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管”人者须首先学会做人三分管人,七分做人读书体会三分管人,七分做人读书体会 很久没有认真完整地去读一本书,此次根据读书活动的契机,抽出空余时间,品读文章,觉得从书中确实学到了不少的知识,使自己的思想理论提高了很多。我选择的是三分管人七分做人一书,以期对自己的管理水平和自身修养进行强化提升。现将一些心得体会和感受进行一下交流。从古到近,从国外到国内,无论哪个行业,无论何种领域,都存在着管理,而且随着时代的变迁和竞争的加剧,管理工作愈来愈重要,对管理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本书深刻阐明了一个永恒的道理:要要想做好一个管理者,必须先做好一个人想做好一个管理者,必须先做好一个人。领导者的个人品质与道德,就
2、像身上的光环,能够吸引属下永远追随;下属们崇敬与仰慕你,心甘情愿地团结在你的周围,那么管理上还有什么问题解决不了的呢?就像孔子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的道理一样。一个有魅力的领导,他本身就是一道无声的命令。礼记.哀公问中有这么一段对话:“公曰:敢问何为政?孔子对曰:政者,正也。君为正,则百姓从正矣。君之所为,百姓之所从也,君所不为百姓何从?”孔子在回答鲁哀公“什么是为政”这个问题时强调:为政就是正。君主端正自己,那么百姓就服从政令了。君主怎么做,百姓就跟着怎么做,君主不做的,叫百姓怎么跟着做?我们管理人员好比风,教职工好比草,风向哪边吹,草就向哪边倒。所以,希望教职工做到的
3、,自己得首先做出个样子来,以身作则是最好的管理。在阅读的时候,我发现以下十点,对自己启发比较大,愿跟各位领导一起分享。1、不做求全心理者、不做求全心理者 美国管理学大师德鲁克说过,倘若要人没有短处,其结果至多只是一个平凡的人。如果不能客观地看待别人,就容易从自己的喜好出发,对其他人求全责备,挑剔其能力和气质,进而影响社会交往的客观性和公正性。思考:思考:十全十美只不过是我们追求的一种心理境界。我们的教职工是人不是神,所谓“样样都行,样样稀松”。在现实生活中,才能越强的人,其缺点也往往越明显。有高峰就会有低谷,谁也不可能是事事全能。因此,对待有明显不足的老师,我们应该找到他的优点,学会欣赏他的优
4、点,对工作、对他个人都会更有好处。2、与成功者交往、与成功者交往 不管你的名声多么完美,他除了根据你所说的或是你所做的事来加以评判外,你所交的朋友也会影响他人对你的评价。一个最好的原则,就是避免与那些消极负面的人牵连在一起,不要让人看见你正在跟一些名声不好的人在一起。如果你想成功,要与成功的人交往,和他们成为朋友。你接触什么样的人,你就会有什么样的思想,你有什么样的思想,就会有什么样的行为,有什么样的行为就会有什么样的结果。不少人总是乐于和比自己差的人结交,因为在与这些人交往时,能产生优越感。可是从不如自己的人当中,显然是学不到什么的。而结交比自己优秀的朋友,能促使我们更加成熟。只有和比自己成
5、功的人在一起,和成功者合作,我们才会更成功!思考:思考: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我们作为领导干部要重视个人交往,谨慎选择交往对象,很多时候,你选择的交往对象其实就是你的一面镜子。同时要善于与陌生人交流,尤其是外出学习、听报告,在交流中会了解到很多我们在日常熟人圈里所不能了解的观点、看法或想法,从而开阔我们的视野和思维广度。3、学会让自己适应下属、学会让自己适应下属 有位工程师在某著名的大公司任职。在他所在的领域里,他的能力可以说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但这位工程师有个小小的缺点不修边幅,不重视个人外表。也正因为如此,部门主管始终对他感到不满意。由于这位工程师的工作业绩极为优异,所以,每一次外宾
