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2经济与社会生活第二单元检测试卷 2套(含答案解析).docx

上传人(卖家):wenku818 文档编号:4183488 上传时间:2022-11-17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2.42M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2经济与社会生活第二单元检测试卷 2套(含答案解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2经济与社会生活第二单元检测试卷 2套(含答案解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2经济与社会生活第二单元检测试卷 2套(含答案解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亲,该文档总共2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2经济与社会生活第二单元检测试卷1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45分。1.汉画像石被誉为雕刻在石头上的“绣像汉代史”。下面两幅“牛耕图”意蕴生动,儿童呆萌可爱,让人心生爱怜。由此推断,汉代( )A.人物画成为绘画的主流B.注重劳动技能习得C.农耕技术取得重大突破D.推行重农抑商政策2.商周时期,农业生产工具大多为农民自制。到了战国时期,农民的许多农具需要通过商品交换才能获得。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A.诸侯国鼓励发展工商业B.小农经济占主导地位C.农具有了革命性的进步D.奖励耕织的经济政策3.在商周时期的安阳殷墟、洛阳庞家沟和山西侯马的

2、铸铜作坊遗址中,除了出土了数以万计的铜范外,还出土有融铜炉、烘范窑、鼓风管、坩埚、铅锭、铝锭及各种礼器、兵器和工具等半成品。此外还有工作台、水井、道路等。这些发现有助于我们了解当时( )家庭手工业发展最高水平冶铁技术体系建立情况金属冶炼工具的工艺水准铸造青铜器的工艺过程A.B.C.D.4.据考古发掘,河南辉县战国墓葬出土了铁犁、铁锄、铁铲、铁斧、镰刀等铁器90余件。有学者认为,这可为战国时期中原地区已普遍使用铁器提供实物证明。这说明,战国时期中原地区( )A.粮食产量出现显著增长B.冶铁技术已经领先全国C.农业耕作效率得到提高D.民众普遍掌握冶铁技术5.元初王桢农书所载100多种农具,其中绝大

3、多数宋代均已有之,并且构成一个相当完整的系列。这个农具家族中的多数成员,一直使用到新中国成立以后。这表明宋代( )A.基本完成了传统农具的定型化B.南北农业生产方式已经没有差异C.小农经济处于持续不断衰退中D.形成了精耕细作的农业技术体系6.据统计,1750年,整个英格兰只有7件专利被注册授权,1830年达到180件,1840年激增至440件,1850年达到513件。在约一个世纪的时间里,英格兰共有13227件专利被授权。据此推知,英国专利制度的实施( )A.促进了英国生产力的解放B.使英国获得殖民霸主地位C.推动了西方近代科学的兴起D.是英国垄断组织出现的内因7.农业现代化是指从传统农业向现

4、代农业转化的过程和手段。在农业现代化这个过程中,农业日益用现代工业、现代科学技术和现代经营管理方法武装起来,使农业生产力由落后的传统农业日益转化为当代世界先进水平的农业。促使农业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因素是( )A.机器大生产B.手工劳动C.加强对农业的管理D.铁犁牛耕的使用8.1834年,英国颁布济贫法修正案,史称“新济贫法”,规定“取消济贫院对有劳动能力的穷人进行救济”。截至1848年,有近20万铁路工人在工作,他们中除爱尔兰人外,绝大多数是实施“新济贫法”以后从济贫院中“放出来”的英格兰工人。这表明“新济贫法”的颁布( )A.扩大了社会救助的范围B.缓和了英国社会各种矛盾C.增加了政

5、府的财政支出D.为工业革命提供了劳动力9.19世纪中期,英国一位正在替妻子补袜子的男人对来访的朋友说:“我知道这不是我干的活,可是我那可怜的老婆在工厂里我已经三年多没有工作她早就成了家里的男人,我却成为女人了。”据此可知,工业革命( )A.冲击了旧有的家庭结构B.抬高了工人的就业门槛C.改变了传统的等级观念D.提升了妇女的政治地位10.英国工业革命史专家卡内夫斯基研究发现,在工业革命时期,水动力供应了英国工业生产所需的大部分动力。美国学者路易斯亨特在其专著中详细地论证了水动力在两个半世纪对美国经济和社会变革的巨大贡献。据此可知( )A.蒸汽动力并未对工业革命产生影响B.传统动力在工业革命时期发

6、挥重要作用C.工业革命对动力的需求更为多元化D.新工业布局仍受到自然条件的严格限制11.京东配送机器人从站点装货后,按照既定路线自动导航行驶,通过电话、短信等方式通知客户收货,并支持人脸识别、短信验证码等多种人机交互方式快捷取货,为物流行业的“最后一公里”带去全新的解决方案。这表明人工智能的应用( )A.刺激了消费者的需求B.便利了人们的生产生活C.增强了企业的竞争力D.提高了人们的劳动强度12.俄罗斯总统普京认为,发展数字经济,从规模上和对国家安全的影响上看,都是一项史无前例的工程。正如1920年有作家对列宁关于俄国国家电气化计划的言论表示怀疑,在他与列宁见面后改变了自己观点并表示,无产阶级

