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九年级化学下册各地真题2018年河北省唐山市路北区中考化学一模试卷解析版.doc

上传人(卖家):现有分享 文档编号:4182230 上传时间:2022-11-17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21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三九年级化学下册各地真题2018年河北省唐山市路北区中考化学一模试卷解析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初三九年级化学下册各地真题2018年河北省唐山市路北区中考化学一模试卷解析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初三九年级化学下册各地真题2018年河北省唐山市路北区中考化学一模试卷解析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初三九年级化学下册各地真题2018年河北省唐山市路北区中考化学一模试卷解析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初三九年级化学下册各地真题2018年河北省唐山市路北区中考化学一模试卷解析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河北省唐山市路北区2018年中考化学一模试卷(解析版)一、选择题1(2分)餐桌上的饮品种类丰富,下列饮品中属于溶液的是()A酸奶B玉米糊C冰水D可乐【分析】本题考查溶液的概念,在一定条件下溶质分散到溶剂中形成的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解答】解:A、酸奶不均一不稳定,属于乳浊液,故A错;B、玉米糊不均一不稳定,属于悬浊液,故B错;C、冰水属于纯净物,溶液必须属于混合物,故C错;D、可乐属于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属于溶液,故D正确。故选:D。【点评】应熟悉溶液是一种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在不改变条件时,溶液的组成和浓度都不会发生变化,要与悬浊液和乳浊液区分。2(2分)下列生活用品由有机合成材料制成的是()A

2、塑料袋B玻璃杯C木桶D纯棉毛巾【分析】有机合成材料简称合成材料,要判断是否属于合成材料,可抓住三个特征:有机物、合成、高分子化合物,据此常见材料的分类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塑料袋是用塑料制成的,塑料属于三大合成材料之一,故选项正确。B、玻璃杯是用玻璃制成的,玻璃属于无机非金属材料,故选项错误。C、木桶是用木材制成的,属于天然材料,故选项错误。D、纯棉毛巾是用纯棉制成的,纯棉属于天然材料,故选项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合成材料的三大特征(有机物、合成、高分子化合物)、分类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所在3(2分)“向污染宣战”是世界环境日的中国主题,为让潮州天更蓝、地更绿、水更

3、清,下列建议不可行的是()A严禁随意焚烧秸秆,以减少PM2.5的排放B禁止使用化肥农药,以防止水体污染C使用清洁能源,以节约化石燃料D分类回收垃圾,以促进资源再利用【分析】A、严禁随意焚烧秸秆,可以减少PM2.5的排放;B、合理使用化肥和农药;C、使用清洁能源,可以保护空气,保护环境;D、分类回收垃圾,可以节约资源【解答】解:A、严禁随意焚烧秸秆,可以减少PM2.5的排放,故正确;B、合理使用化肥和农药,不能禁止,故错误;C、使用清洁能源,可以保护空气,保护环境,节约化石燃料,故正确;D、分类回收垃圾,可以节约资源,故正确。故选:B。【点评】保护环境,人人有责,养成良好习惯,做环境小卫士4(2

4、分)实验室用KClO3制氧气并回收MnO2和KCl,下列操作不规范的是()A用装置甲收集氧气B用装置乙溶解完全反应后的固体C用装置丙分离MnO2和KCl溶液D用装置丁蒸发分离后的溶液得KCl晶体【分析】A、根据氧气的密度大于空气的密度进行解答;B、根据溶解的注意事项进行解答;C、根据二氧化锰难溶于水,而氯化钾溶于水,所以可用过滤的方法进行分离进行解答;D、根据蒸发的注意事项进行解答。【解答】解:A、氧气的密度大于空气的密度,所以可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故A正确;B、溶解时应用玻璃棒搅拌,故B正确;C、二氧化锰难溶于水,而氯化钾溶于水,所以可用过滤的方法进行分离,故C正确;D、蒸发时应用玻璃棒不断

