳堂之上B纤歌凝而白云遏C而莫之夭阏者D今臣亡国贱俘22下列各组句子中,对加点字的解释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以刺世事

7、(讥刺)虽与日月争光可也(虽然)B日月忽其不淹兮(久留)数通使相窥观(屡次)C会论虞常(判罪)楚有宋玉、唐勒、景差之徒者(徒弟)D怀王竟听郑袖(竟然)稍迁至栘中厩监(稍微)23下列论语中的语句加点字解释错误的一项是()A吾闻之也,君子周急不济富周:周济、救济B冉求曰:非不说子之道,力不足也说:通“悦”,喜欢C务民之义,敬鬼神而远之务:提倡、倡导D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病:担忧24下列句子中,与例句句式相同的一项是()例句:亚父者,范增也A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B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C夫战,勇气也D洎牧以谗诛,日削月割,以趋于亡25下列句子中,没有成分省略现象的一项是()A公曰:“衣食所安,弗敢

8、专也,必以分人。”B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C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D百战百胜,非善之善者也26下列各组句子,句式不相同的一组是()A故今之墓中全乎为五人也诗三百篇,大抵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B甚矣,汝之不惠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C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D大王来何操?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27下列句子中,没有状语后置的一项是()A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B一旦山陵崩,信陵君何以自托于赵C安在公子能急人之困也D我非爱其财而易之以羊也28找出“其”的用法和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A其皆出于此乎B爱其子,择师而教之C吾未见其明也D今其智乃反不能及29下列各组句子中,句式相同的一

9、组是()A不拘于时不能十步B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师不必贤于弟子C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D何陋之有?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30下列句子的句式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例句:之二虫又何知!A齐谐者,志怪者也B莫之夭阏者C翱翔蓬蒿之间D故九万里,则风斯在下矣31下列选项中与“吞二周而亡诸侯”中加点字用法不同的一项是()A外连衡而斗诸侯B天下云集响应C序八州而朝同列D却匈奴七百余里32下列句子中的加点词不是古今异义词的一项是()A一日克己复礼B千里之行,始于足下C以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D跨者不行33对下列句中的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枫叶获花秋瑟瑟瑟瑟:形容微风吹动的声音B我欲因之

10、梦吴越因:依据C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损:极D封狼居胥封:封赏34下列各项中加点的词古今义相同的一项()A譬如平地B有一言可以终身行之者乎C大学之道,在明明德D合抱之木,生于毫末35下列句中划横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大学之道,在明明德明 :彰明B安而后能虑虑:忧虑C苟不充之,不足以事父母苟:如果D自伐者无功伐:夸耀36下列句子中,句式与其他不同的一句是()A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B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C英雄无觅,孙仲谋处。D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37小松最近学习成绩滑坡厉害,如果用一句话来劝诫他,以下句子最合适的一项是()A业精于勤,荒于嬉B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C见贤思齐

11、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D人无远虑,必有近忧38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用法,归类正确的一项是()不耻相师惑而不从师吾从而师之吾师道也其下圣人也亦远矣 下饮黄泉木直中绳愚益愚A/B/C/D/39下列各句,与例句句式相同的一项是()例句:何陋之有A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B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先乎吾C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D不拘于时,学于余40下列加点词的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例:敏而好学,不耻下问A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B则知明而行无过矣C吾尝终日而思矣D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41下列各句按照句式特点分类,属于同一句式分类的一项是()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而今安在哉月出于东山之上客有吹洞箫者夫庸知其年

12、之先后生于吾乎蚓无爪牙之力,筋骨之强父母宗族,皆为戮没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ABCD42下列各组句子中的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自天子以至于庶人物格而后知至B大学之道则近道矣C欲治其国者家齐而后国治D事有始终,知所先后致知在格物43下列特殊句式不相同的一项是()A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石之铿然有声者B不吾知也/复驾言兮焉求C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农人告余以春及D遂见用于小邑/既自以心为形役44下列加点词的用法、意义完全相同的一项是()A毋吾以也/诸侯以惠爱为德B方其破荆州/余嘉其能行古道C因之以饥馑/因坐法华西亭D感吾生之行休/郯子之徒45下列加点的词,词类活用类型与其他三项不同的