7、领袖“看到了未来的世界”。对此解读最合理的是( )A.冷战日趋激烈B.信息科技关乎国家未来C.数字经济受到各国重视D.国家未来在于技术创新13.2021年7月,世界人工智能大会在上海拉开帷幕。大会期间,虚拟主持人“泠鸢”与大会主持人一起为观众带来了一场别开生面的脱口秀。下列科技中为“泠鸢”的研发奠定了技术基础的是( )A.生物科技的革新B.5G通信技术的推广C.信息技术的发展D.电气科技的进步14.普京认为,发展数字经济,从规模上和对国家安全的影响上看,都是一项史无前例的工程。正如1920年有作家对列宁关于俄国国家电气化计划的言论表示怀疑,在他与列宁见面后改变了自己观点并表示,无产阶级领袖“看

8、到了未来的世界”。对此解读最合理的是( )A.世界经济竞争日趋激烈B.信息科技关乎国家未来C.数字经济受到各国重视D.国家未来在于技术创新15.20世纪60年代以后,科技带动了传媒的飞速发展,市场对此的反应是坚守各自的地盘。一种音乐的爱好者也许对其他种类的音乐毫无所知。戏迷也许不看电影,影迷从不去看戏。这说明了( )A.现代艺术流派日益画地为牢B.市场带来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对立C.音影文化催生自我封闭心理D.科技使人们接触文化既丰富又单一二、非选择题,本题共3题,共计55分。1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赫梯公元前1400年左右,赫梯人大规模使用铁器。古希腊在荷马时代之末,铁制工具普遍使用

9、,农业中装有铁铧的重犁施展威力,希腊多山而贫瘠的土地因之成片地得以开垦与深耕,粮食生产也有较大程度增长。中国公元前6世纪已经出现铁的使用。从此,木质的耒耜逐渐为铁器所取代,出现了用牛牵引铁犁的耕作方法,农作的效率空前提高。1403年,铁产量达到16万吨。据吴臻义、吴惠芳世界文化整理阅读材料,据此拟定一个论题并进行简单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17.工业革命带来诸多变化。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最初欧洲的经济总量远远无法与亚洲的中国、印度相比,欧洲人在从亚洲输入香料、丝绸、瓷器、棉织品等商品时,能向亚洲销售的产品极少,多数情况下只能以金、银等贵金属交易。尽管在13、14

10、世纪连接欧亚非地区的世界贸易网已经形成,但欧洲在其中一直处于边缘地位。随着欧洲人越来越广泛深入地融入和利用既存的世界贸易体系,并在其中发挥日益增大的影响力,到19世纪欧洲终于成为世界经济贸易的中心。摘编自弗兰克白银资本材料二我们已经看到,机器如何消灭了以手工业为基础的协作和以手工业分工为基础的工场手工业。由几排小屋围成的方形场地的中间,建起一座安装蒸汽机的所谓机器房,蒸汽机通过枢轴同各个小屋中的织机连接起来。在过程的性质并不是一开始就要求大规模生产的场合,那些最近几十年间新兴的工业,例如信封制造业、钢笔尖制造业等等,通常都是先经过手工业生产,然后经过工场手工业生产这些短暂的过渡阶段才达到工厂生

11、产。摘编自马克思资本论材料三城市化初期,普遍存在对涌入城市的劳动力的残酷剥削,工人在恶劣环境里超时工作,没有社会保障。在汽车时代,治理交通拥堵及尾气排放成为英国城市面临的新挑战。过去两百年,英国工人待遇有了很大提高,英国社会福利体系逐步完善,例如英国1834颁布的新版济贫法,19世纪英国通过了公共卫生法,对城市建筑的配套卫生设施,做出了明确规定。19世纪后期,英国两次颁布工人住宅法,应对贫民窟问题,20世纪初基本解决了“城市病”。英国在城市化进程中,走过了对环境先污染后治理的弯路摘自李亚丽英国城市化进程的阶段性借鉴(1)根据材料一,指出欧洲在世界经济贸易中地位的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推动其地