5、的搅拌,故D错误。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常见物质的分离,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知识进行。5(2分)下列化学方程式能正确表示所述内容的是()A铁丝在氧气中燃烧:4Fe+3O2 2Fe2O3B实验室制备CO2:CaCO3CaO+CO2C盐酸除铁锈:Fe2O3+6HCl2FeCl3+3H2ODCO2通入CaCl2溶液中:CO2+CaCl2+H2OCaCO3+2HCl【分析】根据化学方程式判断正误的方法需考虑:应用的原理是否正确;化学式书写是否正确;是否配平;反应条件是否正确;和的标注是否正确【解答】解:A、铁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正确的化学方程式应为:3Fe+2O2Fe3O4。B、实验

6、室制备CO2采用大理石或石灰石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正确的化学方程式为:CaCO3+2HClCaCl2+H2O+CO2。C、氧化铁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水,该化学方程式书写完全正确。D、二氧化碳与CaCl2溶液不反应,故该化学方程式书写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难度不大,在解此类题时,首先分析应用的原理是否正确,然后再根据方程式的书写规则进行判断,化学方程式正误判断方法是:先看化学式是否正确,再看配平,再看反应条件,再看气体和沉淀,最后短线改成等号6(2分)暖宝宝中的发热剂是铁粉、水和食盐等,发热剂能代替红磷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装置见如图)。以下对此改进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

7、()A此实验的原理是利用铁生锈消耗氧气B实验前一定要检查装置的气密性C此实验中发热剂的多少不影响测量结果D此实验测出氧气的体积分数约是18.3%【分析】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原理是:铁粉生锈消耗了瓶内的氧气,生成的是固体,使瓶内压强减小,在外界大气压的作用下水被压进集气瓶,进入水的体积就是集气瓶内原来氧气的体积。保证本实验成功的关键是:装置气密性好;铁粉要足量;要冷却至室温再读数等,结合红磷测定氧气的原理分析即可。【解答】解:A、铁生锈消耗氧气,使装置内的气压减小,进入水的体积就是消耗氧气的体积,故A正确;B、如果装置漏气,会使进入的水偏少,测定的结果偏小,故B正确;C、发热剂的量必须足量,

8、因为只有足量的发热剂才能把氧气消耗完,使结果准确,故C错误;D、集气瓶内空气的体积是300mL,进入水的体积是55mL,即氧气的体积是55mL,因此氧气的体积分数=100%=18.3%,故D正确。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结合红磷测定的原理进行分析,要注意测定原理、实验关键、现象和结论、装置的评价和改进等,能够考查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7(2分)向含有稀盐酸和氯化铜的混合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如图曲线中描述正确的是()ABCD【分析】向含有稀盐酸和氯化铜的混合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时,氢氧化钠先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当稀盐酸完全反应后,氢氧化钠再和氯化铜反应生成氢

9、氧化铜沉淀和氯化钠。【解答】解:A、向含有稀盐酸和氯化铜的混合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时,随着氢氧化钠和稀盐酸反应的进行,溶液的酸性减弱,pH升高,当稀盐酸和氯化铜都完全反应后,继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时,溶液显碱性,pH大于7,该选项描述不正确;B、向含有稀盐酸和氯化铜的混合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时,氢氧化钠和稀盐酸反应时,溶液质量增加,当氢氧化钠和氯化铜反应时,溶液质量减小,当氯化铜完全反应后,继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时,溶液质量增大,该选项描述不正确;C、向含有稀盐酸和氯化铜的混合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时,氢氧化钠先和稀盐酸反应,开始不产生沉淀,该选项描述不正确;D、向含有稀盐酸和氯化铜的混合溶液

10、中滴加NaOH溶液时,氢氧化钠先和稀盐酸反应,开始不产生沉淀,当稀盐酸完全反应后,氢氧化钠和氯化铜反应产生沉淀,当氯化铜完全反应后,不再产生沉淀,该选项描述正确。故选:D。【点评】实验现象是物质之间相互作用的外在表现,因此要学会设计实验、观察实验、分析实验,为揭示物质之间相互作用的实质奠定基础。8(2分)下列古代文明或工艺一定包含化学变化的是()A用泥土烧制陶瓷B指南针指引航海C在甲骨上刻文字D用石块修筑长城【分析】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据此分析判断。【解答】解:A、用泥土烧制陶瓷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