13、一项是()A故令人持璧归,间至赵矣B绝不饮食C宦官惧其毁己,皆共目之D请以赵十五城为秦王寿46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愿以十五城请易璧徒以吾两人在也B均之二策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C衡因上疏陈事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D相如闻,不肯与会不欲与廉颇争列47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以相如功大,拜为上卿拜:授予官职B如惠语以让单于让:责备C寡人窃闻赵王好音窃:偷偷地D秦王不怿,为一击缶怿:高兴48下列各句中,与例句句式相同的一项是()例句:宋人有善为不龟手之药者A合抱之木,生于毫末B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C剖之以为瓢D恻隐之心,仁之端也49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

14、义不相同的一组是()A山不厌高学而不厌B千古风流人物数风流人物C但为君故池鱼思故渊D鼓瑟吹笙虎鼓瑟兮鸾回车50下列各句中,不是特殊句式的一句是()A锲而不舍,金石可镂。B木直中绳,𫐓以为轮。C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D不拘于时,学于余。第 11 页 共 33 页答案解析:1D【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A.代词,这样、那样。句意:也不是讨厌那孩子惊恐的哭叫声才这么做的。动词,同“燃”,燃烧。句意:(它们就会)像火刚刚燃起。B.连词,因为。句意:只是因为它无用,我把它砸了。助词,用在句尾,表示感叹或疑问。句意:凭什么要飞到九万里的高空再向南方飞去呢?

15、C.介词,和。句意:这不是因为要想去和这孩子的父母结交。介词,在。句意:把一杯水倒在堂中低洼的地方。D.“以”均作介词,把。句意:圣人就把治理天下当作自己的事业/它把五百年当作一个春季。故选D。2A【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分析句子语序的能力。现代汉语语序为:(定语)主语+状语谓语+(定语)宾语。“独立寒秋”语序,应为“寒秋独立”,“独立”是动词,“寒秋”是时间状语,应放在动词前。“湘江北去,橘子洲头”语序应为“橘子洲头,湘江北去”,因为“橘子洲头”是“湘江”的定语,应放在其前。因此整句正常语序应为“寒秋独立,橘子洲头,湘江北去。”此句调整顺序是为了更好押韵。句意:在深秋一个秋高气爽的日子

16、里,我独自伫立眺望着橘子洲头的湘江碧水缓缓北流。“英雄无觅”语序,应为“无觅英雄”,“无觅”是动词,“英雄”是其宾语,应放其后。句意:大好江山永久地存在着,却无处去找孙权那样的英雄。语序正确。“故垒西边”为提前的状语, “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是正常的主谓宾结构。句意:那旧营垒的西边,人们说是,三国周瑜破曹军的赤壁。语序正确。“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都是主谓结构。句意:风急天高猿猴啼叫显得十分悲哀,水清沙白的河洲上有鸟儿在盘旋。与现代汉语语序不一致的是。故选A。3B【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常见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的掌握能力。A. 而:第一个表顺承;句意:从骊山北边开始修建

17、,再向西拐。第二个表转折;句意:(臣民)只求苟且免于刑罚,却不怀念感激国君的仁德。B.两个“之”,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句意:我听说要想使树木生长得茂盛。希望项伯一一地叙述我(刘邦)不敢违背项王的恩德。C.其:第一个表反问,相当于“难道”;句意:奔马拉着向前快跑的车,用的却是已经朽烂的绳索,难道这样的危险可以被忽略吗?第二个“其”,代词,它。句意:它实际上也要多百倍。D.因:第一个,副词,译为“趁机”;句意:不如趁机好好地对待他。第二个“因”,表原因,译为“因为、由于”;句意:不要因为偏爱而奖赏不当。故选B。4B【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实词活用现象的掌握能力。A.鼓:名词作动词,敲

18、鼓。句意:咚咚地击鼓。B.贵,没有活用现象。句意:因此无论地位高低贵贱。C.弱:形容词使动用法,使弱。句意:用来削弱天下百姓的力量。D.谨:形容词作动词,认真从事。句意:认真地兴办学校教育。故选B。5A【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文虚词意义和用法的能力。A.第一个“而”,连词,表转折,但是,却;句意:燕国虽然是小国,却是最后一个被秦国灭亡的;第二个“而”,连词,表转折,但是,却;句意:如果后人哀悼他却不把他作为镜子来吸取教训。B.第一个“于”,介词,与;句意:赵国曾经与秦国交战五次;第二个“于”,介词,比;句意:致使承担栋梁的柱子,比田地里的农夫还多;C.第一个“之”,结构助词,的;句意:这是