12、位变化的因素。(2)阅读材料二,指出“小屋”代表的生产组织形式,并结合所学分析其积极作用。(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概括英国解决“城市病”的举措,并分析其特点。18.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人类学家博厄斯认为:“人类的历史证明,一个社会群体,其文化的进步往往取决于它是否有机会吸取邻近社会群体的经验。一个社会群体所获得的种种发现可以传给其他社会群体:彼此之间的交流愈多样化,相互学习的机会也就愈多。大体上,文化最原始的部落也就是那些长期与世隔绝的部落,因而,它们不能从邻近部落所取得的文化成就中获得好处。”【美】斯塔夫里阿诺斯著,吴象婴等译全球通史:从史前史到21世纪材料二材料三现代信息技术对

13、文化传播方式、内容、规模、效果等方面都产生了巨大影响,通过人类文化跨越时空的交流与融合,人类社会进入了实时性、多元化的文化共享时代。(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总结文化交流与传播的主要途径。指出文化交流与传播重要意义。(2)结合材料二图片和所学知识,归纳文化传承有哪些载体及作用。(3)结合材料三和所学知识,简要评价信息技术与文化共享的关系。答案以及解析1.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牛耕图意蕴生动,儿童呆萌可爱,让人心生爱怜”和两幅画像石的内容可知,反映了汉代时期儿童在田间随着大人劳作的情形,在这一劳作过程中使得儿童逐渐习得劳动技能,这说明汉代注重劳动技能习得,B项正确;材料中的画像石反映的是

14、汉代的农耕情况,而且材料也没有比较信息,无法得出人物画成为绘画的主流,排除A项;汉代时期,耕作技术依然是铁犁牛耕,并没有取得重大突破,排除C项;材料只是反映了汉代的农耕情况,没有涉及商业的相关知识,无法得出推行重农抑商政策,排除D项。故选B项。2.答案:C解析:春秋战国时期,铁农具出现,农具有了革命性的进步,制造农具更为专业,所以,农民的许多农具需要通过商品交换才能获得,C项正确;战国时期开始推行重农抑商政策,排除A项;春秋战国时期,小农经济还没有占主导地位,排除B项;D项与材料信息无关,排除D项。故选C项。3.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在商周时期的安阳殷墟、洛阳庞家沟和山西侯马的铸铜作坊遗址中

15、,除了出土了数以万计的铜范外,还出土有融铜炉、烘范窑、鼓风管、坩埚、铅锭、铝锭及各种礼器、兵器和工具等半成品。此外还有工作台、水井、道路等”可知,材料反映了商周时期青铜铸造业的发展概况,正确,选D项;该铸铜作坊遗址规模大,工具先进,应属于官营手工业,错误;该遗址反映的是铸铜业,不是冶铁业,错误,排除ABC项。故选:D。4.答案:C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铁农具数量多、种类丰富并得到普遍使用,说明战国时期中原地区的农业生产力发展,农业耕作效率得到提高,C项正确;仅铁器的使用,不能说明粮食产量有了显著增长,排除A项;只河南辉县的墓葬情况不能说明中原冶铁技术全国领先,排除B项;民众普遍掌握冶铁技术的

16、说法夸张,不符合史实,排除D项。故选C项。5.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可知,元初王桢农书所载100多种农具,其中绝大多数在宋代均已有之,不但构成一个相当完整的系列,并且这个农具家族中的多数成员,一直使用到新中国成立以后,这表明宋代基本完成了传统农具的定型化,A项正确;南宋时,中国经济中心完成了南移,南方农业生产超过了北方,排除B项;材料未体现“小农经济处于持续不断衰退中”,排除C项;材料强调的是农具的发展状况,无法反映精耕细作的农业技术体系是否形成,排除D项。故选A项。6.答案:A解析:结合所学可知,专利制度是国际上通行的一种利用法律的和经济的手段确认发明人对其发明享有专有权,以保护和促进技术发

17、明的制度,这有利于促进技术发明,促进英国生产力的解放,A项正确;专利制度能够促进科技的发展,和英国殖民霸主地位的确立没有必然关系,排除B项;西方近代科学兴起的时间是16世纪,排除C项;垄断组织是第二次工业革命后出现的,排除D项。故选A项。7.答案:A解析:根据“农业日益用现代工业、现代科学技术和现代经营管理方法武装起来,使农业生产力由落后的传统农业日益转化为当代世界先进水平的农业”并结合所学内容可知,是机器大生产提升了农业的生产力水平,从而促使农业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A项正确;手工劳动和铁犁牛耕的使用都是传统农业的特征,排除BD项;加强对农业的管理并不一定导致农业出现质的飞跃,转变的主要