11、化学变化。B、指南针指引航海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C、在甲骨上刻文字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D、用石块修筑长城过程中只是形状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A。【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解答时要分析变化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若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若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9(2分)如图所示,属于化学能转化为其它能量的是()A水力发电B电解水C定向爆破D太阳能供热【分析】化学变化生成新物质的同时还伴随着能量的变化,这种能量变化经常表现为热能、光能和电能等的放出或吸收,据此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水力发电是将势能转化为电能。故选项不符合题意。B

12、、电解水是将电能转化为化学能。故选项不符合题意。C、定向爆破是化学能转化热能和光能,故选项符合题意。D、太阳能供热是将太阳能转化为热能,故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C。【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考查能量转化的方式,了解生活中常见的能量转化方式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10(2分)实际生活中很多应用都有其相应的科学原理,以下应用与科学原理对应不正确的是()A地漏利用了连通器原理B近视眼镜凹透镜利用了凹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C沼气可以做燃料甲烷具有可燃性D不能把铁打造成金化学反应中元素种类不变【分析】A、根据连通器原理分析;B、根据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分析;C、根据根据甲烷的作用分析;D、根据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

13、种类不变分析。【解答】解:A地漏利用了连通器原理,正确;B近视眼配凹透镜利用了凹透镜对光有发散作用,错误;C、沼气可以作燃料甲烷具有可燃性,正确;D、能把铁打造成金化学反应中元素种类不变,正确;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多方面的物理化学知识,综合性较强,但都属于基础性的知识。11(2分)下列做法中正确的是()A加热固体B人应站在安全线外C稀释浓硫酸D手不接触笔尾的金属体【分析】A、根据加热试管内固体的注意事项分析;B、根据生活的实际经验分析;C、根据稀释浓硫酸的正确方法分析;D、使用试电笔时,手只有接触笔尾金属体,测电笔才能使用【解答】解:A、加热试管内固体时,为冷凝液体倒流回试管,试管口应

14、向下倾斜,故错误;B、人应站在安全线外才安全,故正确;C、稀释浓硫酸时,要把浓硫酸缓缓地沿器壁注入水中,同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以使热量及时地扩散;一定不能把水注入浓硫酸中,故错误;D、使用测电笔时,手必须接触笔尾金属体,用笔尖接触被检验导线,才能辨别火线和零线,故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化学、物理中的相关知识,涉及的知识面广,但难度不大二、非选择题(共6小题,满分0分)12在科技节上,同学们做了如图所示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1)实验一中,产生使蜡烛熄灭的气体的化学反应方程式是Na2CO3+2HCl=2NaCl+H2O+CO2。(2)实验二中,若玻璃管太长,则不易观察到蜡蒸汽燃烧,其原

15、因是玻璃管太长,使蜡蒸汽凝固。(3)实验三中,用玻璃杯迅速扣住燃烧的蜡烛,并使杯口始终浸没在水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有ABC。A一段时间后,蜡烛熄灭B最终杯中液面高于盘中液面C水面高度不再改变时,玻璃杯内水面上方气体压强不再变化D水面高度不再改变时,玻璃杯内水面上方气体只含有二氧化碳和水蒸气【分析】(1)根据反应的原理以及化学方程式的写法来分析;(2)根据玻璃管太长,使蜡蒸汽凝固分析;(3)根据蜡烛燃烧会消耗掉杯内上方的氧气,使其内部压强减小;当玻璃杯内压强较小时,杯内水面上升,杯内压强较大时,杯内水面下降解答。【解答】解:(1)碳酸钠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故填:Na2CO3+2HC