6、来访时,都要特地到他的实验室参观。但当来宾们一到他的实验室,他邋遢的形象变成了人们关注的焦点。对于此事,部门主管愈来愈感到难为情。由于强化缺点的惯性作祟,这位主管开始对工程师施加压力,希望他仪容整洁,能符合公司的要求。结果,这位工程师很快就被另外一家大公司重金挖走了他们并不介意他仪容方面的缺点。而原来的公司,因为管理人才不当,把注意力偏重在细枝末节上,使得公司为此蒙受了无可挽回的巨大损失。思考:思考:在学校,这种情况也是比较常见的。比如说,有个学生的数学很棒,但语文却一塌糊涂,结果,被放大的常是他不敢恭维的语文能力。由于他的缺点被强化,而不断地受到责备,使得这个学生很自然的觉得自己是一个失败者
7、,最后干脆连原本拿手的数学也一并放弃了。当人们强调和放大一个人的缺点的时候,失去了自我肯定的安全感,往往使得发展优势的意愿一并被抹杀。因此,作为管理者应该是强调优势,而不是鸡蛋里挑骨头。如果学生的优势在数学而非语文,那么作为老师,应该利用他的数学来引导其它课程。也因为老师不断地强化他的优势,这个学生才能因此建立自信心,不仅数学成绩会更好,而且因为有了自信,他会更愿意面对自己的语文问题。因此,我们有必要反思我们的纠偏补弱,为什么越补越弱?因为我们一直在强化他的弱科,过分考虑了他的弱科,而忽略了他的优势,最后有可能导致“因一科而带坏优势学科”。4、胆小的人绝不会成为领袖、胆小的人绝不会成为领袖 大
8、约40年前,哈佛大学医学院的一位教师在一次会议上生气地问道:“我想问一问,这是怎么回事儿呢?我们医学院一直是按照老规矩处理自己的事物,而且处理的很好,这已经有80年了,现在为什么要改变它的运行模式呢?”主持会议的是一位年轻人,叫埃利奥特,他说:“我可以回答这位博士的问题因为我们来了一位新校长。”这位新上任的校长年仅35岁,他果断、无畏、自信,从不因为某种处理方式由来已久或从前曾采用过而将其奉为圭臬(gu ni)。关于如何管理一所大学,他有一套全新的思路,也有将其付诸实施的勇气和能力。不论他要打破什么先例,或是他要推翻谁的观点,他都决心为他已经任命为校长的这所学校注入新鲜的血液和活力。年轻的埃利
9、奥特发现,哈佛大学的教育和宗教传统完全被传统覆盖着,但他具有毫不畏惧的胆识和卓尔不群的能力,足以打破这些传统。最后的结果是,这里原本是一所一神论的小学院,在他的英明领导下,哈佛大学成了全球最著名、最进步的大学之一。思考:思考:无畏和创新是不少成功人士的特征,他们不会仅仅因为其古老而对旧东西顶礼膜拜,他们总是想着如何推动历史前进,如何在过去的基础上提高一步,而不是盲目重复。我们要想改变自己的工作,提高教育管理的效率和质量,唯有不断地挖掘出新的思路和办法,来解决由来已久的某些难题。5、把不愉快的事请、把不愉快的事请“忘记忘记”一位老板给“老板”下了这样一个定义:所为老板,就是每天早晨接到10个电话
10、,其中有8个坏消息,然后这一天就为这8个坏消息而奔忙。每天发生的事情中肯定有好事,也有坏事。你的心情不是取决于你尽遇上好事,还是尽遇上坏事,而是取决于你是记住好事,还是记住坏事。在记住好事的同时忘记坏事,就是心理学大师弗洛伊德提出的“动机性遗忘”,它是为避免不愉快的情绪或内心冲突而主动遗忘某些事件或人物的现象。大部分心理学家认为,这对保持良好的心境,维系心理健康,不失为一种良好的选择。思考:思考:学校的教师,尤其是我们领导干部,工作繁忙而劳累,工作千头万绪,很多时候感觉精疲力竭。很多时候,需要我们自己学会调节,主动忘掉让自己费神的“坏事”,多考虑自己的奔波忙碌所获得的变化和成果,会更有利于身心
11、健康,提高工作效率。6、进行、进行“艺术性的拖延艺术性的拖延”对于那些可以合理地拖到明天的决策,绝不要今天来做。这种说法似乎显得有些荒谬,但是长远来看,要想领导有方,这是非常必要的。有人把这种做法叫做“艺术性拖延”。几乎所有精明的领导者,在一定程度上都是“艺术性的拖延者”。很多时候,对于决策时间的把握和决策本身一样重要。时间长一些,就可以有更广泛的意见咨询和讨论;时间短,就意味着只能根据自己的判断,在很短的时间内做出有可能影响巨大的决定。拖延确实有时候能给领导者带来新的机会,但也可能让我们坐失良机。因此“艺术性的拖延”只针对某些事,而不是所有事。思考:思考:尽管不用我们管理国家大事,但是我们每
12、天都需要对自己所负责的工作作出决策和选择,当面对比较棘手的问题时,还是不要急于决定,做一下冷处理,赢得时间征求大家的意见,会使决定更科学合理,更有利于老师们执行和落实。7、命令无效,请教事成、命令无效,请教事成 有一位成绩斐然的管理者,他的团队具有极强的凝聚力。大家都很不明白:平时看他不怎么去命令员工做这做那,可他的下属为什么就那么兢兢业业地工作呢?于是,有人就此请教这位管理者是否有什么诀窍?这位管理者笑了笑,回答说:“我的秘诀只有八个字:命令无效,请教事成。只要记住对任何人说话时,总是以建议的方式来表达就行了。”优秀的管理者,通常都能让员工在自己面前感觉无拘无束,从而使员工能以一种轻松的心态