18、因素是生产力水平的提升,排除C项。故选A项。8.答案:D解析:题干中“规定取消济贫院对有劳动能力的穷人进行救济”说明社会救助的范围缩小,A错误;题干中无法体现社会各种矛盾的缓和,B错误;题干中社会救助的范围缩小,减少了政府支出,C错误;题干中英国缩小社会救助的范围,导致大量有劳动能力的穷人被迫从事工作,为工业革命提供了劳动力,D正确。故选:D。9.答案:A解析:材料“可是我那可怜的老婆在工厂里我已经三年多没有工作”体现的是工业革命对传统的家庭结构产生冲击,女性开始参与社会生产,A项正确;材料与提高工人就业门槛无关,排除B项;材料未涉及对传统等级观念的冲击,排除C项;材料体现的是妇女的经济地位提

19、升,非政治地位,排除D项。故选:A。10.答案:B解析:水力属于传统动力,依据材料“在工业革命时期,水动力供应了英国工业生产所需的大部分动力”“美国学者路易斯享特在其专著中详细地论证了水动力在两个半世纪对经济和社会变革的巨大贡献”可知B正确。蒸汽机是第一次工业革命的重要标志,排除A。C不合题干主旨,排除。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随着动力的革新,工业布局自然条件的限制的程度逐渐降低,故排除D。故选:B。11.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可知,人工智能的应用使得物流配送更加便捷,便利了人们的生产生活,B项正确;材料未体现人工智能的应用刺激了消费者的需求,排除A项;材料强调人工智能的应用便利了人们的生产生活,未

20、体现增强了企业的竞争力,排除C项;人工智能的应用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人们的劳动强度,排除D项。故选B项。12.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可知,正如1920年列宁认识到电气化对国家未来的重要性一样,普京也认识到数字经济对国家未来的重要性,信息科技关乎国家未来,B项正确;材料强调数字经济对国家未来的重要性,而没有体现冷战日趋激烈,排除A项;材料只体现俄国对数字经济的重视,而没有体现各国的重视,排除C项;材料只强调数字经济的重要性,没有涉及技术创新,排除D项。故选B项。13.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2021年7月,世界人工智能大会在上海拉开帷幕”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随着信息网络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出现了世界

21、人工智能的虚拟主持人,因此材料中“泠鸢”的研发奠定了技术基础的是信息技术的发展,C项正确;生物科技是应用生物学、化学和工程学的基本原理,利用生物体或其组成部分来生产有用物质,或为人类提供某种服务的技术,不符合题意,排除A项;5G通信技术是具有高速率、低时延和大连接特点的新一代宽带移动通信技术,是实现人机物互联的网络基础设施,因此5G通信技术只是材料所述“泠鸢”的研发的技术之一,排除B项;电气科技在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已经开始发展,不符合题意,排除D项。故选C项。14.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可知,正如1920年列宁认识到电气化对国家未来的重要性一样,普京也认识到数字经济对国家未来的重要性,B项正确

22、;材料强调数字经济对国家未来的重要性,而没有体现世界经济竞争,排除A项;材料只体现俄国对数字经济的重视,而没有体现各国的重视,排除C项;材料只强调数字经济的重要性,没有涉及技术创新,排除D项。故选B项。15.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科技带动了传媒的飞速发展,市场对此的反应是坚守各自的地盘”可知,科技进步推动了传媒的发展,但人们的娱乐活动逐渐单一化,D项正确;材料反映了人们的娱乐活动逐渐单一化,而非现代艺术流派日益画地为牢,排除A项;材料没有体现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对立,排除B项;音影文化能丰富人们的生活,C项说法错误,排除C项。故选:D。16.答案:示例1:观点:铁器的应用助推了古代文明的发展与

23、进步。论证:铁制农具普遍使用之后,古希腊的农业迅速发展,极大地推动了古希腊文明的进步。农业的发展进步,为城邦时代的民主政治的繁荣,以及以人文主义为代表的古希腊哲学的产生与发展奠定了牢固的经济基础。春秋战国时期,铁农具和牛耕在中国出现。新的生产工具的使用,极大地提高了社会生产力,从而带来了一系列社会的剧变。经济上,井田制逐步瓦解,封建土地私有制逐渐形成;政治上,伴随着诸侯争霸的推进,各国纷纷进行政治改革,专制集权体制初露端倪;思想文化上,“百家争鸣”的文化繁荣局面逐渐兴起。综上所述,无论古代的东方还是西方,铁器特别是铁农具的应用在社会的发展中都扮演着重要角色,是文明发展的重要助推器。示例2:观点

24、:随着历史的发展演进,钢铁在人类生活中扮演了越发重要的角色。论证:纵观古代社会,由于社会生产力水平相对低下,铁的产量较低。从铁的使用范围来看,铁的使用较为单一。古埃及、古希腊以及古代中国对铁器的应用主要集中在农业生产领域,用于其他领域的情况较为少见。近代以来,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特别是工业革命的进行,社会生产力大大提高,蒸汽机、电力的使用使得铁的产量迅速增加。从用途来看,钢铁的使用也越来越广泛,遍及建筑行业、交通工具制造等等。综上所述,伴随着时代发展和社会的进步,特别是工业化时代到来之后,钢铁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解析:根据材料“公元前1400年左右,赫梯人大规模使用铁器”“从此,木质的耒