16、l=2NaCl+H2O+CO2;(2)如果玻璃管太长,使蜡蒸汽凝固,不易观察到蜡蒸汽燃烧。故填:玻璃管太长,使蜡蒸汽凝固;(3)蜡烛燃烧会消耗掉杯内上方的氧气,使其内部压强减小;当玻璃杯内压强较小时,杯内水面上升,杯内压强较大时,杯内水面下降;A一段时间后,蜡烛熄灭,正确;B最终杯中液面高于盘中液面,正确;C水面高度不再改变时,玻璃杯内水面上方气体压强不再变化,正确;D水面高度不再改变时,玻璃杯内水面上方气体不只含有二氧化碳和水蒸气,还含有氮气以及少量的氧气等,错误;故填:ABC。【点评】本题考查了蜡烛燃烧的方法,也教育学生在具体的环境中要结合具体的实际来分析解决问题。13化学源于生活,生活中

17、蕴含着许多化学知识(1)用洗洁精除去餐具上的油污是因为洗洁精在水中对油污具有乳化作用。(2)橙黄色的芬达饮料中放入活性炭,振荡,沉降,上层得无色溶液,是因为活性炭有吸附性。(3)打开汽水瓶盖时,汽水会自动喷出来,说明气体在水中的溶解度随压强减小(4)食品包装中常充N2以防腐,是由于N2的化学性质不活泼(5)下列食品中为人体活动提供能量的是ABD(填序号)A鸡蛋B馒头C蔬菜D牛肉干E矿泉水【分析】(1)根据乳化作用考虑;(2)根据活性炭的性质来分析;(3)利用气体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随着压强的增大而增大,结合事实进行分析;(4)根据氮气的化学性质稳定进行分析;(5)根据人体的供能物质来分

18、析。【解答】解:(1)用洗洁精除去餐具上的油污利用了洗洁精的乳化原理;故填:乳化;(2)活性炭具有吸附性,可以除去饮料中的色素;故填:吸附;(3)汽水是将二氧化碳气体加压之后制成的,打开汽水瓶盖时,压强变小,二氧化碳的溶解度减小,故汽水会自动喷出来,说明了气体的溶解度随压强的减小而减小;故填:压强;(4)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没有毒,所以能用于充入食品包装袋防腐。故填:不活泼;(5)糖类、油脂和蛋白质是人体三大供能物质,鸡蛋富含蛋白质;馒头富含糖类;蔬菜富含维生素;牛肉富含蛋白质;矿泉水富含水和矿物质;故填:ABD。【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化学与生活的知识,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知识进行。14“

19、对比实验”是科学探究常用的方法,根据如图所示实验回答问题。(1)实验一铁丝在空气中不燃烧在氧气中剧烈燃烧说明化学反应剧烈程度与氧气浓度有关。(2)实验二是探究铁生锈条件的实验,明显生锈的是(填序号,下同)。欲得出“铁生锈需要与氧气接触”的实验结论,需要对比观察两只试管中铁丝的变化(3)实验三中,将大小相同的滤纸片和乒乓球碎片放在薄铜片的两侧,加热铜片的中部,观察到乒乓球碎片比滤纸片先燃烧,通过此现象说明燃烧的条件之一的是温度达到着火点。若只用大小相同滤纸片也能达到同样的实验目的,滤纸片的摆放方法是滤纸片距离酒精灯加热的位置一近、一远。【分析】(1)根据实验对比来分析;(2)根据铁丝生锈的条件来

20、分析;(3)根据燃烧的条件来分析。【解答】解:(1)铁丝在空气中很难燃烧,而在氧气中能剧烈燃烧,说明可燃物燃烧的剧烈程度与氧气浓度有关;故填:氧气浓度;(2)实验2是探究铁生锈条件的实验,实验中的铁丝与氧气和水同时接触,所以实验中铁丝生锈,试管内水面上升;实验中的铁丝只与水接触没有发生锈蚀,实验中的铁丝与氧气和水同时接触发生了锈蚀,由此可以得出“铁生锈需要与氧气接触”的实验结论,需要对比的是;故答案为:;(3)实验3中,观察到乒乓球碎片比滤纸片先燃烧,说明乒乓球碎片比滤纸片的着火点低,通过此现象说明燃烧的条件之一的是:温度达到着火点;若只用大小相同滤纸片也能达到同样的实验目的,滤纸片的摆放方法