19、用兵抗秦的结果;第二个“之”,代词,指各类珍宝;句意:秦人看起来,也并不觉得可惜。D.第一个“以”,介词,用;句意:用侍奉秦国的心来礼遇天下的奇才;第二个“以”,连词,表目的,来;句意:处于危急忧患之中,就付出最大的诚意来优待手下。故选A。6A【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实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A.吊:慰问。句意:孤身一人,只有和自己的身影相互慰问。故选A。7B【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实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窈窕:幽深曲折的样子。句意:有时沿着幽深曲折的小溪进入山谷。善:羡慕。句意:羡慕自然界的万物一到春天便及时生长茂盛。故选B。8A【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

20、和用法的能力。例句:助词,主谓之间,取独。句意:人有这四种发端。A.助词,主谓之间,取独。句意:像火刚刚燃起,泉水刚刚涌出一样。B.助词,调节音节,不译。句意:近可以事奉父母,远可以事奉君主。C.助词,的。句意:每个人都有怜悯体恤别人的心情。D.代词,这。句意:根据某个东西再来看待这件事。故选A。9A【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词语中的古今异义现象的能力。A古今意义相同。B古义:山的东面。今义:地名。C古义:金玉珠宝等物。今义:成功人士。D古义:辉映。今义:把内在的性质或能力表现出来。故选A。10D【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词语中的通假字现象的理解能力。“泮”通“畔”,边岸。没有通假字。没有通

21、假字。“属”通“嘱”,劝酒。没有通假字。“”通“宴”,宴饮、宴会。没有通假字。“帘”通“奁”,古时女子梳妆用的镜匣。综上分析可知,只有含有通假字。故选D。11C【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识记现代汉语常用字字音和正确使用词语的能力。C.“斥:斥责”错误,“挥斥 ”的“斥”是充满的意思。故选C。12B【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正确理解并辨析文言文特殊句式的能力。A.被动句,“疏”,被疏远,意念上的被动;状语后置句,正常语序为:平原君不敢于人自比。B.宾语前置句,正常语序为:以何见汝为;宾语前置句,正常语序为:有何功哉。C.判断句,“此也”为标志;被动句,“于”,为标志,被。D.定语后置句,正常语序为:求可使报

22、秦者人;宾语前置句,正常语序为:子卿尚复为谁乎。故选B。13B【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实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A.句意:(阿房宫)从骊山北边建起,折而向西,一直通到咸阳。走,趋向。C.句意:不吝惜珍奇、宝贵的东西,肥沃的土地。爱,吝惜。D.句意:吴广一声呼喊,函谷关被攻下。举,攻占。故选B。14C【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实词中的词类活用现象的理解能力。A.“虎鼓瑟兮鸾回车”翻译为:老虎弹奏着琴瑟,鸾鸟拉着车。“鼓”,弹奏,名词活用为动词。B.“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翻译为:月光明亮星光稀疏,一群寻巢喜鹊向南飞去。“南”,向南,名词活用为状语。C.“开荒南野际”翻译为:我愿到南边的原野

23、里去开荒。“南”,南边的,无活用。D.“云青青兮欲雨”翻译为:云层黑沉沉的,像是要下雨。“雨”,下雨,名词活用为动词。故选C。15D【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实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句意:文饰胜过了质朴就会虚浮。“史”,虚饰、浮夸。解释正确。句意:作为一个士人,一个君子,必须要有宽广、坚韧的品质。“弘”,广、大。解释正确。句意:一个人的事业,往近了说就是孝顺父母帮助父母。“迩”,近。解释错误。句意:踮着脚尖不可能永久的站立。“企”,抬起脚后跟站着。解释错误。句意:喜欢自我夸耀的人建立不起功勋。“伐”,夸耀。解释正确。句意:不是因为要想在乡邻朋友中博取声誉。“要”,求取。解释正确。句意:

24、碰到榆树、檀树之类的树木就停下来。“抢”,触,碰。解释正确。句意:肚子还是饱饱的。“果”,饱满、充实。解释正确。句意:行为可以符合一乡群众。“比”,合。解释正确。句意:可还是有所依凭。“待”,凭借。解释错误。综上,解释错误。故选D.16A【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实词中的词类活用现象的理解能力。A.都是形容词用作动词,“齐”,与看齐;“平”,填平。B.“齐”,形容词使动用法,使齐心;“树”,名词作动词,种植。C.“亏”,动词使动用法,使受损;“封”,名词作动词,获得封赏。D.“内”,名词用作状语,在内心;“利”,形容词使动用法,使有好处。故选A。17B【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实词在句中的意

25、义和用法的能力。A.“事”,动词,从事、实践;动词,侍奉、赡养。B.“贼”都为名词作动词,伤害。C.“何”,哪里;为什么。D.“恶”,副词,怎么;动词,厌恶。故选B。18C【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实词中的词类活用现象的理解能力。C.前:名词用作状语,在前面,向前。这句话译为:装在漂亮的丝织口袋里,使人背着在军前开路。故选C。19C【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实词中的词类活用现象的理解能力。“我树之成而实五石”翻译为:我把它种到成熟,结成的葫芦很大,有五石的容积。“树”,种,名词活用为动词。A.“夫子固拙于用大矣”翻译为:你实在是不善于利用大的东西。“大”,大的东西,形容词活用为名词。B.“不贵

26、难得之货”翻译为:不珍贵难得的财货。“贵”,以为贵,形容词的意动用法。C.“苟不充之,不足以事父母”翻译为:假如不能扩充这四种良心,就连自己的父母也难侍奉孝敬了。“事”,侍奉,名词活用为动词。D.“其坚不能自举也”翻译为:它的坚硬程度却禁不起举。“坚”,坚固程度,形容词活用为名词。故选C。20D【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实词的能力。D.“就:于是”解释错误,句子意思是:到有道的人那里去匡正自己,“就”在此处意思是“到”。故选D。21B【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的能力。例句是以介词“为”为标志的被动句;A以介词“于”为标志的介词结构后置句;B无任何标志的被动句;C宾语前

27、置句,正确的语序是“而莫夭阏之者”;D无任何标志的判断句。故选B。22B【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实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A“以刺世事”,句意:来讽刺当世之事。“刺”,讽刺、讥刺。解释正确。“虽与日月争光可也”,句意:即使和日月争辉,也是可以的。“虽”,即使。解释错误。B“日月忽其不淹兮”,句意:太阳与月亮互相交迭未尝稍停。“淹”,长久隐没沉沦,久留。解释正确。“数通使相窥观”,句意:屡次互派使节彼此暗中侦察。“数”,屡次。解释正确。C“会论虞常”,句意:会同判定虞常的罪。“论”,判罪,判定的罪。解释正确。楚有宋玉、唐勒、景差之徒者,句意:楚国有宋玉、唐勒、景差等人。“徒”,类。解释错

28、误。D“怀王竟听郑袖”,句意:怀王竟然听信了郑袖。“竟”,竟然。解释正确。“稍迁至栘中厩监”,句意:逐渐被提升为掌管皇帝鞍马鹰犬射猎工具的官。“稍”,逐渐。解释错误。故选B。23C【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实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C.“务民之义,敬鬼神而远之”意思是“致力于人世间该做的事情,对鬼神报敬而远之的态度”,所以“务”的意思是“致力,努力从事”。故选C。24C【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的能力。例句,判断句式,“者,也”表判断。A.被动句式,“见于”表被动。B.被动句式,“为”表被动。 C.判断句式,“,也”表判断。D.被动句式,无标志的被动句,“洎牧以谗

29、诛”,等到李牧因受诬陷而被杀死。故选C。25D【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的能力。A.(我)弗敢专也;B.(予)每假借于藏书之家,(予)手自笔录,(予)计日以还;C.再(鼓)而衰,三(鼓)而竭。故选D。26B【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的能力。A.都是判断句,“也”表判断。B. 是主谓倒装,“汝之不惠”作“甚矣”的主语,后置了;是判断句,“也”表判断。C.都是被动句,前者“为”表被动;后者“被”表被动。D.都是宾语前置句,前者“何”作“操”的宾语,前置了;后者“之”是提宾标志,“句读”做“知”的宾语,“惑”做“不解”的宾语,提前了。故选B。27C【详