25、耜逐渐为铁器所取代,出现了用牛牵引铁犁的耕作方法,农作的效率空前提高。”可以提出观点:铁器的应用助推了古代文明的发展与进步。根据所学知识,从铁制农具普遍使用、古希腊的农业迅速发展、城邦时代的民主政治的繁荣、人文主义为代表的古希腊哲学的产生、铁农具和牛耕在中国出现、封建土地私有制逐渐形成、专制集权体制初露端倪、“百家争鸣”的文化繁荣局面等方面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17.答案:(1)变化:从边缘到中心因素:新航路开辟,殖民扩张;工业革命,交通工具的变革;世界市场的形成。(2)生产组织形式:工厂制度。作用:彻底改变了手工作坊零碎分散的生产状态;带来了生产组织和管理形式的巨变;有利于科学管理、提高生

26、产效率、挖掘工人的劳动潜质;产生更大的经济效益。(3)举措:改善工人工作环境;完善社会保障和福利体系;完善配套卫生设施;治理环境污染。特点:阶段性、注重立法规范、先污染后治理。解析:(1)变化:根据材料“最初欧洲的经济总量远远无法与亚洲的中国、印度相比”“到19世纪欧洲终于成为世界经济贸易的中心”可归纳出从边缘到中心。因素:根据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可从新航路开辟、殖民扩张、工业革命、交通工具的变革、世界市场的形成等角度进行分析。(2)生产组织形式:根据材料“由几排小屋围成的方形场地的中间,建起一座安装蒸汽机的所谓机器房”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是对工厂制度的描述。作用:结合所学知识,可以从彻底改

27、变了手工作坊零碎分散的生产状态;带来了生产组织和管理形式的巨变;有利于科学管理、提高生产效率、挖掘工人的劳动潜质;产生更大的经济效益等角度归纳工厂制度的历史作用。(3)举措:根据材料“英国两次颁布工人住宅法,应对贫民窟问题”可归纳出改善工人工作环境;根据材料“19世纪英国通过了公共卫生法,对城市建筑的配套卫生设施”可归纳出完善配套卫生设施;根据材料“英国工人待遇有了很大提高,英国社会福利体系逐步完善”可归纳出完善社会保障和福利体系;根据材料“英国在城市化进程中,走过了对环境先污染后治理的弯路”可归纳出治理环境污染。特点:根据材料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从发展阶段来看,呈现阶段性;从颁布的法律来看,

28、注重立法规范;根据材料“走过了对环境先污染后治理的弯路”可归纳出先污染后治理。18.答案:(1)主要途径:殖民扩张、战争、友好往来、人口迁徙、经济贸易、民族交融认识:文化交流促进世界各地区联系;文化交流有利于世界文化多元化发展;文化交流中相互学习借鉴,有利于世界文明发展、进步。(2)载体:学校教育、印刷书、图书馆、博物馆、文字、语言、宗教、服饰、重大节日活动作用:极大地推动了文化传承与传播,促进文化普及,有助于文化的大众化,有利于提高人们的文化修养,促进各民族的发展;是进行国民教育的重要场所,在服务公众、丰富文化生活和教育发展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3)认识:共享是文化的基本特征,也是人类文化发

29、展的必然趋势。信息技术促进了人类文化共享的发展,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带来了多元文化间的复杂关系,引发了文化价值观、文化模式的变化,对人类文化的发展提出了新课题。因此,我们需要去探究如何在人类文化发展过程中化解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机器的冲突,共同解决人类文明的难题。解析:(1)途径:依据所学知识可以从和平,非和平两个角度分析,得出殖民扩张、战争、友好往来、人口迁徙、经济贸易、民族交融;意义:依据材料“人类的历史证明,一个社会群体,其文化的进步往往取决于它是否有机会吸取邻近社会群体的经验。”,得出文化交流促进世界各地区联系;依据材料“;彼此之间的交流愈多样化,相互学习的机会也就愈多”,得出文化交流

30、有利于世界文化多元化发展;文化交流中相互学习借鉴,有利于世界文明发展、进步。(2)载体:从“北京国子监牌坊”,“古登堡”,“卢浮宫”,“图书馆”,结合所学得出,学校教育、印刷书、图书馆、博物馆、文字、语言、宗教、服饰、重大节日活动。作用:从文化传播的角度分析,得出极大地推动了文化传承与传播,促进文化普及,有助于文化的大众化,有利于提高人们的文化修养,促进各民族的发展;从服务公众、丰富文化生活和教育发展等方面分析,得出是进行国民教育的重要场所,在服务公众、丰富文化生活和教育发展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3)从共享本身分析,得出共享是文化的基本特征,也是人类文化发展的必然趋势;依据材料“现代信息技术对