21、是滤纸片距离酒精灯加热的位置一近、一远;故填:温度达到着火点;滤纸片距离酒精灯加热的位置一近、一远。【点评】本考点考查了燃烧的条件、燃烧的现象、铁生锈的条件等,考查的知识点比较多,要加强记忆,理解应用。15如图是常见物质转化关系图(反应条件己省略),其中A、B常温下均为液态,且组成元素相同:C、E、G、J、K属于不同类别的物质,D、I、K属于同一类物质,L由三种元素(1)蓝色沉淀K的化学式是Cu(OH)2;(2)D的一种用途是改良酸性土壤;(3)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uO+H2SO4=CuSO4+H2O;(4)反应没有涉及的基本反应类型是置换反应。【分析】根据A、B常温下均为液态,且组成元素相

22、同,A分解会生成B和C,过氧化氢分解生成水和氧气所以A是过氧化氢溶液,B是水,C是氧气,C、E、G、J、K属于不同类别的物质,D、I、K属于同一类物质,L由三种元素,K是蓝色沉淀,所以K是氢氧化铜沉淀,所以D、I也是碱,水会转化成碱,所以D是氢氧化钙,氢氧化钙和F会生成碱I,所以F是碳酸钠,碳酸钠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所以H是碳酸钙,I是氢氧化钠,L可以是硫酸钠,J是硫酸铜,E和G反应生成硫酸铜和水,所以E是氧化铜,G是硫酸,然后将推出的物质进行验证即可。【解答】解:(1)A、B常温下均为液态,且组成元素相同,A分解会生成B和C,过氧化氢分解生成水和氧气所以A是过氧化氢溶液,

23、B是水,C是氧气,C、E、G、J、K属于不同类别的物质,D、I、K属于同一类物质,L由三种元素,K是蓝色沉淀,所以K是氢氧化铜沉淀,所以D、I也是碱,水会转化成碱,所以D是氢氧化钙,氢氧化钙和F会生成碱I,所以F是碳酸钠,碳酸钠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所以H是碳酸钙,I是氢氧化钠,L可以是硫酸钠,J是硫酸铜,E和G反应生成硫酸铜和水,所以E是氧化铜,G是硫酸,经过验证,推导正确,所以蓝色沉淀K的化学式是Cu(OH)2;(2)通过推导可知,D是氢氧化钙,用途是:改良酸性土壤;(3)反应是氧化铜和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铜和水,化学方程式为:CuO+H2SO4=CuSO4+H2O;(4)过

24、氧化氢生成水和氧气的反应属于分解反应,氧化钙和水的反应属于化合反应,氢氧化钙和碳酸钠的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所以反应没有涉及的基本反应类型是置换反应。故答案为:(1)Cu(OH)2;(2)改良酸性土壤;(3)CuO+H2SO4=CuSO4+H2O;(4)置换反应。【点评】在解此类题时,首先将题中有特征的物质推出,然后结合推出的物质和题中的转化关系推导剩余的物质,最后将推出的各种物质代入转化关系中进行验证即可。16化学实验活动课上,同学们利用了如图所示实验探究氢氧化钙的性质。(1)上述三个步骤的A试管中固体始终无明显减少,那么能说明A试管的水中溶有氢氧化钙的现象是酚酞试液变红色。(2)步骤三试管B

25、中溶液变无色,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a(OH)2+2HClCaCl2+2H2O。小明的实验:小明直接把稀盐酸滴入盛有氢氧化钙溶液的试管中,始终没有看到明显变化。【提出问题】小明实验后试管中溶质的成分是什么?【查阅资料】CaCl2溶液显中性。【猜想与假设】针对疑问,甲组同学猜想如下:猜想I:只有CaCl2猜想有CaCl2、HCl猜想:有CaCl2和Ca(OH)2猜想:有CaCl2、HCl和Ca(OH)2乙组同学对以上猜想提出质疑,认为猜想不合理,其理由是氢氧化钙和盐酸不能共存【实验探究】为了验证其余猜想,各小组进行了下列三个方案的探究。实验方案滴加紫色石蕊试液通入CO2滴加Na2CO3实验操作实