30、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的能力。A.状语后置句。“于王”是“有求”的状语,后置了。B.状语后置句。“于赵”是“自托”的状语,后置了。C.主谓倒装句,宾语前置句。“公子能急人之困”作“安在”的主语,后置了;“安”作“在”的宾语,前置了。D.状语后置句。 “以羊”作“易之”的状语,后置了。故选C。28A【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A.“其”为语气副词,表揣测语气,可译为“大概”。B.“其”,为第三人称代词,可译为“他的,他们的”。C.“其”,为第三人称代词,可译为“他的,他们的”。D.“其”,为第三人称代词,可译为“他的,他们的”。故选A。29D

31、【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句式的把握能力。A.“不拘于时”翻译为:不被世俗拘泥,为被动句。“不能十步”,翻译为:不能有十步远。正常语序为:不能(有)十步,为省略句。B.“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翻译为:老师是用来传授道理、教授学业、解决疑惑的,为判断句。“师不必贤于弟子”翻译为:老师不一定比弟子贤能。正常语序为:师不必于弟子贤,为介词结构后置句。C.“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翻译为:蚯蚓没有锋利的爪子牙齿,强健的筋骨。正常语序为:蚓无利爪牙,强筋骨,为定语后置句。“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翻译为:道理存在的地方就是老师存在的地方,为判断句。D.“何陋之有?”翻译为:有什么简陋的呢?正常语序为:

32、有何陋,为宾语前置句。“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翻译为:不知道句读,不解决疑惑。正常语序为:不知句读,不解,为宾语前置句。故选D。30B【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的能力。例句“之二虫又何知”是宾语前置句,“何”是“知”的宾语;A.“齐谐者,志怪者也”判断句,“者,也”判断句的标志;B.“莫之夭阏者”宾语前置句,“之”是“夭阏”的宾语。C.“翱翔蓬蒿之间”省略句,“翱翔”和“蓬蒿”之间省略介词“于”;D.没有特殊句式,句意:所以,鹏鸟飞到九万里高空,风就在它的身下。故选B。31B【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实词中的词类活用现象的理解能力。例句:亡,使动用法,使灭亡。句意为:吞

33、并了东周西周并且使诸侯灭亡。A斗,使动用法,使争斗。句意为:对外采取连横的政策使诸侯争斗。B云,名词做状语,像云一样。句意为:全天下的百姓像云一样聚集像回声一样回应。C朝,使动用法,使朝见。句意为:给八州排序,而使六国诸侯都来朝见。D却,使动用法,使退却。句意为:使匈奴退却了七百多里。故选B。32B【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词语中的古今异义现象的理解能力。A.“一日克己复礼”翻译为:一旦克制自己,一切都照着礼的要求去做。“一日”,古义,一旦;今义,一天。B.“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翻译为:走一千里路,是从脚下第一步开始的。“千里”,古今同义,一千里路。C.“以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翻译为:这样遵

34、循万物的自然本性而不会妄加干预。“自然”,古义,自然本性,今义,指自然界。D.“跨者不行”翻译为:跨步前进的人不能走长路。“不行”古义,行走不稳;今义,不可以,不被允许。故选B。33D【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实词和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A句意:枫叶赤红,芦花雪白,秋风阵阵,摇曳哀怨。“瑟瑟”,形容微风吹动的声音,解释正确。B“因”,介词,依据。解释正确。C句意:都已经憔悴不堪,如今还有谁来采摘。“损”,相当于“极”,表示程度之深。解释正确。D句意:登上狼居胥山祭天告地。“封”,指封山,筑土为坛,祭山神以纪念胜利。解释错误。故选D。34D【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词语中的古今异义现象

35、的理解能力。A.句意:譬如填平洼地。平地,填平洼地。今义为:平坦的地方。古今意思不同。B. 句意:有没有可以终身奉行的一个字呢?一言,一个字,今义为:一句话。古今意义不同。C. 句意:大学的宗旨在于弘扬光明正大的品德。“大学”一词在古代有两种含义:一是“博学”的意思;二是相对于小学而言的“大人之学”。今义为:泛指实施高等教育的学校,包括高等专科学校、学院、综合性大学等。古今意义不同。D. 句意:合抱的大树,生长于细小的萌芽。毫末,细小的萌芽,比喻极其细微。与现代汉语意思相同。故选D。35B【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实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B.“虑:忧虑”解释错误,此句意思是“心安理得才