31、文化传播方式、内容、规模、效果等方面都产生了巨大影响,通过人类文化跨越时空的交流与融合,人类社会进入了实时性、多元化的文化共享时代”,得出信息技术促进了人类文化共享的发展,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带来了多元文化间的复杂关系,引发了文化价值观、文化模式的变化,对人类文化的发展提出了新课题。从共同的努力角度分析,得出我们需要去探究如何在人类文化发展过程中化解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机器的冲突,共同解决人类文明的难题。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2经济与社会生活第二单元测试卷2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45分。1.古代手工业生产工具不断改进,推动了手工业的发展。陶瓷业也是古代重要的

32、手工业之一,中国南朝时,为了防止在烧制过程中气体和有害物质污损坯件,使用的生产工具是( )A.坯车B.匣钵C.支钉D.垫饼2.1965年10月24日,河北省易县武阳台大队社员在村西耕地时发现铁剑、铁戟各一件,刀币数枚,于是省文化局文物工作队进行了抢救性发掘,结果出土大量铁器,其中铁农具有犁、铧、铲、镰等,且铁农具的数量超过了其他工具的总和,据此可知当时( )A.铁农具已在全国范围内使用B.农业生产效率得到提升C.铁犁牛耕耕作方式已经成熟D.河北地区经济最为发达3.如图中的分别是不同时期的农具遗存(或模型),其出现时间符合历史发展进程的是( )A.B.C.D.4.下图为今内蒙古呼和浩特地区出土的

33、东汉墓壁画(局部),描绘了农业生产的场景。据此可推知,东汉时期该地区( )A.屯戍政策推动边疆开发B.耕作方式受中原影响C.农业生产工具不断进步D.农耕经济取代游牧经济5.下面是中国古代的两种农业生产工具示意图,左图到右图的变化表明( )A.耕作区域扩大 B.土地利用效率提高C.农用动力革新 D.精耕细作模式形成6.共产党宣言说:“市场总是在扩大,需求总是在增加甚至工场手工业也不再能满足了。于是,蒸汽和机器引起了工业生产的革命”。由此可见,材料认为工业革命的兴起根本上是因为( )A.工场手工业的落后 B.市场需求的不断扩大C.蒸汽机的发明 D.机器的广泛使用7.中国当代著名历史学家钱乘旦所著的

34、第一个工业化社会一书中写道:“工业革命这个词有三层含义,首先它指工具改良和非生物动力在生产中的运用;其次它指劳动组织、工业结构及整个经济活动方式的演变;最后它指由此产生的社会变化,指社会整体变革的过程”。这里讲述的“劳动组织的演变”是指( )A.蒸汽机的改良B.工厂的出现C.轻工业的发展D.城市化的兴起8.英国曼彻斯特在17世纪时人口不超过1万人。从1786年阿克莱特纱厂第一个烟筒的立起,15年后拥有蒸汽机的纺纱厂发展到50个;1790年人口发展到5万,至1801年猛增至9.5万人,到1841年又增至35万人。曼彻斯特的发展变化反映了( )A.殖民扩张促进了其发展B.世界市场最终确立的全过程C

35、.英国经济结构发生变化D.工业革命促进了城市化发展9.19世纪初期,英格兰需要按时上班的人付费雇用“敲门人”来叫醒自己。“敲门人”会按约定好的时间,拿着摇铃在门前一直摇到吵醒客户并回应了自己之后,才肯离开。对这一现象最合理的解释是( )A.钟表的发明使人们生活节奏加快B.技术变革导致人们时间观念加强C.资本家严格厂规使阶级矛盾加剧D.工业革命危害了产业工人的健康10.1802年,英国颁布学徒健康与道德法,规定“禁止工厂使用9岁以下学徒,18岁以下学徒每天最高工作时间不得超过12小时,不得在晚上9时至早晨5时做夜工。”据此可知,英国意在( )A.保护青少年的健康 B.提高国民文化素养C.培养新式

36、经济人才 D.建立现代工厂制度11.1835年6月,纽卡斯尔附近的一个煤矿突然发生瓦斯爆炸,101名矿工在井下丧生,其中包括75名童工;1838年,英格兰北部一座煤矿发生透水事故,11名8至16岁的女孩死亡,15名9至12岁的男孩死亡。这反映了当时英国( )A.经济发展中社会问题凸显B.少年儿童毫无政治权利C.出现了资本主义经济危机D.技术提升降低就业门槛12.某学者进行了一场学术演讲,演讲提纲如下图所示。第一次工业革命机械化第二次工业革命电气化第三次工业革命自动化第四次工业革命自能化该学者演讲的主题最有可能是( )A.生产生活方式的历史大变革B.欧洲一直是世界的科技中心C.科技革命造就伟大的