26、验现象石蕊试液变蓝色溶液变浑浊产生白色沉淀实验结论溶液中含有Ca(OH)2溶液中含有Ca(OH)2溶液中含有Ca(OH)2【得出结论】通过探究,全班同学一致确定猜想是正确的。【评价反思】丙组同学认为滴加Na2CO3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并不能证明溶液中一定含有Ca(OH)2,请你帮助他们说明原因氯化钙也能和碳酸钠反应生成白色沉淀碳酸钙。【分析】氢氧化钙溶液显碱性,能使酚酞试液变红色,能使石蕊试液变蓝色,能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和水,能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能和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解答】解:(1)上述三个步骤的A试管中固体始终无明显减少,是因为氢氧化钙微溶于水,能说明A

27、试管的水中溶有氢氧化钙的现象是酚酞试液变红色。故填:酚酞试液变红色。(2)步骤三试管B中溶液变无色,是因为氢氧化钙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和水,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OH)2+2HClCaCl2+2H2O。故填:Ca(OH)2+2HClCaCl2+2H2O。【猜想与假设】猜想I:恰好完全反应时溶质只有CaCl2;猜想盐酸过量时溶质有CaCl2、HCl;猜想:有CaCl2和Ca(OH)2猜想:有CaCl2、HCl和Ca(OH)2乙组同学对以上猜想提出质疑,认为猜想不合理,其理由是氢氧化钙和盐酸不能共存。故填:CaCl2、HCl;氢氧化钙和盐酸不能共存。【实验探究】氢氧化钙溶液显碱性,能使石蕊

28、试液变蓝色,氢氧化钙能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白色沉淀碳酸钙和水,能和碳酸钠反应生成白色沉淀碳酸钙和氢氧化钠,实验过程如下所示:实验方案滴加紫色石蕊试液通入CO2滴加Na2CO3实验操作实验现象石蕊试液变蓝色溶液变浑浊产生白色沉淀实验结论溶液中含有Ca(OH)2溶液中含有Ca(OH)2溶液中含有Ca(OH)2【评价反思】丙组同学认为滴加Na2CO3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并不能证明溶液中一定含有Ca(OH)2,理由是氯化钙也能和碳酸钠反应生成白色沉淀碳酸钙。故填:氯化钙也能和碳酸钠反应生成白色沉淀碳酸钙。【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物质的性质,解答时要根据各种物质的性质,结合各方面条件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得出正确

29、的结论。17向盛有一定质量稀硫酸的烧杯中逐渐加入10g锌粒,产生气体质量与锌粒质量的关系如图所示,充分反应后,称得烧杯中剩余物质总质量为109.8g,请根据关系图分析并计算:(1)稀硫酸反应完时,产生氢气的质量为0.2g。(2)该稀硫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分析】锌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锌和氢气,根据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及其提供的数据可以进行相关方面的计算和判断。【解答】解:(1)稀硫酸反应完时,产生氢气的质量为0.2g。故填:0.2。(2)设稀硫酸中溶质的质量为x,Zn+H2SO4ZnSO4+H2, 98 2 x 0.2g=,x=9.8g,该稀硫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00%=9.8%,答:该稀硫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9.8%。【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假设法和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和推断的能力,计算时要注意规范性和准确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 > 化学 > 中考专区 > 模拟考试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1,本文(初三九年级化学下册各地真题2018年河北省唐山市路北区中考化学一模试卷解析版.doc)为本站会员(现有分享)主动上传,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2,用户下载本文档,所消耗的文币(积分)将全额增加到上传者的账号。
3,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发送邮件至3464097650@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Www.163Wenku.Com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