13、畅所欲言,把心中的所想所感和盘托出。如此,不仅有利于管理者与员工相互沟通,也有利于管理者对员工进行全面的了解,从而能更合理地利用人才。思考:思考:我们作为教育干部,平日不得不安排很多工作,有时候安排的连自己都不耐烦。其实有时候,换一下安排的方式,如,以建议的方式委婉地表达自己的意见或决定,使老师们感到被尊重,就会愿意通力配合我们。我建议各部门每周一次的例会,也尽量变换一下方式,使会议更有实效性。8、战胜、战胜“马太效应马太效应”领导只对那些已经成名、卓有功绩的人才加以重用,而不注重人才的发掘与培养,这种现象被称为管理学上的“马太效应”。“马太效应”一词是由美国科学家罗伯特.默顿提出的,他用这样
14、一个名词来概括一种社会现象:“对已有相当声誉的科学家做出的特殊科学贡献给予的荣誉越来越多,而对那些还未出名的科学家则不肯承认他们的成绩。”“马太”指的是圣经中“马太福音”(第二十五章)的故事。主人要到国外去,把三个仆人叫来,按照才干分给他们银子。主人走后,第一个仆人用五千银子做买卖,又赚了五千;第二个仆人照样赚了两千;第三个仆人把一千银子埋在地下。过了好久,主人回来了,与仆人算账。第一个仆人汇报赚了五千银子,主人说:“好,我要派你去管理许多事情,让你享受主人的快乐。”第二个仆人汇报赚了两千银子,主人说:“好,我要派你去管理很多的事,让你享受主人的快乐。”第三个仆人汇报说:“我把你分给的银子埋在
15、地下,一分也没少。”主人骂了这个仆人一顿,决定收回他的一千银子,分给有一万两银子的人。故事用了几行诗来结尾:“凡有的,还要加给他,叫他有余;没有的,连他所有的也要夺过来。”这便是“马太效应”一词的由来。“马太效应”反应在领导工作中,就表现为只选出名的,不选最好的。思考:思考:我们面对的教师和学生人群相对固定,天长日久很容易产生思维定势的“马太效应”。我们要想更好地干好工作,就必须善于发现人才,丢掉偏见,冲破“马太效应”对人才的埋没,真正做到不拘一格用人才,使每一名教师都能人尽其才,才被我用。9、急则有失,怒则无智、急则有失,怒则无智 人在发怒时常常失去理智,因此古人云:“怒不可以兴师。”对于一
16、个聪明的领导者来说,应做到避免怒而行事。每个人都会知道自己的心情如何,精明的领导更要懂得自己感到情绪不佳的时候绝不采取任何行动,而要等到能够对自己面临的难题付诸一笑时,才采取行动。思考:思考:我们面临的工作,有时候比较复杂,不时会陷入客观与主观、理性与情绪的漩涡之中。而我们的责任是力求减少情绪面,扩大理性面。为了达到这一目的,就需要加强长远的智力投资,多读一些哲学、心理学等书籍,努力提高自身素质和水平。教职工对于喜欢感情用事的领导评价不会很高,作为领导者应该努力做到宠辱不惊,喜怒不形于色,增加决策的理性成分,尽量减少感情和情绪因素对工作的影响。10、不满不代表不忠、不满不代表不忠 认为对某一事
17、情表示不满的人,一定对公司、管理部门或对你极为愤恨,这是非常错误的。实际上,正是这种抱怨和不满,才使你意识到公司里可能还有其他人在默默忍受和抱怨着同样的问题。从某种意义上说,领导者的职责之一就是听取抱怨。默默忍受可以使下属忍气吞声,表面平静,却会严重影响工作效率。如果你能随时处理他们的不满,解决他们的问题,抱怨者就会对你心存感激,从而更加努力地工作,依你的计划办事。不满与苦衷装满内心,一旦再也装不下时,就会转变成激烈的反抗。为消除部属内心的不满,就应该让他们自由地发言,使他们发泄怒气,这点很重要。思考:思考:从这儿我们就能体会到,为什么学校要广开言路,多方征求家长、学生、教职工的意见,因为这样会使问题得到及时解决,更会使教职工无形当中减少许多困扰,从而以轻松的心情去工作。我们在工作中要习惯这种方式,并积极引导班主任、任课教师多对学生采取一些这样的方式。以上是我对三分管人七分做人的一些学习体会,由于时间有限,学习的还不够深刻,在今后的工作当中将更加认真地进行学习、领会,努力提高自身的素质和水平。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