37、科学家D.科学理论是科技革命的先导13.对下图信息的解读,表述正确的是( )数据来源:德国人工智能研究中心.2011A.信息化普及贯穿全过程B.劳动者的劳动强度越来越大C.科学发挥最重要的作用D.科技发展带来生产方式变化14.新冠肺炎疫情中,人工智能技术和产品虽然尚处于初期探索应用阶段,但它们在疫情分析、图像识别、体温监测、病毒检测、辅助诊疗等诸多方面都发挥了巨大作用。这说明( )A.信息技术改变了社会发展趋势B.人工智能提高了公共服务水平C.现代科技有利于缓解疫病传播D.科技推动医疗机构职能的转变15.2022年北京冬奥会期间,中央电视台将赛事转播等信息系统迁移至云平台,采用“奥运转播云”向

38、全球转播;冬残奥会还提供全流程智能化数字人手语生成服务。关于该现象以下表述不正确的是( )A.现代科技促进了人类信息交流B.人类文化生活出现了新的模式C.中华文化主导了世界文明走向D.科技与人文呈现交叉融合趋势二、非选择题,本题共3题,共计55分。1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材料二 毛泽东在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中指出,在中国封建时代,“农民不但生产自己需要的农产品,而且生产自己需要的大部分手工业品”。(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概括指出图中社会生产的基本特征,并简要说明引起生产变化的根本原因。(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中国古代农业家庭式劳作对社会发展的作用。17.城市

39、化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是社会进步的表现。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西欧中世纪,城市是一种特殊的现象。在经济上,城市的经济活动不纳入封建庄园的经济体系,有独立于领地之外的财政管理系统;政治上,城市不隶属于任何封建主,有自己独立的司法权,可推选自己的行政官员;从社会关系上来看,任何人一旦成为市民,就脱离了封建关系,成为不受封建关系约束的自由人。中国的城市一贯发达,但中国的城市一向都是在体制内发展的。商人与社会其他成员同流,商人发了财总要投资土地,因为土地被看成是财产与社会地位的最终归宿。同时,历代王朝都有强大的官办商业,这几乎成为中国社会的一大传统。中国虽也有“商会”“行会”等组织,但“隋

40、唐以来,行会主要是政府控制工商团体的工具”。摘编自钱乘旦世界现代化历程材料二 在现代工业兴起之前,作为“生存于农村经济上面”的市镇,其全部活力来自周围的农村经济。然而,正是在江南农业高度发展的基础上,这些市镇作为新兴的工商业据点,散布在广袤的乡村地区。各式工匠的手工业生产与商业贸易一道,构成了此类市镇经济的主要成分;市镇周围的农业生产和手工业生产,是市镇赖以生长的土壤;交汇于市镇的水陆交通,则为市镇输送养料的孔道。摘自葛金芳中国近世农村经济制度史论材料三 大工厂,特别是从蒸汽机开始代替水力发动机的时候起,越来越多地开设在那里。据一个同时代的人说,在1786年,人们仅看到一个烟囱,即阿克赖特纱厂

41、的烟囱矗立在屋上。十五年后,曼彻斯特约有五十个纱厂,大多数都拥有蒸汽机。那些赶忙建筑起来的、太小而不够人口居住的工人棚屋绵延在纱厂的周围,几乎把旧城围绕起来。设有商店的中心区域已经美化了,那里开辟了宽阔的街道,两边有很高的砖砌的房屋。最后,在城市的最外面东南方,不久也建筑起一些四周围有花园的漂亮别墅,那里住着新的贵族,棉业富豪。【法】保尔芒图十八世纪产业革命-英国近代大工业初期的概况(1)根据材料一,比较中世纪西欧的城市与中国古代城市的区别。(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分析江南市镇兴起的条件。(3)阅读材料三并结合所学,请选择阐述:概述工业革命在促进英国城市化进程中的作用。概述工业革命改变人们

42、生活方式的具体表现。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1811年,一封署名为内德卢德将军的恐吓信被发到诺丁汉的纺织厂的雇主那里,要求雇主停止削减工人工资与使用非学徒工的恶行。不久,数量(七八人到数百人)不等的工人开始有组织地在晚上进入这些“恶行累累”的雇主的工厂里砸毁机器。在三周以内,两百多台织机被捣毁。1812年,毁机活动蔓延到其他地区。在约克郡,剪绒工在1812年2月与3月砸毁了哈德斯菲尔德、哈利法克斯、韦克菲尔德和利兹很多工厂采用的新型剪绒机。同年,兰开郡使用新蒸汽动力机的棉纺作坊也被砸毁。这些抗议的工人被称为“卢德派”。面对卢德派的抗议行动,有些工厂主作出一定妥协,但有的拒不让步,