36、能够思虑周祥”,“虑”在此处意思是思虑周详。故选B。36A【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的能力。A.没有倒装句式。B.倒装句,正常语序是:犹记望中,扬州路烽火。C.倒装句,正常语序是:无觅英雄,孙仲谋处。D.倒装句,正常语序是:应笑我多情,华发早生。故选A。37B【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名言含义和得体的能力。A.意思是“学业由于勤奋而专精,由于玩乐而荒废”,题干没有明确小松是玩乐荒废学业的,不符合语境。B.意思是“过去了的已经无法挽回了,但未来的还来得及”,这里小松成绩滑坡,可以理解为过去的,勉励他要继续看向未来,符合语境。C.意思是“遇见有才能的人,,要选择他的长处向他学

37、习,遇见没有德行的人,要学会反思自己有无类似错误”,此处没有与其他人优缺点的比较,不符合语境。D.意思是“人一直没有长远的考虑,那忧患一定近在眼前”,语境没有要作“长远打算”的意思,不符合语境。故选B。38A【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实词中的词类活用现象的理解能力。中“耻”,意动用法,以为耻;中“惑”,名词用作动词,有疑惑;中“师”,意动用法,以为师;中“师”,名词用作动词,学习;中“下”,名词用作动词,低于;中“下”,名词作状语,向下;中的“直”没有词类活用现象,是正常用法;中“愚”,形容词用作名词,愚人。同为意动用法;同为名词用作动词;名词作状语;没有词类活用现象;形容词用作名词。故选A。

38、39C【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特殊句式的能力。例句为宾语前置句,正常语序为:有何陋。A.判断句,“也”表判断。B.状语后置句,正常语序为:乎吾前生,其闻道也乎吾先。C.宾语前置句,正常语序为:不知句读,不解惑。D.“不拘于时”是被动句,“于”表被动;“学于余”是状语后置句,正常语序为“于余学”。故选C。40B【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例句“而”表示并列,又、并且。A.连词,表示递进,而且、进而。B.连词,表示并列,并且。C.连词,表示修饰,可不译。D.连词,表示转折,可是,却。故选B。41C【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的能力。“然而不王

39、者,未之有也”,宾语前置句,“之”字为提宾标志。正确语序为“未有之”。“而今安在哉”,宾语前置句,安,是宾语,放在谓语“在”的前边了。意思是:到如今在哪里呢?“月出于东山之上”,状语后置句。“于东山之上”是地点状语,正确的语序是“月于东山之上出”,意思是:月亮从东面的山上出来。“客有吹洞箫者”,定语后置,正常语序:有吹洞箫者客,定语“吹洞箫者”在此句中后置了。意思是有一个会吹洞箫的客人。“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状语后置,“于吾”是状语,即“夫庸知其年(于吾)之先后生乎”。意思是哪管他的生年比我早还是比我晚呢? “蚓无爪牙之力,筋骨之强”,定语后置句。“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属于“中心词+之

40、+后置定语”的句式,翻译时应把“之”后面的定语提前,即“蚓无利爪牙,强筋骨”,意为蚯蚓没有锋利的爪牙,也没有强健的筋骨。“父母宗族,皆为戮没”,被动句,“戮没”,被杀死或被没收入官为奴,意思是父亲、母亲和同族的人都被杀死或没收入官为奴。“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被动句,“为”表被动,意思是:被天下人耻笑。综上分类为:宾语前置句,状语后置句,定语后置句,被动句。故选C。42B【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实词在文中的意义的能力。A“至”,介词,到;形容词,完善,充分。B“道”,名词,都为“原则”。C“治”,动词,治理;形容词,太平强盛。D“知”,动词,学习知识;名词,知识。故选B。43A【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现代汉语与文言句式的不同及用法的能力。A.判断句,“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 > 语文 > 高考专区 > 一轮复习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1,本文(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古汉语语法 选择题专项练习题(含答案解析).docx)为本站会员(wenku818)主动上传,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2,用户下载本文档,所消耗的文币(积分)将全额增加到上传者的账号。
3,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发送邮件至3464097650@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Www.163Wenku.Com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