43、还出资组织起侦缉机器破坏者协会,残酷迫害工人。1812年,议会以99:17的多数通过了严惩砸毁机器者的议案,次年2月14日,该议案正式成为法令。摘编自李培锋论英国卢德运动的维权特性材料二 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主体。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逐渐建立起门类齐全、独立完整的制造业体系,规模跃居世界第一位,部分优势产业也走向海外市场,成为中国的新名片。总体来说,我国制造业与世界先进水平相比,在自主创新能力、资源利用效率、产业结构水平、信息化程度等方面差距明显。我国传统工业,长期以来依赖土地、劳动力、资源等生产要素的发展模式已经逐渐失去竞争优势,必须适应潮流,主动求变。比如,宝钢(宝武钢铁集团,

44、其前身之一是改革开放伊始在上海建立的宝山钢铁厂)经历30余年的发展,到2015年已经成为我国现代化程度最高、最具竞争力的钢铁联合企业,面对产能过剩、微利经营的严峻形势,确立了“互联网+钢铁”的发展战略,成立了覆盖全国的电商平台欧治云商。截至2015年9月底,该平台累计注册用户4.08万家,累计产品交易量582万吨,日均交易量2.9万吨。摘编自王子洵李克强:中国正在迎来一场“新工业革命”(1)根据材料一,概括英国卢德运动的特征,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其实质。(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政府和企业积极参与“新工业革命”的原因。答案以及解析1.答案:B解析:据所学可知,中国南朝时,为了防止在

45、烧制过程中气体和有害物质污损坯件,使用的生产工具是匣钵,B项正确;坯车常用于新时代晚期,排除A项;支钉常用于唐宋时期,排除C项;垫饼放置在建盏的底足与匣钵之间,防止盏的底足或垂釉在高温与匣钵粘结而作废,不符合题意,排除D项。故选B项。2.答案:B解析:据材料可知,出土文物系春秋战国时期的,出土铁农具的数量超过了其他工具的总和,且种类较多,这表明战国时期铁农具在农业生产中逐渐推广,农业生产效率得到提升,B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铁农具在其他地区的使用情况,排除A项;出土铁犁,可推测当时已采用铁犁牛耕,但无法推断耕作方式已经成熟,排除C项;仅凭材料不能证明河北地区经济最为发达,排除D项。故选B项。3.

46、答案:D解析:依据四幅图片并结合所学可知,图是适应机械化耕作的近现代农具;图的铜铲出现于夏商时期,不早于新石器时代末期);图的铁犁铧出现于春秋战国时期;图的石斧出现于新石器时代,因此先后顺序排是,D项正确,排除ABC三项。故选D项。4.答案:B解析:材料体现的是内蒙地区采用与中原地区相同的生产方式,说明的是耕作方式受中原影响,B项正确;材料与屯戍政策无关,排除A项;材料与生产工具不断进步无关,排除C项;内蒙地区虽然出现了农耕经济,但是并未取代游牧经济,排除D项。故选B项。5.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信息和所学知识可知,图1是人力灌溉工具翻车,图2是水力灌溉工具筒车,因此变化体现为农用动力革新,C

47、项正确;材料与耕作区域扩大、土地利用效率提高及精耕细作模式形成的说法无关,排除ABD项。故选C项。6.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可知,马克思认为市场需求使得技术革新,促成了工业革命,B项正确;工场手工业的落后是通过市场需求体现的,排除A项;CD项是结果而非原因,排除。故选B项。7.答案:B解析:据所学可知,工厂使用机器进行集中生产,生产组织形式发生变化,符合“劳动组织的演变”,B项正确;蒸汽机的改良属于工具改良,排除A项;轻工业的发展属于工业结构变化,排除C项;城市化的兴起属于社会变化,排除D项。故选B项。8.答案:D解析:据题意可知,随着现代化工厂的建立,曼彻斯特的人口急速增加,说明工业革命促进了城市化的发展,D项正确;材料反映的是工业革命的影响,而非殖民扩张的影响,排除A项;世界市场最终确立是在20世纪初,排除B项;材料内容并不能说明英国经济结构的变化,排除C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 > 历史 > 统编版(2019人教部编版) > 选择性必修2 经济与社会生活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1,本文(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2经济与社会生活第二单元检测试卷 2套(含答案解析).docx)为本站会员(wenku818)主动上传,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2,用户下载本文档,所消耗的文币(积分)将全额增加到上传者的账号。
3,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发送邮件至3464097650@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Www.163Wenku.Com |网站地图|